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精儀式 #劉永晧 #陳界仁 #邵懿德
邁入第十屆的「EX!T—#臺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即將於本週末登場。延續十年來對「歷史—美學—現場」的考掘,本屆由劉永晧策展,以鮮少為後人討論的 #1980年代「奶.精儀式」之「#泛實驗影像」為對象,試圖以「事件—創作—在場」進行回應,尋得邵懿德的三部 #實驗電影,並邀請「奶.精儀式」成員陳界仁新製 #電影表演《#再現空白》。影展拒絕展出任何陳界仁於「奶.精儀式」的影像或文字紀錄,無意召喚威權體制下的魂魄暴亂,在「#反檔案」的否定之餘,藉由新作中「空白」/「#śūnyatā」(空性觀)之命名巧思,可想像其欲彰顯的「#再現」姿態。當政治實體、社會條件,乃至原作與藝術史皆處於「不完整」的狀態,或許如陳界仁近年提倡的佛陀 #中道觀,更是要指向「#不一不異」,練習創造無法被數位科技、跨國資本,乃至歷史書寫所真正操縱的 #流變體。
#展訊便利貼
【EX!T 10 第十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 陳界仁——再現空⽩:奶.精儀式時期的泛實驗影像
展期|2020.12.4 - 2020.12.6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Guling Street Avant-Garde Theatre
「邵懿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邵懿德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邵懿德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邵懿德 在 麥人杰 (麥叔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邵懿德 在 邵懿德 的評價
- 關於邵懿德 在 北美館|「台灣・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論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邵懿德 在 ITe Shao (iteshao) - Profil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邵懿德 在 銀翼餐廳菜單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邵懿德 在 銀翼餐廳菜單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邵懿德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在老邵、邵懿德家中聊天避疫情,他將幾張朋友相聚的合影po上FB,結果我在下方看到了台北的老上海餐廳彭永寶老闆的留言,告訴我疫情太厲害,他的餐廳四月二十日就要收了。
記得我在日本唸書時,當導遊打工,曾經陪幾個大老闆在東京六本木楓林小館用餐,那是一家非常高檔、新潮的中華料理餐廳,後來知道那家餐廳的主廚就是彭永寶,阿寶老闆。
追溯阿寶老闆當時到日本的中華料理店掌廚的來由,其實可以聊一下日本中華料理的歷史。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有在日本的華僑,在市場上開設小吃攤或是簡陋的飲食店,以此謀生。在1949年前後的東京澀谷車站前,形成了一個中國料理的華僑市場,日本現在流行的餃子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在日本,吃的餃子其實是煎餃,平價又美味。這樣的庶民美食,一路延伸到現代,就形成像台北頗流行的大阪王將一類連鎖店,大阪王將的菜單中除了煎餃外,還有天津飯、叉燒炒飯、炒麵… …等等平價的中華料理。
七零年代日本的中華料理,除了上述這些平價餐點外,精緻高檔的中菜餐廳很稀有。當日本的經濟開始起飛,開始想追求更高層次的飲食文化時,自然想尋找會做工夫菜的師傅。當時的大陸才正經歷文革,要找這樣的師傅很困難。從日本回台灣的華僑大老闆,到阿寶老闆當時掌廚的欣欣餐廳試菜後,將阿寶師傅高薪挖角到日本東京六本木楓林小館中華料理店。
在楓林小館做了十二年之後,阿寶師傅就回台,在復興南路開了欣園餐廳。許多媒體影視圈的朋友都愛在那邊用餐。我父親也喜歡在那邊吃飯,其中的一大原因,是阿寶老闆都會陪我父親喝他喜愛的高粱。
當時的我年輕,忙於工作,也不懂品酒,就少跟父親一起去用餐了。後來欣園餐廳中間收掉停了好一段時間,父親也走了。一直到阿寶老闆在仁愛路再開了現在的老上海菜館,我還是無意間吃到。那次去,發現阿寶老闆不但記得我,還記得我的父親。我每每帶著家人、孩子去老上海吃飯,不僅是吃美食,也會喝兩杯高粱,想想自己或許是藉由這樣的過程在懷念父親吧。
一聽說老上海餐廳這個月二十號要收了,我上週趕快約了朱全斌、王浩威、老邵、雲甫、陳陸寬,一起去老上海吃阿寶老闆拿手的老少蛋、花三鮮、芋奶排骨。聽著阿寶老闆說他忙了一輩子,現在戒酒、戒菸、健身,換個生活方式,也好好陪陪老婆,感覺到他語氣間也沒有沮喪。相信他能在這個時間休息休息喘口氣,醞釀老餐廳的新轉變。我也聽說了幾個想休店的餐廳老招牌:銀翼、春申食府、天廚。我想鼓勵這些朋友,疫情危機或許就是轉機,就靜靜等待下一個時機的到來吧。
圖1:老上海餐廳的招牌菜之一,花三鮮。
圖2:與朱全斌、王浩威、老邵、葉雲甫、陳陸寬,一起去老上海吃飯。
#朱全斌 #邵懿德 #葉雲甫 #彭永寶
王浩威
陳陸寬
邵懿德 在 麥人杰 (麥叔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一下
#我自己可能都沒有這本啊
JOY Comic, a comic magazine in 1985, Taiwan.
歡樂漫畫雜誌,你看過嗎?
那是1985時報出版發行的一本漫畫半月刊。
你聽過的台灣漫畫名家,大概都在這本雜誌上出現過:敖幼祥、蔡志忠、朱德庸(那年他剛退伍)、曾正忠、阿推、麥仁杰.....
當然,這本《歡樂漫畫試刊三號》教人記憶深刻的是鄭問那篇<劊子手>,16頁彩色漫畫,將人帶回中國古代的巿井生活。
32年後,這篇漫畫,依舊動人。
這本雜誌,仍是閃閃發光。
(這雜誌竟然出現了一位路人甲:邵懿德)
邵懿德 在 北美館|「台灣・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論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北美館|「台灣・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論壇|圓桌論壇Ⅱ跨領域藝術|小野、 邵懿德 、黎煥雄. 268 views268 views. Dec 20, 2021. ... <看更多>
邵懿德 在 ITe Shao (iteshao) - Profile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Save space on your device. Sign up. User Avatar. ITe Shao. @iteshao·. 邵懿德美妙音乐首席执行长. 12 followers. ·. 12 following. Follow. ... <看更多>
邵懿德 在 邵懿德 的推薦與評價
邵懿德 (ITe Shao) ; 北京電通廣告有限公司, profile picture · 北京電通廣告有限公司. 首席藝術顧問 ; 滾石移動集團美妙音樂/Rock Mobile Corp Wanderful Music, profil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