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小鎮 ◎羅大佑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一十八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髮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 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歲月掩不住爹娘純樸的笑容 夢中的姑娘依然長髮迎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再度我唱起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
歸不得的家園 鹿港的小鎮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繁榮的都市 過渡的小鎮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 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著這麼幾句話
子子孫孫永寶用 世世代代傳香火
鹿港的小鎮
◎歌曲背景:<鹿港小鎮>是1982年4月,由滾石發行羅大佑《之乎者也》專輯中的第一首曲目,該歌曲創作的緣由據報導是羅大佑於1976年就讀中國醫藥學院時,曾在學校附近的修車行換煞車油,當時遇見一位從鹿港離鄉到台中市區工作的修車師傅,這位修車師傅年齡約略18-19歲(與羅大佑年齡相近),在換機油的過程,年輕人跟當時的他敘說工作的辛苦,以及從鹿港來到台中、身上沒錢、工作不順等困境,此段對話讓羅大佑觸發創作靈感,於是寫下這首具有鄉愁情味與城鄉差異的劃時代作品。
資料來源1:鄉愁譜樂音 搖滾新紀元 喀報 (nctu.edu.tw)
資料來源2:羅大佑首度鹿港小鎮開唱,回顧38年前橫空出世的《之乎者也》專輯 - 放言Fount Media
資料來源3:羅大佑獲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不停止創作要做一輩子 | 中央社 CNA NEWS
資料來源4:紅磚與水泥牆,《鹿港小鎮》 @ 『 香蕉勛的獨白 』 :: 痞客邦 :: (pixnet.net)
◎作者簡介
羅大佑(1954年7月20日-),苗栗縣客家人,台北出生,成長於醫生世家,畢業於台灣高雄中學及中國醫藥學院(今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70年代進入流行樂壇,曲風前衛、關懷社會議題,至今已創作15張以上專輯歌曲,其代表作為<童年>、<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亞細亞的孤兒>、<明天會更好>、<愛人同志>、<皇后大道東>等。2021年獲頒第32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小編張寶云賞析
七零年代台灣的校園民歌興起,結合當時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集結一批質量俱佳的校園歌手,為台灣的流行歌曲文化寫下新頁。
一九八二年,經歷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的台灣社會,一方面處於政治意識的更新時期,一方面整體都市化商業化的情境陸續形成新興的價值變動,包括對歷史、經濟、土地、性別的觀念都逐步進到後現代碎裂化的狀態。羅大佑以憤青、覺青的搖滾音樂風格,結合他鮮明的社會關懷傾向,將校園民歌的運動性推向更為開闊的場域。
這首<鹿港小鎮>雖不是羅大佑的親身經歷,但他卻捕捉到當時台灣青年的生命樣板,向都會集中、向工商業活動集中,離鄉打拚以成為社會的中產階級,企圖脫離農村的貧窮以為這才是人生勝利組該有的社會化過程。因而當歌詞的主旋律不斷重複唱道:「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幾乎道說出當時青年世代的心聲,在鄉愁裡出現的父母親、媽祖廟、雜貨店、愛人、鄉親,才是故土熟悉而有溫度的人物、場景和事件,文明所象徵的台北、霓虹燈、黃金天堂、水泥牆在夢想的幻滅之下全成了可疑的符號,於是鹿港小鎮在淒迷的夜裡與繁華的都市景觀形成劇烈的辯證和徘徊,一個迷失的青年在城鄉的拉扯往復之中究竟該何去何從?夢想是否只是空想?家鄉的一切才是實在的牽絆呢?
羅大佑將流行歌詞的題材轉向對青年、對社會發展的實質反省,無形中擴大當代詞曲的生命關懷,形成對歷史、對文明的扣問,其中批判及衝撞的力道極其猛烈;而羅大佑對西方移植到台灣的搖滾音樂精神,有所承接也有所轉譯,應是另一個值得觀察和思考的面向。
--
美術設計和攝影來源:李昱賢,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08.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羅大佑 #鹿港小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單元主題:三代童軍家庭 吳英聲校長1932年新竹出生,今年84歲。 1969 台北市五常國小校長 1975 台北市日新國小校長 1980 台北市明倫國中校長 1990 台北市大同國中校長 1992 台北市大同高級中學首任校長 1997 台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校長,屆齡退休 2002 北極星藝術研...
