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的角度回望,1994 年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年度,單單那一年,席琳與傑西在歐洲一列火車上命中注定般相遇,那一年,誕生了至今討論度仍居高不墜的戴倫邦特《刺激 1995》、昆汀塔倫提諾《黑色追緝令》、奇士勞斯基《白色情迷》與《紅色情深》、李安《飲食男女》、王家衛《重慶森林》,還有象徵美國夢憧憬的《阿甘正傳》,以及盧貝松這部爭議性不小的代表作《#終極追殺令》。
⠀⠀⠀⠀⠀
當年才十一歲的娜塔莉波曼,擊敗了兩千名同時角逐演出 Mathilda 的女演員,包括那時年僅十五歲的麗芙泰勒,另一方面,盧貝松創造出 Léon 一角,則是打從一開始就以尚雷諾為原型,就連梅爾吉勃遜、基努李維等人極力爭取,都無法動搖導演的決心,於是誕生了此齣探問道德底線,卻又無比純淨的浪漫悲劇故事。
⠀⠀⠀⠀⠀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
就如多數人,此段對話始終揮之不去,稚嫩澄澈的視線梨花帶雨般對眼前陌生的男子提出疑問,卻以一種近乎祈求的語氣,只換得片刻默不作聲,以及冰冷平板的答案「總是如此」。一個功績彪炳的頂尖殺手,時常抱著盆栽與牛奶;一個有如驚弓之鳥的無助女孩,點亮了美麗的色彩;兩名內心失落,無比孤獨的孩子相遇,讓世世代代的觀眾看見,世界過於殘忍,但人因脆弱而溫柔,我們身體裡會同時並存著醜陋與美麗、冷酷與柔情。殺手終其一生為錢而取人性命,最後卻為愛而走入永恆;有了愛,所以不再畏懼終點,有了信念,所以一切心甘情願,有了弱點,所以為更崇高的理由而犧牲,有了苦難,所以瞥見救贖與重生的可能;在死亡與孤獨之堅,那其實像是,生命真正完整無缺的形狀。
⠀⠀⠀⠀⠀
一直覺得盧貝松是個極度浪漫的人,他的浪漫足以讓電影中每個亦正亦邪的角色都賦予受人喜愛的魅力,他的浪漫足以讓大到毀滅地球的故事回歸愛情本身,他的浪漫足以讓赤子之心馳騁在超乎想像的未知宇宙,他的浪漫足以深情凝視為海而生的男人與海豚纏綿在藍色月光下,他的浪漫能夠讓扣板機不眨眼的殺手為情執著失去冷靜,也許就像 Léon 最初悠悠回覆 Mathilda,極其悲哀的,是生活一直都這麼艱難,不論別人所看見的我們表面何等快樂無憂、生活無虞,無盡的痛苦與哀傷也往往相對存在。
⠀⠀⠀⠀⠀
或許到頭來,所謂美麗動人的情感,不在對錯,而在誠摯,不在是非,而在率真,即使過了二十多年也仍然令人深深歎息,歎息地獄中盛放的花朵,歎息絕望裡誕生的幻夢,飄泊無依之人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根,死亡卻是永恆的高潮,不朽卻堪稱完美的悲劇,就獻給一個女孩與一個男孩因愛而成形的殺手宿命。
⠀⠀⠀⠀⠀
⠀⠀⠀⠀⠀
⠀⠀⠀⠀⠀
▍《終極追殺令導演版》現在可至 CATCHPLAY+ 線上觀賞,加入【雙享無限看】方案,最新國內外精選影劇、HBO GO 原創內容也可同步全球:https://bit.ly/3m9XY06
阿 甘 正傳線上看 劇 迷 在 張芷瑄 Chih-Hsuan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馬拉松為何如此迷人?
