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人的七個原則 #人本心理學
#巔峰心態 #成為一個人
.
一九七○年德國人本發展心理學家夏洛特・布勒(Charlotte Bühler)在第一屆人本心理學國際大會(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stic Psychology)上表示,「人本心理學最具共識的面向之一是努力研究與理解全人」。
.
完整是一種抱負,不是一個目的;這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種可以達到的狀態。如果有人說自己是完整的整體,那你應該看看他們背後是否裝有電線,因為對方可能不是人類。
.
成為全人的過程是一段持續追求探索、開放與勇氣的旅程,在當中你一次又一次在更大程度上達到與自我及外在世界的整合和一致,進而擁有更大的彈性與自由,以成為自己真正希望成為的樣子。由於你始終處於改變的狀態,因此你也不斷斷往成人的目標邁進。
.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概述成為全人的七個核心原則,以利你為獨一無二的自我實現旅程奠定健全基礎,最終經歷人生中最滿足與難忘的超越時刻。
.
🎆原則一 #不只接受最好的自我 #也要接納全部的自我
.
在《成為一個人:一名治療師對心理治療的觀點》一書中,卡爾・羅傑斯指出,雖然病患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所呈現的問題「包含了所有人生經驗」——在學、家庭或公司遇到問題,會做出無法控制或奇特的行為,或者心中不斷出現恐懼——「但真正的問題或許只有一個」。羅傑斯觀察發現,每一位病患的抱怨背後其實都在問,「我到底是誰?我要如何才能瞭解藏在這些行為下的真實自我?我要如何才能成為自己?」
.
在我看來,他們問錯了問題。你內心的所有面向都是你的一部分。任何刻意的行為都反映了你心理結構的某些真實部分,不論是你的傾向、態度、價值觀或目標。每個人都具有許多面向。就個人成長而言,我認為你應該問自己:
.
🤔「在有限的生命裡,我最希望培養、發展與實現哪些自我潛能?」
.
若想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擁有最大程度的自由,你必須深入探索自己的意識,並接受全部的自我。
.
雖然如此,多數人只想追求自我感覺最良好的欲望。世界各地的人們不論所屬的文化為何,大多呈現本真正向偏誤(authenticity positivity bias):以最正向與正直的特質來描述「真實自我」,譬如善良、慷慨與誠實。事實上,人們
認為自己的正面行為比負面行為更真實,即使這兩種行為都符合他們個人的特質和欲望。我們對於真實自我的看法,似乎就是我們最重視的自我。
.
與常理相悖的是,當我們依照實際的本性(包含缺點在內)行事,並不覺得這是最真實的自我。不論人格特質為何,每個人感覺最做自己的時刻,往往是感到滿足、平靜、快樂、充滿關愛、自我接納、善於交際、自由自在、展現充分能力、朝目標前進、專注於當下與接觸新事物的時候。
.
換言之,我們通常都會在滿足所有基本需求、感覺可以自由行事與掌握主觀經驗時,自認展現了最真實的自我。
.
此外,本真具有顯著的社交層面,考量我們身為社會性物種,以及名聲與群體內的獨特地位在人類演化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是預料中的事。人們往往在與親人相處、和諧地融入他人及環境,還有行為舉止合乎社交規範時,感覺最做自己。相反地,在受到孤立、在關係中面臨衝突與誤解,或是未達到自己或他人的標準時,我們往往感覺背離了最真實的自我。
.
由於做自己的感覺與社交行為之間具有緊密關聯,因此人們認定的真實自我,也許其實就是他們希望別人看到的樣子。根據社會心理學家洛伊・鮑邁斯特,如果別人對你的看法正是你希望呈現的形象,你就會感到真實與滿足。他指出,僅僅說服具有正向特質還不夠,人們通常還需要他人也給予一樣高的評價。假如你回想之前感覺展現了真實自我的個人經驗,或許會發現,當你最重視的特質與才能受到他人的重視,正是你自認最發光發熱的時刻。
.
