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中國與台灣同時流行著一個說法,現在的社會有三種性別:男性、女性以及女博士。這樣的說法點出了除了傳統的生理、社會因素區分性別之外,還多了一個工作與職業生涯因素創造出來的性別分類。當然,這個網路流傳的說法主要是希望指出高學歷女性在當代華人社會所面對的困境,她們的困難不是傳統男性或女性所面對的,而是一個新的必須兼顧學術、職業、工作、家庭、婚姻、情感等面向的艱難挑戰。當我們認為當代社會對於女性越來越開放,女性也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力時,高學歷的女性卻會面對「不得不」選擇學術、職業的一邊,或是放棄學術這一面去追求家庭與感情的那一面。這樣的選擇困境並不是被明文規定的性別歧視,但是透過一些工作指標、投入心力等要求,華人社會的高等教育機構仍舊以一種掩蓋的方式讓男性與女性工作者產生了選擇上的差異。為什麼高學歷男性就在學術事業或家庭只能擇一投入,而高學歷女性卻往往必須做出選擇呢?
小編今天要分享的文章,就是討論高學歷女性在職場性別不平等的文章。同時,我們「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也即將於9月初舉辦一系列關於女性、人類學以及職涯的講座活動喔!尤其是今天推薦的關於女性職場平等以及女性職涯規劃與性別議題的內容,將會邀請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林宛瑩來進行講座,千萬不要錯過喔!系列講座的訊息請參考貼文最下方。
———————————
有許多學術女性,面臨不同的掙扎,分別在光譜的兩端:一種是有學術工作,但面臨建立家庭的困境;另一種是有家庭,面臨重返學術的困境。台灣看似平等,男女都可以追求高學歷,然而學術界制度面的困難,真的平等了嗎?
前陣子我和多位女科技人參與女科技人的形象影片拍攝,其中一環是錄下我們對新生代的女孩們想說的話,於是拍攝前我們邊聊天邊討論該對新生代說什麼,突然其中一位女學者說,現在女性追求學位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不在求學,而是在取得學位之後。
今天我想談談當拿到博士之後,學術女性可能面臨的困境。
我們先從成功案例講起,2019 年台灣社會學刊發表了一篇「做學術、做媽媽:學術媽媽的建制困境、協商策略與智性母職」的學術論文,紀錄學術媽媽的專業掙扎和家庭責任上的掙扎與努力,普及版也發表在女科技人電子報第 152 期《專題報導》專欄。
學術專業對時間和心力的需求非常大,博士期間只要專心學術,有時當助教協助教學,但若在大學裡找到專任教職工作,前幾年往往都在忙教學、指導學生、學校行政事務,很難有力氣好好做研究。
但偏偏大學教師的升等,是以學術產出為主,助理教授被現在沉重的學術發表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但當媽媽又是另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上述學術媽媽都是女超人。
學術媽媽固然忙碌,但她們象徵某種成功經驗,有許多學術女性,面臨不同的掙扎,分別在光譜的兩端:一種是有學術工作,但面臨建立家庭的困境;另一種是有家庭,面臨重返學術的困境。
雖然有些女性很快就拿到博士學位,但取得學位後可能還要經歷博士後研究和專案助理教授等工作,真正拿到一個較穩定的專任教職工作,已經是幾年後的事情,但現在助理教授苦於期限內升等制度的壓迫和不穩定性,時間壓力一直都在,男性沒有生理時間的顧慮,但女性很快就進入生育年齡的尾端。
台灣父系社會對傳宗交代還是有所執著,過了四十歲,即便伴侶願意沒有孩子,那也得看家族接不接受,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每個系所幾乎都有不同世代單身未婚的女教授們,誰都不想去當家族沒有後代的罪人。
有些女老師幸運有家庭,但沒孩子,不是因為樂當頂客族,而是女老師因壓力太大生育困難;我也有女學者朋友提到,前些年她和老公都是年輕助理教授,升等壓力很大,她們共同決定選擇工作不要小孩,但這不代表她沒有遺憾。
學術工作的聘任是殘忍的割喉戰,只看學術發表篇數,一兩年的中斷,基本上會連博士後研究員或專案助理教授都申請不上,因為男性競爭者不會有發表的中斷。目前台灣沒有協助女博士回到學術界的機制,因此很多女博士生育後面臨回不了學術界的困境。
我剛收到另一位女學者朋友,生育後努力了七年,終於拿到了第一個一年的工作合約。七年,人生有幾個七年可以這樣消耗等待。另外,我也有看到前輩以「個人因素」從專任教師辭職,以捍衛有家庭的權利,但這是個人因素嗎?還是集體的掙扎?
