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社群媒體的使用部分,臉書以及Line是使用比例最高的幾個平台之一。臉書也逐漸取代過去的新聞網站與新聞推播功能,成為以個人朋友圈出發來整合與傳遞新聞訊息的媒介。一方面來說,當代的訊息來自四面八方,過多的資訊量需要一定程度的篩選才能讓個人理解;另一方面來說,過去以中心性意識形態來決定什麼訊息重要,什麼不重要的方式,也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的個人需求。在這兩個情況下,臉書等於結合了朋友圈、數位新聞媒體的多重功能,類似於進化版本的PTT,成為網路世代人們吸收與傳遞新聞訊息的最佳平台。不過,也因為如此,這類型的平台吸引了許多關注與目光,逐漸取代了傳統新聞媒體(電視與報紙),變成投放廣告的最佳媒介。但是,廣告的收入日增,也為平台方與內容產製方帶來了逐漸增加的隔閡。平台的部分,究竟應該扮演商業模式下以新自由主義精神進行營利的公司,還是擔任網路中立價值且不涉及特殊意識型態的行動者。如果平台因為擔任網路中立價值而獲取許多關注,進而產生收益,是否也需要對此收益重新進行分配與考慮呢?站在捍衛網路中立價值的位子,但又藉此將收益都歸屬到公司內部,似乎是論述與倫理上的一個矛盾之處。
-----------------
如果有天,當你打開臉書,發現塗鴉牆的新聞都消失了,只剩下親友照片、網紅影片與內容農場連結,連政府資訊與非營利組織帳號都一片空白。你會有何反應?
這正是2月18日,澳洲民眾的困惑與憤怒。就像之前提及的,今年會是跨國科技巨頭「出來跑,遲早要還」的一年,澳洲爭議只是序曲。問題是,社群網路的用戶、數位資訊生態、新聞媒體圈,會連帶付出多大代價?
澳洲的臉書爭議背後有幾層意義。你可以說,這是「新型資訊聚合服務與舊有媒體模式的利益衝突」;也可以說,這是「跨國廣告吸金巨獸與主權政府監管體系的對撞」。意義更大的是,這是數位資訊生態自我修正的關鍵一環。
白話來說,過去20年,矽谷科技平台挾著技術創新與規模經濟,提供各種便利且免費的服務,主導全球(包括台灣)的數位生活。好處是,我們可以享受價格低廉甚至免費卻強大的資訊服務(例如Google地圖);缺點是,這些科技公司像是吸星大法,吸走絕大多數線上注意力與廣告。
以澳洲為例,兩大巨頭壟斷超過80%的數位廣告,讓本土網站奄奄一息,尤其人力成本高昂的新聞媒體。身為「二級傳播者」的科技平台吃乾抹淨,生產原創內容的「一級傳播者」只能爭搶餅屑,加劇媒體產業惡質競爭,壓縮公共議題報導空間。因此,此事凸顯出數位資源嚴重失衡的現狀,讓我們思考如何「再平衡」,維持一個永續、健康的資訊消費環境。
相較臉書,Google的營收模式更多元,在澳洲的廣告市佔也更巨大(2020年市占率53%,臉書僅28%);其次,搜尋服務高度依賴新聞連結(臉書早已降低新聞曝光率,官方宣稱新聞只佔總流量6%),核心業務重要性不同;第三,Google有更明顯的競爭者,澳洲政府曾威脅以微軟Bing作為替代性搜尋服務,相形之下,臉書的人脈圖譜則難以快速轉移。
綜合以上因素,Google具備更多資源與新聞媒體協商,也更不願承受失去澳洲市場的風險,因此搶先與澳洲主要媒體集團達成協議,避免進入仲裁程序。
臉書封殺澳洲媒體,絕對是自傷傷人之舉,而且自傷成分更大。2016年以來,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新聞導流能力日益萎縮,甚至不及Google搜尋,也逼迫新聞媒體強化SEO、開發新聞信等不同觸角,盡量降低臉書影響力。
流量分析網站Chartbeat的數據顯示,臉書封鎖澳洲媒體的第一天,該國新聞網站境內流量下跌約13%,來自海外的流量重挫3成。當網友適應「臉書沒有新聞」的新常態,媒體流量是否會拉回原有水準,目前尚難得知;然而,Chartbeat曾在臉書全球大當機之際,分析整體流量趨勢,發現網友一旦看不到臉書,媒體網站的直接流量與Google搜尋都相應暴增。
此外,斯洛伐克、西班牙等過往案例都顯示,這類新聞聚合服務一旦消失,對媒體流量的長期衝擊有其限度。
例如2014年底,西班牙落實歐盟的數位著作權法令,要求科技平台新聞聚合服務須支付授權金,Google News因而退出西班牙市場。藉此機會,史丹佛大學進行一項研究,發現該國Google News用戶在服務終止後,大約減少20%的新聞瀏覽量;媒體網站流量減少約10%,而且集中在小型媒體,但大品牌媒體幾乎沒有影響。
這項研究同時指出,一旦失去頗受歡迎的Google News聚合服務,當地用戶大多能尋找替代資訊管道,不過,三類新聞的閱讀量會減少:即時新聞、政治經濟等硬新聞、慣用媒體較少報導的新聞類型。
總結來看,臉書雖是強大且高效的人際溝通工具,卻是一種無效率、充滿偏誤的新聞接收管道。當塗鴉牆完全看不到新聞,用戶很可能回頭尋找資訊源頭,像是政府機構網站,或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媒體,把臉書單純當成社交媒介。長遠而言,這反而是好事。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10524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跟著領隊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綠⽲苑 你吃過比五十元還大顆的腰果嗎!而且還是台灣少有的鹽味帶皮腰果,在越南產地古法鹽炒直接封裝,帶著最新鮮的營養和脆度,吃過包你愛上他它!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taspring/ ~~~~~~ 綠⽲苑腰果專賣店地址 地址:320桃園市中壢區健行路121號 電...
「閱讀好處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問題] 喜歡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Re: [問題] 喜歡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PTT推薦- book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Re: [問題] 喜歡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Re: [請益] 培養閱讀興趣的好處- boo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問題] 喜歡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 book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kobo閱讀器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kobo閱讀器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kobo閱讀器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繪本365,天天愛閱讀- PTT看到一篇文章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繪本365,天天愛閱讀- PTT看到一篇文章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討論] 