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昨日出席了《007:生死交戰》首映會,丹丹(漢堡)(不要亂取暱稱)的最後一部007。
往常慣於開玩笑稱他是「頸部以下最帥的男人」,然觀看期間心中充滿不捨,從頭到尾都含著淚水(因為在戲院帶了塊砧板切洋蔥),近三個小時彷彿一瞬間,滿腦子只想著看越多就剩越少,多希望他能永遠陪伴我們走下去。
曲終人散,燈光亮起,觀眾仍在影廳徘徊未離去,想必是腳麻了(咦),或跟我一樣,情緒迴盪不已,丹丹那雙湛藍雙眼深深印在腦海中,什麼結實健美壯碩六塊肌人魚線翹臀緊繃白襯衫滿溢男性美的身材都不再重要。(先把口水擦乾淨!!)
片頭在義大利的外景採取IMAX攝影機拍攝,景色壯麗動人,個人最喜愛的幾場文戲和動作戲皆集中於此。劇情點出:「我們只要一直回頭,就逃避不了過去」,兩個深愛彼此又背負沉重秘密的人,將自Casino Royale開始的信任、背叛、遺憾等情感糾葛與前幾部的餘孽威脅一次理清。
整體氛圍懸疑緊湊中帶浪漫抒情,中段節奏稍微拖沓,由於某個原因,龐德釋放出更多的感情與人性,忍不住想勸他上了年紀要冷靜點多喝水深呼吸才能避免血液黏稠遠離高血壓(一秒變衛教頻道)。
在人物方面,Rami Malek表演風格具獨樹一格的優雅,但氣勢略微不足;Christoph Waltz簡單幾個鏡頭便將劇情張力拉至最高點,引爆一觸即發的緊張感。新角色Ana de Armas極其迷人,我希望她的戲份能多些,小Q、M和來自CIA的老朋友Felix與龐德的互動依然逗趣感人,至於某位新探員,私以為角色刻畫不太具吸引力,留待觀眾自行評論。
不變經典元素融入現代特性、質感魅力,並以描述壯闊史詩之戲劇性手法鋪陳劇情,是這系列007電影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而《007:生死交戰》不過不失地穩穩劃下句點,心中有別離的傷感,也深深感謝Daniel Craig與幕後工作人員,帶給我們這個美麗盛開的世代。
PS:看到丹丹穿緊身褲出海釣魚時,我才猛然驚覺很大!!咳咳咳我是指「魚很大」,真是相見恨晚(?)
#007 #生死交戰 #NoTimetoDie #沒空爆雷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剛升上大學,進入傳播系的時候,學長姐半開玩笑地說:「傳播系就是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不過一眼往班級望去,能夠馬上感受到男女比的懸殊,也就是說畜生也才十根手指頭的數量可以拿來使喚而已。 求學時期有海量的拍攝作業,不論男女都有機會接觸各種職位的工作,從製片、編劇、導演,到攝影、燈光、美...
開玩笑 觸 法 在 紫微師範學院 蕭傳顥-阿美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28 教師節快樂
身為成人教育的老師
其實可以收到教師節祝福
往往讓自己可以感受到溫暖
每一個祝福我都清楚地記下來
當然沒有祝福的也是
哈 開玩笑的
一直以來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是生活中的老師
大家可能也都聽膩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想法
但如果沒有祝我教師節快樂的大家
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人生路途上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角色
而每個人需要做的
就是把自己的角色給做好
其實這是一直以來我對於教學唯一的想法
沒有人應該被視為不一樣
這是我面對所有學生的基本認知
教學相長來自於接納與認同
當有人對於你足夠信任
剩下的就是展現你自己的真實面貌
人每一天都在努力
去建構出自己的世界
而當我得到了機會
可以與大家分享我自己價值觀並且被很多人接受
我想這部分就彌足珍貴了
感謝所有與我接觸過的人
感謝每一刻願意付出的你們
不管是實際課程上的互動
或是網路上的留言
藉由鏡頭的連結
對我來說都是很珍貴的寶藏
所以我也要反過來跟大家說
教師節快樂
人生最珍貴的不是自己做了甚麼
而是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並且在人生當中實踐下去
我會繼續保有我的熱情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期許你們接受最真實的我
以及幫助我成長
祝大家教師節快樂喔
圖片來源:https://www.instagram.com/y.h_huang/
這些美的圖片都出自於我學生之手
真是太令人感到驕傲了 哈
開玩笑 觸 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ello,我是蔡心。
.
