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上一封信我們講了NBA退役球員的故事,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另一群富有的人,就是那些富豪家族的繼承人。
相比起NBA球員,富豪家族的繼承人們從小就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中,有最好的條件接受教育,上一代人也會想盡辦法保障這些子孫後代的生活,但這些富有的繼承人們還是常常陷入巨大的不幸,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封信我們就以美國曾經的首富J. 保羅·蓋蒂家族的故事作為例子,談一談這個問題。
J. 保羅·蓋蒂是什麼人?
J. 保羅·蓋蒂是何許人也? 他是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首富。如果你去過洛杉磯,可能參觀過以他名字命名的蓋蒂藝術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如果你還沒有機會去,將來到洛杉磯時一定要去那裡看看,蓋蒂藝術博物館可能是美國西海岸最好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本身以及裡面的藏品,都源於蓋蒂的捐贈。
蓋蒂發家於二戰後,1966年他的財富據估計就超過了12億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當時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把他列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個人;到1976年他去世時,身價超過了60億美元。和今天很多富豪擁有的只是資產市場上的紙面數字不同,蓋蒂的資產都是真金白銀。
蓋蒂的父親算是一個小富翁,1914年蓋蒂22歲的時候,他給了蓋蒂1萬美元讓他鍛鍊商業才幹。蓋蒂從這1萬美元起家,到20年代就賺到了300萬美元。1930年蓋蒂父親去世的時候,只給蓋蒂留下了財產的5%,不過蓋蒂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石油帝國。
二戰之後,蓋蒂做對了一件事,成為了世界首富:1949年,蓋蒂從沙特國王手裡獲得了沙特和科威特中立區大片土地的石油開採權,當時那些土地不過是一些不毛之地而已。幾年後,1953年,這片土地中的石油被勘探了出來,很快年產量就達到1600萬桶;僅僅三年時間,蓋蒂就收穫了10億美元的財富,很快成為了美國首富和世界首富。要不是後來沙特和科威特收回了這些土地的開採權,今天這兩個國家相當一部分資源都應該屬於蓋蒂的後人。
不過蓋蒂這個人在花錢上有一些奇怪,可以說是既摳門,又慷慨。蓋蒂對自己和家人非常摳門。蓋蒂有五個兒子,但他最喜歡的小輩是三兒子生的一個孫子。1973年,這個孫子在意大利被綁架了,綁匪要求1700萬美元的贖金,一開始蓋蒂一毛錢都不願意出,後來松口說可以出100萬美元,因為100萬是他可以申請抵稅的最高金額。時間越拖越長,綁匪割下了小蓋蒂的一隻耳朵送回來,出於輿論的壓力,蓋蒂這才出了幾百萬美元贖回孫子。
但另一方面,蓋蒂在藝術收藏和支持藝術事業上卻一擲千金。蓋蒂有一個很奇怪的想法,他說藝術品的美非常純粹,表裡如一,不會讓人失望,但人卻做不到這一點。為了收藏藝術品,蓋蒂專門雇了一個團隊幫他尋找、鑒定和收購藝術品。當時很多藝術品拍賣的記錄,都是蓋蒂創下的。
隨著收藏的藝術品越來越多,他蓋了一座博物館來收藏(就是這封信題圖中的博物館),並且配備了相應的管理基金會,也就是今天洛杉磯的蓋蒂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蓋蒂博物館在蓋蒂去世後依然秉承了創始人的做事風格,對於優秀藝術品不惜重金,又創下了很多拍賣紀錄,比如梵高的代表作《鳶尾花》、馬奈的《春天》等等。我把這兩幅畫的圖片放在了文稿中,你可以看一眼,肯定不陌生。
蓋蒂的子孫表現如何?
說完了蓋蒂本人,我們再來看看蓋蒂的子孫。作為首富的孩子,蓋蒂的子孫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嚴格來說,這些子孫都不太成器。蓋蒂的長子原本應該繼承家族財富,但因為壓力太大自殺了。
有人可能覺得不好理解,含著金湯匙出生,世界首富的長子,躺著就有數不清的財富繼承,哪來的壓力呢?其實,有錢的人,沒有錢的人,各有各的壓力和煩惱。擁有巨大的財富並不就意味著幸福。說個很簡單的道理:有了錢,你就需要管好錢,尤其這些錢還是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這不是一件容易事。上一封信那些NBA球員的結局,我們也都看到了。有的人能管好一百萬,一千萬,但到了一個億也許就要出問題。蓋蒂的長子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對於如此龐大的家族財富和產業,他知道自己力有不逮,然而將來又不得不擔起這份重任,於是他選擇了自殺來逃避。
蓋蒂不喜歡他的二兒子,長子自殺之後,家族的重任就落到了三兒子小保羅·蓋蒂的頭上。蓋蒂生怕他壓力太大,對他比較放任自流,結果這個兒子就染上了一個惡習——吸毒。一個人但凡和黃賭毒沾上邊,基本不可能獲得幸福。雖然後來小保羅·蓋蒂戒了毒,但在美國社會仍然不受歡迎,最後移民到了英國。前面提到的那個被綁架的孫子就是小保羅·蓋蒂的兒子,這位小孫子被救回來後受了驚嚇,也染上了毒癮和酒癮,一輩子生活在輪椅上。
蓋蒂的第四個兒子戈登·蓋蒂被認為是最有資格繼承家業的人。他平時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慈善事業上,在社會上口碑很好。然而後來他被曝出在婚外包養了一個外室,還生了三個私生子女。在當時的美國,這種做法也不被社會所認可。蓋蒂的第五個兒子12歲就夭折了,這裡就不多談了。
富豪家族如何安置巨額財產?
