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空四年物業終於蝕讓
北角維港頌市價蝕讓,原業主於2017年以6092萬元購入後一直空置,現在以5100萬售出,丟空約4年帳面虧蝕約992萬,貶值約16.3%。十分明顯,這位「業主」是投資者,等了4年,看到樓市凶險才投降蝕讓。連手續費空置費用利息,這位投資者輸得好慘。
香港樓價租金太高,原因不是住宅不足而是炒賣及空置嚴重。這位投資者買入住宅之後在香港居住問題極為嚴重情況下丟空住宅長達4年,絕對是不道德行為。如果炒家們個個都是這樣買入物業丟空待善價而沽之,很多人因此露宿街頭。這樣的樓市炒賣和謀財害命沒有多大分別,應該列為刑事罪行。香港特區政府任由炒家胡作非為,迫使香港平民無安居之所,如何對得住香港市民。
利用國安法抓人十分積極,應該做的事情卻不去做。這才是真正「黑暴」。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行人天橋|香港冗橋多起咗無人行 英皇道廢橋雀仲多過人 香港的行人天橋越建越多,堪稱天橋之城。根據路政署資料,直至2020年6月,全港共有943條行人天橋,當中有些早已荒廢或使用率極低的行人天橋依然存在我們的社區當中。「城市接築 UFA-Lab」創辦人、建築師胡漢傑(Deson)走訪過這些冗橋,尋找...
露宿者原因 在 創業圓夢 Start-up Hu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創業新SHOW⭐ | 亮點在臺灣-人生百味股份有限公司
各位覺得人生的味道像什麼?對小編而言像朵路邊的花,時而艷麗芬芳時而平淡雅致,更可能因為環境再也沒有味道,就像很多街友與無家者,突如其來的意外,都可能成為露宿街頭的原因,這時候你會怎麼定義人生的味道呢?
#石頭湯計畫
2014年有3位七年級生受到社會運動影響,開始思索自己能為社會做點什麼,發現街頭物資過剩,於是他們效仿歐洲寓言故事「石頭湯」,成立了人生百味發起「石頭湯計畫」,募集網友家中剩餘食材,招募志工共同烹煮並將餐點送給街友們,希望藉由這樣的過程傳遞更多價值去影響社會。
#只要參與就會帶來由內而外的改變
巫彥德創辦人曾說:「許多問題起初只能從表面切入,真正參與之後才會了解每個問題背後的結構及意涵,此時則必須重新去理解 、思考及行動。」當他接觸臺灣街友後,發現街友們的背景來自各行各業,任何人都可能遭逢劇變而成為之,但難道他們將從此無味,受鄙視的過完一生嗎?
人生百味成立至今,持續嘗試各式活動,譬如「重修舊好」、「寫寫字工作坊」、「COVID-19 防疫行動」等參與模式吸引大眾幫忙,試圖透過這些活動取得相關族群的信任,更期望讓他們重新與社會建立連結,翻轉人們對弱勢族群的印象。
#疫情之下持續醞釀價值
如今,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許多專案被迫停滯或採人員分流方式進行,但人生百味仍持續努力為臺灣社會環境打拼,他們就像是一個蜂巢,將每朵花的花蜜有效地儲放,期望人生百味若有天消失了,這些被儲藏的花蜜與精神能持續延續下去!
