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來長篇大論關於「模擬市民」的一些事情。
第一次接觸 Sims,我 11 歲,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款單機遊戲。我盯著光碟片緩緩進入 2000 年代的笨重主機深處,心中是全然的無知與茫然,我沒有「電腦遊戲」的概念,也完全無法預期模擬市民到底是什麼,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前現代人類,不知智慧型手機為何物,而學校才剛開始教電腦課。
但當遊戲在螢幕上跳出來,那一刻,可以算是我童年的轉捩點。
/
更好的閱讀感,請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
https://urbananimalsabby.com/2020/06/19/how-sims-game-changes-how-i-see-life/
/
我一直夢想著能住在一個全都是女生的房子,於是一口氣創造了 7 個女性角色,把她們放置到同一棟房子裡。一開始還很美好,鳥語花香,天氣晴朗,角色彼此聊天,鄰居蒙提摩爾跑來串門子,我還能命令角色去做飯、去賞人巴掌。我驚異而欣喜地盯著一段「現實」在我眼前鋪展開來,心底一股奇異的感覺被觸動。
但很快的,情況開始迅速惡化。我的角色拒絕做我要她們做的事情,頭邊不斷跳出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她們開始哭泣、尿褲子、全身發臭、倒地不起,我的夢幻女子公寓,竟然幾分鐘之內就莫名奇妙變成一個充滿無理取鬧女人們的地獄。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要讓市民學習高階技能,首先你要先符合他所有「人類」的基本需求:飢餓感、疲勞度、社交渴望。
然後我發現,那些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原來是「自由意志」的設計,你如果不發指令,角色們也不會呆站原地,而是會自顧自地去廚房開火、找人調情、跳到游泳池裡。
接著我意識到,某程度上我算是這些角色的「創造者」,是她們的「神」,只是她們不可能知道我是誰,無法理解我的概念,更無法解謎她們存在的本質為何,而且重點是,她們會意識到這件事情並提出疑問嗎?
而究竟是我的現實才是現實,還是模擬市民的現實才是現實? 所以「現實」到底是什麼,「超現實」又是什麼?
晚上躺在床上,十一歲的我失眠,我想著,那些角色現在在電腦裡面做什麼,她們知道她們是誰,身在哪裡嗎?我沒有在看的時候,她們是繼續照著個人意志過著人生,還是只要我不去看,她們就不存在?假如有一天我把遊戲刪掉了,她們的人生也就消失了嗎?然後我想到,那我呢?我又是誰,我又身在哪裡呢?
長大後,我才發現那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時刻,我的那坨小腦袋,問的其實是很經典的人文社會問題,馬斯洛金字塔理論、薛丁格的貓、存在危機、對宗教與權威的懷疑......,而模擬市民中的很多片刻畫面,都讓我在後來聯想到 David Hockney《Pool》、Edward Hopper《Nighthawks》之類的當代畫作,內蘊著一種深層的孤獨感,一種從川流不息的人生紛雜中,解離出來的沈思時刻。
模擬市民,或許是極權政府最該禁止的遊戲,它以一個人畜無害的姿態逃過思想控制的機構,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煽風點火,鼓勵造反,並種下一顆讓我註定永遠奔跑追尋的種子。我想模擬市民也是我從小著迷閱讀的原因,因為我一直想要回答那些深夜占滿腦袋裡的問題,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
