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研究成績
#寫作還是與新手無異
『老師說什麼,我就寫什麼,而且常常教授修改後的內容,幾乎都是大修正,之後就投稿了。簡言之,就是自己入了門,但還是屬於沒有一點功力的新手。
後續幾年,雖然已經開始累積不少臨床案例,也時常有各種研究想法,或許就是因為從來沒有接受過論文寫作系統化的訓練,也不懂得寫作投稿的訣竅,所以始終無法付諸實現。
很幸運的,我候補到十月底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最後一個名額。
上完課,我大概花了一個禮拜,把上課內容重新再 review 一次,然後用重新 format 過的腦袋,與嘉義長庚蔡明劭學長,在三個月內合作撰寫了兩篇 papers,第一篇 case report 很快就被 Ear, Nose & Throat Journal 接受了,希望第二篇 original article 也能盡快獲得佳音。』
🔔 2021 / 5 / 8(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2021 已有兩梯次額滿|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太驚人了!校友發表成績大爆發
🏆一月 84 篇創新高🏆
🏆單月 13 位發表第一篇🏆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greatachievements/
[快訊] 林舜穀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疫情對患者求診中醫行為變化之研究,獲 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 刊登!
[快訊] 陳柏成醫師團隊,關於中風後憂鬱與心理危機之關聯研究,獲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刊登!
[快訊] 蔡明劭醫師團隊,分享深層頸部感染以連續沖洗法治療之個案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刊登!
[快訊] 張耕閤醫師團隊,使用自製道具安全移除耳道中的蜈蚣之個案研究,獲 Ear, Nose & Throat Journal 刊登!
[快訊]陳科廷醫師團隊,關於 EBV-SMT 並有中樞神經侵犯之外科角色的系統性回顧,獲 Cancer Medicine 刊登!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最「接地氣」的寫作攻略傳承|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一樣的職業「解剖助教」 馬上到了清明連假,昨天是兒童節的介紹,再來當然是清明節相關的主題,每到清明節,大家總是要愼終追遠、緬懷祖先,有些人的生命的逝去並不是他的終點,而是再把他的大體捐獻出來,供後人解剖、研究,將生命的秘密傳承、也將生命的知識流傳下去,我們尊稱他們為「大體老師」。 ...
「長庚中醫系課程」的推薦目錄:
長庚中醫系課程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已經有研究成績
#寫作還是與新手無異
『老師說什麼,我就寫什麼,而且常常教授修改後的內容,幾乎都是大修正,之後就投稿了。簡言之,就是自己入了門,但還是屬於沒有一點功力的新手。
後續幾年,雖然已經開始累積不少臨床案例,也時常有各種研究想法,或許就是因為從來沒有接受過論文寫作系統化的訓練,也不懂得寫作投稿的訣竅,所以始終無法付諸實現。
很幸運的,我候補到十月底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最後一個名額。
上完課,我大概花了一個禮拜,把上課內容重新再 review 一次,然後用重新 format 過的腦袋,與嘉義長庚蔡明劭學長,在三個月內合作撰寫了兩篇 papers,第一篇 case report 很快就被 Ear, Nose & Throat Journal 接受了,希望第二篇 original article 也能盡快獲得佳音。』
🔔 2021 / 5 / 8(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2021 已有兩梯次額滿|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太驚人了!校友發表成績大爆發
🏆一月 84 篇創新高🏆
🏆單月 13 位發表第一篇🏆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greatachievements/
[快訊] 林舜穀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疫情對患者求診中醫行為變化之研究,獲 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 刊登!
[快訊] 陳柏成醫師團隊,關於中風後憂鬱與心理危機之關聯研究,獲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刊登!
[快訊] 蔡明劭醫師團隊,分享深層頸部感染以連續沖洗法治療之個案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刊登!
[快訊] 張耕閤醫師團隊,使用自製道具安全移除耳道中的蜈蚣之個案研究,獲 Ear, Nose & Throat Journal 刊登!
[快訊]陳科廷醫師團隊,關於 EBV-SMT 並有中樞神經侵犯之外科角色的系統性回顧,獲 Cancer Medicine 刊登!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最「接地氣」的寫作攻略傳承|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長庚中醫系課程 在 吳思穎 中醫師。針心為你。運動§醫學§美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課程已經開始了!大家等等我呀~
今天一路上風和日麗,希望台北不要太冷 😂
50分鐘50張投影片,越加越多 😅
教室改到403唷!
