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可以說,梁朝偉的人生故事與其電影相去不遠。當他七歲的時候,他從事夜店經理的父親第三、四度拋下了妻子,那正值香港的六零年代末,彼時,一個家的分崩離析並不常見,孤兒遭遇造就了梁朝偉的孤寂沉默與低調內斂。他表示:
⠀⠀⠀⠀⠀
「自父親不告而別後,我不知該如何面對人群。當你還是一個孩子時,週遭人談論的都是他們的爸爸、他們的家庭、他們多麼快樂、他們的爸爸多麼優秀,我想,打從那時開始,我停止了與人交流,且變得極度壓抑。」
⠀⠀⠀⠀⠀
如此自卑心態,終於消失在他陪伴母親潛入電影的世界時,年紀輕輕的梁朝偉就這麼愛上了 Robert De Niro、Al Pacino,以及 Gene Hackman,他日漸著迷於媽媽尤其喜愛的演員 —— Alain Delon,一個大受全球女性歡迎的性感白人偶像,來自六零年代的巴黎,一雙宛若寶石閃閃發光的湛藍明眸,習慣抽著雪茄,渾身上下散發一種帶有情慾氛圍的撩人感,好似這群廣大支持者就是他的生命泉源。
⠀⠀⠀⠀⠀
但其實,梁朝偉未曾夢想成為一名演員,二十歲時,他是再普通不過的銷售員,卻於因緣際會下,1982 年時周星馳建議他去參加香港頗負盛名的 TVB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之戲劇課程的甄選。始料未及的是,梁朝偉順利通過審核,接下來的一年,每週有六天緊鑼密鼓進行嚴格的戲劇訓練,包括功夫武打,而且這還是他在接到第一份電視節目演出邀約之前的事。而這樣的工作,提供他一個出口,得以展現長期自我隱藏的部份真實面向,更因此學會如何將內在憤怒與恐懼注入自己詮釋的角色之中。
⠀⠀⠀⠀⠀
「我找到一個表達自我的方式,在他人面前哭泣、大笑、釋放自身情緒,而不會感到絲毫難為情。」
⠀⠀⠀⠀⠀
還是青少年的時候,他早就習慣在鏡子前面自言自語,而鮮少對真實的人們說話,日後他便將這個方式轉化為自己的工藝。在王家衛 1994 年的電影《重慶森林》,梁朝偉飾演一位失戀的警察,對著一塊肥皂講述一段獨白長達三分鐘,還有大型布娃娃、遺留樓上的一件衣服,他對它們講話的模樣,就像面對一位需要打氣的朋友,對他們的整潔與體重開開玩笑,以及自身感受的真情流露。然而,如此詮釋方式,在《尚氣與十環傳奇》的導演 Destin Daniel Cretton 心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
一直到王家衛 2000 年的作品《花樣年華》,才真正將梁朝偉介紹給全世界的廣大觀眾,在坎城贏下最佳男主角的殊榮,這部電影在氛圍上堪稱大師之作,也因梁朝偉的精湛演技 —— 他獨自坐在攝影機前方,於孤寂、慾望、柔情、無聲憤怒之間流轉的情緒表達能力,而且只仰賴一雙眼睛,一個鏡頭,那魅力早已勝過千言萬語。
⠀⠀⠀⠀⠀
梁朝偉罕見地在李安 2007 年的二戰電影《色,戒》中轉而扮演反派,他完整看完整部作品後,深深為銀幕裡的自己感到訝異,他不知道易先生這個角色到底從何而來,對他來說,這樣的表演象徵的是一種理想狀態,找到過去相當陌生的一部分自我,就像是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
⠀⠀⠀⠀⠀
2008 年結婚至今,59 歲的梁朝偉與 55 歲的劉嘉玲仍膝下無子,他也很少在電影中扮演父親的角色,他說,確實有人來詢問過他是否願意演出一位失敗的爸爸,但他拒絕了,因為他不想喚醒任何關於其父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陳年往事。
⠀⠀⠀⠀⠀
他也有關於獨處的快樂回憶,那是在東京或北海道,他帶著一本書入住當地飯店,騎腳踏車騎了好幾個小時,參觀了藝廊與博物館,在居酒屋一個人用餐,獨酌清酒搭配料理過的肝、腸和牛舌,而那是他印象中父親最喜歡的食物。另一方面,他像是特技演員般喜愛從事一些極限運動,包括滑雪、衝浪等等,並將這些運動對他的意義形容為追尋自我內在的孤寂本性。
⠀⠀⠀⠀⠀
「也許是因為童年成長背景使然,導致隔絕了自我與人群,從那時開始,我學會在獨處時找到自己真正樂在其中的事,因為,你不能總是依賴著與他人相處才找得到快樂,對吧?」
⠀⠀⠀⠀⠀
Since then, I’ve learned to find something that I really enjoy doing whilst I’m alone. Because you cannot always rely on being with people to feel happy, right?
