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新加坡聯合早報
*【全球已接種逾40億劑疫苗分配仍不均】
據統計,自冠病疫苗接種開始八個月以來,全球疫苗接種數量已超過40億劑。然而,疫苗分配不平衡仍是全球防控疫情的一大障礙,最終可能衝擊全球經濟復甦。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31-1175906
*【Delta變異病毒一人可傳九人 接種疫苗仍具傳染力】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一份內部簡報披露,冠病變異毒株Delta傳播快,基本傳染數R0值(每名染疫者傳染的人數)達到八至九人,且更易引發重症。取得這份簡報的《華盛頓郵報》報導,冠病原始病毒株的R0值為2,相當於一般感冒,但Delta變異株幾乎像是另一個全新病毒,即使已接種疫苗的人在感染後,體內病毒量也與未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相近,這表示他們像未接種疫苗的人一樣容易傳染給他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29
*【日本緊急狀態新增四府縣 日皇放棄出席東奧閉幕式】
鑒於日本近來冠病感染病例激增,日本首相菅義偉30日宣佈另外四個府縣進入冠病疫情緊急狀態,幷將東京已經實行的緊急狀態延長一周多,至下個月底。日本宮內廳宣佈,德仁天皇放棄出席東京奧運會閉幕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59
*【東京奧運相關人員冠病病例又增27人 連創單日新高】
東京奧組委30日公佈,奧運相關人員新增27起確診病例,超過了29日通報的24起,連續兩天刷新新增病例紀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52
*【莫里森:接種率達80%才考慮對選定國家重開邊境】
澳洲總理莫里森表示,澳洲須等到80%成年人口完成接種冠病疫苗之後,才會考慮對選定國家重新開放邊境。由於確診病例持續增加,加上違反防疫限制者很多,當局決定動員士兵協助員警執法。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31-1175907
*【拜登下重手防疫 美國公務員和政府承包商須接種疫苗】
拜登宣佈,聯邦公務員和承包商須提供冠病疫苗接種證明,否則就得遵守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和定期接受冠病檢測。拜登當天也要求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獎勵措施,鼓勵更多人出來接種疫苗。國聯邦政府雇用超過400萬人,其中有200多萬人在民事部門。根據新規,聯邦雇員若沒有接種疫苗,必須定期接受冠病檢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31-1175904
*【以色列明起為60歲以上者 打第三劑疫苗】
以色列8月1日起將向所有60歲以上人群提供第三劑冠病疫苗接種,成為首個為公民施打加強劑的國家。以色列總理貝內特在記者會上指出,冠病疫苗就像流感疫苗一樣,須不定期接種。“研究發現,過了一段時間,人體內的抗體會逐漸下降。打第三針就是要增強抗體,顯著減低染疫與重症風險。我呼籲所有已打第二劑的年長者趕緊去打多一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31-1175911
*【普吉島“封島”14天防疫 禁國內其他地區旅客到訪】
泰國冠病疫情持續加劇,為確保旅遊名勝地普吉島不會出現首都曼谷等地區病例激增的情況,政府決定從8月3日至16日禁止來自泰國其他地區的人入境,普吉島的“旅遊沙箱計畫”是否喊停有待觀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31-1175917
*【泰王生日逢新一波疫情 大赦3.5萬囚犯降監獄壓力】
近來泰國面臨新一波冠病疫情,單日確診人數暴增到1萬人以上,擁擠的牢房更面臨巨大防疫壓力,因此近日泰方表示,泰王慶祝生日,有3萬5000名囚犯獲得大赦可即刻出獄,另20萬人則獲得減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46
*【美國捐給泰國首批輝瑞疫苗今天運到】
美國政府捐給泰國的第一批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30日運抵,總共有150萬劑疫苗。自4月以來,Delta變種冠病病毒導致泰國暴發新的疫情,確診病例激增,首都曼谷的醫院不勝負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638
*【印尼半封鎖數周疫情仍未見緩解 佐科威稱為人民生計著想不會全面封城】
印尼實施半封鎖措施數周,冠病疫情依舊不見緩解。儘管如此,總統佐科威還是堅持,為了人民生計著想,不會全面封城鎖國,並指出封鎖未必能夠解決危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31-1175918
*【馬國六州屬及聯邦直轄區 新增確診病例達四位數】
馬來西亞昨天有六個州屬及聯邦直轄區的新增確診病例達四位數,醫藥專家警告,若不儘快提供足夠的冠病疫苗,這些州屬恐怕會暴發更嚴重的疫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31-1175919
*【菲律賓對印度等10國旅行禁令延至8月15日】
菲總統發言人洛克發佈聲明,杜特蒂總統根據菲新發傳染病管理機構間工作組(IATF-EID)的建議,決定繼續禁止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旅客入境,對上述10國實施的旅行禁令從8月1日延長到8月15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60
*【南京今起暫停開放旅遊景區室外區域】
南京市文旅局推出相關文件,要求自今日(31日)起,暫停開放旅遊景區室外區域,以及時有效遏制疫情擴散。此前南京旅遊景區的室內區域已經暫停開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31-1175989
