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第一場,只有感恩的音樂會》
學校的角色是給予學生嘗試不同東西的機會,除了學業外,還有音樂、藝術、體育和類小型社會的社交,在家上課她們失去一年多這些機會,沒關係現在補回來。當我們失去才知道珍惜,於是我們在疫情後第一次重返學校音樂會,每一場音樂表演聽起來格外精彩,家長們直言:「非常感動。」
今年當攤位義工,家長們額外力挺學校音樂服裝的購買,生意強強滾,創下現場購買金額歷史新高,我們忙到心甘情願,這些報復性消費,似乎就是把去年沒樂捐的錢一次捐滿捐齊。因為家長們知道可以重返正常,是多麼不容易。
非常推薦參加學校音樂社團,可以交朋友還有舒壓功能,看著小小妞在管樂和弦樂都有不同群好朋友可以交心,還可幫忙我們的攤位販賣衣服,我跟著她好朋友家長們聊這一年來的媽媽經,在國中的最後一年,她可以有這群朋友完全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去高中展開新生活。
小小小妞也搭順風車,在姊姊國中音樂會,幫忙朋友義賣手工肥皂,所得要給受創女性協會,這些那些跟著不同朋友的學習經驗,點點滴滴會留下痕跡,也會種下種子等待有一天開花結果。
同時也有5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2萬的網紅謝和弦 R-chord馬槽音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這個充滿假嘻哈的Real大嘻哈時代 不會饒舌的歌手就好像腦袋都趴帶 看著那些令人Respect的OG都還在 那些跟我借錢不還的人算了別還債 當押韻不斷 排山又倒海 老江湖一出手 就是經典Punchline 你小時候是不是也喜歡飛輪海 看你饒舌的樣子就像在菜市場買菜 你有後悔嗎 你又不是我媽 不好...
那些年和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依賴著生活創作似乎變成了一種習慣。
把想說的在字裡行間輕輕的描述,說不出的於是放進風景裡,用照片,影片,若是看不見的,或許就用幾個和弦,然後讓情感在每個時刻都能立體。
你都會記得嗎?
這些,或是那些?
雖然放在記憶體裡的照片,其實幾乎不會拿出來看,老實說也不知道存在裡面要幹嘛,就只是覺得先留著,總是等容量不夠了,才肯取捨。
回憶之間的比較,多半來自這些取捨,尤其在取捨的那個當下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自己的價值觀和對回憶的偏好,那時說不在意的事情現在好像又在意了,而一直在意的事情也好像沒那麼重要了。
都是這樣,人多少會依賴著自身之外的記憶方式活著,大腦只能記錄回憶零碎的片段,而海馬體的神經網絡會重新組合這些碎片,如果組合有不連貫之處,大腦會按照自己的邏輯和當下的信念或是價值觀來填補,然後把回憶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所以很常經歷過相同事件的兩人,在記憶細節會有許多不同之處,因為我們通常只記得我們自己想記得的樣子。
最近試著把所有之前的文章以及攝影作品整理起來,希望能透過另一種形式分享給大家,而有趣的是,在整理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幾年前打的字,拍的作品,價值觀,跟現在的樣子和狀態截然不同,於是好幾個夜晚我都在和過去的自己碰撞,釐清自己一路走來的脈絡,對我來說那也是另一種整理自己的方式。
不喜歡在都市待著,所以總是帶著衝浪板,開著車,拿著相機,一台筆電和一顆能跟我上山下海的隨身硬碟就離開台北了,我的電腦裡經常擁有大量的影像,照片,或是文字需要空間堆疊消化和整理,整理完成的我會將它們放進硬碟裡分類好。以往的許多影片或照片我總是寫完發完就刪掉了,原以為這樣腦子才得以承載更多新的事物和生活。
後來發現,整理過去的日子並沒有不好,因為時間久了,你自然能用另一種價值觀或角度去面對過去無法面對的事物,真正的整理它們,然後內化,長成你現在希望的樣子,那樣或許能活得自在些。
最近Samsung的這顆SSD真的深得我心,方便攜帶容量又大,而且指紋解鎖功能非常方便,如果真的不見了也不用擔心內容外流,很適合流浪工作的時候放在身邊使用。
@SamsungTaiwan
#PortableSSDT7Touch
#迷你移動固態硬碟 #surfphotography #surfer #surfboard #用心流浪 #好好生活 #忙裡偷閒 #防曬不要擦太多 #好好寫字 #好好衝浪
那些年和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9月7日,我應邀參觀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Taipei Music Center 即將在9月18日開展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展出內容十分精彩,令人驚豔且感動!我逛了整整兩個小時仍意猶未盡,拍了這些照片與大家分享。
全程充滿音樂的名人語音導覽是一大特色,參觀者各自戴著耳機,導覽內容會隨著你的移動而變化,所以一定得親自走上一趟,才能體驗完整的展覽內容。
對了,展覽裡有我提供的數件珍藏喲!能夠參與其中,讓我覺得十分榮幸且驕傲,誠摯推薦這個超讚的「博物館級」臺灣流行音樂界特展給大家!
