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很清楚自己不是特別有天賦,而是一直都很「努力」的人。
因為努力而得到的成果,得到父母稱讚,得到學校一些獎項的肯定,讓我相信這是對的,甚至將努力,視為一種美德。
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好好努力怎麼可以」已經變成我與社會和家庭連結的「原廠設定」?不管是工作上的,還是自己喜愛的事情,殊不知,這些過度的努力,也進而成為了一種逃避。
.
#過度努力 裡,八位主角,各有各造就其生長的八個家庭,也見證人性間變化與複雜的面向,周慕姿老師在這八段故事當起了擺渡人,陪他們一起走過與感受自我。
溫柔的引導與治療過程中,我大概流了一公升的眼淚,倒不是從某一角色投射到自己,反而更多的是從這些人開始誠實面對自己後,竟然是那麼的痛苦而感同身受。
.
「過度努力,只是面對恐懼時的一個習慣,一個想得到安全感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而已。
當我們沒有好好感受與思考,這個『生存策略』就會非常自動化,讓我們感覺到:我沒有選擇,只得那麼做;只有這麼做,才能讓我擺脫現在的困境。」
/
分享幾段我自己很有感觸的:
📍誠實面對自己心裡的「感覺」。
年初時看完《管他的》這本書,裡面提到:「當你感覺到了自己有負面情緒,代表你該『有所行動』。我們強迫自己時時保持正面與積極態度,否認人生存在著難題。但也等於剝奪了自己解決問題以及邁向幸福的機會。」
當你對自己生活的負面感受,與他人對你的生活了解有極大落差時,不代表你就應該要說服自己這樣很好,而是從自己的標準來看,有沒有對自己感到滿意?
另外,我還能有「感覺」,我還能夠哭,還能感同身受這些人的創痛,是多麼真實與美好的一件事情。
/
📍過往創傷可能造就現在的你,但你還是有所選擇。
故事裡的多位,都曾被原生家庭給深深影響,渴望不再重蹈覆轍,卻也不得不對現實屈服,就像走在一個莫比烏斯環。
然而,要他們接受這些造成痛苦的主因,一部分也正是自己的選擇時,是多麼難以面對。
細絲爬梳過後,造就現在的自己,如果是當年可能為了逃避痛苦而不得不的選擇,那麼,不過度責怪自己,或許也是一個要慢慢學習的課題。
「這是我的選擇 並不等於 這是我的錯。」
/
📍練習判斷,學會分辨。
或許我們都曾被很重視的人拒絕而感到難過,造就了到現在很多事情我都怕麻煩到別人的我。然而真正的成長,也包含學習判斷這些拒絕,知道哪些人是真正在意你的感受,而不是利用你的重視,成為攻擊你的工具。
「有時候對方拒絕你,並非他們不在意你,或是覺得你很麻煩,而是他們當下有困難,也有自己的需求。」
.
.
然而上面幾點分享完的,難就難在「我腦袋都知道,但臣妾做不到啊~」XD
周慕姿老師也說到「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很快告訴你你該怎麼辦的書。」可是這些彷彿剝洋蔥般的,慢慢看見自己內心缺乏與逃避的事物為何,開始直視自己的恐懼,就是能夠收穫的第一步吧。
.
如果上面那些是我的課題,那麼,閱讀過這本書的你,一定也有你需要面對的課題。
給那些,感覺到自己一直很努力,卻仍然感「還不夠」而焦躁的你。
-
《過度努力》- 周慕姿
#2021booklist #reading #好書推薦 #心靈成長 #心理學 #療癒 #過度努力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 #說書 寶瓶文化 #書摘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畫說有一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多重人格 #24個志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
「防衛機轉有哪些」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心理] 防衛機制的問題-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心理防衛機制與個性的關係#常聽到的心理 ...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防衛機轉反向的推薦,PTT、DCARD、YOUTUBE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防衛機轉反向的推薦,PTT、DCARD、YOUTUBE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防衛機轉反向的推薦,PTT、DCARD、YOUTUBE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自我防衛機轉例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自我防衛機轉例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自我防衛機轉例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情緒療癒7】覺察自己的防衛機制 成癮行為 - YouTube 的評價
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度努力 #再版
今天收到編輯的通知,《過度努力》還沒上市,已經再版了,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支持(叩首)。
.
