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電影的引路人】 #李行
有「臺灣電影教父」之稱的導演李行,19日因病逝世,消息一出,兩岸三地許多電影人同聲哀悼,為失去這麼一位前輩導師深深感慨。
李行出生於1930年的上海,大學時期於蘇州修讀戲劇,受費穆的《小城之春》影響,對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隨即因國共內戰被迫中斷學業,並輾轉遷徙至臺灣。
就讀師範學院期間,李行相當熱衷於表演,時常參與話劇社演出並擔任導演,即便退伍工作後,仍不改其志,總是主動尋求各種出演電影或加入製作的機會。
1958年,已出任多部電影副導的李行,終於迎來第一次執導的機會,處女作《王哥柳哥遊臺灣》不僅相當賣座,同時也掀起了臺語喜劇片的風潮,而他也陸續拍攝了《豬八戒與孫悟空》、《豬八戒救美》、《凸哥凹哥》、《王哥柳哥好過年》、《金鳳銀鵝》等電影,均取得不錯迴響。
1963年,李行改拍國語片《街頭巷尾》,這部電影不僅成了健康寫實路線的濫觴,也令他在被拒多次後終於成功進入中影。甫加入中影的他,即與李嘉合導了第一部彩色劇情長片《蚵女》,並獲得1964年亞洲影展最佳影片,隔年又再以《養鴨人家》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情片。
在寫實電影上獲得肯定,李行拍起文藝愛情片也毫不含糊,與瓊瑤合作拍出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浪花》等電影,賣座之餘更捧紅了唐寶雲、柯俊雄、甄珍、鄧光榮、秦漢、秦祥林、林鳳嬌、張艾嘉一眾巨星。
1995年,李行獲金馬獎頒予第32屆終身成就特別獎,而這之前他已用《養鴨人家》、《路》、《秋決》、《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臺北》在金馬累積了三座最佳導演和七部最佳劇情片,其中更於1978-1980年創下三連霸紀錄。
90年代開始,李行從專注個人職業生涯轉而為推展電影事業服務,不僅在金馬影展由民間主辦後接過主席之位,更積極推動兩岸電影文化交流,其執掌的十三年內,將金馬自原本的地區性獎項擴大格局,重新定位成全球華語電影的國際競賽,為後來金馬的輝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李行曾自述電影就是他的天命,他始終滿懷熱忱且樂於提攜後進,為臺灣電影留下難以抹滅的貢獻,回望近七十年的電影生涯,想來應是無愧於心,祝福他,一路安好。
#你對李導的哪部作品印象最深呢
#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吧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79/2/15
攝影:張福興
圖說:導演李行在電影回顧展中表示他從事電影工作前後已廿個年頭。
歷史新聞
【1979-02-05/聯合報/07版/】
李行一心為國片前途而努力
電影圖書館為他舉辦回顧展
【本報記者黃寤蘭特稿】電影圖書館成立後舉辦的第一個活動,是為期一個半月的「李行作品回願展」。館方選擇了李行導演的十八部作品,從早期的台語片到最近的「小城故事」,放映給五百多位具有會員資格的人觀賞。
館方選擇李行的作品有很好的理由。李行的導演生涯前後二十二年,始終堅持著文藝片路線,從他的四十部作品裡,可以看出從民國四十六年到現在台灣文藝片轉變的趨勢,其中不乏影響風氣的作品。
四十部作品中,前九部是台語黑白片,第十部「兩相好」採國台語雙聲帶發音,是李行進入國語影壇的里程碑。第一部作品「王哥柳哥遊台灣」上下集即為製片人賺了大錢,李行就繼續走這種古裝滑稽喜鬧路線,又拍了「豬八戒與孫悟空」、「豬八戒救美」、「凸哥凹哥」、「王哥柳哥好過年」,「白賊七」及續集,「金鳳銀鵝」、「新妻鏡」等。矮仔財和李冠章是這個時期最受歡迎的明星。