另一方面,鮑邁斯特認為,人們未能取得渴望的名聲時,會自認所作所為有違本真,並未反映真實的自我(「那不是我」)。他表示,「在許多吸毒成癮、通姦、盜用公款、賄賂或做出毀譽行為的名人與政治人物身上,這樣的否認經常是他們對外宣稱的重點」。
.
這解釋了人們對於本真的評價,為何會與自己的道德觀及最重視的目標如此密切相關,以及為何僅僅只是回想過往的道德經驗,就會讓人感覺更加貼近真實的自我。畢竟,舉例來說,一般人認為,比起一邊看影集、一邊享用冰淇淋,按照與「較高層次的」目標一致的方式行事(例如宣布成立新的非營利人道組織),更符合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我。然而遺憾的是,這兩種行為都是真正的你。
.
這為真實自我的存在帶來了更多的困惑。儘管如此,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如果一個人感覺觸及了真實的自我,之後通常能在許多方面得到幸福。除此之外,真實自我的概念也有助於評估你的生活是否無愧於自己的理想。
.
哲學家薇勒莉・蒂貝柳斯(Valerie Tiberius)說過,「充分體現價值的生活」是幸福的主要來源。
.
真實的自我也有可能是某位學者隨意編造的概念,但我真心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最有利於全人的健全與成長的自我面向。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最好的自我(即最健全、富有創造力與有助成長的面向),而它們能讓我們感覺與自我及他人形成了最緊密的連結。我們越能勇敢放下社會性的一面與防衛心,就能獲得更多成長、發展與創造的機會。
.
若想觸及最好的自我,關鍵的第一步是盡可能瞭解全部的自我並接受它,包括接受所有你討厭與急於否認的自我面向。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曾經請復原狀況最良好的病患們根據有效程度選出六項治療因素,結果發現,最常被選中的因素是「發現與接納先前不知道或不認同的自我面向」。
.
當然,接納未必就是喜愛。舉例來說,如果你因為很想狂吃油得發亮、灌滿起士條的甜甜圈而討厭自己,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然而卡爾・羅傑斯表示,「令人費解的矛盾是,一個人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之後,便能做出改變」。
.
接納的一部分是對整體的自我負責,而不只是關注你所喜愛或最能帶來良好自我感受的想法或行為。
.
挖掘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裡最想實現的潛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知道自己具有龐大與未知的潛力,但外在的現實(環境條件)與內在的現實(支配人格結構的極端特質)都會影響你培養某些潛力的可能性。更糟的是,某些面向的潛在自我一旦實現了,必將與其他面向產生衝突。羅傑斯承認這是事實,但也認為如果環境條件合適,長久而言,個體將能逐漸認知並相信那些面向的自我有助於成長,進而感受到活力、創造力與完整。
.
☑️原則2:學習相信自我實現傾向
☑️原則3:覺察內心的衝突
☑️原則4:避免嚴重失衡的發展
☑️原則5:打造最好的自己
☑️原則6:追求成長,而不是追求幸福
☑️原則7:善用黑暗面的力量
.
--
.
📖本文摘自《顛峰心態:需求層次理論的全新演繹,掌握自我實現的致勝關鍵》,作者史考特.巴瑞.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為人本心理學家,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賓州大學及紐約大學等學校。他取得耶魯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並以蓋茲劍橋獎學金取得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哲學碩士學位。美國網路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譽他為「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的五十位開創性科學家」之一。本書由 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
.
紙本書:https://reurl.cc/kZy9jx
電子書:https://readmoo.pse.is/3jfy7l
.
【想買電子書嗎?給你優惠碼】
.
