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紐約時報
*【葉倫警告說,違反債務限額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再度發出警告,除非國會暫停或提高債務上限,否則聯邦政府可能將於 10 月 18 日用罄手頭資金,導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business/economy/yellen-powell-senate.html
*【科技股下滑和債券收益率攀升,股市呈現5月以來最糟的一天】
標準普爾 500 指數週二下跌 2%,這是自 5 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投資者面臨央行即將放緩大規模購買債券舉措。Forex.com 高級金融市場分析師Fiona Cincotta表示:大幅拋售凸顯了市場對美聯準會動作的緊張程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business/stock-market-today.html
*【英國出現汽油危機】
司機加油站外排長隊、超市貨架被搶空。由於脫歐和疫情造成勞動力短缺,運送燃料和物資的卡車司機大批減少,加油站油罐和超市庫存難以得到補充。隨著不安情緒蔓延,英國多地出現恐慌性搶購,危機進一步惡化,更引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world/europe/why-uk-fuel-shortage.html
*【加拿大將阿富汗難民重新安置目標提高一倍,達到4萬人】
加拿大外交部長表示,加拿大已將計畫接收的阿富汗難民數量增加了一倍,達到4萬人。這實現了總理杜魯多的競選承諾,其政黨在剛剛過去的選舉中贏得連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7/world/americas/canada-afghanistan-refugees.html
*【米利為打給中國的電話事件辯護】
美國最高級別軍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Mark A. Milley上將在國會作證,為他在川普政府最後幾個月的行為進行了辯護,堅稱他與中國軍方對等官員的兩次通話是其職責所在,且沒有繞開非軍方領導層。米利還警告稱,美軍撤出阿富汗後,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非常有可能”在那裡重建。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8/us/senate-hearing#milley-trump-china-pelosi
*【大選失敗,德國基民盟陷入混亂】
基民盟在德國大選中失敗意味著什麼?這是基民盟自成立以來最糟的一次失利,梅克爾領導的保守黨正在目睹自己權力的流失。敗選曝露出該黨的艱難處境,也讓人們對保守主義運動的長期生存能力產生擔憂。而傳統上的左右翼政治分野已經陷入混亂,德國的未來仍然難以預測。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world/europe/germany-election-merkel.html
*【美國數千名紐約醫療工作者在截止日期前接種疫苗】
州官員說,隨著疫苗接種要求於週一全面生效,該州超過 650,000 名醫院和療養院工作人員中的 92% 已經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這比一周前有了顯著增加,當時該州 82% 的療養院工作人員和至少 84% 的醫院工作人員至少接受了一次劑量。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nyregion/vaccine-health-care-workers-mandate.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對疫苗態度的最新調查顯示,Delta變異是人們決定在今年夏天接種疫苗的主因,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說他們在符合條件時會接種疫苗的原因。但調查也表明,近四分之三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對加強劑的看法截然不同,稱施打加強劑表明疫苗沒有作用。
#輝瑞和BioNTech表示,已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了資料,証明他們的疫苗對5至11歲的兒童是安全有效的。這兩家公司還表示,將正式向美國、歐盟和其他國家提交申請,要求批准其疫苗對兒童投入使用。
#洛杉磯湖人隊球星LeBron James說,原本對施打疫苗存疑,但他坦言自己最後還是接受施打了疫苗。其他幾個備受關注的NBA球員拒絕在下個月NBA賽季開始前接種疫苗,讓所屬球隊很頭痛。
