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介紹
訪問編輯:楊佩穎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
最扎實的知識深度,最好懂的閱讀體驗
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
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
媽祖是台灣最具人氣指數的第一女神!祂原是先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時的海上守護神,又隨著人們從沿海漸往平原、內山拓墾,而逐漸發展出農業神的性格。當前,全台灣將近一千座媽祖廟所舉辦的各種活動,總能排滿一整年的行事曆,形成常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媽祖文化」。
媽祖信仰蓬勃發展,數百年來,已在華人世界累積了難以計數的虔誠信徒與鼎盛香火。究竟,媽祖是何許神也?本書從媽祖婆的身世傳說入手,一一提供線索。
媽祖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女神,數百年來,流傳了各種版本救苦救難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在無形中發揮了宗教勸人向善的功能,也間接強化民眾對媽祖的信賴。或許,我們身處的社會,無論生活條件如何進步,依然有著需要神明搭救的自然或人為災難,而媽祖顯聖神蹟恰恰滿足了人們「善有善報」的心理期待。透過歷史文獻、民間傳說和田野調查等素材,爬梳媽祖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而紮根台灣的媽祖信仰,對許多人來說,在看熱鬧之餘,更有著不知其所以然的「門道」。從信仰圈的組織,到祭典的儀式、陣頭、民俗文化等,相關語詞多以閩南語發音為主,致使同一事物出現不同用字、不同說法,或是同一語詞在不同地區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若再加上各地習俗的差異,真的教人眼花撩亂。以學術觀點對媽祖信仰的相關名詞,做簡單扼要的解釋,將有助讀者理解台灣媽祖文化及其內涵。
本書從林默娘的身世,天妃到天后的地位提升,以及從海神到全能神的內涵,慢慢勾勒出媽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女神形象。解釋媽祖信仰文化的名詞,分享台灣的媽祖神蹟故事、乃至於俗諺,羅列重要媽祖廟,以此提供讀者全方位的媽祖知識,既可以看熱鬧,更可以看門道。
◆以學術觀點簡述媽祖信仰文化相關重要名詞
公廟與私廟|角頭廟、庄廟、街廟、聯庄廟、大廟|神明會|會媽與會媽會|爐主與頭家|分靈、分身、分香、漂流|大媽、二媽、三媽|黑面、粉面、金面|南笨港,北干豆|進香與交香|謁祖與祭天香|參香、會香、會親|刈火與刈香|刈山香、刈水香、刈海香|過爐|過火|包香火|請媽祖(迓媽祖)|三月痟媽祖|搶香、頭香、貳香、叄香、贊香|貼香條|進香旗|起駕|起馬與下馬|行轎、停駕與駐駕|陣頭|報馬仔|頭旗、頭燈、三仙旗|莊儀團|執事隊|神轎(媽祖鑾轎)|搶轎|壓轎金|回鑾|遊境與遶境|紅壇|香燈腳| 躦轎腳(躦轎底)|安符|巡香案|吃拜拜|問輦仔|扶鸞
◆介紹全台40餘間重要媽祖廟,可用作巡香、觀光地圖。
澎湖 天后宮|基隆 慶安宮|宜蘭 南方澳天后宮(南天宮)‧昭應宮|台北 北投關渡宮‧大稻埕慈聖宮‧松山慈祐宮‧士林慈諴宮‧台北天后宮(西門町天后宮)|新北 淡水福佑宮‧新莊慈祐宮|桃園 新屋天后宮|新竹 內天后宮‧長和宮|苗栗 竹南龍鳳宮(后厝龍鳳宮)‧白沙屯拱天宮‧苑裡房裡順天宮‧苑裡慈和宮‧中港慈裕宮|台中 旱溪樂成宮‧大甲鎮瀾宮‧梧棲浩天宮‧南屯萬和宮|彰化 北斗奠安宮‧南瑤宮‧鹿港天后宮‧鹿港新祖宮‧鹿港興安宮‧枋橋頭天門宮|南投 竹山連興宮|雲林 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西螺福興宮‧西螺廣福宮‧土庫順天宮|嘉義 朴子配天宮‧魍港太聖宮‧新港奉天宮‧新港溪北六興宮|台南 大天后宮(全台祀典大天后宮)‧開基天后宮(小媽祖廟)‧鹿耳門天后宮|高雄 旗山天后宮‧燕巢角宿天后宮‧旗津天后宮‧楠梓天后宮|屏東 內埔六堆天后宮
作者介紹: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介紹 訪問編輯:楊佩穎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 最扎實的知識深度,最好懂的閱讀體驗 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 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 ...
