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Ⅲ:看不見的「心」與技術之間有著密切的連結 】
到了演講後段開始說明,針對KFCS訓練框架中「心」與「技術」之間的關係,以及「科學」與「心」之間的關係做進一步的說明。影片大約十三分鐘,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影片主題 如下:
● 技術像是「竅門」。
若沒有紮實的體能與力量(體力),技術也會練不起來,或無法持久,但有些情況是:體力非常好,但很現出不來。但如游泳這項運動最顯而易見,有些鐵人的體力很好,可以完成超鐵賽,但一下水就游不快,游起來很費力,還游不過一些國小國中生。技術就好比「竅門」,竅門很窄,就無法有效把體力輸出成更高水準的運動表現。想要開竅,就必須刻意練習技術。
● 心在最底層,若無心訓練,體力與技術的訓練再科學都沒用了。
體力是生理表現的基礎,但在生理基礎之下還有「心」。當一位選手覺得訓練很煩、比賽很累、運動變得枯燥乏味,從訓練中找不到新的樂趣,那就好像河水的源泉枯竭了,此時還是可以硬逼自己去訓練去比賽,但技術的成長將受到限制,表現也很難再進一步提升。因為心在最底層,若無心訓練,體力與技術的訓練再科學都沒用了。看不見的,也最重要;最重要的,通常也最容易被忽視,好比空氣。
● 「技術」與「心」之間有著密切的連結。
心愈穩定、愈平靜、愈安定,技術的水準就愈能開發出來。我們都喜歡自己有顆平靜的心,但我們常會被各執著心帶到失衡、毛躁、急忙的生活中。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喜歡看似無聊且不斷重複同樣動作的耐力運動,有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它能為人心帶來平靜,它能去掉多餘的欲望。但對運動員來說就很難了,當我們從純粹的跑步愛好者、游泳愛好者、自行車愛好者、鐵人愛好者變成個人紀錄或名次的追求者後,新的欲望就出來了,此時如何找回初衷就變成運動員最重要的課題,這也是選手是否能再突破自己的重要關鍵。因為技術這個竅門的大小跟表現高低有密切關係,而內心的穩定性又跟技巧的高低有關。
想要提高性的穩定性,首先要好好照顧它。若訓練中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煎熬,不斷去刺激它,讓心裡一直不好受,那我們打從心底(潛意識)是排斥訓練、甚至是排斥進步的。因為再進步就是要再忍受更多的痛苦,潛意識不想要(雖然「顯」意識想要,很執著,但「潛」意識的力量比較大,它不想要時顯意識會打不過它)。而技術的高低又跟潛意識配不配合有關,若它不配合,優秀的技術就不會自動運轉,動作變成要靠(顯)意識來控制,這樣的技術不管練再多也只會是二流的。
● 「心」與「科學」之間的關係。
為了讓心裡的兩種意識(顯意識與潛意識)能密切合作,盡量不要有衝突。假設「我=顯意識」&「自己=潛意識」。當然,我和自己之間的衝突是必然的,我們訓練的目標是在衝突發生時去化解,去訓練自己(潛意識)不要怕,使我和自己能愈來愈團結,合作無間地去面對訓練與賽場上的各種挑戰。而不是像快不團結的國家一樣,一有外敵(外在刺激)就開始起內哄,自己內部亂哄哄的,又如何面對挑戰?又如何變強?又如何戰勝對手?
為了使「我」和「自己」能團結合作,從平常的訓練中就要開始培養默契。這邊的方法就要以科學化訓練來進行,機制很複雜,要說清楚很難……簡單來說就是要找到恰當的配速區間,KFCS有一套建立在上述邏輯下的配速區間的計算方式,我們會去算出每一個人在每一種距離下心裡覺得輕鬆的上限速度上限在哪裡,所謂「輕鬆上限速度」就是指舒適圈外圍附近的配速。
● 速度、成績與名次都是結果。
從「心」的角度來看訓練是很難的,要在追求表現的同時把結果看淡,要引導運動員在意的是「訓練」本身,也就是練心、練體能、練力量與練技術。速度、成績與名次都只是訓練的結果,大多數的情況是:太過追求結果,反而得不到好結果。
在Part Ⅱ 中談到「反(返)者,道之動」也是在說明這個道理,要返回到心的底層來好好照顧它、提升它,最表層的運動表現(成績)反而不是觀注的重心。
若從「心」的角度來訓練與照顧自己和選手,有時一些比能有天份的選手會自然長出上面的體力與技術,對他們來說反而比不用一些太過科學化的計算,當然這要在用心的教練引導下才比較可能發生。
--
KFCS 自行車、游泳與跑步教練的培訓班在前兩年已在台灣各辦了一梯次,今年(2021年)八月將在台灣開辦跑步教練培訓第二梯(加上大陸是第三梯),下面是課程大綱與簡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簡章。
#課程簡章:https://lihi1.cc/h4xVj
#公益名額: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w/bd/1280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70的網紅Cynthia Sports Travel星飛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極限運動 #自由潛水 運動部落客星飛雅 玩鐵人三項多年,游泳沒有問題,也有多次海泳經驗 但~對於極限運動"自由潛水"非常好奇! 去見習了"自由潛水"課程 在基隆"潮境公園"下潛 還有在潮間帶,錄了美麗的海洋生態給大家 也有網友喜歡海上活動的嗎?? 大山自潛(星飛雅參加的自由潛水教學教練) http...
