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偉大的哲學家尼采以三個階段來描述人類意識的進化。他把第一個階段稱為「駱駝」,駱駝的階段是屬於童年制約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儘可能地讓自己去消化父母親和前人所給予的模式、價值觀和行為。身為駱駝,我們承接了過去的智慧,但是我們也同時消化吸收了我們的父母親、師長以及前人的無意識、偏見與壓抑。身為駱駝,我們總是在說「是」。我們毫不質疑的接受來自過去的教導。如果我們永遠停留在駱駝的階段,我們就會一直停滯不前,我們的意識也沒有辦法得到成長的機會。
第二個階段,尼采把它稱之為「獅子」。如果我們想要往前跨出一大步,我們就需要來到「獅子」的階段,叛逆並且反對所有舊有的一切。獅子總是說「不」。他質疑所有來自過去的價值觀與行為,還有他接受到的所有教導。獅子怒吼著反抗過去的壓抑、陳腐、安全感、已知和熟悉的部分。他突破傳統的藩籬,勇敢地迎向新事物。只有透過成為獅子,我們才能夠實現自己身為人類的真正潛能。但是獅子的階段仍然有其限制。如果我們一直停滯在獅子的階段裡,我們可以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不斷地怒吼,甚至因此開始建立起某種自我認同,不斷怒吼著反抗權威與規範,並且盲目地為反抗而反抗。當我們要跳脫駱駝的階段而來到獅子的階段時,那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我們會開始面對他人的反對,甚至是來自於駱駝的譴責。而駱駝的數量遠比那些找到勇氣成為獅子的人多得多。
然而,不論如何,還有另外一個階段需要更多的勇氣,那就是再度成為一個「孩子」。根據尼采的說法,「孩子」這個階段是人類意識的最後一個階段。孩子已經超越了「是」與「不」。一個「孩子」的身上既沒有駱駝的順從,也沒有獅子的反抗,他處在一種放下的狀態裡,他處在一種如實接受生命與他人的狀態裡。但是不論何時,當情境需要時,他又能夠運用獅子般的力量去行動。孩子是一種回歸天真與信任的狀態,那不是駱駝盲目的天真與信任,而是一種帶著智慧與成熟的天真。
尼采的三階段論描述了脫離盒子的過程
當我們開始信任,並且再度對自己具有自信時,我們才能夠開始發展出成熟的信任。為了要發展出這樣一份自我信任,我們需要去探索自己;而為了要能夠探索真實的自己,我們則需要脫離自己的盒子。我們在盒子裡成長、發展出來的自我認同無法符合自己真實的存在,所以為了要能珍惜自己,要擁有聰明抉擇的能力,並且表達出自己身為人類的獨特性,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脫離舊有事物的壓力與影響,並且開始敞開自己去接受新的思考方式以及新的生命方式。
身為「駱駝」,我們沒有辦法信任自己,因為打著和諧的旗幟,我們只會不斷地妥協,這讓我們沒有辦法發展出成熟的信任。所以在這個脫離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去質疑所有一切我們曾經接受過的教導,為自己重新探索,瞭解什麼叫做真實,什麼叫做真誠的生活。當我們還在盒子裡的時候,我們從來不會有任何質疑,那是一種駱駝的生活。駱駝的美在於我們因此發展出了根基、傳統,以及一種歸屬感,這些事物會永遠的跟隨我們,在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可以珍惜這些禮物。但是除非我們開始分離的過程,不然它們一直都會是一個牢籠。它們是無意識的,我們也是無意識的。
身為「獅子」,我們叛逆並且反對舊有的事物。有時候,在這個過程中跟著出現的,是我們對盒子裡種種規範與標準的憤怒。這種憤怒喚醒了我們的力量與勇氣,而那正是我們在脫離過程中所需要的一部份。特別是在脫離過程的初期,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像在對抗全世界一樣。這時候,如果能夠得到其他獅子能量的支持會是一件非常有幫助的事情。