「運動醫學系學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彭溫雅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運動醫學系是什麼?讀運動醫學系出來可以幹嘛?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運動]碰撞[醫學], 那{火花}像極了{愛情}!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中國醫/高醫運動醫學系請益- 大學新生季板 的評價
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彭溫雅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致謝🙏🏻
我是一位臨床中醫師,2001年從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學系畢業後,一直持續臨床中醫師的訓練及工作,在工作上面對諸多臨床問題時,會需要反覆思索中醫的理論,並從書本中尋找前人治療的經驗,心裡覺得需要更多現代基礎研究的協助。2012年我先到大陸江蘇省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取得「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的博士學位,在2017年回到母校中國醫藥大學取得「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對於中醫藥走向科學化及實證化的方向更加確定,當時陽明大學的「傳統醫藥研究所」博士班,是台灣最頂尖的中醫藥研究單位,我也積極報考,期待以自身的中醫藥臨床經驗,參與更多相關的基礎研究。
很幸運地進入傳醫所後,首先面臨的就是選擇指導教授的部分。當時蔡東湖教授是傳醫所的所長,也是我大學同學謝忱希醫師的指導教授,而蔡老師所做的藥物動力學的研究,剛好就是我最想要學習的部分,因為高科技的質譜儀分析技術,對於中藥的有效成分分析,絕對是強而有力的工具。很幸運的成為蔡老師的博士生後,也開始透過各種論文寫作課程、藥物實驗操作課程及每個月一次的實驗室會議,漸漸地了解國際上對於中醫藥研究的現況。
一開始進行實驗設計時,我選了自己臨床上經常遇到的「脂肪肝」議題。常常有些服用西醫降血脂藥的病人,會來尋求中醫的協助,希望能讓降血脂的效果更好。我以前覺得很奇怪,西藥降血脂的藥已經很有效了,但是,為什麼病人還會需要中藥的協助呢?仔細了解病患的需求後才發現,原來有些病患對於西藥的反應不好,儘管吃了降血脂藥,並沒有辦法讓血脂降低;有些病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已經服用多種西藥,他們並不想再多增加一種西藥;還有些病患是血脂情況不算嚴重,不需要服用西藥治療,醫師建議透過飲食和運動來改善血脂,但是成效不彰。
基於以上種種緣故,我開始了臨床上中西醫合併治療的歷程,透過每個月病患回診時提供的生化血脂數據輔助治療參考,很快地我就發現中藥與西藥合併使用的效果非常好,許多病患不僅血脂降低,有些體重也減輕了,有些西藥的劑量也減半了,甚至許多病人在完全停止中西藥治療後,仍然維持正常的血脂。這樣的成果讓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畢竟,在學校學習時,並沒有太多中西藥交互作用的課程內容,雖然看到了臨床的成效,但是心裡一直想要解開這個謎團。於是,我提出一個假說:「中藥合併西藥使用,可以減少西藥的劑量,降低副作用,並增加療效。」
我以日本 Shimazu公司生產的質譜儀儀器進行研究,選定了降血脂老藥「lovastatin」及常用的中藥「三黃瀉心湯」作為中西藥交互作用的題材。首先我先以「高效能液相層析儀HPLC」進行 lovastatin 及其代謝物 lovastatin acid 的定量及分析,確認所有檢測方法都符合 USFDA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規範後,便著手進行動物實驗。在這個時候,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血液中只偵測到代謝物 lovastatin acid 的存在, 測不到 lovastatin. 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我要研究 lovastatin 與中藥的藥物交互作用,如果我測不到 lovastatin, 表示我的實驗要重新設計。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我先將研究儀器換成更靈敏更高階的「超高效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 UHPLC-MS/MS」,同時仔細換算老鼠與人體的劑量轉換率,提高給藥的濃度,更換溶液配置及樣品萃取的方法。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再次確認所有檢測方法確效,然後進行動物實驗,這一次終於測到 lovastatin 了!