每隔一段時間,市場就會出現一部馬拉松電影,人總能在枯燥的奔跑活動裡反覆凝結出甘甜的精神露珠。其中最非典型馬拉松形式、但同時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1994年《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將長跑意象與阿甘豐富人生結合為一部傳奇;2005年台灣也曾上映韓國《馬拉松小子》,由真人真事改編,故事集中自閉症兒童尹楚原奮力成為優秀選手的故事。紀錄片也不乏優秀代表,包括2000年美國的《Running on the Sun》、2008年中國《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這次CNEX主題紀錄片影展的《246公里》由匈牙利、希臘、法國、德國攜手合作,將斯巴達超級馬拉松題材,放進平民追逐夢想的框架裡。捨棄菁英、英雄式敘事的視角,是本片與其他馬拉松電影最大的不同。
馬拉松運動本身的緣起,便帶著濃厚的個人、與英雄主義。電影片頭引述希羅多德寫在《歷史》裡的故事,一名古雅典軍人為傳軍令不眠不休跑了兩天一夜,但其求助最終卻被斯巴達所拒絕。1896年奧運,為紀念他的精神,馬拉松賽事才被訂定下來。回到電影《246公里》裡,鏡頭將地點選定在歷史起源地,卻未使用菁英式敘事,幾位主角皆非長期受專業訓練選手,而是來自民間的挑戰者。
從結構來看,作品也並未工整地建築起整段故事,反而以年輕選手出發前,面對牆壁的緊張呢喃開場。接著比賽期間,不同角色在不斷階段加入,沒有一個人享有劇情片主角的重大開場。他們被介紹出來的姿態往往僅伴隨生活片段,例如兒子罹患白血病、日夜為其所苦的媽媽,或屢戰屢敗,仍在電腦前執意報名的爸爸。陪那位爸爸出賽的兒子,在101公里處因速度過慢,遭提早淘汰。
無論選角或敘事結構,電影都未曾營造馬拉松電影常見的必然成功氛圍。到了後段,開頭那位年輕人選手甚至陷入經常性厭世與自厭,甚至痛恨自己為何至此。當太陽再度升起,導演將爸爸對跑步的省思安排在無望長夜後:「I run to find out why I run.」這句話在電影最後四分之三處總結了全片,當長路迢迢與人生漫漫之間的連結已經在不同作品間不斷重複,《246公里》獨樹一幟地直面了另一種人生樣貌。
這是電影不那麼討喜,但同時無比真實的原因。它與觀眾間的關係並不是讓觀影者在走出戲院後,重新感到被洗滌,並盈滿對人生的希望。片中甚至沒有任何成功、歡呼的鏡頭,父親在最後21公里為了生命安全,放棄了比賽,妻子抱著他安慰、痛哭。累積五次的失敗經驗,當下讓他以為自己將與斯巴達超級馬拉松永生無緣。但未來的一年,主辦單位卻意外更改規則,讓他隔年又能重回賽道裡。事情的變化給予他的馬拉松人生全新意義。背後那份驚喜,與片頭字幕那位戰士在虛耗後,古雅典意外地獨自勝利十分相似。奔跑過程,沒有什麼能被保證的。常見的英雄敘事,反映的是觀看者心中的期待。
因此《246公里》是所有馬拉松電影裡最接近第一人稱視角的,它從敘事態度上接近跑者。平凡的跑者,如你我一般。畢竟人生不能都先經嚴格訓練,才水墨登場。作品從馬拉松的本質提取出不同質地,成為它的亮點。若將每則譬喻,都視為將事件還原更徹底的願望,那麼《246公里》特別成功而真實。因為從古雅典戰士的故事起,馬拉松的迷人之處便在於姿態。相信的本質,比成功溫暖。
感謝 風傳媒 報導!
www.storm.mg/lifestyle/330584
《246公里》Ultra|登入馬上看 ➪ goo.gl/VGBUqe
★ 2017 瑞士真實影展
★ 2017 慕尼黑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2017 波蘭克拉科夫影展
・・・・・
2017 CNEX Taiwan × Giloo紀實影音 線上影展
09.29 — 10.12 好評加映!在 giloo.ist 免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