#台灣中醫藥品質醫學會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校友會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運動禁藥 #WADA
#運動醫學 #醫學美容
#暖男中醫師 #美食中醫師
#高雄在地中醫師
長庚中醫系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不一樣的職業「解剖助教」
馬上到了清明連假,昨天是兒童節的介紹,再來當然是清明節相關的主題,每到清明節,大家總是要愼終追遠、緬懷祖先,有些人的生命的逝去並不是他的終點,而是再把他的大體捐獻出來,供後人解剖、研究,將生命的秘密傳承、也將生命的知識流傳下去,我們尊稱他們為「大體老師」。
所以每年在清明節前夕,長庚大學也會盛大舉行「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感念這些大體老師的犧牲與奉獻。
陳詩芸夥伴,假日是陪伴孩子的星宿海童軍團的家長服務員,平日工作則是長庚大學解剖學科助教,擔任解剖學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每一學年的上學期,都要帶著醫學系與中醫系之學生,每組約9人,教導、帶領著學生解剖一具大體老師,從頭到腳,讓學生徹底認識人體內部的構造和組識。
解剖實驗室裡面的福馬林氣味刺鼻難聞,解剖大體工作,又是這麼的特別,她是如何看待她的工作? 當初是如何克服恐懼?朋友、家人怎麼看她的職業?最後這個工作對她個人生命的意義?都在這集節目中為各位聽眾播出。
長庚中醫系課程 在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長庚 大學中醫學系, Taoyüanhsien, T'Ai-Wan, Taiwan 。 1226 個讚· 88 個打卡次。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 課程將調整為7月9、16、23三天,課表調整確認後會再另行公告 ... <看更多>
長庚中醫系課程 在 【極幹】長庚醫學系課程- 長庚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極幹】長庚醫學系課程. 長庚大學. 2015年5月24日00:39. 媽勒幹,北醫的同學都在輕鬆念國考了,我們還在跟一堆狗屎報告奮鬥你在那邊研究難到爆炸的生化paper對國考有 ... ... <看更多>
長庚中醫系課程 在 Re: [問題]醫學系學生想修中醫- 看板CMstudents 的推薦與評價
長庚的學弟(or學妹?)你好啊~
難得看到長庚的人來這發文,而且竟然是友系還不是中醫系XDD
-----------
1.
其實你聽到的兩系關係和我當初一二年級剛入學聽到的一樣XDD
基本上你學長姐說的是沒錯的,兩系的關係"一開始"都不會太好,
西醫看不起中醫的不科學,中醫看不起西醫的氣量狹小、目光淺短;
且入學成績西醫又比中醫高了不少,
但入學後中醫課業比西醫繁重很多,同樣的西醫課程成績也不見得比西醫同學差,
於是有點競爭又有點互相鄙視的感覺就出來了(文人相輕的老毛病)XDD
但別緊張,
其實也正如前幾篇推文的人(都是長庚中的學長XD)講的,
到了高年級兩系一起上課&互相合作的機會愈來愈多,
打交道久了,總是會開始有一些交情,感情就會愈來愈好,
尤其進了醫院,中醫醫學混在一起分組run科,
同組的當然會互相罩、一起吃飯、甚至一起出去玩,
除非你是特別混或怪人,不然想感情不好都有困難XDD
而且長大了、書念多、病人見多了,大家都會漸漸發現,
無論西醫中醫都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沒有時間去討厭別人,趕緊加強自己救病人的能力比較實在。
------------
2.
至於雙主修的問題,請看下面連結裡的第二條:
https://academic.cgu.edu.tw/ezfiles/1/1001/img/24/9-1_1010523.pdf
從長庚大學的規定即可得知,基本上醫學中醫兩系是都不讓人雙主修。
(也都不讓人輔修喔!)
照規定中醫系是不能讓其他系雙主修的,即使是醫學系也不行,
所以至少目前來看,這已無關系主任放不放行的問題。
(如果醫學系要雙主修其他系卻不行,那才是系主任的問題)
(除非要把這個法規的訂定怪罪到系主任頭上,但那就沒完沒了了)
至於中醫系,因為創系之初就是以雙主修為目標(且是王伯伯的意思),
所以在各方努力之下,正常管道進來的學生都可以雙主修醫學系沒問題。
https://academic.cgu.edu.tw/ezfiles/1/1001/img/24/9-2_1010523.pdf
----------
3.