⠀⠀⠀⠀⠀
⠀⠀⠀⠀⠀
⠀⠀⠀⠀⠀
#GQ此篇訪談真的很精采 http://gq.mn/9tA4uLC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May Fi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安安,大家好,我是May, 這集的影片中介紹月經來潮的運動/飲食建議以及我一天吃什麼,跟著我看下去吧~ 經期來潮可以運動嗎?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經血排出,基本上只要適當的運動對女生是很好的。只要是在身體能夠負荷的情況下,做點運動甚至可以緩解經痛、提升情緒、加速代謝排除水腫。 MC來潮初期...
運動對 肝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宅」不運動會出大事!每周少於150分鐘 研究:染疫後死亡率翻倍》
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4月份發表[1]、以美國近5萬名確診病患為對象的調查研究,發現「長時間不運動」比起「每周運動150分鐘的人」,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加護率增1.7倍,死亡率更多了1.49倍。相反的,該研究亦指出,即便只有少量運動,對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都有正面的減輕影響。
疫情之下,台灣絕大多數民眾都自發性封城,非必要不出門,但宅在家久了,運動更形重要!國外研究就指出,長時間不運動的人比起每周有運動習慣的人,一旦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跟死亡率更多了1倍[2]。
■居家活動量驟降小心肥胖找上門,醫師:運動量要多1倍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開業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指出,如今民眾在家防疫,活動量驟降,作息不規律,連帶影響睡眠品質,都可能導致肥胖,建議每日運動量多1倍,每日運動1小時,每工作50分鐘,再利用線上運動教學影片運動10分鐘,做沒那麼激烈的有氧運動,並配合伸展、暖身,心跳每分鐘110下以上,他說,如果工作6小時,就能達到1天運動1小時,若想做核心肌群等較激烈的運動,可於晚上洗澡前進行[3]。
■防疫新生活鼓勵居家肌力運動-「肌不可失」
屏東縣衛生局保健科代理科長邱家惠提醒,人在30歲以前身體的肌肉質量逐年累積,之後會開始走下坡,平均每10年可能流失3%至8%肌肉質量;初期肌肉流失自己不會察覺什麼不對勁,隨著年齡增長流失速度會加快,長者長時間在家若少走動,甚至缺乏運動,會出現四肢無力的「肌少症」。
■「長者在家防疫不無聊,一起身體動次動!」
邱家惠說,長者可利用看電視或空閒時間做居家肌力運動,包括坐姿起立、扶椅半蹲、扶椅腳後抬、坐姿抬腿等動作,這些動作簡單方便需長期實作,對於訓練大腿肌肉力量有相當的效果,提醒防治肌少症的飲食要重視高品質蛋白質:如豆腐及豆製品、魚類、海鮮、雞蛋、肉類等,乳製品每天至少喝1.5至2杯,利用自家院子或窗邊曬太陽來合成維生素D[4]。
■可教長輩上網練習健身操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鬆中心主任張伯羣醫師表示,三級防疫期間,許多人減少外出以致曬太陽時間縮短,造成維他命D攝取不足,進而使得骨質流失及肌力減少,容易發生跌倒與骨質流失情形,若是已有骨鬆問題的病人,病情可能加劇。他建議,防疫期間在家可利用家裡空間做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能,可利用陽台讓身體適量接觸午後陽光,每天建議至少15分鐘以上。
近來許多研究證實,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息息相關,甚至低肌肉質量可被預測是有較低的骨質密度,有足夠肌肉量可幫助身體平衡、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負重運動可增加肌力強度與骨質密度,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循序漸進,增加運動時間及強度,以安全防跌為首要原則,運動前最好先檢測做運動的環境裡有無雜物、收乾淨否?以及光線是否明亮、地板乾燥不滑溜?勿過度訓練以防止肌肉或骨頭關節受損。
安南醫院個管師林佳怡則建議,骨鬆學會網站有提供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骨鬆健身操影片,只要每天10分鐘、早晚各做一次,不必怕骨鬆威脅。也因疫情緣故,患者可多利用視訊門診開立、取得慢性處方藥[5]。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鬆健康操:http://youtu.be/iCiI_VqUFS8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健康防疫更有效,居家運動三妙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期間,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民眾,在家中也能適度運動,避免久坐少動以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對抗肺炎疫情。