我今年 26 歲,還是在玩模擬市民。一路從 2000 年玩到 2020 年,從模一單機遊戲到現在的線上版,我每一代都玩。
我朋友覺得我這把年紀還這麼迷模擬市民,很不可思議,我男友覺得我就是因為太笨拙無法駕馭動作類遊戲,於是只好屈就於靜態型遊戲。但這些真的都不是原因。
小時候,模擬市民給我的是思想上的啟發,現在,它是我的秘密精神避風港。
前陣子我買了「小島生活」資料片,在一座煙霧縹緲的潟湖邊建造了一棟東南亞殖民式風格的房子,用 motherlode 祕技先將沒有工作的自己變成百萬富翁,然後替房子仔細添購了許多籐製的家具、昂貴的畫作和大片的落地窗。早上起床,我就跳到湖裡游泳,然後上岸去替自己做一頓豐盛的午餐,而且我不會加快時間,而是會仔細看著角色從無到有做出一盤熱騰騰的美食,然後一臉滿足地大快朵頤。下午,我騎著水上摩托車到岸邊去認識其他居民,做些沙雕、召喚小島精靈,然後勾引一個長相不錯的男市民回家上床。太陽下山前,我又跳到清涼的湖水裡,耳裡傳來輕柔的波浪聲,看著天光顏色千變萬化,從粉塵般的金慢慢褪成夢幻的淡粉紅,然後再一下進入深濃的暗紫色。有時我興致大發,讓角色到小島其他角落探險,獨自一人在海邊森林裡散步,撿些石頭,釣些魚,偶爾會發現珠寶隕石或珍稀魚類,其他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是漫無目的地走,夜半時分我發現一艘巨型沈船擱淺在岸邊,進入後才發現地下室竟然是一處適宜人居的家,我馬上搬進來,覺得很有漂流海盜的風味。
這整個過程,實在是太療癒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用模擬市民做一些很 fucked up 的事,例如把所有派對賓客關到地下室,要他們日以繼夜地繪畫好讓你賣畫賺錢,宛如經營一家藝術奴隸工廠,又例如睡遍整個小鎮的男男女女,生下關係過度複雜的後代,最後讓所有人進入泳池並拿掉階梯,導致他們全部溺死。
但我對角色是有感情的。就像影集《Westworld》,有的人能自在愉悅地燒殺擄掠,有的人卻會去在意機器人的感覺。對我來說,模擬市民好玩的不在於它的荒誕無厘頭,而是它能給我一個好好放鬆與獨處的時空。
現實生活中,我的與父母祖父母住在一棟狹小擁擠的公寓,每天工作步調忙碌而緊湊,生活充滿無數誘惑。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覺得壓力過大,喘不過氣,於是我就會默默點開模擬市民,潛入傍晚清涼的潟湖裡游泳、一絲不掛地在叢林間散步、在岸邊和朋友們有一搭沒一搭邊聊天邊吃烤肉,欣賞頭頂上的滿天星斗,期待冬天來臨,讓白雪安靜覆蓋整個世界。在模擬市民的世界裡,我終於找到一點平靜。
/
模擬市民這種東西,或許就是虛擬實境的祖先。
我認為虛擬實境總有一天會發展到不可思議的高度,我很期待但也有點擔心,我連玩模擬市民都能入戲那麼深,會不會有一天虛擬實境玩過頭,精神上與情感上直接走不出來,然後出現自我認知障礙?
我玩模擬市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不讓角色過生日。每吹一次蠟燭,角色就會變老,皺紋變多、身體變駝,然後有一天,死神就會突然悄然無聲地出現在家裡,呼地一聲把人帶走,只在現場留下一座墓碑,偶爾靈魂還會跑出來遊蕩嚇人。和角色經歷了那麼多朝朝暮暮,我不捨得讓他們體會生死疲勞,所以在那個世界裡,他們永遠青春貌美、活力十足。
想來,無論是虛擬實境還是模擬市民,都可能是我們這些卑微有限肉體對永生的一種幻想與模擬吧。如果我是外星人,會覺得人類其實還滿單純可愛的。
/
太多我無法解決的問題,這麼多年了,一題都沒有成功回答過。
我很佩服能一路看到這一行的人。有的人或許覺得這篇毫無重點,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結論,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但有時候從嚴謹框架裡跳出來,不也輕鬆?