鐵人游泳課程 在 縣議員李浩誠服務團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月24日防疫記者會
防疫降二級相關指引 有6通則3個禁止
因應疫情嚴峻,彰化縣政府於今(24)日下午3時召開彰化縣防疫說明記者會,由縣長王惠美、衛生局長葉彥伯共同說明,新聞處長李俊德引言,採線上直播方式,於縣長臉書及有線電視CH03公益頻道同步直播。
王縣長指出,今天新增2例確診,累積確診人數269人,近5日核酸檢測陽性率為0.03%,核酸檢測累計陽性率為0.31%,完成篩檢人數8萬7,734人,居家隔離人數降至34人,累計居家隔離人數為3,111人,平均每位確診者的居家隔離人數是12人。本次新增2例屬年輕人社交活動傳染鏈。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7月26日起防疫降二級有6通則,1.除了飲食以外,全程戴口罩。2.實聯制。3.保持社交安全距離。4.公共場所,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5.集會活動:室內50人,室外100人。6.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服部的規定辦理。3個禁止:禁止游泳池、八大行業以及宗教繞境進香等非固定地點的宗教活動。
王縣長表示,因應中央7/27起至8/9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彰化縣依循中央指引二級管制等相關規定,兼顧防疫與民生經濟,對宗教場所、社福場所、托嬰中心及早療機構、幼兒園、補習班、運動場館、休閒農場、視障按摩業、公用圖書館、美術場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場所做出相關指引,也拜託鄉親配合防疫也能拚經濟。
王縣長說,宗教場所降級鬆綁新指引,不開放繞境、進香及遊行,須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加強環境清消。室內最多50人,室外最多100人,採梅花座,固定座位。住宿限1人1室(除同住家人外)。特別要注意的是,酬神表演演出人員須有3-7日內快篩陰性證明,方得於演出時脫下口罩,觀眾禁止飲食,舞台與座席最前端間隔至少3公尺。
王縣長說,針對中元普渡降級鬆綁新指引,不開放中元普渡福宴、平安宴及流水席。已登記寺廟、宗教財團法人得另提報防疫計畫,並經主管機關同意者,可放寬室內最多100人、室外最多500人。另如放水燈、主普壇等,應另提防疫計畫報經地方政府同意後方得辦理。普渡場地入口處應採單一入口及單一出口模式,及張貼場地可容納人數告示 ,並派員依照場地容留人數實施人流總量管制。公司行號、市場攤商或社區住戶自辦中元普渡或類似活動者,關於其防疫規劃得參考「二級疫情警戒期間中元普渡防疫措施」。
王縣長表示,在社福場所新指引,不開放的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文康活動中心、長青學苑、樂齡學習中心。有條件開放的有家庭福利服務中心、彰化夢想館、田中區婦女中心、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托育資源中心、育兒親子館、社區資源中心、兒童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托嬰中心及早期療育機構、身心障礙住宿型機構及社區式服務。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立托嬰中心及早療機構新指引,開放條件:1.全體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0%。2.未施打疫苗者,須檢附3-7日內陰性證明,並定期篩檢。3.工作人員每日量測體溫並全程配戴口罩。4.做好手部衛生、咳嗽禮節、玩具消毒及清消。服務對象送托條件:1.需每日量測幼兒體溫。2.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狀等相關症狀,如經醫生判定為疑似或確診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盡速就醫並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辨理。