那時歌仔戲盛行,「金鳳銀鵝」就是請戲班子來拍的電影,影棚搭在戲院裡,日夜兼拍,十天內要趕完,因為戲班子生意太好,超出十天就要算二十天計。日本片對台語片的影響也很深,「新妻鏡」就改編自日片,「兩相好」則模仿香港「南北和」、「南北兩家親」式的電影。
「街頭巷尾」是李行生命歷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點,這是他第一部國語片,最後一部黑白片,小銀幕,同步錄音。這部電影為國片影壇「健康寫實路線」的濫觴也使李行順利進入中影公司,成為彩色國語片的導演。這以前他屢次申請加盟中影都遭婉拒,「街」片上映時,當時的中影總經理龔弘才發現他的才華,而羅致旗下,簽了三年約。 進入中影,李行細膩而富鄉土色彩的風格得以發揮,連連導出「蚵女」、「養鴨人家」、「婉君表妹」、「啞女情深」等片,及與李嘉、白景瑞合導的「還我河山」,和一部非中影出品的「日出日落」。「蚵女」與李嘉合導,號稱台灣第一部獨立自製彩色寬銀幕電影,因為前此的數部彩色片「吳鳳」、「秦始皇」、「金門灣風雲」為中日技術合作,「梁紅玉」是小銀幕。不過「蚵女」底片仍是送到日本沖印的。這部片子打破國片在亞洲影展中抱鴨蛋或拿個童星獎的紀錄,奪得最佳影片獎。
細數前塵銀幕上 始終執著藝文片
「養鴨人家」是李行第一部獨立導演的彩色電影。那時黃梅調影片風行一時,「梁祝」在「蚵女」前造成空前轟動的紀錄,李翰祥來台創辦國聯公司,連連導出「七仙女」、「狀元及第」等賣座片,刺激台灣影業急起直追。「養鴨人家」再次得到亞洲影展最高榮譽,也是第一部進入香港市場的國片,以後黃梅調就漸趨式微了。
民國五十五年邵氏父子公司在香港闢雙麗(麗都、麗華)院線,專映國片,「還我河山」是開幕首映影片。這條院線持續了十餘年之久,最後終因國片失去了香港觀眾而為嘉禾合併。
「貞節牌坊」、「路」和「玉觀音」是李行摒棄市場因素純粹就電影藝術觀點而拍的作品,但這種嘗試卻使他因票房失敗而走入低潮,轉而朝「情人的眼淚」、「喜怒哀樂」、「羣星會」、「母與女」、「愛情一二三」等故事片發展。不過李行始終不曾放棄理想的創作慾望,「秋決」又使國語片壇產生一次震盪。
這以後李行走入都市型態浮華的文藝片階段,連連出品「風從那裏來」、「大三元」、「彩雲飛」、「心有千千結」、「婚姻大事」、「海鷗飛處」、「海韻」、「碧雲天」、「浪花」、「風鈴風鈴」、「白花飄雪花飄」等片,主角在甄珍、鄧光榮、秦祥林、林鳳嬌、秦漢等人身上打轉,和他前期風格迥異;其中只有一部「吾土吾民」特殊些。
近兩年,李行又企圖回到從前溫厚的鄉土風格,而拍出「汪洋中的一條船」及「小城故事」。他認為二十二年的導演生涯能為影壇證明兩件事,其一是電影事業需要按部就班由琢磨中成長,不是一夕可以成名的,其二是正統文藝片不會因潮流改變就倒下去,他還要繼續為國片前途奮鬥。
「鄧碧雲逝世」的推薦目錄:
鄧碧雲逝世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黃飛鴻電影70周年紀念(1949年10月8日-2019年10月8日),首套黃飛鴻電影預告介紹,由華僑日報1949年10月7日(星期五)第四張第四頁下頁版提供。
黃飛鴻系列影視是以中國清末民初時期真實人物黃飛鴻為主題的電影及電視劇系列。截至2018年,以黃飛鴻為主題拍攝的電影已達103部,黃飛鴻系列電影更是世界上集數最多的電影系列,至今已成為香港最長壽的電影紀錄。
早在1950年代、1960年代,香港便已拍攝了接近80套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當中黃飛鴻一角,除了兩套為白玉堂,皆由關德興擔當;而反派幾乎全部由石堅演出。黃飛鴻其中兩名徒弟梁寬和林世榮,則分別由曹達華和劉湛(著名武術指導劉家良之父親)飾演。
及至1970年代、1980年代,劉家輝及成龍先後演過少年時期的黃飛鴻。
