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存錢,也要教孩子如何花錢】
紅包向來是新年裡的重頭戲,當孩子進入「懂事以上、成年以下」的階段時,壓歲錢何去何從絕對是小孩緊追不放的談判主題。
我爸是家傳麻將高手、我媽是菜籃族自學投資達人,不過我爸擔心賭博影響小孩從未傳承手技、老媽節儉存錢的猛勁更讓我嚇得抵死不從,關於金錢價值觀,我家三姊弟可說是各自發展、自成一格,畢竟以前那年代,有錢賺有錢存就偷笑了,哪還有辦法跟孩子談理財?
曾經抱著發燒的我沒錢看病在街上大哭的老媽,後來因為一張「愛國獎券」中獎才有小本錢開始創業翻身,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關係,老媽每年過年一定會買刮刮樂彩券給孫子們刮得過癮,一年噴發一次的博弈魂讓大夥兒埋頭苦刮不亦樂乎。即便如此,我媽還是會耳提面命地跟孫子提醒:這是過年才這樣喔,以後有錢一定要存起來喔。
的確,沒有我媽心無懸念的刻苦存錢,我不可能學這學那還可以出國玩。不過當我上班有積蓄之後,我第一次驚覺自己也想把錢存起來,根本不知道「如何花錢」。
再變老一點漸漸意識到,當時的我「不敢花錢」,所以也許朋友覺得我比較小氣、我錯過想上的什麼課、壓抑了某些「看似沒用」的興趣、婉拒同學邀請的國外旅遊…,我的確省下不少錢,但是不是錯過了看不見的東西?
很多人談存錢、談理財、甚至會跟孩子講投資概念,卻很少人談如何消費。我認為孩子沒有實際「花錢」經驗,有再多理財知識都無法規避風險,越有知識的人越有自信,卻不見得能洞悉盲點,因為最大的風險就在於人心。
沒有花錢經驗,數字只是數字,只有付不付得起的價錢、無法對應價值;
沒有花錢經驗,分不清楚什麼是想要和需要、哪些是別人要所以我也要;
沒有花錢經驗,不知道心痛可惜是什麼感受,也不會感受真正的滿足;
沒有花錢經驗,錢就只是存簿上的累積,這種成就感是我們想傳下去的嗎?
即使是十塊錢或是一百塊,總是有人能花得快樂滿足;那些日擲百萬千萬的富翁仍有人感到空虛寂寞;看出來了嗎?差別不在於你有多少錢,而是知道如何花錢,知道怎麼花讓自己快樂,也就不需要跟人家拚賺多少了。
我並沒有固定給零用錢的習慣,我認為「給」的錢即使花了經驗也容易偏差不夠精準,妹妹若有其他額外慾望,我會尊重她的想要,並一起擬定計畫實現購買。一顆扭蛋對她的意義與我不同,這不需要跟我討論核可,需要她自己付出、體驗才知道是否就是她想要的價值。
但今年過年特別有趣,妹妹照例將紅包存入自己戶頭,我留了整數,把零頭七百元給她放在手邊花用,她可以自己規劃花多久、買甚麼,這筆錢內我都不會過問。皮包一向抓很緊的她,不敵各種賭博遊戲的「誘惑」:阿公興致勃勃地教她象棋麻將,我也加開骰子賭局,加上阿媽的刮刮樂彩券,妹妹的掙扎和天人交戰就是我們最佳的飯後話題,她也驚訝地發現每個人對金錢的反應與原本認知的個性大不相同,就連她自己也….超乎自己的想像啊!
#此文非鼓勵賭博請勿誤讀
#阿公和爺爺從此不再寂寞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