大家會跟孩子談性嗎?其實性的議題不只是生殖的運動,還包含了自我探索與認識、對於感官的瞭解與愛的感受。
.
我當然是建議百香果家長要適當的跟孩子談談性,就像是這個世界的其他所有事情一樣。如果孩子無法從家長身上獲得資訊的管道,那麼自然就會去其他地方找答案。
.
市面上很少有一套能好好跟孩子談性的書,要不然就是都是外國書,跟台灣人的模樣不太相符。我印象中最小接觸到跟性有關的資訊,應該是國小一二年級。我記得我是在看小牛頓,它有一集畫出男生跟女生在交配的動作。當時我看不懂,我就問我爸爸。
.
我爸快要50歲才生我,所以他(當時幾乎)已經是爺爺的年紀,我還記得他的反應是滿臉通紅,只是吱吱嗚嗚聽到他跟我說你長大就知道(我長大後從第四台的鎖碼知道了很多事情ㄎㄎㄎ,而且我們小時候也都發現怎麼很容易的破解這種鎖碼台),還特別交代我不要去問學校班導,因為我的班導那時候單身未婚,是個年經的女老師。
.
這個經驗回到現在來看,或許是大部分跟我年紀差不多(或是比我年紀還大一點的)人,成長中父母對於性的議題與態度的模式,這樣子還真的是有點可惜。若父母比較難跟孩子討論,或許就無法在孩子自己建立與性有關的價值觀時,稍微幫忙或討論一下。如果家長有機會好好與孩子談性的話,更能將「性的感覺」與「愛的感覺」連結在一起。(這句話背後有一個很大的議題,就是性與愛是天生就勾在一起的還是分開的呢?這不是我的專長,我不知道)
.
我長期合作的單位 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 在考量到家長的這個需求後,花了非常多時間開發出「 阿光小芸日常的嘰哩呱啦 」,這是一套總共五加一的親子繪本(+1是操作指導手冊),我已經拿到樣書,我看了一個晚上後覺得除了畫風可愛、人物長得完全是台灣人的樣子以外,還富有教育性。雖然我的名字沒有放在書的上面,但是我強力推薦喔!(下次可以找我掛名啊啊啊)
.
目前正在募資中,總共已經募款到四百多萬(好好喔,什麼時候我的情緒圖卡才能這樣賺爛),不過募資的時間快要結束了!我把連結放在留言區,請百香果用新台幣支持起來!雖然我本來想厚臉皮的凹一份,但看完後,我覺得這真的很優質,我會自己買一份!
.
(另外,繪本中有出現很多台灣在地的文化,真的很精緻,但爸爸婚後沒有啤酒肚,有點與普遍的事情不符合哈哈哈開玩笑的)
.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line友募集與兒童產品熱銷中!
開玩笑 觸 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剛升上大學,進入傳播系的時候,學長姐半開玩笑地說:「傳播系就是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生用!」。不過一眼往班級望去,能夠馬上感受到男女比的懸殊,也就是說畜生也才十根手指頭的數量可以拿來使喚而已。
求學時期有海量的拍攝作業,不論男女都有機會接觸各種職位的工作,從製片、編劇、導演,到攝影、燈光、美術,但出社會後,並沒有許多同學繼續留在影視圈、電影圈,女性的佔比看起來更少了,不如學生時代的比例,我在心中埋下一絲絲小困惑。
畢業後的某天,在我工作的新聞團隊裡,刊出一篇《男人的奧斯卡?女性入圍者從未超過四分之一》,資料上顯示,女性入圍人數最少的前五名是視覺效果、攝影、原創音樂、導演、音效剪輯,最多則是服裝設計、妝髮、外語片。實在與刻板印象毫無違和啊!最出乎意料的是,原本以為會吸引以性別平權為主線來進攻留言的讀者,結果反而有不少「女性影視工作者低是正常現象,本來職業就有不同需求。」、「這沒什麼好爭辯吧。」的言論,完全喚醒自己差點遺忘的小困惑,我想知道,是職業需求、還是職場環境影響她們的選擇?她們現在又去了哪裡?
