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最喜歡的11本書
拖得太久本來已經有點想放棄寫這篇,但想想還是記錄一下吧,2019年一共讀完了52本書,雖然沒有網路上那些閱讀大大隨便都破百的量,但要精選出自己喜歡的幾本也是猶豫了一陣子,10本書塞不下硬是選了11本XD
以下排序無關排名:
吳明益——《#苦雨之地》
身為吳明益的粉絲,對於等候近四年的新作是一本短篇小說,內心難免有一點小小的失落,再加上去年他決定關閉臉書,等於未來將只有出版作品才能讀到他的文字,著實又是一個令人難以習慣的改變。然而,這一點也無損於這本書的豐富性。六個短篇小說不只藉由一個「雲端病毒」串連起來,前後兩篇也有互相輝映的味道,將科學與文學這看似光譜的兩個極端巧妙地融合,理性與感性也藉由小說人物間的互動碰撞出迷人的火花,寫實之中又揉合了魔幻的想像,讓冰冷的現實也能讀出詩意。從畸人(非殘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世界與語言)如何在這個殘酷世界中生存,到面對突如其來的失去該如何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最後則提及了長久追尋後的幻滅,在多元的主題性間存在著永恆的人生命題,除了生存的必須以外,我們該如何活著?這也是為什麼這些短短的小說,卻讓人有種意猶未盡之感。
湯姆‧尼克斯——《#專業之死》
「剛剛說真金不怕火煉,事實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會被這把火燒到,而禁不起考驗的就會變成炮灰。」
喜歡這本書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翻譯,雖然書中講的是美國,但裡面的諸多現象帶入到台灣的情境,也一點都不違和,專業之死所代表的是現代人不尊重專業甚至懷疑專家的現象,而長此以往的積非成是,則導致民主也瀕臨崩潰邊緣,看看如今席捲世界的民粹浪潮就可以知道這樣的態度造成的傷害有多麽慘烈。如果你疑惑為何身邊那些被假消息給洗腦的人在想什麼,很推薦你讀讀看這本書,或許會豁然開朗。
張嘉真——《#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
因為朱宥勳推薦而發現的台灣文壇新人,處女作收錄了五個短篇小說,舞台背景皆設在校園,看得出來作者並不掩飾自己的稚嫩,然而正如朱宥勳所形容的,她的文字自帶了二十歲的光環,描寫這樣的青春故事恰到好處。我最喜歡第一篇〈馴鹿尋路〉講述女主角與社運男友間關於台灣國族認同問題的衝撞,當初在書店讀到這段話差點淚灑現場:「我們在努力,讓所有人都可以對這片土地有感覺,沒有感覺也沒關係,等到我們找回國家,在我們自己的土地,播自己的種,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感覺。這樣,不論妳想飛去多遠的地方拍照,妳都找得到家。我幫妳開好回家的路。」而〈撲火〉中女校儀隊學姊學妹制的設定,也令我深感親切。
都築響一——《#圈外編輯》
作為一個始終不想走入主流體系內的編輯,都築響一在這本書裡提及了許多有趣的企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名為「日常東京TOKYO STYLE」的計畫,他拍攝了一百個居住在狹小空間,卻過著自得其樂生活的年輕人,除了想呈現這些寧願住在狹窄房間也不願意成為公司奴隸的生活方式,也同時戳破那些在一般雜誌中所堆砌出來、華美亮麗的東京生活,不過是少數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如果你也是文字工作者,在讀這本書時肯定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份職業的滿滿熱情,繼而重新拾回自己當初所許諾的志業初心。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
市面上談論習慣養成的書相當多,這本要不是因為看到書板有人推薦我還真不會找來看,讀完以後真的獲益良多,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做為範例,總結出的四大法則略為顛覆了我過去的一些觀念,而且比起某些只是灌輸理念跟心法的書,作者以實際且科學的方式讓他的守則更具有說服力。比方說法則之一是「讓提示顯而易見」,就提出若是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個新的習慣融入你原本的生活routine中,甚至與舊有習慣做結合,讓你能更快且更不費力地養成新習慣。其他還有提到環境對養成習慣的影響,若是你想要戒掉某些壞習慣,像是滑手機、沈迷於社群軟體等,試著讓自己待在一個斷網或者遠離手機的環境,會是更好的做法!讀完這本書也會讓人開始躍躍欲試想來挑戰一個新習慣的養成與戒斷了!