或許是出於對子孫的失望,蓋蒂在留給他們生活無憂的錢之後,把大部分的財產都捐了出去,主要是以信託的形式經營蓋蒂博物館,也就是前面說的蓋蒂基金會。這也使蓋蒂博物館成為了世界上最有錢的博物館。當然,這個基金會和蓋蒂的子孫後代就沒什麼關係了。
那麼蓋蒂留給子孫後代的錢是怎麼處理的呢?和美國絕大部分富豪一樣,是通過信託的方式管理的。這種方式有三個好處。
首先是在稅務上會享受一些實在的利益。美國的遺產稅很高,父母把財產傳給子女時大約要交掉一半的遺產稅,子女如果花不完再傳給第三代,還要再交掉一半。這樣幾代人下來,遺產基本上都交了稅。通過這種方式,國家可以拉平社會財富的差距。但如果你將財產放在信託中,寫清楚將來潛在的受益人和使用方式,那麼交過一次遺產稅後,子子孫孫都不用再交稅了。
其次,用信託來管理,財產可以完全按照創立者的意願來分配。比如你有兩個孩子,希望多給老二一些錢,可以在信託文件中寫得很清楚。蓋蒂不喜歡二兒子,因此在信託中給他分的錢特別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信託可以規定受益人每月以特定的方式(比如固定金額)領取收益,這樣可以防止後代中出了敗家子一次性把錢揮霍光。這可能是信託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家族信託常常成為富豪後代安身立命的最後一個保障。
蓋蒂知道他的子孫顯然不能守好家業,因此生前通過信託安排了一部分財產的傳承。為了和之前講的博物館信託區分,我們不妨把這個信託稱為家族信託。
蓋蒂算是想得很周全了,但在蓋蒂過世之後,他的子孫很快就肢解了家族信託,一次性把錢分到了各自腰包里。這件事在法律上原本是做不成的,但蓋蒂的子孫們雇了律師專門尋找當初創立信託時的文件漏洞和法律漏洞,居然就做成了。當然,他們在經濟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一次性支付了巨額的遺產稅和所得稅。
不過這樣分家之後,蓋蒂的子孫就失去了未來安身立命的最後一個保護傘,每個人生活的好壞就要看他們自己管理錢財的能力了。
按照當初家族信託創立時蓋蒂定下的財產領取比例,第四個兒子戈登·蓋蒂獲得了比較多的遺產。到了1986年,這部分石油產業的價值已經漲到了100億美元,戈登·蓋蒂轉手就賣給了得克薩斯石油公司(Texac,今天雪佛龍公司的子公司),把資產變現。然而三十多年過去,這份財富已經縮水到了20億美元。雖然依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對於蓋蒂家族來說,已經遠沒有往日的輝煌了。
今天社會上已經沒有多少人關注蓋蒂家族了,然而蓋蒂的子孫們還是不斷曝出醜聞,很多人因為毒品和槍支濫用等問題早逝,家族後人彼此之間也是官司不斷。美國人講起這個家族,常常會用「金錢的詛咒」這個詞來描述他們。
2017年,好萊塢把蓋蒂家族的故事搬上了銀幕,中文名叫《金錢世界》,英文名稱更加直接——「全世界所有的錢」(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在這部電影中,蓋蒂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成為一個有錢人很容易,做一個有錢人卻很難。」這句話可謂發人深省。
蓋蒂家族的故事並不是個例,歷史上19世紀末的美國首富範德比爾特,集裝箱的發明人、20世紀中期的美國首富馬爾科姆·麥克林,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富豪亨特兄弟,這些家族的後人都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內就使家族財富大幅縮水。
小結
這些故事時常讓我想起《天龍八部》中掃地僧講的一番話。這位老僧講,武功和德行的修行要相匹配,否則有武功而無德行,有強力而無慈悲,人就會出大問題。金庸的小說中常有對社會的隱喻,所謂武功的修煉其實可以化用到許多事情上,爭名求利,不外如是。
積攢了財富本來是好事,但如果德不配財,財富反而會變成詛咒。財富是這樣,聲望、地位等等也是如此,如果來得太快太容易,人其實很難承受。我見過不少年輕人,一畢業就加入新興公司,公司迅速發展,他們的職級也水漲船高,但自己的能力其實沒有跟上。手下管理的團隊一旦大了,經常乾砸事情,團隊和他們本人都很難成長起來。這些年輕人早年的運氣到了這時,反而成了詛咒。
對一個人來講,最安全、也最容易獲得幸福的發展方式,就是年齡、修養、能力、財富和地位同步上升。否則,即使財富和地位一夜暴漲,終究會因為修養和能力的不足而跌落雲端。人難免做一些發橫財的美夢,但當現實中遇到了種種誘惑,你不妨想一想蓋蒂家族的故事,以為自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RIC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二次元食物具現化主要是在把二次元的料理或是食物 盡量的把它複製到現實的一個這個 單元 今天做的是銀之匙的 天空樹豬肉飯 ↓↓想看不同的影片請點選下方連結↓↓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24 烘焙王 富士山麵包 ►►►https://youtu.be/YDTL-vfDHB4 【...
「銀之匙第三季」的推薦目錄: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意大利衣食住行- KK Life in Ita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RIC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 - Niokbt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史前文話- 【這個世代最令人遺憾的漫畫-銀之匙】 如果你沒有 ...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閒聊] 為何銀之匙沒有成為神作?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動漫文潮第三季2018年7月3日「銀之匙#02重新剪輯版」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求推薦追求夢想熱血動畫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C_Chat - [閒聊] 銀之匙能看到真是太好了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閒聊] 銀之匙14卷封面| C_Chat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推薦《銀之匙》兩季動畫食完 - 動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 – Habihia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 – Bcyusp 的評價