為了什麼而閱讀- 看板book - PTT 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book - [請益] 培養閱讀興趣的好處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植牙心得ptt網友分享:植牙還我健康牙齒- 牙周權威-倪志偉醫師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Re: [問題] 求知慾與閱讀習慣-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文石閱讀器ptt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基於機器學習方法建立網路文章分級-以臺灣PTT論壇為例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2023最新】螢幕掛燈懶人包大全|9款PTT熱門螢幕掛燈推薦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電腦- 網路雲端-PTT | Blogger 調校資料庫 - WFU BLOG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青年創業貸款ptt與dcard沒人說但很重要的7個心得與條件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青年創業貸款ptt與dcard沒人說但很重要的7個心得與條件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不想記帳也能存錢!PTT理財神人傳授4個「暴力存錢法」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植牙後遺症PTT鄉民用經驗告訴你 - 日光翡麗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戒糖好處是什麼?戒糖可以減肥? PTT鄉民爆推成功戒糖7步驟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2023年10大免治馬桶座推薦ptt|Toto、Panasonic、凱撒優 ...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便宜也有好貨! 2023年10款平價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便宜也有好貨! 2023年10款平價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寶寶] 童書/繪本與親子共讀心得分享-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全瓷牙冠缺點、限制有沒有?全瓷冠ptt鄉民解惑 - 佳禾牙醫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心得] boox leaf2 斷自己路心得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2023】PTT、Dcard 網友枕頭推薦3 大重點》跟失眠說掰掰!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2023】PTT、Dcard 網友枕頭推薦3 大重點》跟失眠說掰掰!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PTT Feedback About Me - 安德魯雅思英文工作室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解讀Ptt:台灣最有影響力的網路社群 - 數位時代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PTT之Careerplan版- 個人意見】去公家機關當約聘VS 去法律 ...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Term.ptt.cc 使用瀏覽器直接連線批踢踢!免下載外掛或軟體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英文學習方法-要不要背單字?PTT、Dcard鄉民爭論的3個方法 ...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英文學習方法-要不要背單字?PTT、Dcard鄉民爭論的3個方法 ...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SLMT's Blog | PTT Source Code 研究筆記1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岩盤浴ptt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book - [問題] 適合單手拿的電子閱讀器尺寸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閒聊] 輕小說可以拿來培養小孩的閱讀興趣嗎?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鏡相人間】我們的青春在Ptt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3分鐘學會用手機上批踢踢!Mo PTT超實用功能大解密 - 三立新聞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問題開放式電子閱讀器挑選看板book Ptt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請跟PTT分手吧?立法院將比照歐美研議《反網路霸凌法》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变通:受用一生的学问》是一本值得你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的評價
- 關於閱讀好處ptt 在 Money錢雜誌2019年5月號140期他這樣買債券基金 每月領息10萬元 的評價