銘 傳 桃園 校 區 地圖 在 陳星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何有些人一下子就變成麻吉?
有些人認識一輩子,卻無法推心置腹?
原來關鍵在「認識初期」是否有製造「高峰經驗」!
本周日7/14(日)台北場新書分享會,將以《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中的「高峰經驗」、「共振效應」、「依附效應」、「心理防衛機轉」、「蝴蝶效應」與職場實例,講解現在最火紅的「人脈學」,分享如何讓彼此「內在小孩手牽手」的方法!歡迎大家報名來鬧熱喔!
跟對的人同登高峰吧!--高峰經驗
「加油!加油!」你喊得聲嘶力竭,然後一道黑影衝過終點線,你衝過去,接住他,讓他癱在你的肩膀上,你在他耳邊哭喊著:「第一名,第一名,我們大隊接力第一名。」或者,沒有任何名次,你仍然狠狠抱著他:「你是世界上最快的最後一名!」
爾後,你只要身邊有他,心就滿滿的;即使過了50年,他再看到你,也仍然可以開心地笑得像個孩子。你們都忘了,是高一那年運動會的高溫,快速將你們融在一起。事實上,你們才認識一個多月,但已相信可以共患難,一輩子。
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類似的朋友,才認識很短的時間,就成為終生的知己。弔詭的是,好多共事十幾年的同事,心理的距離,永遠是跨不過的天塹。
很奇怪,也很科學。「咫尺天涯」與「天涯咫尺」的差異就在於,你們是否有共同的情感「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
以「需求層次理論」知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曾提出「高峰經驗」的概念。馬斯洛形容那是一種短暫的圓滿、幸福、興奮、充實、忘我的心靈狀態。共同體驗「高峰經驗」的夥伴,會暫時脫離小我,剎那融入大愛、完整的一體感,以後這些夥伴相聚時,會重複無比的喜悅。
以前當導師時,我會善用「高峰經驗」來帶班。在高一的運動會,一起揮動班旗,一起為班上的選手喊到燒聲。當一群人為了共同的榮耀,一起登上情感的高峰後,友誼的高溫就再也降不下來。
馬斯洛說得好,經歷過「高峰經驗」的人,人格會明顯的正向轉化。所以運動會後,我會發覺:「這是一個用激情當黏劑,團結、好帶的班了!」
然而,曾經自以為是老鳥了,在運動會時未帶學生全心投入,之後發覺,辦再多活動都沒用,整個班級還是一盤散沙。
終於領悟,要製造「高峰經驗」,最好在認識的初期。
過了不惑之年後,遇到許多人之大者,發覺他們都像馬斯洛形容的「自我實現者」:他們自發、有道德感、有幽默感與創造力,而且重視目的而非手段。這些人的俠心義膽深深吸引我,所以我開始善用「高峰經驗」,在認識初期,就毫不保留地釋放自己的光和熱。往往回他們一句話:「這是好事,一句話,我幫到底。」沒多久,對方就把我當成推心置腹的知己。
往往在很多年後,他們回憶時,才會納悶道:「好奇怪,我們好像一下子就變成好朋友了。」
這幾年,常常被濃濃的幸福感圍繞,然後對老婆傻笑:「我好幸運,我有一堆很厲害的朋友,他們都對我好好。」
老婆也會笑著回答我:「因為你對他們也很好啊!」
原來幸福就這麼簡單,去找到對的人,然後用你的熱情與純真,快速帶他衝到一座高峰,一起坐下傲視寰宇,感受到人我界線消失、天地一體、無時間感的狂喜。然後,視界越過岡巒疊嶂,世間白雲不再蔽日。你的人生,再也沒有低谷了!
----------------------------------------------
蔡淇華2019最新著作
《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
本周日7/14(日)台北場新書分享會 歡迎大家喔!