心理師想跟你說與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合作
👉 http://readmoo.com/
心理師想跟你說讀者專屬優惠碼:KnKpsys9ulev
使用期限:即日起至2021/9/30。
🟧使用規則
1. 單筆訂單限用一組優惠碼。
2. 每位讀墨會員限用一次優惠碼。
3. 不能與首購禮及站上優惠併用。
4. 此優惠碼僅限書籍、雜誌、有聲書,且不得與閱讀器併單結帳。
5. 結帳時輸入的英文字母大小寫需與優惠碼完全相符。
6. 優惠碼無法兌換現金,亦不得轉售。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平成、令和背後是安倍晉三。清華大學學生文革式舉報,教授許章潤因「大學七不講」被撤職停課。李嘉誠老了,慈山寺握手一幕,李超人擺不平金童玉女的矛盾紛爭。大劉要求司法覆核修訂逃犯條例,人人自危,香港人冷淡抗爭。水雷屯大象傳,雲雷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逃犯條例...
道德經 首 章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作選篇(之35)
伍子胥復仇與時代的變遷
(這是我在2017寫的一篇文章,原題為《伍子胥復仇故事》,是介紹中國學者的一篇文章兼講一點讀後感,發表在2017年11月24 日。現在稍作補充整理。)
大陸旅美學者、老子《道德經》專家楊鵬,在網上寫了一篇〈評點史記人物之伍子胥〉,論史卻切合現實。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與孔子同時代。伍子胥的父親伍奢為楚平王之太子建的太傅,太傅即老師。因遭讒害,伍奢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所殺。伍子胥逃往吳國,被吳王接納並重用。伍子胥其後率領吳國軍隊攻入楚國都城,為報父兄之仇,他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留下了歷史上有名的復仇故事。
中國先秦史籍如《左傳》、《國語》、《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等,都提到了伍子胥復仇的事,而且都充滿同情和讚美。《史記》作者司馬遷稱讚伍子胥為「烈丈夫」,說:如果伍子胥和父親伍奢一起受死,他與螻蟻何異?伍子胥放棄聽從君命的小義,雪了大恥,名垂後世。
率領吳軍攻破自己的祖國,為甚麼沒有人罵他楚奸?他把楚平王鞭屍,為甚麼沒有人罵他對君主大不忠?楊鵬認為,伍子胥的行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心中是大孝行。即使這種大孝行,以不忠於祖國和楚王為前提。
血親復仇的大孝與忠於君王和國家的大忠,兩者有了矛盾,就是所謂忠孝不能兩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主流倫理以孝為本,孝高於忠,家高於國。
《禮記》子貢問孔子:對於殺父母的仇人,採取甚麼樣的態度?孔子說:睡覺要睡草席,要用盾牌來當枕頭,不做官,與仇人不共戴天。若在集市或朝廷遇到仇人,不返回去拿兵器,馬上動手搏鬥。孔子又認為父親兒子觸犯國法 ,不僅不能舉報,而且必須子為父隱,父為子隱。
戰國郭店楚墓的竹簡《六德》上這樣說:「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為了父親,可以拒絕君主,但是不能夠為了君主去拒絕父親。
2009年發掘的曹操墓,出土了一塊畫像石。畫的是七個女兒為給父親報仇而去擊殺長安令。長安令相當於首都長安市的市長,這幅畫講的是七個女兒在家中無兄弟,她們的父親被長安令冤殺,七女不顧生死,聯手伏擊長安令的車隊,殺死長安令。這幅畫能夠放入曹操的墓里,應是曹操生前很喜歡的故事。曹操生活在公元155年到公元220年。顯然,那時血親復仇仍被視為大孝行被廣為推崇。
