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資訊分享 想進一步了解,歡迎洽詢 訓練通
📢想學直播帶貨嗎?
📢想當電商達人嗎?
📢想做電子商務嗎?
📢📢數位行銷的技術全部交給你,讓你為自己帶來第一桶金💪💪
📌📌華梵大學 產業新尖兵計畫台中市課程-微電商國際行銷整合班
📢📢“29歲以下青年參訓全額免費,每月發給8000元學習獎勵金” 💪💪
📌📌📌只要您是15~29歲本國籍待業青年和夜間部學生參加本課程完成總時數達三分之一以上,政府將全額補助課程費用85,484元唷‼️💪💪💪
📢📢📢本課程可學習到台灣時下最夯的電商專業行銷能力,將讓你在未來求職或創業無往不利!!!
🔺電子商務與自媒體經營的完美組合
🔺微電商網站架設與SEO優化技巧
🔺網站數據分析與廣告精準投放
🔺社群行銷與百萬粉絲經營術
🔺商業直播與影片製作剪輯技術
🔺商品文案設計與品牌養成步驟
🔺電商直播帶貨心法與110個秘技
🔜報名傳送門:
🌸️培訓單位: 華梵大學
🌸️課程名稱: (台中) 微電商國際行銷整合班
✔️上課日期: 110/06/01-110/08/17
✔️上課時間: 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共計438小時)
✔️上課地點: 台中市中區平等街1號(台中市總工會電腦教室)
✔️參訓對象: 15~29歲本國籍待業青年和夜間部學生
✔️補助名額: 25位
✔️課程費用: 免費!參訓時數達總課程時數1/3以上全額補助(原價:85,484元)
✔️諮詢電話: 02-25912238 鄭老師或04-23125466 許小姐
✔️聯絡信箱: cce@gm.hfu.edu.tw 鄭老師
✔️報名連結一: https://forms.gle/XrZq2opuKso3QE9C9
✔️報名連結二: https://elite.taiwanjobs.gov.tw/ClassSearch 搜尋訓練單位:華梵大學
🔜若在台灣就業通報名為第一次參訓者請先加入會員:https://job.taiwanjobs.gov.tw/internet/index/agree.aspx
🌸️【課程特色】
📢 從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策略建構開始,將導引學員習得Google、Facebook、IG、LINE、YouTube平台實務整合應用的網路行銷專業能力,並融入直播電商、品牌建構、網路架站、自媒體經營、商業直播、電視購物技巧等目前最火紅的電商銷售學習,另外也安排學員核心職能與多益英文的訓練,培養學員自我職涯認識與團隊精神及國際化觀念,教學過程搭配啟發式教學與練習教學,讓學員從零開始,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獲得職能關鍵能力,為國內產業培育產業優質新創人才。
📢 資深業師與領域專家匯集多年學習心法與實戰經驗分享,幫助學員建立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能力,掌握電子商務技術精隨,進而領會網路行銷發展的樂趣與無限可能性。
📢 本班特別安排專題實作與發表,在專題老師指導之下,引導學員運用課程所學產出專題作品。除了學以致用外,您更能透過專題作品展現個人才華,讓您在求職時具備亮麗經驗履歷,穩穩抓住就業機會!
🌸️【課程內容】
1.3C核心職能-工作團隊與團隊協作、專業精神與自我管理。
2.網路行銷、自媒體、電子商務概論。
3.網路平台快速架站技巧與數位工具整合應用。
4.YouTube頻道營運策略與實務及直播實戰。
5.Facebook百萬粉絲經營技術與直播實戰。
6.IG/LINE經營技術與直播實戰。
7. Google Analytics網站流量數據分析技術與洞察追蹤實戰。
8. Google Ads與Facebook廣告投放技術。
9.網站SEO策略規劃與實務操作。
10. YouTube/Facebook/IG/LINE電商直播經營策略與專業實戰技術。
11.數位社群經營行銷與直播帶貨技巧。
12.自媒體經營策略與企業自媒體經營實務。
13.自媒體腳本企劃與影片拍攝技巧。
14.數位剪輯技巧與串流技術及商業直播實戰演練。
