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間來抽書*2 ]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特殊需求兒童篇
#專注於幫助孩子面臨日常挑戰
#培養韌性和負責與適應力
和身邊特教夥伴共事這麼多年,非常欽佩特教專業的教師們,
永遠維持彈性、學習力、幫助現場教師釐清辨識特殊孩子的「錯誤行為」和「無辜行為」
是的,特殊兒童因為具有他們先天的限制或未被發現的天賦,所需要的學習方式更是各具獨特性。若父母在早年擔憂孩子「與人不一樣」進而在教養上使用寵溺、忽略或認為丟臉的態度面對孩子的特殊性,那麼孩子將被耽誤『被協助的時機』進而因為不瞭解自己,而與家庭或社會失去基本的歸屬感,更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每一個被錯待的孩子,無法體會到自己 #值得被肯定、#有貢獻、#有能力,常常在社交和社會技能方面感到挫折。 書中依據長年實行正向教養的講師35多年的資歷,以及臨床社工師,和簡尼爾森一同透過實際案例寫下這本書,試圖透過正向教養的觀點,協助父母重拾對孩子的養育信心!
☐唐氏症的孩子,反覆打斷正在講電話的媽媽,想博取媽媽的注意。
☐溝通障礙的孩子,常拒絕學校的圍圈活動,執拗地往反方向行動。
☐過動症的孩子,經常突發地在上課中講話,甚至伸腳絆倒新同學、傷害他人。
☐當爸媽出遠門,自閉症的孩子便開始孤僻,撲倒在地上,久久哭泣。
孩童們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或自暴自棄……一些錯誤行為,看起來就像無辜行為,家長們到底該如何分辨?本書提供「#錯誤行為目的量表」,讓你 #正確判斷孩子的舉動,#回應孩子背後的訊息密碼,使用正向並有效果的教養工具。
☐如何讓孩子適應創傷或殘疾,同時仍然教他們盡力而為。
☐回應孩子難以表達的憤怒,尤其當某種程度的憤怒可能合理時。
☐幫助孩子融入社會,並與同齡人互動。
☐教育對任務掙扎的特殊兒童,同理他們的處境。
☐增強孩子的歸屬感與重要性。
本書不是在治癒特殊兒童,也不是為了緩解孩子的特殊症狀,而是#提醒父母和師長:#相信每個孩子的潛力、#欣賞孩子的氣質;#鼓勵孩子積極解決難題,並#提供他們做出貢獻的機會;深層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陪伴孩子面對不可避免的挫折感,適時表達同理、關懷、彌補、傾聽的行為;幫助孩子學習寶貴的社交和重要的技能,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想參加以下抽書活動,請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喔~~
1.在粉專(非僅僅貼文)按讚。
2.在本文下方留言「我想多多了解正向教養」或「相信每個孩子的潛力」或「我想學習如何回應孩子背後的訊息密碼」+成功標註3位好友
3.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
就有機會獲得此書,本次將抽出兩位幸運讀者喔!
留言時間8/5(四)8:30-8/7(六)12:00~~
8/8(日)將公告幸運得主兩名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客來網路書店參考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363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被異性喜歡,被同性肯定,不冷場、不辭窮、不尷尬、不被句點的人際互動課」介紹 訪問作者: 瑪那熊(陳家維) 內容簡介: 撩人要聊心!心理師教你提升好感與互動技巧的自在聊天術 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友情提升,感情加溫,逆轉人生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所有...
阿 德 勒 講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孩子建立信任與親密關係的方法
● 傾聽、傾聽、傾聽
● 成為「可以被問」的人
● 向孩子確認他的感受,不要假設
● 共度特殊時光
● 練習相互尊重
.
