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有成年前才需要監護權
現在孩子已經3歲近2個月,不要再讓我們的孩子等到18歲....
那天已不再需要監護權了.....
-----
作為同志收養家庭的原罪?跨不過的門檻? 😩
【回顧2021/3/30舊文】
作為「同志家收養家庭」,我們既要背負著社會對「同志家庭」的不理解,也要背負社會對「收養家庭」的不理解
但這都還好,至少至少,會希望不要連法律上,設置著我們跨不過去的門檻
歧視一:同志要收養小孩要維持單身🙀
我們當年要收養送件前,748施行法通過了,原本是想要結婚的,但我們被阻止了,因為如果我們去結婚,我們會變成「不合格的家長」
現行法律逼得我們「先有後婚」
這也讓同志伴侶
被迫捨棄雙親收養的條件😭
只能將就單親收養的條件
用比較差的經濟條件、比較差的照顧資源條件來進行收養媒合
雖然收養機構,通常會要伴侶兩人一起走整個收養過程
但最後法律上,又只能呈現一個人的資料
用伴侶的方式要求同志收養人
但只給同志收養人較差的法律關係
歧視二:已婚同志要再收養小孩要先離婚🙀
朋友們問我們:「我們想收養小孩,但我們已經結婚了,那怎麼辦?」😟
只能看家人能不能允許你們先離婚?或去辦離婚,但不要讓家人知道?這會不會很觸霉頭?這會不會反而在收養程序上,因為有離婚的記錄,變成婚姻關係不佳的理由?
為何國家法令要逼著社工要已婚同志先離婚?衛福部要社工不可以要已婚同志先離婚,那要怎麼幫助已婚同志收養小孩?衛福部自己要不要說清楚?
我們家,已婚,想要再收養二寶,但我們需要先離婚,才能收養?憑什麼當初叫我們收養送件不能結婚,現在又要我們結婚?
我們同志收養人能不能結婚,都是國家的行政立法說了算😢
歧視三:已婚同志要收養配偶小孩
好不容易完成所有的收養程序,孩子入戶口了,我們登記結婚了🙀
從2014年9月20日衝戶政,登記結婚,被這個國家拒
終於在2021年1月20日得以在彼此身份證的配偶欄,看到彼此的名字
現在要我們先離婚再收養小孩就算了
為什麼不讓喵爸可以收養肉肉?喵爸就是肉肉的爸爸
為什麼連讓喵爸成為肉肉爸爸的權利都沒有?
異性伴侶親生子女沒這個問題,異性伴侶無血緣收養子女沒有個問題,同性伴侶親生子女沒這個問題,就只有我們同性伴侶無血緣收養子女會遇到這種鳥問題
歧視四:沒親權就沒辦法留職停薪🙀
原本我們在收養程序中,是希望圍爸先育嬰留停半年,全心照顧肉肉;再換喵爸育嬰留停半年,全心照顧肉肉。
但748施行法通過後,沒有允許我們共同收養。喵爸沒有親權,所以喵爸沒有資格申請育嬰留停。最後,我們只能決定先送托嬰中心,請人照顧。
歧視五:沒親權,進修也沒辦法留職停薪🙀
喵爸在一邊工作,一邊進修,一邊育兒,原本要進行諮商實習,但育兒的責任感,讓喵爸更多時間投入育兒,陪伴肉肉。蠟燭真的沒有辦法三頭燒。
最後喵爸選擇兼顧工作與育兒。如果喵爸有親權,就可以選擇以育嬰的理由申請延長修習年限。而不是,沒有選擇。
歧視六:沒親權就沒醫療同意權🙀
每次到診所、醫院,都是圍爸填資料、圍爸簽名,因為喵爸沒親權,就算有委託監護,也沒有醫療同意權。
憑什麼這個國家法令,要讓一個當爸爸的人,當女兒生病時,連處理自己女兒醫療照顧的權益都沒有?
歧視七:沒親權如果法定監護人掛了,那孩子怎麼辦?🙀
如果圍爸突然心臟不跳了,呼吸停了,那孩子的監護人會變成誰?
肯定的是,這個監護人不會是喵爸
那什麼時候才會是喵爸成為監護人?連圍爸死了,喵爸也無法成為監護人…因為喵爸只是法律關係上的陌生人,因為748施行法,沒有允許同志家庭有姻親,連姻親都不是
歧視八:沒親權,但是孩子家長的配偶,又有委託監護,那這個人是……🙀
每次去銀行、郵局、證券、戶政,只要處理到肉肉的事
只要出示戶籍資料,就會進入澄清孩子有沒有雙親,要不要另一個法定代理人來的問題,陷入無限循環,原本辦理5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就會搞好幾個小時
法律就是沒有給肉肉同志收養雙親的權利,我們才需要辦委託監護
委託監護就是圍爸不能親自處理時,委託喵爸處理監護的意思
不要再鬼打牆,請行政、立法給我們親權呀!