明天7/7博客來全館有折扣喔
博客來: https://reurl.cc/Yrn44
金石堂: https://reurl.cc/2kG5v
天下文化: https://reurl.cc/e428Q
電子書獨家預購:
Readmoo:
https://reurl.cc/YrZZO
「終於有一本書,以心理學為圓心、以成長為半徑、畫出完美的青春之圓。讓人生地圖有了座標軸。」──歐陽立中(SUPER教師.作家)
「期待每個世代,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你相信的價值,成為生命系統中的新參數。此後經年,會有一個魔幻瞬間,在你身上爆發正向效應。」──蔡淇華
戍守教育現場近三十載的蔡淇華,以文字呼喊,傳承他所信仰的核心價值,為新世代尋找突破困境的解答。
他深信,好的價值若得不到傳承,一個世代就能消失;
他期待,將價值轉為信仰,再從實踐的信仰中,活出力量。
40篇文章,涵蓋50種心理、教育、社會、生物、物理、管理……等經典理論,並以真實生命故事闡述佐證,爬梳自我、友誼、學習、愛情、夢想等人生奧祕。
📣 蔡淇華《青春正效應》
新書分享會活動 看這裡:
▶台北場
時間:7/14(日) 14:00-16:00(13:30開放入場)
地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 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3樓)
立即報名:
https://reurl.cc/YrnOl
---
▶高雄場
時間:7/27(六) 14:00-16:00(13:30開放入場)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際會聽(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61號7樓)
立即報名:
https://reurl.cc/KnvAM
---
▶台中場
時間:8/3 (六) 14:30-16:30(14:00開放入場)
地點:東海大學銘賢堂(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台中場活動場地在校園內,不開放汽機車入校。請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或將車停在校園外。
立即報名:
https://reurl.cc/GRlmG
---
活動說明:
1.活動免費報名,現場座位有限、不劃位,請盡早報名、入場。
2.會後蔡淇華老師將保留時間為讀者簽書。
目錄
推薦序 別說道理——或,更高明的說道理/歐陽立中(作家‧教師)
學生喝采 青春教戰手冊/陳冠華(桃園高中學生)
作者序 啟動生命的正向系統
一、原力覺醒
1. 暗示效應:強大的正向與負向力量
2. 能量不滅定律:當個「原力覺醒」的天行者
3. 冰山理論:快樂是「如實的內外一致」
4. 心理防衛機轉:「我們」比「我」大
5. 中度干擾假說:「微不幸」是「小確幸」
6. 成本效益:精算人生成本
7. 馬太效應:組合「弱勢強項」成為「超級強項」
8. 腦內啡效應:運動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9. 踢貓/踢狗效應:暴力可能會被模仿,甚至遺傳
10. 生死驅力:我們與毀滅的距離
二、醞釀化境
11. 化境效應:喬丹的致勝之道
12. 阿基米德與醞釀效應:靈感來自責任感
13. 選擇的悖論:限制,讓你更自由
14. 騙子症候群:裝久了,就變成真的
15. 目標設定理論:「有點難又不會太難」最容易成功
16. 環境效應:宰控你的意志力
17. 大魚小池效應:當小池裡的大魚,更有動機
18. 推桿效應:Never Up Never In
19. 半途效應:放棄者永不成功!
20. 比倫定律:積小敗為大勝
三、高峰共振
21. 共振效應:選擇朋友,就是選擇擺動的方向
22. 高峰經驗:跟對的人同登高峰吧!
23. 依附效應:當彼此柔軟的依附
24. 刺蝟效應:叔本華尋覓的刺蝟
25. 吸引力法則:給最多的人,拿走了全部
26. 三明治法則:用兩片讚美,夾一片批評
27. 螃蟹效應:爬出桶子,橫著走!
28. 黑羊效應:誰都可能突然成為被霸凌的「黑羊」
29. 同溫層效應:誰是該被獵殺的巫師?
30. 僕人領導:因為小,所以大
四、醒著做夢
31. 外溢效應/邊際效應:不僅做了又做完,而且做對又做好
32. 「月暈效應」與「破窗效應」:當人人追捧的「百靈油」吧!
33. 蔡格尼效應:用筆記本「醒著做夢」
34. 知識轉換率:用「知識轉換率」戰勝「遺忘曲線」
35. 鍛鍊潛意識的冥想法:成功,可以「擴增實境」
36. 序列位置效應:善始,也要善終
37. 蝴蝶效應:你感覺到蝶翼搧動的風嗎?
38. 系統動力學:每一刻都輸入愛的參數
39. 從眾效應與沉默螺旋:立場夠硬,就是核心!
