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紀錄片《明天之前》的拍攝最棒的事之一
就是我能與思想開放的夥伴同行
他們勇於挑戰並肩負著為這個世界紀錄點什麼的使命
常常
我會擔心跟不上他們的腳步
下面這篇是導演朱凌卿為《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寫的序(他還有另外一個為人熟知的作品是《十三邀》)
看完會明白
為什麼我總是為了能得到這份工作充滿感恩
光是能與有趣有想法的人一起同行
就值得走這麼一趟
更別提
跟他外景的時候
對「吃好飯喝好酒」這件事和我有多契合🤤
【對抗封閉的唯一辦法】
《明天之前》製片人/中方導演 朱凌卿 推薦《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你可能,要當爸爸了。」
剛吃完早飯,我接到了太太從北京打來的電話。
一點激動,更一片茫然中,我看到了寶儀——二O一八年四月七日,阿姆斯特丹,我們即將出發,拍攝《明天之前》系列的第一個人物:死亡醫生菲力浦。
「恭喜你哦!」她有點大聲地叫道。(我顯然是藏不住祕密的人,被覺察到神色異樣就只能和盤托出)
「好大的責任,但又是未知的旅程呢。」
拍攝《明天之前》這個系列,本身也是個未知的旅程;更確切地說,是努力起跑,也不確定能夠到的「挑戰」。作為出品方,我們的初衷,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判斷,即「世界需要共同面對的議題,不能缺少華人的聲音」。而坦白說,向外看,關心整個人類命運之類的宏大選題,並不是我們這個陸地民族,過去一、兩百年,熟悉的思考。
中小型的不確定因素更多:巨大的投資、不明的商業回報、與外國團隊的磨合、不同國家的拍攝禁忌,連續幾周早上可能吃不到白粥油條……
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有某種安心:再陌生的故事,載體也都是人,而我們擁有和陌生人開始一場對話的最佳人選。
作為主持人,寶儀有罕見的共情能力,同理心,又能準確適當地進行表達。在過往多年的合作中,這一點我們非常確認——無數次,監視器前,眾人看著她採訪片段,暗暗發出的「真好啊」「太對了」「不愧是她」或者「幸好是寶儀來採訪」便是證明。
於是,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裡,我們橫跨三個大洲,密集地見到了各類人:有人求速死、有人求永生;有人拿槍驅趕不幸的同類、有人以身犯險,幫助弱勢的鄰人;有許多的科學家,以及,更多的「科學怪人」。而作為整個專案的「矛」與「錨」,寶儀投身其中,與他/她們展開接觸、對話、探討,爭論;莞爾、捧腹、疑惑、焦慮、憤怒,溫柔……出現在鏡頭中的彼此臉上。不一定每次都是贊同,但總有比以往更進一步的理解,被達成。
「真該把這個經歷寫下來啊!」已不太記得,這個提議,最初何時出現在團隊的對話中。也許是愛爾蘭鄉間,寶儀見過協助妻子自殺的湯姆•柯倫,與他相擁而泣之後的,那個微風的夜晚?也許是加州某單身公寓外,寶儀被毫不掩飾的男性沙文主義受訪者,氣到差點奪門而出的,那個令人煩躁的午間?總之,在拍攝的推進中,這個想法被不斷的提及。
應該是在臨近殺青的一次工作晚餐中,這個想法被正式確定,和當晚的鐵板煎波伏龍芝士一樣,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系列結束後,我在北京常去的外國超商,很容易地找到了波伏龍芝士,三不五時,總能重溫那天的豐腴口感。
而寶儀承諾的書,終於,即將出版。
閱讀它——即使作為深度參與過全程的人——也不僅僅是簡單的重現:異於畫面,文字本身自有其邏輯和節奏;閱讀它,明確了我在拍攝時就有的,某種感受。除了同理心,共情力,準確適當的表達,寶儀在這趟並不絕對順遂的旅程中,越來越展現出的一種態度和實踐,一種非常重要的態度和實踐,一種已經影響著我的態度和實踐。
在女兒花花一歲多,開始對樂音展現出興趣的時候,作為她「受過大學教育,有一定鑒賞能力和審美品位」的爸爸,我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名曲:由巴赫、德布西、蕭邦的傑作組成,得來的,卻是不怎麼熱烈的回應。在那個時刻,我腦海中浮現的,是《明天之前》拍攝之中,寶儀在見過某個嘉賓後的感歎:
「這提醒我,不能用自己的經驗和好惡,揣度別人的態度和立場……」
對啊,即使是作為爸爸也不能。
那什麼是我應該做的呢?我不知道怎麼辦,但我知道大體的方向,像曾寶儀小姐在《明天之前》系列拍攝中展現的那樣:
開放的心態,同時,要勇敢。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進入二O二O,進口的波伏龍芝士,即使在北京,也不再好找到。而此時此刻,寶儀的這本書,在我看來,有了某些更重要的意義,它提醒我們:
在這個物理上受到限制的時刻,我們仍然要選擇走出去,選擇真正進入他人的故事,理解他人的經驗,找到和其他人類的真實連接,這是對抗封閉的唯一辦法。
在這個看似無數選擇,宣揚(在我看來很有必要加一個「假」字)個性的時代,我們仍然要選擇充盈自己。正視自己的好奇、熱愛,局限乃至恐懼,對它們進行擴充、探索、質疑、挑戰……這是作為「人」獨特而絕不能放棄的幸福。
二O二一年五月五日
-
本文摘自《#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作者: 曾寶儀 Bowie
