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宇宙:史丹.李與他的超級英雄》, Liel Leibovitz,漫遊者文化 #每天碎念一本書
紀念史丹.李。
兩年前,十月三十日,金庸去世。不到兩週之後的十一月十二日,所有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都能看到他身影的史丹.李,死訊也傳遍世界。
「你知道的,我想,一個人真的可以為這世界帶來些改變。我就說到這裡!」創作者可以改變世界,這點當然不必懷疑。但怎麼做到?史丹.李本人的職業生涯與他筆下創造出的超級英雄們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史丹.李自己也會反過來被這些英雄影響!
從經濟大蕭條時代開始,伴隨著美國歷史的進程,從助理小子開始在 DC 超人、蝙蝠俠陰影下如何創造出另一個不同的英雄?史丹.李創作出的英雄都像是讀取社會中的某種渴望,他在年輕人希望成為美國英雄的渴望中,創作出「美國隊長」。他甚至還必須與當時漫畫導致道德淪喪的傳統概念、老闆不道德的編輯理念對抗。
二戰之後的美國,漫畫成為成千上萬年輕人理解正義、責任等主題的讀物,好比蜘蛛人的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概念並非獨創,但是讓這個理念引起巨大迴響的人是史丹.李。
在漫威晚期的混亂與傑克・科比出走到漫威破產。這個章節我覺得特別有意思,寫出了人類與英雄的相似性同樣會面臨脆弱與無助,對於危機的思考而從漫畫到電影宇宙的轉移,形式不同,創作的法則卻依循著相似的成功模式,成為主流文化。
透過史丹.李與超級英雄的創作,作者夾帶了相當大量對於美國歷史、政治的觀察,從漫畫吸引人的特色分析生命力以及受歡迎的理由的社會因素,讓超級英雄的故事讀來宛如反映當下的現代神話!
--
by 餵鹿吃書
道德淪喪意思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0 黃偉民易經講堂
客散酒醒深夜後,
更持紅燭賞殘花。
美國大選結束,結果不如香港人的期望。
後續會有一連串的法律訴訟,但法庭亦無法平息投票的種種疑問。
香港人很投入今次的美國大選,因為在香港最艱難的時候,那位莽漢總統,曾企在香港人的一邊,應對北京的欺凌。
他的國務卿蓬佩奧,日夜奔波,走遍天涯,尋求全球國際聯手,對付危害世界文明的專制政權。他關注香港的處境,他的國務院外交事務,焦點在香港。
這點恩義,香港人會記住。
科大同學周梓樂被殺一周年,悼念的群眾,在將軍澳事發現場獻花。
這當然觸動警察痛苦的神經。一位蒙面的警察,對著市民歇斯底里的大叫:
拜登贏咗大選呀!
意思是,你地死未?
對,拜登不會如特朗普般的關注香港。但香港人,會一直的悼念周梓樂,悼念831太子站的遇難者,悼念721元朗恐襲。一如維園的六四燭光,三十一年來,從未熄滅。
鬼火不滅,做壞事的人,就睡不安寧!
香港仍在否卦閉塞不通的處境中。否之匪人,在政府,在官員,在警隊,在社會中,都是非人。只有人形的外殼,他們都不是人。
林鄭政府,律政司長,保安局局長,教育局局長,警隊,傾盡全力的對付記者、醫生、護士、老師、社工、律師……簡單地說,是全港各階層的市民。社會資源,全花在防民身上。
這大概是否卦六支爻中的第二支爻,即第二階段吧。
否卦是跟著泰卦而來。
泰卦的曲線,是往上的拋物線,這是六七年至九七年的三十年。是從零開始的往上拋,建設、增長、起飛,人的眼界在開闊,質素在提升。
否卦的曲線,是往下的尋底,在九七開始,制度的破壞,官僚的腐化,人心的淪喪,一直往下沉。
如果初爻是零,二爻就往下的一直掉落。
初爻要堅守原則,所以《易經》說:「貞吉」。貞便吉。貞者正也,貞是固守,固守香港的核心價值,社會公義,方能夠吉。
否卦二爻的爻辭:
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否卦進入第二階段,社會急速的惡化,世道人心,都開始變壞。
這種時勢,小人會得利。因為無原則,無底線,不分是非,沒有黑白。為生存,乜都肯做,所以,世道唔好,小人反而吉,耀武揚威,張牙舞爪。
相反,在否的時代,「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的環境下,堅持原則的君子,就過得很辛苦。君子辛苦,有抱負,有理想,關心社會的大人,就更是英雄落難,失業官非,樣樣都齊了。
小人吉,大人否,為什麼爻辭最後的結論是「亨」的?