王縣長說,彰化縣幼兒園、補習班新指引,採有條件開放:1.教職員工及行政人員須施打疫苗,若無須檢附3-7日內陰性證明,並定期篩檢。2.師生應落實基本防疫要求。3.落實實聯制,並定時清消。4.除飲食外,全程配戴口罩。5.課程所需之器具、用具,須確實清消後,始得供下一個人使用。另外,若是無窗、無法保持通風之室內空間不開放,或是師生或從業人員確診依照中央規定停課清消,則不予開放。
王縣長表示,運動場館新指引,縣內各籃球場自7月27日起逐步開放,自 7月27日起進入運動場館需掃QR Code實聯制,單一出入口、動線管制、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每日清消、禁止發燒咳嗽的民眾進入;開放學校運動團隊訓練,需符合防疫規範,如分流訓練、教練3-7日陰性證明、訓練人員造冊等。縣立體育場籃球場也是開放的,落實各項防疫規範指引。民營場館籃球場開放上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教育部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縣府派員不定時稽查。各項指引參閱彰化縣政府教育處COVID-19防疫專區網頁公告。
https://sites.google.com/chc.edu.tw/health/%E9%A6%96%E9%A0%81
王縣長表示,在休閒農場降級鬆綁新指引,室內場地中,同一場地最多可容納50人,表演可開放觀眾入場,採單一出入口及人流實聯制;戶外場地中,同一場地最多可容納100人,水域體驗設施不開放,保持每人1公尺的社交安全距離;餐飲區採梅花座、座位間架設隔板、服務人員雙罩(面罩+口罩)。
王縣長表示,視障按摩業降級鬆綁新指引中,採預約制,業者須檢附技能證明。禁止密閉空間、定期清消且接待下一位客人需有時間區隔。需拿下口罩進行的項目如臉部美容按摩、紋唇等仍不開放。
王縣長表示,公用圖書館降級鬆綁新指引,單一出入口管制、採人流控管、暫停開放團體申請入館、座位採間格座、梅花座、適度開放部分區域提供讀者入館、辦理活動應維持社交距離。彰化縣立圖書館需人流控管100人以內,自習室、公用電腦暫不開放。各鄉鎮市立圖書館人流控管人數及開放空間,請查閱各鄉鎮市公告。美術場館、博物館、文化館的降級鬆綁新指引上,1.5公尺距離計算容留人數,不受100人上限、預約參觀,彈性開放現場報名、座位採間隔座、梅花座、開放教育推廣活動、不開放穿戴式、互動式、觸控式設施、同一團體預約每一時段以50人為上限。
王縣長說,進擊東奧,大家一起為彰化好手加油!本縣有跆拳道國手劉威廷於7/26(一)男子80kg以上級vs.亞塞拜然;射擊國手楊昆弼於7/28(三)參加男子不定向飛靶資格賽,還有彰化的榮譽縣民挪威選手伊登Gustav Iden(古斯塔夫•伊登),將於7/26上午5點30分挺進東京奧運男子鐵人三項決賽。
王縣長指出,今天上午也巡視了9個接種站,看到大家都非常的有紀律,逐一等候施打,也要再次感謝醫護人員不辭辛勞的付出,讓彰化的施打率快速的提升,提升整體防護力。
王縣長表示,今天是第三輪預約開始施打,成功預約的總計6萬4081人,預約今天接種的有1萬7,604人,在139個接種站分242場次施打,夜間有25場次、快打站有35場,7/23-7/24累計約施打人數3萬0,429人,累計600場次,今天上午預約施打率達99%,自行預約的施打率真的非常高。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 50歲以上鄉親疫苗接種率報告上,65歲以上有22萬2,669人,其中已有15萬5,818人接種,接種率69.98%;50-64歲有26萬9,871人 ,已接種6萬7,065人,接種率24.85%,因此50歲以上共有49萬2,540人,共已接種22萬2,883人,總接種率為45.25%。
王縣長說,這幾天快打站的人數會稍微多一些,還是要拜託大家達到分流,因為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的預約時段都是以整點為主,因此希望生日在1-3月生日的民眾請在預約時段的10-20分到,4-6月生日的民眾請在預約時段的20-30分到,7-9月生日的民眾請在預約時段的30-40分到,10-12月生日的民眾請在預約時段的40-50分到,如此一來,就可達到人流分流,也不會讓您等太久。