#CDC報告發現,第三劑疫苗的副作用與第二劑相似。在第三次接種疫苗後,79.4% 的接受者報告了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或腫脹,而第二次接種後這一比例為 77.6%。出現全身反應(如發燒或頭痛)的人數略少:74.1% 的人在第三劑後報告了這些副作用,而在第二劑後為 76.5%。
#在突破性Delta變異案例激增後,哈佛商學院將研究生課程轉移到網上。
#由於每日新增冠狀病毒病例數量下降,且疫苗已覆蓋近 60% 的人口,日本將於週四結束其緊急狀態措施,希望此舉有助於振興該國經濟。這是自 4 月 4 日以來日本第一次沒有任何地區處於緊急狀態。
#敘利亞衛生官員和援助組織說,敘利亞正在經歷冠狀病毒感染的大量激增,因為全國各地的醫院都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應對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最嚴重的病例湧入。
#羅馬尼亞周二創下了迄今以來最高的單日確診病例,同一天,該國政府開始為33%已施種完畢的成年人提供加強劑。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8/world/covid-coronavirus-vaccine
*【孟晚舟回國引發對中國“人質外交”的擔憂】
兩名加拿大人和兩名美國人的獲准離開看起來像是拜登政府的政治決定,一些人對此提出批評,稱這將削弱美國的制裁和起訴等工具。印第安那州眾議員Jim Banks在寫給司法部長Merrick Garland的一封信中寫道:“將她放走,甚至連最輕微的懲戒都沒有,美國是在向任何可能的犯罪分子宣傳,我們對執行制裁並不認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us/politics/huawei-meng-wanzhou.html
*【日本新的首相候選人即將勝出】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今日將舉行總裁選,獲勝者將接任月底離任的菅義偉也將鎖定下一任首相之職。現任疫苗大臣河野太郎在民調中領先,但在自民黨內部並不受青睞。河野不墨守成規,一直在爭取公眾輿論支持,他在Twitter上發佈有趣的推文,有時親自回答疫苗問題。在社會議題上他持左傾立場,反對核電、支持同性婚姻。這都令他與影響力強大的黨內保守派高層格格不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world/asia/japan-taro-kono-prime-minister.html
*【恆大與中國曾攜手共進,如今卻被推向懸崖】
許家印曾是中國首富,也是中國經濟崛起的象徵。他通過瘋狂借貸和拉攏政商關係將恆大發展成為中國最多產的開發商,但北京如今不再容忍這種戰略。恆大的成功反映了中國從一個農業經濟體發展至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國家的轉型,它的掙扎也讓外界得以一瞥這個國家未來的金融新形勢。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business/china-evergrande-economy.html
*【從關塔那摩到阿爾巴尼亞,一名新疆維吾爾人流亡的15年】
9·11事件發生時,凱西姆正在經陸路由中國遷往土耳其的途中,他在阿富汗被賞金獵人抓住並交給了美國人,被美國軍方指控為與塔利班結盟的恐怖分子。在關塔那摩被關押四年後,他被無罪釋放並被送往阿爾巴尼亞。因為主張新疆獨立,凱西姆被中國認定為恐怖分子,一旦回國很可能再次入獄。他只好以“人道主義保護”身份在阿爾巴尼亞生活至今。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928/uyghurs-guantanamo-albania-china/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5rXmFholS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難民 機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德國大選快報》
* 德國今天選舉新的聯邦議會成員,選擇誰將在未來四年成為主要執政黨。
*投票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16:00(當地時間 18:00)結束,一旦出口民意調查得出結論,不久即將公佈選舉結果。
*Forschungsgruppe Wahlen 與CNN 附屬機構 n-tv 進行的出口民意調查顯示,左傾社會民主黨 (SPD) 在德國聯邦選舉投票出口民意調查中,以微弱優勢領先,但激烈競爭,最終結果仍不確定。