1990年代,尤以武俠片導演徐克的拍攝的黃飛鴻系列(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最為成功,當中黃飛鴻一角多由李連杰、趙文卓等擔任。1992年徐克憑電影黃飛鴻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榮獲最佳導演,麥子善獲最佳剪接,袁祥仁、袁信義、劉家榮獲最佳動作指導,黃霑獲最佳電影配樂。袁和平則在1993年憑《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獲最佳動作指導等。
香港首套黃飛鴻電影於1949年10月8日誕生,朱愚齋(林世榮徒弟)原著,(曲王)吳一嘯编劇,胡鵬導演,武指梁永亨,更情商多位在港設館授徒的黃飛鴻再傳弟子擔任武指及客串演出,包括陳漢宗、潘季一、阮榮貴、胡鵬興、何思傑和胡雲飛師傅等。在選角黃飛鴻時曾考慮由吳楚帆飾演,雖演技一流,但缺點是没有功夫根底,最後由粤劇舞台上的著名小武新靚就(關德興)飾演黃飛鴻一角。曹達華飾演梁寛、高超飾演凌雲楷(代表作是十兄弟中飾演飛天五的角色,於2010年逝世)、何山飾演鬼腳七(後由陳耀林飾演)。
首集演員繼何山飾演的鬼腳七於2018年逝世後(何山孫兒告知),至今相信祗剩下俞明飾演生昌店老闆的陳昌了。
胡鵬(1909-2000),廣東順德生於上海,曾執導近200部電影,尤以黃飛鴻系列電影最為知名。共執導五十八套黃飛鴻電影,1999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卓越成就獎。曾執導1940年唐滌生(唐丹)首次演出電影(大地晨鐘)及1958年查良鏞(金庸)首套武俠小說電影(射鵰英雄傳)。
黃飛鴻(1947-1925),原籍廣東西樵,生於南海縣佛山鎮,父親黃麒英,是廣東十虎之一,拜陸阿采為師,陸與方世玉、洪熙官,都是少林寺至善襌師的高足,是廣東武術界街知巷聞的知名人物。
(1954年)鐵橋三義救穿雲燕,我是山人编著,胡鵬導演,武指梁永亨飾演鐵橋三,于素秋、王元龍、曹達華等主演。南北武俠明星以國、粤語混合演出。新加坡光藝出品。戲橋介紹媲美黃飛鴻傳,但祇出一集便完結了,因鐵橋三與黃飛鴻之父黃膺英同被列位為廣東十虎之一,主角與導演亦是黃飛傳的相熟角色,筆者便順道把它歸纳為黃飛鴻的電影系列内。
*黃飛鴻題材電影作品*
(01)1949.10.8.【黃飛鴻傳】(上集)又名: 鞭風滅燭,胡鹏導演,張作康監製,吳一嘯编劇,關德興飾黃飛鴻,曹達華飾梁寬,(女主角由第一任香港小姐李蘭擔任/曾於海天堂龜苓膏廣告出現)
(02)1949.10.12.【黃飛鴻傳】(下集大結局)又名: 火燒霸王莊,石堅於黃飛鴻電影首次出現,飾演花槍白頭甫。
(03)1950.4.13.【黃飛鴻傳第三集:血戰流花橋】(導演周詩祿太太藍夜擔任女主角,蘇乞兒首次出場,由歌壇笑匠廖志偉飾演)
(04)1950.4.16.【黃飛鴻傳第四集:梁寬歸天】
(05)1951.3.15.【年黃飛鴻傳大結局】(林世榮入門,由黃飛鴻弟子陳漢宗飾演,只出現一集),羅志雄導演。
(06)1953.7.16【黃飛鴻義救海幢寺】(上集),凌雲、王天林導演,尤敏之父粤劇名伶白玉堂飾演黃飛鴻一角,羅艷卿、林蛟等主演。
(07)1953.7.19.【黃飛鴻義救海幢寺】(下集)
(08)1953.11.18.【黃飛鴻一棍伏三霸】
(09)1954.7.21.【黃飛鴻初試無影腳】
(10)1954.10.29.【黃飛鴻與林世榮】(劉湛首演林世榮),编劇王風,在胡鵬執導的三十二套黃飛鴻中均由王風擔任编劇一職,之後再執導九部黃飛鴻電影。
(11)1955.1.13.【黃飛鴻正傳】
(12)1955.7.26.【年續黃飛鴻傳】
(13)1955.11.13.【黃飛鴻花地搶炮】(可能是首部以將軍令為主題音樂及首部有牙擦蘇出場的黃飛鴻電影)
(14)1955.11.23.【年黃飛鴻威震四牌樓】
(15)1955.12.11.【黃飛鴻長堤殲霸】
(16)1956.1.6.【黃飛鴻擂台比武】
(17)1956.1.14.【黃飛鴻大鬧佛山】