伍子胥的父親和長兄被楚平王冤殺,伍子胥沒有怪體制問題,而是直接去找君王復仇,極端到做出鞭屍楚平王的暴行,但他還是得到多數春秋戰國思想家的讚美。七位女子的父親被長安令冤殺,七女為父報仇,體現的是「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的大孝行倫理。
春秋時代,人們是如何思考私人復仇和國家司法的關係?楊鵬認為:禁止私人復仇的前提,是國家司法的有效和公平。如果國家從立法到司法都不公平,那麼私人復仇就是約束邪惡的必要手段,就是對正義的必要補充。春秋社會肯定大復仇,就是將大復仇視為實現社會公正的重要組成部份。楊鵬又認為:在求告無門,冤屈無處申的時候,討個說法,爭個公正,該復仇就復仇,這種大復仇精神是中國春秋精神的一大特徵。民眾有如此精神氣質,朝廷壞不到哪兒去,社會壞不到哪兒去。
《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傳統文化是「沒有家,哪有國」而不是「沒有國,哪有家」。家重於國,家高於國,孝高於忠。家是實在的。愛家庭及其成員,是真實的天性。國是虛懸的,愛國是受後天外界的影響和宣傳教育的產物,非來自天性。教育孩子「不愛爸爸,不愛媽媽,只愛國家」,違反傳統文化精神;文革期間,全國挑動子女鬥父母;直至今天,仍然宣傳要子女舉報父母「私通外敵」。這是以虛懸的感情對人民真實感情的洗腦。如果說,民眾有春秋時代的精神氣質,社會壞不到哪兒去,那麼要子女舉報父母的社會,就好不到哪兒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私人復仇受到肯定,成為時代精神的特徵,也許正意味司法不公平已經成為人們的普遍認知。當健全的司法淪為受政治操控的司法,正是人們被迫逃亡和復仇的根源。
道德經 首 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重溫宮崎駿《龍貓》,發現 2 姐妹的父親,他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農曆新年快樂,這幾天休息夠了,繼續書寫,想聊聊宮崎駿經典作品《#龍貓》目前在台灣上映。
童年時看這部動畫,很喜歡姐妹花「小月」和「小梅」的互動,覺得自己和她們一樣,天天都朝氣蓬勃、擁有著一花一世界的眼睛,也羨慕她們能夠見到森林深處的龍貓,在祂毛絨絨的大肚皮上酣睡。
重溫《龍貓》特映,龍貓和姊妹倆依舊無邪可愛,我的內心卻反而被裡頭的教授父親「草壁達郎」所觸動。
這個老是笑口常開、狀似少一根筋的爸爸,他完整體現所謂道家思想裡「無為而治、尊重萬物」的寬容精神,是整部動畫中最有智慧的人。
/
擔心沒有看過《龍貓》的讀者不熟悉,這邊還是稍微帶一下故事。
《龍貓》講述大學教授草壁達郎帶著兩個女兒搬進森林附近的一間舊房子,他的妻子染上肺結核、正在醫院養病。
平常教授忙碌時,家中大小事務都由姊姊小月代勞,妹妹小梅則整天屁顛屁顛地跟在姊姊身後。
縱使偶爾得兼做母職,姊姊小月個性依然天真樂觀,經常陪妹妹小梅在大自然中探險,而這對姊妹純潔善良的童心,也順勢牽起她們與森林守護神「龍貓」的緣分。
父親草壁達郎在片中不是主角,電影大多都從女兒們的視角開展。
但草壁達郎的確是「要角」,在於他的世界觀與教育方式深刻地影響兩個女兒,無形教會她們活在當下、永保初心,並且感恩身處土地的寸草寸木。
電影開始,姊妹倆聽到鄰居說自己的新家是鬼屋,驚慌失措地來找爸爸,結果爸爸呵呵笑說「原來是鬼屋呢,那很好呀~」;夜晚泡澡,狂風吹到都快掀屋頂,爸爸照樣老神在在告訴女兒「剛買的房子不會馬上塌掉」,要她們不要擔心。
騎腳踏車時,爸爸會孩子氣地對著女兒說「起飛囉」,開心陪著女兒遊戲。
/
或許你會心想:陪小孩玩、安慰小孩,絕大部分正常家庭的父母不都如此嗎?夠愛小孩的父母就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但我認為草壁達郎不太一樣。
草壁達郎不是僅單單做到「行為」而已,他不是在那邊閱讀教養書、兒童心理學等等的才學會這麼做。草壁達郎的教育行動,全然奠基於他的「思想」,讓他自然而然地做出這些行為,絕對不是刻意為之。
