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雙北廢物,其他縣市的只能多擔待點!市長是誰真的很重要!#民主政治就是自作自受!【鄉下有鄉下的樣子!】#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94866720653403&id=584986081641475
【曝新北、台中疫苗施打率吊車尾 林靜儀:分配了還不會好好打】
Chin Jung-Gong:這篇聲明點名台北市新北市,因為柯文哲侯友宜把基層醫護(診所)的疫苗優先順位放在里長之後。
**這裡有六都施打率比較,可以看到雙北台中都落後桃園與台南高雄。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52504
**對不起各位!訊息不完全正確。它來自在台北市開業的好朋友夫妻。他們說被排在里長之後,並附上(關於疫苗注射優先順序的)台北市公文、以及這篇聲明。所以,台北市基層醫護的確在里長之後,新北市發生什麼事、讓醫師公會全聯會要發此公文,就不知道了。目前,新北市有些區的診所醫護已經分配到疫苗施打,有些還沒有;有些里長已經施打、有些還沒有;看不出規律(會是看更清楚的精準綁樁嗎?),總之就孩又些基層醫護並未被排在優先順位~或許這就是全聯會發聲明的原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372187769473549&id=100000471687612
【回顧】
【輝瑞疫苗台灣買得到?柯P:一定排到很後面、晚於英法兩國】
一「專訪/柯文哲:大陸未來可能送疫苗 | NOWnews 今日新聞 | LINE TODAY」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41560759317328&id=584986081641475
彭勤富:新北市長帶頭靠么疫苗拿得少
阿就給你也打不完啊
一天打73隻好意思寫出來有夠悲哀
星期天還沒打半隻
超前部屬是超到天國去逆?
這麼廢
當然是先分給有認真在打的地方好嗎?
#沒關係新北市民滿意就好🤗
#病毒週休一日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25159010830625&id=100000097096318
要守住疫情,一線人員的疫苗接種為最重要。
但不可思議的是,新北周六疫苗只施打了73位?!是的~是73位,而且「周日」~是「零」!
是的,你沒看錯新北疫情如此嚴峻,打疫苗竟「周休二日」!配發的AZ1.8萬劑疫苗,新北這麼多醫療院所,全部竟只打了5千多劑。
你會說量能不夠啊?!但同時間,高雄已經施打完了1.3萬劑。(網友補充至周日中午已經達1.7萬劑)預定今天分配的疫苗施打完畢。
陳其邁市長知道打疫苗的重要性,拼了命部署施打,為了多一人施打是一人,讓「10劑疫苗打了11人」,人家是如此的珍惜疫苗!你有看陳市長天天開記者會嗎?
而你像猴子再天天開記者會!天天帶記者去看你在街上查街友有沒戴口罩。
你整天腦裡想的是2024,天天就是想作秀。
沒關係,新北市民的命不值錢,而且市民對你滿意度還最高⋯⋯悲哀,在此我只能恭喜新北市民了。
你們以為新北市疫情越來越嚴重是偶然嗎?搖頭!
#再靠北疫苗分配少啊
#高雄10劑打了11人
#你能想到的除了封城還是封城
#假模假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99496973649822&id=100007686430757
彭勤富:甘靈糧啦
人命關天禮拜天休息啦
疫苗給你放冰箱啦
#撿角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26572207355972&id=100000097096318
無良公關:台南打完了,雙北呢?
台南今天零確診,雙北呢?
台南完全管制市場出入口,雙北呢?
#不要再哽咽了好嗎
#鄉下的樣子給你看
#就怕你學不來哪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07884029351666&id=584986081641475
劉哲瑋:很多人質疑政府推國產疫苗是炒股...
那侯市長該不會在炒龍巖?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08011792672223&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總統府表態「沒刁難疫苗」 侯友宜:人民心裡的感受最清楚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08961382577264&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Boba ET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題:花蓮206特別報導 主持人: 楊文嘉 來賓: 第一小時 台中市迅雷救援協會理事長 江俊岳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秘 羅惠群 資深媒體人 彭華幹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第二小時 臺中市迅雷救援協會理事長 江俊岳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秘 羅惠群 資深媒體人 羅友志 資...
醫師全聯會訊息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防疫訊息請分享✅
非必要別出門,假日宅在家
您有多久沒好好看一本書,聽個喜歡的音樂CD,或跟家人看一部一直沒時間看的DVD影片?週末假日宅在家,幫防疫人員一個大忙!