重點是一路走來看到的風景,片段字句與畫面在你心底激發的靈感。無論是傍晚的潟湖還是無人的海灘,一夜的纏綿還是一下午的白日夢,都不可思議地美麗。
模擬市民教會我,有時候不必費心解釋,不必奔跑逐日,只要坐下來,好好欣賞眼前的一切就足夠了。
Ps 最後想推薦大家欣賞模擬市民1的配樂,尤其是 Building Mode 時的配樂,有非常安心定神的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izVO8WBYw
#還有什麼遊戲也改變了你呢?
#Sims同好對第一代遊戲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以前最佩服的就是很會做豪宅的玩家
#thesims #EAGames #遊戲人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ClumsyCynthia 黃可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You can also find me here! ▴▴▴▴▴▴▴▴▴▴▴▴▴▴▴▴▴▴▴▴▴▴▴ » Instagram: https://bit.ly/2QRx52C » Drawing Instagram: https://bit.ly/2xrpUY2 » Facebook: https...
靈魂公寓網站 在 少女 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想來長篇大論關於「模擬市民」的一些事情。
第一次接觸 Sims,我 11 歲,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款單機遊戲。我盯著光碟片緩緩進入 2000 年代的笨重主機深處,心中是全然的無知與茫然,我沒有「電腦遊戲」的概念,也完全無法預期模擬市民到底是什麼,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前現代人類,不知智慧型手機為何物,而學校才剛開始教電腦課。
但當遊戲在螢幕上跳出來,那一刻,可以算是我童年的轉捩點。
/
更好的閱讀感,請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
https://urbananimalsabby.com/…/how-sims-game-changes-how-i…/
/
我一直夢想著能住在一個全都是女生的房子,於是一口氣創造了 7 個女性角色,把她們放置到同一棟房子裡。一開始還很美好,鳥語花香,天氣晴朗,角色彼此聊天,鄰居蒙提摩爾跑來串門子,我還能命令角色去做飯、去賞人巴掌。我驚異而欣喜地盯著一段「現實」在我眼前鋪展開來,心底一股奇異的感覺被觸動。
但很快的,情況開始迅速惡化。我的角色拒絕做我要她們做的事情,頭邊不斷跳出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她們開始哭泣、尿褲子、全身發臭、倒地不起,我的夢幻女子公寓,竟然幾分鐘之內就莫名奇妙變成一個充滿無理取鬧女人們的地獄。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要讓市民學習高階技能,首先你要先符合他所有「人類」的基本需求:飢餓感、疲勞度、社交渴望。
然後我發現,那些意義不明的小框框,原來是「自由意志」的設計,你如果不發指令,角色們也不會呆站原地,而是會自顧自地去廚房開火、找人調情、跳到游泳池裡。
接著我意識到,某程度上我算是這些角色的「創造者」,是她們的「神」,只是她們不可能知道我是誰,無法理解我的概念,更無法解謎她們存在的本質為何,而且重點是,她們會意識到這件事情並提出疑問嗎?
而究竟是我的現實才是現實,還是模擬市民的現實才是現實? 所以「現實」到底是什麼,「超現實」又是什麼?
晚上躺在床上,十一歲的我失眠,我想著,那些角色現在在電腦裡面做什麼,她們知道她們是誰,身在哪裡嗎?我沒有在看的時候,她們是繼續照著個人意志過著人生,還是只要我不去看,她們就不存在?假如有一天我把遊戲刪掉了,她們的人生也就消失了嗎?然後我想到,那我呢?我又是誰,我又身在哪裡呢?