金惠珍——《#關於女兒》
雖然書名叫做《關於女兒》,但其實這是一本關於母親的小說,關於一個母親如何面對女兒身為同性戀的事實,還有自己步入老年的滄桑心境。書裡沒有我們所想的那種溫馨和解,中間有許多段落都令我感到撕裂般的疼痛,天底下的父母心大約都是如此吧,擔心兒女在這個保守的社會裡,被歧視與偏見給弄得遍體鱗傷。然而讓她的女兒無法被視為正常的,不就是這每一個人心中的偏見所造成的嗎?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擺盪在主角與女兒及其戀人間的立場,是一個很自虐卻直得反思的過程。我想,唯有讓每個人明白,自己有一天都可能成為某一種少數,我們才能理解那些從來不是「他人的事」,而是都關於我們自己,我們都該挺身而出,不只為了別人,也是為了有一天的自己。
清水潔——《#被殺了3次的女孩》
雖然是報導文學,但記者出身的清水潔這本書讀來卻像推理小說一樣高潮迭起,我們跟隨著作者一路走進這個悲劇性的案件中,那些令人無法置信的黑暗與邪惡,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但最令人坐立難安的或許是,這是真實發生過的社會案件。一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大學生,因為錯識了恐怖情人而慘遭殺害,但更令人悲憤的是她被媒體與輿論殺了第二次,再被警察的失職顢頇與掩蓋謊言殺了第三次。雖然作者說他不是特別有正義感的人,但正因為他的鍥而不捨,才讓這整起事件背後的離譜情事沒有被繼續掩埋下去。在為受害者及遭受二次傷害的遺屬感到悲憤之餘,也同時欽佩願意站出來將事實揭露於人前的記者。
克莉絲汀‧魯潘妮安——《#貓派》
這本短篇小說集有一個很吸引人的slogan:「每段愛情,都是劫後餘生。」原先我以為作者是偏向女性主義,但在細讀裡面的每個故事以後,我發現她想寫的其實更偏向於都市愛情中那些醜陋與不美好之處,那些因為因為慾望而深陷其中無可自拔的平凡人們。作者不帶批判到近似冷酷的觀察,勾勒出芸芸眾生的苦與樂,那種明明想要變得更好卻一腳踏入沈淪的身不由及,或者更簡單粗暴一點的講法,那種人性的犯賤,在這座由慾望所構築的戀愛修羅場裡,沒有誰是絕對無辜的受害者,正因為我們如此渴望被愛,我們也懂得如何以不愛去傷害別人。正如我最喜歡的一篇〈一個好人〉中主角所說:「在一切的底下,我只是那個只想要被愛的孩子,但我試了又試,試了又試,還是不知道怎麼讓那件事發生。」
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
當黃麗群的書迷很簡單,作品不多,不需要傾家蕩產即可收齊,在書櫃上也只佔小小一點角落,而那些珠圓玉潤的文字反覆琢磨也能悟出不同的美。當黃麗群的書迷很難,你知道她這樣一個佛系經營的作家沒什麼野心或慾望,你無法催促她,也無法期待哪天她為了五斗米折腰突然卯起來出書,你只能在網路上等啊等,偶爾看見一篇新寫好的文章就心懷感激地拜讀,然後再次進入無止盡的等待中。於是終於等到她出了一整本書的時候,我捧在手心上一天最多只讀一篇,那樣緩慢彷彿在讀愛人的情書。然而她的文字的確值得等待,她總是能將那些曖昧難解的情感精準描述出來,而在她筆下連冰箱或者飲料點全糖還是半糖都能講出一整篇大道理出來,你怎能不愛她?