#傾聽__傾聽__傾聽。
一位父親告訴單親家長課程的講師,他在這裡學到最重要的技能是「積極傾聽」,因為這鼓勵孩子跟他分享真實感受。他笑著說:「我不一定喜歡我聽到的東西,但我現在更能掌握孩子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即使有些事令我不舒服,但孩子可以放心地跟我分享他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我通常也比過去更知道該怎麼做,他們現在也更信任我,這讓我們可以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想再次強調「傾聽孩子」的重要性。當你能進入孩子的世界,便能更好地運用自己的內在智慧,以及你對他們的愛,來幫助你做決定,並處理孩子的行為。
#成為_可以被問_的人。
孩子當然不需要知道你私人生活中所有辛苦的細節,但是,當大人因為自己不自在,而將敏感話題變成禁忌話題時,孩子會認為父母難以溝通,並對發生的事情及其成因,形成錯誤的觀念。
我們無法確定孩子需要了解你和他們多少的過往,不論如何,練習真誠表達情感,讓自己容易親近,都有益於建立親子間的信任。如果你不確定要說什麼,或該說多少,請考慮諮詢專門處理孩童問題的諮商師。現在,隨著孩子逐漸地成長和成熟,建立一份親密和信任的親子關係,可以為你在教養路上省掉很多無謂的麻煩。
#向孩子確認他的感受_不要假設。
我們容易輕信這樣的陳腔濫調:孩子自有韌性,應付得了任何事情;畢竟,他們表面上通常看起來是如此。不過,僅僅因為孩子沒有抱怨或行為不當,就認為你的孩子沒問題,絕對是個錯誤;有些孩子努力地在取悅並保護父母,但自己的需求和恐懼卻說不出口。
父母有時會害怕問孩子過得如何;但是,如果你以真誠的好奇心和興趣(而非作為指責或抱怨的理由)提出問題,孩子會以誠實和自信的態度來回應,並願意讓你更深入到他們獨特的世界中。孩子經常以「我不知道」來回答問題,這通常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迴避他們認為是「審問」或侵犯隱私的問題;第二個原因是,不相信你真的想知道他們的想法,而只是想得到你要的答案;第三個原因是「他們真的不知道」,或至少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大人協助他們分辨和表達感受,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到被重視。
與孩子進行對話的一種方法,是使用「什麼」和「如何」的問句,或是以「我注意到⋯⋯」的開頭來展開對話。例如,媽媽可以對兒子說(帶著微笑、語氣溫和):「親愛的,我注意到你今天有點安靜,怎麼了嗎?」爸爸可以問:「我可以做什麼來幫助你感覺好一點?」
如果孩子真的不了解自己的感受,嘗試積極傾聽並猜測原因,讓他們來糾正或確認;根據你的直覺,使用「你好像很『害怕』」,或是「悲傷」、「生氣」、「快樂」。如果你表現出真正的好奇心,孩子通常會讓你知道你猜的對不對;然後,你可以請他「再多告訴我一些」。對孩子表現真正的興趣,通常會引導孩子敞開心房,並讓大人靠近。
#共度特殊時光。
如果我們不安排時間進行家庭活動,即使是像談話和聚在一起這麼簡單的事,永遠都不會發生。是的,這需要挪出時間;每天留十分鐘,與每個孩子一對一相處,會大大地改善親子關係的品質。你們可以一起散步或讀書,做餅乾或洗碗,將共度特殊時光作為就寢慣例的一部分,邀請孩子分享他們一天中最快樂(和最難過)的時刻,並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
一名單親媽媽和兒子決定,他們每週四晚上會一起出去吃飯;他們輪流選擇價格實惠的餐廳,而且不會質疑對方的選擇。亞倫總是選擇披薩,媽媽為了擴大亞倫的視野,則會選擇中菜、墨西哥菜或義大利菜;只有兩人共進的晚餐,給了他們不受干擾的時間交談、了解和陪伴彼此。無論你如何安排,定期共度特殊時光都是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絕佳做法。
#練習相互尊重。
在一份健康的關係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相互尊重,但與尊重對方相比,我們更常要求對方尊重自己(特別是對孩子)。孩子並沒有和大人一樣的權利,也不應該有,但他們具有同樣生而為人的價值,值得受到他人尊重的對待。
在家庭會議上花一些時間,請孩子說出「尊重」對他們的意義;你們可以一起腦力激盪,思考什麼方式可以表達對彼此的尊重。例如,尊重可具體地展現在與對方說話的態度,或在使用對方的東西、進入對方的空間時展現出來。為孩子提供溫和、堅定的教養和尊重,是建立信任關係的有效方法。
.