*【專家:緬甸恐成為下個冠病超級傳播國】
緬甸自從2月爆發軍事政變以來,境內仍然動盪不安,醫療能量吃緊,導致冠病疫情急速擴大,面對緬甸嚴峻疫情,聯合國緬甸問題特別報告員表示,目前緬甸醫護設施只有約40%運作,且軍政府拘留至少67名醫護人員,恐怕緬甸會成為一個超級傳播國,威脅區內其他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32
*【擺脫翁山身影 緬甸年輕人要開創自己的民主鬥爭之路】
8月1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被軍方拘留就滿六個月了。在這半年裡,發起反政變示威的緬甸年輕人走出翁山蘇姬的巨大身影,開始依靠自己,披荊斬棘設法開創另一條民主之路。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26
*【北極格陵蘭一天融冰 足以讓佛州淹水兩寸】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冰原正在經歷最嚴重的融冰,光是在27日的融冰,足以讓整個佛羅里達州淹水2寸(約5.08公分)。這是過去10年,格陵蘭冰原第三次重大極度融冰現象。根據丹麥氣象局,光在週二,格陵蘭冰原就損失了85億噸表面品質,從星期日(25日)開始累積到週二,多達184億噸。科羅拉多州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科學家特德史坎伯斯說:“這是很重大的融化。7月27日格陵蘭冰原的東半部很大部分,從北端一路融化到南端,這不尋常。”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58
*【土耳其森林大火 增至四死180多人傷】
土耳其南部森林大火繼續狂燒,至29日已奪走四條人命,至少183人送院治療。數千名消防員奮力滅火,但仍無法全面控制火勢。南部的黎巴嫩也同樣遭到林火攻擊,火勢蔓延到大片山林,使得滅火行動困難重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30
*【研究:若全球社會崩解 紐西蘭將成為最宜居地方】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社會崩解,紐西蘭將會是最適合居住的地方。由英國Anglia Ruskin University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在最新一期的《永續性》期刊(Sustainability)上發表的研究報告稱,由於社會高度連結以及能源密集造成環境破壞,人類文明正處於“危險的境地”,持續惡化的氣候變化、突如其來的危機如冠病危機等,也可能加劇全球社會崩解風險。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31-1175909
*【杜特蒂會見美防長奧斯汀後決定 全面恢復菲美《來訪部隊協議》】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決定,全面恢復一年多前菲方主動提議終止與美國簽署的《來訪部隊協議》。杜特蒂29日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兩人就菲律賓與美國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開放和坦率的”討論,一致認為兩國存在加強關係的空間。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31-1175920
*【金正恩主持首屆全軍指揮官講習會未提核武】
朝中社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主持朝鮮人民軍第1屆指揮官及政治幹部講習會時,沒有提及核武。此次講習會7月24日至27日在平壤舉行。金正恩在講習會上指出,敵對勢力加強戰爭演習,增強軍備進一步激發人民軍的鬥志和決心,但他未談到核武課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617
*【中國臺山核電站1號機組燃料破損停機檢修】
中國廣核集團公佈,廣東臺山核電廠1號機組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燃料破損,決定停機檢查維修,但強調仍在技術規範允許範圍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31-1175987
*【研究:2020年74萬起新癌病例與飲酒有關】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期刊《柳葉刀》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儘管高風險和大量飲酒模式(每天超過兩杯酒精飲料)代表了最大的癌症負擔(占酒精所致病例總數的86%),但輕度至中度飲酒(每天最多兩杯酒精飲料)代表了酒精所致病例的七分之一,並構成全球10萬多個新癌症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30-117585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9月11日宣布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巴林將與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關係,9月15日在白宮的儀式中,正式簽訂與以色列間的和平協議。這是在阿聯酋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一個月後,中東局勢又一個大轉變。這也使得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數量包括埃及和約旦達到四個。前不久才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川普再次得意洋洋地說這...
