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借鏡」
柯p剛出來的時候沒有資源,白色力量成為政壇的清流,我當時非常支持柯文哲,會去競選活動,也有買「台北調」,當時我是柯粉。
看選舉開票看到凌晨三點。甚至在網路上跟網友辯論,澄清抹黑。非常欣賞柯文哲的態度,認真踏實、實事求是。「一日市長」的節目看了真的由衷佩服,看到藍綠兩黨都要攻擊柯政營,更加深我支持新的白色勢力,恰吉跳針的質詢,柯p的神回覆每次都讓我看得開懷大笑。
最近幾年發現紅色滲入嚴重,在101飄揚五星旗,還有統促黨出現在我的粉絲頁謾罵,讓我想到學運時期白狼帶領了一群囂張屁孩的模樣。
中共越來越誇張,買通媒體作威作福。
我完全不能理解,柯p為何對台灣主權跟女權會頻頻失言呢?
但我不是說不能與中國有經濟往來。
我們是排共並非反中,也不是討厭全部中國人,我也有中國網友粉絲,也有家人在中國經商,但我分得出來經濟跟主權的界線。國與國的貿易往來很正常,必須要有嚴謹合約維護彼此國家經濟體系,但絕對不是建立在打壓人民的民主制度上。
重點是中共無時無刻壓制台灣的國際定位以及內政問題。
台灣已經不是藍綠問題這麼簡單,台灣需要多個政黨互相制衡,例如時代力量崛起。唯一不變的是所有政黨都應該以臺灣主權為優先,一致認同守護台灣才對。我一直以身為臺灣人為榮,臺灣的科技、醫療、農業發展都很優良。不應該把臺灣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之外。
台灣的自由是先人革命流血換來的。
你們不知道的鄭南榕,還有多少被歷史抹去的人們啊!?
面對台灣主權被打壓,為何柯文哲會說出斯德哥爾摩症的言語?還檢討受害者台灣了?這什麼邏輯?統獨不是假議題,如果沒有人正視假消息,不就跟中共洗腦人民一樣的盲目嗎?全民集體呆滯?
反觀蔡英文總統,雖然我不是民進黨,但真心覺得她是唯一一個面對中共威脅卻不卑不亢,以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守護台灣,壯大台灣,擴展外交。雖然無法把民進黨內不滿的聲音安撫,但這不就是因為台灣有民主言論自由的關係,才讓台灣有多元的意見交流嗎!
蔡英文在外交上的能力,取得國外的信任,世界各國紛紛支持台灣。她做了很多改變,善用社群網路,以及Line拉近民眾與政府的距離,有問題就改善,謙卑面對任何難關。
綜上所呈,台北市市政我支持柯文哲,他是模範市長,優質政治人物。但總統的職位,柯文哲的思維並不適合走入世界的台灣。
我不是盲目支持的人,當去年小英支持姚文智的時候,我依然支持柯文哲。我的理智告訴我,柯文哲是能改革台灣政壇民風的力量,是最好的市長人選,唯才適用,善用年輕人的能力,不被賄賂利用,我身邊朋友都曾當過柯文哲幕僚或志工。
但柯文哲真的只適合當市長這個職位。
我不會因為欣賞柯市長對台北市的努力和貢獻,就認同柯市長可以勝任總統職位。
#2020我只會支持蔡英文
#助英台
🌶️民調時間6/10-14日,晚上6點到10點,唯一支持蔡英文
如果要上街遊行,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跟進!
#曖昧投機是否真能帶來發財與和平?
#奧地利歷史給台灣人的警訊
做出市場區隔,提供產品選項是政治人物的事,而選民負責做選擇。遺憾的是,人類很容易因為「外部刺激」而作出錯誤選擇。有時是往極端主義靠攏,但或許更多時候,是像看到蛇的青蛙一樣嚇呆,什麼都不做,坐以待斃。
🔹 曖昧投機的奧地利人
二戰的歐洲,就有太多坐以待斃的人。當納粹終於露出獠牙,歐洲出現了兩股聲音:是戰?是降?
都不是。當時絕大多數的歐洲人,選擇了「姑息」。他們認為納粹太強,不該正面碰撞,但是直接投降又太丟臉—所以能拖就拖,維持現狀吧!我們只要簽一些增加兩邊和平交流的協議,就可以了吧?凡爾賽條約都簽那麼久了,德國不可能突然發動大戰破壞全面和平的!