15.微電商品牌建構與數位行銷策略及商品文案設計技巧。
16.微電商企業經營實務與企劃書實作。
17.多益商務英文與檢測輔導。
18.微電商專題製作。
#華梵大學
#產業新尖兵計畫
#訓練通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wetk
#訓練通官網 http://www.twetk.com.tw
⚠️防疫期間本單位將加強落實分署規定之防疫計畫、以及環境清潔消毒工作,並確實執行入教室前的體溫管控及關懷。
🔺上課當天,所有的工作人員及學員皆會進行體溫量測。
🔺上課人員進出教室均要配戴口罩,並用酒精消毒手部,無配置口罩人員將予以勸導。
電視 及 新媒體 內容製作補助 在 洪孟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與新媒體時代,#NCC應考慮適度放寬對有線電視嚴格規定,給予公平競爭立基」
四年前因為電影台「舊片重播」氾濫使得政府出手管制,規範電視在 #電影節目 #戲劇節目 #綜藝節目 #兒童節目,在 #指定時段(黃金時段)#本國節目比率不得低於 2⃣5⃣%#新播比率不得低於 2⃣0⃣%,看似保障本土影視產業,但在近年新媒體大舉入侵卻不受相同法律限制,以及新冠疫情雙重打擊下,電視頻道業者疾呼執行困難並呼籲NCC適時檢討法令,為此孟楷今天舉辦「新媒體競爭下本國有線電視頻道的生存空間?」公聽會,邀集 #NCC #文化部 傾聽頻道業者訴求,研擬鬆綁不合時宜的管制,讓整體競爭環境能在同一起跑點上,對於業者、消費者,乃至於整體台灣影視產業才會有活水持續進入。
孟楷希望藉由公聽會的平台讓政府部門法令必須與時修正,了解現在消費者收看管道多元,如果漠視業界的實際運作,任何僵化的法令限制讓頻道業者「#活不下去」,也無助於提升台灣影視產業的質與量,因此做出三項結論,要求行政部門遵循:
1.請NCC研擬調整黃金時段的比例限制,以及對於電影、戲劇內容的認定是否過於嚴格的?畢竟黃金時段播放本土片立意雖是為了保護消費者、保護本土影視產業,但現今觀看習慣傾向分眾,僵化的播放限制了頻道業者的排播空間,如何回歸 #市場機制,讓業者自己去制定撥放策略,以更彈性的空間,取得保障本土與市場平衡雙贏。
2.請文化部研擬 紓困3.0保障受新冠疫情衝擊的本土影視產業的,「藝FUN券」畢竟效果有限,#有必要加強對相關業界加強補助。
3.#研議放寬節目冠名贊助的範圍與方向,讓活水挹注影視產業,有助於製作更優質的國片戲劇節目。
認真拼、用心做,我是洪孟楷,為台灣把關,讓所有本土好人才發光發熱,也為台灣影視環境盡一份最大的心力!
✅非常感謝今天所有到場的與會人士:
曾銘宗委員 陳玉珍 珍愛金門委員 吳怡玎委員 鄭正鈐委員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彭懷恩博士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 #賴祥蔚教授 緯來電影台 #鍾惠貞副理 緯來法務 #葉曉芳副理 中天 #周翊騏法務專員 TVBS #顏聖茹法務主任 壹電視電影台 #李貞儀台長 東森電視台 法務部 #朱玉華協理 節目事業部 #郭元冲資深協理 節目事業部電影台 #傅菁菁台長 節目事業部戲劇台 #鄒憶聆台長 龍華電視 #陳依君總經理 #吳采芳頻道總監 龍祥電影台 #王秋庸協理 八大電視台 版權戲劇部 #丁玉華編審 節目部 #張憶欣編審
也希望公聽會業者的意見可以充分被行政部門採納納入修法的方向。
🎞(點開圖片可看到相關發言內容)
🎥公聽會直播影片:
https://reurl.cc/ygEXnD
新聞相關:
聯合報
迎戰國外OTT居劣勢 有線電視頻道盼鬆綁台劇播放管制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4816972?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6-news
中央社
疫情和OTT夾擊電視台 立委建議NCC鬆綁限制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8280160.aspx
愛傳媒
台灣頻道業者陳情:疫情造成生存危機
https://reurl.cc/14YOa8
