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教室:世界最難攀登也無人成功的山峰:卡瓦格博峰(太子雪山/梅里雪山)
只要講到中印巴不丹邊界時,一定會發現怎麼一大堆都是拉(La),還有到處都有崗日(Kangri)。其實這是藏語音譯的結果。La是山口,Kang是雪,ri是山。Kangri就是雪山。像錫亞琴冰川得名自主峰:Sia Kangri(Sia雪山)。福編沒學過藏語,但看到那麼多 La 與 Kangri,好歹也會去查一下吧。
不過今天教室講的既沒有La,也沒有Kangri,是上上篇講到錫亞琴冰川士兵常感覺到靈體時,有人提到的「不眠山」,該山就是從沒人攀登成功的卡瓦格博峰(該山又稱梅里雪山,但那是解放軍測量隊將錯就錯的結果)。該峰是當地太子雪山十三峰中最高峰,海拔6740公尺,但也傳說統領群山,被稱為「雪山之神」。
卡瓦格博峰也是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區的八大神山之首。每年大批藏傳佛教信徒千里迢迢到本地轉山,時間長達1~2周,在山腳至山腰轉山,全部餐風露宿,但他們卻一步一叩,展現世世代代的虔誠。若逢藏曆羊年(傳說卡瓦格博峰的本命年)轉山信徒更是暴增。
但藏傳佛教信徒最高到4500多公尺高的說拉埡口,絕不能有攀登的念頭。(BTW,在衛藏地區的藏語中,格博是「爺爺」的意思。)
☆☆☆☆☆☆☆☆☆☆☆
我知道有人一定不信傳說,我先就科學上解釋為何卡瓦格博峰居然成為地球上除南極洲山峰以外,極少無法攀登的山峰:
1.該地有個奇觀叫三江併流:金沙江、怒江、瀾滄江靠得非常近,平行併流。這其實來自一個特點,太子雪山是青藏高原的東南末端,過後地勢急遽下降。
2.太子雪山既是青藏高原的東南末端,正面臨印度洋季風吹拂,導致當地降雪量特大(冰川、冰層流動快)
3.高空西風遇帕米爾高原後開始分南北股,北沿岡底斯山,南沿喜馬拉雅山,在青藏高原末端重新合流,配合印度洋海風,易產生大小氣旋與渦流,天氣幾乎不可能有長時穩定。
4.卡瓦博格峰緯度偏南,降雪量大但底下融雪量也大,冰層極度不穩固。
5.山形陡峭增添難度,也增加雪崩機率。
6.山相對落差極大,雖然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公尺,但從起登處到山頂海拔落差4700多公尺,上上下下落差超過5000公尺。以珠穆朗瑪峰為例,車行能到的大本營是5300餘公尺,落差3500公尺。
******************
傳說在松贊干布時期,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歷經八大劫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剽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象徵,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
故卡瓦格博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藏族認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統領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則統領整個自然界之所有。在卡瓦格博山下,你不能談論一切細微之處的美麗,因為對任何出自自然的微瑕之美的言語稱讚都僅僅讚美了卡瓦格博山神統領的整個自然界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而這些都是對卡瓦格博山神的不敬,也是對廣博而和諧的自然的不敬。
其實福編的想法,科學和信仰並不衝突,正因為卡瓦博格峰的氣候與地質條件如此險峻變化多端,法力最大的山神才會選擇居住於此。
當地有傳說觸怒山神,要被留在山中7年,1991大山難的罹難者,1998年隨冰河移動下了山腰被民眾發現,真的被留了7年。
******************
外地人到卡瓦格博,最適合到3000多公尺高的飛來寺遠觀「日照金山」,當地也這麼說「如果卡瓦格博願意讓你看見,雲霧就會散開,如果卡瓦格博不願意讓你看見,風雲馬上罩頂」。
福編相信,人可以不迷信,但不要鐵齒。其實網路流傳的不眠山還是虛構的,因為三支救援隊(中國聯合救援隊、日本聯合救援隊、西藏當地登山協會隊)並沒有如小說再發生死亡,但救援隊是抱持著畢恭畢敬的心情上山尋找失蹤者,沒有登頂的打算。或許因為如此神山才沒有再次發怒,但神山連讓救援隊上山都不准(三支救援隊只有純藏人隊抵達一號營地)。
2001年,德欽縣人大常委在當地藏人與自然保護者共同呼籲下正式立法,不再允許在卡瓦格博進行登山活動。但之後獨立探險家高家虎冒險探勘,雖然找到不少1991大山難受難者遺物,但他本人也在2011年冒險嘗試攀登後失蹤至今。
當年找到遺物後有成功洗出一張趁著天氣好時,登山者在3號營拍攝攻頂前的照片,有誰能想像沒多久,當地就狂風暴雪,根本無法行動,更在不久之後,就發生掩埋17人的超大雪崩?
