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增智慧」全新概念誕生!人機交互協作,能超越當前的 AI 嗎?
2021/04/22
by
陳泓儒
人工智慧(AI)應用愈來愈普及,預計到了 2025 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1,900 億美元。目前,AI 已被逐步擴展,應用於各種商業場景,而在AI發展的同時,一個稱作「新 AI」的概念也在近期被提出。
「新 AI」又被稱作擴增智慧(Augmented intelligence),據 Gartner 的定義,擴增智慧是指在以人為中心的前提下,人類與 AI 攜手合作以提高認知表現的協作模式。透過這種人機協作,達到比任何一方「單打獨鬥」得到更好的結果,預計 2021 年,擴增智慧將在全球創造 2.9 兆美元的商業價值及62億小時的勞動生產力,未來也將成為各領域企業極力發展的目標。
新 AI 將會用於什麼場域?想善用新 AI 的企業,又該找尋什麼樣的人才?
AI 學習能力有限,訓練消耗甚鉅
隨著自動化改變了全球勞動力的形態,許多行業不得不對員工重新進行大規模的技能培訓,然而,基於對 AI 取代人類的恐懼,目前仍有一部分人對 AI 充滿著不信任感,因此,擴增智慧的概念才會如此迷人,它希望能融合人類與 AI 的精髓,相互配合達以達成雙贏的局面。
AI 發展至今已經可以做到一般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如 AI 可以輕鬆吸收大量的知識,此外,其執行任務的專注度和洞察力都遠勝過於人類,加上不會感到疲倦。鑑於此,AI 已在許多產業中發揮作用,然而目前為止,它仍得依循人類制定的規則運作,沒辦法自己「幹大事」。
也許會有 AI 技術的研究人員反駁,只要寫入夠多的模型,給它夠多的資源,AI 就能有不輸人類的理解和學習能力,但這背後的資源消耗甚鉅,據統計,一個最先進的AI模型每次訓練所消耗的能量比「5 台車跑到報廢」還多,相較之下,人類的大腦只需要「一頓早餐」就能開始思考、學習新知。
而在擴增智慧的概念中,人類和AI做事是對等的,兩者無法互相取代,但有交集就能相互合作,如何結合這兩種強大力量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
工作生活套 AI,做事更有效率
在擴增智慧的理念中,AI 將和人類一同工作,不僅能提高人類的生產力,還有可能因與人類的創造力相結合,而產生過去從沒想過的解決方案。例如,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將擴增智慧用於加強患者護理體驗、改善人口健康、降低總體醫療成本,增加對醫生的專業滿意度。當醫生遇到棘手病症時,可以運用 AI 找到許多解決方法,不過各方法可能會因患者的體質或當地的法規、醫療環境等而無法運用,這就要靠醫師判斷去調整,因此最後決策權還是在醫師手上。
新創公司 Personal AI 則將擴增智慧作為人腦的延伸,其運用 AI 技術將客戶的記憶透過區塊鏈技術加以「保存」,讓客戶不需要再用力地回想破碎的記憶,協助人們更有效地保留這些生活細節。透過人與 AI 的交互,不僅能節省人們的腦容量和思索時間,還能使人們更專注於體驗生活並創造值得回憶的記憶。
AI 人才,將成未來趨勢
既然擴增智慧的理念主打人和 AI 相互合作,相關人才的思維要跟上就顯得重要。未來要跟 AI 溝通的將不再限於工程師,而是各領域的人們,如上述範例中,醫生要有 AI 的基本概念,兩者才有機會共同合作。
有一定的 AI 素養,才能了解人 AI 工作原理的核心概念,以及 AI 應用於自家產業別的優缺點,並靠 AI 獲取自己在工作上遇到問題的能力和得到創造力。當然,擴增智慧是將人類和機器的智慧結合,兩者都將在其中發揮作用,因此也不僅要理解 AI 的概念,還需要使用者「天馬行空」, 思索人機組合的新用途,將合作效益最大化。
企業老闆可以透過擴增智慧理念,將新技術和員工的創造力結合,將業務加以精簡,但反過來聘僱員工時,也得確保有 AI 素養才能發揮效果。
擴增智慧將人和 AI 都發揮了比以往更多的效果,這個概念將可能成為未來主流。在 AI 不斷進化的同時,人若在 AI 素養上也能同速率提升,確保自己能與 AI 溝通,就能使自己在工作領域上,藉由「1+1 大於 2」的觀念,成為領先者。
資料來源:https://fc.bnext.com.tw/articles/view/1325
速率 素養題 在 雜學校 ZA SHA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 雜學沙龍・漁光素養學習基地/黃鴻志 】
誰說做實驗只能在嚴肅的實驗室、穿著白袍盯著一堆玻璃罐?