.
然後然後,今天編輯跟我說,目前療心卡限量版,主要留給預購的博客來、金石堂兩個平台,不過他們後來也有留一些給誠品的實體門市,不過數量不多,此外有哪些門市有,目前訊息尚未更新,有最新消息會在跟大家說~~~(所以要3/5上市後才購買得到)
.
.
今晚跟大家分享這次我撰寫《過度努力》這本書的緣起、為什麼會寫這本書,以及這本書和以往不同的部分,影片共有三段,這是第一段。
.
.
這次在新書的前言中,我寫了一些自己的心路歷程,也說了一點想寫《過度努力》這本書的理由。寫前言時有很多掙扎,現在大家讀到的大概是改了好幾次的最後一版。在修改過程中,我思考著做為一個心理師,也是作者,自我揭露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如果讀者有我的個案,看了會是什麼心情?是否會影響我們之間的諮商關係?
.
.
不只是前言,關於書籍的內容,由於這次我挑戰新的寫法,心裡其實不怎麼有底,很感謝我的編輯,以及兩位心理師好友,一路上他們陪伴著我,他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沒有放棄,能夠好好地寫完這本書,交出我滿意的作品。
.
.
「要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脆弱與恐懼、改變自己的慣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
.
當我們沒辦法與自己的內心接觸,就沒辦法正視自己的恐懼,『過度努力』,只是面對恐懼時的一個習慣,一個想得到安全感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而已。」
.
.
對我來說,寫這本書,也是一個這樣的歷程。
.
.
這本書讀了,很多人告訴我各種哭點,我自己撰寫的時候,也忍不住哭了好幾次。
.
.
那些眼淚,都是溫柔。
.
.
這本書,寫給我身邊的人,寫給我自己。
.
.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預購)
https://tinyurl.com/y9nf26zb
.
.
3月5日,正式上市。
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過敏,是攻擊性向內的表徵。
昨天靈魂之旅進度來到了界限與個人主體性對人際的影響,當中與同學聊到皮膚的議題,在這與大家更細部的分享。
皮膚是人體對外一個很大的器官,主要是隔離內與外的功能,包含身理上內部構造與外在環境,以及心理上的內在感受與外在紛擾。皮膚也是身體的另一種呼吸,把體內的髒污毒素以排汗的方式排除,並調節身體的溫度。
因此皮膚可以說是我們內與外一個很大的反射面,以外部皮膚狀態來顯現出內部器官以及內在的心理過程與反應。因此不論皮膚發生什麼樣的問題(發炎、紅疹、膿、腫、斑、過敏等),都顯現出心理「界限」的議題。
皮膚最常見的狀況是青春痘(我本人深受其擾),先略過經期痘不談(荷爾蒙影響),很多時候痘子反應出心理的一股欲望被壓抑後的狀態。比如青春期時的青春痘是性欲釋放的焦慮顯現,欲望的衝動與對這股衝動的恐懼壓制,而產生出的拉扯,於是防衛以青春痘顯現。這也是因為界限受到衝擊,想要與渴望的不被允許,內在的衝突會以一種皮膚上的發炎狀態向外爆。
而過敏(無論是乾、癢、疹等)則是顯現因界限被被侵擾而發展出的抗拒狀態,換句話說也是自我保護的防衛機轉。對外的排斥,就是心理的抗拒,而抗拒就會更強化「我」這個界限。
身體的自然運作由免疫系統來抵抗外來敵人,然而那股自己內在的衝突就會導致自己攻擊自己,於是過敏就很攻擊性息息相關。這份攻擊來自於心靈被壓抑的部分,比如無法接納自身攻擊性的人,外在表現出溫和會把內在那股攻擊深埋進潛意識中,期年累月之下就會從身心理轉入身體。而一個人為什麼需要攻擊?因為需要保護,因為受傷,因為害怕,所以攻擊與恐懼也相關。攻擊是因為害怕,而這份恐懼與界限脫離不了關係。
如果你也有過敏的困擾,排除掉外在因素之後,也許可以檢視以下心靈層面的問題:
1)有什麼事是讓我拒絕在意識中接納攻擊性,而迫使它在身上表現的呢?