我們需要制度性的改變,保障學術女性安心建立家庭和增產報國所面臨的困境。但在制度結構有所改變前,每一位女性學者都在用自己的生命進行一場革命,祝福大家革命成功!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6162
——————————————————
百工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先加入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歡迎大家按讚分享留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國103年10月,臺灣各地眷村文化的工作者及相關學者專家,組成「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簡稱「眷盟」);108年6月,眷盟與以社區營造起家的「台灣種子文化協會」合併,成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工作最重要的溝通平臺;109年4月,「台灣種子文化協會」正式申請更名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並發行創刊《眷村...
雲 林 展覽 申請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作」在今天不光是獲取經濟來源的手段,其實也展現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位於不同性別人生發展的態度。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日本推動女性就業所面臨的挑戰,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女性職涯發展上又有哪些社會文化的背景因素。
馬上要登場的《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邀請到不同職業類型,又都有人類學經驗的三位女性來分享他們的職涯與女人人生。想要探索自己職涯可能性的讀者們千萬別錯過囉!
————————————
改變傳統
家庭主婦重新就業,很大的問題出在日本老舊僵化的聘僱制度,日本職場上終生聘僱的企業文化雖然到今天已經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凖則,但各大企業仍然在每年春天畢業季節時聘僱大學應屆畢業生,提供終身工作機會。
如果你錯過大學應屆的就業機會,那麼就很難在第二年申請工作,生涯中如果出現一段空白,你的履歷表就不會受到僱主青睞。
不過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改變傳統的終身聘僱方式,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決定不進入知名企業,而選擇不同的職業生涯。
凱西·松井(Kathy Matsui)原本在跨國企業高盛集團工作,如果願意應該能夠做一輩子,但是她決定離開高盛自行創業,建立了自己的創業投資公司。
她表示,希望日本傳統的聘僱文化能發生根本改變,因為真正的人才不會甘願一輩子為大型企業賣命,人才需求不夠的時候,僱主自己必須要改變才能找到適合的求職者。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58397603?fbclid=IwAR001yXDhKGldsDiAhGqlXAc2LVd0hfB8OTmubhsHCmM-7Dv-UWxq083tUc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參與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 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雲 林 展覽 申請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個月最震驚國際的非阿富汗美軍撤離帶起的阿富汗政府投降、塔利班政權重新控制阿富汗,以及眾多阿富汗人民擠在機場試圖以生命為代價離開阿富汗的新聞。先不管塔利班政府將實施的政策舉措如何,這次的美軍撤離帶起了一個很大的倫理爭議,那就是過去協助美軍或各國使館的阿富汗僱員,他們等同於被僱主拋棄了,他們很有可能面對塔利班政權的「叛國」指控。這樣撤離卻丟下當地合作伙伴的倫理缺失,極有可能讓這些國家(尤其是美國)未來不再對各地有意願合作的當地人產生吸引力與說服力。小編今天要推薦的文章就是試著從美國官僚式、漫長且機率極低的「特殊移民簽證」來討論這個話題。
———————————