閱讀好處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深度數位大掃除》x3本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
🙋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圖文心得、下載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這本書在說什麼?】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的著作還有其他「深度」系列的書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學習力》和《深度職場力》。不難看出是一位對生產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這本書裡,他提倡一種「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強調我們要審慎應用科技,並且重新思考市面上繽紛炫目的科技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如果這些科技只提供廉價的娛樂和低劣的資訊,那麼寧可捨棄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整本書引用許多對於社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評論文章,互相辯證不同的論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終究,我們要以自己的生活目標為主,科技只是輔助,不該讓它反客為主。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自從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臉書粉專之後,我跟數位科技就一直處於一種拔河的狀態。一方面我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和寫作,一方面也需要處理網站技術方面的事情,編輯網頁和美工設計,也都脫離不了數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讀完《原子習慣》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的時間,錶定每天30~60分鐘,但總會不小心逛到超過時間。
再加上,由於經營部落格的緣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數位工具,因此我訂閱了許多APP服務的電子報。這些電子報都會夾帶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裡面,到最後總是耽誤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閱讀和寫作。
因此,我開始自問:「我戒斷的數位科技還不夠多?」、「我使用這些數位科技的心態要調整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再幫我更進一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終於,「賓果」!
【我如何使用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這句話:「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深度價值觀為基礎,問自己:你該使用什麼工具;你如何使用他們;你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他們?」腦中便開始浮現出,關於目前使用數位科技的許多省思。
接著,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試著把書中的流程轉化成具體的步驟,也參考了網路上其他讀者的實作方式。最後,我用子彈筆記的方法,規劃出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準備方法和執行步驟」,並且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這段過程中的想法。
然後,從7/1到7/30之間的三十天裡,我進行了一次數位斷捨離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自己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顧了這段過程,並且把這套方法做成一份「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詳細實踐心得,文章底部附有這個模板檔案的下載方式。
【1.數位極簡主義: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數位極簡主義的定義是:「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不要被科技牽著走,在這個充滿誘惑裝置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仔細想想,我總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太多的裝置、app、服務佔用的時間和注意力,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能抵銷單一物件所帶來的效益。找個時間,完整地列出來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能連自己都會大吃一驚。
前Google工程師崔斯頓.哈瑞斯曾經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長期使用他們的產品,因為那是他們營利的方式」。他繼續說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想要你的靈魂」。利用這個練習,看看自己的靈魂都放在那些APP上頭。
我使用的3C產品不多,只有桌電、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常使用的軟體則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現在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為自己帶來好處?
優化很重要。判斷某個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視的東西,只是第一步。為了充分獲得那個科技的潛在效益,它必須仔細思考如何使用那項科技。你如何使用它們?