2)有什麼樣的內在衝突是自己在攻擊(壓制)自己的?
3)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使我害怕到想要逃避的?
4)因為過敏,有得過什麼樣的優勢或好處?(比如因為過敏所以家裡要特別乾淨不能有灰塵)
5)有什麼樣的感受是出不去或進不來自身的?
6)是否有什麼事或感受,是我不想去面對而壓抑的?
7)我是否不大容易表述之自己的需求?也不大容易拒絕他人?
8)我是不是很常自我譴責,對自己標準期待很高?
想要更了解身理狀態(疾病)顯現出什麼樣的心靈議題,接下來會開線上班。
☑️時間:3/8或3/27(晚上7-9點)
☑️費用:$3500
☑️上課方式:Skype(通話即不必視訊)
☑️報名方式:
1)完成匯款後line通知我帳號後五碼
2)請告知報名日期(3/8或3/27)
3)加入我的Skype(ID:chiu0926601246)即報名成功。
☑️匯款資訊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多重人格 #24個志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7 什麼是多重人格?
01:16 DID其實只有一個人格?
01:51 DID患者可能面臨的危險
02:32 DID常見特徵有哪些?
03:11 為什麼會出現解離性身份障礙?
03:54 DID和精神分裂其實不一樣?
05:03 那有DID的人,可以主張刑事免責嗎?
05:36 可能構成「免責」或「減刑」的情況
06:03 可能無法「減刑」或「免責」的情況
06:45 我們的觀點
07:40 提問
07:53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多重人格」?解開「多重人格障礙」17個秘密:http://bit.ly/2JlmtoS
→ 解離乃是一種心理防衛機轉:http://bit.ly/360vm0L
→ 多重人格障礙症及其治療:http://bit.ly/2PgaEUK
→ 無法自圓其說的故事:多重人格的真相:http://bit.ly/2W8hNb7
→ 《九分之一的我》:一位多重人格症(DID)患者的真實故事:http://bit.ly/33Va6HR
→ 【一件事】人格解離 (下集)│隱形香港 |01社區:http://bit.ly/31HCZWn
→ 【一件事:性侵】14歲遭性侵後人格解離:現在我只能看強暴片自慰:http://bit.ly/2PlGAHn
→ 精神分裂症:http://bit.ly/2Jj6qaU
→ 罪責之意義|三民輔考:http://bit.ly/2Jlnq0q
→ 心智障礙與刑事責任之謎(二):責任能力之謎—刑法第十九條的構成與內涵:http://bit.ly/2p8Db3P
→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4年度上重更(一)字第4號刑事判決|維基文庫:http://bit.ly/2WaYNJ5
→ 從司法精神醫學觀點論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http://bit.ly/2W8v6Is
→ 感恩與吃苦|洪蘭:http://bit.ly/2JjqxWz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心理防衛機制與個性的關係#常聽到的心理 ...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防衛機制與個性的關係#常聽到的心理防衛到底是什麼... ... 被其阻擋在意識之外的痛苦因素有哪些,我們為什麼 ... 又或者,你知道這些概念,背後都有防衛機轉嗎? ... <看更多>
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自我防衛機轉例子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他們讓自己無知無覺,或討好,又或將父母殘忍的語言內化在心裡,不斷攻擊自己……而當他們有下一代,「要對自己殘忍,才會進步」的羞辱教養方式,成了血液裡唯一的基因。 以 ... ... <看更多>
防衛機轉有哪些 在 [心理] 防衛機制的問題-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上的精神分析,有點跟不太上這種動力式的思考方式,以至於有一些地方搞不太懂....