當獅子的階段出現時,它呈現的方式可能有好幾種。有些人呈現出來的方式相當的徹底和劇烈,它讓我們公然的離開生養我們的人,開始保持一段物理上的距離。而有些人的獅子階段呈現的方式則比較微妙,那可能是一種私底下的蔑視、破壞和怨恨。有時候,我們甚至不見得會發覺自己的叛逆,但是我們在行為上卻明顯地反抗權威,甚至有時候這種叛逆會一直延續到長大成人以後的生活。但是,獅子的出現永遠都不算晚。當然也有的時候,我們不見得會去反抗生養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會去反抗其他的權威人士,反抗我們的文化與宗教壓抑。我們曾經碰到過的某些學員,他們都是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才進入獅子的階段,他們開始脫離自己以往從來不曾質疑過的生活形式,也開始脫離自己那死氣沈沈的婚姻。在獅子的階段裡,最重要的是一個人開始恢復了自己的力量,就像是一隻睡獅再度甦醒一樣。所以,我們越能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的獅子階段,它就會變得越健康。
當脫離的階段慢慢地來到尾聲,而我們也開始感受到自己的本質時,我們會很自然的邁入最後的一個階段,也就是「孩子」。在這裡,我們會重新發覺自己的天真,而且這份天真與我們孩童時期所擁有的天真有著全然不同的品質。現在的這份天真是成熟而且經得起考驗的,因為我們曾經找到勇氣去經歷「獅子」的階段。只是當我們來到「孩子」的階段時,我們會開始放掉「獅子」的憤怒和怨恨,因為我們不再需要這些情緒,它們不再符合我們自己內在的狀態,而我們的心和本性也不想要緊抓任何憤怒與怨恨。而且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帶著一種新的光亮,自由的再次去探索自己的過去。對於過往所承襲的事物與傳統,我們現在可以開始欣賞它們的美與豐富,而不需要接收那些隨之而來的壓抑以及無意識部分。我們可以再度擁抱傳統所帶來的那份歸屬感和其中的智慧,而不再為它們所控制。
《真愛的旅程》
克里希納南達&阿曼娜 著
愛的工坊 出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川貴人最近又發威了,他為了報復一個美國軍火承包商,在伊拉克被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炸死,在上星期派出無人機,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發動空襲,殺死伊朗革命衛隊的聖城旅指揮官蘇雷曼尼。這個蘇雷曼尼可不是泛泛之輩,他在伊朗勢力排名第二,僅次於最高領導人哈米尼。 美國跟伊朗雖然互相看不順眼,平常也口頭上罵來罵...
阿曼宗教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稿頭}
中東,這個位處歐亞非之間的三不管地帶,由於坐擁石油、宗教種族複雜,再加上以巴之間的紛爭,近百年來,幾乎成為戰爭和恐怖活動的代名詞,從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發動的兩場戰爭,到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在葉門打得如火如荼的代理人內戰,都坐實了中東是個「火藥庫」的稱號,隨時隨地有可能爆發新的衝突,或是點燃燎原的戰火。表面上,中東的地理位置,距離美國或是東亞,都有一段距離,中東的問題似乎就只是中東的問題,與已開發世界的關係不大,但從911恐怖攻擊後,多數國家,尤其的美國華府的領導人就被深刻教育到:中東的問題,絕對不只是中東的問題,它所蘊藏的敵意和巨大的仇恨,往往一旦爆發,就是毀天滅地,因此,從這個角度,我們看到上個星期連續傳出了一系列和伊朗有關,但彼此間似乎又不相干的消息:首先,是伊朗一艘停泊在葉門外海的船隻,7號遭到了攻擊,這艘名義上是商船的軍用船艦,實際上就是伊朗革命衛隊的海上基地,用來支援葉門的民兵對抗沙烏地支持的政府軍;而在這起攻擊後的兩天,南韓政府又發出聲明,表示一月間被伊朗扣押的一艘南韓油輪和這艘船的船長,終於在9號獲得了釋放。乍看這兩則新聞,都是單獨的事件,沒有任何的背景連結,但其實攻擊那艘伊朗船艦的人,很可能就是以色列的特種部隊,而南韓的油輪之所以被釋放,關鍵就在南韓政府答應了要向美國爭取,解凍和返還伊朗被凍結的油款;仔細檢視這一連串事件共同的連結點,其實背後都是華府與德黑蘭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美伊關係,而這個僵持已久的敵對關係,上周二終於出現了一個突破性的發展:兩國都派出代表來到了維也納,展開多年來的首次「間接」接觸。
{內文}