本文摘自《#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_單親家庭篇》
傾聽孩子的訊息密碼,增進信任關係,建立愛與歸屬感的環境
.
作者:簡.尼爾森, 謝瑞爾.艾爾文, 卡洛.德爾澤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從上一篇的傾聽,我們繼續延展這個概念,進一步建立信任與親密關係。
這顯然不限於單親家庭,甚至不限於親子關係。上述原則稍加調整,用在伴侶關係也相當好。
祝願您,能慢慢練習從傾聽開始,建立信任與親密關係!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連結請見留言處
阿 德 勒 講師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卑與超越】
⠀⠀⠀
前幾天分享了一個話題,是如何找到人生的快樂,我說其實如果可以先定義自己看待生命的方式,往往快樂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
(雖然是業配,還是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想法,打著打著文章就變得超長。基本上是我聽完書後思考的一些心得。如果你想要聽原汁原味的書,建議你到留言連結,就能領取免費收聽30天)
⠀⠀⠀
至於為什麼提到這本書呢,是因為我以前就看過一次,當時覺得自己看懂了。但最近重聽一次Himalaya上,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覺得特別有感,也跟我的生命高度重疊。
⠀⠀⠀
如果從阿德勒的角度來看,這一路走來,我發現其實我都是自卑的。而自卑都是一種恐懼,只是我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罷了。我自己發現我的自卑有三種表現,逃避,攻擊,表現。
⠀⠀⠀
當然,我到現在還在努力克服這些問題,本來想分享一下有關講師的歷程,但我發現我的講師自卑感還很重,而且這些情境大家可能沒什麼共鳴,後來覺得可以分享一下我一路的感情概念,也許有什麼點可以給大家幫助。
⠀⠀⠀
但一定要先說,這些都我血淋淋的例子,然而如果你是個跟我以前一樣,單身非常久的人,我會希望你直接跳過這篇,因為我害怕你跟我一樣對號入座,但我的本意不是挖苦你,而是分享在這條路上的一些想法。
⠀⠀⠀
另外就是,裡面有些用詞是當時的真實想法,希望大家看的時候能夠有代入感,但就不要砲我了啦,我害怕所以先在這裡道歉了XDDD。
⠀⠀⠀
所以我就照著我自己的階段來敘述一下,細節就不談太清楚了,但我自己覺得,在人際關係,或是與人互動上,自卑感通常都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我用前面說的我自己怎麼開始感情路,以及遇到的三個功課來做分類。
⠀⠀⠀
*什麼都沒有*
⠀⠀⠀
一個人剛開始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其實就是張白紙,也就照著直覺行動。班上有慢慢變好的女生朋友,我覺得好像有機會。當時不太懂得拿捏,於是就在人家抽屜放了告白卡片,結果對方傻眼,直接整個學期都不跟我講話。
⠀⠀⠀
當時超挫折,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太好,我是不是不配被愛,是不是我長得很糟。後來還聽到對方說別班的男生很帥,自己還覺得非常難過,後來我就進入了表現的概念。
⠀⠀⠀
*表現*
⠀⠀⠀
我很認真的去看很多的愛情小說,上面就寫到只要真心付出,對方總有一天會被感動的。
⠀⠀⠀
如果你看到這,在此先提醒除非你的付出非常自然,不帶著壓力。否則你的那些『真心付出』,背後大概都挾帶著巨大的壓力以及想交換的期待。而這些做法在對方眼中,其實都是很可怕的。
⠀⠀⠀
之前在這個階段的我,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所以我覺得應該要用很多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我後來發現,當我需要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時,反而更沒價值了。