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
1.「伸展或肌力訓練」
如瑜珈、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彈力球或彈力帶,或是客廳來回走動、原地扭腰擺臀和家人一起跳舞。
2.「利用室內運動器材」
如室內腳踏車或跑步機等來維持身體活動與運動。
3.「做做健康操:兒童及青少年選擇有趣的親子活動,進行快樂體操和遊戲」
成年人可做上班族健康操;老年人則可以在家打太極拳、八段錦、高齡長者健康操,或從居家的身體活動,如步行、曬衣服、提物、站姿或坐姿等日常活動,強化身體的平衡力、肌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等,促進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則應累計至少150分鐘;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 https://bjsm.bmj.com/content/early/2021/04/07/bjsports-2021-104080
[2] CNEWS 匯流新聞網「宅」不運動會出大事!每周少於150分鐘 研究:染疫後死亡率翻倍:https://cnews.com.tw/003210626a01/
[3]( udn.com 聯合新聞網 )「居家活動量驟降小心肥胖找上門,醫師:運動量要多1倍」: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553243
[4]( udn.com 聯合新聞網)「防疫新生活「肌不可失」 屏衛生局鼓勵居家肌力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557874?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5]( 自由時報 )「宅家動動補充鈣,骨鬆、肌少症不上身」: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454692
[6](衛生福利部)「健康防疫更有效,居家運動三妙招」:
https://www.mohw.gov.tw/cp-16-51393-1.html
➤➤照片
(國民健康署)【#健康防疫更有效】居家運動三妙招招!:https://www.facebook.com/hpagov/photos/a.591937994168310/321908586812016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運動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 屏東縣衛生局 /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運動對 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睇到一篇好詳盡而又好健康嘅報道,好想同大家分享吓😃😃但係有d長😅大家俾少少耐性睇一睇吖🥰🥰
北一女的髙材生。陳昭妃博士揭曉免疫系統驚人真相,讀過也值得再讀幾遍,請收藏起來。極重要的健康知識!
本文作者為陳昭妃博士,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營養免疫學”的創始人。1997年,她榮獲“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獎”,是59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也是獲此獎項唯一的女性。讀懂本文,價值千金!
我舉個通俗的例子:這裡有一堆垃圾,有垃圾的地方自然會有蒼蠅,但這並不表示說,是蒼蠅製造了垃圾。而以前我們認為蒼蠅就是病因,然後趕快發明一種化學武器出來,將蒼蠅消滅掉;殺死蒼蠅以後,垃圾裡又跑出蚊子,我們又趕快把蚊子消滅掉;之後,垃圾裡又跑出蟑螂,殺死蟑螂,垃圾裡又會跑出老鼠,總而言之,是永無止境的。因為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於蒼蠅、蚊子,而在於這堆垃圾。得到健康的關鍵是要把垃圾消滅掉。所以現在的科學家開始研究基礎免疫學。
免疫系統涉及不計其數的細胞、特殊物質及器官之間的高度紛繁複雜的相互作用。它隨時處於戰備狀態,能夠預防疾病,並能明確地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在哪裡、怎樣採取適當行動摧毀入侵的物質,而不會傷害人體其他細胞。任何藥物也無法取代人體內與生俱來的、兼具防禦和修復雙重功能的免疫系統。