「美軍總會保護『自己人』...但這包括阿富汗人嗎?」死鬥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在過去一星期以極度魔幻現實的方式,在全世界驚恐見證下象徵式地劃上句點。然而,對於那些自認被美國拋棄的阿富汗人——尤其是曾為美軍與西方盟邦賣命工作的「阿富汗朋友」——來說,無止盡的亡命之途才正要開始。
2021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於發動全國總攻的短短十日內,閃電擊潰阿富汗中央政府。首都喀布爾「無血開城」、總統甘尼(Ashraf Ghani)落跑走人、美軍與西方盟軍加速大撤退,大批恐慌的阿富汗人,自15日起陸續湧入唯一逃生出口的喀布爾機場(KBL),粗估至少上萬人。在這些備感遭美國與西方背叛的難民之中,尤其被塔利班視為「美帝走狗」、處境格外尷尬危險的,是那些曾經為美軍與西方盟軍冒命工作的阿富汗籍隨軍翻譯、使館雇員、情蒐人員...等。
令人瞠目結舌的「災難式撤離行動」,也迅速激起了許多美軍退伍老兵的怒火與自發性施壓救援,希望能在兵荒馬亂的最後時刻裡,拚了命地施壓美國政府:一定要全力救出這些曾經陪同美國大兵出生入死的「阿富汗戰爭翻譯」。但就算如此,白宮、美軍高層與五角大廈卻都無法承諾混亂的現況:「美國會撤出所有美國公民...但其他的朋友,我們只能盡力。」
儘管華府長年試圖透過「特殊移民簽證」(SIVs)相關制度,有限開放為美軍工作的阿富汗人申請難民庇護、逃往美國,但繁複的官僚程序、冗長無盡的審查、難以自證的忠誠與清白,終究只為總數龐大的「阿富汗之友」,打開小小一扇的庇護窄門。
美國深知撤退後,那些替美軍賣命的阿富汗人恐會喪命於塔利班治下的「帝國墳場」,為何仍選擇「拋棄」他們?如今塔利班再度攻下阿富汗全國,卡在美國與塔利班之間的「阿富汗棄民」,又該怎麼活著等到「自由女神」的庇護呢?
本週《重磅廣播》也特別邀請轉角前編輯糖蜜與我們談談,她近期因緣際會訪問一位曾任美軍口譯員的中東難民——他們為何冒命替美軍工作?尋求庇護之路又是如何艱苦漫長?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5687498
—————————————————————————————————
特別邀請您參加
【夏季企劃|跨世代女「人」交流|】
#先來參觀線上展覽再聽超精彩講座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天下總編輯・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雲 林 展覽 申請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民國103年10月,臺灣各地眷村文化的工作者及相關學者專家,組成「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簡稱「眷盟」);108年6月,眷盟與以社區營造起家的「台灣種子文化協會」合併,成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工作最重要的溝通平臺;109年4月,「台灣種子文化協會」正式申請更名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並發行創刊《眷村》雜誌,由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擔任發行人及總編輯。
《眷村》雜誌創刊號封面故事,是從眷村的起源1949年談起。 2019年是政府遷臺70週年紀念,但是政府部門並不熱絡,民間卻有所感,辦理了2檔重要展覽,「封面故事一九四九」專題,即仔細剖析在媒體上只有極少篇幅報導的展覽:「逆旅‧一九四九臺灣戰後移民文學展」、「回到1949—中華民國渡海七十週年紀念文物展」。
臺灣地區曾經有近千個眷村,近年來已漸被拆除殆盡,目前僅餘13個眷村保存區,以及零散具有文資身分的獨棟眷舍,兩者共計約50處。在民國96年,謝小韞與一群眷村夥伴攜手共同催生《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修正案,讓眷村在土地的保存及相關經費的編列上,取得正式的法源。這項得之不易保留下來的13個村子,到現在還有一半停留在閒置階段;本期專題「眷村事」,即報導全臺各地的眷村夥伴如何堅守自己的家園,努力維護眷村文化的故事。「眷村論」專題,則探討政府主管單位對眷村文化保存的問題。「榮民‧榮眷」專題,則是榮民榮眷基金會的在地工作成果。「也是臺灣村」則是要一窺「類眷村」的面貌。「有關離散」則是介紹與眷村相關的藝文消息。
眷村雜誌創刊號的作者,囊括近年來卓然有成的眷村文化及臺灣史工作者,依序有:清華大學教授楊儒賓、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資深紀實報導者張夢瑞、桃園市眷村故事蒐集站計畫主持人陳翠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理事長魯紜湘、《翱翔天際-虎尾的天空1936~1958 》作者霍鵬程、南瀛眷村文化館館長金冠宏、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孟繁珩、國立臺東專科學校副教授顧超光,空軍三重一村保存營造計畫發起人董俊仁,以及化南萬興願景團隊召集人陳淑美。未來,眷村雜誌也將廣邀臺灣各地眷村文化工作者,一起探討眷村文化,也向眷村事務的主管機關提出專業的建言。