好萊塢電影裡,屢試不爽,永遠讓人心跳加速,手心發汗的經典橋段:每個人臉上,都有一把槍對著自己,同時自己的手裡,也握著傢伙,指著別人的腦袋;這樣的場景,看似只在螢幕上出現,純屬虛構,但對照現實世界國際局勢,卻又無比精確呈現出外交賽局裡的參賽者心理狀態,像是美國華府,與伊朗當局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核武捉迷藏。
CNN節目主持人 阿曼波vs.伊朗外長 札里夫
我知道,核問題很多,而且複雜難解,所以我想先討論鈾濃縮這部分,事實上您自己最近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美國川普政府的「極限施壓」政策,促使伊朗提高了低濃度鈾的存量,從660磅,上升到8800磅,同時我方也改良了離心機技術,從舊款機型,換成了產量更高的新機型。您很清楚,美國極關切這個問題,其他盟國也一樣,所以我想單就這一點請問您──當然您已表明貴國的動作是在美國退出協議後才展開的,但我想聽聽看,您對美國國務卿說法的回應...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
如果,伊朗肯重返協議框架,遵守JCPOA協議的規定,那麼美國也願意重返協議;但目前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伊朗當局在許多項目上都踰越規範,即使他決定重返協議,也要不少花時間調整;而且他們是否真的遵守規定,也要花時間評估,所以,目前還不到那個時候,還早的呢...
CNN節目主持人 阿曼波:
現在這情況,在我們美國有個形容詞,叫做「墨西哥對峙」,也就是雙方怒目相視,堅持對方先退,才肯退,所以你認為是否有可能透過某種機制,給雙方一個台階下,好讓你們能回到協議框架,美國也重返協議?
伊朗外長 札里夫:
很清楚的一件事,是伊朗至今所有動作都受到國際原能署的監看與驗證,而且我們已落實了我們所有的承諾,未落實的人是美國。如我先前所說,美國必須證明他們談判的誠意,因為伊朗已經展現了誠意...
這場對峙中,華府手中的槍,是各種禁運和經濟制裁:德黑蘭對準鄰境的武器,則是實力不明的核武力;雙方各擁利器,卻又各懷不能出手的苦衷:對拜登而言,核協議的破裂,明明白白是美國自己惹出來的無事生非,於情於理,都該立即撤銷制裁、重返協議機制;而對伊朗來說,至少在現任溫和派主事者的眼裡,核武計畫自始至終都是換取經貿利益的籌碼,過去幾年美國加重制裁,累計上兆美金的經濟損失,更加大了伊朗對外求和的誘因。
《辦公室風雲》影集:
好,所有人現在先先先先冷靜...我數到三,然後大家都把槍放下...我已經放消息出去了...屬到三的時候,大家就把槍放下...(好!)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一...二...三...啊...
都不想動手,都有意退讓,問題卻在:誰要當那個先退讓,先放下武器的人?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不只一次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管道,釋出願意重返2015年P5+1六國與伊朗的JCPOA核發展協議,甚至不排除與伊朗代表直接上桌會談的意願。但檯面上,雙方領導人都有不能示弱的面子問題,檯面下,美伊官員則是小心呵護現有籌碼,避免丟出籌碼,卻收不到回饋,反而助長對手氣燄。以至於這個原本在外界看來,拜登外交考驗中難度最低,最有機會輕鬆得分的中東考題,硬是拖到新政府上台兩個半月之後,才有機會首次接觸,並且由於彼此信任度不足,美國和伊朗談判代表並非直接見面,而是由雙方代表各自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兩家相距不遠的飯店,由其他簽約國居中傳話,穿梭在兩家飯店間,展開一場非正式、不直接美伊談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普萊斯:
我們一直都強調,這件事不容易...我想我要再次提醒各位,談判困難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形式上的問題,因為不是直接談判,所以過程上就很麻煩。另外,討論的議題是複雜的技術細節,如我說過的,對話重點並非策略層面,因為雙方的策略目標,大致上早已確認,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對等重返」,這次維也納會談就是要討論如何達成這個目標。此外,談判困難另一原因,是大家都很清楚的:雙方互信不足,這當然是因為美伊近幾年關係惡化,但也有長期的歷史因素...