同志收養家庭的孩子,被剝奪了擁有雙親的權利
不符合最佳利益
孩子只有成年前才需要監護權
現在已經過了2年半,不要讓我們的孩子等18年😭
#同志收養家庭 #法律困境 #生養平權 #收養自由 #性傾向平權
#他是我爸爸 #同性配偶收養 #親權 #兒童節 #兒童最佳利益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產後漏尿 #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 #磁波椅 #G動椅 上次因為po文分享我去治療產後尿失禁、產後漏尿的問題後,好多人私訊問我坐磁波椅到底可不不可怕!?所以我這集是為了服務這些可愛的媽媽們喲~~~我把我治療的過程拍給大家看啦~~ 真心覺得現在有磁波椅真的好棒棒!這是一種簡單又輕鬆,只要坐在椅子上(...
醫療 進修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大人小朋友都岩食既護眼食療】
自從疫情以來,我收到唔少fans嘅訊息,話大人多左work from home,而小朋友嘅學習都多左網課,擔心成日對著手機同電腦,會影響眼睛健康,問我有咩保護眼睛嘅食療。
💁🏻♂️三子明目茶
☘️功效:明目益睛
材料:決明子 4錢、沙苑子 1錢、枸杞子 2錢、胎菊 1錢
☕️造法:
1.決明子和沙苑子先用白鑊略炒備用
2.將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加入熱水焗5分鐘即可
除了食療,作為一個近視患者,(我都好深近視架!成日工作睇症、讀書進修)要keep住眼晴健康,我深深感受到
一副好的眼鏡的重要性。
其實,唔講唔知選擇鏡片都好大學問。
我研究左不同牌子的鏡片的功能,今次我就揀左「德國蔡司」。
🧐點解揀「德國蔡司」?
可能大家同我一樣,出名的當然是相機鏡頭!但原來德國蔡司一家制造光學系統及醫療設備的德國企業;他們的品牌出名精準及可靠!你知道我每日要見好多病人,尤其是針灸,每一針都要精準,所以,我要依賴眼晴的穩定及準確。
💁🏻♂️今次,我就驗配了德國蔡司的SmartLife鏡片適合無時無刻都對住電話電腦的現代人,望不同距離、方向和突然轉焦點時都不會那麼辛苦;鏡片設計還把我的年齡和瞳孔大細計算在內,配出只屬於我的鏡片。呀,今次的鏡片加咗防病毒鍍膜,用納米銀離子技術,能持續殺滅 99.9%細菌和病毒,多重防護!
🧐優質的鏡片都要有專業的視光檢查
要決定鏡片度數前,一定要做足視光檢查。「博視」的眼科視光師幫我做左一個全面檢測。
除一般近視散光測試,今次更幫我的雙眼做了深層檢查,就是這部非入侵性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簡稱OCT),它能檢查視網膜細胞及神經線的厚薄程度,收集清晰的組織影像資訊🖥📊,從而診斷岀初期視覺神經受損情況,為青光眼及黃斑點病變作出早期檢測評估。幸運地,視光師說我的眼底很健康😄😄
如果你想體驗專業的視光檢查及優質的德國察司鏡片,「中醫爸B粉絲」就可到博視專業驗眼集團驗配鏡片可享以下優惠:
🎁🎁🎁 🎁🎁🎁 🎁🎁🎁
● 蔡司鏡片HK$500優惠券
● 「光學斷層掃描及全面眼睛檢查」HK$500優惠券 (原價HK$800)
Action now 👉🏻👉🏻
1-Whatsapp 9296 6864登記
2-留低「中醫爸B粉絲優惠」、你的名字。
3-有同事會在3天內為你完成預約檢查日期及時間。
#OCT驗眼 #ZEISSHK #SmartLife #蔡司鏡片 #bestvisionConsultants #博視專業驗眼中心
醫療 進修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療還是相對保守的行業,傳統觀念就是默默耕耘….專注本業很重要,但是專業能力已經成熟,卻沒有機會幫助更多病人,要繼續耕耘到什麼時候才會被看見?或許這個時候可以勇敢跨出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強化專業影響力,幫助更多病人,也能讓自己得到成就感。」
⠀⠀
⠀⠀
◾️在韓國進修,回台準備大展長才?
⠀⠀
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除了要認真打報告之外,另外一個很大的業務是各項介入檢查與治療。需要接受介入檢查治療的病人,必須透過臨床醫師轉介,但是一個全新的治療方式,大部份醫師不熟悉,再加上我不是那麼資深,所以一開始我是沒有任何病人的。
⠀⠀
這跟許多剛升任主治醫師的學弟妹一樣,終於有自己門診,但是都沒有病人,心裡很失落,更何況放射科很少開門診,也不會有病人主動來掛號。這時候,只能靠平日做人累積的功德值,剛好學長的朋友長期有甲狀腺結節困擾,始終不願意開刀,所以學長就把朋友轉介給我。⠀⠀
⠀⠀
⠀⠀
◾️記者會,讓自己第一次被看見!
