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散步徵才-客戶關係發展專員】
我們已經收到了多封履歷,謝謝所有求職者對島內散步的肯定。這篇文章裡,要呈現我們實際的工作內容。
每位客戶關係的部門同事,都會負責三種類型的工作,分別是擔任專業角色 / 客製預約接單 / 還有主導跨部門合作專案。
專業角色:
像是業務、專案、客服,客戶關係是擔任公司對外聯繫的溝通窗口。
以業務為例。島內散步鮮少做陌生開發,我們透過行銷部門的助力,將老客人的焦點訪談、過往進單的分析、還有市場需求的了解,成為我們能更準確抓到價值契合客戶的依據。之後,業務同事就會進行客製化的提案。
此行招募的兩位新同事,會是以業務、還有客服為預設的專業角色。你的專業領域,是能夠讓同事仰賴你,透過「合作創造最大效益」,讓你能「在系統解決問題」。
客製預約接單:
先「理解夥伴及客戶的需求」再做提案和接洽。不只是企業的教育訓練(在導覽中融入實境解謎遊戲,促進同事感受企業文化、了解指定的議題、還有彼此能團隊合作解決問題)。
我們接待的客製預約,還包括了協助出版社撰寫教師手冊(讓學校老師能更有系統的帶領學生戶外走讀,讓課本的知識被親臨現場的看見),或是為地方團隊進行導覽培訓。甚至是以企業在乎的社會議題,來設計對社群倡議的行銷活動。
沒有任何的一次客製預約是與前次相同的提案。每次委託都是客製化接待,挑戰很高,但也磨練我們能更豐富的呈現「尊重地方與多元觀點」的在地遊程。
跨部門合作專案:
依據同事的個人背景,也可以說是同事與島內散步的共事經驗,而發展出的專案。我們不會預設新進同事要主持什麼專案,只有在同事願意更「承擔責任」時,才會請其主持專案,像是:產品升級計畫、服務流程的優化、尾牙的主辦。
如同我們需要仰賴現場的互動與回饋,才會知道來賓真實的需求。島內散步對待新同事也是要在有共事經驗後,才能藉同事的潛力來帶領我們「勇敢的面對改變」。
12月31日是履歷的截止日,請把握機會加入島內散步!
📌職位:客戶關係發展專員
薪資:NT$35,000 起~NT$42,000 /月,依工作經驗而定
人數:2 人
🤜🤜詳細招募訊息請見|https://bit.ly/32oENpA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50的網紅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銷售基本功 #遠距投保 #遠距購屋 #疫情期間 #零接觸 #法令放寬 #遠距簽單技術 #與人互動技術 #保持學習 #保持進步 #保持紮馬步心態 抗疫即戰力| EP.02 銷售基本功才是成交的關鍵 |【銷售維他命特輯】 疫情期間,看到好多因為疫情而轉型的產業報導。 以保險業當例子:金管會開放「...
陌生開發 流程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在工作與興趣中二擇一 #不想選擇
我想說我自己結論:我的親身經驗跟我說,#如果你這兩個都認真做,#遲早會有關。
這是一個讀者的來信,也是大部分的人來職涯諮詢的問題:究竟「興趣和工作要不要有相關」。
這是什麼意思?
▶︎ 首先,以長遠的人生來看,#很多事情要往回看才會覺得發生的一切意義是什麼。
我舉一個例子,我下定決心做B2B sales的時候,第一年我幾乎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要挑選很激勵人的歌曲聽,幾乎每一天。
因為我覺得壓力很大,真的,很大。
請問一個誰都不是的我,要怎麼找到那些大品牌的總經理、副總、總監,我不僅要找到他們,我還要打電話給他們,我還要約到他們,我還要簡報給他們聽,我還要把系統賣給他們,我是業務,我要成交啊。
我在當B2B sales之前,我看了一本書《業務之神》,裡面提到,好的業務會每天播放迪士尼的歌給自己聽,意指業務必須自己鼓勵自己,因為做得好是應該,做的不好要自己檢討自我激勵。
我原本以為我有覺悟了,何況我那麼樂觀。
結果我錯大了,我好沮喪,因為真的很難。
我很少跟我爸媽說我工作的挫折,但我一度在我爸打電話來給我的時候,脫口而出說「#我會不會其實就是不適合做業務?」
我爸回答我:「你其實真的不適合,你自己也知道這件事情,可是,#業務會磨練你某一部分你還不會的能力,到時候,我們可以不做業務。」
我每一天都在找尋那首最可以激勵我的歌,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每天耳機都在播放《The Nights》,是音樂奇才Avicii的歌曲,每次當我聽到:
「One day you'll leave this world behind
So 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
我都會問自己:Do I live a life I will remember?