長大後,我才發現那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時刻,我的那坨小腦袋,問的其實是很經典的人文社會問題,馬斯洛金字塔理論、薛丁格的貓、存在危機、對宗教與權威的懷疑......,而模擬市民中的很多片刻畫面,都讓我在後來聯想到 David Hockney《Pool》、Edward Hopper《Nighthawks》之類的當代畫作,內蘊著一種深層的孤獨感,一種從川流不息的人生紛雜中,解離出來的沈思時刻。
模擬市民,或許是極權政府最該禁止的遊戲,它以一個人畜無害的姿態逃過思想控制的機構,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煽風點火,鼓勵造反,並種下一顆讓我註定永遠奔跑追尋的種子。我想模擬市民也是我從小著迷閱讀的原因,因為我一直想要回答那些深夜占滿腦袋裡的問題,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
我今年 26 歲,還是在玩模擬市民。一路從 2000 年玩到 2020 年,從模一單機遊戲到現在的線上版,我每一代都玩。
我朋友覺得我這把年紀還這麼迷模擬市民,很不可思議,我男友覺得我就是因為太笨拙無法駕馭動作類遊戲,於是只好屈就於靜態型遊戲。但這些真的都不是原因。
小時候,模擬市民給我的是思想上的啟發,現在,它是我的秘密精神避風港。
前陣子我買了「小島生活」資料片,在一座煙霧縹緲的潟湖邊建造了一棟東南亞殖民式風格的房子,用 motherlode 祕技先將沒有工作的自己變成百萬富翁,然後替房子仔細添購了許多籐製的家具、昂貴的畫作和大片的落地窗。早上起床,我就跳到湖裡游泳,然後上岸去替自己做一頓豐盛的午餐,而且我不會加快時間,而是會仔細看著角色從無到有做出一盤熱騰騰的美食,然後一臉滿足地大快朵頤。下午,我騎著水上摩托車到岸邊去認識其他居民,做些沙雕、召喚小島精靈,然後勾引一個長相不錯的男市民回家上床。太陽下山前,我又跳到清涼的湖水裡,耳裡傳來輕柔的波浪聲,看著天光顏色千變萬化,從粉塵般的金慢慢褪成夢幻的淡粉紅,然後再一下進入深濃的暗紫色。有時我興致大發,讓角色到小島其他角落探險,獨自一人在海邊森林裡散步,撿些石頭,釣些魚,偶爾會發現珠寶隕石或珍稀魚類,其他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是漫無目的地走,夜半時分我發現一艘巨型沈船擱淺在岸邊,進入後才發現地下室竟然是一處適宜人居的家,我馬上搬進來,覺得很有漂流海盜的風味。
這整個過程,實在是太療癒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用模擬市民做一些很 fucked up 的事,例如把所有派對賓客關到地下室,要他們日以繼夜地繪畫好讓你賣畫賺錢,宛如經營一家藝術奴隸工廠,又例如睡遍整個小鎮的男男女女,生下關係過度複雜的後代,最後讓所有人進入泳池並拿掉階梯,導致他們全部溺死。
但我對角色是有感情的。就像影集《Westworld》,有的人能自在愉悅地燒殺擄掠,有的人卻會去在意機器人的感覺。對我來說,模擬市民好玩的不在於它的荒誕無厘頭,而是它能給我一個好好放鬆與獨處的時空。
現實生活中,我的與父母祖父母住在一棟狹小擁擠的公寓,每天工作步調忙碌而緊湊,生活充滿無數誘惑。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覺得壓力過大,喘不過氣,於是我就會默默點開模擬市民,潛入傍晚清涼的潟湖裡游泳、一絲不掛地在叢林間散步、在岸邊和朋友們有一搭沒一搭邊聊天邊吃烤肉,欣賞頭頂上的滿天星斗,期待冬天來臨,讓白雪安靜覆蓋整個世界。在模擬市民的世界裡,我終於找到一點平靜。
/
模擬市民這種東西,或許就是虛擬實境的祖先。
我認為虛擬實境總有一天會發展到不可思議的高度,我很期待但也有點擔心,我連玩模擬市民都能入戲那麼深,會不會有一天虛擬實境玩過頭,精神上與情感上直接走不出來,然後出現自我認知障礙?