※認識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在2021年9月18日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Akibo)、馬世芳、五月天瑪莎,歷經1000多天,聯繫超過269家唱片公司與音樂人;簽下數百份授權、借展、視聽合約;南北往返與借展人商借珍貴展品;更經歷了不停討論與取捨,最後選擇111首歌對比臺灣流行音樂歷史與事件中,最具經典與共鳴的歌曲。
展覽打破了時間軸說歷史,以「時代場景」和「故事主題」相呼應,透過流行歌曲在民眾生活的「共同記憶」為主軸串連起跨越時代的流行音樂作品。
展覽規劃的12個展區共計1326件展品,分別坐落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的6樓至4樓三個樓層,依序由上而下展開流行音樂故事的旅程:
6樓共7個展區,真實還原每人接觸音樂的開始,由台語流行歌曲發源地「台北圓環」啟航;隨年齡漸長,來到「台北戲院」看免錢電影;坐上「火車火車」離鄉背井打拼新人生。背起吉他「唱自己的歌」,我們開始關心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年輕人的精神世界」,藉由唱歌抒發自己的熱血。
5樓透過3個展區,傳達「流行音樂的影響力,是一則永遠說不完的故事」。流行音樂以愛情主題為大宗,來到「音樂愛情故事」欣賞跨時代的聲光秀;在「唱片的出生」體驗一張專輯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最有才華的專業工作者,讓它們廣為傳唱,讓歌者發光。接著在「音樂的魅力」,一覽1930~2020年間華語流行音樂以多元形式展演屬於各世代獨有的音樂樣貌。
最後來到4樓展區,「音樂現場」紀錄那些未必乖馴的音樂,卻在 LIVE HOUSE、貢寮海祭、墾丁春吶、大港開唱舞台上,找到紮根、開花的土壤。作為Ending展區的「生命的現場-演唱會與 Back Stage」,與必應團隊合作展現沈浸體驗,重現經典演唱現場,帶領觀眾重返感動當下。
這個展覽是第一個使用自動化及主動式推播語音導覽設備的展覽,當參觀者戴上耳機,隨展區動線移動,耳機即透過紅外線自動感應主動推播音樂,每個展區透過配合主題播放屬於其故事背景的多首流行歌曲混曲。
展覽也將 RFID 技術帶入展覽置入門票手環中,每位觀展者不僅可在展場中以手環晶片感應機臺獲得展品資訊,觀展後更可登入北流官網,輸入手環晶片密碼,將有包含張雨生的紅色吉他、臺灣嘻哈先鋒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 手稿、五月天混音器、搖滾天王伍佰第一把 Les Paul 電吉他等20件珍貴展品,利用 RFID 紀錄典藏查詢自己於展場中搜集的數位典藏展品資料。
此展邀請製作人王希文擔任音樂總監,搭配盧建彰導演的文案,為展覽混音串接111首歌曲及12段語音導覽;更邀請14位重量級音樂人為每個展區引言導覽:音樂教父李宗盛、臺語流行歌曲前輩文夏與文香、陶晶瑩、劉若英,金曲獎最佳貢獻獎羅大佑、民歌之母陶曉清、陳綺貞、張艾嘉、五月天阿信、王力宏,搖滾天王伍佰。英語導覽則由新生代歌手 9m88 與 ØZI 擔綱。在重量級音樂人帶領下,更深刻感受每一展區與臺灣流行音樂背後故事。
展覽另一大沈浸體驗區「生命的現場-演唱會與 Backstage」,則與必應團隊合作,重現包括五月天、Tizzy Bac、兄弟本色與田馥甄等四組藝人的演唱會現場;結合新科技,以九宮矩陣大型五面投影畫面搭配舞台燈光設計、雷射等,展現沈浸體驗。
離開演唱會舞台區,來到後台,觀展者則可以透過 AR,觀看有著演唱會後台最常見的 Truss 舞台工程結構。牆面將掛著知名演唱會舞台設計圖,觀眾可在等候表演入場前,利用手機 AR 掃描,一窺舞台製作奧妙,包含蕭敬騰、伍佰 & China Blue、林宥嘉、陳綺貞與盧廣仲,五組藝人的演唱會舞台設計。
———————————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一首歌、一個物件、一個印記。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 9月18日與您相見!
