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里民服務預告】
📣10月22日(四):長榮聯合里之「文化里」
文化里簡介:
一、里名沿革:
本里乃由原中庸里、大業里及東區府路里文化路以西合併而成。以文化路與東區為界,故以文化里為里名。
二、里界概述及面積:
本里東以文化路與東區為界;西以忠義街與西榮里、新富里為界;南以垂楊路與育英里、導明里為界;北以中山路與國華里為界,面積約0.1659平方公里,劃分為14鄰。
三、機關、工商漁牧概況與宗教:
轄內商場有西市場、中央第一商場、中央第二商場、文化夜市。
廟宇有「關廂境廟」祀福德正神、三恩主(文衡聖帝、孚佑帝君、司命真君)、文武財神,建于永曆18年(公元1664年)已有300餘年歷史,香火甚盛,為里民精神寄託。另有歷史悠久(約200多年)朝天宮(溫陵媽廟),供奉媽祖,香火鼎盛。
本里位處市中心精華區,商家林立,為本市主要消費商圈,居民大多從事商業或服務業,公教人員居次,工業和漁牧業較顯零落,外來流動人口較多,為本里一大特色。目前有嘉義市政府交通處、地政事務所設於西市場大樓為市民服務。
發布單位:嘉義市西區公所
服務電話:225925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日行腳:三百年歷史西城門外,關廂境廟(892) 嘉義從清朝建城以來,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雖然東西南北四大城門,已不復見。 但是,伴隨著庶民生活,保境佑民的土地公,透過是四座城門旁的土地公廟,和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間接保存四座城門,概約的歷史地理位置,用宗教信仰活動,記錄了三百年來,這座城市的興衰...
關廂境廟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日行腳三百年歷史西城門外,關廂境廟(892)
嘉義從清朝建城以來,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雖然東西南北四大城門,已不復見。
但是,伴隨著庶民生活,保境佑民的土地公,透過是四座城門旁的土地公廟,和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間接保存四座城門,概約的歷史地理位置,用宗教信仰活動,記錄了三百年來,這座城市的興衰,和所有生活的美好。
北城的土地公廟,叫做北安宮,東城的土地公廟,叫做東安宮,南城的土地公廟,叫做保南境。
我們現在所在位置的土地公廟,是同樣有三百年歷史,西城的土地公廟,關廂境廟。
雖然,我們今天到的土地公廟,也供俸著文武財神。但是,嘉義市,百年以上的廟宇,俯拾皆是,而且,至今仍然香火鼎盛,透過代代相傳的宗教活動,記錄了我們這座城市,世代生活在此的人們,心中單純的渴望,不一定完全是為了財富,也許,只是希望,透過一柱清香,祈求自己心靈深處,或一家大小,平安順事的想望,因為,平安最好。
📣『凌子楚最清楚』YouTube
https://youtu.be/wk_0SflXLuQ
關廂境廟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凌子楚最清楚』YouTube
https://youtu.be/nygJsJd2TaQ
一日行腳-西區文化里開麥啦(890)
去年,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實驗,一個人,一個網站,沒有競選總部,安安靜靜地,走過東區39個里,介紹每個里的宗教文化,產業,和美食,讓15年前,和11年前,兩次走過嘉義的記憶和心得,透過臉書的直播,分享給嘉義的朋友,證明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
改變政治,從自己做起,把複雜的政治簡單做,把簡單的事,認真做,讓政治落實到每一天的生活,解決人民的問題。
透過身體力行,把議員當成0800來做,用無差別的服務,和即時的回報,在臉書上,每天公開透明,記錄著平均兩件的一日市政報告。
這些報告,正日積月累的改變著嘉義的政治文化,讓人們相信,政治可以和我們想的一樣。
去年當選,就計劃,趁我還走得動,走完西區45 里,用臉書記載,我所認識嘉義的美好。
過去的10個月,除了在臉書,記錄了將近900個一日系列的影音或服務案件,和讓選舉變得簡單的過程,也分享了,在道將圳文化協會楊理事長的建議,爭取大溪厝何庄地區大排水溝旁,環保局提供1.5公頃荒廢的土地,再由工務處,委託顧問公司,提出了60,000,000預算,地下礫石污水處理方案,中央前瞻計劃已經核定全額補助。