我玩模擬市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不讓角色過生日。每吹一次蠟燭,角色就會變老,皺紋變多、身體變駝,然後有一天,死神就會突然悄然無聲地出現在家裡,呼地一聲把人帶走,只在現場留下一座墓碑,偶爾靈魂還會跑出來遊蕩嚇人。和角色經歷了那麼多朝朝暮暮,我不捨得讓他們體會生死疲勞,所以在那個世界裡,他們永遠青春貌美、活力十足。
想來,無論是虛擬實境還是模擬市民,都可能是我們這些卑微有限肉體對永生的一種幻想與模擬吧。如果我是外星人,會覺得人類其實還滿單純可愛的。
/
太多我無法解決的問題,這麼多年了,一題都沒有成功回答過。
我很佩服能一路看到這一行的人。有的人或許覺得這篇毫無重點,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結論,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但有時候從嚴謹框架裡跳出來,不也輕鬆?
重點是一路走來看到的風景,片段字句與畫面在你心底激發的靈感。無論是傍晚的潟湖還是無人的海灘,一夜的纏綿還是一下午的白日夢,都不可思議地美麗。
模擬市民教會我,有時候不必費心解釋,不必奔跑逐日,只要坐下來,好好欣賞眼前的一切就足夠了。
Ps 最後想推薦大家欣賞模擬市民1的配樂,尤其是 Building Mode 時的配樂,有非常安心定神的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izVO8WBYw
#還有什麼遊戲也改變了你呢?
#Sims同好對第一代遊戲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以前最佩服的就是很會做豪宅的玩家
#thesims #EAGames #遊戲人生
靈魂公寓網站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交動物》分享贈書活動
By Mr.V
【活動時間】
即刻起~5/6(一)23:59
5/7(二)會抽出兩位由臉譜出版贈送《社交動物》一書
(贈品寄送之故僅限台灣本島的朋友參與)
【活動辦法】
按此篇文章讚 (y) ,然後分享並且回答問題:
書友們認為《社交動物》有哪些特定行為或是特徵?
◎書籍寄送限台澎金馬地
◎本粉絲團保留最終活動解釋權
◎因為每個人回答不同,若有抄襲V會以時間記錄去評斷,誰會失去抽獎資格
【書籍介紹】
限時動態:https://bit.ly/2IAjOZv
當你掌握了某人的手機,可以用他們的通訊軟體帳號收發訊息;可以用他們的線上帳戶領錢付款;可以代替他們在社群網站上張貼動態,是否也就全面操控了他們的人生?甚至奪走了他們的身分、竊取了他們的靈魂?
露依絲是個年近三十的魯蛇。她夢想成為大作家,住上東區豪宅、過上好生活,實際卻一事無成,住在布魯克林一處非法出租的地方,兼三份差仍入不敷出。
菈薇妮亞二十三歲,年輕貌美、狂野熱情,父母住在巴黎,她一個人住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每個月都有大筆生活費可以揮霍,衣櫥裡的服裝永遠穿不完,是各種奢華派對的常客。
露依絲是菈薇妮亞最新的頭號閨蜜,拉芙尼亞帶著她到處跑趴、幫付酒錢、Uber車資,連治裝費也一手包辦,甚至讓露依絲住進她的豪華公寓,她們一起拍了好多自拍照,上傳臉書、Instragram,獲得了好多人按讚。
露依絲努力保住她奢侈夢幻的新生活,她知道要說什麼、做什麼才能取悅菈薇妮亞:幫她拍各種照片上傳社交軟體、撒謊讚美她寫的小說很好看、在她喝醉酒時帶她回家。露依絲模仿菈薇妮亞的髮型、說話方式、穿菈薇妮亞的衣服,騙大家說她二十六歲,漸漸打入菈薇妮亞的酒肉朋友圈。這個圈子裡有和菈薇妮亞一樣的多金名媛、紈絝子弟,還有在知名文學雜誌任職的編輯。露依絲心知這等好運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但是為了保有這種生活,她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又或者,她可以把菈薇妮亞的人生……變成她的?
這是一個屬於網路成癮世代的故事,一張張光鮮亮麗的照片構築起的「生活分享」,各種的「曬恩愛」、「曬友誼」、「曬親情」,到底幾分是真實?幾分是虛幻?
