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在異鄉面對疫情的狀況已有許多討論。在香港,移工人數大約佔香港勞動人口10%,且大多為從事家庭工作的女性幫傭。在強調居家工作、社交距離的狀況下,家傭與雇主必須長時間共處於同一個窄小空間,雙方的關係自然也得再度調整。在本週芭樂文中,陳如珍老師揭露在自己家戶中與已有長達六年默契的家傭於疫情期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在一次懇談後對「親密勞動」更深刻的理解。
親密勞動和情緒勞動還是不同的。情緒勞動是指一個人需要調動情緒的展演才能完成的勞動。而在親密勞動的家傭工作上雖然也牽涉到情緒勞動,但往往是要壓抑某些情緒,以免僱主感到不開心,並且維護「適當的社會關係」。因此,當雇主長時間在家中,即使工作內容有了調整,但情緒上的負擔反而增加。雇主永遠都是工作內容的一部份,這是再多協調包容都無法改變的,而任何經營「良好互動」的期待,都會是情緒上的壓力。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也是面對家戶中這位特別的「親密」成員的難題。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88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勞動局、青年局(3/26)】 #照顧者就業困境 根據統計,全台1,153萬就業人口中,約有17.8萬人屬於因具照顧者身份受「減少工時、請假、彈性調整上半時間」影響;並有約有13.3萬人屬於「因照顧離職者」。 這些所謂「在職照顧者」的生活常態往往是「白天上班、晚上看護」,不僅影...
「雇主的角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芭樂人類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Dickson Ch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從雇主的角度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雇主的角度 在 #雇主角度- YouTube 的評價
雇主的角度 在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募資中 《OFFER GET!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全攻略》
👨🏻💻 職場人:曾經完成過的專案成效、難以量化的個人業績該怎麼呈現?
👨🏻🎓 新鮮人:非正職相關的經驗可以寫在履歷上嗎?
這些技巧,求職中的你知道了嗎? >> https://bit.ly/2Ucllfr
投出履歷、面試時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都讓人很緊張 😞
這次我在 Hahow 開設的課程將結合「履歷」和「面試」這兩大熱門主題,以 #獵頭的經驗 帶你 #從雇主的角度 準備求職,破解求職迷思。
預計在 180 分鐘裡,教學包含:
📍 寫履歷、面試回答的迷思破解
📍 面試時談薪資的三大準則
📍 如何客製化 & 寫出亮眼履歷
📍 展現自我「價值」的多種方式
以及更多求職上需注意的事!
7/22(四)前購課可享課程原價的八折優惠價
歡迎你來看看 >> https://bit.ly/2Ucllfr
Happy Hunting!
Lynn
雇主的角度 在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odcast S5EP7】求職神秘學之~離職原因該怎麼說?
立刻收聽 👉https://user109985.psee.io/3d8bkz
這一年因疫情波動,有些職場人可能遇上部門縮編、組織架構調整等,而面臨轉換工作。當我們面臨如此情況,要如何回應面試官關於 #離職的原因 才會是恰當的說法?
這一集Podcast將與大家分享以雇主的角度來看,離職原因會如何被解讀。除了運用本集提到的 #三個關鍵心態 來因應,同時也可以搜尋我在「獵頭的日常」部落格文章:什麼才是可以被接受的離職原因?搭配本集內容做閱讀,讓你的回答更有說服力。
獵頭的日常——【求職策略】什麼才是可以被接受的離職原因?