⠀⠀⠀
所以為什麼說是表現,就是因為我們不是用自己跟對方相處,而是幻想對方會愛上我們的付出。就像很多人說不要當工具人,送餐人啊,我覺得都是同一個道理。
⠀⠀⠀
其實很多表現,都是恐懼自己沒有價值,不被愛,所以希望用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當你需要這樣做的時候,反而正好證明了因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才用這些行動彌補。
⠀⠀⠀
啊不過我必須說,我運氣蠻好的,這麼魯的我在國中的時候還是交了個女朋友XD。所以中間有段時間我就都過的蠻好的。直到我後來在高一的時候移情別戀,不但沒有檢討自己,後來還失戀了,所以後來就進入了第二階段。
⠀⠀⠀
*攻擊*
⠀⠀⠀
這時候的我每天都在埋怨跟不爽,然而越是這樣,我就越交不到。於是我當時還說自己是去死去死團,反正女生都只愛高富帥,一定是因為他們勢利眼啊,只喜歡學校的風雲人物啊。或是她們打扮都是為了吸引男人啊,周旋在很多人之中啊,根本臭O子。
⠀⠀⠀
於是我就覺得,根本就不需要交女朋友,我也是可以活得很好的啊是不是。當時有個站叫做yahoo奇摩家族,這應該只有老人才知道,你就當成是現在的臉書社團這樣。我就常常在人家說跟女朋友怎樣的文章留言說,反正以後還是會分手的啦,不要曬恩愛啦。
⠀⠀⠀
當時記得還有用PChome新聞台(年輕的讀者就當作這是部落格平台),每天寫一堆靠北感情的文章。現在想想也蠻好笑的,這個時期大概就是得不到,所以就催眠自己不需要。並且還會去別人那邊留言,甚至發表一些女生就都是怎麼樣之類的文章。
⠀⠀⠀
但現在想想,當時我只是不能接受自己不夠好,於是我只好想辦法去貶低對方,進而證明自己不是不好,只是對方沒眼光。只是好笑的是,即便我這麼做了,還是沒有辦法交到女朋友。
⠀⠀⠀
於是我就越來越生氣,這種攻擊感越來越強,想當然爾也就更交不到女朋友了...
⠀⠀⠀
*逃避*
⠀⠀⠀
但一個人很長交不到女朋友的話,該怎麼辦呢?這時只能催眠自己反正現在交也不太好啊,所以我就開始無限逃避這個話題。
⠀⠀⠀
當有人問起,我就說沒遇到啊,女生都不好啊,高中其實還是要念書啊什麼之類的。加上當時我的精神狀況沒有很好,我就會說反正沒有人愛我,沒人要跟我在一起等等。
⠀⠀⠀
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就是覺得反正我也不在乎,啊反正也沒有人愛我。但其實心中超希望別人愛我的,也就不斷用這種方法,希望博得其他人一點同情吧。
⠀⠀⠀
沒想到這不但沒有讓我博得同情,反而還讓我被討厭,這時候我就更加合理化了,你看,就是因為女生都討厭我啊,所以我也是沒辦法。反正這世界就這樣,我就一個沒人愛的人。
⠀⠀⠀
但其實除了說我自己沒人愛之外,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怎麼樣才能讓別人愛我,我只覺得自己好可憐…
*當表現,攻擊和逃避放在一起之後…*
⠀⠀⠀
但沒想到我在高三的時候,遇到另一個女生跟我在一起了。我當時實在不懂什麼是感情,什麼是愛,我每天把對方拿來跟自己前女友比較,還每天覺得自己做了這麼多,對方怎麼會都沒反應。
⠀⠀⠀
但實際上我又回到了恐懼的情緒,我其實是擔心自己不夠好,然後我卻又希望藉由貶低對方,來讓自己變好。加上當時血氣方剛,常常就想找對方做愛做的事。然而當時被拒絕,除了恐懼之外又更加生氣了,覺得對方一定沒有很愛我。
⠀⠀⠀
接著我就做了很多事啊,去送飯啊,每天接送啊,買小禮物啊,做手做卡片啊。啊反正想得到的自以為浪漫的事情都做了,但對方反而不想理我。因為我還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我把這些做的事情跟對方說,然後總說你看我有多愛你,你卻連一些小事都不願意為我做。
⠀⠀⠀
想想跟這樣的人相處,是不是超級難過?所以我後來都一直反省,當時的我真的超廢,但我從來不正視自己的自卑,而是不斷藉由做很多事情證明自己愛對方,但卻完全不關心對方的感受。
⠀⠀⠀