(18)1956.1.28.【黃飛鴻火燒大沙頭】
(19)1956.2.17.【黃飛鴻花艇風雲】
(20)1956.2.22 【黃飛鴻大戰雙門底】
(21)1956.2.28.【黃飛鴻大鬧花燈】
(22)1956.3.4.【黃飛鴻七獅會金龍】
(23)1956.3.25.【黃飛鴻獨臂鬥五龍】
(24)1956.4.8.【黃飛鴻三戲女鏢師】(李香琴的首套電影)
(25)1956.4.18.【黃飛鴻義救龍母廟】
(26)1956.4.25.【黃飛鴻七鬥火麒麟】
(27)1956.4.29.【黃飛鴻怒吞十二獅】
(28)1956.5.9.【黃飛鴻伏二虎】
(29)1956.5.16.【黃飛鴻醒獅會麒麟】
(30)1956.5.26.【黃飛鴻鐵雞鬥蜈蚣】
(31)1956.6.13.【黃飛鴻龍舟奪錦】
(32)1956.6.20.【黃飛鴻水底三擒蘇鼠廉】
(33)1956.7.19 【黃飛鴻沙面伏神犬】
(35)1956.7.29.【黃飛鴻紅船殲霸]江】
(35)1956.7.29.【黃飛鴻紅船殲霸】
(36)1956.9.5.【黃飛鴻義救賣魚燦】
(37)1956.9.13.【黃飛鴻觀音山雪恨】
(38)1956.9.14.【黃鴻天后廟進香】
(39)1956.10.20.【黃飛鴻官山大賀壽】
(40)1956.11.17.【黃飛鴻古寺救情僧】(任劍輝唯一演出的黃飛鴻電影)
(41)1957.2.20.【黃飛鴻河南浴血戰】
(42)1957.2.23【胭脂馬三鬥黃飛鴻】,鄧碧雲飾演胭脂馬。
(43)1957.3.21.【黃飛鴻夜探黑龍山】
(44)1957.4.7.【黃飛鴻獅王爭霸】
(45)1957.4.17.【黃飛鴻喋血馬鞍山】
(46)1957.5.22.【黃飛鴻大破飛刀黨】
(47)1957.7.17.【黃飛鴻血濺姑婆屋】
(48)1957.12.1.【黃飛鴻二龍爭珠】
(49)1958.1.26.【黃飛鴻五毒鬥雙龍】
(50)1958.2.13.【黃飛鴻龍爭虎鬥】
(51)1958.2.14.黃【飛鴻大破金鐘罩】
(52)1958.3.30 【黃飛鴻西關搶新娘】
(53)1958.4.15.【黃飛鴻大鬧鳳凰崗】
(54)1958.6.1.【黃飛鴻擂台鬥五虎】
(55)1958.8.14.【黃飛鴻大破馬家莊】
(56)1958.8.24.【黃飛鴻夫妻除三害】,鄔麗珠飾黃飛鴻夫人。
(57)1958.9.21.【黃飛鴻鐵雞鬥神鷹】
(58)1958.10.27.【黃飛鴻虎穴救梁寬】
(59)1959.2.1.【黃飛鴻義貫彩虹橋】(首部全片彩色製作的黃飛鴻電影,並由導演胡鵬自資製作)
(60)1959.6.7.【黃飛鴻被困黑地獄】
(61)1959.7.1.【黃飛鴻戲棚伏虎】
(62)1960.1.24.【黃飛鴻擂台爭霸戰】
(63)1960.6.16.【猩猩王大戰黃飛鴻】
(64)1961.1.15.【黃飛鴻大破五虎陣】
(65)1967.11.8.【黃飛鴻虎爪會群英】,曾江首次演出,飾凌雲楷。胡鹏最後執導的黃飛鴻電影(第五十八部)。
(66)1968.2.3.【黃飛鴻威震五羊城】
(67)1968.4.2.【黃飛鴻醒獅獨霸梅花樁】
(68)1968.7.3.【黃飛鴻醉打八金剛】,王風首次執導,司徒安编劇,王風曾编劇多套黃飛鴻電影,在王風執導的九部黃飛鴻電影中八部均由司徒安任编劇。袁小田參與武術指導,張英才飾梁二牛。
(69)1968.9.6.【黃飛鴻肉搏黑霸王】
(70)1968.11.15.【黃飛鴻拳王爭霸】
(71)1969.2.23.【黃飛鴻巧奪鯊魚青】
(72)1969.4.30.【黃飛鴻神威伏三煞】
(73)1969.7.16【黃飛鴻虎鶴鬥五狼】
(74)1969.10.8【.黃飛鴻浴血硫磺谷】
(75)1970.8.5.【黃飛鴻勇破烈火陣】
(76)1973.9.12.【黃飛鴻】,邵逸夫監製,倪匡编劇,袁祥仁、袁和平任武術指導,谷峰飾黃飛鴻。
(77)1974.1.22.【黃飛鴻少林拳】,鄒文懷監製,洪金寶任武術指導,關德興飾黃飛鴻。
