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王牌也不是冤家:「無瑕心靈裡的永世陽光」背後的各種因緣】
#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更新重貼 #遲到的學測解題
1.達文西密碼的 A. Pope 也有份:
How happy is the blameless vestal’s lot!
純潔無瑕的修女多麼愉悅!
The world forgetting, by the world forgot.
忘卻了紅塵,也被那塵世忘卻。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無瑕心靈裡的永世陽光!
Each prayer accepted, and each wish resigned;
祈福每每如願,俗念每每淡忘。
「王牌冤家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的英文片名來自著名的英詩〈Eloisa to Abelard〉,描寫法國神學家阿伯拉與他的學生哀綠綺思的愛情故事。台灣的中文片名,則來自企劃人員被天外隕石砸到的難解靈感。
這首詩的作者 Alexander Pope 正好是電影《Da Vinci Code 達文西密碼》中一道解碼的關鍵線索 A. Pope。不過電影和其根據的原著小說中的描述不盡然正確:Alexander Pope 並沒有出席牛頓的葬禮,而是寫了多年後才設立的紀念碑上頭的墓誌銘。
2. 差點不會變成電影: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導演 Michel Gondry 的好朋友、著名的法國觀念藝術家 Pierre Bismuth。
Bismuth 有一次聽到一名女性友人抱怨她的男友,於是問她說:如果有機會的話,你願不願意將他從自己的記憶中抹除掉?她則點頭說願意。稍後 Pierre Bismuth 原本打算把這次對話變成一個觀念藝術行動,寄發卡片給A,告訴他說你的好朋友B把關於你的記憶抹掉了。但 Michel Gondry 說服 Pierre Bismuth 說這個點子更適合寫成電影劇本,並且讓 Bismuth 在電影中掛名為"story by"。
導演 Michel Gondry 以及真正動筆把點子寫成劇本的 Charlie Kaufman 工作到一半,突然看到 Christopher Nolan 的新片《Memento 記憶拼圖》。兩人隨即心灰意冷,準備放棄這個案子。理由是這兩個故事基本上都是失去記憶的人在交錯的時間線中拼湊真相的過程,本質上太過接近。
最後是製片親自督軍,說服他們倆至少把劇本弄完。
3. 連諧仿本片都會得獎:
這個點子之好,好到連諧仿這個故事線的作品都能得獎。2007年12月6日《The Simpsons 辛普森家庭》第19季播出一集名為《Eternal Moonshine of the Simpson Mind》的節目,描繪 Homer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睡在雪地裡,完全不記得過去24小時發生什麼事情,然後花一整集的時間去追溯他為何被抹掉24小時記憶,以及他的家人到底為什麼一夜人間蒸發。這個綜合了《王牌冤家》和《記憶拼圖》的故事線,不僅被評為整個19季最好的一集,更讓《辛普森家庭》為此再度拿下一座艾美獎最佳動畫節目獎。
4.我們差一點看到 Nicolas Cage 和 Björk 的組合:
Nicolas Cage 原本是導演 Michel Gondry 心目中的男主角第一人選。但 Cage 的檔期正被他日後的代表作《Leaving Las Vegas 遠離賭城》給緊緊佔據,不得不放棄該案。
Jim Carrey 最後出線的理由是他是一個不想成為好萊塢巨星的人,那個對於自己的存在感到非常不安的特質正好是導演需要的東西。為了用攝影機捕捉到 Jim Carrey 本人焦慮不安的真實性格,而非那些經過表演直覺帶領的角色演出,導演 Michel Gondry 經常偷偷讓攝影機開機,拍下完全沒有警戒心狀態下的 Jim Carrey。