———————————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策展單位|INCEPTION 啟藝
策展人|梁浩軒
共同策展人|李明道、馬世芳、五月天瑪莎
策展團隊|曾詩婷、王思雅、林君澤、戴家佑、黃意淳、簡青玲、尹方平、朱庭誼、林宛賢、葉思嘉、朱品堯、林蔚軒、劉曉綺、黃華男
語音導覽 / 引言人
序章 / 記憶的和弦|李宗盛
臺北圓環|文夏、文香
時代電器行|陶晶瑩
臺北戲院|劉若英
火車火車|羅大佑
唱 自己的歌|陶曉清
年輕人的精神世界|陳綺貞
音樂愛情故事|張艾嘉
唱片的出生|五月天 阿信
音樂的魅力|王力宏
音樂現場|伍佰
英文語音導覽引言人|9m88、ØZI
語音導覽文案|盧建彰
語音導覽音樂總監|王希文
目前只能線上購票: https://bit.ly/3jPZvIT
⚠ 因應疫情,此展覽採取預約參觀制,將分時段售票。
🔹 開館特惠票 $250 (一般民眾)
🔹 敬老票 $125 (六十五歲以上長者)
🔹 團體票 $225 (團體人數二十人以上)
※ 一律採取OPENTIX 線上購票
※ 敬老票資格者,請於入場時出示有效證件
🎟 展覽時間|2021/9/18 (六)起,為期五年
每週一休館(2021/9/20除外)
開放時間:10:00~18:00
最晚入場時間:16:30
🎟 展覽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
那些年和弦 在 謝和弦 R-chord馬槽音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這個充滿假嘻哈的Real大嘻哈時代
不會饒舌的歌手就好像腦袋都趴帶
看著那些令人Respect的OG都還在
那些跟我借錢不還的人算了別還債
當押韻不斷 排山又倒海
老江湖一出手 就是經典Punchline
你小時候是不是也喜歡飛輪海
看你饒舌的樣子就像在菜市場買菜
你有後悔嗎 你又不是我媽
不好意思我是腿控 你奶大又怎樣
我是吞火柴的少年 而你看著我表演
你是賣火柴的少女 裝著可憐只要錢
覺得人肉真好吃 最愛從腳開始吃
外套脫掉 要先戴套 弟弟妹妹開始濕
記得幹林老師 是動詞加語助詞
啊 SWAG裡面我最喜歡暗黑吳佩慈
不怕死的女孩 就是哩呀你過來
我是牛郎 你是織女 我為了你坐檯
如果你要跳樓 那我先去跳海
反正我江郎才盡 十分鐘就把Flow填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QNlvK-6oGY/hqdefault.jpg)
那些年和弦 在 NiceChord (好和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卡普斯汀:《鋼琴五重奏,作品 89》,第四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Nikolai Kapustin: Piano Quintet, Op. 89, IV: Allegro non troppo
2021 年 1 月 6 日 @ 國家音樂廳,台北,台灣 🇹🇼
小提琴 I:林一忻 https://www.facebook.com/artrichquartet
小提琴 II:張庭碩
中提琴:曾怡嘉 - https://facebook.com/violistIChiaTseng/
大提琴:李建樺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rRCHN36oWXcMRfJjeiHCw
鋼琴:官大為 - https://wiwi.video
---
尼克萊.卡普斯汀(Nikolai Kapustin, 1937-2020),是一位烏克蘭鋼琴家、作曲家。卡普斯汀的作品的最大特色,就是融合了傳統古典鋼琴藝術與現代的流行、搖滾、即興爵士音樂,可以說是獨樹一格,而因為卡普斯汀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出色的鋼琴家(而且有自己的 YouTube 頻道!),所以他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為鋼琴所作、或至少編制中是包含鋼琴的。
出生在蘇聯共產黨統治時代下的卡普斯汀,要接觸到西方的爵士音樂和流行音樂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那些東西被視為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是被共產黨禁止的,所有關於爵士音樂的資訊,都是以非常低調的方式被傳播和分享。
一直到 1953 年,蘇聯前最高領導人史達林逝世,蘇聯政治上對爵士音樂的排斥,才稍稍的緩和了一些,也是在這一年,16歲的卡普斯汀在朋友家中第一次聽到了爵士音樂,並決定開始學習這個藝術。
不過雖然在政治上爵士音樂慢慢被接受,卡普斯汀就讀的音樂院裡面的教授可沒有這麼開放,於是卡普斯汀在學生時期一直都是過著「白天大方彈古典、晚上偷偷練爵士」的音樂生活。
雖然卡普斯汀很喜歡爵士音樂,但他並不想要成為爵士鋼琴家。比起靈光乍現的即興演奏,他還是更喜歡像傳統作曲家那樣子,慢慢花時間精雕細琢寫出每一首曲子。所以他幫自己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出路,那就是利用古典音樂的曲式跟作曲方法,結合爵士音樂的和聲跟織度,寫作「有如爵士音樂即興風格,但是不需即興演奏的音樂」。
卡普斯汀音樂的獨特魅力,就是既能讓(通常不擅即興演奏的)古典音樂家待在他們的舒適圈,但又同時能夠享受爵士音樂特有的複雜和聲及節奏能量,因此說卡普斯汀是當今能讓古典音樂家們接觸爵士風格的最重要橋樑應該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很遺憾地,在 2020 年 7 月,卡普斯汀在莫斯科因病過世了,享年 82 歲。卡普斯汀一生一共留下了 161 部作品,今晚演出的《鋼琴五重奏》,是他在 1998 年完成的作品第 89 號,希望你會喜歡這首將傳統鋼琴五重奏結合爵士搖滾(jazz rock)風格的作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3gzyYllJU/hqdefault.jpg)