現在想想如果有時光機,我應該會坐回去先踹自己兩腳吧XD。不過總是沒有的,所以最後當然是分手了。而後來這些自卑就不斷跟著我,也讓我產生了很多關係上的障礙。
⠀⠀⠀
*都是自卑,只是形式不同*
⠀⠀⠀
其實一切都是自卑的表現,當我們自卑的時候,逃避會要我們催眠自己,反正一個人也過得很好,不談戀愛就不會受傷害了。而我們會想辦法貶低他人,來證明自己其實很有價值。又或是想辦法用表現證明自己,或從某部分找到自己的優越感。
⠀⠀⠀
後來開始教了溝通,也常提關係,很多人總說為什麼我能夠說出情況,其實只是因為我就是那個最糟糕的例子之一XD。我自己到有點曖昧的時候,就會選擇退縮,是自卑。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想寫篇文章噴異性,是自卑。
⠀⠀⠀
甚至遇到異性的時候,總會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和財力,還是自卑。甚至當我們進入關係了,每天還是擔心對方會不會出軌,這還是自卑。所以有趣的是,當我們不能正確認知自卑的時候,就會常常影響人生。
⠀⠀⠀
*有意識的接受自卑,就有機會超越*
⠀⠀⠀
問題來了,到底要怎麼樣不自卑呢?我自己的答案是接受,說起來很像幹話,但這真的是用在我自己身上的最佳解。
⠀⠀⠀
舉例來說,當我今天自卑的時候,我知道我是自卑的,所以我就不用做其他的事情來避免了。我不需要害怕好像有點曖昧,我需不需要更進一步。因為即便我退縮,這答案也是一樣的。
⠀⠀⠀
然而當我在罵別人的時候,我會意識到是因為我相信的價值觀跟他人不同,還是我只是忌妒對方。說來慚愧,剛當講師的時候我也常常覺得其他老師不怎麼樣,但我後來才意識到,那其實也是我的自卑。
⠀⠀⠀
而當我力求表現時,我也開始思考我是不是自卑。我記得我有一次在粉專跟對方吵架,對方戰我學歷的時候,我開始跟人家叫囂,比年收入,比粉絲數等等。而為什我要做這件事情呢,當然也是因為對方搓到了我的點,還是自卑。
⠀⠀⠀
最好的方法不是跟對方吵架,而是承認我就是這個學歷。然而當我領悟時,我發現這也可能是對方的自卑,因為當對方沒辦法講道理,只能用學歷來壓你時,我瞬間也就釋懷了。
⠀⠀⠀
到這邊,都是我的思考與反省,所謂的自卑就是,當對方踩到了某個痛處時,我們想盡辦法不接受,用憤怒,悲傷,或其他任何的情緒來逃避。又或是採用攻擊,優越感來證明自己。
⠀⠀⠀
然而如果能夠穿越這些行為,看見自己的自卑時,忽然就會發現這些都沒有這麼重要了,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接受這樣的自己,並且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如此而已。
⠀⠀⠀
最近重聽自卑與超越,真的又提醒了我好多事情,也幫我梳理了最近在準備線上課的恐懼,也完成了幾次新的嘗試與挑戰。
⠀⠀⠀
順帶一提,我聽的Himalaya很有趣,他不是找個人消化後,用很短的時間說書的重點給你聽。而是找人真的把這本書說給你聽。所以像我聽的自卑與超越,就有13.5小時。
⠀⠀⠀
所以我自己覺得最棒的就是不會加上說書人的觀點,而是有人幫你好好讀這本經典。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最近在家工作覺得眼睛很辛苦,卻也很希望在睡前或是做其他事情時,有人能幫你讀一個章節,讓你有些新的想法。
⠀⠀⠀
一起來Himalaya聽書,點選連結或是輸入CWS30,就能免費聽30天
https://www.himalaya.com/mPmfK
#忘形觀點
#自卑與超越
#Himalaya
#每天聽經典
阿 德 勒 講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被異性喜歡,被同性肯定,不冷場、不辭窮、不尷尬、不被句點的人際互動課」介紹
訪問作者: 瑪那熊(陳家維)
內容簡介:
撩人要聊心!心理師教你提升好感與互動技巧的自在聊天術
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友情提升,感情加溫,逆轉人生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聊天力並非天生,要靠後天學習,你所欠缺的,其實只是一個機會!