從藥物動力學的分析結果發現,中藥會加速 lovastatin 轉換為其代謝物 lovastatin acid,此時我回想之前使用最佳條件下,分析UHPLC-MS/MS與HPLC 的檢量線範圍各為0.1-10 ng/mL和0.25-10 μg/mL;線性係數(R2)值各為0.9998和0.9996。就是這樣微妙的10-9與10-6,造成截然不同的實驗結果,這個經驗讓我深深感受到科學的嚴謹與細膩之處,眼見為憑,是真的,如果看不見,不是視而不見,而是方法不對。
從藥物動力學得到的實驗結論,我也應用在藥效學上,發現「中藥合併半劑量西藥使用,效果一樣好。」這樣的結論,固然很振奮人心,可惜中醫中藥的範圍浩瀚無盡,無法一一以研究證實,我只能拋磚引玉,提出自己小小的研究成果,同時非常感謝在實驗室期間所有夥伴的協助與支持,感謝中央研究院李國雄院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校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所長傅淑玲教授、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林麗純組長擔任我的博士論文口試委員,在百忙之中不厭其煩地給予諸多建議及指導,感謝在天國的父親,感謝慈愛的母親,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蔡東湖教授,永遠支持我做任何事!我從一個基礎研究的門外漢,一窺研究的奧秘,震驚不已,衷心期望有更多科學的研究,可以解釋老祖宗流傳千古的中醫學知識!而我何其榮幸,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這一切知識,感恩這六年來的訓練,讓我對中醫藥更有信心,也讓我相信堅持做對的事,一路上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相信自己,堅持夢想,是值得一輩子努力的事!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omega.0c00809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omega.1c01201
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想當物理治療師?為何轉行教練?】
失業一個月,想到學生或個案都問過的問題,來跟大家分享。
重點:
1.要持續嘗試,才知道不要做什麼!
2.我自己喜歡臨床與研究,雙管齊下!
3.考試結果是一時的,要持續做出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會想當物理治療師?
只因為剛好物理治療系跟運動醫學有關,有機會跟選手出去比賽。
還記得當年在高一的時候選類組,我並不喜歡生物、化學與物理而且考試也不太在行。比起理科我對於歷史與地理反而更有濃厚的興趣。由於從小就愛跟別人聊天分析事情的問題,所以想選一類組的心理諮商,但是那時候家人逼著我選三類組。
後來高三參加大學博覽會,有看到物理治療學系的介紹,那想說這到底是做什麼?跟職能治療差在哪裏?最後只看到關鍵字跟運動醫學有相關,然後有機會在球隊工作。想要成為球員的我,國中就知道不可能了,如果有個機會能去球隊應該不錯吧?所以在考完大學後,填志願的時候也沒有想那麼多,從前面不太可能上的醫學系開始填寫,那到最後面都填物理治療系。剛好在倒數前幾個志願就上中山醫學大學的物理治療學系。
每間物理治療都會教如何處理運動傷害嗎?
據我所知,目前物理治療系大部分學校都有教到(教多教少,我就不知道,需要其他人補充)。而真的比較會處理運動傷害,尤其是急性的處置,運動傷害防護員比較專業。
我自己是畢業後才發現很幸運,因為在那個時候台灣的物理治療學系當中,很少有深入教運動傷害跟運動醫學。在大二升大三的時候,我加入那時候系上張曉昀教授 @chang_hsiaoyun 的運動醫學實驗室,學習許多運動醫學相關的知識,也練習實驗跟評估,甚至是初步的治療,都對往後的我有非常大的影響。在大四的時候,也很幸運的進入到台中澄清醫院實習。在那一年,認真體會到大學三年都在鬼混,基礎知識完全不夠。但也在那一年,我認識的許多對物理治療充滿熱忱的學長姐與同學們還有蔡永裕主任。物理治療的臨床知識也在那時候建立底蘊,其實一直到現在都是十分感激。
你的工作經驗很豐富誒,治療師都這樣嗎?
我覺得要喜歡做外,不管任何工作,全部都接並且全力以赴。
畢業後進入之前的公司,前公司給我的發展空間很大,所以我在除了健保診所外的物理治療師業務、也同時能夠在外擔任業界的健康講師與與專業課程招集人,另外在運動傷害領域,像是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擔任棒球場館的運動傷害防護站經理還有兩屆全運會新北市武術隊隨隊運動物理治療師,還有這幾年,我也跟著中華台北競速滑冰代表隊前往國外比賽,像是美國、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地參加世界盃錦標賽,這些經驗都非常寶貴,我建議大學剛畢業的學弟妹都要盡可能去嘗試。
為什麼你轉行當教練?
我也沒想過真的變成教練了!
從未想過變成教練。主要是因為2019年練健康開幕肥老闆 @lkk_fatboss 找我還有為了碩班的功課找了我的選手宋青陽 @lkk0708 (冬季奧運滑冰國手)開玩笑說可以幫他訓練,才正式開始執教😂。後來陸續有其他年輕選手找我訓練。也有一些特殊慢性疼痛族群,經由介紹或場館來找我,最後連妙芬(我媽)都來運動了。真的體會到教科書與研究期刊上的論文是真的!運動訓練真的能改善疼痛與增進生活功能還有心情。
蠻開心能成為想成為的樣子,不過先要努力挺過這次疫情。
如果有想要讀物理治療系或轉系的孩子們!或是工作上有遇到問題都可以私訊我喔!
