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下雨的聲音 / 星期五下午最後一號病人
(前言: 今天要描述的主角,他的家人是我臉書朋友,也可能是此粉絲專頁的讀者, 本文描述的內容是根據我對主角生前的記憶,不一定完全正確,如果與事實有出入,本人絕無惡意,也請家屬海涵。可以直接私訊我,讓我做修正,或是撤除。)
每天早上我都會開車載我孩子上學, 在車上我會讓孩子點歌, 聽他們喜歡聽的歌曲, 邊開車邊聊聊對這首歌的感覺, 也算是一種親子同樂。
有一天, 我的女兒(國小三年級) 點了「聽見下雨的聲音」。
「爸爸! 這首歌好好聽喔! 我們老師最愛聽, 班上同學很多人都在聽喔!」
「喔!這樣啊!爸爸也很喜歡這首歌呢!」
正如同曾經有人說過:「 所有的故事, 都有一首主題歌」。我會喜歡這首歌,除了旋律好聽之外,它更喚起過去一段特殊的回憶。
故事開始
我記得那是一個週五的傍晚, 他是我當天門診最後一個病人。 當時我在長庚還算資淺,同時段開診的都是大牌的主治醫師。 顯然他是臨時掛號掛不到號, 而我是唯一沒有滿號能夠掛進來的。
他是一個身材非常瘦高的男子, 理著小平頭,穿著T卹、 短褲,大約50多歲。 講話非常文雅有禮貌。 我可以感覺到他生病已經忍耐一段時間了, 從他的身形、言語,任何人都可以感到他非常的不舒服。
經過幾次的追蹤檢查, 確認了他的病因, 這個疾病必須住院開刀才能治療。 護理師告訴他住院的流程。 到目前為止,他就像我看過的大部分病人一樣, 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幾個禮拜後,也就是他要手術的那一天早上, 我帶著住院醫師查房, 巡視當天要手術的病人。 那一天手術特別多, 他被安排到下午時段。 我們進入病房的時候, 他正坐在床上戴著耳機聽音樂, 好笑的是雖然戴著耳機,耳機線卻忘了插入手機 (或是沒有插好), 病房都是他手機音樂聲音。
「 先生, 聽音樂要小聲一點喔, 否則會干擾到其他病人」 住院醫師提醒他。
「 哇... 真對不起! 」, 他慌慌張張把音樂關掉。
「 醫師抱歉, 今天要開刀有點緊張, 聽聽音樂緩和一下心情」, 這位先生不好意思說道。
走出病房, 我問住院醫師, 這首歌是什麼啊? 還挺好聽的勒!
「 啊! 老師你不知道嗎? "聽見下雨的聲音啊"! 好樂迪、錢櫃,K歌必點」
呵呵, 我當然不知道啊。從我當醫生以來好久沒有去KTV唱歌了, 簡直就是流行絕緣體啊。
當天的手術相當的順利, 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下班前, 我到病房一一巡視手術完的病人, 當我巡查到他的病房的時候, 我簡直驚呆了!
他的孩子這麼多!
印像中應該有五六個吧,男的英俊、女的美麗,年紀最大的姐姐估計30歲出頭, 最小的弟弟很年輕可能還是中學生,每一個都挺拔高挑,都是模特兒級的身材。
孩子們圍繞在爸爸的病床旁邊,陪伴著爸爸。 病人的太太滿面愁容,很擔心先生的病情。 她拉著我問了很多問題。 雖然焦慮,但他太太非常有禮貌, 而且談吐舉止相當的溫雅端莊。 第一次跟病人的家人見面, 我感覺到這個可能不是一般普通的家庭。
走出病房之後, 住院醫師壓低聲量跟我說,「 誒...老師.. 裡面有一個人是 XXX 耶。」
「 那是誰?」 我滿臉狐疑。
「 是很有名的歌手啊! 人漂亮! 歌又好聽!」
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 昨天聽到的這首「 聽見下雨的聲音」 正是他女兒所唱。 頓時我心裡一陣感動。 通常一個即將開刀的病人, 情緒必定惶恐不安, 此時如果聽到自己女兒美妙的歌聲,一定是無比的慰藉, 心情必定緩和許多。
後來我上網搜尋了一下這位「星期五下午最後一號病人」, 不查不知道, 查了嚇一跳!