歐洲人大錯特錯,而二戰前夕最早淪喪主權的奧地利人,更可說是錯上加錯。
奧地利因為日耳曼血緣之故,向來與德意志帝國親近。一戰後改組的奧地利更是將國名取作「德意志奧地利」(Deutsch-Österreich)。英法之所以冷眼看待德奧合併,與奧地利民意不無關係;更何況在奧地利人心中,德奧確實是同文同種、血濃於水,「日耳曼人不打日耳曼人」。
在希特勒上台之後,天真可愛的奧地利人覺得「德國現在比奧國進步好多!經濟好強!」心中嚮往跟著德國大哥征服宇宙的心情越發熾熱。
興奮歸興奮,在國家政治認同上,奧地利人一直是曖昧投機的,他們自認擁有哈布斯堡文化精粹,也認同奧地利這個國家本身;但奧地利人也不願意正面應對當時的國際局勢,而是逃避納粹的暴虐面,催眠自己:德國老大哥不會虧待我們,畢竟我們可是阿道夫的老鄉呢!
🔹 奧地利人自己引狼入室
奧地利姑息主義與投機態度的最高峰,體現在德奧合併前夕的「防衛性公投」。這場由奧地利總理舒施尼希(Kurt Schuschnigg)發動的公投,最後在希特勒的軍事恫嚇下取消,但是奧地利官方做的評估認為:奧地利人25%支持獨立,25%支持併入納粹德國,其餘的50%則要先觀望看看「兔子會怎麼跑」(wie der Hase läuft)。
希特勒接獲的評估報告,亦與舒施尼希一致。
「不談統獨,只想跟著大德意志市場發財」,奧地利人的曖昧投機就是這麼嚴重。
正因如此,希特勒才能比預想中更順利的操縱奧地利輿論。
納粹一手用經濟利益誘惑奧地利人,另一手用戰爭恐怖威脅奧地利人;而不想談統獨只想拚經濟的奧地利人,也真的傻傻在納粹威脅利誘下任其操縱。
舒施尼希發動防衛公投失敗後,旋即在1938年3月11日下台,取而代之的是奧地利末代總理:阿圖爾.賽斯–英夸特(Arthur Seyß-Inquart)。英夸特是更加嚴重的姑息主義與投降主義者,他在被任命後第一天(1938年3月12日),就以總理的身份發出電報「請德軍穿越德奧邊界以維護奧地利社會秩序的穩定」,讓德軍入侵奧地利的軍事行動合法化。
英夸特的總理生涯極短,同樣是3月12日,他在林茨(Linz)與希特勒會面,表示歡迎德軍並擁護德國與奧地利重新合併。3月13日英夸特正式加入納粹黨,同天立即簽署法律,規定奧地利將成為德國的一部分。
英夸特肯定認為,兩德一家親,奧地利實力不夠,不要跟人家大小聲。
換作今日台灣的情境,英夸特大概還會說出這種話:「我的表現是55分,是德國可以接受的人,可以補考但還沒有及格。」英夸特心懷大德意志,也想維持奧地利和平,所以他選擇姑息、選擇投降,他覺得自己是在為奧地利著想。
🔹 曇花一現的戰爭紅利
在接下來的短暫日子,英夸特會繼續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因為德奧合併之後,希特勒馬上推出許多經濟讓利政策;共同市場帶來大量生意,德國觀光客暴增數倍,大量採購奧地利酪農業等民生用品,投資大筆的軍事工業。而且希特勒還允許奧地利日耳曼人掠奪猶太人財產。大約在合併一年後,奧地利人的收入增加50%,消費量提高3成,失業率也從22%降到3%。
快樂嗎?發財嗎?可惜只是一場美夢。
納粹德國在奧地利創造的就業機會,超過3成直接屬於軍備工業(還不計入周邊產業),這種「經濟動能」是建立在戰爭征服之上,但戰爭後期的納粹德國,已經無力維持這般表面榮景。雪上加霜的是,奧地利的勞動力開始依賴戰俘與集中營,從二戰初的10%一路飆升到後期的36%。