這種時代,堅持理念,不肯同流合污,在現實環境上,實際利益上,是否的。但守住了原則尊嚴,在整個人生的高度來說,可以說是亨通的。
在否的時代,社會充斥著的,都不是人,失意才是最大的亨通。
身雖否,道卻亨。
這只是否卦的第二爻,沉淪的第二個階段,小人得利是現實;大人,有理想的,有抱負的,只會否,閉塞,不通。
社會變成兩個對立的階層,自以為識走位的醒目仔,見那些不懂轉膊,死牛一面頸,不知變通而失意的,當然爽死了。
有良知,有抱負的,又睇唔起那些為搵食,無原則,無底線,隨波逐流的人,又嚴厲批評,恥與為伍。
結果兩邊的人,互不順眼,各自指摘,社會爭訟便起。所以,否卦第二爻的爻變,便變為天水訟卦。時代下滑,社會便分成「小人群組」,和「大人群組」,互相批評,互相指摘。
否卦二爻的《小象傳》說:
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大人否得來,也亨,因為不亂群也。
小人有小人群,大人有大人群。涇渭分明,沒辦法合流。這才是最大的亨通。以為靈活走位,兩邊各有道理,那便是「德之賊」了。
爻辭開始時用「包承」,本來六二應九五,在野的菁英,得到政府的保護,是「包」的,陽爻包陰爻,像泰卦二爻的「包荒」,包容不同的人才;蒙卦二爻的「包蒙」,老師包容不同的學生。
但否卦,在上卦的乾天,和在下卦的坤地,各走極端,政府保護市民的天職已經徒具形式,警察已經不是保護市民,法庭已無法主持公義,律政司用公帑法律追殺異見者。
六二,失去了九五的保護,包承的包,沒有發揮了效應,政府沒有盡到保護市民的責任,市民只能自己承受,所以,爻辭一開始說「包承」,市民要承受那種缺乏政府保障的局面。投訴無門,只能逆來順受。
在否卦,整個社會整體在下滑的情況下,民間菁英是最苦的,政府不負責任,任何伸張公義的成本,只能夠自己直接面對,包容承受。
這便是「包承」。
但這未是最差的時候。
否卦往下沉的曲線,最底的,社會最壞情況的,是第三爻:
包羞。
只有兩個字。
在泰否兩卦的曲線圖,泰卦是社會往上起飛的時期,泰卦的第三支爻是頂峰;否卦是社會沉淪的時期,第三支爻才是谷底。整個時代沉淪到深淵,不止是經濟民生的惡劣,最可怕的是人性的沉淪。社會全都非人,一遍人間煉獄,處處藏污納垢,人人喪盡廉恥,壞人壞事全被包庇。
社會上已完全沒有正義聲音,沒有機制保障弱勢,沒有止惡揚善的力量。
情況去到極點,黑暗到了極點,爻辭只用「包羞」兩個字。
因為生存艱難,無論多壞多可恥的事,都不再有正面力量來制裁。
人人無所不為,不擇手段,小市民只能在漆黑中度日。
二爻的時候,仍有少數人,大人,肯正義執言,和小人集團對立,社會仍有正義聲音。
當社會沉淪到第三爻,包羞。任何羞恥壞事,任何大小惡棍都被包庇,《小象傳》說:位不當也。陰爻剛位,不中不正,又在卦頂,糟到極點。
第二爻包承,社會下滑,大眾仍有是非之心,所以有小人集團和大人集團的對壘。
跌到落第三爻,君子大人都噤口,小人們,更羞恥邪惡的言行,統統被社會接受,政府包庇。因為第三支爻的爻變,便變為天山遯卦。大家放棄了,遯了,逃跑了,移民他方,浪跡天涯了。
這時候,劣幣驅遭良幣,君子道消,小人道長。
否卦的初爻爻變,為天雷無妄。只要行動合乎天理,便無妄,所以說:貞吉。
二爻爻變為天水訟,還有人堅持原則,有黑白之分,所以還會爭訟,爭道理。
到第三支爻爻變,為天山遯。社會已無正義力量,大家心灰意冷,所有人都逃避責任,放棄抗爭,連訟的現象,都沒有了。無論道德、政治、經濟,都陷於谷底。社會上,連言語抗議的話語權都放棄的時候,也就是最絕望的時候。
否卦,天地不交,連資訊都不流通,不透明。社會黑箱作業,看不到未來。
其實,六三爻和上九應,如果資訊流通,最惡劣的時候,知道上九「傾否」也就隨時會來臨,否的時代會被推翻,時代會走入天火同人卦。捱過谷底,明天總有「傾否」的一天,像東西德的圍牆,在一夜之間傾倒。
問題是,天地否卦的時代,天地不交,正確的資訊不流通,看不到時代的走勢和遠景,所以才絕望,放棄而已。
世無艱難,何來人傑?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易經》的卦序是,困卦之後,便是井卦。兩卦相綜,互為一體。不是因為資源耗盡,怎會開井,深入開發新資源?