(78)1974.5.25.【黃飛鴻義取丁財炮】,邵仁枚監製,梁少松、李家鼎任武術指導,史仲田飾黃飛鴻。
(79)1976.5.7.【陸阿采與黃飛鴻】,邵逸夫監製,劉家良導演,倪匡编劇,劉家良飾黃飛鴻。
(80)1977.10.6.【黃飛鴻四大弟子】,梁小龍飾鬼脚七、黃元申飾凌雲階、李錦坤飾林世榮,白彪飾梁寬。
(81)1978.10.5.【醉拳】,吳思遠監製,袁和平導演,成龍飾演黃飛鴻、袁小田飾蘇乞兒。
(82)1979.12.19.【林世榮】,鄒文懷監製,袁和平導演,關德興飾黃飛鴻,洪金寶飾林世榮。
(83)1980.12.18.【黃飛鴻與鬼腳七】,關德興飾黃飛鴻。
(84)1981.3.5.【勇者無懼】,鄒文懷監製,袁和平導演,袁家班任武術指導,關德興最後一套飾演黃飛鴻角色,由1949年至1981年共演出七十七部黃飛鴻電影,梁家仁飾梁寬。
(85)1991.8.15.【黃飛鴻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徐克導演,李連杰首演飾黃飛鴻、元彪飾梁寬、鄭則仕飾林世榮、張學友飾牙擦蘇、關芝琳飾十三姨。
(86)1992.4.16.【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徐克導演,李連杰飾黃飛鴻,莫少聰飾梁寬、甄子丹飾纳蘭元述等。
(87)1992.8.8.【黃飛鴻笑傳】,李力持導演,譚詠麟飾黃飛鴻。
(88)1992.【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宗師】,錢嘉樂飾黃飛鴻。
(89)1993.2.6.【黃飛鴻之鬼腳七】,午馬導演,元彪飾鬼脚七。
(90)1993.2.11.【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徐克導演,李連杰飾黃飛鴻。
(91)1993.4.1【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王晶導演,李連杰飾黃飛鴻。
(92)1993.4.1.【黃飛鴻對黃飛鴻】,李力持導演,譚詠麟飾黃飛鴻。
(93)1993.5.20.【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王群飾黃飛鴻。
(94)1993.6.10.【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徐克監製,元彬導演,趙文卓飾演黃飛鴻。
(95)1993.9.3.【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袁和平導演,甄子丹飾黃麒英、于榮光飾鐵馬騮、曾思敏飾少年黃飛鴻。
(96)1994.2.3.【醉拳II】,劉家良導演,成龍飾黃飛鴻、狄龍飾黃麒英。II,劉家良導演,成龍飾黃飛鴻、狄龍飾黃麒英。
(97)1994.7.2 【醉拳III】,劉家良導演,季天笙飾黃飛鴻、劉德華、鄭少秋等主演。
(98)1994.11.17.【黃飛鴻之五 : 龍城殲霸】,徐克監製,元彬導演,趙文卓飾演黃飛鴻。
(99)1997.2.1.【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徐克監製,洪金寶導演,李連杰最後一次飾演黃飛鴻(第六次)。
(100)2004.6.17.【八十日環遊世界】,成龍、洪金寶等主演,片中有廣東十虎角色。
(101)2014.11.27.【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周顯揚導演,彭于晏飾黃飛鴻、梁家輝、洪金寶等主演。
(102)2018.【黃飛鴻之南北英雄】,林珍釗導演,趙文卓飾黃飛鴻。
(103)2018.【黃飛鴻之怒海雄風】,麥子善導演,趙文卓飾黃飛鴻(四演黃飛鴻)。
阮俞明
注:以上文章,转自香港收藏家吴贵龙先生FaceABook.