帶來哪些好處?我使用桌電、筆電維護網站、經營社群、撰寫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機跟朋友連絡、即時收看新聞資訊和網路影片。使用電子閱讀器、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在我移動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時候,閱聽不同的書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寫文章、紀錄網路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辦事項。我使用Email、FB、IG、PTT、LinkedIn與社群互動、回答讀者問題。我使用YouTube觀看網路影片。我使用Brain.fm聽專注音樂、用Spotify聽休閒音樂。
✅但放棄這些科技會帶來哪些不便利?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這種滿足感和我們做的具體決策無關。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意義非凡,主要是因為握有自主權的滿足感。主動放棄這些科技,帶來些微的不方便?還是巨大的不方便?
放棄使用電腦,會導致無法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就無法即時與人通訊,也無法收聽有聲書。放棄社群媒體,會失去許多與部落格讀者互動的機會。放棄數位管理工具,會失去以後「搜尋」專案紀錄的便利性。
【2.數位斷捨離 :30天實踐步驟範例】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暫停期結束後,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重新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規劃日後的具體用法。
✅我曾經使用哪些數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體:「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使用的軟體:「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暫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試著暫停與移除的APP有: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許自己在電腦上面使用,而且在限制的時段內使用。更進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
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使用自動回覆,通知親友與讀者我的數位斷捨離時間,替自己保留一段緩衝時間。
✅我在30天裡,採取了哪些休閒?嘗試了哪些興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從生活中淘汰那些數位的干擾之前,沒有先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你會覺得數位斷捨離後的體驗很難受,因為你不知道斷網後要做什麼,反而難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經喜歡的非數位休閒,就非常的重要。
我試著在空出來的時間裡,讀了更多的書。最近讀了《人生給的答案》之後,對「靜坐冥想」產生強烈興趣,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撥出10分鐘的冥想時間。此外,在用電腦寫作的時候,把網路中斷,專心於純文字的輸出。
休閒娛樂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時段,和女友一起練習國標舞。假日出門買早餐時,不騎機車,改用散步的方式,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也終於,把訂閱很久卻沒認真讀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拿出來讀。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價值觀?
需要經營部落格和社群粉專,桌電和筆電仍然必要。將智慧型手機簡化成通訊為主的目的,搭配移動通勤時可以收聽有聲書為輔。電子書閱讀器仍然是外出時的好搭檔,方便攜帶的特性仍讓我愛不釋手。
社群軟體是與讀者接觸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而且只能在固定的時段使用。調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與手寫的子彈筆記做出功能區隔,主軸目標寫在子彈筆記裡,輔助記憶、紀錄的資訊則放在數位工具裡。
✅具體規劃,我會如何使用它?
區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數位時間」,以我自己為例,早晨醒來之後採取晨間習慣,偶爾閱讀、偶爾使用30~60分鐘的電腦,中斷網路並且以「自由書寫」撰寫讀書心得文章。我在網頁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這個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離的「時段」和「網域」設定上去,在那段時間內你就無法使用這些網頁。
平日下班後,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許自己22:00~23:00接觸數位科技和社群媒體,保留星期一、三、五的時間給自己享受「離線狀態」。在假日,才允許自己擁有比較多的數位時間,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時段則保留給離線狀態。
✅哪些工具已經變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認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來電鈴聲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訂閱費,改以Spotify裡面的歌單取代,找關鍵字「Focus、Reading、Piano」的歌單都是很好的選項。我刪除了手機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在電腦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經刪除了FB、IG、PTT的手機APP。
【3.數位極簡生活30天:我的四個感想】
經過30天的實踐之後,我有什麼感想和收獲?那就是「這一切的重點不是使用了什麼科技,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讓科技來選擇你,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些科技,我們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寫道:「大部分的人過著沉默絕望的生活。」然而,比較少人引用的是下一段他樂觀地反駁:「他們確實以為自己別無選擇,但機靈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煥然一新。拋棄成見,永不嫌晚。」我們確實有能力扭轉這種狀態。
✅獨處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引用許多的文章和文獻說明「獨處很重要」。他對獨處的定義是:「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而且,獨處時的思考,會帶來一種「從容的反思所衍生出來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賞的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獨處是令人精神煥發的愉悅消遣」。在這30天裡安排的「離線時段」,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最好時趕。我本來已經是個很容易享受獨處的人,減少了數位資訊的刺激後,更容易感受到思緒的活躍,以及內心的平靜。
✅別按讚,對我有什麼改變?