那些年和弦 在 謝和弦 R-chord馬槽音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郭韋廷Kris & 黃譽韶Caryson【我還想念 I’m Still Missing You】ft. 謝和弦R-chord 馬槽音樂官方發行音檔 https://youtu.be/xYQu9CAbfaI
12/31 00:00 首播🎵
#郭韋廷 #黃譽韶 #謝和弦 #馬槽音樂 #王士榛
馬槽音樂新人郭韋廷 Kris Kuo&黃譽韶 Caryson Huang,由謝和弦 R-chord和製作人王士榛聯手打造的首支單曲【我還想念 】,用最真摯的情感傳達對青澀時期最深的想念。12/31數位發行,謝和弦【扣人心弦跨年簽唱會】Live演出。
數位發行連結 https://www.soundscape.net/a/13480
郭韋廷Kris Kuo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kris0617
Instgaram https://www.instagram.com/krisk0617
黃譽韶Caryson Huang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arysonhuang
Instga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arysonhuang
詞曲:謝和弦
編製:王士榛
韶:我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我還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我在想你的夜晚 流著淚睡著了
在遠方的你 知不知道
郭:我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我還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我在想你的夜晚 流著淚睡著了
阿姆斯特丹的你 也能夠知道
韶:已經很久沒你的消息 不知道 你好不好
郭:我還是沒有辦法忘記 那些太美好的回憶
韶:想故作鎮定 要瀟灑淡定 卻騙不過自己
郭:心裡的聲音 還是會想你
郭:我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我還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我在想你的夜晚 流著淚睡著了
在遠方的你 知不知道
韶:我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我還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我在想你的夜晚 流著淚睡著了
在遠方的你 是否 也能夠知道
郭:想故作鎮定 要瀟灑淡定 卻騙不過自己
韶:心裡的聲音 還是會想你
韶: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郭:我還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韶:我在想你的夜晚 郭:流著淚睡著了
韶:在遠方的你 知不知道
郭: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我還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我在想你的夜晚 流著淚睡著了
在遠方的你 是否 也能夠知道
弦: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我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想念你的夜 留著淚睡著了
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我想念你的好 想念你的擁抱
在想你的夜晚 我想你想的睡著了
——————————————————
音樂製作團隊
製作人Producer:王士榛 奇洱文創
編曲 Music Arranger:王士榛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吳鎮安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王士榛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王士榛
貝斯Bass:鄭光倫
和聲編寫 Chorus Arranger:楊博涵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楊博涵
人聲錄音師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王士榛
人聲錄音室 Vocal Recording Studios:上路錄音室 T.O.P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王士榛
混音工作室 Mixing Studio:上路錄音室 T.O.P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Wayson Hsu 奇洱文創
——————————————————
馬槽音樂官方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mdfmusic420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dfmusic420
蝦皮商店 https://shopee.tw/mdfmusic
©️2020馬槽音樂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YQu9CAbfa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