陳雪——《#無父之城》
這是我第一次讀陳雪的長篇小說,過往讀的都是她寫與同性伴侶間的平淡幸福。比我想像中的易讀,或許過去我以為她的小說會如同她好友駱以軍那般讓人感到高不可攀,這本書以一個美少女的失蹤作為故事主軸,帶點推理懸疑的成分勾住讀者的好奇心,雖然案件本身的謎底讓我覺得有點空虛,但我很喜歡女主角身為小說家與男主角一同對真相的追索,以及最後回到自身解開身上纏繞多年的死結,結尾關於白色恐怖的部分更是讓我讀到濕了眼框。書中的主要角色都帶著或大或小的生命創傷,曾經重要且深愛之人的缺席,讓他們亟欲想要填補最終卻迷失了自己,最後在這樣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小鎮裡,因為一場帶著悲劇性色彩的事故而相遇,卻弔詭地因此得到某種重生的療癒。我很喜歡結尾所說的:「所謂的真相存在人心,真正的意義在於它作用在人生命裡的方式。」所以不要害怕去追尋你生命中的真相,因為在那些殘酷的背後,仍然有光,那是為了所愛之人努力的勇氣。
李屏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這本散文集收錄的文章多半我已經在網路上讀過,然而集結成冊後的重新閱讀,則讓我更加感動於作者所寫出的那些,台灣女生於成長階段所經歷的種種「不被允許」:小至永遠不會被分配到的雞腿便當,裙子的長度不能短於幾公分,頭髮不能太短到不像女生......。都說台灣的女權是亞洲國家裡最高,然而那並不表示男女已經達到了無庸置疑的平等,我們還是被許多框架給限制,沒有持續的衝撞,我們是無法走到不以性別而論,純粹只被視為一個人對待。就像李屏瑤在書中所說:「也許一開始我們別無選擇,但接下來的每個選擇,都決定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我們不斷除錯,更新版本,最後我們打破那個初始化容器的限制,放掉恐懼,決定去好好愛人,還有練習快樂起來。」最終希望每個女生都能帶著自信的說,「身為女生,我很快樂,也很驕傲。
#在一月結束以前終於完成這篇
#剛好書展因應武漢肺炎而延期
#希望大家可以多買好書支持出版社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你的2019好書又有哪些呢
#歡迎跟我分享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的推薦目錄: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我最喜歡的11本書
拖得太久本來已經有點想放棄寫這篇,但想想還是記錄一下吧,2019年一共讀完了52本書,雖然沒有網路上那些閱讀大大隨便都破百的量,但要精選出自己喜歡的幾本也是猶豫了一陣子,10本書塞不下硬是選了11本XD
以下排序無關排名:
吳明益——《#苦雨之地》
身為吳明益的粉絲,對於等候近四年的新作是一本短篇小說,內心難免有一點小小的失落,再加上去年他決定關閉臉書,等於未來將只有出版作品才能讀到他的文字,著實又是一個令人難以習慣的改變。然而,這一點也無損於這本書的豐富性。六個短篇小說不只藉由一個「雲端病毒」串連起來,前後兩篇也有互相輝映的味道,將科學與文學這看似光譜的兩個極端巧妙地融合,理性與感性也藉由小說人物間的互動碰撞出迷人的火花,寫實之中又揉合了魔幻的想像,讓冰冷的現實也能讀出詩意。從畸人(非殘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世界與語言)如何在這個殘酷世界中生存,到面對突如其來的失去該如何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最後則提及了長久追尋後的幻滅,在多元的主題性間存在著永恆的人生命題,除了生存的必須以外,我們該如何活著?這也是為什麼這些短短的小說,卻讓人有種意猶未盡之感。
湯姆‧尼克斯——《#專業之死》
「剛剛說真金不怕火煉,事實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會被這把火燒到,而禁不起考驗的就會變成炮灰。」
喜歡這本書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翻譯,雖然書中講的是美國,但裡面的諸多現象帶入到台灣的情境,也一點都不違和,專業之死所代表的是現代人不尊重專業甚至懷疑專家的現象,而長此以往的積非成是,則導致民主也瀕臨崩潰邊緣,看看如今席捲世界的民粹浪潮就可以知道這樣的態度造成的傷害有多麽慘烈。如果你疑惑為何身邊那些被假消息給洗腦的人在想什麼,很推薦你讀讀看這本書,或許會豁然開朗。
張嘉真——《#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
因為朱宥勳推薦而發現的台灣文壇新人,處女作收錄了五個短篇小說,舞台背景皆設在校園,看得出來作者並不掩飾自己的稚嫩,然而正如朱宥勳所形容的,她的文字自帶了二十歲的光環,描寫這樣的青春故事恰到好處。我最喜歡第一篇〈馴鹿尋路〉講述女主角與社運男友間關於台灣國族認同問題的衝撞,當初在書店讀到這段話差點淚灑現場:「我們在努力,讓所有人都可以對這片土地有感覺,沒有感覺也沒關係,等到我們找回國家,在我們自己的土地,播自己的種,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感覺。這樣,不論妳想飛去多遠的地方拍照,妳都找得到家。我幫妳開好回家的路。」而〈撲火〉中女校儀隊學姊學妹制的設定,也令我深感親切。
