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
《義大利之旅》Viaggio in Italia(1954)
「我試圖展現人們真實的狀態。這對男女結婚了,但他們的婚姻卻像一場商業契約,他們想藉旅行來解決紛爭,卻發現彼此已形同陌路。」
— — Roberto Rossellini
《義大利之旅》最初打算改編自法國女作家柯蕾特 1934 年的小說《Duo》,但礙於始終無法拿到版權,所以羅塞里尼必須生出與原本劇情有所出入的故事,而後變成一對面臨婚姻觸礁的英國夫妻,驅車前往義大利拿坡里旅行的過程,其中所提到關於一位逝世詩人 Charles Lewington,普遍認為是源自愛爾蘭作家喬伊斯收錄於《都柏林人》中的短篇小說《往生者》。馬丁史柯西斯說羅塞里尼是位越老越勇敢的創作者,此部電影不依循傳統劇情鋪陳,將戲劇效果留在角色的內心世界,雖然於當時票房和影評表現皆不甚理想,卻對安東尼奧和後來的法國新浪潮影響深遠,現在則被視為一部極具指標性的作品,更是從新寫實主義進入現代電影藝術的墊腳石。
或許當時的畫面無法呈現南義風情的醉人景緻,但一生走過一次維蘇威火山、阿瑪菲海岸、龐貝遺跡、卡布里島,永遠都會記得那片碧海藍天、那陣檸檬清香、那幕風和日麗,山與海兩兩相依,腳踩階梯在斷垣殘壁裡感受古今交錯,視線追逐盡是時空凝滯的蹤影。能目睹遺跡在龐貝出土是一輩子可遇而不可求的經歷,千頭萬緒持續翻騰,這對相擁而死的骸骨是不是也為一對戀人,是不是也僅握著相守一生的承諾,是不是也曾一度面臨婚姻觸礁,是不是在面對死亡之前依然發覺愛與命運的不可違逆?
人們總說,要看彼此是否真正合適,至少要結伴旅行一次。在今年初的《愛.欺》也看見 Alex 與 Katherine 這對夫妻的影子,丈夫嫌妻子過於傷春悲秋、情緒用事,妻子嫌丈夫見山不是山、處處冷嘲熱諷,轉過頭對異性眉開眼笑,轉回來又是一臉漠然疏離,人與人的關係無比脆弱,所謂的愛恨、依賴、犧牲、奉獻與婚姻的親密關係合為一體,上一秒才因積習而怒目相向,下一秒被人潮擠散便手足無措,上一秒嘴裡才嚷嚷著準備離婚,下一秒心急如焚緊握彼此雙手,遙指生命的延續與死亡的不可避免,我們都在命運洪流中選擇了自己的角色。
「我不想以後和我父母一樣,我相信他們曾在某一刻彼此相愛,然而是否在有我之前,他們的愛就已消磨殆盡了呢?當感覺如此容易消逝時,又該如何相信它呢?」
《藍色情人節》提出男人其實比女人浪漫,張愛玲寫愛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你會納悶,真實的愛情走到後來會把我們變成什麼樣子?有時婚姻讓女人覺得自己漸漸在失去,失去價值,是去前途,失去尊嚴,但面對死亡未知與命運浮沉的巨大陰影時,愛又超越了各自的人生之上。英格麗褒曼曾為羅塞里尼拋家棄子,《義大利之旅》卻又是他們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或許我們都渴望從電影裡為人生尋求一絲解答吧。
金馬影展 TGHFF │ #義大利電影課 │ #義大利之旅 │ #羅貝托羅塞里尼 │ #英格麗褒曼
都柏林人往生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
《義大利之旅》Viaggio in Italia(1954)
「我試圖展現人們真實的狀態。這對男女結婚了,但他們的婚姻卻像一場商業契約,他們想藉旅行來解決紛爭,卻發現彼此已形同陌路。」
— — Roberto Rossellini