lihi1.com/7DJhU
Happy Hunting! 🌿
Lynn
-
❙ #最新開課 #年後轉職 #職涯工作坊 ❙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 │
3/27-3/28台北場 - 名額倒數中
lihi1.com/3YD1G
■完備你的履歷轉職力 │
4/17(六)、5/22(六)
lihi1.com/UIVWJ
■提升你的面試潛勝力 │
4/18(日)、5/23(日)
lihi1.com/HVEK1
──報名問題請洽Line@──
LINE ID:「@lynncareers」
官方LINE帳號連結: nav.cx/BsZjSKn
雇主的角度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勞動局、青年局(3/26)】
#照顧者就業困境
根據統計,全台1,153萬就業人口中,約有17.8萬人屬於因具照顧者身份受「減少工時、請假、彈性調整上半時間」影響;並有約有13.3萬人屬於「因照顧離職者」。
這些所謂「在職照顧者」的生活常態往往是「白天上班、晚上看護」,不僅影響工作表現,也可能遭到雇主的不理解而感受到孤立與挫敗,對這些照顧者而言,政府的支援與企業雇主的理解非常重要。
#職場續航支援
所以接續著上述議題,根據勞動局近期的施政報告中指出,設置了特定對象個案管理就業服務人力,裡頭匡列了許多弱勢身份或特定身份者為就業輔導對象,卻未提及具體的作法為何?
以及,在這些特定身份者之餘,「照顧者」的支持方案為何?都是社會局應該詳細擬定具體作法的項目,智翔建議,是否可以參考新北市婦女及中高齡者職場續航中心的做法,跨局處來整合資源,改善目前正在發生的就業困境?
對此副市長表示可以來研擬,智翔也希望下一次會期就能看到具體的規劃。
#營造業勞工上工前酒測
桃園市營造業蓬勃,過去提神飲料或藥酒廣告也總是塑造「喝了再上」、「明天的氣力」等形象,但根據勞動部統計,習慣飲用酒精含量0.5%以上提神飲料者,每年職業傷害發生率為一般勞工的1.8倍。
那以桃園目前工地繁多,勞動局現行有無針對營造業上工前酒測? 若有,成效如何? 又上工前酒測是否會納入勞檢重點?
勞動局說明,目前僅有行文至營造業公會與企業團體,公共工程方面也有要求工程單位,並列入稽查時的項目。
既然有做,智翔也要求具體的數據,希望勞動局會後再提供勞檢與酒測的報告。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草案
行政院近期通過職災保險法案的草案,強制加保4人以下的微型公司,約有33萬名勞工受惠,針對此修法,未來勞動局會如何勞檢此類公司? 以及針對違法事業單位,公布事業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處份日期等?
勞動局表示,只要修法通過,就會按法規來處理,對此智翔也特別提醒,雖然現在討論的都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情,但希望勞動局能未雨綢繆,尤其像許多青創產業,起初也多是這種4人以下的微型公司,勞動局與青年局應多加留意與督導。
#興光堡壘
興光堡壘作為青年事務局重度使用的據點,在外觀上有許多破損,安全上產生疑慮,對於興光堡壘的使用青年局有何看法?
局長說明,興光堡壘最早為建設公司的樣品屋,後借予青年局做使用,局長也強調有進行整修、強化消防安檢設備,才來提供高中職與大學社團來使用。
智翔提出的疑慮為,當初既然為建設公司的樣品屋,材料必定不會考量到耐用性,建材破損是預料之事,但因為產權在於建設公司,是否有經費用於維修? 當然智翔也理解,產權與經費上,在與私有企業的合作上一定有窒礙難行之處。
換個角度想,青年局身為公家單位,應該要有自己的據點,使用興光堡壘並非長久之計,也許現在就可以來思考「興光堡壘2.0」的落腳處與規劃了。

雇主的角度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雇主的角度 在 Dickson Ch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orkaholic 专辑第十首mv(最后一首mv) - 《自卫术》!完!成!啦!