都築響一——《#圈外編輯》
作為一個始終不想走入主流體系內的編輯,都築響一在這本書裡提及了許多有趣的企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名為「日常東京TOKYO STYLE」的計畫,他拍攝了一百個居住在狹小空間,卻過著自得其樂生活的年輕人,除了想呈現這些寧願住在狹窄房間也不願意成為公司奴隸的生活方式,也同時戳破那些在一般雜誌中所堆砌出來、華美亮麗的東京生活,不過是少數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如果你也是文字工作者,在讀這本書時肯定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份職業的滿滿熱情,繼而重新拾回自己當初所許諾的志業初心。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
市面上談論習慣養成的書相當多,這本要不是因為看到書板有人推薦我還真不會找來看,讀完以後真的獲益良多,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做為範例,總結出的四大法則略為顛覆了我過去的一些觀念,而且比起某些只是灌輸理念跟心法的書,作者以實際且科學的方式讓他的守則更具有說服力。比方說法則之一是「讓提示顯而易見」,就提出若是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個新的習慣融入你原本的生活routine中,甚至與舊有習慣做結合,讓你能更快且更不費力地養成新習慣。其他還有提到環境對養成習慣的影響,若是你想要戒掉某些壞習慣,像是滑手機、沈迷於社群軟體等,試著讓自己待在一個斷網或者遠離手機的環境,會是更好的做法!讀完這本書也會讓人開始躍躍欲試想來挑戰一個新習慣的養成與戒斷了!
金惠珍——《#關於女兒》
雖然書名叫做《關於女兒》,但其實這是一本關於母親的小說,關於一個母親如何面對女兒身為同性戀的事實,還有自己步入老年的滄桑心境。書裡沒有我們所想的那種溫馨和解,中間有許多段落都令我感到撕裂般的疼痛,天底下的父母心大約都是如此吧,擔心兒女在這個保守的社會裡,被歧視與偏見給弄得遍體鱗傷。然而讓她的女兒無法被視為正常的,不就是這每一個人心中的偏見所造成的嗎?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擺盪在主角與女兒及其戀人間的立場,是一個很自虐卻直得反思的過程。我想,唯有讓每個人明白,自己有一天都可能成為某一種少數,我們才能理解那些從來不是「他人的事」,而是都關於我們自己,我們都該挺身而出,不只為了別人,也是為了有一天的自己。
清水潔——《#被殺了3次的女孩》
雖然是報導文學,但記者出身的清水潔這本書讀來卻像推理小說一樣高潮迭起,我們跟隨著作者一路走進這個悲劇性的案件中,那些令人無法置信的黑暗與邪惡,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但最令人坐立難安的或許是,這是真實發生過的社會案件。一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大學生,因為錯識了恐怖情人而慘遭殺害,但更令人悲憤的是她被媒體與輿論殺了第二次,再被警察的失職顢頇與掩蓋謊言殺了第三次。雖然作者說他不是特別有正義感的人,但正因為他的鍥而不捨,才讓這整起事件背後的離譜情事沒有被繼續掩埋下去。在為受害者及遭受二次傷害的遺屬感到悲憤之餘,也同時欽佩願意站出來將事實揭露於人前的記者。
克莉絲汀‧魯潘妮安——《#貓派》
這本短篇小說集有一個很吸引人的slogan:「每段愛情,都是劫後餘生。」原先我以為作者是偏向女性主義,但在細讀裡面的每個故事以後,我發現她想寫的其實更偏向於都市愛情中那些醜陋與不美好之處,那些因為因為慾望而深陷其中無可自拔的平凡人們。作者不帶批判到近似冷酷的觀察,勾勒出芸芸眾生的苦與樂,那種明明想要變得更好卻一腳踏入沈淪的身不由及,或者更簡單粗暴一點的講法,那種人性的犯賤,在這座由慾望所構築的戀愛修羅場裡,沒有誰是絕對無辜的受害者,正因為我們如此渴望被愛,我們也懂得如何以不愛去傷害別人。正如我最喜歡的一篇〈一個好人〉中主角所說:「在一切的底下,我只是那個只想要被愛的孩子,但我試了又試,試了又試,還是不知道怎麼讓那件事發生。」
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
當黃麗群的書迷很簡單,作品不多,不需要傾家蕩產即可收齊,在書櫃上也只佔小小一點角落,而那些珠圓玉潤的文字反覆琢磨也能悟出不同的美。當黃麗群的書迷很難,你知道她這樣一個佛系經營的作家沒什麼野心或慾望,你無法催促她,也無法期待哪天她為了五斗米折腰突然卯起來出書,你只能在網路上等啊等,偶爾看見一篇新寫好的文章就心懷感激地拜讀,然後再次進入無止盡的等待中。於是終於等到她出了一整本書的時候,我捧在手心上一天最多只讀一篇,那樣緩慢彷彿在讀愛人的情書。然而她的文字的確值得等待,她總是能將那些曖昧難解的情感精準描述出來,而在她筆下連冰箱或者飲料點全糖還是半糖都能講出一整篇大道理出來,你怎能不愛她?