- 關於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 巴哈姆特動畫瘋 - Ustmy 的評價
銀之匙第三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103回夏甲Day3 對戰簡析 (8月12日)
『一回戰』
第1試合 明桜(秋田) vs 帯広農業(北北海道)
明櫻身為秋田縣代表,今年又有目前高校最速男球速已可以達到157公里的職業注目右腕風間球打,自然會讓人期待再次看到秋田旋風席捲甲子園。
風間球打身高183公分,他在秋田大會上包含決勝戰在內先發三場26局投球中他只失三分,飆出32次三振。在地方大會八強戰中更新自己最速紀錄到157公里。接下來大家都期待能看到他更新由日南學園寺原隼人在2001年創下的甲子園最速紀錄158公里。
風間家有四個兄弟,球打是老三,老大叫球道、老二球星、老么是球志良,四兄弟都有野球的經驗。
明櫻這次還有二遊兄弟組合,由二壘手三年級哥哥石田一斗、搭配游擊手二年級的弟弟石田戀,這對兄弟二遊搭檔守備相當不錯,另外哥哥一斗同時也是投手,最快球速能投到143公里,在秋田大會中也有兩場先發的紀錄,內容也相當不錯。
睽違39年終於第二次殺入夏甲的帯広農業,最為人熟知的記憶點可能是他就說熱門漫畫銀の匙當中大蝦夷農業高等学校的參考原型,同時也是去年由當紅女星廣瀨鈴主演的NHK連續劇夏空裡面十勝農業高校的原型。
去年夏天以21世紀枠的資格擊敗健大高崎,經歷去年的勝利,今年野球部的今年的SLOGAN定為「再甲 帯農Revolution21」希望再度衝擊甲子園,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在地方大會平均打擊率.425,平均一場比賽能打進10.3分都在本次大會排名前列,在北北海道大会決勝戰面對帯広大谷的比賽更是直接以19-2打穿。從地區大會開始連續六戰都能達到雙位數安打,總計90支安打,平均一場15支,而四強戰和決勝戰都達成全員安打。
中心打線三棒二年級生清水椋太高達.520的打擊率在地方大會斬獲10分打點為全隊最高,四棒三年級主將佐伯柊也有.444的高打率,五棒渋谷悠稀也是.560打率9分打點。
一棒的三年級生西川健生原本上高中之後不想繼續打棒球了,已經選擇加入排球部,但高一那年的夏天看著電視上的甲子園直播突然覺得心頭一熱,因此決定加入野球部,跟大家一起拚甲子園。
二年級王牌佐藤大海在地方大會六場比賽都有出賽,主投38局掉11分,球速並不快,很少超過130,大部分在120公里後半,但控球非常好,打擊方面則是有著全隊最高的.6192打擊率。
野球部的51人中,有15人家裡是務農的,因此他們的應援也很受到注目,會在應援席上演唱日本農業高校Club的會歌「FFJ」(Future Farmers of Japan )。
⚾⚾⚾⚾⚾⚾⚾⚾⚾⚾⚾⚾⚾
県立岐阜商業(岐阜) vs 明徳義塾(高知)
三年級的主將兼捕手兼四棒高木翔斗會是隊伍打線上的核心人物,在地方大會全隊打的六支全壘打中他就包辦了三發,目前高校通算20發全壘打,在地方大會23個打數9支安打8分打點,可以說是非常活躍,另外在阻殺表現上也蠻出色的。
王牌左腕野崎慎裕雖然身高並不高只有172公分,但最快球速能到145公里,搭配上滑球、切球、曲球以及變速球三振能力非常不錯,是球隊很重要的戰力,另外二年級生小西彩翔、三年級生大島成憧以及最速可以投到148公里的松野匠馬都是投手陣的可用之兵,松野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就讀県立岐阜商業,並且都有打進過甲子園。
打線上広部嵩典是比較令人期待的點,広部是屬於小鋼炮類型的打者,身高只有165公分,身材非常壯碩,全力揮擊的身影也讓他得到Mr.Fullswimg men的稱號。
県立岐阜商業目前的監督為鍛治舎監督,執教經歷非常豐富,在社會人球界以及高中球界都享譽盛名,今年初戰就對對決明徳義塾的馬淵史郎監督,兩位名將的對決非常令人期待。
鍛治舎監督為了要訓練選手的打擊,在打擊練習時都會將投球機設定在時速140公里並擺放在距離打擊區15公尺的地方,同時使用一公斤重的球棒,練習揮棒至少一組300下,在這樣的訓練下,幾乎所有選手的揮棒速度經過測試都能超過146公里。
今年的高知大會非常受到全國的注目,因為明德義塾的對手正是擁有職業注目投手森木大智的高知高校,最終以5比3獲勝。
明德義塾的打擊在這次大會中不算突出,但以游擊手主將米崎薫暉為首的野手陣容在戰術執行上相當到位,隊伍犧牲打的運用非常多,善於在小比數的對抗中勝出。
身高185公分的王牌左腕代木大和,在高知大會主投3場20.1局的投球飆出19K,但四壞球7次以及失掉12分稍微令人有些不安,跟去年秋天相比感覺身體狀況有些疲勞,因此二號投手二年級生村優聖歩應該需要多分攤一點投球任務,在地方大會出賽兩場投11.2局只失掉一分,也是很值得信任。
代木大和在地方大會四強面對高知商業的比賽,3.1局的投球就狂掉8分,不過好在隊友的打擊幫忙,讓他們順利挺進決勝戰,再經過一天的調整後,代木在決勝戰當天面對高知高校的打線完投九局失三分好投,賽後訪問時,說到站在投手丘上,想著自己是為了什麼而練習,不就是現在嗎? 所以不管多熱多累都要繼續投下去。
馬淵史郎監督也有提到希望能讓代木繼續投的原因就是他知道他為了這一刻準備了多久,他希望給他機會自己完成這一切。
馬淵監督擁有甲子園史上第四高的勝場數51勝,第一場就要遇到從16年開始從率領秀岳館開始到現在県岐阜商業連續殺入夏甲的鍛治舎巧監督來一場名將對決。
⚾⚾⚾⚾⚾⚾⚾⚾⚾⚾⚾⚾⚾
第3試合 神戸国際大附属(兵庫) vs 北海(南北海道)
神戶國際大附屬睽違四年殺進校史第三次的夏甲,而他們的對手同樣是睽違四年北海,兩隊其實在2017年夏、今年春甲的開幕戰,都是初戰就遇上,今年春甲的開幕戰,當時神戶國際大附在延長賽10局下半才由五棒関悠人在滿壘時擊出適時安打拿下勝利,這次雙方的對戰又會有什麼火花呢?