鄧碧雲逝世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鬧鐘取雞:一個貫穿五十年,從上海到撒哈拉的故事》
這段時間,我一個人窩在離西屬撒哈拉不遠的某個「曾經的西班牙殖民地」,親近山,望著海,細細琢磨西屬撒哈拉的歷史,跟緊台灣局勢演變,關心美國總統大選,因歐洲嚴重疫情而憂心.
每個周末,我都會去吃碳烤沙丁魚,到市集逛逛,總會經過一個賣舊貨的小攤,攤上的東西不多,就一個老先生孤伶伶守著,我從沒見過誰跟他買東西,畢竟在這地方,老東西主要消費客群依舊是歐洲觀光客,摩洛哥人對這些舊貨不甚感興趣,一旦武漢肺炎讓觀光客來不了,等同老先生沒收入.
前天,我再度經過他跟前,見他又是一個人守著一個無人駐足的小攤,心裡很是難受,想著隨便跟他買點東西都好,給他一點兒「新氣象」!
我一靠近,老先生熱情打招呼,豪邁地跟我說,我是他今天第一個客人,要我盡管挑,他會算便宜一點!我心想,正確來說,應該是很久以來,唯一一個客人吧!
我蹲在他的小攤前,挑了老半天,實在沒啥喜歡的,很是為難.眼角看到一個老式鬧鐘,圖案是母雞帶小雞,有點可愛,我好奇地指了指那顆鬧鐘,老先生利索地拿起來,上緊發條,這鐘當場滴答滴答走了起來,我發現上面的公雞的頭竟然會動,腦中馬上想到最近剛創業的「姚姓雞董」(人稱「姚總」),便要老先生拿給我仔細瞧瞧.
這鬧鐘還蠻好玩的,有點生鏽,有點泛黃,顯然是老東西,但整體狀況還不錯,上面寫著簡體字的「中國上海」,我問老先生,這鐘哪年代的?他說至少上百年,是遠從中國來的!我笑一笑,說這鐘不可能有上百年歷史,老先生激動地說:「我都七十歲了,這鐘當然比我老!沒有一百年是要幾年?」我笑而不語,心想,號稱是一百年前的鐘,用的竟然是簡體字,啊你這樣是要把中華民國擺哪裡?!
我沒多說,直接問價格,他給了我一個頗高的數字,我說有點超出我的預算,老先生微微抬起下巴,跟川普一樣噘著嘴,不無傲嬌地說:「就這個價錢!妳全摩洛哥找找看,絕對不會有第二顆!」說完,直接把鬧鐘放回去.
哈哈哈,老先生超有個性,一點「和氣生財」的意思都沒有呢!但我明白他的心情,我自己推撒哈拉深度導覽時,同樣很忌諱客人議價,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服務就是值這個錢,只要客人嫌貴、想要折扣,都會讓我覺得自己很「廉價」,寧願不接單.
正當我猶豫著,老先生繼續碎念:「我找了很久,上山下海跑了很多地方,才找到這種鬧鐘,老古董了,還可以用,跑遍摩洛哥都不可能有第二支了!就只有我有而已!」看著那隻公雞規律地啄著米,竟然讓我聯想到「姚總開飯」的logo,心想,好吧,如果一顆古董鐘都可以遠從上海飄洋過海來到撒哈拉,幾十年後,被我在市集偶遇,這樣的「緣分」也是無價啦!
我接受老先生提出的價格,低頭掏錢,老先生還跟我說,鬧鐘壞了,儘管拿來找他,他幫我修!這時一個摩洛哥小家庭經過我們,好奇地問老先生,這鬧鐘,他賣我多少?一聽到價格,轉頭看我的眼神,彷彿我是凱子,呵,我可以想像老先生的寂寞,多數摩洛哥人不太能理解老東西迷人之處,只覺破銅爛鐵還敢賣這麼貴!
回到家,很快在網上查到這是七O年代上海鑽石牌雞吃米鬧鐘,據說在中國曾經相當普及,家家戶戶有一個,現在公司還出產懷舊復刻版哦.
七O年代的上海,有著什麼樣的風華?