40. 核心競爭力:有四核心,才能核爆
後記 將來都要還的
銘 傳 桃園 校 區 地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介紹
訪問編輯:楊佩穎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
最扎實的知識深度,最好懂的閱讀體驗
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
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
媽祖是台灣最具人氣指數的第一女神!祂原是先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時的海上守護神,又隨著人們從沿海漸往平原、內山拓墾,而逐漸發展出農業神的性格。當前,全台灣將近一千座媽祖廟所舉辦的各種活動,總能排滿一整年的行事曆,形成常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媽祖文化」。
媽祖信仰蓬勃發展,數百年來,已在華人世界累積了難以計數的虔誠信徒與鼎盛香火。究竟,媽祖是何許神也?本書從媽祖婆的身世傳說入手,一一提供線索。
媽祖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女神,數百年來,流傳了各種版本救苦救難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在無形中發揮了宗教勸人向善的功能,也間接強化民眾對媽祖的信賴。或許,我們身處的社會,無論生活條件如何進步,依然有著需要神明搭救的自然或人為災難,而媽祖顯聖神蹟恰恰滿足了人們「善有善報」的心理期待。透過歷史文獻、民間傳說和田野調查等素材,爬梳媽祖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而紮根台灣的媽祖信仰,對許多人來說,在看熱鬧之餘,更有著不知其所以然的「門道」。從信仰圈的組織,到祭典的儀式、陣頭、民俗文化等,相關語詞多以閩南語發音為主,致使同一事物出現不同用字、不同說法,或是同一語詞在不同地區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若再加上各地習俗的差異,真的教人眼花撩亂。以學術觀點對媽祖信仰的相關名詞,做簡單扼要的解釋,將有助讀者理解台灣媽祖文化及其內涵。
本書從林默娘的身世,天妃到天后的地位提升,以及從海神到全能神的內涵,慢慢勾勒出媽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女神形象。解釋媽祖信仰文化的名詞,分享台灣的媽祖神蹟故事、乃至於俗諺,羅列重要媽祖廟,以此提供讀者全方位的媽祖知識,既可以看熱鬧,更可以看門道。
◆以學術觀點簡述媽祖信仰文化相關重要名詞
公廟與私廟|角頭廟、庄廟、街廟、聯庄廟、大廟|神明會|會媽與會媽會|爐主與頭家|分靈、分身、分香、漂流|大媽、二媽、三媽|黑面、粉面、金面|南笨港,北干豆|進香與交香|謁祖與祭天香|參香、會香、會親|刈火與刈香|刈山香、刈水香、刈海香|過爐|過火|包香火|請媽祖(迓媽祖)|三月痟媽祖|搶香、頭香、貳香、叄香、贊香|貼香條|進香旗|起駕|起馬與下馬|行轎、停駕與駐駕|陣頭|報馬仔|頭旗、頭燈、三仙旗|莊儀團|執事隊|神轎(媽祖鑾轎)|搶轎|壓轎金|回鑾|遊境與遶境|紅壇|香燈腳| 躦轎腳(躦轎底)|安符|巡香案|吃拜拜|問輦仔|扶鸞
◆介紹全台40餘間重要媽祖廟,可用作巡香、觀光地圖。
澎湖 天后宮|基隆 慶安宮|宜蘭 南方澳天后宮(南天宮)‧昭應宮|台北 北投關渡宮‧大稻埕慈聖宮‧松山慈祐宮‧士林慈諴宮‧台北天后宮(西門町天后宮)|新北 淡水福佑宮‧新莊慈祐宮|桃園 新屋天后宮|新竹 內天后宮‧長和宮|苗栗 竹南龍鳳宮(后厝龍鳳宮)‧白沙屯拱天宮‧苑裡房裡順天宮‧苑裡慈和宮‧中港慈裕宮|台中 旱溪樂成宮‧大甲鎮瀾宮‧梧棲浩天宮‧南屯萬和宮|彰化 北斗奠安宮‧南瑤宮‧鹿港天后宮‧鹿港新祖宮‧鹿港興安宮‧枋橋頭天門宮|南投 竹山連興宮|雲林 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西螺福興宮‧西螺廣福宮‧土庫順天宮|嘉義 朴子配天宮‧魍港太聖宮‧新港奉天宮‧新港溪北六興宮|台南 大天后宮(全台祀典大天后宮)‧開基天后宮(小媽祖廟)‧鹿耳門天后宮|高雄 旗山天后宮‧燕巢角宿天后宮‧旗津天后宮‧楠梓天后宮|屏東 內埔六堆天后宮