看似低調平凡的他, 竟然是地方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地人又敬又怕的「社會人士」, 也正因為喬過一些「社會事」,因此進去「深造」過。他的事跡在網路新聞都可以看到。
第二天查房我再見到他的時候, 有點緊張,「 哎呀, 真不好意思, 我不知道大哥您這麼有名!」
他很靦腆的笑一下, 「 沒有啦! 就做做生意、交交朋友, 幫忙自己兄弟。新聞寫得都誇張啦!」
但沒多久他又拉著我的手,很嚴肅的跟我說: 「侯醫師請您務必幫忙! 因為我身份特殊, 希望低調, 讓我好好養病就好。」
大哥是對的,大哥的話要聽。
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聊了起來, 而且很投緣。 他跟我想像中的社會人士完全不一樣。 他很幽默很健談,每次查訪查我都心情很好。 我在長庚工作步調非常忙碌, 可是每次查房到他的時候內心都會有點期待,把握有限的時間跟他「鬼混」一下。
這些年來,我治療的病人不乏政治人物、大老闆,很多都是什麼總裁什麼董的, 每個人似乎都很會交朋友,然後又說他跟「王家」有多熟, 「三小姐」是他認的乾姐姐、台塑企業的哪一個老臣是他打球的朋友..... 諸如此類的話,這些年真的是聽多了。
我的這位「星期五下午最後一號病人」,非常不一樣,他不會像其他人總是要攀親帶故、依附關係。 他很喜歡聊體育, 尤其是籃球,對台灣的宗教民俗也相當的熱衷。
但跟他聊最多的還是「爸爸經」, 當時我老大才1歲半, 老二剛出生, 他總是跟我閒聊當爸爸的心得。 他會跟我分享他家庭的照片, 跟他子女的互動。每次聊到他的孩子的時候, 都可以感受到他眼神流露出的自信與驕傲。
「侯醫師你知道嗎, 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 就是我這群孩子, 他們都很棒!都是我一輩子的驕傲!」
「我們男人在社會打拼, 為家庭犧牲奉獻,很辛苦、很危險, 但是只要想到我孩子們這麼乖, 這麼懂事, 一切都值得了」
我非常確定他是一個好父親、 好先生、 好老闆。 但老實說,他可能不是一個好病人。 出院之後, 我幫他預約的回診他常常沒有來,幫他安排的檢查有些他會忘了去做, 印像中,他常常是不舒服, 受不了,才會再跑來門診找我。
而且,總是星期五下午最後一號病人。
「 沒辦法, 最近事情太多, 真的是抽不出時間。」 他總是這樣解釋。
「 最近忙著邀請朋友參加我女兒的演唱會, 侯醫師要不要來啊? 我請公司的人幫你安排一下。」 這時候又可以看到眼神充滿父親的自信與驕傲。
不過,說真的, 我對他病情的擔心, 遠遠勝過於對他女兒演唱會的好奇。
之後我辦了離職,到美國去進修, 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他。 學成歸國之後,回長庚看門診, 老病人們陸續回籠。 我常常在星期五下午門診結束的時候會想到他, 心中納悶,他怎麼沒有再回來了? 有時候有念頭想主動打電話找他, 可是他低調到連名片都沒有給我。
等到下次聽到他的名字, 是2017年從新聞上得知他過世的消息。 當時我感到震驚、 有些難過。依據新聞報導,他是因為另一個疾病而過世,與泌尿系統疾病似乎無關。
一直到今天當我聽到這首歌,「 聽見下雨的聲音」, 我都會想起那位 「星期五下午最後一號病人」, 想到他的小平頭、靦腆的笑容、高瘦的身材、想到我們聊的爸爸經。
這一天我在家裡,一邊聽著歌, 微笑著望著我的三個小孩。
「爸爸你怎麼一直看我們, 然後又不說話?」
「 嘿... 沒事」,我恍過神。
「 孩子們, 你們知道嗎? 你們都很棒! 你們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都是我一輩子的驕傲!」
#健康科技最前線
#深夜老司機
#星期五下午最後一號病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介紹 訪問作者:謝依婷 醫師 內容簡介: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
「長庚住院要帶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問題] 長庚醫院可以上網嗎- 精華區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到醫院住院的須知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問題] 最近長庚住院狀況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發問]關於林口長庚用電問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韓健明醫師】PTT板友的海扶刀治療子宮肌腺症分享(治療篇) 的評價
- 關於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急診住院醫師交流網(EMRN: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ts ... 的評價
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書劇透】~ 自序
如附件⋯⋯(當然不是這樣)
今天來談談自序中沒能寫完的部分⋯⋯帶我進入山林的貴人「褘哥」(急診科詹醫師)
在大學時期,我主要的運動是踢足球,直到進醫院見/實習之後,才因為不好找人一起踢球,開始爬爬郊山。
那時候就是個登山小白,天氣不會查,地圖不會看,裝備不會買⋯⋯穿個棉T、牛仔褲,連雨具都沒帶,印了張步道的示意圖,就出門了。
還好那時候雖然有爬山的熱情,但也不是蠢的,只會走走有指標的步道(不然迷路就更慘了),只是有時淋了雨,再加上風寒效應,差點失溫的情況也是有的!期間有幾次去爬百岳的路線,也都是乖乖跟團,完全沒有能在高山自己活下來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一直到林口長庚當住院醫師之後,才認識了褘哥,讓我對於高山的認識,有了指數級的跳躍!
