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管理及石化業的未來】
●被石化工業區包圍的高雄市區
這一次丙烯爆炸事件,再次印證了高雄工業城市的宿命,高雄有五個石化工業區,包含後勁五輕煉油廠、仁武工業區、大社工業區、臨海工業區、林園工業區,後勁五輕煉油廠由國營會管轄,其他四個石化工業區都由中央的經濟部工業局直接管轄,我們可以看到,高雄市區被石化工業區完全包圍,石化管線經過人口稠密的市區輸送原料或燃料,支撐台灣的石化產業發展,卻把汙染、工安危險留給高雄。
●財稅制度不公,石化業稅繳中央、危險留給高雄
所以,我們回顧石化業在高雄造成的重大工安事件,1978年大社工業區氰氣外洩,造成數百人中毒、一人死亡;1988至1989年,中油、中化、亞聚、優品化學接連發生爆炸,台塑、林園工業區的廢水汙染良田,1997年,前鎮區鎮興橋中油液化石油氣爆炸案,造成11人死、17人輕重傷,時至今日,石化業的工安事件仍然層出不窮,再加上81氣爆,土地、河川、空氣的汙染、危及人命的工安事件,這些巨大的社會成本都只由高雄承擔。
然而,絕大部分石化業的總部沒有設在高雄,例如,中油每年上繳中央營業稅高達431億元,但高雄每年只獲的6億元的稅收,石化業稅繳中央、分給台北,污染在高雄,在任內極力爭取中油總部南遷,就連本次氣爆後,中油面對受害家屬同樣的請求仍是冷漠回應,如此,高雄人都有深深的痛楚。
因此,在發生本次氣爆事件後,市政府採取了短中長期的處置方式。
氣爆發生後,市府立刻進行了一些緊急措施,例如:8月1日凌晨2點15分,市長責成勞工局長率勞檢處同仁前往中油前鎮儲運所,第一時間查扣肇事管線的壓力紀錄、以及華運、李長榮化工的工作紀錄,並提供給檢方,才使得直接肇事者的責任能夠釐清。
此外,我們也立刻宣布了災區三條石化管線不再埋回、下令清查全市管線箱涵,以及對李長榮化工提出假扣押,也在發文請示經濟部之後,勒令李長榮化工停工,而在8月19日,因為管線牴觸重建工程,市府將斷管挖除,以鋼板封存,宣示災區管線不再回埋。
事實上,宣示石化管線不回埋,是災區民眾心理重建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度過那一夜的驚恐後,如果市政府放任企業再將管線埋回,繼續運送石化原料,那住在上面的市民朋友將每日擔心受怕永無寧日。平安,是我們市民朋友最大的寄望,以此同理心去設想,協助受災民眾早日身心安頓,市府才下定決心要求斷管、不再埋回。
此外,為確保化學槽車的安全性,市府持續稽查化學槽車運輸,並與監理單位合作,將提高臨檢頻次,限縮槽車行經的路段,要求避開人口稠密路段,同時避開交通尖峰時間行駛市區道路,市府會定期公布查核成果,讓市民了解與安心。
鎮興橋爆炸案 在 針對高雄市前鎮區鎮興橋換裝瓦斯管線,進行管線測試 ... - 監察院 的相關結果
糾正案文指出: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於八十六年九月十三日在高雄市前鎮區鎮興橋換裝瓦斯管線,進行管線測試時,發生爆炸,造成多人死傷慘劇,其中該公司高雄煉油廠輸儲處前 ... ... <看更多>
鎮興橋爆炸案 在 1997年高雄氣爆事故 - Wikiwand 的相關結果
1997年高雄氣爆事故,又稱鎮興橋爆炸案、913爆炸案,是1997年9月13日上午,發生在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前鎮區鎮興路與鎮洋路口(鎮興橋附近)的液化石油氣爆炸案。 ... <看更多>
鎮興橋爆炸案 在 1997年高雄氣爆事故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1997年高雄氣爆事故,又稱鎮興橋爆炸案、913爆炸案,是1997年9月13日上午,發生在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前鎮區鎮興路與鎮洋路口(鎮興橋附近)的液化石油氣爆炸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