盛夏的驟雨 ◎宇多田光
方夢途之中睜眼醒來
即便闔眼,也再無法回到方才
歷歷鮮明的世界,已悠然幻去
將汗溼的我輕輕擁入懷抱──
這樣,無數最初的經驗深深鏤刻心中
比如向那搖曳新葉伸手而不意
放馳對你的思念之際
請告訴我要到幾時 悲傷才會消逝
如今的我已不是孤身一人
那麼一來也是幸福了吧。如此便好。
──即便我總這樣對自己說……
在無望的戰鬥中垂死喘息,日子
因慕戀著你而備受煎熬
可一旦遺忘,我就不再是我了
請告訴我 正確的道別方式
又或者當我向誰伸出了手
一瞬思緒猛然飛馳向你
現在想問你的事情有好多好多
滿溢而出、滿溢而出
木葉催芽,日月逡巡
不變的心意想傳達給你
縱然我有自由,選擇變得自由
送行者的身影它孑然佇立
不經意間,一眾回憶
將我亂暴攫獲不放
我愛你、深愛著你
盛夏的驟雨不停落下
方夢途之中睜眼醒來
即便闔眼,也再無法回到方才
方才那個有你的未來
我尋索著,邁向明日
永不止歇永不止歇的雨
永不治癒永不治癒的渴
-
◎作者簡介
宇多田光,日裔美籍創作歌手兼音樂製作人,嗓音厚實細膩。作曲、作詞、編曲、製作樣樣能行,有許多作品是他獨自創作兼製作完成的。作為日本人心目中的平成歌姬,知名度自不待言,她的First Love想必不是歌迷也都能哼上幾句。所以其實也沒甚麼好介紹啦!簡單一句:女神!
-
◎小編雨倩賞析
真夏の通り雨 (盛夏的驟雨)是宇多田光2011-2015暫離樂壇後的復出作品,與同時發表的花束を君に(多譯「將花束獻給你」)可謂姐妹作。它們首先以單曲形式提供數位下載,作品一出即橫掃海內外各大數位平台排行榜前兩名,並分別成為深夜新聞節目《NEWS ZERO》的片尾曲與晨間劇《大姊當家》(とと姉ちゃん)的主題曲,後收錄於專輯《Fantôme》。兩首歌皆以回應母親的死亡為主題,前者寄情深沉,後者溫暖雋永。
歌曲從一次悵然的夢醒開始,鋼琴乾淨的第一聲音響宛若就是睜眼的隱喻。隨著旋律生長,「我」開始娓娓道來,一半自語,一半傾訴,在回放的記憶與無你的現實之間拉出時光恍惚的距離。告白的聲音好像一把刀,一刀一刀,逐漸鑿出對母親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模式或許是最接近我們「心裡的聲音」實際活動的光景吧!至少我是這麼想的。歌詞嘗試還原了最真實的心理活動,我們得以一窺,無論掙扎或告白都顯得格外真摯。
《盛夏的驟雨》音樂和文字間的配合度相當高。它編曲簡約,以鋼琴為主體,再漸次加入弦樂與節奏帶出情緒──自窗前點滴細雨始,繼而雨勢漸大,以呼應情感的漲潮。另外,如果我們細聽歌詞表現時光流轉的那一段,背景安排了兩部小提琴,其中一部以大二度的音程演奏;由於大二度音程屬於不完全諧和音程,音響上的衝突感強化了內心潛伏的躁動。
初次聽到這首歌曲時,便驚異於它是何其深沉而節制,欲節制而不能;鬱結與奔湧的情感,與驟雨的狂暴形成了對照。聽著聽著,原來窗外一派日光的午後,彷彿忽有雨的氣息。我們可以從她的歌聲中聽出一種向內收斂的力道,壓抑著什麼,終於還是如歌詞所言,溢出來了。與聲音相對,歌詞中用了數種方式反覆陳明著「我」無論如何也放不下「你」的心情;受苦而不願停止、有自由而不願自我釋放,這份愛在看似矛盾的選擇中尤其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宇多田光曾在一次訪談中分享這張專輯的創作理念:「我想要唱日文的『唄』(うた) 」。「唄」與「歌」在日文中共享了一樣的發音,但相較於「歌」指向和歌、或泛稱有旋律的歌曲,「唄」更常用來指民謠或傳統音樂,演唱者會手持三味線,在盛夏的蔭影、島濱的夕照下輕輕歌詠的那種。