葉局長表示,今天新增2例為跨縣市年輕人社交活動傳染鏈A、B,感染源待查。從最近三週,確診個案都是20~30歲的年輕人,特別要留意,在65歲以上高齡族群開始施打疫苗之後,會出現二個現象,一是高齡族群確診後症狀會變輕微或無症狀,二是病毒疫情會往還没有施打疫苗的中年或年輕族群,特別要留意與觀察。
葉局長指出,今日2個案例,為跨縣市年輕人社交活動傳染鏈,包括之前從台北返家的年輕人、中彰投跨縣市年輕人社交活動等,彰化縣從五月迄今,與台北接觸相關的已經有7名。
葉局長表示,今天的個案A,戶籍在南部,之前在台北就學,今年考上彰化縣大學的研究所,於7/11報到就學,期間於7/13~7/18有台北市活動史,7/22自行居家快篩陽性,7/22電洽彰化衛生局安排PCR採檢陽性確診,CT值12.99病毒量相當高。
葉局長指出,個案B是為20歲、長期在台北市工作為服務業,在台北租屋,每週有1~2日回彰化兼職工作,因是台北確診個案之接觸者,經通報後予以匡列採檢,7/23採檢確診CT值17.14,目前已經針對個案B在彰化縣兼職工作之接觸者及其同住之家人相關人員進行匡列疫調。
鐵人游泳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art Ⅱ:眼見為憑?肉眼看不到的反而更為重要!】
到了演講中段開始說明 KFCS的訓練框架。影片大約十三分半鐘,簡述自己對訓練四元素的理解,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舉了一些實例說明,也透過這個平台分享出來。
#影片主題 如下:
●「體能」很重要,但「體能好」不一定「表現好」。
體能是指能量代謝系統,這個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在探討能量產生的方式、該如何有效訓練與提升。然而,人的體能有其上限,這個上限有個人因素,所以無法無止盡向上提升;當然也會受到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 運動員所展現出來的力量,不只肌肉力量(肌力)。
相對來說,力量的保存期限會比較長一點。因為若訓練得當,一個人在中年後還是能保持健美的身材、平衡與有力的身體。但身材健美、肌肉大不一定能展現出耐力所需的「支撐力」,有些選手肌力不大,但支撐力比較好。
● 「體力」跟「技術」之間的關係。
體能與力量,我們簡稱「體力」,它們是基礎。沒有體力,沒有表現。但有體力,技術不一定表現得出來,所以技術像是「竅門」,體力很好,竅門很窄,就無法有效輸出成更高水準的運動表現。想要開竅,必須刻意開發技術知覺。
● 談鐵人三項運動中自行車的技術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原因。
若拿游、騎、跑三項運動來比較,游泳的技術最受重視,因為人浮在水面上時會在矢狀面、額狀面與橫斷面有很不一樣的動作,自由度很大,所以動作差異很大,換句話說,偏差的空間也很大;跑步在矢狀面的自由度最大,其他兩面就小很多了;自行車的自度最受限,因為人體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活動空間裡做踩踏,每個人的雙腳都是在360度裡踩,所以常被認為沒什麼技術可言。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 基礎力量 vs 專項力量,兩者之間的關係與辯證。
在我的觀念裡,力量訓練可分為「基礎力量」和「專項力量」。前者是每一種運動項目都要練的,後者跟運動項目有關,例如游泳、自行車、足球和跑步的「專項力量」都會有差別。但「基礎力量」會大同小異,這個大同中就一定有蹲舉、硬舉、上膊……等動作。但若要討論某一項運動的「專項力量」,就必須先了解該項運動的「技術」,因為專項力量是為了服伺專項技術用的,所以若不懂該運動的技術,就無法設計專項力量課表。KFCS把跑者的專項力量分成五大類動作,這五類動作有階層關係,愈底層愈基礎,高層動作需要底層動作的基礎打好才能練得好。
● 眼見為憑?肉眼看不到的反而更為重要!