這種勞動力並非「把敵國人抓來當我們的奴隸」這麼爽,即使是根正苗紅的奧地利日耳曼人,違反納粹的生產政策,也會被抓進集中營。也不過數年,戰爭進入中盤,奧地利人的發財美夢已經破滅。
🔹 「奧奸」是第一批被清算的
稍微回過頭談英夸特,這位奧地利末代總理、奧地利納粹頭號人物,雖然短暫證明(儘管只是泡沫)德奧合併會帶來經濟紅利,但是這些奧地利政客美夢比人民更早破滅。1938年3月確定推動德奧合併之後,英夸特為首的這些奧地利政客,原本盼著當「特首」「區長」,但是希特勒並沒有讓他們如願。
很快地,大批奧地利政治菁英被抓進集中營,政壇各級首長安插滿「帝國德意志人」(Reichsdeutsche,亦即德國人)。雖然英夸特本人繼續擔任要職,卻不是所有奧地利賣國賊都有這種待遇,奧奸的下場就是第一批被清算。
奧地利滅國的故事說完了,我們看看今天的台灣,統獨是假議題、誰給我錢就是我爸媽的人數,或許沒有奧地利那麼誇張,但是也相去不遠。台灣比奧地利狀況好一些,有台海天險、經濟與國防實力也沒有那麼懸殊,但最恐怖之處在於,有姑息主義柯文哲、投降主義韓國瑜這種投機政客存在,不斷散播失敗言論助長共匪氣焰,若放任他們造謠,八十年前的奧地利亡國大戲,就會在明年的台灣上演。
🔹 奧地利的故事給台灣人什麼警惕?
今天是六四,是全世界悼念共產黨暴行、鞏固民主自由意志的重要日子。
蔡英文選擇了抵抗暴虐的中共、支持人權民主自由,但很遺憾的,台灣有些政客卻選擇噤聲,讓暴虐獨裁奪走自由的聲音。
蠻想知道「2014的柯文哲醫師」,會怎麼看「2019的柯文哲市長」。
https://www.facebook.com/…/a.1368565864163…/479995562102429/
仿若當年兩德一家親的英夸特,柯文哲為了權力,已經變成台灣姑息主義的典範級政客。如果柯文哲持續傾中、主權淪喪,六四坦克車開入台北那一天,他會怎麼做呢?我們或許可以從英夸特後來的故事中得到啟發:
1940年英夸特成為德占荷蘭總督,他與地方黨衛軍、蓋世太保合作,迫害反納粹人士和猶太人。荷蘭14萬猶太人之中,有近12萬人被送往東方的集中營。此外英夸特還從荷蘭向納粹德國派遣了近50萬奴隸勞工。
從姑息者到投降者,再從投降者搖身變成加害者,英夸特最終在紐倫堡大審判納粹中,被判定侵略計劃與實行罪、戰爭罪及反人道罪。
他是納粹德國最後一名登上絞架的甲級戰犯,臨刑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希望我的死是二次大戰悲劇中的最後一幕,也希望在大戰中學得教訓,使和平應該存在於人與人之間。我相信德意志!」
絕不姑息投機,絕不放棄捍衛人權,這會是人們在大戰歷史中,最先也最該學到的教訓。
(原文由SUPERBOWL於批踢踢八卦板發表,蕪菁雜誌排版配圖後轉載)
原文連結: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9657880.A.5DC.html
防衛性民主阿摩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梁天琦非生於香港,這消息讓有些人 - 不論左膠或舐共者皆如獲至寶,大力鞭撻本土主義者。
Come on, 世上有樣東西叫「公民民族」,公民民族不是建基於血統,乃是建基於共同法律、政治體制與公共文化等,是一種以公民主動參與,產生「全民意志」而取得法統的民族主義型式。
21世紀已過了15年有多還在講血統論,智障的嗎?