認識我們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功能是清除體內各種垃圾。舉個例子,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之後,就會死去變成垃圾,這就需要自身的免疫系統把它清除。第二大功能,就是抵禦疾病。科學家認為,免疫功能是獲得健康的一把鑰匙。當垃圾裡產生蚊子時,蚊子就會到處飛,但是如果沒有垃圾的話,它是無法繁殖下去的。換言之,病毒、細菌或骯髒的東西侵入人體,如果人的抵抗能力強,它就沒有辦法繁殖下去。
我曾受邀於美國最大的一個醫學研究機構。在和科學家們一起討論的時候,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當然有的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無關,如基因、遺傳類的疾病。以前,我們對免疫學沒有這麼重視,一直認為還是化學藥物的作用比較強,治病效果比較明顯。有人會說,既然免疫系統這樣強,為什麼還要用化學藥品呢?事實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身是很強的,但正是由於化學藥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下降。我曾經做過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許多被醫生宣佈只有兩三個星期可以活的病人,過了幾年以後,又回來找我們,奇妙的是,我們居然已經發現不到任何癌細胞的存在。這種藥物無法治癒的疾病,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卻會將其治癒,這就證明,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學藥品要強的。
過去,我們沒有認識到化學藥品的副作用會那麼大。到了如今,美國醫學會不得不警告所有醫學人員:醫生的責任不在於開藥單,而在於其指導的職責,他有責任告訴病人藥品進入人體後,會有什麼樣的功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副作用。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人們往往習慣向醫生索要僅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所以美國醫學會發出通知,醫生不可以隨意給病人開抗生素,除非已做過實驗檢查,證實其感冒是由細菌引起的。醫生如果違反這一規定的話,其行醫資格可能被吊銷。
據美國醫學統計報告,美國每年有960萬人因為服用化學藥品而必須住院;每年有2.8萬人因服用一種心臟病藥而死於心臟病;每年有3300人因為吃了治關節炎的藥物而死亡(而原來人們想不出關節炎和死亡有什麼關係);每年有16.3萬人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導致大腦記憶力衰退;有3.8萬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有2.8萬人因藥品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總而言之,這個統計結果還是非常保守的,有很多醫院不在調查之列,實際情況只會更為嚴重。
從微觀角度來看免疫系統,自身的免疫系統就像一個軍隊,裡面有空軍、海軍、陸軍各類軍人,一旦有敵人侵入身體,就會將其消滅掉。
在免疫系統裡幾個最重要的器官
骨髓生產各類血細胞。從骨髓裡產生的細胞,會被送到胸腺裡。胸腺就像一個訓練營,兒童時期,沒有訓練出足夠的軍隊,所以很容易胸腺腫大。當人慢慢長大以後,訓練出一批“軍人”後,胸腺慢慢萎縮下來,但並不表示它沒有功能了。扁桃腺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不應輕意地被割掉。脾臟裡面有很多V細胞,產生各類抗體。當人感冒或小孩注射疫苗以後,脾臟會稍微地腫大,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它是在拼命地生成武器來抵禦外來的敵人。淋巴就像一個過濾器,將所有的敵人集中起來,然後免疫細胞就會將其消滅。所以,感冒時淋巴摸起來會硬硬的,這說明身體裡的免疫系統正在打仗,感冒過後,就會自然而然軟下去了。盲腸是免疫系統很重要的一部分,抵抗下腹部各種各樣的感染。
血液裡的白細胞都是免疫細胞。白細胞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為T細胞,另一類稱為V細胞。V細胞功能在於產生各種抗體,而這相當於軍隊裡的武器、子彈。有戰爭,就會有死亡的軍人,就必須將死亡的細胞清除。這就需要依賴我們胸腺訓練出來的一批細胞。
對“死亡之吻”的研究
我在研究癌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化療只是賭博,成功率在1%左右,用作化療的藥品無法識別哪一個細胞是癌細胞,哪一個細胞是身體裡的好細胞。所以我最終放棄研究這些化學藥品,而轉向研究免疫細胞中一個被稱為“死亡之吻”的細胞。這個細胞一接觸癌細胞,癌細胞就破裂了,被消滅掉了。