作者不鼓勵你到處「按讚」,因為按讚提供的互動太少。以至於,除了淪為社群公司優化演算法的資訊之外,你跟貼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提升。這類互動流於淺薄,也沒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雖然不按到處讚,但是看到想要互動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當然,如果因為我這麼說,可以讓這篇文章的按讚數大減、留言數增加,那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誤)。
最後,作者也對例如FB和IG之類的APP提出建議,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體的服務,最好離手機版本遠一點,因為那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在數位斷捨離的步驟中,刪除了大部分的手機APP。
✅我重拾休閒的收穫是?
其實,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時「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間,或是一大早為了孩子搞得人仰馬翻之後,我們很容易渴望「無所事事」的解脫感。但是,根據書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指出,耗費精力的休閒活動,反而會提升休閒之後的心靈感受。
作者說道:「這類減壓活動有其價值,但收穫有限,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往往會使人轉向劣質的休閒活動,例如盲目地滑手機、心不在焉地追劇。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總是豐厚許多。」
由於減少了使用數位科技的時間,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跟寫作,讓我能更從容地體會書中的文字,也能更專注地寫下我想說的話。另一個收穫是,我開始培養起睡前「靜坐冥想」的習慣,每天10分鐘採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當天的雜念跟煩惱重新歸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運動?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吳修銘,在書中評論媒體的某一種商業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因為你想賺他們的錢。而是因為你可以把他們轉賣給想獲得那群人關注的其他人」。Google和臉書的主要資源是「眼球關注時間」,如今獲得眼球關注比開採石油更有利可圖。
1830年第一份廉價報紙《紐約太陽報》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可以把讀者變成商品,把廣告變成顧客。用盡全力把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推出許多爭搶眼球注意力的新聞報導。對於新聞的內容品質要求,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以前的我接觸新聞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聞、社群推播的新聞。但是作者提倡「慢媒體」,他認為:「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們要以一種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
因此,我開始嘗試閱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導(需要訂閱費),比起那些標題聳動、內容空泛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對於世界的財經趨勢和政治局勢,都有更深入和精準的解讀。我也試著體驗以「付費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媒體,與那些以吸睛文章「賣廣告」的媒體究竟有什麼不同。
【總結:我的數位斷捨離10個行動】
如果你直接跳到這裡看結論,想知道我實踐上採取了那些行動,那麼以下這些就是這30天來,我的10項行動清單:
1. 刪除數位斷捨離30天之後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經刪除了FB、IG、PTT,現在進一步刪除手機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動時收聽的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以及音樂服務Spotify。
2. 關掉智慧手機的所有通知,包含鈴聲、畫面橫幅,只留下「電話通知」和「簡訊」。有意識地在固定時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資訊。
3. 在固定時段批次處理所有的數位科技產品(硬體、軟體、網頁、APP),不要讓這些東西佔據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氣回信、回訊息,總是比零散時間處理來的有效率。
4. 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礙的時段是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雖然下班作息一樣需要規劃,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間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
6. 安排自由的網路漫遊時間,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個工作日網路漫遊,只安排在每週六、日晚上時間,允許自己愛逛什麼就逛什麼。
7. 關閉網路、設定鬧鐘,替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間做出隔離網路的環境。我開始習慣在閱讀跟寫作的時候,把網路完全切斷,設定45分鐘的鬧鐘提醒自己休息。
8. 取消訂閱不必要的Email電子報,尤其是跟我現在專注的目標無關的項目,電子報雖然提供了很多資訊,但還是要輔助自己的目標才有價值。我曾經喜歡到處訂閱,但現在我取消了80%的電子報。
9. 開始閱讀慢媒體,捨棄低品質的劣質媒體和社群新聞,在固定的時間才靜下心來閱讀慢媒體。我開始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報導者〉這類的優質新聞。
10. 讓親友和讀者知道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段,給自己緩衝空間又不失禮貌,又能在心情最沉澱和平靜的時候,再認真回覆訊息,或撥通電話親口聊天。
【後記: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數位大掃除》讓我透過這三十天的數位斷捨離練習,重新檢視、設計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模式。讓我回想起之前讀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烙印在心底的這句話:「注意力太過寶貴以至於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給自己使用」。
隨時提醒自己,要跟這些APP和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服務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宅神」送給大家的禮物,而是刻意設計成放進我們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機。總是注意自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過來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調。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當成是最重要的事。」邀請你一起加入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也歡迎你在三十天的練習之後,留言分享你的收穫和體會。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深度數位大掃除》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執行數位斷捨離最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覺得要關閉手機的通知很難,朋友會很難找到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3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閱讀好處ptt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歡迎新朋友,順便聊聊『分享旅行』這件事對我的意義》
.