博客來:https://is.gd/yrxgt3
誠品線上:https://is.gd/kgFdHx
金石堂網路:https://is.gd/NCVIk0
晨星網路:https://is.gd/Zgs6QO
「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新聞] 阿共真的「打來了」!誠品個資外洩疑成-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阿共打來怎麼辦》 誠品書店個資外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買書卻讓「阿共打來」? 數位部赴誠品調查|TVBS新聞-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阿共打來怎麼辦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討論] 阿共打電話來怎麼辦?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新聞] 買《阿共打來怎麼辦》一書…阿共真的打-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警察學教導我們的警察四大任務:
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
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
選舉將至,特勤非常多,政治人物滿街跑,
還有諸多的道路警衛、街口控燈管制等。
安全維護出兩個、陳抗出兩個、拒馬再一個、
巡邏兩個大備一個家訪也丟出去站道路崗是常態,
能派的人都派出去了,全所剩下一個值班。
這時候跳出一個110現場,
「在家中聽到隔壁女子大聲哭喊叫救命」
怎麼辦?
請別所支援?
抱歉哦別所也一樣全部出去囉!
離開道路崗?
致電勤務指揮中心報告狀況,
勤指回答:道路崗第一,站完再去。
道路崗第一,站完再去。
沒錯,勤指完全依照勤務守則貫徹始終,
畢竟道路崗可是有重要人物的車隊要通過呢,
喊個救命怎麼可能比車隊受阻來的重要呢?
想起好久以前,一次風和日麗的午後,
我和師兄華哥、師弟壹壹巡邏,愜意的喇賽,
接到值班打來、語氣緊張的現場派遣:
有人自稱用榔頭打死自己的媽媽。
支援已經在路上了,要我們火速前往。
電話掛上馬上油門催到底,
一路上一邊商討危機處理事宜,
華哥進門先了解、壹壹打119、如何封鎖現場等等的,
當時只覺得心跳卡在喉嚨快跳出來了。
到場後三步併兩步衝上樓敲門,
應門的是個戴著金絲眼鏡、斯文的阿伯,
儀表端莊,衣褲很乾淨,家裡也很整齊。
是你報案的嗎?
是。
你拿榔頭?
我拿榔頭把我媽媽打死了。
人呢?
埋在後面花圃。
我一個箭步往內衝,順口問他,
什麼時候做的?
阿伯答,民國89年。
民國89年!
民國89年?
民國89年!?
後來在桌上找到控制精神的藥物包,
原來是轄區內新遷入的精神病患,
趕緊取消支援、快速檢視周邊環境,
確認無事故後才結束這場鬧劇。
雖然是段好氣又好笑的回憶,
但比起當時心跳加速的危機感,
對比今天勤指下的道路崗優先指令,
縱使後來發現好像是誤會一場沒有大礙。
回頭看看警察四大任務,
不知道你的心裡踏實不?
#我寫他們的故事
#他們過自己的人生
writing by 一線三
photo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一線三的日常》購買連結如下:
博客來親簽版(限量500本):https://reurl.cc/ObapoX
博客來:https://reurl.cc/rl22dr
金石堂親簽版(限量200本):https://reurl.cc/4gOO5D
金石堂實體書店親簽版限量300本
誠品親簽版(限量100本):https://reurl.cc/ZnggDA
誠品實體書店親簽版限量400本
#一線三的日常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各大書局
#首刷1500本附贈簽名書籤
#三種獨家款式
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阿共打來怎麼辦》 誠品書店個資外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阿共打來怎麼辦 》 誠品 書店個資外洩, 阿共 真的 打來 了啦!!!Part 3直接電話媒婆當起來!第一通電話是一名女性的聲音,開頭就用很心虛的語氣說「您 ... ... <看更多>
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買書卻讓「阿共打來」? 數位部赴誠品調查|TVBS新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有民眾在 誠品 買了《 阿共打來怎麼辦 》的書,卻接到對岸統戰電話,質疑 誠品 個資外洩,數位部成立調查小組,16號前往 誠品 總部調查,不過卻是偷偷摸摸從 ... ... <看更多>
阿共打來怎麼辦誠品 在 [新聞] 阿共真的「打來了」!誠品個資外洩疑成-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