伊朗副外長 阿拉奇:
我覺得這次會談結果是正面的,方向是正確的,至於是否成功,現在說還太早,必須要等到工作小組協商完畢才知道...
扣掉美國的P4+1,英法德中俄五國外交官,六號在維也納與伊朗副外長領銜的代表團,進行了初步協商,各方達成共識,同意成立兩個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針對美國須解除的制裁項目,和伊朗要遵守的協議規範,分別列出清單,以便進行後續協商;對於核會談初次交手取得進展,美伊官員都表示謹慎樂觀,但也不約而同強調:困難的,還在後頭。
美國總統 川普(2018.5.8.):
謝謝各位,這項命令會讓美國更安全!謝謝大家!
由於伊朗在201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退出核協議後,便逐步削減對協議的承諾,開始追加境內鈾存量、提高鈾濃縮純度,同時擴充離心機數量與產能,導致目前伊朗官方核研究的規模與能量,早已超越2015年合約制定時的技術水平;換句話說,六年後的今天,即便德黑蘭當局為了換取經濟利益而主動配合,把超出規範的存量與產能,送到境外,伊朗的核子技術know-how,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無法在彈指間,就回到6年前的原始狀態。另一方面,今天的中東局勢,相較於六年前,也已變得更加複雜詭譎,因此拜登政府與伊朗的談判算盤,是希望能夠在核問題外,一併處理伊朗劍指他國的飛彈計畫,以及德黑蘭暗中資助、長期潛伏大中東地區的什葉派民兵問題;不難想見,這些協議內技術爭議,和協議外橫生枝節,都令接下來可能登場的美伊對話,困難重重。
記者vs.白宮發言人 薩琪:
(...所以美方現在的立場,是伊朗必須先遵守協議,才會撤銷制裁嗎?)
這個嘛,我想目前現階段...如我昨天所說,會談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伊朗該做哪些事情,還有美國該做哪些事才能重返協議,但我一直都強調我們不會...暫時不會採取任何動作,先等協商告一段落再說...
民主防線基金會研究員 理查古柏格:
(華府)做出了讓步,提議讓伊朗在未完全回歸JCPOA規範的狀態下,先鬆綁部分制裁,只要伊朗開始縮減核活動,美國就會解除一些禁運項目。所以拜登政府已經調整了立場...
CNN主播vs.德黑蘭大學教授 馬蘭迪:
伊朗政表示要他們縮減核活動,前提是美方立刻取消「所有」制裁,但從現實上來看,拜登就算想這麼做,也不可能獲得國會支持,所以華府全面取消制裁的可能性幾乎是零,您認為,德黑蘭政府有可能退讓嗎?
不,絕不可能。伊朗簽署的是多邊協議,也就是JCPOA,所以美國有它的義務,伊朗也有我們的義務,如果美國不想再履行義務,伊朗當然也不可能承擔義務。這不是單方面的條約,所以你不能期待伊朗遵守規範,美國卻恣意妄為...
核會談前夕,有消息指美方願意階段性,先解除一部分凍結的石油收入,換取伊朗方面對等的核活動縮減,但此一口頭提議在會談第一天,就遭到伊朗談判代表的一口回絕,堅持美方必須一次就撤銷「所有」制裁,強硬姿態固然有談判策略的考量,但現實上,伊朗國內情勢變化,也不容雙方執政當局繼續觀望,一再蹉跎。
伊朗外長 札里夫(2021.3.15.):
一旦等到伊朗大選,政府就跛鴨了。一個跛鴨政府不可能做重大決策,不管你想做什麼都只能等六個月再說,新政府至少要到9月才會上台。從現在到九月可能發生很多事,所以我建議美國人加快腳步,事實上他們只須鼓起勇氣,把該做的事趕快做一做就成了。
六月即將登場的伊朗總統大選,極有可能選出強硬派、甚至是有軍方背景的新總統,取代原本改革派、在2015核協議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現任總統魯哈尼;如果美方希望在德黑蘭改朝換代前,與態度相對友善的伊朗當局白紙黑字,勢必就得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技術協商,排除各種歧見和障礙,才有可能趕在大選之前,取得伊朗精神領袖哈米尼對會談結果的背書,讓美伊關係儘速回到2015核協議框架之內;然而,這樣的樂觀情境,不只在時程上難度極高,更是建立在其他談判成員國,尤其是中俄兩國,也與歐美站立同一陣線,全力配合的假設之上;這一點,在美中俄霸權角力陰影,籠罩地緣外交主戰場的此刻,似乎是個奢侈的期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XvAX1-LBU
阿曼宗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際關係 #中共政權 #波斯灣 #西亞
對抗
#專制聯盟 vs. #民主聯盟?