為什麼我會突然有這種感悟,是在電影的中後段。
首先,草壁達郎在和小女兒小梅對話時,他會彎下腰與小梅平視,仔細聆聽女兒的話給予回應。
當大女兒小月因母親發病感到擔心,草壁達郎會尊重女兒,承諾她只要一得知媽媽病情,會立刻回撥給小月讓她知道,不會因為小月是「小孩子」而不讓她看見煩惱。
另外,當聽到小梅嚷嚷著遇見龍貓,草壁達郎會跟著女兒在樹叢亂竄亂走、爬上爬下找龍貓,全然相信女兒的說法。
他真誠地告訴小女兒:「小梅剛剛一定是遇到了森林的主人」。
更重要的一幕,是草壁達郎帶著女兒經過神木,仔細地告訴兩姐妹神木的偉大,最後自行率先雙手合十,祈禱神木健健康康,能夠守護自然,守護家人,守護世界。
就是看到爸爸這麼做,小月和小梅依樣畫葫蘆,大聲喊著感謝神木。
這讓我確定一件事:一個發自內心溫暖與善良的家長,才有本事能夠教育出看得見龍貓的孩子。
/
大概看了幾篇《龍貓》影評,我發現大家的重點都聚焦在「童年的快樂很簡單」這件事,紛紛有感長大後必須承擔養家責任、煩惱變多,再也回不去悠哉樂活的小時候。
嗯,關於這些感嘆,我其實認同呀。
畢竟長期浸淫在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攀比,在追逐功利與滿足欲望的道路中迷失初心、不敢冒險,如今已經變成某種常態的「社會現象」,刻意忽視它那也是欺騙自己,是過度的理想主義。
只是回溯源頭,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常態?不正是源於我們試圖讓欲望無限擴張的關係嗎?以及對於現況無法發自內心的認同與感謝。
/
追逐大富大貴、嚮往才華被看見、力求自我實現,這都算是「欲望」的一環,沒什麼好去批判。
但是,當你執著想著要獲取這些東西,勢必就會被千百年來鞏固的資本主義體系綁架,原先那份「純粹的喜歡」便很容易被現實消磨到蕩然無存,讓你開始懷疑自己。
舉例可能比較明白,我曾經專訪一名演員 K ,他說自己真的很喜歡演戲,願意全心投入其中,但是長相不符主流,試鏡百次都被瘋狂批評「星味不夠」,被經紀公司問要不要去整形。
K 喜歡演戲是真的,但資本主義社會的規矩就妥妥地擺在那裡,稍有不慎,就會容易變成「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的人。
如果必須為了某種自我成就而得犧牲善良與真誠,事後回顧一切到底值不值得,也只有你自己心裡知道,一切都是比重問題罷了。
相形之下,《龍貓》的父親就顯得難能可貴,他全然享受生活、清心寡欲,對周遭抱持著感恩與尊重的心,沒什麼好勝心。
就是如此簡單的「一念」,足以讓草壁達郎做任何事情都無往不利,不存在什麼「心很累」的問題,畢竟老愛說自己心累的人,純粹是想要的實在太多,也不曉得他到底在急什麼。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此為老子《道德經》第 57 章,許多人會誤會老子這種無為而治是消極,但我認為這才是最積極和快樂的心態,也是《龍貓》父親整個人給我的感覺。
無欲自樸的人,條條大路都是羅馬。
原文 #Aday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29/movie-totoro-and-girls-father.html
道德經 首 章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平成、令和背後是安倍晉三。清華大學學生文革式舉報,教授許章潤因「大學七不講」被撤職停課。李嘉誠老了,慈山寺握手一幕,李超人擺不平金童玉女的矛盾紛爭。大劉要求司法覆核修訂逃犯條例,人人自危,香港人冷淡抗爭。水雷屯大象傳,雲雷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逃犯條例 #大劉 #李嘉誠林鄭 #文革再現 #許章潤 #清華大學 #引渡條例 #司法覆核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下午5:00
香港危如累卵!