免疫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科學,是有待研究的科學。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代替免疫系統,也不可以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造成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學藥品來提升免疫系統,那麼只能依靠“營養”。
人體的三道防線
免疫器官對人體至關重要
免疫學是一門新學科。在美國,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學家,在這之前根本就沒有人學習免疫學,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但如今免疫學已經變成一門很受重視的學科了。舉幾個例子,在1960年以前,我們甚至不知道胸腺的功能,認為胸腺是一個沒有用的器官。而根據後來的跟蹤調查發現,所有胸腺被毀的人都得了癌症,因為他們喪失了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現在很多人認為扁桃體沒有用,就把它割了;有些人在做手術時,順便將盲腸割掉了,認為可以預防盲腸炎。可是您知道嗎?盲腸是由免疫細胞充塞而成的,能夠抵抗各類的感染。如果有人認為可以用摘掉某些器官的方法來預防疾病的話,那麼是否可以用割掉心臟的方法來預防心臟病呢?實際上,如果您的免疫系統不工作的話,您只有24小時可以活。
營養來自於完整的食物
談到營養,每一個人對營養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她每天給她的兒子兩個雞蛋,兩個雞腿,兩杯牛奶,如果兒子沒有吃下這些東西,她會很著急。我問她,為什麼要給孩子吃這麼多肉類呢?她說,因為孩子身體不好,別人一感冒,他就感冒,別人一咳嗽,他就咳嗽。我對她說,肉類並不代表營養。當人們吃到很多肉類,身體裡就會產生荷爾蒙,整個免疫系統就會下降。在美國,以前小學裡有一個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營養劃為肉類、牛奶製品,如今,這個量表已經被禁用了。研究發現這種教導導致今天美國各種癌症、心臟病不斷地上升。關於牛奶的問題。牛奶和人奶是完全不一樣的蛋白質,人類只能消化50%的牛奶蛋白質,消化吸收90%的母奶蛋白質。有一部分人喝牛奶會肚子痛,喝母奶則不,因為其蛋白質不同。一隻小牛生下來以後大約90磅,而兩年以後大約成長到1000磅;人生下來是8磅,而十幾年才成長到100多磅。換言之,我們是屬於不同種類的,所需的營養也是不一樣的。牛奶裡含有很多的荷爾蒙,它可以刺激小牛快速地成長,但這種荷爾蒙到孩子身體裡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現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會阻止小孩大腦的發育。關於咖啡的問題。兩種咖啡,一種沒有咖啡因,一種有,喝哪一種好呢?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為它會加速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也有實驗報告表明,它會製造皺紋;但是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為將咖啡因從咖啡中提取出來需要一種化學藥品,而這種藥品是致癌藥品,美國衛生局已禁止使用了。所以,問題並不在於咖啡因的好壞,而在於咖啡因是如何被提取的。同理,我們不是說維生素不好,而關鍵在於維生素是如何提取出來的。
維生素與營養的關係
芬蘭政府曾做過一個世界最大的維生素實驗,可以說是比較公正的實驗,出資4300萬美元,總共2.9萬人參與被試,長達5-8年時間。分為兩組,一組是吸菸的人,讓他們每天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另外一組的人員什麼都沒有吃。過了5年、8年,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這組人員死於癌症的比例要比另一組高出18%。更重要的一點,吃維生素E的人得心臟病、死於心臟病的人要高出另一組50%。當科學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是很羞愧。一直以來,所有科研工作者在小型實驗裡面得到的結論,都是維生素E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心臟病,這麼大的實驗,為什麼會得出一個相反結論呢?美國的衛生局研究報告表明,當維生素C存在於橘子等整體時,被稱為抗氧化劑,能防止心臟病、癌症。當維生素C離開橘子後,能製造上億的自由基,相反會造成心臟病、癌症。對於這個問題,我把它看得很簡單。我認為,橘子是自然生成的,維生素C是人造的,人造的不可能比自然的要好。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創造一個橘子或蕃茄出來。蕃茄裡面含有一萬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是什麼我們都還搞不清楚,哪裡來的智慧和權力對大眾說,裡面最重要的是維生素呢?所以一個完整的食品才代表著真正的營養。美國衛生局希望把所有的維生素製品列為藥品,不讓人們隨意在市場上買到。服用維生素不當會帶來很多副作用。美國有3萬多兒童,因服用維生素而出現中毒的現象。小孩吃下過量的維生素,血液裡的鐵質就會上升,就比較容易得癌症;過食維生素E會造成關節炎;過食維生素D會造成肝功能的損傷。