📌創業亮點:https://taiwangov.com/EJXDF
#新創圓夢網 #各城市無家者 #影響力 #打破負面印象 #社會創新 #發揮你的影響力 #素人也能為社會貢獻
露宿者原因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過去一年,#美國 飽受種族衝突和疫情所困擾,最近的阿富汗撤軍風波也令拜登政府遭到各界猛烈抨擊。正當中俄的「美國衰退論」炒得火熱,8 月最新的美國經濟數字卻推算,當地 #貧窮率 在三年之間暴跌近一半,由 2018 年的 13.9%,跌到 7.7%。多間美國主流媒體和學者就分析筒中原因。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mfZ7oY
延伸專題:
【疫情造成樓市失控,老弱殘將流離失所?】
https://bit.ly/3wQTlM9
【輸在起跑線:以數字講述澳洲跨代貧窮問題】
https://bit.ly/33E0WSf
【喝水充飢,活不過冬:年輕的日本露宿者】
https://bit.ly/3f7JQkw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露宿者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行人天橋|香港冗橋多起咗無人行 英皇道廢橋雀仲多過人
香港的行人天橋越建越多,堪稱天橋之城。根據路政署資料,直至2020年6月,全港共有943條行人天橋,當中有些早已荒廢或使用率極低的行人天橋依然存在我們的社區當中。「城市接築 UFA-Lab」創辦人、建築師胡漢傑(Deson)走訪過這些冗橋,尋找它們「無人問津」的原因。
作為天橋之城,香港由 五、六十年代便倡議要多建行人天橋以將人車分隔。當時的馬路沒有那麼多欄杆或交通燈,因而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引起交通擠塞問題,「這想法直至七、八十年代,在發展新市鎮如荃灣或沙田時,繼而到現在的新市鎮如將軍澳、天水圍等,都以天橋城市的模式發展。」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30/DE3XLG7ZVJHDDHSQ4QSYCVAFA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將軍澳 #荃灣 #沙田 #天水圍 #天橋城市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bL5llbZYGo/hqdefault.jpg)
露宿者原因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當歸,是中醫常用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藥,味甘、辛、微苦、性溫,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但當歸者無家可歸,或當權者恃強行事,當歸處漸變陌生,當歸者當歸何處?
「依家個情況係,一個武力懸殊太大,我哋只能夠係任由佢(政府)做咩都得。我諗唔到有咩方法可以打破,我選擇就係準備走。」中醫師李家麟續說:「如果飲水思源,我當然係思地球,思宇宙,我都唔思香港政府。」醫者與被醫者,在深水埗通州街橋底,李家麟和露宿者似乎想着同樣的問題:當歸何處。
贈醫施藥七年多 只是因為想做
2011年,李家麟跟學長決定開始義診工作後,找到榕光社合作,開始了每月兩次為長者義診的服務。但李醫師一直都覺得做得太少,認為手上的資源可以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兩年後,在機緣巧合下,他答應朋友的求助,來到深水埗通州街橋底幫露宿者看病。就這樣揹着一大袋藥,隻身一人開始了橋底的義診服務。
隨着愈來愈多註冊中醫師加入義診行列,以及得到歌手黎瑞恩女士送贈的一部流動醫療車,橋底義診的服務便漸漸固定下來。每個星期,醫師們都會來到深水埗橋底,為這裏的低下階層做義診,風雨不改。
「冇堅持過,就係想做。你見到佢哋辛苦呢個影像,令到你辛苦,呢個就係成件事嘅唯一動力。」李醫師用這段簡單的話語,概括了這七年多來義診的原因。超出想像的惡劣環境令他不舒服,病人「摸門釘」失望而回的樣子令他不舒服,橋底的種種事物,令他選擇留在這裏治病,治療這些沒有選擇的病人,治療自己的「不舒服」。
人來人往 愈看愈痛
橋底義診的五年裏,李家麟見過200隻老鼠橫過的街口,見過曾經開揚的橋底現已封滿木板。痊癒的、病逝的、話語投機的、不聽勸告的,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他都記得很深刻。甚至一些已經不是病人的老人家,李醫師都會偶爾去探望他,拿一些零用錢給他。病者、醫者、橋底,看上去倒像是朋友、親人、自由的家。大家都希望這個「家」愈來愈好。