在地方大會7場比賽中,神戶國際大附得到了70分,並且有7支全壘打的演出,長打火力相當可觀。
決勝戰中總共出動了四名投手,也足以證明他們投手陣可用之兵還算充裕,背負一號的2年級楠本晴紀、中辻優斗搭配上兩位三年級學長岡田悠作以及投打二刀流的阪上翔也,整體來說阪上和楠本會是主要的先發戰力,還是要看他們的表現。
這次比賽穿久好的阪上,在地方大會打擊率.458還有9分打點,作為投手最快球速可以投到147公里,地方大會4回戰先發6局只被打1支安打,5回戰面對明石商更是8三振完投,在夏甲也會是球隊要倚重的先發。
今年夏天被授與一號球衣的2年級生楠本晴紀,在地方大會出賽了5場是投手陣最多,22局的投球20次三振,只失掉4分,球速最快也能到144公里了,在兵庫縣大會時還是穿著10號球衣的楠本,在這次獲得教練團肯定穿上1號,希望他能有好的表現。
就讀於學校升學班的主將西川侑志,是球隊的捕手兼4番,地方大會打擊率.400,全隊最多3發全壘打、10分打點,是打線上毫無疑問的核心。
在地方大會擊出逆轉三分彈的三年級生武本琉聖,其父親武本剛實也是神戶國際大附的OB,跟現在養樂多老將坂口智隆的同級生,02年高三那年,在兵庫縣大會決勝戰輸給了報德學園,武本剛實正是最後一棒的打者,包含父親在內家家族裡有三個人曾經在神戶國際大附的野球部為了進軍甲子園而努力,現在到了第四位挑戰者琉聖終於達成了這個甲子園的夢想。
六月時因為腦動靜脈血管畸形而正在與病痛纏鬥的二年級生岡木優之介也是隊伍奮鬥的動力,希望在甲子園奮戰的身影能給岡本更多力量。
今年是北海高校野球部創立120週年,睽違10年的春夏連續出場,目標一定不只是出場而已。
隊伍毫無疑問的大黑柱木村大成,最快球速可到150公里,在地方大會全部六場比賽都登板、38局的頭球裡失掉14分,53次三振,三振次數是這次出賽裡所有投手中最高,今年北海想要走得遠,可以說是要靠木村的了。
另外為了避免木村太多勞累,二號投手吉野龍生也及時復活了,今年春天吉野右手掌又有過傷勢,而在夏季地方大會前也因為右手肘的傷勢而無法出賽,在決勝戰的舞台才登板救援,吉野和現在球隊的正捕手大津綾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一直是隊友。
打擊部分從一年級開始就是球隊4棒的主將宮下朝陽是絕對核心,地方會打擊率.522、9分打點,另外5棒杉林蒼太也有.524打擊率、9分打點的成績,他們兩位是隊伍打線上的關鍵。
⚾⚾⚾⚾⚾⚾⚾⚾⚾⚾⚾⚾⚾
第4試合 小松大谷(石川) vs 高川学園(山口)
小松大谷睽違36年第二度殺進夏季甲子園的賽場。
投手陣容方面,王牌三年級生北方慈也和二年級生吉田佑久是球隊投手陣的主要成員,地方大會的五場比賽沒有一場失分超過三分,整體表現還是蠻穩定的。
攻擊面上開路先鋒僧野我斗在地方大會有超高的.550打擊率並且有8分打點,4棒奥野真斗打擊率.471,全壘打2發、7分打點、5棒二年級生吉田創登也有.526的打擊率,王牌北方慈也的打擊也不算差,整體打線的串連性還不錯。
隊長木下仁緒這次代表所有選手在甲子園開幕式上宣誓。
2014年夏天的地方大會決勝戰,面對石川縣強豪星稜高的比賽,在8比0的大幅領先下,在九局下半被星稜一局灌進9分完成大逆轉,一直到現在當天比賽的新聞報紙還貼在小松大谷的練習場三壘側佈告欄,時時刻刻提醒著大家那個後悔的時刻,而在今年終於踏上了甲子園黑土。
跟小松大谷一樣,高川學園也是校史第二次的夏甲征程。
高川學園能在山口縣脫穎而出,王牌左腕河野颯絕對是最關鍵的人物,山口大會中全部的5場比賽由他一人完成,5場比賽39局的投球,42次奪三振只是失5分,70公里的慢速曲球和最快140公里的速球形成的速差,讓打者並不好掌握他的球路。
攻擊面上地方大會5場比賽有4場都是雙位數安打,4棒立石正広全隊最高的.412打擊率、8分打點,決勝戰面對宇部鴻城戦也打出過兩分全壘打。
值得關注的是他們15次盜壘以及49隊中最多的平均一場4次犧牲打,機動性和小球戰術的執行是他們擅長的。而在地方大會中,先發全員都是打滿,沒有任何替補的調度。
風間球打 照片來源:日刊スポーツ
銀之匙第三季 在 意大利衣食住行- KK Life in Ita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希臘情緣」一氣呵成版
開page 五年多
很多朋友因飲食、時裝的分享
而認識我
亦有很多朋友
因為這個愛情故事對我加深了解
我會久不久post 一次
因為希望新mozzarella fans 有機會
看看這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很多朋友跟我說
從來沒有一口氣在Facebook
看這麼多字
今次打破紀錄
2019 年在港出了人生第一本書
名為「意料之外」
除了分享意大利飲食文化外
亦分享了我一些故事
希望為自己
出一本「人情味濃」的作品
感恩這本書
可以在香港其中23間圖書館的書單名上
住了意大利超過20年
一向很少執筆寫中文
這五年跟大家分享
全部用「一陽指」慢慢寫
中文進步了不少
雖然不是文采了得
但有自己的風格
「我手寫我心」
這希臘情緣全是真人真事
(除了人物的名字)
~~~~~~~~~~~~~~~
移居意國20年:我的希臘情緣
本身很少說私事,但收到好多粉絲的要求想我分享跟丈夫由相識的故事,其實自己一直很想找個地方記錄下來,當作給自己和兒子作個紀念,然而總提不起勁。多得你們的推動,我才鼓起決心執筆,藉出書這個機會順道分享我和丈夫的故事吧。
回想起來,我跟丈夫的相識回憶仍是記憶猶新。我曾是一位空姐,所以很多人都猜想我跟丈夫是在飛機上相遇的,其實不是。
「希臘的偶然相遇」
1994年9月5日零時45分,我跟同事Jenny拖著疲乏的身驅,在雅典一碼頭登上前往希臘小島Mykonos的船,船程大概五小時,到達時目的地時差不多天亮。雖然我倆由香港到希臘已經有四十多小時沒有安睡,但當快看到期待已久的藍天白屋,以及浪漫的愛琴海時,所有倦意都一掃而空。
因正值旅遊淡季,船上只有零星的乘客,我跟Jenny隨便找個位置便坐下。我們後面是一對年輕夫婦,男的是香港人,女的來自馬來西亞。而斜對面坐著三個「不羈浪子」,大約20多歲吧,但看不出其國籍。他們穿上撕去手袖的襯衫,踏著已磨成拖鞋般的白布鞋。他們正準備用毯子鋪在甲板上睡覺,旁邊還有三人的「旅伴」木結他和大背包。當我正準備到洗手間梳洗時,其中一個浪子目瞪口呆站在我面前,嘴巴張得大大的,那眼神好像要對我說些什麼。當時我心想:「糟糕了!這艘船這麼大,又沒有什麼人,若果他對我有什麼不軌的企圖,該怎麼辦?」但當時的我筋疲力盡,梳洗後就沒再理會他,回到座位便呼呼大睡。
我跟Jenny在船上總算安然度過了一晚。到達Mykonos港口時,太陽剛剛升起,我們不禁嘩的一聲大叫出來,眼前是一幅超級美麗風景,我們迎著晨曦走向一直嚮往的希臘小島!
