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說是宋版📖誰敢說不是❓❓
📜📜時常關注故宮文物的朋友,應該早就對於乾隆皇帝喜歡在各種古物、字畫留下他賞鑑品題的墨跡印記,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吧?!
✍️👁同樣把古書當作文物甚至藝術品那般鑒賞、蒐羅,乾隆怎能輕易放過展現他真知灼見的機會?自是不時「親灑宸翰」,再讓工匠裝訂在書冊的最前面;後人暱稱「御題書」,意味著此乃朕親封的精品、至寶!然而,精於「賞」「玩」的乾隆皇帝,可也具備「鑑」「識」古籍版本真偽虛實的好眼力?
🎖👍本季「院藏善本古籍選粹」例行展,選陳一部「宋版」《尚書詳解》,首冠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題七律,全書寫刻字體點畫方勁、英雋挺拔,墨色濃重沉厚,宛若一派宋刻初印本的氣象。這部書收進嘉慶年間重新編訂的《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大臣們還在提要中宣稱:「是書《通志堂經解》內翻刻,此其原本也。」六百年前宋槧祖本尚存,當真舉世罕匹。
🔎👀細加辨察,每頁版心下方一段欄線似乎很有默契地隱身匿跡,偶然一兩卷末尾又隱約可見滲透的墨痕,殊可怪也!再取其他印本比對,才發現原來是刷印的時候,刻意在書版和印紙之間墊入一層紙片,仔細將每一頁的「通志堂」字樣與刻工姓名,以及卷末「後學成德挍訂」一行遮掩不致印出,藉以冒充宋版。由此可知,這部「御題書」的真實身分,竟然正是康熙年間由一代大儒顧炎武(1613-1682)外甥徐乾學(1631-1694)裒輯編刻,再讓自己門生──當朝重臣明珠(1635-1708)長子納蘭性德(1654-1685)掛名校訂,意欲諂附權貴的《通志堂經解》,就這樣矇混過關,登上皇家善本特藏的書架。
👥🎭一旦博得皇帝御題認證的殊榮,即便滿朝鴻儒偶有看出箇中蹊蹺者,恐也未必敢於道破真相。我們今天幸運多了,可以在博物館的展櫃裡,甚至透過網路動動手指,就能同時看穿這些心眼手腳,而面對文物真實的那一面,永遠要比認清真實的人性,更加容易,也最沒有壓力。
🆒想看更多「御題書」❓歡迎使用「圖書文獻數位典藏資料庫」:
http://rbk-doc.npm.edu.tw/npmtpc/npmtpall
🆓只需以免費註冊的帳號登入,就可以盡情瀏覽、下載故宮的古籍數位化資源。
📚哈佛燕京圖書館典藏的《通志堂經解》全文影像:
https://iiif.lib.harvard.edu/manifests/view/drs:16022401$173i
📖點開這一頁,比較看看乾隆御題的「宋版」書哪些地方被動了手腳?
📒 「院藏善本古籍選粹」例行展
📆 2021年8月5日(四)~2021年11月14日(日)
🖼 北部院區正館(第一展覽區)104陳列室
《尚書詳解》
宋 胡士行撰
清康熙間(1662-1722)徐乾學輯刊通志堂經解本
鑒真數位104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08
首先,我想先解釋一下為何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對於年輕樂手耳提面命『 一. 未來的音樂產業一定是一個團隊合作的產出模型;二. 真正能支持你們的金錢收入,一定是與版權相關的稅收、而不是越來越低水位的論件計酬』的原因:
有時候我會好奇:為什麼我認識的音樂前輩們,可以在他們的音樂生涯中完成了那麼多的作品,而且每個人除了各自的獨門絕技之外,好像同時都還會好幾項不同的職業技能!我對於前輩們在時間運用與管理的高效率,總是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其實答案非常合乎邏輯:他們嶄露頭角的年代,還沒有網路。