我開始跟拍仍待在影視產業的大學同學,與剛畢業(也許)即將踏入圈子的學妹,她們告訴我曾經的遭遇,包含因為女性身份不被信任的工作能力,「妳可以嗎?」、「妹妹拿得動嗎?」只是基礎提問,還有家人的擔憂、對未來的不確定、接案工作的不穩定、思考創作的動力。
雖然這部紀錄片是以女性影視工作者為出發點,但我並非想把問題根源一味怪罪給男性,我相信他們同樣會有他們碰到的難處,就像在片中主角身上看見的困頓,不全然是「女性限定」。影片後半部,一場平凡的大學同學聚會,我們畢業三年左右,不長不短,有人在媒體圈、有人在影視圈、有人在公關業、也有人做著毫不相干的工作內容。「誰明早五點要出班」、「哪個台立場誰買的」、「我們也是要吃飯賺錢啊」是老友間的娛樂家常,卻讓我感到微微的心酸、微微的無奈。
紀錄片暫時告一段落,我可能還無法找到完美的答案來解釋困惑、去解決問題。對我來說,眾人齊力完成一部電影、一項產品、一場展演,都是件既浪漫又了不起的事,就像裡頭主角說的:你只要喜歡,可以把事情做好,專業不應該被性別侷限住。
攝影:李昭妟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female-on-the-set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攝影工作坊
開玩笑 觸 法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被認為存在於古代日本的邪馬台國的女王。
傳說她操縱被稱作鬼道的魔術,用蠱惑治理好人民。
她是在被分裂成多個小國、長久持續著戰亂的倭國中
突然出現的,用神諭之力統一國家的謎一般的女王。
身高/體重:161cm・52kg
出處:魏志倭人傳
地域:日本
屬性:混沌・善 性別:女性
「欣賞邪馬台國第一代女王的力量吧!」
卑彌呼居住於巨大神殿的最深處,
不在人們面前露面,
她的話由其無名的弟弟向民眾傳達。
從向魏國大陸派遣使者、被封為親魏倭王等方面看,她也很擅長外交。
但在卑彌呼死後,以弟子壹與的記錄為終結,邪馬台國忽然從歷史的舞台中消失了。
被稱作邪馬台國的國家至今充滿了謎團,就連其所在地都不明確。
「成為女王之後就不能自由外出了,說實話我一點也不明白呢~」,她本人這麼說。
看起來是個活潑、喜怒無常的女孩,她體內隱藏的神秘力量是無愧于光之裁定者這一名號的可怕之物。
有時施展神諭,有時充滿活力…,不,沒什麼。就這麼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治亂吧。
雖然不能察知她作為女王時是怎樣的作風,但她本來就是一個喜愛太陽公公的光芒、大地的果實和人們的笑臉,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溫和女子。
另外,她不知怎麼地帶著異常的雨女體質。
只要一出門就會下雨,因此她最後被人們當作求雨的巫女為人所求。
「……嗚嗚,又是大雨。為什麼我剛要出去就會下傾盆大雨呢……。哈?稻子生長了?好好,高床式高床式。」
順帶一提,擅長的技能是通過割骨占卜鍛煉出來的揮拳,這可是邪馬台國最大的秘密。
「必殺!卑彌呼拳!」
鬼道:A
原始的魔術,據說它也是神道的原型。
與立足於系統的魔術不同,它的詳細充滿了謎。
光之神諭:A
獲得將大家領至光輝未來的神諭的技能。
多少會因為打瞌睡導致把看見的東西當成錯覺。
巫女的魅力:B
具有指揮軍團的天生才能。在團體戰鬥中,可令我軍的能力提升。
由於領袖氣質是個稀有的才能,對一國之王來說B等級就可以說是足夠了。卑彌呼的領袖氣質是靠神諭來統治眾人。
天然的肉體:A
無災無病不知傷痛的超天然健康肉體。
蘊含著原始人般旺盛生命力的真真切切完美健康優良兒童。
此外,一旦懈怠,軀體就會鬆散下來,吃多了的話體型也會變化。從這種意義上看也是種天然。
『象徵星辰的久遠鏡』
等級:B 種類:結界寶具
範圍:50 最大捕捉:300人
Seishintadoru Kyuuenkyou。
與非人之物相連,獲得人類智慧無法觸及到的領域的睿智。真名解放時,將無數鏡子在周圍展開,將不同時間和領域的信息多重投影,以自身為媒介觀測近未來發生的現象。
而且,在寶具展開過程中,也會發生將周圍我方原始人之力活性化的謎之波動。
最大解放時,也可以微微地變更預知的結果。