本書為你實境模擬避免NG聊天,建立話題資料庫,提升語言與非語言表達力,
營造好感度,維繫穩定關係,學會愛情攻防,從此不再輕易被句點!
好關係是聊出來的!
諮商心理師&個人形象顧問瑪那熊,結合心理學與實戰經驗,透過許多實例與練習,教你用自然有效的方式,循序漸進學會各種情境&場合的聊天技巧,並且教你如何做足準備,拉高每次約會、互動的勝率,從內到外提升自信,增進個人魅力,而非淪為紙上談兵。
你所焦慮的人際煩惱,這裡都有解:
■打破僵局、拉近距離、突破現狀,從陌生到好感的破冰技巧。
■聊天、搭訕、聯誼、應酬或安慰等情境場合,邊演練邊學習。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關係卡關時,踢出臨門一腳。
■克服社交障礙、戰勝內向害羞、擺脫被發好人卡宿命、拒絕爛桃花。
■發現自己的優勢,創造好機運,找到好戀情。
好聊的人與難聊的人,差別只在是否從心撩起:
■如何沒話找話聊?建立話題資料庫,避免聊天流於演講的秘密武器。
■一說就中!在對話中讓對方覺得「這個人懂我」持續推進關係。
■聊不停且不冷場!技巧接話或提問以延伸話題,為將來的可能性鋪哏。
■進可攻退可守!隨時觀察對方反應,評估「友好指標」調整進退攻略。
■挖坑給對方!透過「邀請」,讓新朋友和有好感的對象主動分享。
■包裝自己勝率更大!建立合宜的外在形象留下好印象,讓開口說話更有說服力。
■要幽默不要騷擾!巧妙拿捏幽默感,避免淪為「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
■面對NG人也不用怕!搞定工具人、賢者、商人、公主王子、狂戰士、間諜的有效策略。
作者簡介:瑪那熊(陳家維)
諮商心理師,個人形象顧問,活動講師。
興趣使然的諮商心理師,專攻愛情心理、人際溝通、關係經營與社交力學,亦為GQ線上百萬部落客、形象顧問與戀愛教練,具有豐富演講經驗。擅長結合心理學與實戰技巧,多年來透過線上文字與線下實體課程、個別諮詢等方式,已幫助許多人突破互動盲點,克服人際困擾、成功脫離母胎單身。目前為眾多婚戀平台(約會專家、Date Me Now、春天會館)之戀愛教練,協助更多人獲得幸福愛情。
作者粉絲頁: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出版社: 如何文化
粉絲頁: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8p8lKgjNXA/hqdefault.jpg)
阿 德 勒 講師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黃偉國 時事評論員、黃志偉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講師
題目:《台海疫戰 BLUFFING---台海戰爭與香港無關?》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siaBldKiWE/hqdefault.jpg)
阿 德 勒 講師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黃偉國 時事評論員、黃志偉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講師
題目:《台海疫戰 BLUFFING---台海戰爭與香港無關?》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bY6Nwzsdl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