因為沒有網路那些吸引人廢寢忘食的豐富內容,這些前輩們反而更能專心致志在音樂的學習和創作,而當網路開始成熟發展的時候,這些前輩們完成的作品,因此能夠被更多以前無法觸及到的受眾所認識,將他們原本的群眾基礎拓展得更無遠弗屆,這樣的時間軸所呈現的事實是:後來的音樂工作者要能追上前輩們已經建立的成就,困難度越來越高。
而且這條發展的時間軸已經完全不可逆了。
在這個網路高度普及的時空裡,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因為花在『瀏覽資訊』的若干時間而排擠掉原本可以應用在音樂學習與創作的份量。整體來說,在正常情況的推論下,我們單一個體的『技能磨鍊』,當然無法與前輩相提並論;而如果我們還希望能與前輩們『同場競技』,我唯一能想到的方式,就是用團隊合作的概念,將每個人在有限時間內可以強化的不同專業技能整合在一起,也許還有一較長短的可能。
舉例來說,這個市場環境與客觀真實世界的條件,已經很難再培養出一位像鍾興民先生這樣十項全能型的音樂家、音樂工作者了!但,如果我們要找到一位鋼琴彈奏水準接近鍾興民老師的演奏家…好像還可以有一點機會;要找到一位節奏創意與表現接近鍾興民老師的鼓手、 要找到一位律動掌握與和聲學觀念接近鍾興民老師的貝斯手、 要找到一位旋律觸感、美感接近鍾興民老師的曲調創作者……凡此種種的單一專項音樂家,我覺得都還可以有這樣的機會;而這些傑出的單一強項的音樂家們如果可以在一位『音樂理解與想像力水準接近鍾興民老師』的製作人,有效的統合之下,所呈現出來的音樂質量,它當然不會像是鍾興民先生的樣貌,但整個音樂織地與內涵,應該也不會相去過遠。
我們本來就不需要、也不可能再複製一位『鍾興民老師』,但我們的音樂產出,很可以有多些『鍾興民們』的方式與水準,來讓消費受眾知道、相信,臺灣,還是有新一代的音樂家們,有足夠的資格繼續傳承前輩所開創的音樂江山!
問題是:這些人…怎麼找?
[一. 漫談樂手教練的心裡話]_08 『環境』與『人脈』_03
從早年在『當代樂手』這樣的專業音樂論壇 (https://modernmusician.com/forums/index.php ),一直到相關的樂器行店面,所有有志於音樂行業的年輕人,一定都看過、或自己張貼過『音樂徵才』、『樂手被徵』的相關資訊。早年的我們為了要『湊』出一個『Top 40 Band』到當時風頭正健的 Pub 去演出賺取金錢,整個樂手組『徵求』與『應徵』的過程,除了『口耳相傳』的人際討論、詢問方式之外,其實也沒有什麼其他選擇;而好不容易聯繫上的樂手,還得在團練室練過幾首曲目,才能真的知道『江湖傳言』到底有幾分為真。終於,好像可以上路去實踐『音樂謀生』的夢幻理想時,卻又往往因為『人』的個性、氣味等等問題,讓一個『一切以商業為導向』的工作團體,常常根本維持不了太長的氣候……
雖然我距離那樣的生活形態已經很遠了,但看著臺灣年輕樂團的聚散,似乎這整個生態環境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也沒什麼根本性的改變。說到底,音樂人都有著若干別人無法理解或碰觸的脾氣,要想把一群很有才華的音樂家整合在一個『音樂行動』中,看起來好像很理想,但實際執行的難度,真的沒那麼容易。
『如果有一種人脈系統,可以搜羅到現在樂手市場上各種專長的音樂家們,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們各自的資歷(而不是靠江湖傳言) ,在【任務導向】的前提下,我們只要短期合作,共同完成一個音樂行動,因此~每個參與者都只依靠自身的專業能力呈現,而不牽涉個人【神聖不可侵犯】的私領域,這樣是不是比較有機會做初步的整合?而在短期合作的過程中,真的感覺到某某某、誰誰誰的氣味與我比較相投,再來考慮【攜手闖江湖】,這樣是不是比較可行』?
換成白話文就是:『如果有一個【可信的】樂手104人力銀行,讓我可以很快就找到幾位樂手去參加一個音樂祭的演出,會不會有『未來』?再說啦!搞不好還真的可以搞出一個比較認真的創作團繼續玩下去喔!』
我覺得理想極了!只是~誰要來做出這樣的系統?
誰做的系統你會願意相信?