她本人認為“這就是天之聲吧!”,但其被稱為神諭的行為到底是什麼,連她本人都沒有真正理解。
此外,據說從天之聲也未曾提及過與命運之人有關的事。
「哈~啊~……,明明無所不知,卻連自己的事情都渾然不知,是誰造就了這樣的卑彌呼啊。」
星辰顯現深淵,深淵象徵星辰的久遠鏡。
某夜,她聽見了「那個」。
聲音忽遠忽近,忽大忽小。
又若隱若現。自身像倒影一般,倒影又加深自身。最終,久遠的睿智將可視的悠久的彼方連至此方。
她是作為映出非人睿智的久遠鏡生於現世,將人體內殘存的力量映照在自身的原始異能者。
她拋棄對人來說重要的生命,為人們的歡笑而獻上了自身。即使自己對生命無悔地迎接盡頭的黑暗,最後消失在時間的彼岸——
「哎呀,我沒有特別要向聖杯許下的願望啦……不! 開玩笑的! 有! 我有願望。事實上,如你所知,聖杯親也是生前促使我完成女王的義務的,那什麼,命運之人?我與那樣的存在應該說是無緣還是怎麼著?嗯,“能占卜人的愛情,雖不想預見卻一直能預見,好的,祝你們幸福! ”這種程度能很完美很確切地預見,可當談到自己時卻又無能為力的卑彌呼,簡稱卑迷糊。所以,與Dramatic又Exciting的命運之人的一場邂逅!我想要! 想要! 」
——沒錯,她正是光之裁定者,同時也是邪馬台國第一任女王,卑彌呼。
#FGO #卑弥呼
開玩笑 觸 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川普宣布確診,卻一堆人懷疑是假的,為什麼美國總統說話,你們都不相信,你們這樣不行喔!大家好,我是范琪斐。原本大家都在等著看,川貴人會在選前最後階段推出什麼撼動選情的「十月驚奇」,結果美國總統大選倒數一個月,真的就傳出大驚奇,就是美國總統川普親口證實,他中標啦!
數天前,川普才在辯論會上,用力嘲笑拜登戴口罩,結果3天後就宣布確診,這巴掌打得也太響了!大家都很不敢相信,堂堂美國總統,怎麼會有得「疫」的一天,網友忙著製作各種哏圖,美國名嘴們也趁機酸爆川普。真的不能怪大家拿他來做文章,這事真的太太太神奇了。雖然川普馬上就坐直升機到Walter Reed軍醫院隔離治療,不過隔離才短短兩天,(10月4日)川普就突然上傳影片說要給大家一個「小驚喜」,然後就搭車短暫離開醫院,在附近街道「趴趴走」向支持者揮手。
我真的快瘋了!你覺得「隔離」的定義是什麼?不就是不能跟任何人接觸嗎?雖然車窗沒有搖下來,他也有戴口罩,但這樣不會害隨扈們統統都要跟著隔離嗎?這段畫面曝光之後,一堆網友都在罵川普的行為實在太荒謬,竟然連確診了都要藉機作秀。好啦,我知道川普很想出面澄清自己健康狀況沒問題,因為自從他確診後,有關他病情的消息就十分混亂,就連白宮幕僚的說法也前後矛盾。10月3日當天,白宮醫生康利(Sean Conley)告訴大家,川普病情樂觀,但是當天媒體引述了華府消息人士說,「總統過去24小時的病情令人擔憂」,網路上盛傳這個消息來源就是白宮幕僚長梅多斯(Mark Meadows),結果隔天康利又出面澄清說,「沒有啦~川普先前症狀一度很嚴重,但是現在病情持續好轉喔!大家不要亂想!」而對於川普到底有沒有接受額外供氧治療,白宮醫生也說法反覆,一開始說沒有,後來才承認有,還解釋說「這是為了反映川普和醫生群的樂觀態度」。你越是淡化大家就越覺得有鬼啊,反而讓外界懷疑到底是在隱瞞什麼。
不管是不是真的有病到那麼嚴重,結果住院才三天,川普就出院了。還在鏡頭前刻意脫下口罩,就是要強調病毒不可怕,還說自己感覺比二十年前還要好!川普支持者就很高興啦,川普就是勇啊,百毒不侵。可是討厭川普的人,很多人的反應就是:他真的有生病嗎?川普是不是自導自演啊?
根據社交媒體監控服務公司Dataminr的數據,質疑川普的推文,在週五確診當天早上達到了每分鐘5條的高峰。其中包括《紐約客》雜誌撰稿人(Jelani Cobb),他說「我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時代》雜誌編輯(Anand Giridharadas),也說「我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這個台灣人應該超有感,畢竟選前兩顆子彈,就有可能影響選情嘛!會有這種懷疑也是情有可原,我們就來整理目前最常被討論的幾種「劇情設計」。
第一套:假裝感染→逃避辯論→競選暫停→連任成功!