生活裡有太多太多素材也能拿來做實驗、學化學,
只是你我都沒有發現或注意到!
來,跟著黃老師,一起來看看洛神花能變出什麼神奇的事!
📍活動主題|洛神彈珠汽水科學探究 Scientific Inquiry of Roselle Marblesoda
各位對國小酸鹼中和實驗的印象還停留在紫色高麗菜汁嗎?我們小朋友利用洛神花種子,種到開花結果,採收之後做成蜜餞,用副產品洛神花原汁當成酸鹼指示劑來進行酸鹼課程,更進一步做成彈珠汽水,有趣、好玩,更富含教育意義。實驗中,瓶蓋旋轉方向、小學階段的酸鹼定量、酸鹼試劑的加入順序、彈珠封口技巧,牽涉到各種科學原理:固體的溶解速率、地球引力、表面積與面積的數學運算、酸鹼中和。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探究教學的樂趣。
📍活動時間|12/1(日) 10:30-12:00
📍講者| 黃鴻志 HUANG HUNG CHIH
📍報名方式|私訊此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g/核心素養養成基地-漁光經驗分享-338894223548875/about/?ref=page_internal
📍注意事項|請帶來:一顆好奇心,一雙實作的手,一個願意反思的腦袋。
*購買展覽票券,即可免費報名參加
────────────────────
【 雜學校 亞洲最大教育創新博覽會 】
展覽時間 | 2019/11/28 (四) ── 2019/12/01 (日)
展覽地點 | 臺北 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
活動網站 | https://2019.zashare.org/
優惠套票 | http://bit.ly/2lVzGeY
售票網址 | https://www.accupass.com/go/2019zashare
#2019雜學沙龍
#洛神彈珠汽水
#我要成為實驗王
#人生變裝秀 #LifeDragShow
#ZASHARE #DareToBe
速率 素養題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可以來雲林置產了!!
