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治安敗壞,槍枝隨處可得,此刻和藹可親的蘇貞昌並不符合人民期待,更別提參拜求雨的內政部長了。最糟糕的情況是,如果蘇院長的和顏悅色是因為目前高雄市由綠營主政,治安也分顏色,那民眾寧可那個對治安嚴格要求的「酷吏」院長趕快回來吧! >
台南、台中、高雄、桃園半個月以來接連發生6件槍擊案,除了黑幫開槍逞兇,連麵包師傅都能擁槍打死2人,有南部議員感慨「全台是不是只剩我沒槍了?」;治安不斷亮起紅燈,職司治安的內政部長忙著參拜祈雨,行政院長則說突發的情殺、仇殺難免,讓人感到錯亂「難道院長、部長換人做了嗎?」
前年初台南夜店打群架,行政院長蘇貞昌為拚治安,放話夜店、KTV「再有鬥毆事件就撤換警察局長」;前年九月高雄爆發直播網紅連千毅之亂,當時的高雄市長韓國瑜要參選總統,樹大招風,中央雷厲風行,指派當時的刑事局長黃明昭南下坐鎮,警政署長陳家欽、內政部長徐國勇也先後趕赴高雄,搶盡媒體鏡頭。
最近北中南各都先後傳槍響,高雄還發生兩死槍擊案,內政長徐國勇這回沒有南下坐鎮,還跑到嘉義縣參拜,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疫情趕快過去,缺水問題能夠解決;被問到為何不南下坐鎮指揮,他以電話都有聯繫,警政署長第一時間有下去,員警辦案有效率為由,為自己的前後「雙標 」開脫。
行政院長蘇貞昌的髮夾彎就更彎了,昔日酒店打架就要換局長的嚴厲,突然變了一個人似的,被問到台南、高雄近日頻傳的槍擊案,他不再疾言令色,反稱民調顯示治安滿意度高,但突發的情殺、仇殺難免,警方已第一時間破案,非常有力,未來還是要有計畫性嚴懲犯罪集團以及擁槍、製槍者。
【重磅快評】全台只剩我沒槍?酷吏院長趕快回來吧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5306000
雷厲風行疾言厲色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從大陸減霾看『有色的眼鏡』】
一位備受師長歡迎的學生倒立走路,大家可能會讚賞他「多才多藝難怪有出息!」,但另一位本來就不討喜的學生倒立走路,大家可能會罵他「路都不好好走鐵定沒出息!」
上面是福編很小時聽過的教誨,如果人一直用有色的眼鏡看世界,再大的善意都會變殺機。
=====
最近網路上從大壩要崩潰了、馬上就要缺糧、貿易戰經濟要崩盤、世紀蝗害要進來,八國聯軍入侵統統吃書後,又找到了新的唱衰大陸話題:叫做「打腫臉充胖子不進澳洲煤結果自己停電」,然後各種「白癡、割韭菜、傷敵八百自損一萬、淘汰低端人口」。
中共大幅度喊停中國大陸進口澳洲煤是事實,但真的只是中共「打腫臉充胖子」嗎?
各位請別忘記,先前幾年冬天同樣的綠媒與酸民最喜歡講的就是「中國霾害」,但那時可是連國際環保組織也關注,大陸公衛人士也不避談的事實。為了降低冬季霾害,中共當局雷厲風行的推行諸多政策,包括強制次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提前退役、總量管制冬季鋼鐵產量、大肆補助電動車...。
之中最受爭議的還是不近人情的減煤政策,為了減煤,北方民間傳統的煤爐要封掉,煤電總量也被嚴苛的削減。
但對中共的國家發展單位而言,如果減霾可以每年少殺死500000人,就算凍、猝死5000人依舊非常划算的殘酷總量決定。
#既然要大規模減煤 #削減誰的供應 #澳洲正好開刀
強硬的減煤正好讓大陸煤碳市場出現要削減的額度,這時就產生了政策運用的空間。反正都要減煤,減大陸自產煤?還是巴西煤?印尼煤? 雖然大砍了內蒙和山西的劣質煤場,幅度還是不夠...啊!
#先前最配合川普貿易戰與制裁措施的澳洲成了最佳的出頭鳥!
換句話說,中共是為減霾害強力減煤,然後才選曾配合川普的澳洲開刀,如果真的只是為制裁打腫臉充胖子,
#為何不減天然氣 (因為天然氣符合政策需要啊!)