過去一兩個月裡,有幸透過幾次旅行經驗分享結識了一些新朋友,也讓這裡多了一些追蹤者。想在這裡歡迎一下新加入的朋友們,並且聊聊我為什麼會持續做這件事。
.
* * *
.
我自己旅行(亂跑)的歷史非常悠久,不過開始積極分享旅行卻是最近兩年才發生的事。
.
從小學開始,我就有自己騎腳踏車在台北市區亂跑的習慣,國中時期就已經涵蓋了北到淡水、南到新店的範圍,但我很少跟旁人提起自己去了什麼地方,倒不是因為生性自卑或害羞內向不敢講,而是因為自己從很小就擁有的憤青心態——
.
當我到處亂跑的同時,腦袋裡想的多是像都市規劃、地方文史、貧富差距這類「大人」的議題,因而打從心底看不起身邊都在讀金庸倚天屠龍記、聽周杰倫范特西、玩小朋友齊打交的同學們,覺得大人的世界你們這些小屁孩是無法理解的(茶)。因此,朋友對我旅行的理解大都僅止於「啊,楊佳榮上禮拜又騎著他的破爛腳踏車跑到內湖去了」而已。
.
這種旅行回來不整理、不分享的習慣維持了很多年,一直到兩三年前,我開始定期到美國以外的地方旅行,每次回來都會被同事問起「你上禮拜去那個XX如何?」這讓我意識到其實旁人對我的旅行經驗是有興趣的,也因此有了持續寫作的動力。我開始在荒廢很久blogspot上面整理自己的旅行故事以及文化觀察,並且在2018年去跨越歐亞大旅行之前開了臉書專頁。
.
* * *
.
問題是,寫這麼多有的沒的,真的有意義嗎?會不會其實從頭到尾都是我一個人在自high?我在過去兩年裡漸漸地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
首先,我發現旅行經驗其實比我想的要寶貴許多。幾次前往冷門國家旅行之後,我發現在這些遊客不多、旅遊書不太寫的地方,任何一點資訊和經驗,都可能對別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像是從吉爾吉斯經帕米爾高原進中國新疆,如果不是因為許多歐美人士走過並且留下流水帳式的記錄,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勇氣自己踏上這段路。
.
其次,我發現了另一個比起提供資訊更難得的好處,那就是透過自己的旅行故事去結交朋友,並且與人對話。我的旅行經驗開始成為跟同事朋友間閒聊的常見話題;摩洛哥以及西非故事在背包客棧以及PTT分享之後,我不時會收到一些網友的詢問;最近在兩個不同場合分享旅行,其中許多對話都讓我意猶未盡,無論是跟去過50多國的神人或初心者聊都讓我覺得非常享受 :)
.
透過分享旅行,介紹一些有意思的地方,並且利用這個話題跟人喇賽(亂聊),我想光是兩件事就讓我有足夠的動力可以一直寫下去了。
.
* * *
.
感謝每個願意撥冗閱讀我文章的人(<--欸為什麼這句話聽起來那麼像得獎感言啊XD),也再次歡迎最近開始追蹤的新朋友們。我會繼續在這裡(以及其他更多地方)分享文章、以冷門國家與跨文化經驗為主軸寫作,希望大家持續指教與分享!
.