從「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視角來說,最表層的「技術」動作是最顯眼的,一個人游得好、跑得好,有時外行人也能看得出來什麼是優美的動作,比較難辯識的反而是偏差動作。偏差的動作可能有千百種,但優美的技術通常只有一種模式。再來到第二層的「力量」,可以舉很重看得出來,但肌纖維的組成、收縮的方式我們是看不到的,要把身體切開才看得到。第三層的「體能」更是如此,我們知道身體裡一直在產生能量,但那已是分子層級的運作,就算切開身體還是看不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第四層的「心」更是幽微,此時倍數再高的顯微鏡都不管用了,心的運作已非實體,並非肉眼所能看見,但它卻最最最重要。就像水和空氣,最重要的事,最容易被忽略。若沒有了空氣,我們幾分鐘後就會死;若無心訓練,一切都失去了意義。心在最底層,若無心訓練,體能、力量與技術的訓練再科學都沒用了。
● 從「和解」的觀點來看待訓練。
「練心」的訓練架構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句是:盡量不要有「衝突」。假設一位跑者練了很久,目標設定在全馬破330(3小時30分),也就是五分配速(每公里花5:00),如果在賽場上太執著於這個目標,看到錶上顯示5:10就會覺得太慢了開始加速,錶上顯示4:50又會覺得太快了開始減速,快了慢了都緊張,此時不只無法專心在跑步本身,心裡的緊張會讓肌肉也跟著變得比較緊繃,那他還能完全發揮表現嗎?在賽場上設定明確的目標就會產生這樣的衝突,我們該如何在比賽期引導學員減少衝突,能在賽場上跟自己和解,也是KFCS系統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 從老子的「反者,道之動」哲理來理解訓練的自然規律。
「技術」與「心」之間有著密切的連結,心愈穩定、愈平靜、愈安定,技術的水準就愈能開發出來。「反(返)」的概念來自於老莊。老子說的「返樸歸真」、「復歸於嬰兒」與莊子所說的「坐忘」背後所傳達「重『新』再來一次」的哲理。教練如何讓運動員(或跑者如何讓自己)回到最初的地方,那是一種如同嬰兒般無知的渾混狀態,在訓練當下能忘掉過去的訓練,不去預期訓練會帶來的效果。因為那種「預期」的心理 ,反而無法帶來真正的效果。
運動員必須去用一種嶄新的心態來體驗動作本身所帶來的感覺,而不是去期待動作與訓練會帶來什麼的效果。訓練時要把課表與動作當成全新的(或是教練要引導學員把當天的訓練變化成一個新的樣子),如此對知覺的刺激才會鮮明。
這麼思考下來,對於訓練有素的運動員,或是對於熟悉技術動作的學員來說,需要的是「復歸於嬰兒」那種「復」的工作,就像重看一部電影時要先把劇情的細節都先忘掉,才能重新體驗樂趣、重新帶來啟發、重新帶來改變。如同過年時常見到的春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想要「更新」,就必須要能夠「忘」、「返」、「復」,要有重頭來過的過程,才會產生新的啟發、新的進步。所以,「新」的生機就必須是一種從「心」出發的修練過程了。
「反(返)」是自然的規律,是一種自然的動態過程,所老子說:「反者,道之動。」為了順應自然,返回到底層、返回到最初的地方是不斷提高表現的關鍵。
總結:教練要能運動員專注在訓練本身之外,也要引導他看淡訓練時速度、成績與名次,這些都是難以預料的結果,無須在意;須在意的是「訓練」本身,也就是練心、練體能、練力量與練技術。
--
KFCS 自行車、游泳與跑步教練的培訓班在前兩年已在台灣各辦了一梯次,今年(2021年)八月將在台灣開辦跑步教練培訓第二梯(加上大陸是第三梯),下面是課程大綱與簡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簡章。
#課程簡章:https://lihi1.cc/h4xVj
鐵人游泳課程 在 Cynthia Sports Travel星飛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極限運動
#自由潛水
運動部落客星飛雅
玩鐵人三項多年,游泳沒有問題,也有多次海泳經驗
但~對於極限運動"自由潛水"非常好奇!
去見習了"自由潛水"課程
在基隆"潮境公園"下潛
還有在潮間帶,錄了美麗的海洋生態給大家
也有網友喜歡海上活動的嗎??
大山自潛(星飛雅參加的自由潛水教學教練)
https://www.facebook.com/%E5%A4%A7%E5%B1%B1%E8%87%AA%E6%BD%9B-185807575450626/
鐵人游泳課程 在 Keng Spor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課程明天展開,今天先沿著整個飯店慢跑,再利用下午時間游泳,熟悉一下環境,這裡真的超美麗,環境超棒,加上降溫之後的楓紅景緻,難怪ITU世界盃會選在這裡辦比賽!
訂閱我們的YouTube:https://goo.gl/xUmN6o
追蹤阿耕的FB粉絲專頁:https://goo.gl/KKN1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