他是台大登山社出身,最愛走的就是探勘路線了⋯⋯
在那個手機地圖還不普及的年代(應該說連智慧型手機都還買不太起的時代),學會了用地圖製造機印出一張張A4紙,再用各色的麥克筆把路線、溪流、宿營點等重要資訊標註上去,最後再用膠帶貼好貼滿,做好防水工程。
上山後,手把手教我怎麼用指南針去定位認山頭,爬山要注意的事項,怎麼野營、怎麼生火⋯⋯
還在10多年前,就帶我去走一些想都沒想過的路線,(雖然那些路線現在都變熱門景點了),例如:西巒大山下巒安堂、石門北峰下小嘆息彎出小風口⋯⋯等;還有一個很想跟可是天數太長的,大濁水南溪上南湖大山。
聊天中,他還分享了他們隊伍也把走過的路線投稿到台灣山岳,那時候還聽都沒聽過,只覺得名字很酷炫;10多年過後,有在爬山的都朗朗上口了,分別是:劍龍稜和戒茂斯上嘉明湖。
真的是開了我的視野!
當然,在山上練肖話也是那段時間突飛猛進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段了:
-------------
賢:褘哥,要怎麼下山才能和你一樣順呀?怎麼可以下那麼快又不使用登山杖呢?
褘:丫這個很簡單呀,你就發現不太穩的時候,快把另一腳踩出去,這樣反覆進行,就下山了。
(X的,這和我問桌球怎麼拿奧運金牌,你回把每一球都打回去對方的球桌上,有什麼不同。)
--------------
現在褘哥回歸家庭生活,比較沒機會帶我上山了,不過他永遠是帶著我走入山林的貴人。(大家也可以想想是誰帶你走入山林?還有聯絡嗎?快點跟他表達感謝之意唷!)
想看更多,請鎖定粉專囉~
新書持續預購中
#你一定要知道的43項登山醫學知識
博客來【7-11、海外】
https://reurl.cc/ze2Q5k
蝦皮拍賣【全家、7-11、郵寄】
https://reurl.cc/Enqmak
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再見!
防疫旅館外,觀光局、衞生局、防疫旅館同仁們將行李幫忙搬運上車。揮揮手,向防疫英雄們道別。
凌晨12點,鳳山大樓正式解隔離,感謝配合居家隔離的防疫英雄,犧牲自己的自由,保障社區的安全。
對高雄市而言,這個案子在疫調、追蹤過程,整個衞生局大家繃緊神經,跟時間賽跑。
機警的疫調人員發現:3樓個案就醫和仁武群聚個案14415(7樓)住同大樓。不同樓層,確診家庭不認識、沒有互動,感染源是什麼?