我不知道,我沒把握。
然後就這樣痛苦的過了一年,一年後,直到現在,我都自詡我是那個陌生開發能力很強的人,因為,我在沒有名單的狀況下,我至少邀約超過100家的品牌客戶,簡報了大概100場,這其中的故事,值得再寫一系列的文章。我現在不怕打電話給任何人,不怕任何時候做任何簡報。
我只是想說,在那一年,你說,我喜不喜歡業務,其實,我是不喜歡的,但是現在:我喜歡。
▶︎ #人的喜好會改變。
而改變的因素是:#時間與成就感。
時間是投入的基本盤,成就感通常來自於事情困難,但有人會喜歡一開始就很難的事情嗎?沒有,但如果不夠難、不需要花時間,你會有成就感嗎?不會。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 而為什麼我會說如果時間拉長來看,興趣和工作會結合呢?
因為很多道理,萬變不離其宗。
舉我的例子,我的興趣是寫作,我的工作是電商、系統商的B2B sales,於是,這是我寫作的養分。
我不一定都要寫這些,但是,我可以寫,而且我有實戰經驗,我真的知道我在寫什麼。
再舉一個我的例子,我為什麼知道我日更團的聚會要如何分配時間、如何做好自己的開場跟結尾、如何設計活動、如何找到真的是族人的TA、如何吸引族人。
這是B2B sales教我的事情,我只是轉化使用的場景以及方式,但是中心思想不變。(好,這個也可以寫一個系列XDDD)
再來,如果你真的用心在觀察你的工作,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舉例來說,我待過模組化的系統商,也待過專案版的系統商,這是兩種截然不同型態的公司,可是都是系統商喔。
如果,你的興趣要變現,請問:妳是要模組化還是要專案?
這中間的時間、人力、成本、變因、合約、財務、流程有什麼不一樣。
你如果想到,你就會跟我一樣好奇這個世界,想知道身邊的變動都代表什麼意思,我在公司裡,我觀察公司,我好奇公司,如同我好奇自己、好奇這個世界。
▶︎ #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興趣只能斜槓?
因為,要專業化,那就是要商業化。
而商業的世界,恰巧是這個世界最有趣、最多變、最困難的事情,
因為有這些特性,才會有這麼多人,蜂擁而至到商業的世界。
興趣變工作是不是不好玩了?
當然,「工作」的本質就是「90%不好玩的事情+10%好玩的事情」,不管是什麼工作,本質都是這樣。
無關乎是不是從興趣轉變。
如果你是一個想要發展斜槓的人,甚至是想要把個人品牌變現、商業化的人,那麼,你現在的公司都是你一個可以好好觀察的第一個對象,因為你們的老闆,都是嘗試變現、嘗試商業化。
你現在覺得的問題,你開始商業化可能也會遇到。
如果你遇到了,你能改變嗎?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思考與觀察。
▶︎ 對我而言,我現在不存在興趣以及工作的抉擇(我可能只有時間分配的問題XDDD)
我為什麼喜歡工作?因為我知道認真做、做得好,我會獲得比薪水更多的收穫,這是過去的經驗告訴我的事情。
當你真心覺得這兩者有關係的時候,宇宙就會接引這兩者一起。
我一直這麼深信著。
#你不需要把自己拆成兩半,#你是一個完整的你。
陌生開發 流程 在 品睿博士的銷售心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銷售是個性的延伸,賣的不只產品,是你自己>
「你會不會喝酒?」20幾年前,現任博達華商廣告公司總裁凌來誠應徵廣告業務工作,主考官問的第一個問題。他第一次和客戶應酬,「才喝到第二杯酒,就完全掛掉了!」
優派集團總裁朱家良早年曾推銷事務機器,成交機率約1/40,因此,他的作法是:「一直碰釘子,碰完 39個釘子,就有機會可以做到一個。」
還好,時代變了。敦陽科技董事長梁修宗在大學時代,看到HP的業務員到學校做售後服務,西裝筆挺,很專業的樣子,「我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 當業務員。」
現在,「業務員」已經成為一個有專業形象的職業,連科技大亨郭台銘、林百里都經常被讚許為「超級業務員」。