⠀⠀
有病人,治療效果也很好,下一步?繼續苦苦等待下一個病人?
⠀⠀
不要忘記媒體的影響力!相信各家醫院都會定期舉行記者會,不要害羞,勇敢為自己爭取機會,不然永遠只有空守診間,滿身武功,卻沒機會幫忙病人。
⠀⠀
2017/8/1 媒體報紙報導之後,我們科的櫃台湧入許多想要求診的電話。從那個時候,我就開始看特別門診到現在,直接面對這些需要幫忙的病友。
⠀⠀
⠀⠀
◾️網路時代,能被搜尋,才能存活。
⠀⠀
2018/1/13 我參加了新思惟的《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在當天課程開始前,我按照實作講義,花了 30 分鐘,完成部落格雛型。專業人士要將時間專注在寫文章上,而不是傷腦筋如何架設部落格,這些事情,只要照著講義,電腦白癡如我,也可以在最短時間搞定。
⠀⠀
在這堂課裡,劉育志醫師強調部落格與臉書粉專並行,才能得到最大功效。部落格用來整理專業文章,可以分門別類;臉書粉專用來張貼連結,增加觸及互動。一開始我沒有太多自信,所以我的粉絲專頁是在 2018/12 才正式開張。
⠀⠀
⠀⠀
#努力不會白費 #要等待被看到的機會
◾️為什麼有機會出書?
⠀⠀
我一開始參加寫作課程內心當然是有卑微的幻想,希望有機會出書,但是回歸現實,自己沒有教職,沒有頭銜,相對年輕,只是一個陽春主治醫師,出版社怎麼可能找上我?(醒醒吧~~)
⠀⠀
於是我問小鈴姐,為什麼找我?我沒有任何名氣,她不怕這是一場注定賠錢的生意嗎?小鈴姐說,原水只出版過一本有關甲狀腺的書,而且還是一本翻譯書,台灣目前也沒有任何有關甲狀腺結節的專書,而且她覺得這個議題很重要,或許這不容易是一本暢銷書,但是原水長期專注在健康議題,她覺得這樣的書可以幫助很多人,所以希望找我合作。
⠀⠀
她也觀察過我的粉絲專頁跟部落格,她發現我是有在認真經營粉絲專頁,同時也在部落格有許多相關專業文章。
⠀⠀
⠀⠀
🎉 恭喜 #鄭凱倫醫師 透過部落格讓特殊專業被看見,受邀出專書!
⠀⠀
⠀⠀⠀
📣 如果,你……
⠀⠀
- 有自己的專業,希望讓大家知道我的能力,拓展知名度。
- 有自己的診所,希望能增加患者信任度,增加自費比例。
- 想在網路上推廣,甚至開設課程,或提供顧問諮詢,作為小小創業。
- 是年輕醫師,苦於無法累積自己的患者,擔心薪水過低。
- 是主治醫師,希望更多人知道你,能被其他醫院挖角擔任主管。
- 是家長,看蔡校長帶兩個小孩寫部落格,想知道背後的技巧。⠀⠀
⠀⠀⠀
│2021 / 11 / 28(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在後疫情時代,用正確的方法耕耘,寫下你的發展故事!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醫療 進修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產後漏尿 #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 #磁波椅 #G動椅
上次因為po文分享我去治療產後尿失禁、產後漏尿的問題後,好多人私訊問我坐磁波椅到底可不不可怕!?所以我這集是為了服務這些可愛的媽媽們喲~~~我把我治療的過程拍給大家看啦~~
真心覺得現在有磁波椅真的好棒棒!這是一種簡單又輕鬆,只要坐在椅子上(不用脫褲子)就可以有效治療尿失禁的方法~~
非侵入性、也沒有輻射的問題,有這樣問題的朋友們,真的可以去找醫師詢問看看哦~
自從我發文後才發現,產後漏尿是很多媽媽的困擾,而且是很常見的~
但根據統計:只有二成的女性會主動就醫。
大部份的人都會覺得這是害羞、難以啟口的問題,所以選擇隱忍或是逃避~
雖然尿失禁不會威脅生命,不過卻深深影響我們日常的社交生活及品質,甚至會影響到心理層面的問題(自卑)
很多人問我費用的問題,因為影片中醫師也有提到,因為不是每種尿失禁都適合磁波椅,而且醫師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去設計療程,所以會建議直接去找曾醫師比較快哦~~
曾郁文醫師是婦產科專業醫師,長期以來都在專攻女性私密處治療,而且也非常認真的持續到各國參加研討會和進修,所以像是這種女性尿失禁、或是私密處的搔癢、反覆感染等問題…,都是她的專長~
重點是和她聊天真的是像和好姐妹在聊私密問題一樣,很親切而且很安心可以把問題都請教她~~
結果,我這集影片不是在業配磁波椅,是在業配曾醫師才對 XD
沒辦法,我真的太喜歡她了!!