想在這邊請問一下各位前輩一些有關防衛機制的問題.
1.防衛機制到底是意識的,還是在潛意識之中的?
個人能不能選擇使用哪種防衛機制?(因為成熟的防衛機制、理性化、合理化....等,
感覺上好像都是在意識之下的,而且可以被"選用")。
2.防衛機制中的投射-認同,其中的投射在書中說是一種self的input,是『進入into』
而非『附著onto)』,這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在投射者的認知中,
被投射的客體整體轉變為投射者的部分,而不是同時保有客體本身以及
被投射的部分這樣?
3.除了反向行為以外,還有哪些是可能永久改變人格的防衛機制?
3.1 分離(dissociation)和隔離之間的差異到底是?
可以用什麼實例解釋嗎?
3.2
內攝(introjection)和內化(internalisation)的關係?
內化和認同的關係?
反向行為和認同攻擊者間,符合邏輯的解釋是?
4.課本中的案例題目,請問可以怎麼解釋呢?
example:
有位沉默寡言又害羞的患者,小時候常常被他爸爸威脅、羞辱、責打。通常在他父親想
打他的時後,他會先跑進房間裡,而越來越暴怒的父親則緊跟在後。在一陣你追我跑之
後,小男孩會突然間沉靜下來,然後俯身,接著,他爸爸就開始打他。在被打的時後,
他會變得完全靜默,並進入一種『意識隔離的狀態』*。此刻,這個男孩正脫離
(dis-identify)他的自我表徵,並且開始認同他的父親(攻擊者),這個攻擊者正在
打他那頑皮的壞身體。成年後,他仍然繼續認同這個虐待他的父親,他嗑藥,並且常
割傷自己。顯然,他讓施虐者和受虐者在他的心靈和身體裡持續互動。
*那邊是指分離?還是隔離?
*脫離(dis-identify)他的自我表徵,自我表徵是指什麼?
我們PBL小組有幾個聯想,僅憑記憶寫出:
大前提-防衛機制就是為了緩解、消除焦慮。
a.
男孩愛他的父親,但是他父親的行為表現,反而讓男孩產生憎恨和憤怒。
恨和愛間的衝突是一種焦慮,然後他為了消除這焦慮轉而反向『認同』父親(攻擊者)
(包含他的一切,責打、辱罵和『自己-壞的體認』)
然後後續的自傷和嗑藥則是這反向防衛機制內化到人格中的結果。
b.
男孩的逃跑行為意指他一開始並不認為自身該受他父親如此的對待-他沒有"不好"。
但後來依然被責打(羞辱..etc),於是他面臨了一個矛盾的衝突,
這份衝突即是焦慮的來源。因此,他轉而認同父親-認同自己是"壞的";
壞的-該被處罰,消除上面的矛盾引發的焦慮。
然後這份認同被內化進他人格之中,往後有許多機會(包含犯錯、遇到挫折)提醒他的壞。
只是攻擊(處罰)者不在了,他轉而擔任起處罰者,用自傷和嗑藥處罰、對付自己"壞"
的那部分。
c.
男孩愛他的父親,但被父親責打卻無法抗拒、反抗。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愛他父親所以不能反抗,另外一方面則是他無力反抗。
因為愛而不能反抗則同A解;因為無力反抗則產生自己是無力的、無用的焦慮。
.......(這次的討論沒紀錄,所以目前只記到這樣)
--
一生中,好歹要玩過一次的即時戰略遊戲-《Men of War》
1.遊戲介紹: 兵種介紹: 3.特殊物品使用簡介
https://0rz.tw/ef4P4 https://0rz.tw/744OA https://0rz.tw/ed4KY
4.(部分)多人連線模式簡介
https://0rz.tw/184M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5.17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