只要你真心願意融入香港、愛香港,那管你是那種膚色,來自那裏,你都是香港人。但賣港求榮者,即使生於香港,長於香港又如何?那些並不是香港人,只是別國的蛆蟲。
《香港民族》東講西讀
有說,黑頭髪黃皮膚的都是中國人,大家都是同一民族…云云。首先,必須清楚民族與國藉是兩件完全不同的東西;其次,東亞各國,甚至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都會學中國人說一句:「不会答应」。
<有關民族的定義>
中共的老大哥,蘇聯最高領導人史太林於1913年,發表的〈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1〉一文,對「民族」這一概念定下了完整定義:
「民族」不是「種族」,也不是「部族」,同文同種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民族」;相反,不同的種族,最終也可以結合成一個「民族」。
他替 「民族」這個概念定下的定義,包括四個必要條件:
一、有統一的語言;
二、有清楚定義的地理範圍;
三、有共同的經濟生活;
四、有處於同一文化基礎上的穩定的共同心理特徵。
中共的好兄弟,北韓的金日成大元帥,在〈統一祖國三項原則*2〉講到:
代表民族特徵的最重要的標誌,是語言和文化生活的共同性。即使是同一血統的人,如果「語言文字不同,文化和風俗習慣不同,也不能說是同一個民族」。由於我國長期被分割,北方和南方之間語言已經趨於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趨於不同了。民族的分裂狀態持續得越久,語言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別就會越來越大。 解放後,北半部有些人曾主張要實行文字改革。我反對了這種主張。在祖國還沒有統一的情況下,如果實行文字改革,朝鮮民族就有可能永遠分裂成兩個民族。
自一百七十多年前香港與大清國分道揚鑣以來,獨自發展了和鄰國不同的文明,而這文明分野自1949年起速度變得更快、距離更大。
無知的中國人常說,香港人與他們同文同種,大家是同一民族,但史太林卻很清晰地講出「民族」不是「種族」,不同種也可以是同一民族。況且,百多年來在香港生活的人有不同種族,不只華人(廣義),亦有很多混血,因外表較接近東亞人種而被稱為華人的人。
<完全乎合兩位共產黨偉大領袖史太林和金日成對民族的定義>
香港人的文字和北方鄰國不同
香港人有和北方鄰國不同,獨特的粵、英雙語系統
香港有清楚定義的地理範圍
香港有自己揉合了英倫與華夏的文化和風俗,與鄰國的蘇俄殖民文化風俗有天淵之別
香港大部份人有共同的文化價值觀
香港人的生活方式與鄰國有別
香港有自已的歷史
百多年間香港人已確切成為了一個民族,此外,香港民族也是個基於《社會契約*3》,以及根據法國大革命理論家Abbé Sieyès的定義,是個以由共同法律、政治體制與公共文化為核心的「公民民族」;而當今香港民族面對充滿敵意的強鄰,而形成共同防衛意識,進而令香港人成為一個「防衛性公民民族」。
簡而言之,香港民族之形成不在於血緣,乃是建基於一百七十多年來,香港是個不論種族,擁共同文化與價值觀之「命體共同體」。
假如對「偉大領袖們」的民族定義依然不解,只要細心想想這十多年來與中國人的「親密接觸」,就能清楚瞭解香港人與中國人,尤其思維和文化價值觀是有極大差異,有些差異就像是深圳河南北分別是地球與火星。
<曾經,中共和毛澤東如何扶助弱小民族>
相對龐大的中國,香港是個弱小的民族,故此近年常受到中國的壓迫與操控。然而回顧歷史,為了“扶助” 被壓迫與操控的民族,中共和毛澤東曾有以下積極的做法。
•1931年,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其中寫道:「中華蘇維埃政權承認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民族自決權,一直承認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國脫離,自己成立獨立國家的權利。」
•1938年,毛澤東曾鼓勵「朝鮮、台灣等被壓迫的民族」爭取獨立。中國人與台灣人應該以平等的國際友誼來合作。
弱小民族有擺脫壓迫,獨立建國的權利,是毛澤東成魔前的一貫主張。毛澤東於1920年鼓吹湖南獨立時,曾說:「“在世界能夠爭存的國家必定是大國家”一種謬論的罪。根本的說,是人民的罪。」
從今天世上眾多小國的競爭力位於前列,可見當年毛澤東的講法十分有前瞻性。
<小而強大的民族>
一個民族變得強大與人數多寡並無直接關係,小而弱的民族亦能演變成堅毅、小而強大的民族。