除了作曲風格上的呈現,在作詞上也下了功夫。宇多田光本身擁有雙語背景,過去她以日語中夾雜英語短語的作詞方法聞名,並廣受好評(她的這種作詞風格曾對日本搖滾樂造成衝擊,有人視之為一種新發明的技術,但她本人則自認是一種慣性的逃避),從復出專輯《Fantôme》開始,她刻意放棄舊風格,展現「和風」的魅力。
「我只要用真正必要的詞彙,並且那是以滲透著自然之美的日語寫成的、被認為優美的歌詞」
她在〈真夏の通り雨〉中的實踐相當成功,這也是我在翻譯時力求重現的,留給大家自行體會。
日語有許多特質是和漢語大大不同的。比如容許在定語前安置非常長的狀語,句子與句子間的分界容易混淆,頗易以形害意,我們也許就需要用到迴行的技術使它貼近漢語的閱讀習慣。(想起自己剛開始自學日文的時候常常因此看不太懂歌詞中譯,如今終於恍然大悟)。又比如,日語有五段音(就是大家說的aiueo),押韻相對容易,加上音響效果也往往牽動著一首歌的整體意境,翻譯時只能盡量照顧。又比如,曲折的語氣中言而未盡、搖曳如一縷細煙的,卻往往是最重要的,翻譯時只能在點破與不點破之間爭戰。
「手を伸ばす」,向某個對象伸出手,是個日語中慣用的表述。這樣的身體語言隱隱然已成為日本文化之中的某個符號。我們可以在日本動畫或電影中看見人對著某個背影、天空、樹梢伸出手,彷彿在空氣無聲的流動中,未道出的話語與情感便默默自指尖釋放、溢散。歌詞中文法的使用也暗示著動作的順序與情感的發動。「手を伸ばし(て)、あなたに思おもい馳はせる時」──此句式是表達先有了一個動作(伸手),在保留著的情況下,並立發生了第二個動作(思念你)。我將之視為一種「興」的動態過程:目光的投注,伸出的手掌,本身就還原了即景生情的始末,並且暗示了情感被觸發時的「不經意」與「身不由己」。在歌詞中宇多田光兩次使用這樣的句式,起初是向枝頭新生的嫩葉伸出手,勾起年幼記憶中與「你」肌膚相觸的暖意;第二次是將手伸向某個(可以是任何一個)不是你的人,而這個暗示著需索的動作便再次提醒了最深愛的「你」之缺席。幻影恆常在日常中伺機而動,出其不意地現身,因而「我」總是在道別的練習中失敗,無法好好向前行,只能沮喪地向虛空喊話。
日常各樣的道別本來不簡單,死亡尤然。宇多田光的這首歌也沒有解答,但它詩意的表演令我特別喜歡,也特別享受。驟雨雖則暴烈,也是仲夏時節的透明。
參考資料:連結請見留言處。
-
美編:林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送行者 #久石譲 #二胡 送行者主題曲-Memory 二胡版 by 永安 Departures OST - Memory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32710438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由瀧田洋二郎導演...