李家麟卻嘆息道:「到依家我都覺得想做,因為情況根本冇改善過。病嘅人繼續病,痛嘅人繼續痛,冇飯食嘅人繼續冇飯食。」李醫師指,露宿者的問題固然沒有得到改善,獨居、雙老的問題亦愈來愈嚴重。當老人家沒辦法再貢獻社會的時候,就將他們放進老人院,然後年輕夫婦供着一間「豆腐潤」般大小的單位,連自己都疲於奔命,哪裏還顧得着照顧老人家?李家麟看在眼中,自然不舒服,更對規劃的政府感到失望。
這個城市沒有出路 便去有出路的城市
「我諗唔到方法可以打破,我選擇就係準備走。」面對現時的香港,李家麟坦言。他認為現在是身處在一個武力懸殊的地方,只能夠任由當權者擺佈,那倒不如找一個相對令自己內心可以舒服一點的地方居住,然後在那個地方,繼續贈醫施藥。
不過李家麟承諾,只要還在香港,便會繼續做義診。目前只是退出行政工作,站到更前線去幫助更多的病人,亦希望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父母和身邊的人。閒時亦可以寫一下文章、開一場讀書會,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至於當歸何處,李醫師似乎還在尋找,但答案可能只是這一、兩年的事了。
今集《港。故》用7分多鐘,帶大家看看這位橋底仁醫七年多的義診路。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yDXEF3sVo/hqdefault.jpg)
露宿者原因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昨日有一個68歲的老翁,抱著一個13個月大的孫跳樓死了。對此我感同身受。因為68歲只是比我大2年,他的孫13個月,而我的孫30個月,所以我也感同身受。看看這個個案,你就會明白悲劇的主要原因。這個人是在地盤做扎鐵工,因為胃潰瘍而退休。他家中三代同堂,兒子在地盤做散工,收入不穩定。他的太太做文職工作,家中還有這個孫。他覺得家庭負擔開始大,幾個月前想出來再工作,但68歲做扎鐵是沒有人請的,但我真的看不到這家庭是困入非常困苦的境地。
第一,他兒子做散工,即使開工不足,但以建造業這麼旺的情況下,怎都會有些工作做的。而且人工也不低,有六七百元一工,即使做散工也很容易可以找到萬多元的。他兒子的太太做文職工作,而他的兒子是夫妻都出外工作,孫交給他們兩老照顧。兒子和媳婦都有工作,孫還未開始讀幼稚園,未有學費支出,又不用請人照顧孫﹐又住在公屋中。如果問題再嚴重一點,兒子簽「衰仔紙」兩老也可以拿綜援,即使不拿綜援。我估計他們兩老都未有太多資產,可以申請到老人津貼。每人有二千多元,即使不工作那有四千多元。另外,我估計做扎鐵工,也會相當健壯,即使做不回扎鐵,也可以做保安。那也有近萬元收入的。如果他想做回扎鐵,大概也不會有重病在身。而老婆即使有病,也可以會去看公立醫療,負擔也不會太大。整件事,我會覺得這家人財政可能有一點困難,但是完全不能理解這是非常嚴重。所以,他其實死於情緒病。
自己很慘是因為不能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愈來愈鑽入死胡同,覺得自己很慘。而且他又有飲酒,有情緒病。都市很多人有情緒病。如果身邊有人有這些病,應該要看醫生。如果你能夠拉開來看,和其他人相比,如跟一個露宿者比較,,那露宿者都未自殺,反而自己自殺了,那是不是很奇怪呢?
同樣,香港有些本土派,覺得香港水深火熱,好像第二天便會有人用機關槍掃射他們一樣。事實上不是如此,香港人最惡劣是住劏房,或者跟父母住在公屋。而做一份月薪萬多元的工作應該也不難。最多在街上太多人,會給人撞倒而已。那就已經是水深火熱嗎?這是完全脫離現實。這就覺得非要搏命不可,是完全脫離現實。他們的主張和這心態,是一種自憐的心態,把自己想像成很慘。和其他客觀環境相比,所謂的水深火熱根本不存,一切只是在自己心中。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7g90S-t7fg/hqdefault.jpg)
露宿者原因 在 鏗鏘集:女性無家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香港作為一個富裕的城市,但 露宿者 的問題一向存在,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數字 ... 根據服務機構的研究,女性無家者的露宿 原因 ,除了因為經濟、成癮或健康 ... ... <看更多>
露宿者原因 在 社會民主連線, profile picture 的推薦與評價
在荒謬的官僚綜援申領制度下,露宿者被社署要求住址證明以申領綜援;在荒謬的官僚房屋 ... 其中一個原因是,房屋署要求申請人必須與配偶一同申請公屋,而有些露宿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