阿曼代表處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求世 25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巴赫拉堡壘(1987)
我們對於阿拉伯世界的了解,多半來自童年時天方夜譚裡的虛幻與描述,不管是辛巴達的海上歷險,或是阿拉丁神燈的奇妙遭遇,那種有點迷濛卻又帶點魔力的想像,都讓人覺得身體輕飄飄,思緒也彷彿隨著飛天魔毯神遊四方。
阿曼位於波斯灣入口處,是半島上唯一有季風吹拂的國度,美國有自由女神像,法國有巴黎鐵塔,台灣有101,而提到阿曼的顯著地標,就是全國約五百座左右的堡壘,因此阿曼有著「堡壘之國」的別稱。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堡壘,是因為葡萄牙在大航海時期到來,將這裡當成重要補給地而興建堡壘,阿曼是部族社會,不同部族之間常為了掌握貿易通道而彼此爭戰不休,也學習興建堡壘,不但隔絕內部衝突,也能抵抗如葡萄牙人及波斯人等外族入侵。
不僅建築是堡壘,堡壘造型從家用的水塔,到路邊的候車亭都是,影響所及早已擴展到一般生活,成為國家的代表圖騰。堡壘規模從小型、具簡單防禦性功能的小碉堡,到大型、複雜程度高,可以駐紮一整個軍隊的城堡都有。
我們可以從堡壘大小、房間裝飾與數目、瞭望塔、生活機能、到堡壘的防禦措施等地方,瞭解到一座堡壘的戰略價值、城主地位和保存的歷史。這些堡壘多半蓋在海岸線及山地交通的出入口處,扼守重要位置。除了少數堡壘受到葡萄牙殖民建築的風格影響,可蘭經的經文、穹頂拱門外加伊斯蘭教的花草幾何裝飾圖案,大部分堡壘依然展現伊斯蘭文化圈中特有的建築風格。
建於1669年的賈布林(Jabrin)堡壘,堡內裝飾、雕刻及結構上所展現的細膩工藝,是眾多堡壘中之最,令人讚賞當時的工藝水準,也表露城主在實用與美學上力求平衡的用心。堡內有數間的起居會客室和密談室,主要做爲招待賓客或與使節進行談判之用。爲了防範敵人深夜入侵,所有通往主臥室的樓梯內都暗設機關,以策安全。
室內住所多半舖有地毯,這是阿拉伯國家最引以為豪的工藝之一,通常人們就毯席地而坐,而地毯與天花板的彩繪裝飾一般是採用同色系以相互呼應。天花板則通常以椰棗的樹幹當作屋樑,而堡壘的外牆相當厚實,一般來說,都有二公尺的厚度,有些甚至厚達三點五公尺,為的就是在敵人攻擊時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甚至不會為自己發射的加農炮後座力所摧毀。
而堡壘建築材料多以取自當地的黏土與石塊為主,再以稻草及牲畜糞便混合後當作黏著劑,因此在外觀堡壘多半呈現砂土的原色,唯一的例外是位在索哈爾(Sohar)的白色堡壘,在傳說中這裡是水手辛巴達的故鄉。
堡壘裡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房間,用途上也有所不同,從清真寺、圖書館這些精神上的需求,到廚房和地窖這些生活上的需要一應俱全。通常堡壘只有一個對外的出入口,大門平常是不輕易打開的,進出都只開大門上的一扇小門,以防有人夾帶武器出入。
堡壘是阿曼最珍貴的資産,就像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巴赫拉(Bahla)堡壘,雖然分別經歷不同時期的整修,但這些沉浸歷史歲月洗禮下的堡壘,在阿曼人心目中的地位依舊歷久不衰,屹立不搖。
阿曼代表處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求世 19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阿拉伯羚羊保護區(1994年登錄,2007除名)
全世界目前1121個世界遺產,許多國家費盡千辛萬苦爭取列名,除了舉著保護文化與自然的大旗外,更著眼於觀光的收益,雖然不是每項世界遺產都是適合去觀光旅行的,但不可否認的,它會增加國家的能見度,產生裙帶效應的正向產業發展。