送行者 日文 在 Unipap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我人生的第一個天使投資 殯葬業 】
「 吉米,我想做殯葬業界的Unipapa 」
鄉親午安,今天來分享我活了3x年來第一次投資,感念過去創業都受貴人幫忙,此刻終於有一丁點能力成為別人的貴人,直到這一年Unipapa稍微比較有起色,存了點錢結果一下子又沒了哈,到處低調做公益捐款弱勢,還斜槓成了天使投資人,雖然口袋空空了,卻很開心踏實能為社會與傳產轉型付出心力。
「如果你能決定未來自己的喪禮與告別式,你想用什麼樣子來安排最後一程?」
年僅26歲的「Hekali 和光里」創辦人 許伊妃,是位從事生命事業將近10年的送行者,16歲就不怕忌諱不怕挑戰投入殯葬業,看遍生離死別,從儀式到洗大體化妝所有後事雜事細節都是她多年來的工作,隨後到赴日受訓成為首位取得日本納棺師認定的台灣人,第一次見面在3年前的扶輪社聽她的演講,然後一直到幾個月前因社員朋友關係變得熟識,前幾個月就在我滔滔不絕下她認識了Unipapa運作後說:「對!我計劃好久,我想要改變傳統殯葬,其實很多都是製造出來的,流程冗長而且廣告滿滿,對家屬與往生者非常不友善,我想把美、設計跟質感帶到生命中的最後一程,不再受傳統制度與深水束縛,就像Unipapa改變傳產一樣 ,我這輩子想成立一間這樣的公司 」炯炯發光的眼神好像看到6年前剛創業的自己,二話不說就把身上的積蓄拿來投資許伊妃成立和光里,成為小小股東為生命產業做點付出,近期Unipapa同事也全力協助。ps. 還好負責財務同事肯定我的投資,沒被罵亂花錢哈哈
近兩年來覺得台灣觀念非常的進步,例如亞洲第一個的總統民主直選與同志婚姻合法的國家,器官捐贈也是非常的踴躍,在生命產業議題上我想社會一定會慢慢的用更開闊的心態面對,所以也是時候有機會轉型了。常常想我們可以選擇好的家居生活,決定我們要買什麼,但為什麼我們不能決定我們最後一次的選擇呢?和光里因此而誕生了,希望讓最後一程都能自己選擇,跳脫出傳統殯葬流程,可以是個設計質感的party,會場上有最喜歡的美酒與食材,每年和光里都會來跟你索取一年的回顧與你想說的話,美美的葬禮上投影播放著每年幫你錄下的小影片,悲傷轉化成更溫暖溫馨的方式,讓身邊的人參與當事人的最後活動,有影像有紀念小冊子,把葬禮踏踏實實的還給家屬,而非業者做出來千篇一律摸不著頭緒的商品與儀式,完全顛覆與巨大改變殯葬的既定樣子,讓屬於自己的生命終點有個最美好的溫馨謝幕。
Hekali 是日文的光 Hikari的同音變化,伊妃出的兩本書都以光為主軸,代表著她成為人最黑暗中的那一道光,跟我討論品牌名字的時候我馬上想到中文念「和光里」。 “和”代表人和、人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光”就是伊妃的主軸,而“里”代表著里長,台灣街角發生各種事第一個往往都會先找里長,因此”和光里”就是最能傳達理想的核心價值。官網年底上線,服務內容從「終活」、「美葬」、「記憶保存」、「遺言保險」...等等, 可以估狗許伊妃的新聞與她的書。
和光里能走到哪我也不知道,肯定是不小的挑戰,但伊妃說這產業勢必要去顛覆,讓生命產業也能創新,值得有熱情的年輕人一起加入改變。還有支持買Unipapa產品的粉絲們,才讓我機會去幫助用設計與美學改變台灣傳統產業有夢想的人。
#伊妃說買Unipapa產品的粉絲都會有福報唷
送行者 日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松之針 ◎宮澤賢治著,顧錦芬譯
是取來了剛才的雨雪的
那美麗松枝喔
哦 妳簡直像是撲上似地
將熱烘烘的臉頰貼附上那綠葉
甚至奮力將臉頰扎入
那植物性的綠針之中
妳那近乎貪婪的模樣
多令我們驚訝啊
妳是那麼想去森林
當妳那般被病熱燃燒
在汗水和疼痛中痛苦掙扎之時
我卻在日照之處愉悅地工作
邊思考著別人的事 邊在森林中漫步
〔啊真好 真清爽 像是來到森林裡〕*
像小鳥 像松鼠般地
眷戀著森林的妳
不知有多羨慕我
啊 今天就要去遠方的妹妹呵
妳真要獨自一人去嗎
懇求我和妳一起去