* 德國公廣聯盟ARD在投票結束後發表的出口民調顯示,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和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得票率不相上下,都是25%。綠黨以15%拿到第三,傳統自由保守派的自由民主黨11%居第四。
* 德國的投票現已結束,新國會將最終決定誰在執政 16 年後接替總理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掌舵歐盟人口最多、經濟最強的民主國家。
剛剛出爐的出口民意調查顯示,梅克爾女士的中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和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之間競爭非常激烈。大多數出口民調顯示社會民主黨SPD略微領先。
但由於大約40%的選民已經郵寄了他們的選票,因此這次選舉中的出口投票預測,未必準確。
第一次統計回報預計將在幾個小時後出現,但最終結果可能要到週一才能明確。
此次大選投票率預計將超過 2017 年76%。上次選舉前,梅克爾正為收容敍利亞難民廣受黨內外抨擊:於是她為了穩定局勢承諾這是她最後一次參選,這個任期內她希望把許多事情安排好。四年後,她將不再尋求任何政治職務。四年後,她在充滿懷念中,優雅地告別她熱愛的工作,也告別熱愛她的民眾。
*執政16年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下台。未來在新政府組織過程中,只扮演看守內閣總理角色。
*梅克爾所屬的保守黨繼任候選人拉舍特(Armin Laschet)競選過程乏善可陳,在萊茵河洪災時犯下大錯。社會民主黨候選人蕭茲,現任聯合政府副總理,三次辯論表現出色,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小嬴保守黨。社會民主黨上一次執政是2005年之前,小輸基督教民主黨一席,從此以後梅克爾執政至今。
*德國為多黨政治,獲勝的政黨不可能羸得過半席次,需要組建一個多數聯盟,組建下一屆政府。
*建立新聯合內閣可能需要時間,各方政黨必須就共同點達成一致,並決定關鍵的職位。SPD蕭茲在選舉前已經表示將爭取綠黨和的支持,這可能是任何想成為總理的關鍵。
* 與 2017 年上次選舉相比,德國選民投票率周日呈現了下降。但這個數字可能具有誤導性。因為新冠疫情,許多人以郵寄選票,參與度可能會非常高。
選舉官員表示直到今天柏林時間下午 2 點,37% 的合格選民親自投票,低於 2017 年同期的 41%。但官方預計至少有 40% 的德國人將以郵寄投票,這可能會推動投票率高於 2017 年的 76%。
*儘管親自投票的人數有所減少,但柏林的投票站排起了長隊。
* 德國之聲報導,梅克爾曾說卸任後會思考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但也坦承可能會有失落感。此外,梅克爾未來每月養老金約為1萬5千歐元(約台幣49萬元),並將獲得政府協助的侍衛和有司機的公家汽車,直至她的生命結束。
梅克爾出了名愛煮馬鈴薯湯、及烤梅子蛋糕。7月她訪問華府時被問及退休後的打算時,回答想先休息一段時間,烤梅子蛋糕犒賞自己的休閒日子。她表示自己退休後不會接受任何邀請,到各方演講。
她說,她必須意識到,自己以前的任務「現在必須也已經交由他人接手」,緊接著補上一句「我想,這會讓我非常喜歡」。
梅克爾說,在重新擁有的空閒後她會思考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過去16年,她幾乎沒時間思考這件事。她少見的面帶笑意說:「那時,我會嘗試閱讀一些東西,最後眼睛會闔上,若累啦,就睡會兒。」
告別16年總理生涯,會不會有失落感?
梅克爾最近在柏林坦言: 「一旦不再擁有,人生當然會若有所失之感。」
但她不會再干預國事。
難民 機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非常好的文章,一定要分享!👍🏻
【美國失去了一整代中國年輕人】
美國在外交關係上有一種慣用的策略,便是以為自己的意識形態與制度去改造別的國家。為推動此策略,她可以顛覆別國的政權,也可能派兵把別人滅了,但近年美國手風不順,在背後推動了所謂的阿拉伯之春後,多個國家變成爛攤子,難民到外跑,在阿富汗二十年,無功而退,塔利班回朝,美軍敗走。美國政府可能認為此種策略,會使美國更安全,但日本的例子也告訴我們,縱使日本跟足了美國的指揮,到她實力強大,威脅到美國利益時,美國也利用了廣場協議,把日本經濟打得一沉幾十年。
美國對中國的政策,也包含以西方觀念改造中國的目標,但這政策應是撤底失敗了,失敗的原因與人無尤,是美國自己的錯誤造成。本來美國並非完全沒有成功機會,在十年前或更早,中國國內的崇美派也頗有影響力,他們有一部份留過學,也接受西方自由民主那一套,就連政府官員也不一定對美國有戒心,據內地一位評論人提醒,在阿拉伯之春初期,連溫家寶也不明白美國的意圖,以為阿拉伯人民有權追求民主。
不過,美國也一直面對着一個困難,雖然西方社會進入工業革命比中國早了一百多年,經濟與科技發展程度遠高於中國,但中國卻是極速追趕,眼看便可以超越美國,所以不少中國人總會懷疑美國的制度是否真的有優越性。若優越性不足,何必學她?
