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業界首個高密度 3D 小晶片堆疊技術 SoIC 投產,將帶動更多封裝設備需求,市場看好相關設備供應鏈有望受惠,將迎業績爆發期。
雨露 拓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4.16我與同事3人到歐洲拓展市場,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過去都是搭乘歐洲內陸航空轉機✈️,這次我們特地以選擇特斯拉電動車。全程235km約莫2.5小時就安全舒適的抵達了,途中司機甚至還瞇著眼小睡了一會😅。3人6件行李🧳放到第5件行李時後車廂已滿,原本以為會佔用內座位上置放,司機帶著詭異的笑容帶我到車子前打開前蓋愛💚完美啊~👍(電動車前面還有置物空間)。「全球品牌都會變綠,遲早而已。」(2006葛雨露)。十多年來綠色創新已帶來許多產業轉變。原本荷蘭機場裡排班的計程車已從賓士換成了特斯拉,深圳機場福斯排班車也被比亞迪取代,前幾年拿現金排隊搶貨源的免洗餐具與吸管工廠也已經逐漸關門倒閉。
「到了2020,若您的品牌與綠色永續無關,我會問您是否有競爭力;2030我會問您還是否還存在?」 葛雨露
這趟節能舒適安全的旅程(而且比機票便了1/3費用),此後我決定之後公司公務車與家裡新購車都換成電動車。
#TogetherGreener
雨露 拓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詩.聲.字】
永無止境的環島旅行 ◎鯨向海
那時候想要的東西
通通踩在腳底下
我們想著,所謂幸福
也不過就是這樣吧
沿著海岸隨手盜取
一片最美的風景
騎到一個拐彎處
就跳下來,倚著山岩
像伊索寓言裡兩個旅人
共寫一首詩
冬天要防止寒流
讓我們的腳踏車抽筋
夏天避免中暑
整座海岸倒在我們身上
車後掛著昨晚濕掉的內褲
臉上有拓下來的唇印
愛情不說一語
進入了嚴謹與絕美的架構
你知道嗎,戀愛的詩人有很多種
最厲害的就是
不寫詩的那一個流派
這時候
雨嚴肅地下在我們的鏡片上
前方起了大霧
但是親愛的
這時代本該一無所懼
才能繼續存活
彷彿神仙踏雪
在海拔三千公尺的攤販前停下來
共吃著一碗100元,沒有達到沸點的泡麵
那時,松雪樓外
有鮮紅色的朱雀
我們蹲下來堆雪
小旅社裡
水龍頭都結冰了
我們也不能再任性地寫完詩
就流淚
那是一生最寒冷
卻最溫暖的記憶
我們兩人三腳緊緊裹在五層毛襪裡
雪意從腳底不斷滲進了體內那個永恆家園
遠方一群學者
喝茶吃鬆餅在大禮堂討論
台灣島史
我們散步在這多風雪的地方
防範輪狀病毒的侵害
坐火車離開了春天
坐船離開了午後咖啡店外的雷陣雨
在風頂放開了手
開始往下滑落
像兩片勇敢的落葉
就在那年的南橫
兩顆心一起攀上了啞口,那記憶的公路所能蛇行過
海拔最高的地方
從此我們不再說話
整個秋天
一大片壯麗的風景
頹萎在彼此心裡
前方還有一個險降坡,
兩個落石區
那個瘋狂迷戀你的我
在那年多風的山道上
騎著21段變速的腳踏車
從沒有回來過
而你
還坐在那山道上嗎?
-
◎作者簡介
鯨向海,精神科醫師。
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犄角》、《A夢》。
散文集《沿海岸線徵友》、《銀河系焊接工人》。
-
◎「詩.聲.字」特約撰稿人 盧真瑜( 無端字真) 賞析
〈我們本該一無所懼〉
「台灣」,或者「臺灣」到底該是甚麼呢?或許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它是一個孤島,也是一個寶島,它是一個邊緣,但邊緣又可以是中心。詩人以「永無止境的環島旅行」為題,來說明甚麼是個人之於臺灣,又或是臺灣之於個人的意義:
在詩的開端,詩人以抒情的口吻說明甚麼是那時候「我們」想要的幸福。接下來的第二節,他透過踏腳踏車時的所見,記錄環島旅行時的感受。他形容我們是「伊索寓言裡兩個旅人/共寫一首詩」。在心言志,發言為詩,第三節時詩人形容愛情不言不語,卻可進入了嚴謹和絕美的架構裏面。那是甚麼架構,令愛情以一種很奇特的面貌存在?詩人沒有解釋,卻饒有趣味地說「你知道嗎,戀愛的詩人有很多種/最厲害的就是/不寫詩的那一個流派」。為什麼不寫詩的戀愛的詩人是最厲害的呢?詩歌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第四節成了整首詩的轉捩點。詩人先指出他們現實面對的問題:下雨令他們的眼鏡充滿着雨點,前方都是大霧,他們應該前進還是後退,何去何從?於此,雨霧變成了譬喻的一種,時代的難關到底是什麼?在詩人生命中,或者在臺灣的政治環境裏,都一直充滿着風霜雨露,但面對這些迷惘不清的前景,詩人說:「但是親愛的/這時代本該一無所懼/才能繼續存活」。
是啊,一無所懼,因此在詩的下半段,詩人的語言就變得哀傷──「我們也不能再任性地寫完詩/就流淚」──而勇敢,那怕勇敢得像「落葉」,只能一往無前但仍然前行。以後寫完詩,再不能任性地想要流淚就流淚,面對風雨雪意,淚水和水龍頭一樣,都結冰了。這時詩人話鋒一轉,說這是寒冷卻最溫暖的記憶。即使雪意從腳底滲進體內,但體內的永恆家園卻擁有着溫暖,而那永恆家園──是我的心,是你的愛,還是臺灣?
詩人不回答,卻曖昧地跳躍到另一個場域,說:遠處有一群學者,在喝茶、在吃鬆餅、在大禮堂討論臺灣島史。歷史和愛情互相交錯,詩人形容他們散步、坐火車、坐船、放開手、往下滑落,從此以後,他們都不再說話,只將整個秋天,整片壯麗的風景頹萎在彼此的心裏,像象徵愛情的無疾而終和注定的悲劇收場。最後,詩人說「那個瘋狂迷戀你的我」從沒有回來過,仍然停留在當年,好像在懷念那一段逝去的愛情,然而這是單向的,他不知道對方是否仍然記得這段回憶,因而追問:那個會陪着我環島旅行的你是否還坐在山道上?
如果回過頭去看詩題,「永無止境的環島旅遊」中有什麼沒有止境?到底是愛情,是這個時代要一無所懼才能活着的時代問題,還是作為永恆家園的臺灣本身?這時候,我們發現,臺灣既是詩人的家,但詩人卻同時是臺灣的旅客,他是歷史的組成部份,但卻沒有方法建構這個地方的歷史,甚至我們將想像延伸,這個遠處可以是臺灣以外的地方,所以連臺灣人也沒有方法書寫自己家園的歷史。因此,沒有止境的環島旅遊,就像詩人在臺灣的生活,每一天都像在異地旅遊,自己像異鄉人一樣循環往復,永遠糾纏在這個他所熱愛的地方。
在這個理解下,第一節便有另一重意義:「那時候想要的東西/通通踩在腳底下」,所謂幸福,或許就是臺灣在臺灣人的腳底下,無論面對多少壓力,只要一無所懼,便能夠繼續生存。
-
美術設計:@arteditor053
圖片來源:宇軒拍山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詩聲字 #台灣 #鯨向海 #永無止盡的環島旅行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6/2020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