今年109年年底施工,明年110年年底完工,將污水變成可利用的灌溉水,就可以將另一條向西邊排放,水利會水閘門,不只做好水資源再利用,也可以解決40年來,縣市交界的淹水問題。
我想透過行腳,像Ubereat或pandafood一樣,把服務直送到府,讓更多人相信,政治可以落實到每天的生活,解決人民的問題,已經透過科技,和我身體力行,成為嘉義政治文化一部分,真實存在。
今天,我會介紹有三百年歷史的西城土地公廟,關廂境廟,和隨機的美食。
改變文化,從自己做起,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西區第一里行腳,嘉義漫遊,現在開始,齊步走。
📣『凌子楚最清楚』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ChiayiGrant
關廂境廟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日行腳:三百年歷史西城門外,關廂境廟(892)
嘉義從清朝建城以來,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雖然東西南北四大城門,已不復見。
但是,伴隨著庶民生活,保境佑民的土地公,透過是四座城門旁的土地公廟,和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間接保存四座城門,概約的歷史地理位置,用宗教信仰活動,記錄了三百年來,這座城市的興衰,和所有生活的美好。
北城的土地公廟,叫做北安宮,東城的土地公廟,叫做東安宮,南城的土地公廟,叫做保南境。
我們現在所在位置的土地公廟,是同樣有三百年歷史,西城的土地公廟,關廂境廟。
雖然,我們今天到的土地公廟,也供俸著文武財神。但是,嘉義市,百年以上的廟宇,俯拾皆是,而且,至今仍然香火鼎盛,透過代代相傳的宗教活動,記錄了我們這座城市,世代生活在此的人們,心中單純的渴望,不一定完全是為了財富,也許,只是希望,透過一柱清香,祈求自己心靈深處,或一家大小,平安順事,平安就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k_0SflXLuQ/hqdefault.jpg)
關廂境廟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去年,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實驗,一個人,一個網站,沒有競選總部,安安靜靜地,走過東區39個里,介紹每個里的宗教文化,產業,和美食,讓15年前,和11年前,兩次走過嘉義的記憶和心得,透過臉書的直播,分享給嘉義的朋友,證明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
改變政治,從自己做起,把複雜的政治簡單做,把簡單的事,認真做,讓政治落實到每一天的生活,解決人民的問題。
透過身體力行,把議員當成0800來做,用無差別的服務,和即時的回報,在臉書上,每天公開透明,記錄著平均兩件的一日市政報告。
這些報告,正日積月累的改變著嘉義的政治文化,讓人們相信,政治可以和我們想的一樣。
去年當選,就計劃,趁我還走得動,走完西區45 里,用臉書記載,我所認識嘉義的美好。
過去的10個月,除了在臉書,記錄了將近900件的服務案件,和讓選舉變得簡單的過程,也分享了,在道將圳文化協會楊理事長的建議,爭取大溪厝何庄地區大排水溝旁,環保局提供1.5公頃荒廢的土地,再由工務處,委託顧問公司,提出了60,000,000預算,地下礫石污水處理方案,中央前瞻計劃已經核定全額補助。
今年109年年底施工,明年110年年底完工,將污水變成可利用的灌溉水,就可以將另一條向西邊排放,水利會水閘門,不只做好水資源再利用,也可以解決40年來,縣市交界的淹水問題。
我想透過行腳,像 Uber eat或是 Food panda一樣,把服務直送到府,讓更多人相信,政治可以落實到每天的生活,解決人民的問題,已經透過科技,和我身體力行,成為嘉義政治文化一部分,真實存在。
今天,我會介紹有三百年歷史的西城土地公廟,關廂境廟,和隨機的美食。
改變文化,從自己做起,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西區第一里行腳,嘉義漫遊,現在開始,齊步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ygJsJd2Ta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