【活動分享】
《黑暗心室》贈書活動:https://reurl.cc/WbeV9
《代筆作家》贈書活動:https://reurl.cc/yOkKl
《一個女人,在北極》贈書活動:https://reurl.cc/np7lv
靈魂公寓網站 在 ClumsyCynthia 黃可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You can also find me here!
▴▴▴▴▴▴▴▴▴▴▴▴▴▴▴▴▴▴▴▴▴▴▴
» Instagram: https://bit.ly/2QRx52C
» Drawing Instagram: https://bit.ly/2xrpUY2
» Facebook: https://bit.ly/3bv7tQQ
» Second channel: https://bit.ly/2QPFNyj
» My Podcast: "Oh fudge!" https://linktr.ee/clumsycynthi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能會想知道... | You Might Be Curious…
» 咖啡機:Delonghi EC685.BK (自SOGO購入)
» 果汁機:Vitantonio (自HKTVMall購入)
» 睡衣:Uniqlo or Juuneedu http://juuneedu.com/ / 韓國代購 gn_korea or puc_korea
» 婚姻平權banner:from 禁獵女巫 on Pinkoi - https://bit.ly/353Ns3W
▼ What I use 拍攝相關
» 相機: Canon M50 or GoPro Hero 8
» 剪輯軟體: Final Cut Pro X
» 付費音樂網站: Artlist - http://bit.ly/2ky4ked (this is an affiliated link, 大家可以多獲得2個月的訂閱!)
» Ending Music: Eric Reprid, Basement - https://thmatc.co/?l=15C8AAFF
» LOGO設計:writehanded2.0 - https://bit.ly/2wLIObQ
» Music used:
Music by Carter Vail - Melatonin - https://thmatc.co/?l=E58F3AB2
strictly-two by anthony-lazaro (Artlist)
coffee-cup by anthony-lazaro (Artlist)
snowjah-ft-tane by peter-spacey (Artlist)
guide-your-wild-eyes by giants-and-pilgrims (Artlist)
샛별 - SOSO [ daily / cute / bgm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tdTSC2fI
Visceral Beats - Best Friends Forever (Artlist)
deadman - Omae Wa Mou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v0Gk-mGko
Music by Grace Chiang - staying in on Sunday (it is well) - https://thmatc.co/?l=C8FA4EC7
little-sparrow by racoon-racoon (Artlist)
▼ Disclaimer:
▴▴▴▴▴▴▴▴▴▴▴▴▴▴▴▴▴▴▴▴▴▴▴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ynthia 私心推薦影片 | Recommended Videos
» 美國V.S.台灣工作經驗談:https://bit.ly/2HsCuWT
» 遠距日常:給男友的一週年驚喜!https://bit.ly/2JJB3IQ
» 畢業季!名校光環下的甘苦談 https://bit.ly/2LUh7zx
» 25件我在25歲學到的事 http://bit.ly/2WHCiut
» 香港崩潰一週VLOG http://bit.ly/2Q2VVe0
» 我的八坪香港公寓開箱 http://bit.ly/30g9kUM
» 一個人去香港迪士尼 http://bit.ly/32ZRRjx
» 加入香港芭蕾舞團?! http://bit.ly/2QwAW5J
▼ key words 關鍵字
▴▴▴▴▴▴▴▴▴▴▴▴▴▴▴▴▴▴▴▴▴▴▴
黃可樂 生活vlog 留學 美國留學 美國工作簽證
美國找工作 美國求職 H1B 找工作 實習 面試 美國簽證
Cynthia 台灣 美國留學生 遠距離 日本 大阪 台灣 情侶
柏克萊大學 加州大學 柏克萊分校 UC Berkeley 經濟系
畢業季 畢業生 校園 校園傳說 留學心得 class of 2018
vlog 旅遊 旅遊日記 旅遊筆記 Travel vlogs diary spotify
香港工作 香港生活 Hong Kong HK Weekly VLO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fWHTZ1Wbh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