但並非被列名後只管收門票錢大賺其財,列名世界遺產不僅僅是一種榮耀,對地主國來說更是一種責任。因為列名不是永久有效的,當地主國因為觀光業蓬勃發展而暗自竊喜的同時,也別忘了若是保護不力,會被列入瀕臨危機的世界遺產名單,更有可能被除名。進大學後也有留校察看機制,不過要被退學的機率微乎其微,世界遺產目前真正被退學的只有兩個。
被除名是所有關心世界遺產的人最不願意見到的狀況,因為那不僅代表懲罰的終極手段,也透露出更深沉的無奈,更是代表了某種自然或文化景觀即將或是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訊息。當我們失去了某個世界遺產,再多的懲罰與後悔也都是無濟於事。阿曼的阿拉伯大角羚羊保護區,是第一個從世界遺產上除名的項目。
阿拉伯大角羚羊保護區位在阿曼中央沙漠和沿海丘陵地帶,若非親眼瞧見,很難想像荒蕪的沙漠,竟是這種珍貴草食性動物的原生地。在這樣堅苦卓絕的環境與氣候下,阿拉伯大角羚羊自然也因應出一套生存法則。雖然年平均降雨量雖然不到50毫米,但在10月至隔年4月間,來自海上的潮濕空氣會形成濃重霧氣籠罩整個區域,當這些霧氣沈降到地面時,便可以凝集成淡水,這些淡水的量雖然稱不上多,但已是大旱後的甘霖,足夠助於當地植物的生長,形成了獨特沙漠生態系統,而阿拉伯大角羚羊不僅有了食物來源,更能從植物中吸取身體所需的水分。
阿拉伯大角羚羊是這區域中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包括有刺植物、乾草、鹽質灌木等等,都是其多樣化食物的來源。而且牠們會分散覓食的區域,以免過分的啃食造成來年食物的短缺。大自然的生存挑戰雖然嚴苛,但每種生物都有辦法發展出一套生存適應的方法,讓人不得不讚嘆自然的奧秘與多樣。
任何生物都是生態系中的一分子,自然界中,無處不成理,萬物靜觀皆自得。每種生物都用牠們最合適的型態或生活方式繁衍延續,就算在這樣貧瘠的地方也有許多看不見的生機。紅狐、沙狐、跳鼠、豪豬、阿拉伯山地瞪羚、沙地瞪羚都是同時生活在此的野生動物,還有許多爬行類動物與鳥類,讓這片惡地充滿許多活力與生機。
擁有一對漂亮長角的阿拉伯大角羚羊原本分布在整個阿拉伯半島,阿拉伯人極愛牠,認為是力量的象徵,既貴氣又溫柔美麗,今日阿聯酋的阿布達比,其阿拉伯語的意義便是「有羚羊的地方」,卡達航空也以大角羚羊美麗的樣貌作為企業識別標誌,台灣人應該也對牠有特殊情懷,因為每天都在「趕羚羊」。
1960年代,阿拉伯大角羚羊曾經由於人類濫捕,使得這種美麗的動物幾乎絕種,後來在國際保育組織協助下,從美國動物園取種開始進行復育,由原先的12隻陸續增加到一百多隻,最後順利野放回到原產地,劃定保護區予以保護。但由於阿曼為了開採石油,將保護區面積縮減了90%,不但作法違背世界遺產精神,數量又減少為僅剩的65隻左右,其中只有4對具有繁殖能力,近親交配更對族群繁衍不利。我們看到牠的消失,但更還有許多我們看不到或不了解的物種,以更快的速度消逝中。不論這些生物是否被列入保護名單中,其實都已刻不容緩無法再等待了。
阿曼代表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總統川普9月11日宣布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巴林將與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關係,9月15日在白宮的儀式中,正式簽訂與以色列間的和平協議。這是在阿聯酋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一個月後,中東局勢又一個大轉變。這也使得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數量包括埃及和約旦達到四個。前不久才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川普再次得意洋洋地說這是「中東進一步和平的歷史性突破」。30天內兩個阿拉伯國家決定與以色列和平共處,美國到底做了什麼?全球中東地區的戰略會出現什麼調整?川普真的有可能拿諾貝爾獎嗎?