G動椅的治療原理是利用高強度聚焦電磁技術(HIFEM™),來刺激骨盆底深層肌肉,並恢復神經肌肉控制能力。
它是透過被動的方式,使我們的骨盆底肌達到一個足夠強度、足夠頻率的收縮,每一次28分鐘的療程,等同於做1萬2千次凱格爾的收縮效果耶~
所以如果大家覺得不太會做凱格爾運動、或是覺得效果有限,也可以先透過磁波椅來恢復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哦!
可以在這裡找到豆豆媽咪喲~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obemami
❤️追蹤我IG: https://www.instagram.com/dobemami/
合作邀稿: bonniechuang@supermami.asia
會做這集也是因為:喜歡做醫療健康相關的影片,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使命,如果真的能幫助到大家、我覺得就算辛苦(電腦當機了二次)也值得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ac5JDdMqdY/hqdefault.jpg)
醫療 進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介紹
訪問作者:謝依婷 醫師
內容簡介: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一直說頭痛而拒學的少年,以自己的血,寫下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四歲女童拿玩具刀瘋狂剁碎黏土人。她被娃娃車司機性侵了。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少女纖細手臂上的自殘傷痕,就像媽媽的情人一樣數不清。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最好的朋友驟逝,女孩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兩年來從未開口的少女,最後寫下了這句話。
任何表面狀況都不僅是表面。最需要去聽見的,往往是沒有說出口的。
身為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謝依婷深知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尋找自我定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小事,卻可能造成令他們窒息的壓力和影響。大人不解的情緒起落、行為變化,事實上,正是孩子在釋放線索,用力呼救:「請你多注意我!請你真的瞭解我!」
謝醫師溫柔同理,帶我們一同牽著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看入受創的心,理解傷的源頭,因為當孩子被理解、被接納了,他們也更能有力量,好好長大。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說不出口。那麼,我們就先對他們說吧:
{孩子別怕,我會陪著你,我會接住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不變。}
作者簡介:謝依婷 醫師(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
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
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經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6q-cb4w-nQ/hqdefault.jpg)
醫療 進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介紹
訪問作者:陳佳宏 醫師
內容簡介:
好發率比胃癌、胰臟癌高?!
台灣首本專論全方位預防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是罕見疾病,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更高!
全身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地方,都有可能引爆地雷,
咳嗽、氣喘、腹瀉、心悸、熱潮紅、皮膚炎……,
你以為的小問題,卻是大症狀,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避腫瘤誤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罕見疾病?──錯!它的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都要高!
☆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直腸、肺部、胰臟、胃部、大腸
★聚焦多面向照護──兼顧情緒與疾病,身、心、社、靈的照顧
☆晚期癌症適應──社區醫療,導入早期緩和治療
身體警訊篇
˙低血糖
˙熱潮紅
˙反覆腹痛、胃潰瘍
˙咳嗽
˙心悸、氣喘
˙發熱、盜汗
˙皮膚炎
NET醫療篇
˙與腫瘤捉迷藏:尿液檢測、CgA檢測、影像學檢測
˙手術最優先: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注射酒精,讓腫瘤壞死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救命稻草──PRRT療法是什麼?
˙抗癌好累又好痛,該怎麼解決?
緩和醫療篇
˙緩和醫療VS.安寧照護,哪裡不一樣?
˙長照2.0,從住院銜接整個社區
˙社區居家照顧,吃喝拉撒睡全包攬
˙安寧緩和居家照護
心理適應篇
˙為什麼會是我?疾病認知的重要性
˙接受或者抗拒?癌症晚期情緒適應
˙CALM心理支持模式
作者簡介:陳佳宏 醫師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
內科專科醫師
血液病科專科醫師
腫瘤內科專科醫師
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
血液及骨髓移植專科醫師
航空醫學專科醫師
◎現職
國防醫學院副教授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安寧病房主任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師資及心理腫瘤專家
作者簡介:呂敏吉 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雙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
內科專科醫師
腫瘤內科專科醫師
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現職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安寧療護科主任
臺北市政府醫務室門診院聘主任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一般內科主治醫師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師資
作者簡介:蔡惠芳 社會工作師/諮商心理師
◎經歷
社會工作師
醫務專科社會工作師
諮商心理師
◎現職
三軍總醫院社會服務室 社工師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師資及心理腫瘤專家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eOO3ziLS1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