有為者亦若是。立志成為「超級業務員」嗎?好消息是,從就業市場來看,業務工作的機會多,而且競爭對手少。根據 104人力銀行的統計,目前 每100個就業機會中,就有20個找業務人才,但每100個求職人口中,只有8個人願意做業務。
然而,壞消息是,現在業務工作愈來愈難做。銷售談判大師,羅傑道夫(Roger Dawson)說:「銷售新世紀的趨勢之一是,你的買主知道得愈來愈多。」當買主的資訊愈充分,對品質的要求就愈高,想成交,當然難度也相對提高。
不止於此,市場上同類型商品還愈來愈多,產品外表、功能、價錢也都差異不大,買主的選擇增加,命中的機率也就相對降低。遇到這兩個問題,傳統老業務人會搬出「業務鐵律」兩則:「再衝!再不然,便宜給他!」
但是橫衝亂撞,往往落得無功而返,降價求售,只怕連溫飽都難。從前的業務鐵律,正逐漸鏽蝕,在數位時代裡,「知識」型的新典範,才是業務的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 1. 創新思維 ─ 靠腦袋不靠嘴巴的
日本壽險界名人柴田和子,連續20年蟬聯日本壽險銷售冠軍,也是金氏世界記錄保持人,她分析:「成功業務員一定要有獨創性思考能力,」,發揮個人創意,開創新市場的冒險頭腦,是新一代業務員的一項密技。擁有出色的業務能力,不再是靠嘴巴,而是靠頭腦。
ING安泰人壽的保險經紀人詹金寶,入行兩年半,就連續兩年擊敗2萬7000位同事,連莊個人業績冠軍。詹金寶善於觀察社會環境的變化,結合到產品銷售。例如這兩年利率走低,他將傳統型壽險改包裝成投資型產品來賣,他說:「如果說我和其他人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我會自己創造產品特色。」
◎黃金法則 2. 如經營者般設計生意模式
美商如新(Nu Skin)的直銷商羅振邦、林素霓夫婦,創造出每個月4000萬元營收的龐大組織,擁有 22位藍鑽級下線(月收入30-50萬元)。他們為旗下的年輕下線設計一種毋須人脈就可完成的展業模式──問卷調查, 「我們是傳銷界第一個用問卷做陌生開發,」在去年登上 Nu Skin百萬美金名人榜(累積收入超過 3000萬台幣)的羅振邦自豪地說。
◎黃金法則 3. 淵博且具差異化的資訊提供者
創新可以找到新市場、新客戶,但要往深的紮根,靠的還是專業。創新思維像是找到一塊空地,空地上的建築工程則需要專業來建設。
TOYOTA國都豐田汽車的翁明鈴,30歲出頭,親切、有禮的女性,累積銷售數量居TOYOTA所有銷售員之冠。女生賣車,你可能會懷疑她懂不懂車?然而,她的專業讓同行的男性銷售員都佩服。「我相信自己比別人都更懂車,因為我不是翻翻汽車雜誌而已,而是親身去感受,」翁明鈴這樣說著。
她會為了了解不同車種的避震器去借車來體驗,駕駛座的感覺還不夠,再換到左前座、後座,再試試看轉彎、煞車。當顧客隨口問她:避震器好不好?翁明鈴可以回答出坐在每一座位的感覺,這是汽車雜誌上學不到的專業。
◎黃金法則 4. 如顧問般解決顧客疑難雜症
「現在,業務人員的角色愈來愈像顧問,」英國保誠投信業務企劃部協理陳紹蔚說,以基金業務來說,要完成銷售,不止要懂基金,還要研究各種不同的投資工具,然後建議客戶最適當的資金配置。
英國保誠投信的基金規模約 1000億元,有700億是陳紹蔚的團隊完成的,「我很少跟客戶吃飯應酬,倒是下班後常要幫客戶代筆寫報告,」陳紹蔚 笑著說,他在和客戶互動時,角色常常更像在做理財諮詢。
「業務員的專業知識要大於客戶,」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分析,這些知識不是用來包裝自己的,「是要來解決客戶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客戶問題,還不用談到產品優劣,個人就已經出局了。
◎黃金法則 5. 不只是賣產品的人,更是整合資源的人
「現在的銷售工作,環節、流程很複雜,專業的東西很多,」凌來誠在紙上畫了很多小圈圈,然後再畫一個大圈圈,抬頭說:「業務的專業,就是要能整合各個專業。」
翁明鈴平日勤於蒐集各種資料,當顧客上門時能呈現最客觀的參考資料,除此之外,每個星期有3、4天都固定要到保養廠,關心顧客車子的維修狀況之外,也和技工保持良好的關係。她明白,必須要從提供販賣之前的充分資訊,整合到售後服務的資源,顧客才會買到一部好車。