看你的描述,其實你開始認真接觸中醫也不算久,
但你的野心竟敢說是"中西醫都通,甚至結合"、不是玩玩!XDD
所以到這裡,就要確定一下你的決心是到甚麼程度了?
是A.想要做到"可以在台灣執行中醫的業務"?
還是B.只是要在執行西醫業務的同時帶點中醫思維或偶爾做做與中醫有關的研究?
或是C.職業還是單純的用西醫就好,中醫就平常自我保健用,大不了幫自己家人看看?
這三者所需要的決心程度是不一樣的,所必須經歷的痛苦也不一樣。
如果是想達到A.
以台灣現行法規來看,只有三條路:
一、長庚醫學系有個"醫學系轉入中醫系辦法"
https://academic.cgu.edu.tw/ezfiles/1/1001/img/24/11-2_1021212.pdf
在你升二年級以前,都還有機會,但你一年級成績需保持一定水準,
過程也很繁雜,請看五六七條:
https://academic.cgu.edu.tw/ezfiles/1/1001/img/24/11-2_1021212.pdf
更可怕的是,聽說你們有學長姊申請過,但在你們系主任那關就被打回票了,
說你要念中醫系就自己去重考,不要這樣勞師動眾,科科
二、就你們系主任說的,重考中醫系,但這其實是最簡便的路,
只浪費你一年,到時候1+7年畢業,其實跟老人我現在念中醫系花的年數一樣QQ
今年考得上長庚醫,明年絕對還考得上中醫系,
台灣目前有長庚、中國甲乙,三種中醫系可供選擇,
當然私心推薦長庚,呵呵
三、畢業後再去念後中,這要多花你五年,
但其實就念書品質而言,這可能是最佳解,
因為你西醫6年 & 中醫5年,都較能專心致志的念,
不會像我們雙主修的中醫系一樣,一次念兩邊,其實很多人根本就是選邊放棄 > <
但這樣光念書就要花11年,你還要搞兩邊的PGY,根本瘋了,
我猜建國以來沒人做到過。
(四、以前的西醫師很爽,還有第四條路,
就是可以醫學系畢業後再念一些中醫或針灸學分班,
就能取得執業中醫或執行針灸業務的資格,
但這些路都已經隨著中醫教育體系的完善,而隨著特考消失在滾滾洪流中了~)
(五、去國外或大陸念中醫,這個門路可多了,但關鍵是無法在台灣執業。
有興趣自己打關鍵字搜,有一大堆補習班的廣告,
其實如果你仔細挑、認真念,花個四五年,是有機會學到不錯的中醫知識,
而且學習的品質,我無法跟你保證,反正我自己是不會推薦人走這條路就是了。)
所以說如果你目標是放在B.
那其實上述的第五點就可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不見得一定要走一二三,
但是,當然,我個人是不覺得中國或外國的中醫會比台灣強啦~~
或者你要自己來,也行,成本最低,
但要睜大眼睛,精挑細選,小心可能會走一大堆冤枉路!
***先說說旁聽中醫系的課程,
中國醫藥大學的中醫系我不知道,但長庚中醫系似乎不太喜歡人家旁聽,
上次有一個台大物理的跑來旁聽,被老師發現後,就被助教趕出去了,理由不明~
但如果你是我們長庚本校的學生,又是友系,我想你不被趕出去的機會就大很多。
但要旁聽的課最好也是挑一下,個人只推薦陳建霖的中藥學、楊榮季的中炮學
和劉佳祐的溫病學。(曾經游均晶的中醫史、醫古文也很讚,但往事不堪回首阿QQ)
系主任沈建忠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很多人很推,但個人不愛;
其他大部分的中醫課老師都雷雷的,就別來浪費時間了。
(尤其中基、內難經、經絡針灸學、中醫內外傷科這些我自己都不太上的課,
可千萬別來啊XDD)