要知道中東局勢非常的複雜,我們可以用不同國家的角度來看這次的事件。首先是美國。對於川普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贏得選舉。他在中東是派出他的女婿Kushner擔任白宮高級顧問來處理中東問題。過去三年他一直在推動所謂的以巴和平協議,不過都沒有成果。川普乾脆自己來,為了得到更多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基督教福音教派的支持,2019年底他直接承認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非法屯墾區」,等於是讓巴勒斯坦國土破碎無法統一。
而且川普早在2017年打破美國慣例,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又在2018年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2019又允許以色列吞併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土地,一改過去歐巴馬時期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保持平衡的做法,嚴重傾向以色列。
川普這樣的做法當然讓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急轉直下,根據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阿拉伯和平倡議》,以色列只有解決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並讓巴勒斯坦建國,才能贏得阿拉伯世界的全面承認。在這個時候,阿聯就提議,如果美國要求以色列暫緩吞併,就可以換取他們跟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川普政府當然馬上答應,同時向以色列施壓,把這個當作是他外交上的大勝利,可以幫助他順利連任。
接著我們就來談談阿聯酋這個國家。它在阿拉伯海灣跟鄰近以波斯人為主,又跟什葉派的伊朗是對立的。在自我防衛的需求下,跟以色列交好有助於他們購買美國先進的武器,像是F-35戰鬥機,死神無人機和EA-18G咆哮者電戰機。巴林的情況也類似,之後有機會可以從美國獲得防空系統。而且巴林其實是非常倚賴鄰國沙烏地阿拉伯的,很多人就分析說,如果不是得到沙烏地的同意,巴林也不可能這樣做。所以這又回到了伊斯蘭國家什葉派跟遜尼派的矛盾了,這個已經是認識中東局勢的基本入門,大家去Google一下。面對什葉派大國伊朗的威脅,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近來其實對以色列的態度也有所改變。
沙烏地這一任的沙爾曼國王對於巴勒斯坦阿拉伯兄弟血濃於水,支持巴勒斯坦建國這種傳統立場是堅定不移的。但是他的兒子MBS,就是殺記者那個MBS,其實已經跟他爸爸差很多,比如允許以色列商業航班使用其領空。也說對於以色列持開放態度。
不只如此,沙烏地其實也默認川普政府把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決定。儘管他們嘴上還是對巴勒斯坦人表示支持,但他們和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樣,對巴勒斯坦建國的承諾遠遠不如從前。因為比起和以色列對抗,被伊朗圍堵才是更緊迫的優先處理事項。
這就是國際政治的現實面,總是先聯絡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什麼兄弟血濃於水,遇到分家產的事還是撕破臉一樣的道理。過去十年以色列人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在伊朗問題上的共同利益使得雙方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同樣把伊朗當作是可怕的威脅。 阿聯其實早在2015年就允許以色列在阿布達比的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中放外交代表。卡達也跟以色列合作,促成了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走廊停火。阿曼則是在2018年讓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去訪問。在美國決定要從中東撤軍的同時,這些國家需要擁有高科技武器和經濟良好的以色列結盟。
每次談國際政治對我們都會有不同的啟發。首先,不要覺得某個大國有絕對性的影響,像是川普絕對把這次中東局勢轉變都說成自己的功勞,但你發現了嗎?如果不是以色列的富國強兵策略,還有伊斯蘭教派的分裂,也不會有今天的局面。再來,和平是國際政治妥協的結果,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和平」就是巴勒斯坦的災難。今天就談到這裡,如果你對新的中東局勢有任何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