中國的自信,在特朗普上台前已顯露出來。有好幾個國外機構搞的民調都顯示,有九成多的中國人民支持中央政府。特朗普政府似乎對此種態勢毫無所知,上任一年左右便開始發動貿易戰。此戰損人害己,我當時已鐵口論斷,美國不可能贏得此戰(見筆者《龍鷹相搏》一書),當時內地的崇美派不懂經濟,卻未必作此想,當中不少人還贊成讓利投降。但美國的橫蠻,卻無可避免地引致十分支持中央的中國人民反感,使他們開始懷疑美國的意圖。在那段時間,我在北京參加的座談會中,便見不少觀眾質問美國前官員,究竟美國的真實目的是否要打殘中國。其後的華為事件,更確立了一種觀點,美國5G鬥不過華為,便要不擇手段把它摧毀,孟晚舟案亦使不少中國人憤怒,崇美派失去支持。
二○一九年香港的黑暴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中國人民相信美國擺脫不了幕後黑手的嫌疑,而自稱為了民主的黑暴破壞社會安寧,放火燒人,掟磚殺人,破壞財物,強有力地令中國人民,尤其是年輕人認為西方的民主制度有重大缺陷,不是好東西。黑暴事件是壞事,但對中央政府而言,它卻轉化為好事,政府內外的崇美勢力大幅萎縮。這也許可算是香港黑暴份子對中國歷史的一大貢獻。
真正使包括大部份年輕人的中國人民對西方制度與價值觀完全失去信心的是去年的疫情。武漢出現疫情時,中國確有危險,是否能戰勝疫症毫無把握,美國也在幸災樂禍。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張千帆教授去年二月十一日在《紐約時報》甚至斷言,只有憲政民主制度才可防治疫症。
我們可以推測,若中國抗疫失敗,以張千帆為代表崇尚的西方觀點,定會十分有說服力,中國有可能走上與日本相仿的路,親美然後又被美國禁制着。但中國人民及醫護人員卻硬是把不可能的任務出色地完成,當中付出不可想像的巨大代價,社會基本上沒怨言,反而有強烈的自豪感。與此同時,歐洲與美國卻是傷亡慘重。事實放在眼前,無可爭辯,你叫中國的年輕人如何還能相信西方的一套?希望他們不會變得排外。
本來中國的成功,歐美的失敗,並不一定造成中美的敵對,但整個特朗普政府在最後兩年多的任期都在集中火力抹黑中國,拜登上台後竟延續特朗普的反華政策,這便帶來兩個結論,第一,美國的制度可選出一個如此不靠譜的反華總統,肯定有缺陷;第二,美國並不打算與中國人民做朋友,中國人民也很難會崇尚美國的制度。
楊潔篪在阿拉斯加說「中國人民不吃這一套!」內含千鈞之力,因為它正是中國對貿易戰、科技戰、香港黑暴、疫情,與美國不斷抹黑的一個總回應!
雷鼎鳴
難民 機構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5rXmFholS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今天剛滿3個月,接種率未達兩成,距離形成疫苗保護屏障,尚有很遠路程。放眼鄰近地區,台灣、日本等地疫情都在惡化,香港若要復常,未來數月必須加緊「谷針」。最近商界提出大抽獎、贈優惠等方式,鼓勵市民打針,不排除背後有做宣傳促生意的成分,惟從「谷針」防疫角度,不失為多贏之舉。本港接種率未如理想,成因複雜,除了疫苗猶豫,「政治病」亦在拖後腿,提供物質誘因並非萬靈丹,然而若是合理合度,亦非不可考慮。「谷針」多用蘿蔔當然最好,有時亦可適度揮舞大棒,軟硬兼施有助加快接種步伐,只要不違自願打針大原則,政府對不同「谷針」操作,宜持開放態度,毋須畫地為牢。
蘋果頭條
本港疫苗開展接種計劃接近3個月,周二(25日)是第89日,而總接種數字達約2,200,000劑,然而當中約1,278,600人是接種第一針,而完成兩針的人數僅約921,500人。政府周二晚發新聞稿指,目前約有105萬劑科興疫苗尚未使用,復必泰疫苗則約84萬劑,由於後者的使用期限將於今年8月中屆滿,並留意到市民對復必泰疫苗的需求近期漸趨疲弱,為免浪費,政府可能要求藥廠延遲付運,或捐予其他有需要疫苗的地方。
東方正論