同仁鍥而不捨,抽絲剝繭,看著一支又一支影帶,追查到可能被感染的原因:兩個人曾前後搭乘過同一台電梯,有可能是飛沫或接觸感染,所以大樓可能存在共同的感染源。
往前追溯,指標個案14359,於恩主公醫院住院期間感染,又因南北移動,讓疫情延續到仁武家庭、鳳山大樓與相關接觸者。
我們以疫調、匡列、隔離,截斷病毒通往社區的傳播鏈。過程中匡列超過1300人,包含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影響到約6個家庭、至少三個職場,有18例確診個案。
13天的+0,也代表病毒不再蔓延到社區。
6/29,這個前所未有的案子,謝謝高雄市的醫學專家們,即時給予意見;長庚醫院林孟志教授,也親自到場佈建6條採檢線,加上周邊社區的快篩,和市府團隊合力迅速調度資源,晚上8點完成環境清空。
在居民解隔離前,我們陸續安排採檢,也將大樓再次消毒、採檢,在報告出爐後,才放心將居民們送回家。
今天一早,就有朋友和我分享,有大樓居民說「收到市長的小禮物」。
我知道,解隔離後,自主健康管理的日子,仍會不安、也需要注意身體狀況,另外也對造成市民朋友的不便,說聲不好意思。
因此我們市府同仁在鳳山專案解隔離前,準備了有高雄特色的「關懷感謝包」,除了零食、防疫物資,高雄特有的甜蜜香蕉乾,代表著市府滿滿的關心與感謝。
謝謝每一位同心抗疫市民朋友們的努力!
.
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完成「意願登記」,收到簡訊者,記得在明天下午5:00前,上 http://1922.gov.tw 完成「預約接種」;或者可以帶健保卡到超商、高雄市195個各機關服務中心來預約。
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介紹
訪問作者:謝依婷 醫師
內容簡介: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一直說頭痛而拒學的少年,以自己的血,寫下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四歲女童拿玩具刀瘋狂剁碎黏土人。她被娃娃車司機性侵了。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少女纖細手臂上的自殘傷痕,就像媽媽的情人一樣數不清。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最好的朋友驟逝,女孩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兩年來從未開口的少女,最後寫下了這句話。
任何表面狀況都不僅是表面。最需要去聽見的,往往是沒有說出口的。
身為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謝依婷深知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尋找自我定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小事,卻可能造成令他們窒息的壓力和影響。大人不解的情緒起落、行為變化,事實上,正是孩子在釋放線索,用力呼救:「請你多注意我!請你真的瞭解我!」
謝醫師溫柔同理,帶我們一同牽著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看入受創的心,理解傷的源頭,因為當孩子被理解、被接納了,他們也更能有力量,好好長大。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說不出口。那麼,我們就先對他們說吧:
{孩子別怕,我會陪著你,我會接住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不變。}
作者簡介:謝依婷 醫師(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
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
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經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6q-cb4w-nQ/hqdefault.jpg)
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到醫院住院的須知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住院 後,會抽血、做相關檢查,千萬不要一辦入院就說要現在請假外出,這樣檢驗報告醫師要很晚才能看。 請勿在病房內吸煙及使用私自帶來的家電,因為有 ... ... <看更多>
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問題] 最近長庚住院狀況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爸爸10月初要在長庚做心臟手術想問最近在長庚開刀的家屬/陪病者的狀況目前是我跟媽媽要照顧因為我白天要上班所以媽媽顧白天,我下班顧晚上但我媽去 ... ... <看更多>
長庚住院要帶什麼 在 [問題] 長庚醫院可以上網嗎- 精華區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是這樣的,最近家裏有長輩住院,
也想要把電腦帶去醫院使用,一邊打報告、一邊照顧
不過問內部人員的結果是不能上網(無線的不行),但是聽語氣也是模擬兩可
想要問問看有沒有曾經在長庚病房中成功使用網路的?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115.41
> -------------------------------------------------------------------------- <
作者: chingsong (蕉城浪子) 看板: Kaohsiung
標題: Re: [問題] 長庚醫院可以上網嗎
時間: Wed Nov 5 15:30:05 2008
※ 引述《ARTEN (說不出口)》之銘言:
: 是這樣的,最近家裏有長輩住院,
: 也想要把電腦帶去醫院使用,一邊打報告、一邊照顧
: 不過問內部人員的結果是不能上網(無線的不行),但是聽語氣也是模擬兩可
: 想要問問看有沒有曾經在長庚病房中成功使用網路的?感謝~
家人曾兩度於那邊住院,且都是住1-2星期以上
長庚病房內不能上網,要上網請用 3.5G網卡
我不建議於病房內帶貴重的東東
很容易被偷,一不小心就不見了
如真的有必要,要隨身攜帶,不要以為上個WC之短時間不會被偷
我家人住院時期之隔壁床之家屬-成大的女生,上個WC出來,手機與筆電都被偷
她爸爸剛好於休息中不知道,一拿就走
其實,報紙與書才是最好的東東
--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9.1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