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原住民族正名26週年論壇-正名成就解鎖(一)🔐
📣📣📣call me by MY name🙌🙌🙌
✅當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為統治策略,除將語言統一外,將地名更改為具政治性議題之名稱部分,亦不難發現蹤跡,1957年時,政府將瑪雅鄉(Mangacun)更名為三民鄉,即為其中之一例😦。
✅隨著政治日趨民主化及社會之多元化,以及原住民族自主意識的提升🆙,威權政治遺留下來的地名,不得不面對大環境變更所衍生對地名更名的的挑戰;早在原住民族運動時期,已有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的更名運動,後期的三民鄉的正名運動,二者的更名原因有些許差異,前者是反歧視性的稱呼,此一名稱之由來除了政治因素外,還夾帶著「民族的」衝突爭議,後者則可說是為去政治同化。
✅2005年2月4日《原住民族基本法》公布施行,第11條明定,政府於原住民族地區,應依原住民族意願,回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除1989年嘉義縣吳鳳鄉更名為阿里山鄉 外,2008年高雄縣三民鄉更名為那瑪夏鄉及其鄉內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村併更名為「南沙魯」、「瑪雅」、「達卡努瓦」傳統部落名稱🗣。
🌐更多訊息可上「2020年原住民族正名26週年論壇」網站https://ourname81.weebly.com/
🔔還可以關注8月1日「2020年原住民族正名26週年論壇」的直播活動,當天會有有獎徵答活動可以參與哦!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