陳雪——《#無父之城》
這是我第一次讀陳雪的長篇小說,過往讀的都是她寫與同性伴侶間的平淡幸福。比我想像中的易讀,或許過去我以為她的小說會如同她好友駱以軍那般讓人感到高不可攀,這本書以一個美少女的失蹤作為故事主軸,帶點推理懸疑的成分勾住讀者的好奇心,雖然案件本身的謎底讓我覺得有點空虛,但我很喜歡女主角身為小說家與男主角一同對真相的追索,以及最後回到自身解開身上纏繞多年的死結,結尾關於白色恐怖的部分更是讓我讀到濕了眼框。書中的主要角色都帶著或大或小的生命創傷,曾經重要且深愛之人的缺席,讓他們亟欲想要填補最終卻迷失了自己,最後在這樣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小鎮裡,因為一場帶著悲劇性色彩的事故而相遇,卻弔詭地因此得到某種重生的療癒。我很喜歡結尾所說的:「所謂的真相存在人心,真正的意義在於它作用在人生命裡的方式。」所以不要害怕去追尋你生命中的真相,因為在那些殘酷的背後,仍然有光,那是為了所愛之人努力的勇氣。
李屏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這本散文集收錄的文章多半我已經在網路上讀過,然而集結成冊後的重新閱讀,則讓我更加感動於作者所寫出的那些,台灣女生於成長階段所經歷的種種「不被允許」:小至永遠不會被分配到的雞腿便當,裙子的長度不能短於幾公分,頭髮不能太短到不像女生......。都說台灣的女權是亞洲國家裡最高,然而那並不表示男女已經達到了無庸置疑的平等,我們還是被許多框架給限制,沒有持續的衝撞,我們是無法走到不以性別而論,純粹只被視為一個人對待。就像李屏瑤在書中所說:「也許一開始我們別無選擇,但接下來的每個選擇,都決定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我們不斷除錯,更新版本,最後我們打破那個初始化容器的限制,放掉恐懼,決定去好好愛人,還有練習快樂起來。」最終希望每個女生都能帶著自信的說,「身為女生,我很快樂,也很驕傲。
#在一月結束以前終於完成這篇
#剛好書展因應武漢肺炎而延期
#希望大家可以多買好書支持出版社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你的2019好書又有哪些呢
#歡迎跟我分享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 在 a仔.音樂.旅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終於的起心肝整返好對上一次出既Album,叫做《Slow Motion》,其實當時已經整左一個MV,仲有搵左個讀Art既朋友幫手做Graphic Design,亦搵左希子幫手錄音,所以完成到呢隻專輯。事隔8年,係我而家搞緊全新自己作曲填詞既Album之餘,都抽左少少時間去完成返當時想完成既野--將專輯裡面11隻歌做返個Lyric MV,起碼放上Youtube大家可以睇到。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鐘意小弟既創作!
《Slow Motion》專輯:
改編歌詞: a仔 @aamusictravel
主唱: 希子
Cover Design: Chi Yan
Inside Graphic Design: a仔 @aamusictravel、希子、Chi Yan
Lyric MV: a仔 @aamusictravel
混音: 希子
監製: a仔 @aamusictravel
天下之大,唯快不破,但誰說慢就是不好?