冰島歌手 Björk 則是導演 Michel Gondry 原本心目中的女主角第一人選。兩人已經在音樂錄影帶《Human Behaviour》中合作過,已經有一定默契。不過 Björk 讀過劇本之後決定婉拒,因為她擔心沒有太多表演經驗的自己會因為這個情節而使個人情緒受到影響。畢竟幾年前 Lars Von Trier 的《Dancing in the Dark 在黑暗中漫舞》已經對 Björk 造成了非常大的陰影。
Kate Winslet 最後出線的理由是她比任何來試鏡的大明星都更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是對這個劇本的批評。她說整個故事線太過重複,並認為應該更放大膽去描繪角色的陰暗面。導演 Michel Gondry 對於她的意見非常驚豔,甚至去威脅片廠說如果最後不是 Kate Winslet 演女主角的話,他也要退出劇組。
5. 如夢似幻的場景不在劇本裡:
因為導演 Michel Gondry 刻意引導兩位主角放開心胸聊自己的感情經驗,電影的成品含有大量來自即興演出的對白。而整部電影中最美的一幕更是完全不在劇本裡的因緣巧合。
電影中由 Kirsten Dunst 飾演的忘情診所員工說出「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無瑕心靈裡的永世陽光」這段破題的美麗詩句,接著畫面便轉向夜半時分紐約街頭的這場馬戲團遊行,男女主角 Jim Carrey 和 Kate Winslet 擠在人群中觀看大象遊行隊伍。
然後,Kate Winslet 突然消失在人群中。
這夢幻的一幕不只是不再 Charlie Kaufman 原來的劇本中,更是連拍攝日程表中都沒有的行程。
劇組正在紐約曼哈頓拍攝的某一天下午,有人發現著名的玲玲馬戲團 (Ringling Bros. and Barnum & Bailey Circus) 正好當天深夜要遊行到麥迪遜花園廣場。導演 Michel Gondry 聽到消息,第一個反應就是叫大家趕快打包器材準備出發。幾個小時後,Jim Carrey 和Kate Winslet 就已經在大象之間即興演出了。
有趣的是最後一個畫面,導演 Michel Gondry 特別私下指示 Kate Winslet 偷偷離開現場,攝影機拍下了 Jim Carrey 驚慌地在人群中找 Kate Winslet 的真實反應,事實上他還大喊了一聲 "Kate!"。
雖然突如其來闖入遊行群眾拍攝出現了許多意外 (比如現場民眾一直大喊 Jim Carrey 的名字),但這一幕彌足珍貴,導演 Michel Gondry 一直認為這是整部電影裡他最喜歡的段落。
6. 馬戲團遊行已經成為記憶:
有百年歷史的玲玲馬戲團(Ringling Bros. and Barnum & Bailey Circus)幾年前宣布永久停業。電影中這場夢幻泡影一般的超現實遊行,如今真的成為夢幻泡影了。
這場超級不真實的夢幻馬戲團遊行每年都會在紐約舉行,是已經持續了三十幾年的夜間嘉年華傳統。
成立於1871年的玲玲馬戲團與紐約大蘋果馬戲團、太陽馬戲團合稱世界三大馬戲團。 鼎鼎大名的暹羅雙胞胎曾是馬戲團的臺柱。玲玲馬戲團每年到紐約做例行演出的時候,都會大張旗鼓地以遊行的方式搬進演出的劇場。遊行隊伍中最惹人注目的永遠是盛裝打扮的大象們,所以這場年度遊行還被紐約人稱作「Elephant Walk 大象遊行」。
昔日動物表演的風尚如今已成為罪惡,玲玲馬戲團因為違反日益嚴格的動物保護法令而先後多次被罰款。 也一度順應時勢宣布停止動物表演,但來得太晚的做法已經無法阻止票房急遽下滑,終究走向永久停業。
值得一提的插曲是當年順應動保趨勢的變革,當時還引來日後的美國總統 Donald Trump 酸言酸語嘲弄,說馬戲團想降低成本就不要拿什麼動保之類的說法來唬弄,並揚言沒有動物就拒看馬戲團。
時代的巨輪終究不可能隻身抵擋,隨著馬戲團的停業,每個紐約人的夢幻遊行記憶也將一點一點消逝、淡忘在空氣中,就好像從來沒有來過一樣。
直到有一天他們在好幾年沒穿的外套中發現了忘情診所的過期約診單......
-------------------------------------------
到 #myVideo收 看這部影迷推崇的愛情神作!