到達酒店後,我們沒有休息就馬上外出逛逛,島上的風景真是太吸引了,不停拍照留念。而很多酒吧日間關門,到晚上才會營業。到了黃昏,我跟Jenny的體力差不多用盡,於是便回酒店休息。後來得知船上那三個「不羈浪子」在晚上到處找我們,以為我們會先休息,待晚上才外出。
Mykonos島上有兩大景點,一個是Paradise Beach,另一個是Super Paradise Beach,在海灘上隨處可見享受「天體浴」的人,而Super Paradise Beach比較多同性伴侶。我跟Jenny第二天的行程就是到Paradise Beach大開眼界,當然我倆都沒有膽量,也沒有身材赤裸裸地展露。相反地,為避免曬出雀斑,我像印度西施般用紅白大圍巾把自己的頭包著,只露出一雙眼睛。當我在海灘四出捕捉「有特色」的畫面時,不知怎地將鏡頭蓋丟了,唯有在猛烈的陽光下苦惱地搜索,不停用腳踢動幼沙,看看蓋子是否被埋了。突然,昨晚在船上目瞪口呆看著我的「他」出現在我眼前。
由於海灘有很多人,我當然沒有在船上那樣驚慌。他向我走近,示意想知道我在做什麼,我指著相機鏡頭,用英文跟他說我掉了鏡頭蓋,正在苦惱地找。從他的眼神,我感覺到他明白我的意思,溝通了一會才知道他來自意大利,因為不太懂說英文,只會說「OK」、「Understand」、「Hong Kong」,而我就只會說「Cappuccino」、「Pizza」、「Spaghetti」、「Oh My God」,我倆就是用這些簡單句子溝通。他努力幫我找了很久還是找不到,最後唯有放棄。
之後我們到海邊的小餐廳一邊吃西瓜,一邊用盡方法溝通,簡單的英文、身體語言、寫字等等。他叫Andrea,是拿坡里人,他也知道我來自香港。從他問我的問題便知道他對我有意思,因為他問我有沒有男朋友。在我們的空姐生涯中,跟大部份乘客只會相遇一次,所以當時我覺得跟Andrea也是一樣,所以回答他的問題時,都有所保留,況且我也不清楚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沒有必要跟他說太多。
我們與Jenny會合,又再遇到船上那對年輕夫婦,他們跟我說看得出身旁這個意大利年輕人對我真的很有興趣。我說我知道,但沒有可能發展的,一來我對Andrea一點感覺也沒有,二來真的溝通不來,三來是異地戀,真的不用想吧!
Andrea介紹了另外兩位好朋友給我們認識,Francesco是典型意大利人,留著長長的頭髮,Matteo則是短髪,擁有一雙粗粗濃眉,頗能吸引異性。他們的英語比Andrea好點,至少可以用短句子對話。原來他們三個是從拿坡里駕電單車向南行,再乘大船到希臘雅典,然後轉乘船隻來到小島。誰知他們的電單車陸續在途中壞了,還錯失了前一班到Mykonos的船,最後才跟我們搭同一班船,這可能就是緣份吧。他們住在Paradise Beach營地附近的青年旅館,打算停留十天,而我的假期剛巧只有十天,但打算在島上玩兩三天,然後回雅典觀光,行程相當緊密。
當時沒那麼多溝通工具,我們拍過照後便交換地址、電話及傳真。後來得知,原來當日是Francesco先看到包得像印度西施的我,然後立即告訴正在全身赤裸打沙灘網球的Andrea,於是他馬上穿上沙灘褲來找我,免得初次見面就這麼唐突!
第二天,我跟Jenny到另一大景點Super Paradise天體海灘大開眼界。我沒有誇張,海灘最少有200多個男同性戀者,全身赤裸地跟伴侶在享受日光浴!有些還旁若無人地用腳磨擦著另一半的大腿,我實在不知我的眼應該望哪個方向,而他們大部份還要超級帥!半祼及全裸的女泳客亦有很多,還有全裸男士在打沙灘網球,你們可想像到當時的畫面有多震撼。下午3時左右,我跟Jenny已經看夠,正煩惱下站去哪裏才好,我便提議不如回去找那三個「不羈浪子」Happy Hour吧。
當我只見到Francesco及Matteo的時候,不知道怎地竟然有點失落,我便問他們Andrea在哪,他們說Andrea跟幾位剛認識的女性朋友去了超級市場,原來Andrea廚藝非常了得,所以由他負責煮飯。我們一邊喝啤酒和聊天,一邊等Andrea回來。Andrea終於回來,他一見到我的第一反應竟是瘋狂吻我的臉額和嘴。意大利人跟朋友見面時,無論男女一般都碰碰臉頰,先右後左,亦也有人會親嘴的,但不是像Andrea那樣瘋狂地吻。在毫無準備下,我當下真的不知所措,身旁的Jenny也看不過眼,把他推開。
晚餐時我們繼續用簡單英文聊天,意大利人尤其是南部人說話時,總是手舞足蹈,如果把他們雙手綑起來,恐怕就不懂說話了。吃飽後,我跟Andrea在島上隨意走走逛逛,走過藍色的小屋,踏過白色的梯階,便隨意坐下來聊天,聊一些自己的過去。第二天我與Jenny返回雅典繼續行程。
「早了一個月的生日禮物」
回到香港不久,大概在9月底,突然收到速遞公司送來的包裹,感到有點驚訝,究竟是誰寄給我的?包裹是從意大利寄來的,打開後原來是意大利當時流行的品牌出品的一條黑色燈芯絨背心連身裙,前面開胸有鈕扣的,是我喜歡的款式。是誰送的呢?當然就是Andrea。
在希臘的島上,我們交換了電話號碼,我曾致電找Andrea,但最初兩次都找不到他,聽電話的人又不懂英文,想留言也不行。後來終於找到了他,經過一輪艱難的溝通後,才知道他誤會了我的生日日期,其實是10月底。無論如何,我還是很感謝他的心意。之後的兩個月,我們維持簡單的電話問候,也收到Andrea的信,全是用英文寫的,還有詩,我可是從沒收過朋友為自己寫的詩!然而生活在步伐急促的城市,我真的不太會欣賞詩中的情懷。