醫療前線工作量遽增,醫師公會全聯會號召萬名基層醫師,協助政府防疫作戰,全力守護國人健康。
感謝防疫英雄全力投入,但防疫不應只是他們的責任,國人同胞假日期間減少非必要的移動,降低區域間散佈傳染的風險,保護自己,也是對防疫人員最大的幫助。
醫師全聯會訊息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大意外發生,別忽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台鐵太魯閣號110年4月2日發生出軌事故造成嚴重死傷,台鐵機務處處長陳詩本表示,據調查袁淳修煞車時是奮力重拉煞車4秒,並且堅持用生命拯救乘客,直到撞擊失去生命為止,(4/5)袁淳修骨灰乘坐專用列車前往台中,而袁淳修同事、長官也自發於樹林站「交班」除向袁淳修喊話任務已結束,也全體列隊敬禮,而專車及現場行經列車也鳴笛致意[1]。
本起事故造成50人死亡和216人輕重傷,為1948年臺灣鐵路管理局成立以來最嚴重的鐵路死傷事故[2]。太魯閣號的倖存者在社群媒體上寫到:
有很多悲傷、遺憾、但看見更多的是感恩。
我們是第一時間逃出車外的第三節車廂。
看見
好不容易打開門時,大家沒有爭先恐後,而是手把手地扶持身旁的人。
看見
兩位健壯的男孩立刻主動跳下去在門口接應大家下車。
看見
位在第一車廂的列車長幫助其他人脫身出來後,繼續幫忙大家疏散、幫忙我們提行李走過鐵軌,再折回現場協助救災。
看見
第一批來到的救難人員急火火地衝向山洞,因為太焦急還一度跌在鐵軌旁。
聽見
年輕救難員一邊動作、一邊手抖個不停,一旁老練的救難員對他說「不要想太多、盡全力救就好。」
看見
現場警消人員忙碌地安排救難動線、安排獲救人員爬到上方清水休憩站等候,仍然不忘溫和且親切地回應每個人的狀況。
看見
獲救的人沒有抱怨或躁動,而是互相詢問傷勢、分配補給的水和食物。
感謝為乘客犧牲自己的兩位駕駛員,
相信他們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仍努力地煞車,車子才停下來。
願主親自安慰他們的家人。以及所有罹難的家屬和每個關心我們的朋友們[3]
■Care the Carer(關心照顧者的健康)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張自強主任」表示,台鐵太魯閣號發生嚴重出軌意外,事故傷者與救災人員連日接收負面訊息可能出現罪惡感、情緒不穩及殘酷景象不斷湧現等症狀,呼籲應重視「Care the Carer(關心照顧者的健康)」,確保救難者身心健康。
張自強主任指出,面對連日處理重大事故,無論直接或間接投入救災或醫療復健工作者,都可能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包括感到身心疲憊(日以繼夜搜救與協助)、罪惡感(為何沒有及時把他們救出)、心情憂鬱(每天看到悲傷的景象)、無助(明明救出但無法救活)、情緒不穩(壓力與疲憊造成)等,且緊急救護、搜救或傷亡者家屬崩潰等殘酷景象會不由自主出現在腦海中,導致心理健康失調等現象[4]。
■不只罹難家屬、一線人員,一般民眾也會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工系吳書昀教授」指出,重大災難發生後,經歷事件人員因直接面對傷痛,身心受影響程度強烈;一般民眾雖沒直接經歷卻可能因新聞事件勾起創傷記憶,或因災害故事、畫面不斷重播導致心情低落、焦慮不安等身心狀況,專家呼籲要多留意身邊親友情緒,必要時應尋求專業醫療[5]。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治療與預防(醫師完整說明):人生總是有許多意外,經歷過或大或小的創傷後,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走出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許多人在經歷創傷後,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長期承受失眠、惡夢、嚴重焦慮…等症狀。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案,常會因為否認或害怕再度體驗創傷,因此逃避就醫,身為醫療人員,這就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我們只有在更加了解這個疾病後,才能對自己,以及旁人的心理健康,有更多的關注與同理,讓更多人能夠順利走過生命中陰暗的幽谷。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多數是因為直接經歷,或親眼目睹駭人的事件所引發。常見的創傷事件包含瀕臨死亡的威脅,例如綁架、兇殺、戰爭、天然或人為災難、嚴重的身體傷害、虐待或性暴力等。
甚至這些創傷,不一定要是自身經歷或親眼目睹的,有時光是「得知」親密的家人或朋友遭受創傷事件,都有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後群,導致回憶、惡夢、嚴重焦慮,以及無法控制地想起創傷事件。
根據終生盛行率的研究,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不少見,平均來說,遭受創傷後有9.2% 的受創民眾曾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在性侵、戰爭、監禁和屠殺的倖存者,則有高達33%~50% 的盛行率。
經歷重大創傷事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短時間內出現回憶、噩夢、嚴重焦慮、回想起創傷事件…等狀況,其實是人之常情。但隨著時間經過,與良好的自我照護,多數人最終能夠恢復。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惡化,持續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並且干擾了日常的工作與社會功能,就很有可能是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後群(PTSD)」。