中國欲領導新國際秩序
(紐約時報中文版新聞標題,2021年3月30日)
兩週前。中國外長大動作訪問西亞,上月24日到30日短短6天內訪問6個國家,創下中國外長單次訪問中東最多國家記錄。
六個國家都是與中國簽訂 #一帶一路協議
對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伊朗、阿聯酋、巴林進行正式訪問,對阿曼進行工作訪問。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與伊朗均受到美國制裁,與美國關係緊張。
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伊斯坦堡,其中一些人高喊「停止種族滅絕」,還有一些人則揮舞著象徵「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的藍底星月旗。
一位62歲的抗議者對法新社表示:「我感到沮喪。為什麼土耳其要接待中國外長?」
中國一直否認虐待維吾爾人,也否認存在拘押營。中國稱拘押營是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目的是為了去極端化和幫助地區人口脫貧。中國方面還說,新疆地區從來就不存在所謂的「種族滅絕、強迫勞動和宗教壓迫」。
歷經過去一年的(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中國與歐美陣營關係快速惡化,因此,北京同時加速聯繫友好陣營,建構全球統一戰線。
拜登總統想建立一個「民主聯盟」。中國則想表明它有自己的聯盟。在阿拉斯加與美國官員進行了一次充滿敵意的會晤僅數天後,中國外交部長上週與俄羅斯外交部長一起譴責西方的干預和制裁。
隨後,王毅前往中東訪問了美國的傳統盟友,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還訪問了伊朗,並在那裡簽署了一項全面的投資協議。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與哥倫比亞進行了接觸後不久,又承諾支持朝鮮。
王毅也和美國世仇伊朗簽署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同意在未來25年投資伊朗4千億美元,以換取伊朗穩定供應中國石油,讓中國可以穩定的繼續壯大經濟。這項協議也將伊朗引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2019年的忽然中國與伊朗的關係回暖,則是因川普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德法等國無力回天,其這才又向東發展,重提塵封已久的「中伊25年合作計劃」;2020年伊朗主動將此訊息高調釋放給外媒,乃是瞄準年底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意在示警候選人:當選後若不重返核協議、解除經濟制裁,伊朗恐與中國越走越近。
拜登(Joe Boden)縱有意重返,卻因中東盟友與共和黨人的雙重壓力,卡在核協議的門坎上進退兩難,伊朗的忍耐也終於到達極限,25年合作計劃這才水到渠成。
拜登的策略已初見成效,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聯合宣布,在新疆問題上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中國立即予以譴責。
許多歐盟國家此前還不想明確地選擇支持哪一方,它們想避免冷戰時期的那種兩極化的意識型態分歧,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們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已越來越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月24日則稱:「聯合國有190多個成員國。『五眼聯盟』等幾個盟友代表不了國際社會…看看世界地圖就知道,中國的朋友遍天下。我們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不可諱言,最近幾年來,美國對中東事務的涉入已明顯減退,不僅日益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美國軍方也減少在伊拉克、敘利亞和其他熱點地區的駐軍。其結果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軸心轉移到亞洲,而中國則成為中東原油的最大買家,助長了中國在中東地區與日俱增的影響力。
1、2019年中國的十大石油進口國中,有六個國家來自中東,到了近年,中國跟中東國家的聯繫大幅擴展,在能源方面增加了再生能源、天然氣等,在其他領域,又有金融合作與疫苗外交。
2、在金融合作方面,北京政府便正推動與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簡稱海合會)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
3、隨着美國在2018年退出 #伊朗核協議,中方一直要求美方重返協議、解除對伊朗制裁,然後在此基礎上讓伊朗完全恢復履行在核議題上的承諾,如今中方與伊朗對協議未來發展的表態將備受關注。
圖片引述:雅琴看世界,2021年4月10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BTJgHyMWzY
文字引述: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央社、中央廣播電臺、美國之音粵語網、香港01、自由時報
阿曼宗教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川貴人最近又發威了,他為了報復一個美國軍火承包商,在伊拉克被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炸死,在上星期派出無人機,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發動空襲,殺死伊朗革命衛隊的聖城旅指揮官蘇雷曼尼。這個蘇雷曼尼可不是泛泛之輩,他在伊朗勢力排名第二,僅次於最高領導人哈米尼。
美國跟伊朗雖然互相看不順眼,平常也口頭上罵來罵去,肢體上推來推去,但還沒真的動手,但這次可把很多中東專家都嚇壞了,你這也打得太重了吧?人家的二當家你也敢殺?