所以,即使坐困愁城,叫天不應,叫地不聞,也不用灰心,水源如不來自天上,地下也有水泉。
這便是困井相綜的意義。
《論語》說: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https://youtu.be/0wZgUJvm0EY
道德淪喪意思 在 緒語の雜食性影劇觀後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六部末世作品來看末世題材的SOP|(文長)
Feat.《日本沉沒2020》、《我是傳奇》、《學園默示錄》、《末世孤雄》、《末日之戰》、《屍速列車》
末日題材,或者說末世題材(這邊主要說喪屍類),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創作類型,不管是在小說、電影、動畫、漫畫之中都被大量運用,然而為甚麼這種類型的作品能夠這麼受眾,大家到底想從這些故事與角色中尋找什麼?
我們在看末世題材時,心理渴望的是一種解放感,一個人在絕望的背景襯托之下,隱隱透露出的美好。我們不用付錢就可以在超商取得食物,我不用為了維持生活而疲於工作,我們看到路上一台車可以隨便開走,我們不用受到階級與金錢的束縛,誰的拳頭大誰就是道理。
除了一種解放的快感之外,把自己投射在主角身上也是一個原因,當主角拿著球棒在打喪屍,或者拿起隨處可見的鐵管一棒尻下去,相比科幻電影的火力交鋒是貼近現實的。喪屍像人但又不像人,對我們來說,殺死它跟殺死害蟲一樣,不會有任何道德拘束,更似於一種正常的宣洩。
在法律摧毀,無法可管的情況,人類最原始的狀態漸漸嶄露,守著道德底線對於生存是否有用,就成了末世題材的一大難題,而通常主角群會保有最低限度的道德觀,不會無條件的殺戮,因為這種毀三觀的描述,通常會引起觀眾的反感,所以作者加進了動機,加進了不可抗力,賦予了他們合理使用暴力的權利,同時也滿足了我們的道德感。
末世題材有所謂的公式,分為三個階段。接下來會用六個作品,分別是《日本沉沒2020》、《我是傳奇》、《學園默示錄》、《末世孤雄》、《末日之戰》、《屍速列車》來解釋這三個階段的應用。
雖然這樣對《日本沉沒2020》有點不公平,同為末世題材,但他是這裡面唯一一個災難類型而不是喪屍類型,不過沒辦法,誰叫我最近只有看了這部末世動畫。
|末世題材三階段|
第一階段:暴風雨前的寧靜
第二階段:混亂、衝突、惡的展現
第三階段:異變後的未來
第一階段: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一階段我認為是最不能崩的一個階段,往後階段你都可以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但是只要在第一階段沒處理好,觀眾只會馬上關掉電腦,不會買單。
這一階段著重於,我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徬徨感,一覺醒來發現世界變了樣,一走出家門發現好多喪屍徘徊,他要的是一種從日常轉換成非日常的瞬間感,往往這種瞬間感的襲來,會讓角色措手不及,促使他們慌亂接著思考然後鎮靜,觀眾所要體驗的就是心態上巨大轉變,並且隨之而來的未知神秘感。
《日本沉沒2020》、《我是傳奇》、《學園默示錄》、《末世孤雄》、《末日之戰》、《屍速列車》,這六部都把第一階段的特點發揮的十分出色,《日本沉沒2020》他在這點帶給觀眾的衝擊真得很棒,先把每個主要角色的日常透過不斷的轉場,一幕幕的呈現給觀眾看,導演非常清楚這種反差得比較越清楚,觀眾在接下來的投射感會更強烈,所以導演仔細的把那些角色對於未來的期許與接下來將要做些什麼事,這些瑣碎的事情完整的呈現出來。
前置作業完善後,畫風一轉,巨大的變革瞬間摧毀了主角們的日常,這時候會忠實呈現角色的心境,《學園默示錄》在這一點非常乾淨俐落,聽到喪屍的報導,學校的同學老師鳥獸散,踩死人或許還大於喪屍咬死人的數量,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在混亂的心境下是如此合情合理。
《屍速列車》則是把日常的侵蝕感描寫的最好,透過開場被撞死的鹿,透過股市不正常波動與各地異常新聞,這些不正常早已蠶食鯨吞了日常,一點一滴的不適感擴散,能夠在最後爆發之際達到最強烈的效果。
也就是說合理的日常鋪墊與事後爆發宣染度成正比,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不過就像穿越作品一樣,第一階段的篇幅只需要占整個作品中非常微小的部分,因為觀眾想看的是末世後的景象,末世前只是個引子,讓我們更好投入倒末世後的助燃劑,所以該如何把這個階段作的精緻而短小就非常重要。
第二階段:混亂、衝突、惡的展現