修訂逃犯條例一旦通過,香港無人倖免。大劉都要做反對派,佢要司法覆核。
人人自危,但走上街頭抗議示威的,只有萬多人。
還是林鄭不握手的小風波較為吸引,她究竟是不俾面李嘉誠,還是不歡迎王志民?
三人之中,我較關心李嘉誠。
李嘉誠老了。
不是因為他的背,駝如晚年的張徹大導演,是他已經擺不平江湖的矛盾紛爭。
香港地面上的管治隊伍特區政府,和地下的管治隊伍西環中聯辦的矛盾。
北京始終都無法信任十六萬公務員系統,始終是英國人訓練出來,有規有矩的,有根有據的行事邏輯。無論如何聽話逢迎,都缺乏了中國大陸官場那些潛規則腐屍味。
這也是九七後中聯辦的存在價值。
王志民走到政府總部宣讀兩會精神,已完全不避忌悠悠眾口,也直接對公務員擺出老太監得敕的威風。
自視為香港菁英,高級華人的港大畢業AO們,對著中國官場的太監,變了奴才,這令自視非凡的林鄭極不舒服。
大埔慈山寺前這一幕,三大權力象徵,代表財閥的首富、代表香港菁英的特首、代表日益囂張的土共勢力,三方並不協調,也不和諧,也不是朋友。只有利益上的體制關係,並無半點合作默契精神。
當全港憂心逃犯條例修訂的時候,香港人的眼球,卻被慈山寺前這一幕吸引,蒼天用這幕景象,解釋修訂條例帶來的後果。
上星期說過《周易》的第三卦水雷屯卦,動乎險中,是一個年輕人,草莽開創的卦,是一個革命的卦。
我最愛它的大象傳:
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雲層積厚,暗雷怒鳴,但未下雨,風雷雲動,暴風雨來臨的前夕。
一個君子,要不怕天昏地暗,四顧茫茫的環境,要打破天地壓迫,打破人事壓迫的處境,幹出成績來。
水雷屯卦的六支爻辭,告訴你在這樣的處境,進退考量。
每一個香港人,都要守護好香港的傳統核心價值。
廣州政府,用萬元獎金,鼓勵民眾檢舉非法的宗教活動。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被學生舉報,上課時說了「大學七不講」的內容,被撤職停課。他說了什麼?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司法獨立、權貴資產、黨的錯誤。
你要做順民,未必做得到。
2019年4月2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mgugu4eOJY/hqdefault.jpg)
道德經 首 章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錢佬,你們驚什麼?林鄭修引渡逃犯條例引蛇出洞,商界政治代理人一改平日「絕對信任中央」等口徑。香港市民給小學老師校園跳樓自殺的新聞嚇呆。我們在這個時代的天命是什麼?劉曉波、李旺陽、大陸那班維權律師,在惡劣環境選定了紅心,此生是贏家,俗世的坎坷遭遇,是運氣不好,但求仁得仁,完成他們時代的天命。(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教師跳樓 #逃犯條例 #送中 #三權合作 #蔡若蓮 #引渡條例 #理大民主牆 #聖保祿 #港獨 #雨傘運動
==========
加開星期三易經課程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2019/03/05/ichingthursday/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下午5:00pm
林鄭那條引渡逃犯條例引蛇出洞,香港商家嚇得寢食難安,那群商界政治代理人蜂擁而出,一改平日「絕對信任中央」,和「支持特區政府施政」等口徑;
田北俊田北辰兄弟倡,剔除經濟罪犯一項;
林建岳說,絕對影響外資在港經商;
自由黨鍾國斌說,不是對祖國法制無信心,是不認識,恐誤墮法網;
田北辰更說,大陸法例朝令夕改,會有很多無妄之災……
這條法例,簡單地說,就是取消香港獨立司法權。
一位在港沒有觸犯任何法例的市民,只要大陸點名,香港政府經過一些門面程序,便要交人。
商人心知肚明,過去四十年,他們在大陸,主要行為歸納為大三類:漏稅、欠薪、包二奶。
在大陸行走,這些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但林鄭這突然舉措,令他們嚇破膽了。
只要大陸點名,任何商人都證據確鑿,觸犯上述三大罪狀。
那不是個個商人頭上有把刀?