◎黃金法則 6. 100%顧客導向
曾經擔任業務工作的楊基寬分析:「以前大部份做業務是hard sales(強迫推銷),只要有產品加上一些銷售技巧就行。」但現在,當買方市場來臨,強迫只會帶來反感,「必須完全從顧客需求出發。」
「以前你會常常聽到業務員說:不行!這是公司規定的,」凌來誠分析,「公司規定」的意思,就不是從顧客出發,「現在,當顧客有問題,即使再困難,業務員都必須說:好!我回去溝通。」
新典範的 Top Sales,幾乎沒有人不奉行這個原則。美商如新的羅振邦與林素霓在擴展下線組織時,深知直銷的工作本質會帶來大量的挫折感,便營造一個團體激勵的組織環境。
◎黃金法則 7. 小細節大信任
顧客為什麼選擇你的產品?如前所述,舌燦蓮花已經不管用,成交的原因,大半來自信任。
保誠投信的陳紹蔚賣基金有一個原則,當股市行情不好時,他會建議客戶要將資金分散到其他投資工具,雖然這樣短期內對他的業績是不利的,但卻保障了客戶資產。「不要竭澤而漁,」陳紹蔚強調。因為贏得客戶信任,入行八年,他和客戶都成為好朋友,雖然現在他已經不跑業務,這些朋 友仍然是整個團隊的長期客戶。
「為客戶設想」,大家都懂的原則,但問題是,要怎麼做,才能讓顧客願 意相信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關鍵在於小細節,」翁明鈴賣的每一部車都是她爬進爬出,裡裡外外檢查到安心才交到客戶手上。「用心有多深,感受就有多深,」凌來誠一字一字地強調。
◎黃金法則 8. 培養團隊精神,為日後生涯鋪路
還在搶同事的case、墊高自己的業績?不不不,這年頭單打獨鬥成不了業績英雄,你需要同事分享資訊與經驗,需要同事完成服務,遇到大案子, 還得一起從同業手上搶過來,更重要的是,除非你只想短期打工,否則有一天你升任主管,你的團隊一定充滿內鬥和混亂。
業務工作的新典範,再也不是注重短期的爆發力,需要的是研究、佈局、經營,而凡此種種,需要的都是長期的累積。而無論是以前把酒言歡的交 際,或是如今專業顧問般的解決顧客問題,從未改變的是,人和人相處感覺。 「銷售是個性的延伸,賣的不只產品,是你自己,」楊基寬一語點破業務工作的核心。
還在怨懟公司產品不好、制度不好嗎?當然,你可以選擇換一家公司,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改變自己。
文章與圖片來源自網路
陌生開發 流程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銷售基本功 #遠距投保 #遠距購屋
#疫情期間 #零接觸 #法令放寬
#遠距簽單技術 #與人互動技術
#保持學習 #保持進步 #保持紮馬步心態
抗疫即戰力| EP.02 銷售基本功才是成交的關鍵 |【銷售維他命特輯】
疫情期間,看到好多因為疫情而轉型的產業報導。
以保險業當例子:金管會開放「遠距投保」,就能讓銷售員與客戶做到零接觸,客戶的保單保障就能生效了。
以房仲業當例子:思考未來有沒有可能遠距購屋、遠距成交?
居家辦公已經一段時間,很多業務團隊在行政、收單流程都做了放寬、開放,就是想讓夥伴們盡量做到零接觸,而且還能持續有業績,這是疫情狀態下公司的美意。
解老師對以上流程放寬沒有太多看法,因為這是科技的成熟、進步,也是時代下的必然產物。但是問題來了,現在的關鍵還是在於:「你有沒有遠距簽單的技術?你有沒有跟人互動的技術?這才是銷售的根本關鍵。」
就好比打籃球,若把籃框做大,但是籃框做再大,也要你有能夠投進的能力啊!
像是這些遠距投保、法令放寬、行政流程放寬都是政府及公司對我們的美意,我們要珍惜。
但是,我們應該還是要好好問問自己,自己的銷售基本功有無到位,要不然如同在路邊看到了停車格,也不等於你停得進去嘛!
這一波居家辦公期間,好多主管都帶領團隊進行團隊紮馬步的動作,如果我們馬步、基本動作蹲得好的話,那法令放寬我們絕對是受益人!
若我們馬步紮得不夠穩的話,即使法令、規範再寬限一些,你有沒有發現,這好像也與你無關,對嗎?
解老師提醒各位夥伴們,居家辦公期間,請務必要永遠保持學習,永遠要保持進步,並保持紮馬步的心態。做足了基本功,市場才拿得到,基本功做不紮實,你也拿他沒辦法對嗎!?抗疫即戰力,加油!