*******附錄:不能登的卡瓦格博山山難大事紀***********
1990-11-27 中日聯合登山行動開始
1990年12月,中日聯合登山隊逐步建立了一、二和四號營地(C1、C2、C4),但在建立三號營地(C3)的選址問題上,中日雙方發生分歧。中方主張,營地應該建立在遠離山脊的地方,以避開雪崩區;日方認為,為了登頂節省體力,三號營地應該盡可能接近山脊中部的四號營地。最後,井上隊長決定採取折衷方案,三號營地選擇在中方意見和日方意見的中間位置。
1990-12-20,中方隊員段建新在二號營地觀測到三號營地附近的一次中型雪崩,該次雪崩幾乎危及到三號營地,但也讓登山隊降低戒心(已經崩過了,所以放心點,但我認為這是神山的第一次警告)。
1990-12-28中午,突擊隊5名隊員接近主峰背後的山脊,到達6200米的高度,但在突擊隊到達6470米的高度時,山頂天氣突變,暴風雪令衝頂行動受阻。下午4點,井上隊長命令放棄,但因風雪過大,突擊隊無法撤回三號營地。晚上10點15分,暴風雪停止,11點13分,突擊隊順利撤回三號營地。因已有第一次衝頂的經驗和實地觀測,登山隊判斷再次衝頂已經沒有大的困難,登山隊全體17名隊員(中國6名,日本11名)在三號營地待機。
1991-1-1,計畫登頂。但山頂從12月29日開始發生的暴雪沒有停止過,登山隊行動受阻。
1991-1-3-2230,大本營與三號營地之間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話,山上隊員表示積雪已經超過160cm。之後失去聯繫。
1991-1-4-1000,大本營向位於昆明報告求援。暴風雪雖然停止,搜救行動開始。但由於沒有合適的加油點,成都軍區派來的直升機無法展開搜救。
1991-1-9、16、20,中國登山協會、西藏登山協會和日本救援隊分別趕到,但搜救暴風雪再次發生,兩支救援隊嘗試多條路線上山均告失敗,僅有西藏登山隊成功到達一號營地,但也無法繼續前往二號營地。
1991-1-9,神山突然在解放軍空軍偵察機接近時散開雲霧,讓他們拍到三號營地的30萬噸暴雪堆積(所以當時大概已知登山隊已因雪崩遭難),彷彿是神山短暫地展示祂的神力。但偵察機再回頭雲霧又再度壟罩。
1998-7-18,當地牧民郭先生發現登山隊遺物與部分遺骸。
===================
#有人問為何這些登山隊都要選冬季攀爬?#因為當地夏季冰川因山下融凍而流動更快,更沒有攀登的可能。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雪山 最大 山難」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最大山難、韓國山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最大山難、韓國山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雪羊視界Vision of a Snow ram - 《 遇難47天不死不是奇蹟 的評價
- 關於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奇萊山ptt 的評價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後五天,邀請大家一起對開放山林政策提出建言!
下週一9/30日,行政院即將舉辦開放山林記者會,雖然對於地點我頗有微詞,但我仍非常肯定現在的政府對於山林管理的積極態度,讓官與民之間不再是對立,而漸漸成為合作的關係。
這邊是行政院所設立的「登山活動管理事宜」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每一個人,現在看到這篇貼文的你,都可以上去針對5大項目留下你的看法喔!他們一定會看到的,但重不重視,可能就得看同一個建議是不是有很多人重複提過囉!
在這邊邀請大家,把握最後五天提出對於未來台灣山林管理的看法!