以色列與直布羅陀
以色列 ,與香港人口相約之國。猶太人復國前流徒於各地並受盡歧視,復國至今,七百多萬人口仍被過億人口,並有共同祖先(血緣)的阿拉伯敵國包圍,但以色列並無為了生存而貶低自己去討好阿拉伯諸國,說「大家都是血濃於水,同文同種的阿拉伯人」去乞求生存,而是堅強地屹立於中東,成為強敵不敢干犯的強國。況且,猶太人雖與阿拉伯人有共同祖先,但其語言、文字、文化風俗與宗教已十分不同。
直布羅陀,一個面積與“油尖旺”區相約,人口只有約三萬的小城邦,其情況和香港頗為相近。直布羅陀自1713年正式被割讓予英國,正如香港民族之組成,直布羅陀人的袓先除了來自西班牙外,也來自歐洲各地,而今天他們都以直布羅陀人自居,亦以身為直布羅陀人而自豪。
西班牙對直布羅陀的主權一向有所企圖,獨裁者佛朗哥主政時期曾對“零資源”的直布羅陀實施全面封鎖,強迫直布羅陀「回歸祖國」,但直布羅陀人寧死不屈, 也無「大西班牙膠」主張「民主回歸」,最終堅強捱過了艱苦歲月。及後更因主權問題舉行了兩次公投,結果兩次都有99﹪人拒絕「回歸」西班牙,而選擇挺直腰骨做個頂天立地的直布羅陀人。
<如何消滅一個民族>
一段網上流傳,話說是希特拉的名言:
「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裏下手。」
不論這句名言是否真的出於希特拉,但它卻道出了事實,而這個事實又正在香港發生。
一個民族,不會因小部份外族加入而瓦解、消失;而小部份外族在生活方式、語言、文字、文化、價值觀等融入主體民族後,他們亦會成為此民族的一部份,例如香港不少土生土長的南亞裔,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和其他香港人無異,亦同樣能講流利英、粵語。
香港的民族性與中國的民族性有明顯的分野,但當香港民族的特性在愈加鞏固之時,中國為了把這個民族吞噬,除了大量殖民,使香港人來不及把殖民融入,反之要香港人遷就他們之外,更在學校推行「普教中」、學寫殘體字、推行「愛中國教育」,企圖令新一代香港人從小便離棄自己的語言文化和價值觀。今天已有學生不懂得用粵語詞彙去表達一些事物,而香港人的言詞胡化(或詞彙貧乏)亦愈來愈多。假使我們不如以色列人和直布羅陀人般對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和身份持有堅定信念,只求功利令自己的下一代放棄自已的語言文化,不久將來,香港人便會從世上消失。
<一個獨立的民族>
香港民族存在於世是一個事實,但卻很少人會去正視和探究,大部份人甚至不敢想像。對於中國人來說,你告訴他們香港民族這事實,他們會接受不了,並會「用最惡毒的言詞去詛咒你祖宗十八代」。而大中華主義者會訴諸情感地說:「香港人也是中國人」、「你祖先也是中國人」或「我們都是中華民族一份子」 等,你問他們何謂中華民族?他們只能答:「漢滿蒙回藏」,為何會是漢滿蒙回藏?無答案。如果要追溯祖先從何而來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要追溯的話所有人類都是源自非洲。
曾有長者說:「中國有56個民族,香港人的獨特性可說是中國第57個民族」。說香港人是中國第57個民族當然不正確, 因為當現代定義的「中國」還未出現時,「香港人」已出現了接近70年,而「香港民族」也正不斷在成長。
不過,該長者卻看到了一件事實,就是香港人的本質與中國人有明顯的不同,「香港人」是一個獨立的民族。
* 1<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 - 原題《民族問題和社會民主黨》史太林於1913年3月發表在《啟蒙》雜誌上的理論文章。
*2金日成於1972年5月3日在北南高級政治會談發言
*3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又稱civil nationalism)為國家由公民主動參與,產生「全民意志」而取得法統(political legitimacy)的民族主義型式。此論一般認為源於盧梭,特別是自其1762年的著作「社會契約」(The Social Contract)而得名的社會契約論(social contract theories)。
防衛性民主阿摩 在 國軍當然就會奮戰到底;李前總長所定義的不對稱戰力: ... 的推薦與評價
... 阿福克蘭群島戰爭弱小的一方都是用潛艦牽制了對手大量的艦隊,95、96年飛彈 ... 防衛性武器,但現在美國要求下也展開射程10 00公里以上的巡弋飛彈研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