特區鬧財赤,一年蝕千億元,政府卻繼續浪費公帑,尤以每年花逾10億元在照顧治安毒瘤假難民,最令市民痛心,最近因為新冠疫苗反應冷淡,為了谷針又用公帑補貼假難民及其他非港人打針,慷納稅人之慨,不斷挑戰香港人容忍底線。政府昨日公布,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將覆蓋「雙程證」客、難民以及免遣返聲請人,後者九成九為假難民。
星島社論
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快將踏入第四個月,近日陸續有機構以經濟誘因,鼓勵員工接種疫苗。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表示,下一階段會考慮讓一些職業人士,如完成接種疫苗,可豁免強制病毒檢測,而政府亦考慮讓公務員接種後有假期。政府昨日亦宣布,擴大接種計畫至持雙程證的內地市民、免遣返聲請人及獲聯合國確認為難民的人士,料合共新增五萬三千人合資格接種疫苗。其中,雙程證持有人可於周五持文件到任何一間郵局預約,有社區組織估計大部分會選擇接種科興疫苗,方便日後返回內地。
經濟社評
本地新冠疫情歸零進度反覆,續有零星不明個案,港府昨日宣布,再擴大疫苗接種資格,涵蓋逾5萬名雙程證內地居民和在港的難民。當局不想姑息任何違法行徑,又或默許有人藉疫情逾期居留,實屬情理之中,惟病毒感染無關年齡、性別又或居留權,從防疫角度,目下針劑供應充裕,官方應當鼓勵可打盡打,且彈性處理醫療安排,竭力切斷潛在傳播鏈。港府公布,基於公共衞生考慮,疫苗接種計劃本周五起將覆蓋持「往來港澳通行證」(即雙程證)的4萬多名在港內地居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5rXmFholSM/hqdefault.jpg)
難民 機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市面上的口罩量開始多,400元一盒的口罩似乎滯銷,但最低消費都要50元五個。區議員或小店以排隊形式派或賣口罩行動,不但上班族無法參與,身體殘障者、獨居老人、資訊不足的少數族裔等更加無能為力,他們的口罩「財富指標」可以是接近零,赤貧戶都不如。
民間組織「維修香港」的成員伍駿賢(阿賢)與一眾義工,逢周四都會在土瓜灣土家故事館集結。街坊十個廿個,海外朋友一盒兩盒、十盒二十盒的口罩送來,收到後義工團隊會再分裝成三個一包,接着以十多位義工分成巡邏小隊,派給有需要的人。阿賢表示:「外面區議員、機構或商店會用排隊形式售賣或派發,先到先得。我們的口罩數量不多,所以希望可以交到一些更加被忽略的弱勢社群手中。」他們主要尋找前線清潔工、拾荒者、無家者及少數族裔,有些小隊則會上樓找獨居長者、難民等隱蔽的基層人士。資源有限,他們每次最多只能派三至六個口罩,等新一批口罩來了又再分裝,令人人有罩戴,捱得一日得一日。做街站的義工奀仔說:「行動之初,看見垃圾站好些工友的口罩都用到起毛粒了。有婆婆怕我不信她沒口罩,翻開口罩展示裏面的紙巾,說她這樣用幾天了,豈不心痛。」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口罩 #維修香港 #土家故事館 #李慧琼 #專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kCSQ8m4Q5Q/hqdefault.jpg)
難民 機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區爆炸案目前累積至少220人死亡,超過6千人受傷,約30萬人無家可歸。這也引燃了黎巴嫩人對於無能和腐敗政治階層的憤怒。數千人走上街頭,引發警民衝突。其實去年10月,黎巴嫩在經濟危機和貨幣崩潰的情況下就已經爆發了百萬人的反政府抗議運動。聯合國現在更警告,黎巴嫩將出現糧食危機,也可能無法繼續對抗COVID-19疫情,包含英美等國已經陸續提供援助,不過災民卻大喊不要把金錢和物資交給政府,擔心貪腐的政府會把資源劫走。這個有數千年歷史的國家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們一起來了解。