《義大利之旅》最初打算改編自法國女作家柯蕾特 1934 年的小說《Duo》,但礙於始終無法拿到版權,所以羅塞里尼必須生出與原本劇情有所出入的故事,而後變成一對面臨婚姻觸礁的英國夫妻,驅車前往義大利拿坡里旅行的過程,其中所提到關於一位逝世詩人 Charles Lewington,普遍認為是源自愛爾蘭作家喬伊斯收錄於《都柏林人》中的短篇小說《往生者》。馬丁史柯西斯說羅塞里尼是位越老越勇敢的創作者,此部電影不依循傳統劇情鋪陳,將戲劇效果留在角色的內心世界,雖然於當時票房和影評表現皆不甚理想,卻對安東尼奧和後來的法國新浪潮影響深遠,現在則被視為一部極具指標性的作品,更是從新寫實主義進入現代電影藝術的墊腳石。
或許當時的畫面無法呈現南義風情的醉人景緻,但一生走過一次維蘇威火山、阿瑪菲海岸、龐貝遺跡、卡布里島,永遠都會記得那片碧海藍天、那陣檸檬清香、那幕風和日麗,山與海兩兩相依,腳踩階梯在斷垣殘壁裡感受古今交錯,視線追逐盡是時空凝滯的蹤影。能目睹遺跡在龐貝出土是一輩子可遇而不可求的經歷,千頭萬緒持續翻騰,這對相擁而死的骸骨是不是也為一對戀人,是不是也僅握著相守一生的承諾,是不是也曾一度面臨婚姻觸礁,是不是在面對死亡之前依然發覺愛與命運的不可違逆?
人們總說,要看彼此是否真正合適,至少要結伴旅行一次。在今年初的《愛.欺》也看見 Alex 與 Katherine 這對夫妻的影子,丈夫嫌妻子過於傷春悲秋、情緒用事,妻子嫌丈夫見山不是山、處處冷嘲熱諷,轉過頭對異性眉開眼笑,轉回來又是一臉漠然疏離,人與人的關係無比脆弱,所謂的愛恨、依賴、犧牲、奉獻與婚姻的親密關係合為一體,上一秒才因積習而怒目相向,下一秒被人潮擠散便手足無措,上一秒嘴裡才嚷嚷著準備離婚,下一秒心急如焚緊握彼此雙手,遙指生命的延續與死亡的不可避免,我們都在命運洪流中選擇了自己的角色。
「我不想以後和我父母一樣,我相信他們曾在某一刻彼此相愛,然而是否在有我之前,他們的愛就已消磨殆盡了呢?當感覺如此容易消逝時,又該如何相信它呢?」
《藍色情人節》提出男人其實比女人浪漫,張愛玲寫愛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你會納悶,真實的愛情走到後來會把我們變成什麼樣子?有時婚姻讓女人覺得自己漸漸在失去,失去價值,是去前途,失去尊嚴,但面對死亡未知與命運浮沉的巨大陰影時,愛又超越了各自的人生之上。英格麗褒曼曾為羅塞里尼拋家棄子,《義大利之旅》卻又是他們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或許我們都渴望從電影裡為人生尋求一絲解答吧。
金馬影展 TGHFF │ #義大利電影課 │ #義大利之旅 │ #羅貝托羅塞里尼 │ #英格麗褒曼
都柏林人往生者 在 都柏林人- 愛爾蘭文學大師喬伊斯必讀經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都柏林人 》是詹姆斯喬伊斯的15篇短篇故事合集,他寫這些故事目的在於「揭露那個城市麻痺的心靈。」當時 都柏林人 對大英殖民統治及天主教會的迷信, ... ... <看更多>
都柏林人往生者 在 Global English 全球英語- 2013.11.13 詹姆斯‧喬艾斯短篇小說 ... 的推薦與評價
這句話出自愛爾蘭小說家詹姆斯‧喬艾斯(James Joyce, 1882-1941)的小說〈往生者〉("The Dead", 1914)。這篇短篇小說選自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Dublin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