---
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非常簡要,因為以前實在講太多次了,而目前大方向也和我的理想差不多,而有些我知道已經在進行的,也不再多加贅述:
*開放山林,有效管理
1. 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境開放,擎天崗恢復古道路線不再封山,開放攀岩、溯溪與越野跑,不再站在政府施政的對立面,成為台灣封最大的國家公園。
2. 登山路線不設立無謂的管制措施,管理回歸到國家公園專業,以「基於調查報告的事實證據」,規劃恰當的路線人數承載量。而不是像現在,山屋幾床就只開放幾個名額,這是不對的,單日往返人數可以再提升(如玉山)。
更不能以任何「危險」為理由,長期封閉登山路線,若有封閉,必須訂定開放期程,顯示國家對於步道維護的重視。
3. 針對運用國家公園路線的營業行為,做出登記與管理機制,並遏阻某些惡劣團體長期以大量人頭抽籤、與人頭佔床位、技術性迫降浪費雪北、翠池、圓峰乃至拉庫音溪山屋的現象,將山林還給所有人。但怎麼管理,就有待進一步討論了。
*簡化申請
4. 申請簡化為單一平台,只要填一次資料,系統能就自動跑完所有單位的申請,且僅有報備與總量管制功能,不再限制申請資格,如爬A才能爬B等,也不應再有雪地或急救證照、強制保險等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的限制措施。
*設施服務
5. 登山設施改善部分只有一個建議:山屋建設請停留在現有大眾路線:玉山、雪山、嘉明湖、奇萊南華、北大武、大霸、武陵四秀等,原本就原始且冷門的路線,敬請維持其原始的風貌,留給台灣山林與登山人,最後的原始況味,而不是全都變成大眾化、連假就人山人海的觀光路線。
那是不對的事,也是在開放山林的狀況下,最不樂見的情況。山屋的建設應以改善現、擴建現有山屋為優先(如新三六九就我的觀點而言,認為應增設到200床)。暫且不考慮新建山屋,讓更多的山淪為大眾觀光旅遊路線;唯有保留適當的原始性,才能留住台灣山林真正特別的美。
總之,建設要慢,要觀察、再修正、再拓展,而不是一步到位,把開發帶到所有原始的地方。
*登山教育
6. 登山教育部分,不應該只強調登山,而是「戶外教育」。並正視其必要性,將其編入國民義務教育之體育教材與課程之中,是最長遠的手段(體育課可以選擇不用考試,比較不會有把該科目搞爛的疑慮)
文化層面則是全齡教育,則透過本土登山之出版品、影像作品、舉辦活動、改善媒體看待山難的角度等方向著手,扭轉現在因被消防帶風向而不友善的輿論(只會覺得浪費百萬),讓登山成為一種值得嚮往的生活方式。
甚至,訂定行政規範,禁止任何搜救單位再大肆宣揚搜救費用,讓山難搜救的焦點偏移、並掀起仇恨,這是可行的。
*責任分擔
7. 廢止現行「不賠直升機費用,費率又高得離譜」的登山險,推出真正符合登山人需求的保險商品,並且廢除強制保險的任何規定,讓保險回歸市場機制,而非成為特定人士獲取自身利益的手段(如與消防單位掛鉤,搜救請求金額訂得剛剛好符合保險額度,並且透過消防單位放消息「推薦」給心急如焚的家屬宣傳「加速搜救」的手法,非常可恥,也是強制保險的制度下,一定會出現的弊端)
只有正常的機制,能保護消費者。政府介入過多,規定強制的下場,慘的不是保險制度本身,就是消費者的荷包,肥的永遠只有中間的藏鏡人。
喔對了,日本的直升機保險超級無敵便宜的,可以參考一下人家是怎麼做的,雖然那也是因為市場大才便宜,但人家從來也沒強制過,對吧?總是一個可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強制定一個爆幹貴的要大家保,台灣人長得不像盤子,謝謝。
8. 廢除強制考取急救證照才准上山之規定,急救證照與登山安全幾乎無正相關,絕大多數山難發生的原因是迷途,根本不是急救證照所學內容能改善與預防。
請重視國人的登山權益,不要再強制考取和登山安全幾乎無關的證照上山,那是官僚的證照主義,無法改善登山安全,並且浪費人民的時間與金錢。
世界上更沒有「任何」國家,是強制人民考取「急救證照」才能上山的。這樣的制度存在的一天,就是台灣的登山環境一天的恥辱,更無法真正實現「開放」兩字。
---
以上就是我的簡短建議,好像也不怎麼簡短,謝謝大家耐心看完~
順帶一提,假如你真的不知道提什麼建議,又認同上面8點的話,歡迎複製相對應的點貼上對應的頁面喔~討論越多,力量越大!謝謝大家對於山林管理的關注與努力,有你們真好!