■影響 PTSD 的因素主要可以分為「危險因子」與「復原因子」兩類
不是每個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都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實際上,大部分的人並不會發展成這個疾病。一個人是否會發展成 PTSD,其實受到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
危險因子是會讓一個人「較容易」發展成 PTSD;相反的,復原因子則是能夠「減少發展成 PTSD 的風險」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危險因子:
▶經歷過創傷事件或極端危險的事件
▶遭受傷害
▶目睹他人遭受傷害或死亡
▶童年創傷
▶感受恐怖、無助或極端害怕
▶創傷事件後社會支持不足或缺乏
▶事件後面臨極端壓力,例如失去親密的家庭成員、感到痛苦與受傷、失去工作或居所
▶曾經有精神疾病病史或藥物濫用紀錄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復原因子:
▶尋求他人支持,例如朋友與家人
▶創傷事件後尋找支持團體
▶肯定自己面對危險的行動
▶準備正向處理策略在或在創傷事件過後從中學習
▶感到恐懼時同時有能力有效應變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有哪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部分症狀,通常在事件後三個月內會開始產生,症狀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創傷經驗再體驗:
在創傷事件過去後,個案可能會透過做惡夢,夢見同樣事件發生,或者在白天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再度感受到受創的感覺。
▶過度警覺:
經歷過創傷事件後,有些個案會持續處在警戒狀態。
▶逃避及麻木:
許多人會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
▶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
聯想障礙、對創傷事件認知扭曲而責怪自我或他人、情緒低潮、疏離他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要如何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提供個別化的治療規劃。常見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心理治療(含特殊治療)」與「藥物治療」。
■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進行壓力管理,適度放鬆身心
長期承受壓力是 PTSD 的危險因子,對於這點,我們可以透過壓力管理,培養抗壓性,增加適應能力。
像是進行時間管理、放鬆練習、冥想,培養規律休閒與運動的習慣,讓心情放鬆才能夠思慮清晰地解決煩惱。另外也可以透過填寫自我覺察量表,例如心情溫度計、事件衝擊量表,了解自己或關心周遭的人。
▶給予個案實質支持與陪伴
如果家人剛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事件,給予足夠的情緒支持、實質的陪伴與傾聽就是最簡單也最好的幫助。
▶媒體自律,減少過度報導社會重大創傷事件
媒體的自律,也是一個重點。社會新聞上的意外、強暴、綁架、兇殺或暴力攻擊事件,其實也屬於創傷事件,可能增加民眾發展成 PTSD 的風險。如果媒體可以不要刻意強調、渲染恐懼,對整體社會來說,也是另一個預防 PTSD 的重要努力方向[6]。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關懷彼此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雅羚理事長」也呼籲,民眾可以多關照自己與身邊親友的情緒反應。
▶多關照情緒反應
黃雅羚理事長提到,當日常生活的安全、平穩因為事件此時這麼有即視感與威脅感,難免都會在接觸相關訊息、搭乘交通工具時有過度敏感的反應出現,像是:悲傷、低落、氣憤、恐慌…等情緒,其實都是在非常時期下,可以理解也很正常的反應。
▶減少情緒刺激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羅惠群副理事長」說明,如果民眾發現到自己在連假期間,甚至是回到平常生活與工作崗位後,仍然會不斷反覆地想滑開手機、打看電視接收相關訊息,還有許多新聞畫面在腦中盤旋不去,低迷或激動的情緒久踞心頭,這些都提醒著需要稍稍遠離一下這些訊息,過度的訊息暴露有可能超出了我們的身心負荷。
▶允許、放慢、陪伴、轉移、活動
羅惠群副理事長解釋,如果真的自己或身邊親友有上述反應,最要緊的是「允許」自己與他人呈現/表達上述情緒。再者是「放慢」地給予回應,也許不急著給予建議,反而用行動予以「陪伴」會是最適當的支持方式,民眾可以漸漸地把這段時間的注意力從事件、新聞畫面「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如果可以的話,再陪著親友到戶外「活動」透透氣,與其他親友相聚、連結,若能有些肢體上的擁抱與安撫,更能給予即時的支持與同在感[7]。
■若連續1個月有悲傷、焦慮、憂鬱等症狀應速就醫
「台灣憂鬱症防治學會張家銘理事長」建議,第一線人員內心應常保持「心理急救」狀態,以防創傷壓力症,且不論救災或倖存者接下來若連續1個月有悲傷、焦慮、憂鬱等症狀應速就醫。
張家銘說,對於老人、小孩及原本就有嚴重身心障礙或創傷經驗者,一定要特別關心注意,他們相對容易被忽略或較為脆弱,從過往經驗於災難中有親人過世、身體受傷、家園及財物受損者,甚至那些不顧危險、沒有休息的救難人員都是創傷後壓力症的高危險族群,應該是優先被關注且幫他們加油打氣。