電視 及 新媒體 內容製作補助 在 小聖蚊的治國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共一家親
---------
公視董事陳順孝說明會議的重重黑幕
我是公視董事,7月16日董事會,我有事請假。19日傍晚接到記者電話,問我對公視秘密籌設國際影音平台的看法,我一頭霧水,只能說一無所悉。隔天看到媒體報導,又透過管道瞭解,才知道文化部要在公視設立國際影音平台,前導計畫經費4500萬、正式計畫四年58億,公視已經提出計畫案,連人員都已開始聘任,管理團隊卻沒向董事會報告。
我覺得台灣迫切需要國際傳播平台,政府願意撥經費來做,絕對是好事;公視承接國際平台,只要堅持獨立自主,既能發揮專業,還能豐沛經費,更是大大的好事。我納悶公視管理團隊為何不向董事會報告?23日收到董事會會議紀錄,看到決議是「請管理團隊準備完整資料」在27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我想就等臨董會來解答疑惑。
完整資料
24日收到臨董會會議資料,迫不及待要看「完整資料」,沒想到只看到8頁大字簡報。第一頁封面,第二頁6行預算簡述,第三四頁網站技術,第五六七頁內容製作,舉例要做節目「新台灣鐵道傳奇」、「法比歐的Land of Dreams」,新聞題材方向包括政策社福、產業經濟、公民意識、自然人文、社會文化,短影音要訪談駐台CEO、問國外網紅「What do you know about Taiwam」,還要將至少50小時的節目重製英文字幕,第八頁執行時間。
我不禁怒火中燒。這哪裡是「完整資料」,學生若敢交這麼雜亂粗略的企劃書給我,鐵定被我當掉;而公視管理團隊,竟要用這樣的簡報來說明4500萬的計畫。我忍住氣,在董事會的Line群組留話「我讀了董事會寄來的簡報,看到十來個個別節目的構想,但我沒看到整個計畫的總體目標、訴求對象、吸引訴求對象的策略,也沒看到製播方針和主打特色。請管理團隊務必提供完整的資料,臨時董事會才能做有意義的討論。」
同日,收到檔名「時程」的文件,總經理簡述國際影音平台籌備過程,只有630字。馮小非董事在董事會群組留言「需要完整的會議文件,與計畫書內容,不是僅有這樣的一頁『時程』喔」。
董事會秘書說會轉達我們的要求,但我們沒再收到任何資料。我只好透過自己的管道查找。
平台企劃
我找到「PTS Word-Taiwan 國際影音平台前導專案」計畫書,這是一份涵蓋目標、策略與執行方案、節目內容走向、人才晉用與培育、預算、期程、預期效益、工作項目與查核內容的19頁企劃書,我讀完全文,看不出有任何不可告人之處,不懂管理團隊為何不提供。
不過,這份企劃書雖完整,但不成熟。它的目標對象只籠統寫著「18歲以上使用英語之國際人士」,但這樣的對象至少數億、散居全球一兩百個國家,企劃書沒有說明要如何接觸他們、吸引他們、影響他們,更沒規劃發展階段 — 韓國阿里郎電視台先針對韓國英語使用者、再擴及亞太地區、最後才擴及全球,我們呢?企劃書說它的策略是「以台灣文化軟實力為核心,轉譯為易擴散之影音形式」,但文化軟實力的具體項目為何、各項內容如何轉譯、主打特色為何,也不清楚 — 日本NHK World主打Cool Japan,我們呢?
不成熟的原因就是太倉促。我後來得知,本案5月27日啟動,6月12日就向文化部提出企劃書,前後只有十幾天,難免不成熟。可是國際傳播是何等大事,前導計畫4500萬、正式計畫58億是多少勞苦百姓的稅金,貿然投入一個不成熟的計畫,恐怕浪費錢又無法達成目標。公視明明有能力企劃製作「通靈少女」、「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樣叫好叫座、享譽國際的節目,為什麼不給公視同仁多一點時間籌劃,硬要催逼他們趕製平庸內容上世界舞台?
國際傳播有緊急到這個程度嗎?爭取老外青睞有這麼容易嗎?為什麼不準備好再上陣?
事實查核
同樣是24日,我在LINE群組看到董事轉貼新聞部經理蘇啟禎的公開信,提到「5月27日,曹總和謝執副找我和另外兩部門經理,口頭告知文化部有意委託公視籌備英語影音頻道,初步預算六千多萬」,我不禁一愣,因為7月16日董事會會議紀錄明文記載,當馮小非董事質疑總經理為何不向董事會報告時,總經理說的是「上個月董事會(6月18日)後才接獲訊息,有鑑於時間緊迫,即刻展開籌劃工作」,蘇啟禎和總經理究竟誰說的才真?