自由山海這條路,讓我們永遠的走下去吧!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21 天【巴基斯坦】
日記 019「世界最危險公路」
遲了一天總算還是來了,Fairy Meadows。
Fairy Meadows 如其名是片童話般的原野,海拔 3300 公尺。
從這裡可以近距離看到世界第八高峰,8126 公尺的 Nanga Parbat,在烏爾都語中是「裸體之山」的意思,因為附近沒有能與它比擬的高山,南方岩壁標高差是世界最大,曾經發生多次慘重山難而被稱為 “Killer Mountain”。
中午抵達登山口,幾輛吉普車已經排隊等著載客上山,
大部分人會搭乘一小時的吉普車上山再開始登山,一輛吉普車來回公訂價約臺幣 1600 元,完全壟斷,不能開自己的車上山,
這對我們兩個窮酸鬼來說實在太貴了,還好遇到一群從伊斯蘭瑪巴德來的男生,他們有七個人,一輛車坐不下正好跟我們一起拼成兩輛,這樣我們的車資就可以節省一半了,
他們本來只有計畫住一晚,但為了跟我們一起下山,當場決定多待一晚跟我們一起爬到最高的 Nanga Parbat Basecamp。
吉普車一圈一圈繞著山壁爬升,山路很窄,完全是根據吉普車的寬度開鑿的,沒有絲毫多餘的空間,
往下看是兩千多公尺的垂直山壁,如果稍稍偏離方向就會直接摔到谷底最深處,完全沒有緩衝的坡度,
感覺很像在賽車遊戲裡才會看到的場景,上坡、下坡、轉彎的時候只要車身有一點點倒退就會讓我很慌張,尤其會車的時候我感覺心臟都快跳出來了,一路上拜託不要再有會車。世界最危險公路的稱號當之無愧,一小時的車程像是過了一世紀,甚至還有點後悔來到這裡。
不過除了我,其他的人倒是都一派輕鬆,Scott 很興奮地不斷拍照錄影,前座的巴基斯坦朋友 Abdullah 和 Nomi 跟司機聊得很起勁、手舞足蹈的,我倒是比較希望他們讓司機專心開車,兩隻手好好握緊方向盤。
吉普車開了一世紀,好不容易抵達登山入口,我真的有劫後餘生的感覺,至少接下來的路自己走好像比較安心一點。
從這裡爬到 Fairy Meadows 大約需要兩個半小時,雖然一路爬坡但並不是太困難的路,可能是海拔太高、或者一開始急著上山沒調整好呼吸和步伐,才走 15 分鐘我就已經很累了,甚至還希望經過的人都不要跟我打招呼,因為我真的沒力氣跟他們說嗨。(上山的時候會有警察陪同外國人,但他可能嫌我們走太慢又一直休息,後來就默默消失了,有點傷心。)
其實這段路程也可以騎馬上山,一路上遇到的女生也都騎在馬背上拍照滑手機。可能因為我看起來快死了,很多路人建議我應該騎馬,也有些人很好心地想幫我把背包背上山。
不過我都拒絕了,大老遠來到這裡還是想自己走完,至少想撐到自己的極限,總覺得靠自己的力量看到的美景會更有價值。
花費三個小時、耗盡氣力地終於抵達 Fairy Meadows,在半路極力說服我跟他一起騎馬的路人看到我很驚訝,他說不敢相信我自己爬上來了。
征服險峻峭壁後看到的是一整片大草原,獨棟小木屋整齊排列,彩色的帳篷散落之間,有馬、有驢、有羊,真的就像童話故事一樣。Nanga Parbat 就在眼前,往前延伸的冰河看不到盡頭。
太感動了,本來還後悔沒事為什麼要來這麼危險的公路、為什麼要辛苦登山累死自己,但在看到雪山和冰河的瞬間感覺一切都太值得了。
跟我們一起搭吉普車上山的巴基斯坦朋友升了營火,邀請我們和他們一起烤肉,
他們的年紀和我們差不多,21-26 歲,全是表兄弟,甚至還有叔姪組合。巴基斯坦的家庭連結很緊密,大家族通常都會住在一起,和自己的表兄弟姊妹結婚,假日也經常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度過。
夜晚很冷,我們圍在營火旁取暖,他們很好奇我們對巴基斯坦的看法,也很好奇臺灣與我們旅行過的其他國家,他們知道巴基斯坦在國際間的名聲不好,所以特別關心我們是不是對巴基斯坦留下了好印象、在旅程中有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我們沒帶什麼東西上山,本來今晚不是吃餅乾就是吃泡麵,這時候吃到熱騰騰的烤雞和薄餅真的太幸福了。
「今晚不要從你的口袋拿出任何東西」Nomi 說。甚至連我們要買礦泉水他們都堅持幫我們付錢,因為我們是他們的客人。
晚餐結束後他們把我們送到小木屋門口,因為怕我們危險。(其實只有五分鐘路程)
約好明天一起吃早餐、一起上山,雖然只是因為省錢拼車而湊在一起,但他們全都是真心地把我們當作朋友和家人。
認識他們真好。
2019.08.31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巴基斯坦 #南迦帕爾巴特峰 #pakistan #fairymeadows #nangaparbat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最大山難、韓國山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 ... 的推薦與評價
雪山 又傳出山難,今日下午一名山友在爬雪山東峰時高山症發作,透過友人向台中市警察局報案,轉由消防局向國家搜救中心申請直升機前往救援, ... ... <看更多>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雪羊視界Vision of a Snow ram - 《 遇難47天不死不是奇蹟 的推薦與評價
只有良好的登山教育和完整的搜救收費體制,才能真正減少山難發生,幫助登山運動正 ... 領路的能力,相對一個從未去過尼泊爾山林的年輕人,嚮導絕對能提共最大的幫助。 ... <看更多>
雪山 最大 山難 在 最大山難、韓國山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 ... 的推薦與評價
雪山 又傳出山難,今日下午一名山友在爬雪山東峰時高山症發作,透過友人向台中市警察局報案,轉由消防局向國家搜救中心申請直升機前往救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