哭著對我那樣說吧
妳的臉頰
今天反而有著難以言喻的美麗
我也來放這新鮮的松枝
到綠色的蚊帳上吧
現在雪水滴大約也將滴落
天空
也會飄漾著
清香的terpentine*吧
*註:妹妹敏子說的話,是方言。
*terpentine是松脂、松節油、松精油之意
--
◎作者簡介
宮澤賢治,1896年生於日本岩手縣花卷町,家中經營當舖,是地方望族。宮澤賢治是日本偉大的詩人、童話作家,因其教育背景,他也是農業家、教育者與社會運動者,白日耕種,夜晚為農民上課,致力於提升農民權益,在宗教方面則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後因過度勞心勞力而患病去世,享年三十七歲。代表作有《銀河鐵道之夜》、《春與修羅》等。
◎譯者簡介
顧錦芬,1964年生,臺灣彰化縣人,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國文學專攻博士課程學分修了。宮澤賢治學會會員。曾任日本東北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交流協會專門家長期招聘事業研究員。重要著作《日本近代文学童話―昭和前期の作品を中心に》。
--
◎小編夏宴久賞析
這首〈松之針〉收錄於詩集《春天與修羅》中「無聲慟哭」詩群(台譯本為《不要輸給風雨》中《春天與修羅》輯一),是三首連作中的第二首,接續〈永訣之朝〉,後接〈無聲慟哭〉,是宮澤賢治的妹妹敏子病逝當天的情景。賢治和敏子自小感情就非常深厚,也是家人中最理解賢治的文藝與信仰之心的一位,因此,在敏子僅二十四歲卻病重榻上之時,賢治心中的悲慟,讓他接連寫下了這三首陪病詩。
敏子休養的房間採光並不好,窗戶太高,又怕她著涼,擺著蚊帳和屏風,隔絕了陽光與自然的氣息。她懷念先前療養的別墅那綺麗的自然風光,因此在高燒不退、預感自己即將離人間而去前,拜託哥哥賢治取來雨雪,讓她能再感受一次自然。在前一首〈永訣之朝〉中,賢治應下了敏子的要求,捧著碗飛奔到陰暗的天空下裝取雨雪,然後他看見了滿是雨雪的松枝,閃著亮光。
便是〈松之針〉的起始。
敏子極愛這松枝,不僅是那雨雪,更因為它的森林氣息,纏綿病榻的她想去森林卻不可得,只能將臉用力貼上松的針葉,想像自己去到了森林,此處賢治提到:「當妳那般被病熱燃燒 / 在汗水和疼痛中痛苦掙扎之時 / 我卻在日照之處愉悅地工作 / 邊思考著別人的事 邊在森林中漫步」,後兩句與前兩句的情緒形成很大的落差,然而此時賢治想起自己在森林中的愉悅,對比妹妹因病而無緣森林的痛苦,卻更反襯出賢治對妹妹病情的無力與愧痛。
賢治與敏子此時都知道,她即將離所有摯愛之人遠去,在前首〈永訣之朝〉中,敏子說「我要一個人走」,因此在〈松之針〉中,賢治懇求的話語更顯悲慟:「啊 今天就要去遠方的妹妹呵 / 妳真要獨自一人去嗎 / 懇求我和妳一起去 / 哭著對我那樣說吧」,既是對妹妹離去的不捨,也是在這臨別之時、病榻之前,渴求著妹妹對自己更強烈的依賴,更是痛苦於妹妹離去後,再無與他懷有相同信仰的知心旅伴的孤獨*泣音。
然而,這組詩的特別之處,並不只這些真摯深切的親情與哀慟,更是在悲慟之外藉由自然物象、願望的抒寫,所透出來的對生死的理解。
青木新門的《納棺夫日記》*中曾談到這組詩,其中他對〈永訣之朝〉與〈松之針〉中皆反覆提及的「雨雪」有深刻見解,非雪也非雨,落在手中,則化為清水,彷彿永遠在變換著狀態,而他認為這便是「諸行無常」的體現。此外,詩中運用的自然意象,也通常是生機蓬勃的,尤其在〈松之針〉中,還是美麗且溫柔的,像那滿載雨雪的松枝,眷戀森林的鳥與松鼠,還有縈繞在詩末尾的松的清香,這些都在死別的哀傷外,用生的美麗,帶來一些明亮柔和的色彩,這首詩探的不只是病,更是宮澤賢治與妹妹敏子都已經覺察到的「死」之將至的情感,及對「生」的珍愛與釋然。
* 依據下首〈無聲慟哭〉中詩句:「當我走在藍黑色的修羅道上時 / 妳要獨自一人寂寞地走上 / 自己被決定的道路嗎 / 當與妳擁有相同信仰的唯一旅伴的我 / 由於在光明而冰冷的精進道上悲傷且疲累 / 而敲盪於毒草與螢光菌的黑暗原野之時 / 妳獨自一人要去哪裡」