張家銘提醒,若倖存者或救難人員於事件發生後1個月,內心仍持續有痛苦、哭泣、悲傷、害怕、憤恨、驚嚇、夢魘、失眠、焦慮、憂鬱、易怒、緊張等症狀,甚至產生與災難相關的精神疾病如創傷後壓力症、憂鬱症,焦慮症或恐慌症等,應速接受精神或心理治療,避免症狀持續或更為惡化[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udn.com 聯合新聞網)太魯閣號殉職司機袁淳修「任務完成了」!台鐵同事敬禮交班:https://bit.ly/3cXWBP8
∎[2] 維基百科「2021年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https://bit.ly/31RTG3Z
∎[3]
(udn.com 聯合新聞網)太魯閣司機員生命倒數仍踩煞車救乘客 同事送最後一程:https://bit.ly/3fSBXBF
Rae Cherry - 作為這次408太魯閣號的倖存者,有很多悲傷、遺憾、但看見更多的是感恩。:https://bit.ly/3uuHHG0
∎[4](自由時報)救護人員出現罪惡感、情緒不穩,職能治療師籲重視「Care the Carer」:https://bit.ly/3cUjP8t
∎[5] @[186593071836:274:商業周刊(http://xn--zsrzt.com/)]「整天看災害報導,一般民眾也恐引發創傷反應」:https://bit.ly/3cZ61cV
∎[6](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治療與預防,醫師完整說明」:https://bit.ly/3sZKJ4p
∎[7](健康醫療網)「太魯閣號出軌事件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關懷彼此」:https://bit.ly/3rUGh5H
∎[8](蘋果新聞網)【台鐵出軌】倖存者、救難員小心創傷壓力 專家:連續1個月悲傷焦慮應就醫:https://bit.ly/3fQEP1T
➤➤照片
∎(ETtoday新聞雲 / 雲論 /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台鐵出軌》第一線人員正承受著巨大傷痛!降低PTSD傷害你我可以如此陪伴」: https://bit.ly/2Q9oFWs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救災人員PTSD」:https://bit.ly/3cZ4XWI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之衝擊:問題與對策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7-1/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國民健康署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台鐵太魯閣號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諮商心理師公會 /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衛生福利部 /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醫師全聯會訊息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題:花蓮206特別報導
主持人:
楊文嘉
來賓:
第一小時
台中市迅雷救援協會理事長 江俊岳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秘 羅惠群
資深媒體人 彭華幹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第二小時
臺中市迅雷救援協會理事長 江俊岳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秘 羅惠群
資深媒體人 羅友志
資深媒體人 彭華幹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內容:
第一小時
(0209災情最新統計+現場連線)
Q:階段性搜救完成 統帥飯店、國盛六街開挖
Q:2度勘災蔡英文夜宿花蓮 受災戶悲喊要個家
Q:老娘來背! 統帥女住戶救出半癱中醫師
Q:母女家被震碎!民宿老闆即刻救援 秒開房供熱食
Q:毛小孩被救回 奴才個個相擁大哭
Q:移動生命偵測器 搜救犬也抱病待命!
Q:「安靜能繫望」5字訣 避免加深災害創傷?
Q:花蓮人心驚驚 專家推薦運動、聊天、喝溫熱飲?
Q:沒受難、沒救災 看太多災情訊息也會憂鬱?
第二小時
(0209災情最新統計+現場連線)
Q:搶救空間狹窄!特搜隊員用手開挖累翻?
Q:特搜遭鋼筋劃傷5cm 負傷把江振昌拉出?
Q:不知道是倒哪邊 搜救最怕餘震一直來?
Q:災難現場滿目瘡痍 搜救隊員壓力破表?
Q:「煞」到就去拜拜 搜救隊員沒有療癒課程?
Q:屏東漢堡店老闆超熱血 衝花蓮為災區煮熱湯!
Q:宜蘭情侶災區供餐、煮薑茶 「我不會救災但會做早餐」
Q:最暖後盾!嘉義民眾開車8小時寒夜送雞湯
醫師全聯會訊息 在 防疫建議網路瘋傳醫師全聯會闢謠| 打假特攻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達到108例的確診個案,指揮中心更強調,接下來兩週將會是防疫的關鍵期,現在有 訊息 框稱說是 醫師全聯會 聲明,今天起10天台灣正式進入疫情関鍵期 ... ... <看更多>
醫師全聯會訊息 在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再澄清聲明】 針對Covid-19 ... 的推薦與評價
醫師 公會全聯會 · 1.減少進入公共場所。 · 2.用餐儘量將食物外帶。 · 3.正確方式洗手(特別重要)。 · 4.避免戴隱形眼鏡, · 5.吃熱食,避開生凉食物,多吃蔬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