如果你覺得福編在唬爛,我們比較一樣是1月18日的berkeleyearth的全球空氣品質圖就可以發現
(網址:berkeleyearth.org/archive/air-quality-real-time-map/)
#大陸2021明顯比強力減煤前的2018空氣品質改善 (然後冬季的北印度一樣悲催)
正是這有色的眼鏡,才會把中共決心減少人民呼吸道疾病的決策當成笑話--BTW,我們前兩年還為了無腦反核四而增煤呢!嘆~
#福編
雷厲風行疾言厲色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版主:今日蘋果日報論壇,王丹寫了他對台北市長選舉的觀察,文中所點的議題,如果持續有看本專頁,蔡正元都有提出他的看法及政見。
王丹:台北市選什麼?
2014年02月03日00:12 進入2014年,久違了的選舉又要開始了,媒體上,私下裏,關於選舉的話題又開始多了起來。而關於年底的臺北市長選舉,我看到的無論是平面媒體,還是電子媒體的討論,以及私下聽到的討論,幾乎都是圍繞著柯文哲要不要入黨啊,馬英九會不會讓連勝文選啦,或者兩黨如何催出自己的基本盤啊等等政治策略來進行。
台北市明明有那麼多市政問題,我真的很少聽到關於具體市政的討論,很少有人願意比較和討論一下哪些候選人的哪些市政建議,對臺北市和臺北市民更好。說來說去,大家不是在選市長,是在選藍綠。
真可悲。
說可悲,是因為選顏色不選市政能力,似乎成了臺北市長選舉───也許是整個台灣的選舉───的痼疾。我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的臺北市長選舉。那一年,謝長廷,郝龍斌,宋楚瑜三個候選人爭奪市長寶座。坦率講,不僅是我這個觀選者,就是外界,大概也都不會否認,單就市政能力而言,以宋楚瑜省長任內的勤政,謝長廷主政高雄市的政績而言,他們應當比資歷尚淺的郝龍斌更強。但是選舉結果,郝龍斌大勝謝長廷,而老驥伏櫪的宋楚瑜更是只拿到五萬多票。顯然,台北市選民對於政黨立場的考量大於對於候選人市政能力的比較。這一次選舉,讓我真的相信了一句話:臺北市選市長,藍營隨便推誰出來都會贏。
但是仔細想想,這個大家都承認的事實,難道不是很可悲的嗎?臺北市號稱首善之區,臺北市民一向自詡市民素質最高,然後只要選舉一來,大家還是照樣以藍綠來作為投下神聖一票的判斷標準,這麼多年了,沒有進步。我們想想紐約,每一次的市長選舉也很激烈,但是今天回顧起來,我們都會想到朱利安尼在治安問題上的雷厲風行,想到彭博任內不顧外界抗議而整頓交通,新任市長白思豪的社會左傾政策;我們甚至也會津津樂道他們的個人風格,包括白思豪的多元家庭。但是,沒有多少人會聚焦在這些市長的政黨背景,去討論他們是共和黨的人還是民主黨的人。在一個民主化更加穩定發展的社會中,政黨背景的色彩越來越淡化,而政策主張和候選人的能力越來越成為選民最在乎的事情。而目標也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臺北市呢?
我沒有在討論候選人,候選人到了提名結束,進入選舉日程之後,一定都會提出洋洋灑灑的競選政見。這些政見一旦當選之後是否會履行也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我針對的,是媒體和選民。選舉中,有多少媒體會大幅度報道候選人的市政政策?選舉後,有多少投票了的選民說得出來他們選出的市長的具體政策主張呢?沒有。無論是媒體,還是選民,他們不在乎候選人的政見,而比較在乎的是候選人的政黨立場,以及他們的參選在政治權力鬥爭中的影響。可是明明,市政能力關係到的是選民未來若干年的切身利益,但是選舉一來,大家似乎對這些都不管不顧了。怎麼會這樣?!
我不是選民,我僅僅是一個長期住在臺北的觀察者,但是我能親身體驗到,臺北的市政還有很多可以值得檢討的地方:我住的地方不遠就是花博所在地,那麼大的地方現在利用價值很低;松山機場的飛機起降日夜轟鳴,到底要不要遷移走?已經有了小巨蛋了,是不是還需要大巨蛋,讓臺北市繼續擁擠堵塞?
臺北市長選舉就要開始了,媒體和民眾,可不可以更關心一些這些問題?可不可以選出一個更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市長,而不管他是藍還是綠呢?我沒有信心但仍有期待。
雷厲風行疾言厲色 在 善于与自己相处,在顺境中稳住自己,不骄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雷厉风行 不会畏首畏尾所谓命由己造一个人的命运如何与他自身的言行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01 说话软为何有些人明明是为对方好却总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呢原因 ... ... <看更多>
雷厲風行疾言厲色 在 玉壘浮雲的工作站- 下列各組 的推薦與評價
下列各組「 」中的字,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A)雷「厲」風行/疾言「厲」色(B)萍蹤「靡」定/鉅細「靡」遺(C)五穀不「分」/「分」憂解勞(D)「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