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誤啟事】
本次科學玩意節元素餐墊中使用之元素 W 鎢的原子序數是74,誤植為44,因為印製在即未能謹慎的檢查,我們感到非常抱歉,在此向所有喜愛科學、參與科學玩意節的的朋友們致上最深的歉意,也非常謝謝發現錯誤的朋友來信指正!全體工作人員土下座~~😢
【科普小知識】
⭐鎢(ㄨ)
原子序是74,是非常硬的過渡金屬。含有鎢的礦物如黑鎢礦、白鎢礦等。鎢的熔點是所有非合金金屬中最高的,也主要用在電器和電子設備,常見的鎢絲燈泡、X射線管以及高溫合金也都和鎢有關。
⭐釕(ㄌㄧㄠˇ)
原子序是44,是稀有的過渡金屬,也和大多數的鉑族金屬一樣,屬於惰性金屬,於1844年被科學家卡爾‧恩斯特發現。釕大部分用於製造耐磨電接頭和厚膜電阻,其次用於鉑合金或做為化學反應催化劑,另有一項新用途則是當作極紫外光光罩的覆蓋層。
過渡金屬催化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大團隊以可逆結構活化層實現高穩定性 成果刊《自然通訊》期刊】
NTU Paper on Energy Storage Published 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自然界的光合作用中,植物能將太陽能有效的捕捉、儲存。藉由此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工光合作用概念衍生儲存太陽光觀念,然而吸光及儲存太陽能儀器的高成本花費和低效能的轉換效率等都是極大的挑戰。
化學系陳浩銘助理教授團隊與同步輻射中心詹丁山博士合作率先嘗試挑戰於常壓大氣條件下,於液態溶液中臨場量測其X光繞射圖譜,經過超過一年的努力發現過渡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在進行水氧化反應的同時,涉及結構相轉變,而此相轉變過程將伴隨晶格體積的巨大變化,導致催化劑的穩定性不佳,藉由此發現,化學系陳浩銘助理教授、化學系鄭原忠教授與博士生童敬維同學聯手合作發展出具有表面活性緩衝層之單晶奈米粒子催化劑,此催化劑表面緩衝層僅有數個原子層厚度且可隨外加電壓改變結構,而此結構改變所誘導的體積變化將不會對催化劑主體造成影響,因此大大提升催化劑的穩定性,測試結果顯示此催化劑經過一千個小時(約四十天)的連續反應,活性衰退小於百分之五。這項研究在8月28日於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發表。
A Dept. of Chemistry research team has found a reli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way to capture and store renewable solar energy. Inspired by nature’s photosynthesis process, the innovative finding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全文請參閱《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6:8106 DOI: 10.1038/ncomms9106 “Reversible Adapting Layer Produces Robust Single-crystal Electrocatalyst for Oxygen Evolution”。
文章全文請參見: http://www.nature.com/…/150…/ncomms9106/full/ncomms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