順便請教大家一個問題:有沒有什麼話題是想要我發文聊聊的呢?(最近不少人問我 (1) 怎麼決定去哪裡玩 、 (2) 為什麼你預算可以這麼低,考慮來發幾幾篇文來談談)
閱讀好處ptt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綠⽲苑
你吃過比五十元還大顆的腰果嗎!而且還是台灣少有的鹽味帶皮腰果,在越南產地古法鹽炒直接封裝,帶著最新鮮的營養和脆度,吃過包你愛上他它!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taspring/
~~~~~~
綠⽲苑腰果專賣店地址
地址:320桃園市中壢區健行路121號
電話:03-4590-088
官網:https://www.taspring.com.tw/taspring88/
~~~~~~
領隊對自己的要求,每一趟行程一定都是精心規劃,
安排最美味的在地美食,找最優質的飯店或民宿,
分想給喜歡旅遊的每個人~
跟著領隊Sky玩
網站:https://taiwantour.info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c/Skyinfo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041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zb2Kbh9ui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OzE-dl0AFMcuV-gm0jUq_cSJkiA)
閱讀好處ptt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綠⽲苑
你吃過比五十元還大顆的腰果嗎!而且還是台灣少有的鹽味帶皮腰果,在越南產地古法鹽炒直接封裝,帶著最新鮮的營養和脆度,吃過包你愛上他它!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taspring/
~~~~~~
綠⽲苑腰果專賣店地址
地址:320桃園市中壢區健行路121號
電話:03-4590-088
官網:https://www.taspring.com.tw/taspring88/
~~~~~~
領隊對自己的要求,每一趟行程一定都是精心規劃,
安排最美味的在地美食,找最優質的飯店或民宿,
分想給喜歡旅遊的每個人~
跟著領隊Sky玩
網站:https://taiwantour.info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c/Skyinfo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041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14_jEtetfU/hqdefault.jpg)
閱讀好處ptt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免費送書 歡迎領取 https://yytv.tw/link
■---------------------------------------------------------------
影片目錄
0:03 電子書優勢
0:17 如何買電子書,有保障又好管理?
說明 https://yytv.tw/ebookdownload
0:55 注意事項
▬▬▬▬▬▬ 本集內容 ▬▬▬▬▬▬▬
因為家裡放不下太多書
於是我就開始看電子書
發現電子書有許多優點
尤其是能把字放大閱讀
還有隨身就能帶多本書
電子書實在是太方便了
電子書和紙本書的不同
https://youtu.be/ZJLlWqCM7j4
但在哪個平台買就只能在那裡看
我都記不太起來我買的書在哪個平台
所以我現在都這樣買電子書
較有保障且方便管理 !
▬▬▬▬▬▬ 頻道介紹 ▬▬▬▬▬▬▬
許洋洋媽媽是一位台灣小學生的媽媽
也是「0成本出書」線上課程老師
自媒體 https://yytv.tw/link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B6RUECy_3Y/hqdefault.jpg)
閱讀好處ptt 在 Re: [問題] 喜歡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PTT推薦- 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把讀書當作一個很愉快地與人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和更多的人一起交流,大家共同進步,也有助於打破閱讀的舒適圈。 □ 五、自己讀的效果最 ... ... <看更多>
閱讀好處ptt 在 Re: [問題] 喜歡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引述《czz1617 (czz1617)》之銘言: : 我的嗜好是閱讀,但僅止於嗜好: 想翻的書翻幾頁,沒寫讀書心得,沒輸出: 隨意瀏覽的結果就是雖然可以拓展視野, ... ... <看更多>
閱讀好處ptt 在 [問題] 喜歡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嗜好是閱讀,但僅止於嗜好
想翻的書翻幾頁,沒寫讀書心得,沒輸出
隨意瀏覽的結果就是雖然可以拓展視野,但成效有限
看的書不夠多不夠廣,思維依然是井底之蛙
沒有培養出獨立思考
從小在被打壓、暴力的環境中長大
做什麼事都畏首畏尾,難堅持,沒自信
看書讓我從難相處的爛人變成開始交得到一、兩個朋友的普通人
但依舊是魯蛇一個
大家有因為閱讀習慣得到什麼好處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151.2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9768710.A.65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