活在這繁華的都市中,大人營營役役的工作,小孩忙忙碌碌地讀書,壓力不斷地壓下來,但天下之大,唯快不破,我們只好用更快的速度去應付每分每秒的挑戰,寧可不讓自己喘息,也不要完成不了手頭上的任務。
因為習慣這種節奏,我們漸漸就不懂得慢下來,然而,我們不對生活上的每件事情以慢鏡重播,我們也看不清楚,生活間的點點滴滴。
所以,放慢腳步,遊戲吧!《Slow Motion》裡面11首作品,它們都不會什麼警世名言告訴你,從《Going On》到《事過境遷》,每首歌所寫的,卻可能活生生地發生在每個人的生活上。對!人生中的事和情,總不會像電戲或劇集裡如此震撼,如果不慢鏡重播這些點滴,我們的確會錯失很多東西。現在,讓我們用Slow Motion重新細看我們的生活吧!
曲目:
01. Going On (OT 陳奕迅 - 歌.頌 Verse 1)
02. 遊戲人間 (OT 陳奕迅 - 最佳損友)
03. 長毛 (OT 陳奕迅 - 人車誌)
04. 執著 (OT 陳奕迅 - 一切還好)
05. 信 (OT 陳奕迅 - 後台)
06. 不想愛 (OT 陳奕迅 - 冤氣)
07. 遊戲王 (OT 陳奕迅 - 隨意門)
08. 化妝女孩 (OT 陳奕迅 - 萬佛朝宗)
09. 6月18日 情 (OT 陳奕迅 - 十六月六日 晴)
10. 美好回憶 (OT 陳奕迅 - 粵語殘片)
11. 事過境遷 (OT 陳奕迅 - 歌.頌)
01. Going On
我們有太多事情決定了要做要實行,不管成功與失敗,我們在事發過後,很容易就遺忘了為何我們會走到了這一步,在Keep going on 的同時,又有幾多初衷我們一直記得至今?
02. 遊戲人間
常言道「人生如戲」,我說,「人生如遊戲」。當我們每分每秒都認真地過活,太苦、太有壓力了,人生的得失若然只是遊戲中的勝負,為什麼我們不能看開一點呢? Let's play it, just a game!
03. 長毛
「要了解,這世界必須要鬥大!」
04. 執著
就如《遊戲人間》一曲所表達的,把人生當成一場遊戲,很多東西我們都能放下。這一首歌主要是講愛情這方面,很多人會因愛成恨,就是因為當初付出的一切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報,面對這種「投資失利」,唯有責罪於別人身上讓自己好過一點,但是,執著於對對方的恨,自己真的會好過嗎?
05. 信
典型的「毒男追女神」個案,都是男的一方傾盡心力,去「想」與對方做這做那,真可惜「念力戀愛」以現時的技術還未發展得到,那想來幹麼? 直接找她吧!如果你連你自己都不信,誰信你呢? 這才是問題的癥結喔!
06. 不想愛
據說,大部分能夠成婚的男女,其實婚姻中的另一半,都不是他/她一生中的最愛,不過礙於現實的考慮,一紙婚書還是要簽,離不離婚則是後話了。放慢腳步去想,其實今時今日,談一場最愛的戀愛,好像已經比登天更難,錯愛,偏偏是最容易發生的事。說著說著,我也不想愛了。
07. 遊戲王
「人其實天生奔放貪玩」,這句歌詞大家耳熟能詳,事實上,貪玩是動物的本性,哪怕人類有更高強的智慧,有些法則始終不能改變,更何況,玩,未必是一件壞事呢!
08. 化妝女孩
Oh my god! 太趕了,趕到把這個妝化到......
09. 6月18日 情
09年6月18日,這是一個關於謝師宴後的故事,想了很久怎麼去為這首歌寫個Summary,但好像不用了,歌詞寫得真的很白,不用介紹。
10. 美好回憶
中學時代的回憶往往令人嚮往,這是我的中學美好回憶,不論是同班同學還是不同班同學,都一一訪問了,慢慢細看,最重要的,是回想你自己的美好回憶。
11. 事過境遷
春、夏、秋、冬......萬物隨時間自然地變化,本以為情會隨時間而漸濃,然而大自然早已主宰了這一切,事、景、情都會隨時間改變,亦是,漸漸流逝......
https://aamusictravel.wordpress.com/…/2009%e5%b9%b4%e7%9a%…/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 在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 ... 的推薦與評價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 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中國人線上看, ... ... <看更多>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 在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 ... 的推薦與評價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 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中國人線上看, ... ... <看更多>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分集 在 愛在大都會線上看- 韓劇- Gimy劇迷 的推薦與評價
《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是Kakao TV制作的季播電視劇,第一個故事是《我可愛的相機小偷》,講述了夢想成為“另一個自己”而尋找幸福和愛情的都市男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