《王牌冤家》線上看:https://pse.is/3aku9q
達文西密碼真實性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希臘神話裡宙斯到底與幾名女子發生過性關係?在許多電影中出現的共濟會與黑手黨是什麼來頭?為什麼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末日預言?
作為一本抱持邪典意志的偽字典,《創作者的異次元宇宙學》考證許多虛構事物的真實性,推薦給熱愛解謎、或曾為《達文西密碼》、《星際效應》著迷的你 ➤➤ http://bit.ly/36jIXQs
━━━━━━━━━━━━
BIOS ╳ #楓樹林出版社
與你分享這本書
━━━━━━━━━━━━
只要 ① 公開分享本文至個人臉書塗鴉牆,② 回到這則貼文下方 @ 一位朋友,留言告訴他你想看這本書的原因,就有機會得到這本書,趕快來參加(小提醒:複製他人留言不具有抽獎資格喔!)
◉ 活動截止日期:1/5(日)18:00
◉ 本贈書活動寄送限台灣地區
#BIOS選書|#BIOS閱讀|#創作者的異次元宇宙學
達文西密碼真實性 在 京築居いくえ先生の日本語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的建築不是巴洛克建築
就像日式住宅的空間觀念,還有很多古蹟保存與修復的觀念,因為不當的傳播媒介,尤其台灣盛行道聽塗說,不斷地衍生錯誤。
傅朝卿老師是我會推薦讀文化資產相關知識的老師之一。老師在歐洲留學多年,親自走訪許多地方,現在退休後更是以推展文化資產知識為使命。
雅砌30隨想2-從文化資產到世界遺產,真心護衛台灣價值的傅朝卿
「丁榮生,台灣根本沒巴洛克建築,為何每天都還有人指著總統府、迪化街..說那是巴洛克建築?」我一直在測試,每碰到成大建築系講座教授的傅朝卿幾次,他就會提出,這對一般人不甚重要,但他很堅持的問題?
而我也回笑他,為證明總統府不是巴洛克建築,不知道,多收了多少演講費,因他甚至都跑去總統府明明白白地宣示了一番,可今天看到介紹日據時期建築的電視節目,一句句巴洛克建築還是諷刺地掛在介紹人嘴邊。
相對於此的無奈,在我眼裡,傅朝卿其實是個很有謀略的人。20來歲為學建築史,得出國去看希臘羅馬巴洛克等「洋房」,但1970年代末台灣人根本不能自由出國去觀光,但他竟把自己的職業掛在旅行社,只為跑去考張領隊執照自由出國。領隊當需備第二語言,他竟不用他熟諳的英語,去惡補廣東話,說要帶台南三山國王廟一帶的人客。結果,執照拿到的隔年,政府開放觀光。而我一直想聽他講段客家話,就像選總統的每次去苗栗騙選票般,秀幾句都好,可他就….
而這麼多年了,他的謀略,早就轉移到「公共介入」的文資保存了。例如他為了,台灣對世界上許多與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相關的國際文獻,存在一層隔閡,甘冒不諱地提出至少數百篇的論述,指出:若仔細檢視台灣現有古蹟,並比較以國際間標準,則可發現有些古蹟應屬「不當指定」,有些則是「不當修復」或「過度修復」。近年來,台灣的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界開始認真碰觸文化資產的價值論與真實性(authenticity)等較本質性課題,及實際修護的層級,許多人才驚覺台灣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竟與國際存著很大的落差。
所以我才用「從文化資產到世界遺產,真心護衛台灣價值」這個詞,來形容這位名滿天下的建築老師。