誰要修訂這項一國兩制的香港保障?誰要取消香港的司法獨立權?香港的商人,想起就不寒而慄。
用港共常說的一句話:
你身冇屎,你驚乜嘢啫!
有錢佬,你們驚什麼?
當商界政治人物傾巢上電視上電台接受訪問,說條例影響外資在港經商,影響經濟時,香港市民給小學老師跳樓自殺的新聞嚇呆了。
為一個不相干的人結束自己生命?
工作磨擦,與上司不和,前景一片黯淡,是非纏身……這類問題遍佈香港每個角落。人事問題,本來就有理說不清,外人亦無從置喙,但相對於結束生命,仍有無數的選擇吧?
看見死者老父弟妹的哀傷,我們除了同情憐憫,不禁困惑一個基本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來世間走這一轉呢?
我們在這個時代的天命是什麼?
八佾第十六章: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場射箭比賽。首先,要確認我們的目標紅心。
跟著,我們用畢生的精力時間,務求射中紅心。
中正紅心,此生的目的便已經達到,完成天命。至於中紅心之餘,能否射穿那塊牛皮,因天生臂力不同,不能強求。
古之道也,這是自古以來的智慧。
臂力,象徵運氣,都是天生的,無法控制,有人運氣好,有人運氣差,無法強求。但紅心是自己定的,是否射中紅心,是自己可以努力的。
確認了紅心,再朝紅心發箭,人生就有了目標,能夠一箭中的,這生的天命便完成了。
至於際遇順逆高低,不用和旁人比較,因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劉曉波、李旺陽、大陸那班維權律師,在惡劣的環境,他們選定了紅心,百步穿楊,他們射中了紅心,此生是贏家,俗世的坎坷遭遇,是運氣不好,但求仁得仁,人間沒有白走一轉,也完成他們時代的天命。
生命的真諦是什麼?
《周易》由第五十五卦雷火豐卦開始,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由豐卦,旅卦,巽卦,兌卦,渙卦,節卦;
到中孚卦,小過卦;
再到水火既濟卦,火水未濟卦。
我為什麼來人間走這一趟呢?
佛說:乘願而來。或報恩,或還債,了卻因緣。那我的願又是什麼?
《周易》告訴我們,既濟未濟,本為一體,生命因此生生不息,周而復始。
2019年3月12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u0KHvcyeJk/hqdefault.jpg)
道德經 首 章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河內峰會,金正恩南寧落車點煙新聞圖片藏著什麼訊息。理工大學民主牆風波學生被踢出校,跑馬地聖保祿畢業生,被訓導主任報警驅逐,都是異象。香港的學校,老師,為什麼和學生對立,忽視了師生之間的倫理,走上邪僻之路呢?(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理大民主牆 #聖保祿 #南寧 #河內峰會 #港獨 #雨傘運動 #特金會 #三權合作 #蔡若蓮
==========
易經課程現正招生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2019/03/05/星期四易經班/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下午5:00pm
理工大學的民主牆風波,最後導致學生被逐,踢出校,永不取錄。
跑馬地聖保祿的畢業生,Last Day,在校門外拍照留念,訓導主任報警驅逐。
校方事後都說,學生觸犯了學校的條例,他們都是按程序規矩,保持校風。
他們覺得這便是直,只能這樣做。
什麼才是直呢?
孔子說:人之生也直。
生命最自然的狀態便叫直。
一個衰敗社會,應該堅持的沒有堅持,便是斜曲了。這個時候,他們會追求一個形式上的直。
子路篇第十八章:
葉公語孔子曰:
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
吾黨之直者,異於是。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這個情況,保持緘默,是自然的人性,不傷害倫理人情人性的直。若只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的直,堅持守法凌駕倫理,其實,只是作偽,邪僻得不堪了。
香港的學校,老師,為什麼和學生對立,忽視了師生之間的倫理,走上邪僻之路呢?