Andrea寄來的每封信,我都有好好收藏,後來發現原來他寫的詩原來是由意大利文翻譯成英文,後來要求他寫一些「現代人」的文字表達方式,如「How have you been doing...?」,而不是「You are the red light, crossing into the sky...coming into my dream」。信中有時附有他和朋友組成的業餘地下樂隊演出的照片, 他是負責彈低音結他的, 全臉塗成白色,加上黑黑的眼眉, 紅紅的嘴巴,頭髮用噴髪膠都竪起的造型,那時候我想,原來外國人真的這麼「前衞」和「另類」。
Andrea常常說會來香港找我,而我卻以為他是隨便說說的。有一天,他忽然告訴我12月會來香港公幹一個月!原來他不像我在工作上遇到的乘客,一生只能遇上一次……
「種在香港的情愫」
原本抱著懷疑,直到收到Andrea從香港打出的電話我才相信。他住在尖沙咀的酒店,我們約在大堂的咖啡店享用下午茶。他比我先到,一見到他我忍不住笑了,穿上西裝戴上太陽眼鏡的他,正喝檸檬茶,跟之前在船上及天體海灘的他,形象簡直是天淵之別!但令我最驚訝的是,他竟可以用流利的英語跟我對話!原來他回到拿坡里後,找了私人英語補習老師,每天2小時,學了兩個月英語。這一切都是為了跟我溝通!後來我也明白Andrea為何可以寫到這麼多英文信給我,他媽媽告訴我,Andrea在學校一點英語也學不到,然而為了我卻一下子便學會了。
我坐下跟他聊天,歡迎他第一次來到香港,或應該說是第一次到亞洲吧。也問及他的行程,原以為他真的來公幹,雖然他也有跟一些工作上的伙伴見面,但其實也用不上一個月。當發現他是為了我而來香港,心裏頓時感到有點壓力,Andrea媽媽後來又跟我說,有一天Andrea跟她說自己可能找到生命中重要的女人,所以他要到香港一趟,看看他的感覺是否真確。這真的是非「常人」的想法。但如果他真的是常人的話,或許我們永遠不可能在一起。
Andrea人生路不熟,留在香港一個月可以做什麼?我沒可辦法天天陪著他,唯有找到一位精通西班牙語的泰國同事照顧他。基本上,西班牙人跟意大利人用他們本身的語言也可以溝通。
某天晚餐後,走在酒店附近時,我跟他說:「你不如回意大利吧!你在香港這麼久幹什麼?又沒有朋友,我也不可能天天陪你!」他很無奈且失望回答:「讓我想想吧!」看到他那失落的樣子,我有點怪責自己,心想他從這麼遠的地方來找我,我最少盡盡地主之誼,帶他參觀一些名勝景點,回意大利的事還是遲些才決定吧。我便跟他說會安排一些香港的觀光行程,而第一站便是大嶼山看大佛。
我們約好早上出發,時值繁忙時間,街上滿是上班一族,Andrea跟我說,為何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只有兩個方向?他們的行動工整有序,但眼神空洞,就像 吸血殭屍一樣。他真的不明白,香港生活壓力很大,要我們常常面帶笑容是談何容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說他不會習慣這裏的生活,可見我們之間中的文化差距,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走在街上時,他常常想拖著我的手,我便找了一個連自己也覺得荒謬的藉口跟他說,香港是個華人社會,我們是不可以拖著手的,實行「拖」字訣。有一件小事,我記得非常清楚,且有一刻被他深深感動。遊大佛那天,天朗氣清,陽光普照,在烈日底下,我們走到了大佛的頂部,我的太陽眼鏡突然斷了,螺絲也鬆了。刺眼的太陽把我眼睛照得睜不開,那時Andrea馬上去買一罐汽水,利用拉蓋的尖角弄成小螺絲批,埋頭苦幹、汗流浹背幫我修理,那時候我心想,為什麼Andrea會對我那麼貼心?
從很多細節可見Andrea真的很喜歡我、關心我,慢慢地我也對他沒有那麼抗拒,甚至開始對他有了一點感覺……當他再想拖著我的手時,就乾脆讓他拖著吧!我性格比較爽直,不是那些愛玩把戲的人,當然亦承認我已經接受他。
在餘下的日子,我帶他四處逛逛,去山頂坐纜車看夜景、去女人街逛街、去廟街吃炒蜆,還吃得滿口是沙,最記得我向老闆投訴為什麼蜆有這麼多沙的時候,他竟說:「小姐,無沙不是蜆。」我真的給他氣死了,香港大排檔及洗手間的衞生環境,Andrea有點不習慣,但為了融入我的世界,唯有就遷就一下吧。然而現在叫他去的話,應該打死也不去!
有天晚上,我們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附近逛街時,他忽然跟我說:「不如我們結婚吧?」我立即被他嚇一跳!結婚?我們在希臘只見了兩天,你在香港只有兩星期,從認識第一天到現在,只不過過了三個月就結婚?不要跟我開玩笑吧!但是他說:「我是認真的!」我當然覺得沒有可能,便說:「慢慢來吧,我們還年輕,待感情加深瞭解透徹了才談吧!」
可能因為水土不服,Andrea有幾天病了,他還叫我幫他買白飯和一個檸檬!說他拉肚子時,都會吃意大利彈牙有口感那種的白米飯,加點橄欖油及鮮檸檬汁,吃上數天便可清腸胃。這跟我們吃白粥清腸胃的方法差不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頗有趣的。
開心的日子過得特別快,我們在中環某間餐廳慶祝聖誕節。但對我來說,最難忘的是除夕晚餐。他所住的酒店地庫是一間頗高質的意大利餐,我們就選了那裏來慶祝我們的第一個新年。還記得那時候,我常常叫鮮橙汁當餐飲,總被Andrea取笑,因為意大利人一般只會喝白或酒、紅酒、有汽水或無汽水來用餐,絕不像我們有雜式飲料。意大利人小朋友只會喝水或汽水,但絕不會喝牛奶或朱古力奶用餐。還有Cappuccino只在早餐時享用,不像我們24小時都喝。每當我在下午或晚上叫Cappuccino時,他便幽我一默說,要加個牛角包嗎?