00:00 - 開場
00:11 - 疫情期間的轉變
01:11 - 解老師對開放遠距簽單、制度放寬的看法
02:33 - 團隊主管在居家辦公期間怎麼做
03:08 - 結論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nbW2RAtjTg/hqdefault.jpg)
陌生開發 流程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業問100 #超業攻略 #以一擋百 #邁向業績高峰
#頂尖超業 #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老師
#系統化銷售策略 #銷售百大難題 #即問即答 #迎刃而解
#5大銷售階段 #100支精選影片 #5分鐘解1難題
#口碑推薦 #產業指名銷售講師
銷售精品課程| 業問100精華60秒快速看 |【業問100】
業問100˙以一擋百(To be the top sales)
業問100帶您邁向業績高峰
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幫你解決銷售路的100道難題
業界首創第一套銷售精品課程:業問100
包含5個階段,100道難題,讓您能1次掌握!
用銷售策略X步驟解析X精準拆招來幫您的銷售事業做得更好!
業問100包含100支微課程影片,總時數約500分鐘,
幫您從「銷售開發」、「接觸接近」、「商品表達」、「拒絕處理」及「轉介延伸」五大階段來完成銷售流程。
業問100獨家特色:
(1)銷售難題,即問即答,迎刃而解。
(2)單元總結,讓行動更有方向。
重磅推出:頂尖銷售˙業問100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銷售攻略
*5大銷售階段
*100支精選影片
*5分鐘解1難題
100%保證您能掌握銷售版圖!
口碑推薦(企業內部訓練及業問100實體課程同步發行中)
▼各產業銷售人員高度好評
▼各大產業高度指名銷售講師
▼陸、港、台、星、馬華人地區同步發行
帶您邁向業績高峰,伴您成為頂尖超業。
00:00 - 開場
00:10 - 銷售難題,即問即答,迎刃而解
00:57 - 單元總結,讓行動更有方向
00:59 - 結尾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bNFfIjb2yw/hqdefault.jpg)
陌生開發 流程 在 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工程師媽咪,今天想來跟你聊聊,網路賺錢的眾多方法中,有兩個方法是非常多人選擇,我自己也目前仰賴這兩項作為我的主要收入來源。
就是聯盟行銷和組織行銷,
如果你對組織行銷這名詞不是很熟悉,那直銷就是一種組織行銷,而最近非常流行的微商,若要長遠經營,也是需要組織行銷的概念。
很多人在講這主題,其實他們可能沒做過組織行銷
可能就看過一些書或片面地聽別人說,就開始講這兩件事情。
那我是兩件事情都有在做,我經營組織行銷有三年多的時間,聯盟行銷快九個月。
我是兩件事情都有深入去做和遇過問題的。
///
常常和網友討論網路行銷合作的時候,會有人覺得混淆,或是不知道這兩種模式是如何幫自己去獲得收入。
事實上,本質上這兩件事是一樣的架構。
都是會有產品,產品都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傳遞,藉由行銷的渠道,去提供給有需求的人
行銷渠道可能是各種,親朋好友、陌生推廣,電話、網路...
產品可能是實質上的用品,或是書籍,像是博客來
也有知識型的,像是課程或是顧問服務。
無論是聯盟行銷或組織行銷,都是透過某個人介紹,然後點選一個連結或一個購買管道,去獲得產品,推薦人會獲得利潤收入。
兩者相同的都是不需要先囤貨買貨去銷售出去
像是組織行銷中,我正在經營的直銷事業,
很多人以為需要囤貨,事實上不需要。
跟聯盟行銷一樣都是我推薦人購買產品,然後由公司出貨,然後由公司提供利潤獎金給我。
所以差別在於,
代理、銷售、規模化這個流程中
聯盟行銷是,單純是代理某產品或服務,然後透過行銷方法銷售出去,獲得利潤。
組織行銷中,像是直銷或微商則多了規模化,除了銷售產品利潤,還會有發展組織團隊而獲得的獎金。
最直接的理解,對我而言
聯盟行銷是單一層次的,單純銷售獲利
而組織行銷是多層次的,除了銷售獲利,還可以透過「培育」組織,往下深根開分店而享有更多收入。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喜歡銷售,不想要一輩子銷售
那建議可以進一步了解組織行銷的運作,
我最後會提供給你一個線上免費講座,可以幫助你進一步評估,我們彼此是否有合作機會。
✏️了解組織行銷,如何銷售、代理、規模化
https://bit.ly/jeangig
✏️了解聯盟行銷如何幫我每個月收入超過上班族
https://bit.ly/jeankolf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MA8lMCIm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