《周易》《文言傳》有一段說到中華文化中因果報應的文化原則,和社會風氣敗壞,是其所由來漸變的規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都是社會異象,不是突然出現的,這種風氣,是漸變的,是累積出來的,像踩到霜,不改變方向,不做預防措施,堅冰的結果,必然會來到的。
傳統中國人,深信報應,根源便在這裡。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告訴你這個報應邏輯,重點在個「餘」字。
餘,花不完的便是餘。
積善之家,福蔭是花不完的,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積不善之家,災殃也是還不完的,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否定了中華文化,便可以放心做壞事了。因為不信這一套,可以為所欲為,說權術,論財勢。
英國殖民地官僚,讓香港中國人高舉中華文化旗幟,九七之後,中華傳統的價值觀卻日漸凋零。
根據《周易》的卦序,乾坤兩卦,開天闢地之後,便是第三卦水雷屯卦和第四卦山水蒙卦。
屯卦說的是創業維艱,蒙卦說的是啟蒙教育。
九七之後,香港固有的一切被刻意的破壞,他們要建立新香港。屯卦說的生命的開始。
這是一個革命的卦。
香港年輕人,學生,以香港為家,不願見香港沉淪,他們年輕,熱血,不惜以身試法,衝擊制度,或入獄,或流血,或被逐出校門。
既得利益的腐爛階層,覺得絕對權威備受挑戰,所以,小題大做,趕盡殺絕。
水雷屯卦,上卦坎水,為險;下卦震雷,為動。卦象是動乎險中。繼乾坤天地造化之下,自然而然的新生。面對的,是萬事起頭難了。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卦,元亨利貞,但有條件,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勿用,在乾卦初爻見過,潛龍勿用。並非不可用,不該用,是時機未到,條件不好,所以《易經》建議勿用。
有攸往,即有所往,有一條路在前面,有很好的光明遠景,但目前勿用。
目前做什麼最好?利建侯。
古代建侯,是地方封建,有別於中央。建侯,即在自己的地方,範圍,儲存實力,等自己壯大。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孔子說,屯卦是繼純陽的乾卦,和純陰的坤卦,始交而來的。像香港和大陸,是絕對相反的,是矛盾的,但矛盾往往產生新的東西,當中會有極大的困難,剛柔始交而難生,任何大事業的成就,都要經過千錘百煉。
動乎險中,卦象告訴我們,在坎卦的大海中,底下有股力量,震卦,要衝上來,衝破上面巨大的壓力。
有困難,有危險,但往往促成人加倍努力,所以大亨貞。大吉大利,但要貞,要堅定的走正路。在險中,走歪路便出事了。
雷雨之動滿盈,目前的處境,大雷大雨,烏雲下面在閃光,滿山滿野,都是水,代表了人類歷史的開創。宜建侯,但永遠不寧。
欲想成功,永遠不寧。沒有在享福中建立事業的。
一個時代的開創,一個事業的起步,宜建侯而不寧。這是孔子給今日香港的年輕人的。
香港的既得利益階層,要迎合港共,對年輕人絕不手軟,用力痛打,要馴服他們,按政治上的需要,乖乖讀書,在社會努力搵銀,儲錢做首期,盡快上車,結婚生仔旅行自助餐,幫兒女排隊入名校……
不得有夢,不得亂說亂動。
但孔子在《彖傳》鼓勵大家:
動乎險中,大亨貞。
宜建侯而不寧。
2019年3月5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TJ8hPtz7y8/hqdefault.jpg)
道德經 首 章 在 述說《道德經》首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述說《 道德經 》 首章. 1.3K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林榮澤. 4.85K. Subscribe. 4.85K subscribers. 31.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3. ... <看更多>
道德經 首 章 在 道德經研究所- 道德經第一章心得分享〈經文〉... 的推薦與評價
道德經 第一章心得分享〈經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