結論
一個人經過化療,免疫系統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但給他比較有營養的植物的話,免疫系統6個月以後就恢復正常了。一系列的研究報告表明,免疫系統和植物營養是分不開的。人的健康不是一天就會得到,疾病也是一樣。要得癌症也很不容易,人體裡必須有100多種錯誤,才會產生一個癌細胞。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樹,需要精心地澆灌、呵護才會茁壯起來。這裡,我談三點重要的結論:
第一,營養。完整的植物,多種類的植物,代表著營養。人如果比較喜歡吃蔬果,少吃肉類,就會比較健康。美國現在提倡素食的漢堡,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保持一種很平靜的心情。因為一旦有壓力或生氣、緊張,半小時以內身體免疫功能就會下降。
第三,適當的運動和休息。很激烈的運動對身體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奧林匹克的運動模式是自我犧牲的一種表現。適當地休息,免疫系統在白天會比較弱一點,晚上的時候才做修補工作。舉個例子,兩個學生一個在運動讀書,一個在睡覺,旁邊有人咳嗽,哪個有可能被感染呢?當然是那個又運動又讀書的學生。
我希望大家都能把這樣的智慧帶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健康的明天。
#祝福大家開心要緊❤️身體健康💪🏻💪🏻
運動對 肝 在 May Fi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安安,大家好,我是May,
這集的影片中介紹月經來潮的運動/飲食建議以及我一天吃什麼,跟著我看下去吧~
經期來潮可以運動嗎?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經血排出,基本上只要適當的運動對女生是很好的。只要是在身體能夠負荷的情況下,做點運動甚至可以緩解經痛、提升情緒、加速代謝排除水腫。
MC來潮初期(第ㄧ、二天):以低強度有氧、中低負荷阻力訓練、瑜珈為主 (避免高強度訓練) 或直接安排休息日 ex: 快走、伸展。
MC來潮中期(第三、四天):如果感覺恢復體力,可以正常運動,若稍感不適,仍建議調降強度做減量訓練,有氧、伸展、徒手訓練。
MC來潮後期(第五、六天):恢復訓練強度
運動禁忌: 避免倒立、長跑、高強度間歇
飲食建議:這階段身體比較虛弱,建議增加鐵質和蛋白質攝取量 ex 大豆、魚、瘦肉、菠菜
飲食禁忌如下:
1、忌食生冷及寒性的食物,如各種冷飲、涼菜、生瓜果等,以免血液循環不良導致下肢水腫。並少吃「寒性」的食物,例如柿子、冬瓜、西瓜、絲瓜、蘆筍、柚子、水梨、甘蔗等等。
2、避免刺激性飲食,如喝酒及、辛辣燥熱的食物,如辣椒、大蔥、大蒜、胡椒、生薑、肉桂、燒烤及油炸食物。
3, 這時期的身體和臉部都會有輕微的水腫,所以不要吃太鹹的食物。多吃含鎂及維生素B的食品,如香蕉、動物肝臟等,能讓新陳代謝變得更好。
4.多喝溫開水,以補充體內缺乏的水分。
MC來潮好物推薦:「蕾妮亞零觸感特薄衛生棉」
● 0.1cm超激薄棉片 運動起來相當舒適,貼合無感。
● 2倍吸收讓我保持長時間乾爽,心情上面很有安全感!
量多日 MC來潮初期(第一、二天):白天25cm + 晚上40cm夜用
量中日 MC來潮中期(第三、四天):白天22.5cm + 晚上35cm夜用
量少日MC來潮後期(第五、六天):白天20.5cm + 晚上25cm
哪裡買?
即日起~5/12,康是美蕾妮亞零觸感特薄指定品項 限時換購價$39
25cm14片裝 https://lihi1.cc/bRUKc (售完為止)
35cm8片裝 https://lihi1.cc/cq1JE (售完為止)
👉全台康是美門市同步換購中,依各店實際庫存為準,售完為止
#蕾妮亞 #零觸感特薄 #2倍吸收 #1mm超激薄
May Fi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ay8572fit/
運動對 肝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當有一天發現自己體重增加或體型變胖時,許多人就不敢吃飯喝水,以減少熱量的攝取,但這種極端方式往往會導致新陳代謝下降,使身體臟腑功能低落,造成經絡堵塞、毒素堆積,結果就越來越胖。
這一集高興邀請到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吳明珠中醫師來到現場請他來告訴我們中醫如何減肥又不會復胖。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減肥不當案例
2.中醫如何解析肥胖的原因
3.中醫的減肥策略
4.中醫如何減肥(辨證論治)?
(1) 氣血虛弱型(虛勞型肥胖)
(2) 胃熱型(喜食烤炸辣物、餅乾等食物)
(3) 脾虛痰濕型(水腫型肥胖)
(4) 肝腎兩虛型(熬夜型、更年期肥胖)
5.哪種運動對減肥最有幫助?