*《納棺夫日記》為日本電影《送行者》的原著。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探病 #宮澤賢治 #妹妹 #日文詩 #春天與修羅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9.html
送行者 日文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送行者 #久石譲 #二胡
送行者主題曲-Memory 二胡版 by 永安
Departures OST - Memory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32710438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由瀧田洋二郎導演、小山薰堂編劇的日本電影,於2008年9月13日在日本首映。由本木雅弘和廣末涼子主演。本片除了在日本國內奪得多個電影獎項外,更在2009年2月22日舉行的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外語片殊榮,成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史上第四部日本電影。
這部片的主題曲比較特別,它並不是歌曲,而是大提琴的獨奏曲,由我最愛的作曲家久石讓所寫。當年我在電影院裡,為了片中大提琴的演奏感動落淚,深刻而悠揚的律與劇情完全融合,在腦海縈繞,久久不散。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Youtube上的官方演奏版:
http://youtu.be/ENhtCi1C3O0
以前就很喜歡這旋律,最近FB網友正好推薦這首歌,又在網路上找到hsinpei的鋼琴伴奏,機緣巧合,就馬上開始研究錄音。
這首歌是G調,中間兩句變調是轉C調,為求簡單,統一用G調記譜。G調指法對於二胡玩家來說,一定很熟悉吧!副歌轉高音的部分稍微困難,音準與按指力道要特別注意。不過,整首歌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其實是右手的運弓。在一個長音中,如何把歌唱感、呼吸感、壓抑感、放鬆感表達出來,真的不容易,這也是我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各種不足,還請各位朋友繼續多多包涵指教囉!
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非常想念,卻再也無法相見的人?讓我們拿起二胡,看著下面的簡譜,一起進入這深深的回憶吧...
========================
送行者主題曲-Memory 二胡版
中文:送行者-回憶
英文:Departures-Memory
日文:おくりびと-メモリー
作曲:久石 譲
原曲發行:2008年9月13日
二胡錄製:2013年10月12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132710438
1=G
55 456 545
234 32135
56 712 123
356 712 345
653 132 132 11
55 4567545
2345323
61 171276
61 171276
13 132 7 176
5 6
(間奏)
55 456 545
234 32135
6 712 123
356 712 345
653 132 132 11
55 4567545
2345323
61 171276
61 171276
13 132 7 176
5 6
(間奏)
22 12316
12 212316
61 171276
61 171276
1 3 132 7 176
5 6
5 6 2 3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