繼台灣唯一聯合國教科文智慧城市成員後,
520的今天雲林又多了一位首富志工!!👏👏
「雲林富、台灣就富,台灣富、中華民國就富!」
———————— 郭台銘
鴻海科技集團郭台銘董事長今(20)日上午拜會雲林縣政府,縣府簡報麥寮港深24公尺,腹地廣大,目前為工業專用港,雲林縣政府積極爭取改制國際商港,發展國際運籌轉運港口,帶動地方發展;郭董事長也深表認同,現場簽署全力支持麥寮港改制國際商港。他認為,麥寮港是雲林發展的一個重要關鍵,他除支持麥寮港改制之外,更願意協助未來麥寮港的發展。
鴻海科技集團與縣長張麗善率領的縣府團隊進行「產業×教育,翻轉雲林」座談會,雙方就「雲林產業躍上場,經濟起飛富雲林」、「智慧校園合作提案專案報告」二大主軸進行探討交流,以達成「雲林,需要機會,讓年輕人回流」之目標,具體推動方案將於1個內簽署合作意向書。
張縣長表示,雲林是農業大縣,台灣糧倉,農業產值全國第一高達800億元;但中央資源分配不均,雲林正面臨著高齡化、少子化,青壯人口外流,以及農產品產銷失衡,農民仍須「看天吃飯」等困境。
張縣長強調,雲林將轉型「農工商並進」且極具優勢,工業腹地全國第一,台西、新興等工業區只缺有心人來開發;高鐵雲林車站特定區的開發,與中科虎尾園區擴大,將產生相輔相成之加乘效益,帶動雲林產業升級。
郭台銘董事長表示,將以雲林為公共服務的起始點,當翻轉雲林的義工,只要一塊錢、一杯咖啡、一瓶醬油及雲林良品作為報酬,未來一個月將就「教育、產業、智能、人口老化、農業互聯網」,共同研商翻轉雲林方案,合作解決雲林的問題。
座談會由縣府計畫處李明岳處長進行簡報,簡報分成產業與教育二大面向,在產業合作面向有三大重點計畫:「高速鐵路雲林車站特定區區段徵收9.6公頃之產業專區經貿商城邀商」、「雲林縣濱海產業園區(台西區)1,163公頃分3期分區發展規劃案」、「斗六市社口開發可供建築土地1.8公頃爭取雲林第1間百貨公司」。未來在郭董事長的合作協助下,本縣將能創造上億商機,成就「雲林產業躍上場,經濟起飛富雲林」之目標。
在教育合作面向,定錨於雲林縣「智慧校園」的盤點規劃和具體合作進行。本縣學生數共計5萬194名,其中單親、新住民子女、隔代教養、家庭困境、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弱勢學生超過1萬人,且6班以下之偏鄉小校高達102校。現今是4G網路的時代,眼看著就要進入5G時代,網路四通八達,「雲」更是一朵朵的昇起,應用雲端的時機已經成熟,準此時刻,我們應該將教育搭上雲端的列車,以4G的速率推動教育革新,讓雲林縣的教育環境能在5G來臨前急起直追。
然而教育是偏鄉孩子翻身的機會,智慧校園可化解小校的危機,目前本縣已建置Chromebook及充電車計有16校、VR(虛擬實境)教學設備組計有8校、資訊科技領域教室計有8校。現場,本府教育處提出未來本縣與郭台銘董事長共同合作的需求有一、4G(5G)網路:方便教師使用行動載具進行教學;二、雲端平台:建置AI及GOOGLE教育雲端平台,供教師及學生學習、操作資料及模型的完整運算架構;三、行動載具:記錄完整學習歷程,精準提供學習媒材供學生學習使用;四、智慧教室:達到12 年國教「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的核心素養;五、師資培育:每位教師至少參加行動學習工作坊1場次以上。其效益為「提高學生學習成效、提高學校行政效能、減輕教師教學負擔、讓補救教學更精準、提升本縣科技教育、翻轉雲林孩子命運」。
郭董事長曾說:「年輕人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台灣做為科技島,但科技產品過去都只會外銷,沒考慮到我們的孩子。同時,大家關注的也只有在考試制度上,考試,只是記憶,會失去學習的快樂」、「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本府將會更堅定地走在幫助本縣年輕人、學子們的道路上,持續「找方法」為雲林這塊土地的未來,勇於承擔、無私服務!
張縣長強調,為翻轉雲林,農工商並進,縣府成立單一窗口服務廠商,提昇行政、發照效率,縮短廠商申請設廠時程,協助廠商投資效率深受肯定。為讓進駐廠商無後顧之憂,縣府更注重水電穩定供應,落實改善基礎建設,為廠商營造完備的經營環境。(文字來自 新雲林之聲廣播電台fm89.3)
恭喜郭董成為雲林志工!!👏👏
#雲林上場
#英雄所見略同
#雲林智慧城市上場
#別再質疑我返鄉的傻了
https://tw.news.yahoo.com/%E9%83%AD%E5%8F%B0%E9%8A%98%E8%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