1949年造成的臺灣眷村,是動亂時代的人間悲劇,但是否也成就了今天臺灣的豐富面貌?眷村雜誌的出版,象徵眷村時代改造的開端,也是民間對眷村文化保存集結的力量,眷村雜誌期待所有關心土地家園,以及臺灣多元文化發展的您,一起來參與。
雲 林 展覽 申請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聖神修院Holy Spirit Seminary是香港一座富歷史的神學院,位於香港黃竹坑惠福道6號,原址屬創辦於1931年的華南總修院South China Regional Seminary / Regional Seminary of South China。該院於香港日治時期曾一度停辦,復辦後又因大陸政權更迭,華南地區沒有修士前來而停辦。羅馬教廷傳信部於1964年將華南總修院移交予香港教區管理。同年,原址位於薄扶林太古樓、一塊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所捐獻的土地的聖神修院遷入華南總修院原址發展。華南總修院三十四年間共有230位畢業生成功晉鐸,第一批晉鐸的神父有馮息堯、劉榮耀和葉蔭雲(於1934年晉鐸)。眾畢業生當中出了一位樞機(前香港教區胡振中樞機)、一位總主教(前古晉教區總主教鍾萬庭總主教)、十五位教區主教或輔理主教。具有主教職務而未曾有主教職份(如監牧、教區長或教區署理)的畢業生則有七人。有不少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之前晉鐸的中國神父後來回到中國大陸服務,有一些在1949年之後才來修讀的修生也有不少在學成後返回國內。到了1950年代,不少學成後的修生不能返回中國大陸,故留在香港,一部份的神父名義上仍屬原有的教區,工作上則借予香港教區,而他們的生活費則由原本的修會負責。到了1970年,香港教區主教徐誠斌主教宣布歡迎所有居於香港的華南總修院畢業生全部改屬香港教區聖職班,華南總修院畢業生外借予香港教區的情形才告結束。華南總修院的畢業生除了外借予香港教區一途外,亦可選擇轉往其他教區,不過不同於一般的例子,華南總修院的畢業生若要轉往其他教區,除了要有本人、舊教區及新教區的同意外,亦要有教廷傳信部的同意。現時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為一般教友提供神學學士學位課程、哲學學士學位課程及宗教學學士學位課程,課程收費每年為港幣9000元,或以每學分400港元計算。在碩士課程方面,聖神修院亦為所有天主教司鐸、終身執事、修女、會士、修士和教友提供神學碩士學位課程,但申請者必須先擁有「榮譽」(Cum Laude)神學學士學位;而不符合此條件者,將由校長成立之入學委員會決定是否接受其申請。每學分收費為港幣450元,不設旁聽。準備晉鐸,而無意立即繼續神學碩士課程之教區修士和修會修士亦可以考慮報讀牧職年課程。攻讀神學碩士課程的修士須在兩年內,以部份時間形式修讀必修科中之主要科。為了回應教區目前及日後的需要,此課程除了開放予修士外亦開放予牧民小組成員、修女、牧民工作者、傳道員及終身執事等人士。全科生最快可用一年可完成牧職年課程,課程完成後會獲授學院頒授畢業証書。修院在2009年時有修生十五名,但屬天主教香港教區的只有十一名。2010年時有十六位來自香港、澳門、墨西哥和越南的修生。聖神修院現時除了是香港訓練天主教神職人員及供教友靜瞻修鍊的重要地方外,也為教友提供圖書館、靜舍租用等服務以及開放教區文物館予已預約人士。亦有每月一次,名為「聆風樂禱」的讀經及供一般人士參加之祈禱活動。教區文物室設於聖神修院圖書館三樓,於2006年7月9日由湯漢輔理主教主持開幕祝福禮及開放日,並於同年10月正式開放。教區文物室共有兩個展覽室,第一個用作介紹香港的教區歷史,第二個則介紹第二次梵諦岡會議之前所用的彌撒用品。
雲 林 展覽 申請 在 雲林新聞網-公所申請花燈典藏下崙福德宮展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17台灣燈會舉辦得相當成功、獲得國內、外好評不斷, 雲林 縣政府更提供機關團體 申請 花燈典藏,要將燈會的美延續下去。口湖鄉公所便向縣府 申請 "海口 ... ... <看更多>
雲 林 展覽 申請 在 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 的推薦與評價
雲林 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 雲林縣。 3902 個讚· 88 人正在談論這個。有興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