国家政治精彩,办公室政治也不赖!真是wok wok新鲜wok wok金!当时这首创作灵感来自我前公司。话说我离职不久,前公司改朝换代来了一班新高层搞政治弄手段就是要把一些在职的前同事一一逼走。情节日日新而成为了那是我们前同事们聚会的热门话题,有感而发觉得打工仔们还真的需要懂一些自卫术来防备防备。听了前同事的故事加上一些自己经历过的办公室政治,我写了这首《自卫术》。歌曲中还模仿了我崇拜的李小龙及叶问武的经典声效及对白,让歌曲更添武打感。这次mv特别邀来了我中学时曾一起玩band的”colorwolves“团圆参与(虽然不人齐,少了两位,一位忙家庭,一位正在抓机拍摄此mv),演出打工仔透气时在后巷聊办公室政治是非的情节!多年后聚首,大家都老了却玩得尽兴(虽然大热天下大家差点中暑,辛苦了)!你、你、你会自卫术了吗?不管会不会,都一起来听听歌吧!The 10th MV of 《Workaholic》album (Also the last MV of album) - [Self-Defense] is now release! It's a song about office politics which I combine some stories from others as well as my own experience. It's Playful but totally reflected the reality of office politics. Have you learn a way of Self-Defense to protect yourself being hurt by office politics? Regardless how, let's enjoy the song 1st!! #自卫术 #SelfDefense #OfficePolitics #终于完成专辑里所有MV了 #Finally #DoneMVForAllSongsInTheAlbum #workaholicdickson
自卫术
词 Lyrics : Dickson蔡迪伸
曲 Composer : Dickson蔡迪伸
OP: Musictoxin Productions
SP: 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Sdn. Bhd.
编 Arrangement : Vong Vong Vong
制作 Producer : Keon Chia
吉他 Guitar : Vong
和音 Background Vocal : Keon Chia 谢佳旺
和音编写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 : Keon Chia Kah Won 谢佳旺
录音师 Recording Engineer : Vong
摄影 Videographer : Elvis Tan Elvis Tan Productions Reamon Low
导演 Director : Dickson Chai
化妆 Make Up : Mey Ng
造型 Wardrobe : Dickson Chai蔡迪伸
特别演出 Special Appearance : Nexus Tan Alvin Kwan Jay Soon
吉他赞助 Guitar Sponsor : L. Luthier Adwin Lai
Special Thanks : Jennifer Lim Gabriel Loh Nicholas 烈扬 Musictoxin Productions 音樂通勝 Chow Kam Leong Apic Studio
计划书 idea不要随便透露
要记住 随时会有小人“截糊”
开会后 sent个email当备忘录
有人反口你就把证据秀出
大人物 经过面前要打招呼
若没有 小心会被暗中投诉
对雇主 言行要保持好态度
若不想加薪只有百分之五
职场现实残酷 自我保护
不要被人下毒 还搞不懂什么缘故
随时保持醒目 时刻要前瞻后顾
尽可能避免错误
会两招自卫术 自我保护
不管任何角度 记得要留一条后路
不想麻烦缠住 SOP最好跟足
凡事black & white get approved
收到Mail 记得读过然后回复
没回复 一出事就赖你失误
要记住 email内容要写清楚
不然有些人会趁机装糊涂
不满足 也不随便跟人诉苦
你不懂 他会跟什么人透露
分分钟 话传到高层董事部
他们会认为你有什么企图
每间公司都有hidden rules 要生存就要把它熟读
要不然分分钟你会踩到地雷 粉身碎骨
老板说话也能不算数
小人更是十面埋伏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有自卫术 就少很多冤枉路
...........................................................................................................
《Workaholic》full album CD is available for purchase!
To support, kindly PM to Workaholic Dickson 蔡迪伸 the below :
Name :
Mailing address :
Email address :
Quantity :
Mobile number :
Cd price : RM38
Posting fee : RM7 (West M'sia) , RM11 (East M'sia)
Bank in to : 114085959714 MBB Chai D Shean
...........................................................................................................
Once bank in, PM the slip n posting will be arrange within 7 working days upon slip received.
Thanks for all support! #workaholic #workaholicdickson

雇主的角度 在 #雇主角度-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e offline. Check your connection. Retry ... ... <看更多>
雇主的角度 在 #從雇主的角度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從雇主的角度 ·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 Melissa Li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