那川普政府為什麼要除掉蘇雷曼尼呢?
根據白宮的說法,美國早就認為蘇雷曼尼很危險,依據美國的情報,自2003年起,他主導的攻擊至少已讓美國折損了600人,這次又截獲線報,認為蘇雷曼尼正在策劃對美國發動攻擊;而且川普覺得他去年下令擊殺伊斯蘭國首領巴格達迪效果很好,展現美國有多棒,你看,你們只要得罪美國,不管你躲到天涯海角,拎祖媽一定有本事把你翻出來。
川普這一打,當然可能一時覺得很爽,但伊朗會站在那裡給你打嗎?那你一下要打那麼重,是不是打之前,己經先想清楚,待會伊朗要是跟你拚命,你該怎麼辦?所以大家就很緊張啦,美國是不是真的要跟伊朗打起來?可是現在又不大像。
因為川普不想跟伊朗打仗,己經有多次明文記載,去年六月伊朗在阿曼灣攻擊多國油輪,嚇得全世界以為原油供應會被切斷,緊接著九月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被攻擊,這個也可能對原油供應產生重大衝擊的挑釁行動,川普也忍著不動手,他甚至把主戰的國安顧問波頓開除。這些事證都顯示川普是不想跟伊朗打的,那大家就更迷惘啦,你又不想跟伊朗拚命,你又要打那麼重,你美國到底是想要幹嘛?
就是為了不讓伊朗有核武。
因為美國對長期以來的死對頭伊朗在發展核武這件事,一直非常介意,認為伊朗有了核武,在中東勢力會更壯大,再加上中東是美國很重要的油源,有核武的伊朗,將來對美國是心腹大患
在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時期,用的是胡蘿蔔加棍子,在2015年時估計伊朗距離可以發展出核彈重要成分的濃縮鈾只有一年的時間,所以就跟伊朗談了個限核協議,用解除經濟制裁來換取伊朗停止研發核武。但川普一直覺得歐巴馬的政策太軟弱,伊朗才不會真的乖乖停止發展核武,十五年後限制一解除,只會讓伊朗有更多錢來發展核武。川普要反美的伊朗永遠不能有核武,所以他要用棍子,不要胡蘿蔔了,當選沒多久,他就馬上撤出了各國好不容易跟伊朗達成的限核協議,還來了個更嚴厲的全面經濟制裁。
伊朗國內的確因為美國禁運街頭抗議不斷,但要真的做到美國想要的,把伊朗現在的政權推翻,大部分分析都認為只有石頭的人民,是鬥不過有槍的政府,所以川普政府現在的棍子策略,真的能達到川普的目的嗎?很多中東專家是非常懷疑的。
伊朗在上周末,己經宣布不在侷限於限核協議對它的要求,如果伊朗執意發展核武,根據紐時報導,很可能是兩個月就可以有重大突破,所以本來歐巴馬用胡蘿蔔買到的十五年,現在川普用棍子一打,有可能變成兩個月。美國為了防止伊朗發展出核武,那就只能跟死黨以色列用打的,轟炸核設施,那跟伊朗的直接衝突就不能避免了。
不過一個巴掌拍不響,美國川普總統是這樣做決策的,那伊朗這邊呢?