***那學校的課不能聽,要聽甚麼呢?
個人覺得還是一分錢一分貨,自己花錢去上外面的中醫課比較實在,
台中可能有很多,我不清楚,要請教中國中的朋友;
北部我也只知道開給中醫師或中醫系學生的,
像比較有名的就"黃庭醫學會",他願不願意收醫學系學生,我真的就不敢說,
會推薦他,是因為我上過他的一些課,請來的老師真的都蠻讚的,
像教傷科的新莊妙建堂李興明、教針灸的關山慈濟沈邑穎。
除此之外,就看緣分了,認真打聽,很多診所中醫師,都會開班授徒,
以前收很廣,學生、有興趣的、推拿師都收,現在可能就比較侷限在中醫師了。
但我現在還知道有北醫醫學系的同學拜一個中醫師學針灸,
12萬讓你學終身,還可以分期,詳情我也不清楚,
只是想告訴你,絕對是有這個可能的,端看你的決心和緣分。
***真要自己念,也不是不行,
但方向真的要抓對,尤其是書要念對,
一般書局裡也有很多中醫的保健書,那些基本上對想學好中醫都沒用,別浪費時間看;
要就往專門的中醫書店鑽,買一些本科生才會念的書,那才有可能進得了中醫的堂奧,
否則網路資料隨便看看、書又亂買、仿間一些中醫養身班就去上,到處沾沾水,
這樣搞30年,大概頂多就我說的C.的程度,可能還達不到。
------------------
拉哩拉雜扯這麼多,來說重點,書吧!! (我自己也最愛買中醫的書了^ ^
先說你提到的,
"王唯工"的書個人覺得不錯,目前出了四本我都買了(但覺得中間兩本排版好騙錢阿QQ),
還曾親自跑去台大的研討會問他一些問題,
但他當時已經對中醫系學生沒興趣了QQ (有卦有人有興趣再說~
但王的書你看完,大概也只能先放在心底,要真能拿來實際運用還很久遠,
就算是要拿來跟你接下來念到的傳統中醫做思想上的結合,
都還有一段長路要走,先這裡打住。
倪海廈(漢唐中醫)他網路上的文章我也看過不少,
但他是個連在中醫界都頗有爭議的人物,
他對西醫的批評,很多都有待商榷,也先不談,
但他的中醫思想,可以帶出一個有趣的中醫"用藥"派系問題,
他可以說是華人圈當下最高調的"經方派"死忠支持者(與經方派相對的就是"時方派"),
但其實無論是台灣或大陸,學院派的教法都是經方時方並重,等你進臨床再自行選擇,
所以建議你先不要看太多他的文章,否則你的思想會被他框限住,個人覺得不太理想。
扯到派系,就不能不提最近兩岸中醫界都很火紅的"火神派",
其實火神可以算是經方派的一支,表面上看起來更偏頗XDD
但其實,火神派始祖"鄭欽安"寫的三本書:傷寒恆論、醫法圓通、醫理真傳,
裡面對陰陽的描述、陰症陽症的界定或是遣方用藥的思路,
無論是搭配中基中藥或是方劑傷寒論,都很有參考價值!
以上還是算題外話。
"知音出版社"的書,確實是長庚中醫系的教科書、聖經(但中國中就不是了,呵),
但聖經一般人就是買來擺在那供奉的,很少翻開XDD
而出版社回復你的話,基本上也沒錯,
我們如果要買都是買"承啟版",只有極少部分認真的同學在某些科目會買"綠皮書"。
但其實我都不建議你買,為什麼?
因為其實"承啟版"只是把中國大陸官方規定的中醫"五版"教材,
簡體字翻成繁體而已,排版還變醜 = =
而五版是長庚中醫系"草創",當時請來授課的大陸老師,他們那個年代用的書,
現在中國大陸已經出到十幾版了,我們還在尊崇五版,你不覺得很囧嗎? = =
所以要買"承啟版",不如買大陸官方的最新版就好,台北很多中醫書店都有在賣!
但其實還是不推買這些大陸官方的書,
主因是裡面的中醫已經太不純粹了,參雜太多西醫的觀點在裡面,
看了只會學到不倫不類的中醫,中醫的核心思想反而抓不到,對於往後的進展沒有好處。
所以以上仍是題外話。
正題,請待下回分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10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Mstudents/M.1409606173.A.AF6.html
※ 編輯: inyanhuman (111.251.104.8), 09/02/2014 05:16:47
※ 編輯: inyanhuman (111.251.104.8), 09/02/2014 05:33: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