#sport #sportsphysio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physiotherapist #sportsphysicaltherapy #strengthandconditioning #olympic #worldcup
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單元主題:三代童軍家庭
吳英聲校長1932年新竹出生,今年84歲。
1969 台北市五常國小校長
1975 台北市日新國小校長
1980 台北市明倫國中校長
1990 台北市大同國中校長
1992 台北市大同高級中學首任校長
1997 台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校長,屆齡退休
2002 北極星藝術研究會會長
2012 社團法人臺灣美術協會名譽理事長
個人畫展:
2005 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至誠至美-吳英聲油畫展」
2012 藝境畫廊邀請「浩氣心象-吳英聲82歲台灣風情油畫展」
2014/11月預計 中正紀念堂 第三次個人畫展
吳校長,早年家境清寒,在日據時代國中時期,開始接觸童軍運動,當時稱為少年團、青年團,孩童的他只想著如果被選為團長就有免費制服可以穿,所以他就開始參與,光復後就中斷童軍運動的參與。一直到擔任老師被分發到五常國小,因為要協助台北市童軍會的活動,而又再度接觸童軍運動,一直到大同高中退休。退休後較少參與童軍服務,而專心從事油畫創作,開過二次個展,作品已被歷史博物館收藏。
吳杰成夥伴,52歲 Louis Wu
1996 醫學院醫學系畢
1996 -2012 台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內科醫師研究
2012 -2014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資訊研究所 碩士畢業
2014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資訊研究所 博士班
父親是位童軍大老,退休校長,繪畫大師,吳校長自小又是受日本教育,自然對子女的管教是非常嚴格,家中子女對英、日語、音樂從小都有被嚴格要求著,現在杰成夥伴如何看這位父親,即使他現在已經是位醫生,但他仍覺得無法達到父親成就一半,這無形的壓力,他如何抗壓、面對。從小跟著父親玩童軍,小學曾經參加小狼,後來因為醫生工作的忙碌而中斷三十幾年,現在為了陪伴小孩而再次加入童軍家長服務員。
吳明玲小狼 今年11歲,
2012校內英文演講比賽 優勝
2013校內繪畫比賽 優選
2014 校際多語文比賽 第三名
明玲參加西松國小幼童軍,有一位很優秀的爺爺,還有一位醫生爸爸,明玲注定遺傳著優秀的基因,杰成夥伴對明玲的管教,並沒有特別要求,而是隨著她的興趣就是陪伴著,這也是為什麼杰成會再次加入童軍,就是因為明玲對童軍有興趣,而跟著加入家長服務員。問了明玲為未來人生規劃,回答出連主持人也驚訝、讚嘆的答案,這個答案發自她內心的愛、發自她對環境、動物的關懷。聽過之後大家也會和主持人一樣的驚訝與讚嘆。
戶外活動報導:服務羅浮暨台灣ATAS聚會
此次聚會結合第十三次全國羅浮大會,在陽明山舉辦,時間是2014/08/23下午四點,訪問了主辦人 #黃冠融 夥伴,還有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的監事 #朱俊彥 團長,台南市童軍會副總幹事 #胡智雄 團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2mSYufmW_Q/hqdefault.jpg)
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運動]碰撞[醫學], 那{火花}像極了{愛情}!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運動表現與降低傷害 敝學系與其他 學校 類似學系的差異就是中醫知識十足強大 運動醫學系 不是體育系,當然也不是醫學系啦! 蘇振銘और 12 अन्य ... ... <看更多>
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中國醫/高醫運動醫學系請益- 大學新生季板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各位學長學姐,中國醫跟高醫兩間學校各有什麼優缺點比較推薦哪一個,未來想走運動防護員的話兩間運醫有什麼差別嗎(例如哪間學校哪方面比較強之 ... ... <看更多>
運動醫學系學校 在 運動醫學系是什麼?讀運動醫學系出來可以幹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運動醫學系 | 運動醫學系 是什麼?讀 運動醫學系 出來可以幹嘛? ▻訂閱「卡卡的動滋動滋」, 第一時間通知你最新運動傷害防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