當天晚上,總經理寄來「時程」,籌備過程變成是5月27日內部動腦會議、6月8日文化部開會、6月9日第二次動腦會議、6月16日召集各部門開會,自己承認不是6月18日之後才接獲訊息。總經理為何不在董事會上說實話?啟動日期沒說實話,她寫的其他內容能相信嗎?我很疑惑,但沒有進一步查證。
馮小非董事做了查證。她對總經理的「時程」進行事實查核,發現問題重重。例如:總經理說6月16日開會討論「送文化部的提案該如何撰寫」,還強調國際影音平台「到這個時候都還不是已經確定的案子」,可是馮小非掌握的文件顯示,早在6月12日上午就已經將4500萬前導計畫的企劃書提報給文化部。6月18日董事會,總經理完全沒提4500萬計畫。不僅如此,經理團隊進一步撰寫四年58億的正式計畫企劃書,並在7月16日上午提交國發會,當天下午開董事會,總經理同樣沒報告,馮小非提問後,總經理還偽稱6月18日之後才接獲訊息。
馮小非將事實查核結果做成對照表,在27日的臨董會上發送,我看了對照表,才知道總經理隱瞞董事會、遮掩事實的情況,比我想的更嚴重。我對總經理的信任完全破滅。
政治黑影
27日臨董會當天,我一早就看到邱家宜董事在鳴人堂發表的文章〈放任「親信政治」哪來「一臂之遙」〉,她說:「經公視同仁披露,在國際頻道籌劃過程中,已有以尚未誕生之『未來董事長』代理人自居者,在公視內部調兵遣將、分配預算,且對內並不諱言『與未來董事已有溝通』。……近幾個月來,代理人與政治高層似乎溝通無礙,直接繞過現任董事會,高效率的推動著國際網絡頻道的籌備。」
我也聽過相關傳言,但看到邱董事如此具體的寫出來,還是有點不敢置信。要當公視董事,得經行政院提名,立法院依政黨比例組成的審查委員會四分之三多數通過才行,門檻比大法官還高;當上董事後,還得經過董事互選,才能擔任董事長。政府高層真的有能力內定嗎?以未來董事長代理人自居,會有人相信嗎?我向公視同仁打聽,沒想到不只一人證實邱董事所言不虛。
到了臨董會場,桌上擺著一位監事的獨立意見書,除了要求總經理講清楚是不是「上個月董事會(6月18日)後才接獲訊息」外,更質問:請問研發部、新媒體部、工程部為什麼已經提前去拜訪外傳的未來董事長?以什麼名義?去談了什麼?
我看了更是驚愕,在會上請總經理說明,沒想到總經理竟說,可能是三部門的人本來就認識外傳新董事長,這是他們私人交友,不便干涉,我請總經理至少調查一下,她先是答應,然後又說這不知道方不方便問。我越聽越怒,如此攸關公視獨立性的事情,竟想如此放過,讓我對此事的真實性、嚴重性更加懷疑。
監事意見書和邱董事文章擺在一起看:未來董事長傳已內定,有人以未來董事長代理人自居在公視內部調兵遣將,連研發、新媒、工程部的人都去見過外傳的未來董事長,如果屬實,這不是政治介入什麼是政治介入?放任這樣的事情,我們還是獨立自主的公共電視嗎?
抉擇時刻
就這樣,原本對國際影音平台樂見其成,覺得臨董會補正程序就可推動的我,越來越遲疑。
我贊成公視建置國際影音平台,一來是因為公視獨立自主、不受政府控制,能夠向國際傳播特色台灣、多元文化,不致淪為「大外宣」;二來是因為公視夠專業、有創意,能夠做出讓人眼睛一亮的節目,增進老外對台灣的瞭解和好感;三來公視經費不足,58億4500萬的資金挹注,可以擴充公廣集團的資源,讓公視做好更多事。
然而實際檢視國際影音平台建置過程,一來政治插手,破壞公視獨立自主;二來倉促趕工,做不出夠水準的企劃和節目;三來經費是專案補助,不是法定預算,政局多變,經費多寡甚至能否持續都有變數。這與我認知的公視國際影音平台迥然不同。
臨董會終於開始,不同意見的董事和總經理激烈交鋒,我的疑惑沒有得到解答,反而陷入激情爭辯中。我和馮小非質疑總經理欺瞞董事會,總經理否認,說是認知差距,而且程序正常;我要求釐清公視主管是否拜見外傳的新董事長,總經理說這是個人交友,不便過問;我要求提供真正完整的資料,總經理現場拿出一疊文件,董事長說讓大家傳閱20分鐘,在我抗議下改為影印給大家,我細看影印本,少了馮小非找到的關鍵文件。
其他董事也陸續發言。有人認為管理團隊的問題沒到欺瞞程度,有人要求不要討論政治介入疑雲,多位董事主張公視應該把握這次機會,爭取經費來做國際影音平台,甚至有人強調,這次若不同意,明年就沒這預算,之後連討論的機會都沒有;也有人主張公視法定任務並不包括國際傳播,國際影音平台沒有法源依據,不該設立。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爭辯,董事長終於裁定表決是否同意申設國際影音平台,我看著選票上同意、不同意、棄權三個選項,回想國際平台的粗糙企劃、問題程序、政治黑影,別無選擇的勾選不同意,因為我認為公視的獨立、專業,價值不只58億4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