轉換到音樂製作的場景,這一類型的『人才需求』,好像也一直是有志進入音樂產業的年輕朋友的共同困擾:『誰能幫我來完成我不擅長的那一塊呢?』在整個音樂製作過程中,到底會需要哪些『專業科目』的夥伴來協助你完成一個作品?容我引述一位年輕創作朋友在深入瞭解了『流行音樂產業』之後,對於整個生產鍊的簡明描述:
『 你有想過,一首歌曲是怎麼開始生產出來的嗎?流行音樂產業【以往】的模型都是由唱片公司出第一筆資金,也就是唱片公司是發起人。如果藝人是創作者,會從一首選定的詞曲開始;如果藝人本身沒有寫歌,唱片公司就會開始收歌,在經過各種評議過程,最後會有一個詞,一個曲;假設這是兩個不同的創作者,就會有一個作詞人,一個作曲人,這可以界定為一首流行歌曲的起點。
當唱片公司有一首詞曲後,下一步會先找到一位適合擔任這首歌的製作人,在製作人構思他想要呈現什麼樣的曲風後,會找一位他認為適合的編曲人進行音樂樣貌的建構;完成編曲後,通常編曲者會把原先用 MIDI 確認或示意的音樂內容過成一道一道的 Wave 聲音檔 (Audio Track) ,如果有需要錄真的樂器,就會尋找適合的幾位樂手,接洽一個錄音室訂幾個錄音班,接著會有一位錄音師,把這些樂器聲音盡可能好好地收錄下來。當所有樂器都錄完了,編曲或製作人會協同錄音師製作一個將所有音樂內容音量與樂器擺放位置做大致調整的 Rough Mix,它的功能像是一個【伴唱 Kala】。接著歌手同樣進到一間錄音室由一位【配唱製作人】指導歌手怎麼演唱這首歌,藉由錄音室裡錄音師的專業技術,把歌手的聲音盡可能最好地錄下來,並且做最重要的【人聲編輯】。接下來會有一、或數位合音,編寫適合這首歌的合音,而合音也會在一間錄音室,由一位錄音師,把他的聲音好好地收錄下來。
當這所有 Wave 聲音軌道都一道一道好好地完成後,所有的 Wave 檔案都會被轉交給一位混音師,他會在一間專業的混音錄音室把這些軌道都做必要的頻率、空間定位處理,組合成一個歌曲的樣貌,轉換成一道 Stereo 的 Wave ,然後這一道 Wave 檔會再交給另外一位母帶後期工程師,他會在另外一種專門處理母帶後製的錄音室,把這首歌的頻率做更精細的微調與音量的控制 (Mastering)。而完成的母帶,在送交壓片工廠大量生產,最後,成為我們聽到的音樂成品。以上,就是一首歌的基本製作歷程。』
你可以計算一下,在傳統的音樂產業中,要完成一首音樂成品,會需要有多少類型的專業人員、有多少錄音室來參與。
如果你的音樂專長只是整個生產鍊的某一個部份,而你又很想完成整個的音樂製作,你要用什麼方式來補足你所缺少的拼圖?
『……其實~我現在就可以用一臺電腦做完你上面說的所有事耶!而且我放在 Youtube 上,點擊率還很不錯喔~』
那麼,點閱你的那些數字,付費來支持你的音樂製作了嗎?
提筆書寫這些過往工作經驗的現下,我也一直思考、觀測在不同世代對於音樂創作、製作的種種不同需求,我不全然覺得新世代一定要遵循『傳統古法』來產出音樂,但『鑒古知今』,從傳統的認知中汲取出其中的精華,佐以新時代的科技工具,也許是這個混亂的市場中,一種另闢蹊徑的方式。我相信現在有許多傑出的年輕音樂人,絕對可以以一己之力就完成整個音樂;但我的問題是:『如果能有機會與其他的音樂家合作,你一定不想要嗎』?
而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這些音樂家『合理』而『公平』地在一起合作呢?
(未完待續…… )
-----------------------------------------------------------------
後記1. 今天的這張照片,是在20180518向晚,林生祥先生『唱南方』音樂會@淡水雲門彩排時的一張倒影。上一回來雲門,是執行吉他大師 Steve Vai 的一個私人行程音樂會,當時就覺得這個場館實在優美得不似在人間!這一次很榮幸參與了生祥的這個音樂會,彩排將要結束前,館外的天光漸漸收暗,剛好與場館內的燈光取得一個微妙的平衡,能讓舞台的景象倒映在場館的玻璃帷幕上、又還能一覽館外的綠景;看起來,像是一群在『森林中的音樂家們』。
『音樂是人的表現』,而能夠與這些傑出的音樂家一起進行『人』的交流,我覺得那才是『音樂』這一門藝術應該存在的最好理由。
後記2. 籌備多時的『鼓手甄選』,在這篇文章公佈的同時,我們正在強力錄音室熱烈地舉行著!將近二十位來自各個不同年齡、閱歷的鼓手們,會在這個『音樂製作聖地』展現他們各自的才華。我沒有在先前告訴他們,這一次的徵選,不只有戴佩妮的新計劃所需,其實還有另外兩個以上的製作系統也會一起尋覓人才。
我說過了:『你永遠不會知道在台下看你的是誰』!
而不論最後甄選結果為何,我都希望這些鼓手們能帶走一些有趣的經驗與回憶,畢竟,這應該是我所知道的流行音樂製作圈第一次有單位聯合起來一起執行這種人數的單一器樂樂手的徵才活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