這件事情還在持續發酵,憤怒跟飢餓的民眾還一度衝入黎巴嫩外交部, 8/11黎巴嫩總理安迪亞宣布內閣總辭。像剛剛范姐也提到,法國總統馬克洪主導的聯合國捐助會議募到2.97億歐元,大約台幣89億元,就會在聯合國的監督下,直接交付給黎巴嫩民眾。
而黎巴嫩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要先來看黎巴嫩的地理位置,黎巴嫩的東部跟北部是跟敘利亞接壤,而且邊界長達375公里,所以敘利亞從2011年就開始的內戰也延伸到這裡,前幾年幾乎每年都有炸彈襲擊或暗殺案件,更有100多萬敘利亞難民湧入,讓黎巴嫩公共基礎設施瀕臨崩潰。南邊呢,黎巴嫩跟以色列邊界有79公里,但是兩國是世仇。所以上有動亂下有敵國,陸路等於不通,幾乎都要倚賴海上商業貿易。
黎巴嫩高達8成的物資仰賴進口,貝魯特港又是黎巴嫩全國第一港,是整個國家船運進出口貿易的樞紐和經濟動脈,糧食、商貨還有現在醫療物資運補都靠這裡,所以現在港口設施、倉庫與大型機具幾乎被炸毀,黎巴嫩是受到致命打擊。港口就是因為這麼重要所以過去幾十年來,貝魯特港一直是不同的政治和商業利益匯聚的地方,這裡的金流每年有幾十億美元。爆炸案後就有退休的情報官員出來爆料說,這些資金就是國家的腐敗的來源。2750噸有爆炸性的硝酸銨從2014年就放在港口倉庫耶,過去這6年黎巴嫩政府都在幹嘛,如果不是有人賄賂或勾結,怎麼可能搞成這樣。
其實在這次的事件前黎巴嫩的經濟就已經遭遇到幾十年來的最大危機。我們從一些數據可以看得更清楚,黎巴嫩的公共債務高居世界第三,目前國內失業率高達35%,物價因為疫情也狂飆了2、3倍。本來占GDP大約4成的旅遊與金融業也因為疫情爆發受到重創。黎巴嫩本來想要再對外向國際金融機構與外國政府貸款,但是今年3月傳出已經到期的歐洲債券還不出來,大約是360億台幣。
除了持續找外援,從去年開始黎巴嫩政府想要透過加稅解決問題,但是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黎巴嫩有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民眾對於要加稅感到極度不滿,他們認為是政府應該要改革,要打倒那些把國庫通私庫,趁著動亂不安透過國有機構掠奪國家資金的政治人物。在「透明國際」的全球腐敗指數中,黎巴嫩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138位。「透明國際」的報告說,腐敗已經滲透到黎巴嫩社會各階層,政黨、議會和警察被視為最腐敗的機構。
許多分析家指出,這其實跟黎巴嫩的政治體制有很大的關係,根據各宗派在1943年簽訂的《國民公約》的協議,敘利亞三個主要的政治權利機構分別由三個最大的族群社區掌握。總統必須是馬龍教派基督徒,議會議長必須是什葉派穆斯林,總理必須是遜尼派穆斯林,議會的128個席位也由基督徒和穆斯林平均分配。而黎巴嫩官方正式承認就有18個宗教族群,包括4個穆斯林、12個基督教、德魯茲教派和猶太教派的族群。每個教派的政治領導人想要維護自己的權利,所以私相授受和貪腐的狀況都很嚴重。
黎巴嫩走過帝國時期、世界大戰、在動盪中成為現代國家,卻又面臨叛亂、內戰、外有和以色列的衝突,內有猖獗的專制政體。這次人民覺得真的受夠了,如果這個爆炸案還無法打破現在這個腐敗的制度,那也沒有什麼好寄望的了。想問問大家,你覺得在黎巴嫩這樣政治經濟和宗教都這麼複雜的情況下,國際的力量有辦法協助他們扭轉情勢嗎?歡迎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n3ApdwrwM/hqdefault.jpg)
難民 機構 在 台灣劇團在"匈牙利"正式登台! 邀烏克蘭難民同樂贈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邀烏克蘭 難民 同樂贈150萬美金助烏國 難民 援助 機構 感謝台灣|記者陳佳雯吳承斌│【LIVE大現場】20230621│三立新聞台. 3.3K views · 2 months ago #三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