伊朗這個國家總是讓人覺得蒙著一層厚厚的面紗,大家比較熟悉的西方媒體總是把伊朗打造成一個喊著打倒美國口號,披著傳統黑袍的女性或是面目兇惡的穆斯林教士,只差沒有說「你們全家都是恐怖分子」。但其實伊朗在過去也曾經是歐美國家的好朋友,沙王家庭經常與各國元首、名流交流。女性權益慢慢獲得解放,城市漸漸發展,整個國家往西化的路線前進。
但在1979年伊朗的政變,以及同時發生的人質危機。是他們和美國關係急轉直下的重要轉捩點。本來受到西方國家支持的伊朗沙王巴勒維,由於貧富差距,獨裁專政的路線引起全國反彈,最終引發了革命,在動亂中只好流亡到國外,當下人民還舉國歡騰,慶祝終於把這個人趕走了。但由於流亡的過程中曾經在美國落腳過一陣子,更加深了伊朗人民對美國的不滿,於是革命派一怒之下把52名美國人扣押為人質,持續了444天。最後在阿爾及利亞外交官等等中間人的幫助之下,才順利的讓人質平安返國。
從這一刻起,伊朗也就從西方各國的小弟,變成美國的死對頭。美國就開始陸陸續續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其中還包含禁止世界各國跟伊朗購買石油,聯合國安理會在2006年時也通過新的制裁決議,試圖藉此施壓讓伊朗停止發展核武。嚴重的時候甚至連基本的民生用品取得都有問題。去年開始,人民對於政府的不滿終於爆發,引起了各地反政府的示威抗議,而伊朗政府則是毫不留情的直接使用武力鎮壓。
大家以為這樣,伊朗人是不是很期待西方國家來解放他們?錯!這次伊朗政府的二當家蘇雷曼尼被美國炸死,在遺體抵達伊朗後,展開了全國巡迴的「國喪動員」,不只伊朗的最高領袖哈米尼下令全國哀悼三天,甚至在首都德黑蘭和全國各地,都有悼念蘇雷曼尼、譴責美國的集會與遊行。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將更加堅定地抵抗美國。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還說美軍是「恐怖主義團體」。最喜歡指著別人罵恐怖分子的美國也有被罵是恐怖組織的一天,真是太讓人錯亂了。
伊朗的宗教在整個國家裡到底佔了多大的地位呢?剛才提到被炸死的蘇雷曼尼是二當家,那大當家又是誰呢?不是伊朗的總統喔,而是那個下令全國哀悼的最高領袖。
在伊朗,總統還不是全國擁有最多權力的人。根據伊朗的憲法,這個終生職的「最高領袖」是伊朗在宗教、中央政治,以及伊朗軍隊的最高領導人。由憲法監督委員會來審查候選人的資格,再由88名伊斯蘭教神職人員所組成的專家會議投票任命。這就像是,從台灣大大小小的宮廟裡面集合起幾十個廟公,然後這些廟公可以投票選出一位......叫做廟公公好了,然後這位廟公公的地位比我們直選的總統還高,還有台灣三軍的最高統帥權。所以伊朗的總統雖然是民選的,但充其量還是比較像是個執行者的角色。
這幾年來伊朗人民雖然對政府越來越不滿,宗教制度也飽受批評。
所以美國跟伊朗到底會不會打起來呢?會不會真的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我當然可以自己猜一猜,但我覺得猜錯的機率太高,到時我又要被罵,不懂裝懂,所以,我就請一個朋友來猜,就是長期關注中東局勢、臉書粉專《說說伊朗》的版主張育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_f-GlUZ3yE/hqdefault.jpg)
阿曼宗教 在 阿曼達拍拍ptt 的推薦與評價
阿曼 達拍拍ptt dk – Mtlpe. 本文為大宋在阿曼的2年工作生活中,拍攝了大量阿聯酋、阿曼等中東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宗教類照片g。 ... <看更多>
阿曼宗教 在 文明6 阿曼妮托爾神難度(終) 宗教勝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文明6 阿曼 妮托爾神難度(終) 宗教 勝利. Owen Hsieh. Owen Hsieh. 13 subscribers. Subscribe. 0.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阿曼宗教 在 光之薩滿- [新品上架]最近很夯的聖者乳香(神聖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應該會有人問我這是啥,其實這是比較次等的阿曼乳香,沒有呈現綠色,不過味道接近綠 ... 乳香 #綠乳香 #阿曼 #進口 #頂級 #薰香 #樹脂 #淨化 #宗教 #皇家 #碳餅 #香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