除夕那晚接近倒數時,餐廳內所有員工都暫時工作,各人拿著不同的鍋及廚具互相敲擊,發出「兵兵嘭嘭」的聲音,大家圍著整個餐廳走,很多客人見狀,亦一起湊熱鬧,一個跟一個加入排伍,當晚氣氛濃厚,大家都過了一個很難忘的除夕夜。隨後我們出外走走,尖東海旁人山人海,水洩不通,走累了,我便坐在花叢的石壆上休息。就在那時,Andrea忽然除下了他那枚在旺角小販攤檔買的戒指放在掌心上,非常認真對著我說「This is marriage!Not a game! Take it!」而不是「Will You Marry Me?」他問的方式是令你感到他的肯定及真誠,不讓你拒絕。我看著他,然後便説:「好,我答應你!」
沒想到他馬上問我附近哪裏有教堂,香港不是意大利,教堂不是隨處可見。我説:「你找教堂做什麼?」Andrea説:「我們可以馬上找個神父行簡單婚禮儀式!」我心想,意大利人的效率沒可能比我們香港人高!我回答:「不用吧!現在這麼晚……」沒想到Andrea竟説今晚是除夕,可能有子夜彌撒。救命!這樣他也想到!他不斷叫我告訴教堂在哪裏,我覺得他的想法肯定行不通,好吧!就陪他走一趟。
印象中在漆咸道近紅磡火車站有一間小教堂,他拖著我的手,步伐急速。我們終於找到了,他按大閘門鈴,沒有人回應,他不停按也沒有人回應,我說:「走吧!這麼晚了,沒有人會在這裏了!」他唯有失望地說好吧,那我們再安排。幸好那次之後,他沒有再叫我找教堂,但從那時開始,我們之間已經有了某種默契和承諾。
「為了愛情初到拿坡里」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間便過去,Andrea要返回拿坡里了。別離儘管是痛,但痛源於愛。
幸好我一年前已經申請了假期,打算1月中到拿坡里探望Andrea及他的家人,雖然依依不捨,但知道我們很快便見面,心裏便沒有那麼難受!拿坡里,我來了!
我大約早上7時抵達羅馬,Andrea跟Matteo來接機,由於到機場的車程需要大概2.5小時,他們凌晨4時已經從拿坡里岀發。Andrea的家竟然是傳統日式裝修,原來他媽媽十分欣賞及喜愛東方文化,書架上放著她多年前到紐約旅遊時,在一間中國餐館拿的餐牌作紀念。我也帶了一些中國特色的小禮物給Andrea的家人,還送了一幅畫有老虎的國畫給他爸爸。當我拿出了一條珍珠頸鏈給他的媽媽時,她便給我一張意大利里拉紙幣作回禮。原來拿坡里人認為珍珠形是眼淚,代表悲傷,所以她給我一點錢算是扯平!當地還有其他習俗,例如不要把鑰匙放在床上、不要送人家紫色的禮物、17號是不吉祥的號碼等等,真是各處鄉村各處例,原來迷信不只是中國人專有!
雖然那時我不諳意大利文,又不能用英語跟他們溝通,但仍感覺他們一家的熱情,尤其是Andrea的媽媽。我跟她感情深厚,什麼都分享,感恩有這麼的一個好奶奶!由第一天認識,我便跟Andrea一樣叫她做媽媽,對於過埠新娘來說,丈夫家人的支持與關懷非常重要,我常開玩笑跟丈夫說,若你不是有一個這麼好的媽媽,可能我一早就走了。那兩星期的假期,Andrea介紹了他幾位好朋友給我認識,其中一位是他在17歲時的前度女友Andrea後來跟我說,她來的主要原因,是看看我究竟是怎樣的人。餘下的日子,Andrea盡地主之誼帶我參觀拿坡里,意大利有句諺語「vedi Napoli e poi muori」,中文意指「見到Napoli後才可以死!」拿坡里太漂亮,離開人世前一定要看看當地海灣——世界三大最美海景之一。
我還參觀了2000多年前,維蘇威火山爆發時被完全摧毀的龐貝古城,以及一些有名的旅遊景點,如風景很美的波西塔諾(Positano)。由於拿坡里是Pizza的起源地,當然不可以錯過,海鮮種類繁多,水牛奶芝士超新鮮,還有數之不盡的美食。
又到離別的時候。今次感覺真的難受,不知下次什麼時候才能見面。回香港後,我可以做的,就是努力跟其他同事調換航班,由於我當時在頭等機艙工作,前往羅馬的航班是用空中巴士340,12個頭等客人常常全院滿座。加上4個駕駛室機組人員,只有2個艙務員負責服待,而我職級較低,當然負責最辛苦的工作。頭等的銀餐具又重,服務又繁複,簡直像地獄一樣!所以不難找到人願意跟我調換。後來我升了職,成為商務及經濟艙的section leader,換到羅馬航班的機會大減,因為沒有人願意讓出。
為了爭取更多機會跟Andrea見面,其他什麼歐洲航班我都嘗試爭取,很多時候要讓出極受歡迎的航線,來換取一些歐洲航班,很多認識我的同事給我起了一個別號叫「歐洲之后」,這是拜我發瘋地換歐洲航班所賜,愛情魔力真的偉大!
「離鄉背井的抉擇」
維持這段異地戀4年多,幸運的話我們平均每個月見面一次,地點包括巴黎、倫敦、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羅馬、拿坡里及米蘭,每次見面只有1、2天,所以我們都十分珍惜。有時我飛去意大利找他,有時他飛來香港找我,這份堅持真的不是容易。遇到身心疲累時,我也曾想過放棄。每次到拿坡里,晚上跟Andrea的朋友吃飯,他們都説我在晚餐中都差不多睡著,他們並不知道我已經30多小時沒有好好睡過。記得有一次我從倫敦飛到米蘭後發高燒,相聚2天就要趕回工作崗位回港。每年2次的假期,我和Andrea都會安排一起到其他國家旅遊,最深刻的一次是到日本多個城市觀光,在長崎得到一個日本同事的爸媽熱情款待,留下很多開心及難忘回憶,他們後來亦有出席我跟Andrea在香港的婚宴。
由於當時沒現在那麼多網絡通訊設備,只可以寫信、打電話或傳真,每次收到電話帳單時都不敢看,簡直是為電話公司打工一樣!那些手寫信和已褪色的傳真我仍保留至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愈來愈方便,但我懷念以前等待信件來臨的感覺,還有打開信件的那份衝動,看到愛人筆跡的震撼!
幾年後,我倆真的很累,覺得這種戀愛方式不可以長此下去,要不就分手,要不就走在一起建立家庭。經過再三考慮,我們終於決定在1998年11月結婚,在香港舉行婚禮,我跟Andrea也有「斟茶」給雙方父母及長輩。
1999年3月10日最後一次穿上空姐制服,做過了最後一班洛杉磯至香港的航班後,我依依不捨地結束了差不多9年的機艙服務員生涯,離開香港、家人、朋友,去意大利生活。雖然這是一個非常難取捨的決定,但我終於有抉擇了,朋友們都說我有超乎常人的勇氣。老實說,年輕時沒有像現在那麼思前顧後,只想跟我愛的人在一起 !