作者介紹: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dngRBBkKo0/hqdefault.jpg)
銘 傳 桃園 校 區 地圖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吉澳Kat O/Crooked Island位處香港東北水域,距深圳鹽田港不足一公里,其海岸線曲折,狀如反寫的「之」字,故得 Crooked Island 之名,意即「彎曲的島」。吉澳以東為寬闊的大鵬灣,而灣口朝內海的吉澳灣三面環山,乃漁船避風良港,故名吉澳,取其吉祥之意。吉澳在五十年代曾是養活四千餘人的繁盛漁村,惜時移世易,村民多已外遷,惟仍會參加十年一度的安龍太平清醮,甚至僑居海外的鄉親亦會回到吉澳聚首一堂祭祀島上龍脈,據報章報導,剛在2016年舉辦的第26屆安龍太平清醮 (此傳統習俗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便有約八千名原居民參與,平日冷冷清清的小島頓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常。小輪經黃竹角嘴 (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岩石) 遠眺了鬼手岩及鴨洲、鴨螺春 (此為官方地圖寫法,據說正字為鴨籮膥,意即鴨尾的蛋,膥由未、成、肉三字組成,十分有趣)與細鴨洲。緩緩進入吉澳灣,建有橙黃色仿古上蓋的碼頭看上去異常豪華。登岸後隨即右轉沿吉澳大街前往天后廟。成立地質公園後,當局設立吉澳自然步道,而吉澳部份地區亦已劃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印洲塘景區。2011 年香港國家地質公園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一員,原來有位吉澳村民對此功不可沒。據說當年兩名評審員來港審視申請,其時由吉澳當地人稱「姨婆」的李玉英女士帶領參觀由她打理的天后宮,笑容可掬的李婆婆滿懷熱誠為他們親切講解廟內眾多浮雕彩繪的歷史典故,評審員受其誠意感動,皆因在吉澳土生土長的李婆婆致力為遊人介紹吉澳豐富的人文歷史,突顯村民願意為地質公園出一分力,而地區參與亦正是地質公園賴以成功的一大要素,例如政府與吉澳村民及非牟利機構合作,改建村校為吉澳地質教育中心,村民更提供了不少珍貴文物作展覽之用。倘偏離地質公園成立原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某些景區發出黃牌警告。吉澳天后宮歷史悠久,始建年份已難以考究,惟廟內銅鐘銘文鑄有「乾隆二十八年」字樣 (即 1763 年) ,以此推斷天后宮應有至少兩個半世紀歷史。天后宮有兩個天后娘娘神像,後方較大的是長駐在廟的「坐相娘娘」,前方較小的則是會在天后寶誕、安龍清醮乘轎出巡的「行相娘娘」。神台前的雕塑描繪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如八仙過海、桃園結義,但這些故事能否繼續傳承下去呢?若有機會,不妨參觀收藏在旁的「鬼佬門神」和「菜神」,據說當時駐守吉澳的啹喀兵幫忙翻新天后宮,但為大門髹上油漆後,卻忘記門神是甚麼模樣,最後參考對方模樣,再憑模糊記憶畫出一對門神,腰帶更活像比卡超、外星人,而安放在另一角落的財神亦十分特別,大抵是啹喀兵以為「財」是「菜」,結果這對財神各持一棵菜。當地人稱天后宮前的細葉榕為姻緣樹,近看則會發現其主幹橫向生長,聽聞背後有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大家不妨在網上發掘一下,除此之外,亦有傳說稱是天后娘娘不欲大樹阻擋其視線,故此命令大樹只能橫向生長。不過大樹橫生據說實乃 1936 年一場颱風將其吹至傾側,惟其生命力極為頑強,時至今日仍然枝葉茂盛。翻查記錄,1936 年 8 月中有強烈颱風襲港,天文臺曾為此懸掛十號風球,並曾在蚊尾洲 (Gap Rock) 錄得時速 132 英里 (即時速 212 公里) 的陣風,該颱風造成廣泛破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5Eu5mh7x9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CUrYJqqi0rkueNuPcX8Ua-Cv-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