名滿天下,不是我說的。2002年我們去布拉格旅行,碰到百年一遇的作大水,連總理府都撤離,捷克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咆哮雨聲中,我接到的第一通電話竟是台北外交部歐洲司,打來問「傅朝卿教授,是否安全?」一直以為,如對全台民眾,辦個210所大專院校最受歡迎老師,我懷疑教建築史的他,可能會勝過網紅的曲家瑞,成為第一名。因累積30年來,他教世界遺產、認識台灣建築等講座、電視、網路、出版80餘冊專書,閱聽人至少幾百萬。但幾百萬人知道他,卻連最根本的總統府一直被誤認為是巴洛克建築,且怎麼矯正都矯不過來。我認為,這是文化資產連最根本的ABC,都出問題了。
為何文資保存會出問題?我認為,這說來比「中華民國本身的歷史」還要悲情。舉些大條的來說嘴,早期報紙頭版頭條,就有1977年板橋林家花園佔用戶不肯搬遷事件、1978年拓寬敦化南路拆除林安泰古厝事件、紅毛城從1629西班牙人建此聖多明哥城起,一路移轉主權到英、澳洲、美國代管,直至中美斷交台灣竟討不回來的主權事件。可以說「古蹟」幾乎沒一件好事,直到被逼,於1982年施行《文化資產保存法》,才慢慢上了軌道。
好了文資法上路,修古蹟就是一門壟斷的生意,早期都是學者出來吐槽,把古蹟說得天花亂墜,好,這些外人看起來破破爛爛的房子,他們都說是寶,所以要修之前,比起一般新設計的房子,古蹟都得研究調查一番,從建築史、人文史追究其價值,完成報告還要指出,哪裡毀了、怎麼修、多少費用?這套架構,其時是衍生自中國建築之祖的梁思成、林徽音兩位大前輩,當年去山西調查古建築的作法,接近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匠師制後臆推論。
而報告完成,誰來審查?就2000塊俱樂部的學者專家。好,問題來了,誰來主持調查,當然也是學者專家,因只有他們懂。那不是同一批人嗎?當然,只他們懂這些達文西密碼,且話語權是他們說了算。
所以,不到幾年,台灣各地都在修的古蹟,今天我拿案作調查研究,完成後,你來審;明天,他的案子,我來審。審來審去,都只同幫人,連營造廠也是那幾家,因為當時內政部所核定的學者專家名單,不出20位,但台灣頭到台灣尾的古蹟調查研究卻至少1、200件,學者根本分身乏術,有時連學徒都出馬審查(我就幹過這種事),甚至掛著老師的頭銜到處接案呢(我從前同事)!1980-90年代,古蹟調查有些之粗糙、整修工程之偷工減料、整修如「新」直到鷹架落,大家才傻眼情事,多有所在。921地震,破破爛爛沒修的老古蹟還巍巍顫顫地杵在那裏,修得美輪美奐的新古蹟,倒的一片狼藉,卻不在少數。
這時,許多人認為古蹟已從當年被棄之如敝屣的社會新聞,轉為封閉資訊淪為少數人禁臠的學術霸權。但也發現當然還有少數人只作調查研究,完全不插手整修工程。傅朝卿更是,如和尚敲鐘地持續把文資史料像丹·布朗小說「達文西密碼」般地解密,不斷地從學術殿堂下樓,如傳教士地不遺餘力地宣揚其價值給普羅大眾,推廣文資於全民。並認為,台灣文資應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價值接軌,不應再停留在舊息氣,以匠師制侷限的眼光來限制文資的整修、再利用、甚至臆測式的作為等等。
傅朝卿教授退休的前年,出版了《一個建築文人的人文思辨》,收錄30餘年來一些公共介入的文稿,說:「我不是建築師,但我自認關心好建築與好環境甚於一些建築師。我不是歷史家,但我從觀察與研究歷史中得到很多啟發,自認不亞於一些歷史家。我不是作家,但我自認喜歡寫作的熱忱不輸給一些作家......」他的角色扮演,其實蠻多元的。
但對比到處聽到「巴洛克建築」來形容台灣這種沒有的型制,這基本問題若未解,更何況當前,還有許多文資沒事就像中共官員被自殺般地「自燃」,或稍微對文資有積極想法的年輕人,就被諷刺為「文化恐怖份子」。扮演30餘年建築傳教士的傅朝卿,大家是否一起來幫他想一想,到底該怎麼辦?
我日昨是這樣告訴老師的-「貧血的公共性-急診室的建築人」,這句話是不是太不健康,或也傷了這位文資老兵?
(圖1:到處有人宣稱台灣有許多巴洛克建築2再強調一次,總統府不是巴洛克建築3有人說,這是史上第一棟巴洛克建築,大家來超級比一比4 傅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