(1) 跳繩
(2) 跑步
(3) 游泳
(4) 呼拉圈瘦身法
6.推薦2款減肥茶飲
7.介紹中醫減肥好食材(代表性6種)
8.有助消脂的穴道
運動對 肝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糖尿病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屬於一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如果我們沒有接受治療、好好控制的話,則可能引發很多種的併發症。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失明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5倍、併發腎臟病的機率是20倍,而平均每10個糖尿病患中,就有6人會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等心血管病變,控制血糖不可不慎!
血糖不穩:癌症、脂肪肝找上門
而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的機率也較高,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嘉鴻說明,根據許多實驗,糖尿病患若是血糖控制不當,血液中的糖分提高,就會增加細胞的代謝及生長,及不正常的分裂等現象,導致糖尿病患罹癌機率高於一般人。
此外,近期有臨床研究發現,脂肪肝與糖尿病互為因果關係,且有逾9成4脂肪肝患者,深陷「甜蜜危機」而不自知,對此林嘉鴻醫師分為兩方面說明。
糖尿病患者肥胖比率高
林嘉鴻醫師指出,絕大部分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造成,而肥胖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症狀,病患的脂肪代謝出現問題,造成異常堆積在我們的肝臟,就會產生所謂的脂肪肝。
脂肪肝引發胰島素抗性
有些人有慢性肝炎,同樣容易導致脂肪在肝臟的代謝異常,此時狀況就會顛倒過來,脂肪無法代謝會引發胰島素抗性,造成血糖升高,最後就可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林嘉鴻醫師強調,糖尿病與脂肪肝互為因果關係,常常互相影響,唯有兩端同時控制,才能打斷如此的惡性循環。
穩血糖:最推有氧運動
想要控制血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林嘉鴻醫師推薦患者從事有氧運動。他說明,有氧運動的強度不一定要到最強,但時間至少需持續30分鐘,才能進入有氧代謝,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有助穩定血糖。
林嘉鴻醫師舉例,像是游泳、慢跑或爬山等,這類長時間且能運用到全身的活動,都是臨床上常推薦患者從事的有氧運動。而若是患者本身有喜愛的球類運動,或對時下流行的重量訓練有興趣的話,雖然重訓並非有氧運動,但還是能在教練的正確指導下執行,對控制血糖也有正面幫助。
除了運動種類外,對於什麼時間運動最合適,林嘉鴻醫師也回應,一般在研究上都是認為「餐後運動」對血糖的控制是有較多幫助,但仍可依個人習慣調整。
林嘉鴻醫師補充,患者若想在餐前運動是沒問題的,只是有在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運動前後都必須監測血糖,若發現血糖過高或過低,則必須做一些適當處理,才能避免因為運動造成血糖不穩的不良影響。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70
【相關影片】
破解糖尿病的五大控糖迷思
https://youtu.be/5PjW4RA4Yd0
逆轉脂肪肝!比健走、喝咖啡更簡單有效的方法是……
https://youtu.be/gBnmzmAoqZ8
舌苔竟與癌症有關!如何清潔舌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YEDV46VviQ
【相關文章】
癌細胞愛吃糖!醫師:做4件事促進代謝就是在防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41
身體生病,雙腳最先發現!9個徵兆從腳看出疾病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431
脂肪肝惡化當心肝癌!逆轉脂肪肝醫師公開最佳方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17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運動對 肝 在 早起運動不熬夜,肝效能卻異常?兇手原來是「它」! 的相關結果
早起運動不熬夜,肝效能卻異常?兇手原來是「它」! · 早起運動不一定對身體好!空汙造成身體危害 · 運動分為3部分,全面保護身體. ... <看更多>
運動對 肝 在 養肝必學!2動作伸展助肝解毒,一舉活化肝功能 的相關結果
肝臟具有解毒作用可將體內的毒性物質排出,還可貯存能量與分泌膽汁促進代謝膽固醇,若肝功能低下,可能會導致肝硬化或肝癌,透過側腹伸展即可活化肝功能。 ... <看更多>
運動對 肝 在 這種運動消除脂肪肝最有效!改善肝指數要做2運動瘦身效果 ... 的相關結果
結果發現,改善肝臟脂肪及內臟脂肪,以有氧運動組最多,其次是有氧運動+阻力訓練組,而只做阻力訓練組的最差。 ... 改善皮下脂肪部分,有氧運動+阻力訓練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