部分美國民眾認為,川普目前民調落後,尤其是第一場辯論會又吵掉了一些支持率,掉多少呢?根據專門統整各家民調的538民調數據,辯論前川普落後拜登7個百分點(50.2% vs. 43.2%),而辯論後差距擴大到8.2個百分點(50.9% vs. 42.7%),就有不少人懷疑,這讓川普把心一橫,乾脆裝病就不用辯論了,不開口就不會再失分了吧?還可以順便迴避掉不用繳稅引發的爭議。
再看第二套:假裝感染→可以治癒→不用怕病毒→可重啟經濟→支持率爆漲→連任成功!
有人認為川普假裝確診,顯示自己「苦民所苦」,接著再出來證明病毒可以輕易被打敗,大家可以重啟經濟不用擔心,然後支持率就會暴漲。不過就算是左派媒體,例如《紐約時報》也強調,「沒有證據證明川普在裝病」,白宮也發表了多次聲明,確認川普的病情,白宮醫生證實了川普的病毒篩檢呈陽性。大家要知道,國家元首的身體狀況是會牽動政治經濟局勢的,何況是像美國這種大國,沒有人會拿總統的健康開玩笑。而且按照邏輯來判斷,一天到晚嘲笑拜登戴口罩,卻突然裝病連面子都不要,這也太不合常理,何況被隔離後就不能造勢,這對川貴人來說犧牲也太大了。
加上媒體回溯川普的感染源,發現白宮的破口可能是9月26日的大法官提名記者會,現場官員訪客通過快篩入場後,就非常放心地拿下口罩,親親抱抱、噓寒問暖,看到這個景象,川普會被傳染真的很不令人意外,而且拖到現在才確診,病毒已經很給他面子了!川普染疫明明很合理,為什麼還會搞到「一個確診各自表述」呢?一些懷疑論者表示,全都是因為川普過去發表過太多有關病毒的假消息,導致大家根本沒有辦法再相信他,現在唯一能確定的是「川普自稱確診了」。
其實真的不能怪這些人被騙到怕,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人員,分析了3800萬篇全球各國,針對疫情的英文報導後發現,有關疫情的不實訊息當中,有高達38%提到川普,證明川普就是「假訊息大流行」(infodemic)的最大推手。報告指出,目前流傳最廣的錯誤訊息,就是「神奇療法」(miracle cures),其中包括川普聲稱服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能夠治好肺炎,還有以消毒劑注入體內,有助於對抗病毒。而且從2月份以來,川普至少在34個不同的場合表示COVID-19將會自動消失。
而且就在川普宣布確診當天,許多懷疑論者還翻出了9月18日起,流傳在網路上的一條陰謀論推文,內容說:「川普的十月驚奇就是他會宣布自己確診,確診是假的,但很戲劇性,會把對手拜登擠出螢光幕,『川普確診』會每分每秒攻佔媒體版面,接著14天後,川普會華麗現身,說他被奎寧100%完全治癒了!」這不是我們編出來的喔,推文在這裡:https://twitter.com/JohnCammo/status/1306863435125202946
這則推文至今被點了將近2萬個「喜歡」(1.7萬次),在陰謀論小圈圈裡瘋傳。專家指出,人們對川普確診消息抱持懷疑態度,正好反映了川普先前釋放出太多錯誤訊息,自作自受。專門研究假消息的諮詢公司CARD Strategies就說:美國人處在一個陰謀論猖獗的環境中,但部分原因是總統煽動了它們,還外加一個白宮新聞部門,持續不斷向媒體和公眾散播假消息。最後形成了一個「完美風暴」,導致人民認為白宮不誠實。
英國媒體也表示,這反映出在川普任職的四年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雖然不至於蕩然無存,但已經嚴重被削弱。川普多年來一直指控媒體是「假新聞」,推銷陰謀論並且鼓吹假消息,已經創造出一個人們本能地不信任川普的環境,對政府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進行事實核查,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默認立場。
但你要問我,這是全美國人民的共業,不是川普一個人的問題。當社會極端分裂的時候,不管那一方堅信的事實,拿出多少證據,對方就是會想盡辦法, 說你講的都是假的。像我明明長這麼美,網路就是有人說我是肥嬸,還說我長得像這隻貓,那裡像,明明是像這隻狗。
好!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川普確診陰謀論
#華府爆信任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