七O年代的上海,是文革時期的上海,我因而看了張藝謀《歸來》(2014),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據只節選了小說最後三十頁來拍攝,仍看得我非常揪心沉痛,無法想像文革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七O年代的台灣呢?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與日本斷交、十大建設建設、蔣中正逝世、中壢事件、被美國斷交,再到1979年美麗島事件。在此同時,鄧麗君、齊豫與鳳飛飛等人嶄露頭角的年代,瓊瑤電影獲得空前成功,校園民歌逐漸引領潮流.
七O年代的香港呢?
我只知道《唐山大兄》創下當時香港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房紀錄,葉問與李小龍相繼逝世,正找著資料,剛好一個「在港港人」敲我,我順勢問她:「七O年代的香港,讓妳聯想到什麼?」她馬上回我:勤力、獅子山精神以及「香港榮光」.
那麼七O年代的西屬撒哈拉呢?
呵,是的,那正是區域動盪不安,歐洲殖民勢力不得不撤出非洲的年代,同時也是三毛與荷西前來撒哈拉居住,讓三毛寫下《撒哈拉的故事》與《哭泣的駱駝》的年代.
從一九七O到二O二O,四、五十年過去了,中國從文革到大國崛起,台灣走過風風雨雨,直到「小英凍蒜」(對,我就1450),香港從總督麥理浩到反送中,而西屬撒哈拉呢?三毛與荷西早已離開也先後離世,至今仍有三毛迷前來尋找三毛足跡,而三毛書裡意外記錄下的西撒主權紛爭,至今未能解決.
五十年後,我們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面對的,將是什麼樣的世界?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屆時我早已不在人間,若這雞吃米鬧鐘依然完好,有人幫他上個發條,他也將如此刻般,滴答滴答地唱起時光流逝之歌.
在離西撒哈拉這麼近的地方,在市集偶然遇見一顆來自文革上海的鬧鐘,真的是很奇妙的緣分!我請老先生讓我幫他跟鬧鐘合照,證明我真的是在撒哈拉遇見這顆鐘的!我沒有瞎掰啥奇特經驗哦!
總覺這顆鬧鐘滿滿的好兆頭!瞧這雞,吃了幾十年的米,依然孜孜不倦地吃著,超有香港「勤力」精神的好嘛!我這懶人,聯想到台南碧雲寺傳奇故事「出米洞」,就是不管那個雞怎麼吃,永遠有吃不完的米,超讚的好嘛!哈哈哈!
喔對了,附上讓我一看到這顆鐘,就想到的「姚總開飯」粉絲頁,姚總年輕有為,有理想有抱負,這鬧鐘年紀都還比他大呢!想買雞的,歡迎找他!雖然我還沒機會品嘗他們家的雞,但是每次看他PO各式雞料理的照片跟影音,都覺得超好吃的!他們家那個雞烤好之後,用剪刀剪開,吼,還有雞皮脆脆的咖滋咖滋聲,還有湯汁滴下來,一整個奢華!堪稱雞界法拉利!
「姚總開飯」粉絲頁:https://web.facebook.com/%E5%A7%9A%E7%B8%BD%E9%96%8B%E9%A3%AF-100802211805729/
在此並恭祝姚總:「開張雞祥,大雞大利!」
公雞依循秒針節奏,低頭啄米的樣子很好玩,特地錄了下來,放留言第一則.
鄧碧雲逝世 在 圖書館- #簡單看娛樂「媽打」鄧碧雲逝世30周年,一起緬懷... 的推薦與評價
簡單看娛樂「媽打」鄧碧雲逝世30周年,一起緬懷「萬能旦後」鄧碧雲逝世30年,香港電影資料館將大碧姐主演的18部作品重現銀幕,讓影迷能夠重溫經典,一起緬懷她。 ... <看更多>
鄧碧雲逝世 在 奇人奇遇) 何非凡,鄧碧雲,梁醒波,南紅 的推薦與評價
... 逝世,享齡55歲。1974年3月19日在九龍殯儀館舉行喪禮,遺體下葬九龍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演出電影作品(138 部). Скрыть. Peter Suk Sin Chan · Movies ... ... <看更多>
鄧碧雲逝世 在 隱瞞30年鄧碧雲死因真相讓人驚,丈夫真面目終於瞞不住 的推薦與評價
隱瞞30年 鄧碧雲 死因真相讓人驚,丈夫真面目終於瞞不住,現臨終前生活曝光看哭眾人#娛記太太#粵劇# 鄧碧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