由於意大利政府在教育方面不太著重外語,不懂當地語言是不可以「生存」及融入社會,而意大利文文法比英文複雜得多,所以最好先上一些基本課程打好基礎。剛巧那時Andrea的父母在米蘭生活,所以我在香港已經報讀米蘭一所語言學校為期的3個月的密集課程,這樣我下課回家後,便可以跟他們繼續用意大利文溝通。
4月剛剛到意大利時,先到米蘭上學,周末或假期Andrea便會來探我,完成課程後才搬到拿坡里居住,再上3個月的意大利文課程,然後慢慢融入社會,結果我們在拿坡里住了差不多9年,最後再搬到羅馬。所以意大利的三大城市,我全部居住過 。
「寫在20年後的今天」
意大利情緣故事就來到這裏,能夠跟你們分享這個故事是緣份!這一次回顧,令很多漸漸褪色的畫面再次湧現。由當日連載第一集到完結篇,看著你們的留言,大部份的人都説我和丈夫的故事很浪漫,就像童話故事。但是想深一層,人生不會是一部童話,甜酸苦辣、起起落落,跌倒再爬起來,各人的故事不同,我們不需要跟人家比較,凡事盡力而為,重點是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我跟丈夫的相遇真的不平凡,也不只是巧合,而是上天的安排!但我倆要付出及犧牲很多才能走出一起。在意大利生活20年,一點也不容易,當中的起起落落,滿佈荊棘!可以説,比香港更加艱難,雖然17歲那年我也曾獨自到美國德州當交換生,但那時只用了數月便可以慢慢適應,不用理會家庭生活上的各種困難,只用專心上學!跟意大利的婚姻生活實在是截然不同。
記得剛到拿坡里的時候,在街上被途人指指點點:「中國人呀!」我心想,我可不是從火星來的!而要面對的問題很多,第一是語言障礙,第二是文化差異,第三是沒親人朋友在旁,第四是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並慢慢融入社會。我當然沒有奢望可以找到像香港的真心知己朋友,但結識一些新朋友,閒時聊天或聚會,放鬆一下心情,分享生活點滴,也是十分重要。照顧家庭之外,總要有自己的一點空間。
一向慣於獨立及走遍半個地球的我,在意大利定居的首幾年真的遇到很多挫折及困難,那時候,亦沒有現在的網絡通訊科技,可以免費跟家人和朋友溝通。我亦跟你們一樣,要承受極大家庭及工作的壓力,幸好性格外向,人緣甚佳,加上能屈能伸,漸漸適應這裏的生活環境,憑著做人及工作態度,也「賺到」很多尊重與信任。期間認識了其他從香港嫁過來的過埠新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香港跟意大利生活完全不同,最重要是用正面思考去解決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改變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及步伐來迎合我們,唯有調整一下自己去適應,我們不能只想這裏的不好,沒有人及地方是完美,只能取長棄短吧!人需要成長,而有承擔才會變得成熟。
我不會為了炫耀而把外國生活包裝得100%完美幸福,因為這根本不是事實,有苦自己知,我只想做回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見自己喜歡見的人,今次這個故事,亦希望把浪漫背後的代價帶給大家,也帶岀「犧牲與付出」、「各有前因莫羨人」。
幸運的是嫁了一個廚藝了得的老公,他從小受到他祖父母的影響,跟他們學了很多技巧及秘訣!跟著他傳授了給我,待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意大利很多男士都愛做菜,而且很棒!他們在周末一邊喝酒,一邊跟家人朋友談天說地,一邊做菜,真是賞心樂事!現在兒子亦受我們感染,愛上了做菜。未來的日子,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分享意大利的一切及鮮為人知的一面。衷心感謝你們的支持與鼓勵。
我很開心你們喜歡意大利,這一切也令我非常有滿足感,很多「隊員」因為我的分享,而要來意大利旅遊,特別是我丈夫「老家」拿坡里,要享受美食一定要來!
意大利不是完美但神奇!
~~~~~~~~~~~~~~~
《意料之外》
第一版1300本精裝硬皮封面
全部售罄
加印第二版500 本
已經在2019年10月下旬推出
KK Online shop
香港書局如誠品、三聯、大眾及商務書局等
澳門(宏達書局)
均有發售
KK Online shop
https://bit.ly/3rcnNOp
商業電台夢想家節目訪問
https://fb.watch/v/3qxptYhvQ/
銀之匙第三季 在 RIC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二次元食物具現化主要是在把二次元的料理或是食物
盡量的把它複製到現實的一個這個 單元
今天做的是銀之匙的
天空樹豬肉飯
↓↓想看不同的影片請點選下方連結↓↓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24 烘焙王 富士山麵包
►►►https://youtu.be/YDTL-vfDHB4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23 中華一番 昇龍餃子
►►►https://youtu.be/stgdA4LD8Pe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22食戟之靈 九珍法式蔬菜凍
►►►https://youtu.be/ZVTzG0fl-08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20食戟之靈 A5和牛蓋飯
►►►https://youtu.be/jF6y3KfwX1k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18 食戟之靈 查理亞賓牛排丼飯
►►►https://youtu.be/LdnFF_EcVT4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17 火影忍者 一樂拉麵 ナルト 一楽ラーメン
►►►https://youtu.be/8IMP7dDcLi0
【RICO】二次元食物具現化 EP-15 刀劍神域 亞絲娜三明治
►►►https://youtu.be/TI9nSPKsklk
【RICO】省錢食堂-第三話 : 海派丼飯
►►►https://youtu.be/K8qkVy86_bw
---------------------------------------------------------------------------------
如果有什麼建議可以在下方留言喔~~~
你們的留言都是我創作跟改進的動力!!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
●千萬不要忘記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還有臉書粉絲專業!!!按個讚~
https://www.facebook.com/ricoruey/?fref=ts
---------------------------------------------------------------------------------
BGM&音效來源:http://dova-s.j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SwCANJguYQ/hqdefault.jpg)
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銀之匙第三季ptt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荒川弘、銀之匙腰斬、銀之匙結局ptt有關寵物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萌寵公園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銀之匙第三季ptt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荒川弘、銀之匙腰斬、銀之匙結局ptt有關寵物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萌寵公園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銀之匙第三季 在 銀之匙第三季ptt - Niokbt 的推薦與評價
銀之匙第三季 ptt. 銀之匙Silver Spoon 銀の匙Silver Spoon Silver Spoon 假名ぎんのさじしるばーすぷーん羅馬字Gin n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