第二階段也是主要的劇情所在,世界變了樣,我們開始看著角色們如何活在這個亂世中,一開始我們對世界變化的狀態一無所知,因為國家癱瘓,通訊被封閉,能夠得到的資訊有限,許多資訊需要透過命來換,你只能在未知的情況下走一步算一步,一無所有的無知感是在第二階段初期最需要投入的主力,透過以命摸索,不斷實驗,慢慢地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
《屍速列車》透過隧道發現喪屍只要看不到就不能行動,後來又知道聲音是它們行動的依據,實驗出來的資訊轉換成他們的工具,用來逃脫或是陷害。
《學園默示錄》裡面,也是靠著無數的生命取得了喪屍的特性,《末世孤雄》則屬於比較外掛的類型,因為主角不會被咬,他可以肆無忌憚的到處探索,相對起來代價較小,但由於該作品的喪屍會透過吃人進化,有智慧的喪屍仍然會造成威脅,所以第二階段就是各種作品開始分歧的時候,特別是人物與喪屍的設定。
在法律無用武之地的世界,人類沒有了法律這層束縛,開始作出平常不會做的事情,殺人、搶劫、脅迫等等。前面提到,主角群基本上保有道德底線,除非萬不得已,不會做出格之事,衝突也隨之而來。
那些道德淪喪者與主角群的衝突就是這個階段最能夠推進劇情與展現變化的餌料,一個變數引爆了另一個變數,能夠讓劇情更加撲朔迷離。此時也是我們最容易帶入角色感情的時候,我們會試著去同理角色的行為,一但這個情況發生,我們還會幫助別人嗎?一旦威脅靠近,我們還會死守道德嗎?
這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同一個情況會有好幾種選擇,在那個世界下,很多時候都是被迫去做出自己不想做的選擇,人性的展現與掙扎,就像一面鏡子,能夠讓觀眾看到在最極端情況下卸掉面具的自己。
雖然身處於一個異變的世界,其中我們所為故事的反派不會變成是喪屍或是天災,仍然是人。《學園默示錄》裡的男老師是反派;《日本沉沒2020》的大麻邪教團也可以說是一種反派;《屍速列車》裡的自私老闆也是一個反派。
在這個階段主角群通常就會經過三種狀況,對於情報的混亂並逐漸掌握,開始確立目標(EX:找到解藥或收容所),與到來的衝突對抗,在對抗途中可能會經歷背叛欺騙,最後活下的人凝聚感情尋找目標,才會進入最後的階段,也就是收尾。
第三階段:異變後的未來
第三階段在很多作品中都不太會講死,從第二階段主角們確立目標之後,通常就是兩條路線,因為政府的資源充足,基本上都會有大量倖存者與資源,建立收容所重振人類文明,所以主角會選擇尋找僅存的安全地或者是尋找解藥,《我是傳奇》、《末世孤雄》與《末日之戰》都是對於喪屍有特別描述的作品,它們都花了許多篇幅來解釋喪屍的由來與對抗方法,這時候的主角們多半都會被派去或自發去當個人類救世主。
除了《學園默示錄》在作者過世後,並沒有結局,其它作品多半都是採用半開放式結局,我們知道主角找到了解藥或它們抵達了安全地,但在世界秩序重整的部分並沒有做出來的,通常也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只要知道主角克服了許多困難,跟他的小伙伴成功完成目標就足夠了。或許是有別於喪屍類型的無解,災難類型的《日本沉沒2020》相對來說給出了一個完整結局,倖存的角色都給出了幾年後未來的模樣,只是最後一集的日本大外宣看得令人有點出戲。
基本上,末世題材作品幾乎都圍繞著這三階段SOP在打造,當然其中的細項有許多,有喪屍、核末、末日後的旅行、天災、災變後異化,這題材可以延伸出許多分支作品,但最後我們都統稱為末世題材,各個作品在大方向的設定是一致,其中的內容卻千變萬化可以無限操弄,進而誕生了無數有趣的末世作品,從而滿足了不斷想像末世後人類的慾望。
道德淪喪意思 在 這就是今天的台大生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政見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在民進黨執政下,社會道德淪喪是非對錯不分,會有這樣的學生我一點也不意外呀。 引言; 留言; 更多(1) ... 是差不多的意思. 霉痢奸不倒世界不會好. ... <看更多>
道德淪喪意思 在 靠北民進黨- 台灣被這些綠畜搞的道德淪喪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被這些綠畜搞的道德淪喪. ... 道德淪喪,是非不分. 6 anos Denunciar ... 妹妹的意思是:因為是自己人,我必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是藍白,我一定不會客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