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BNT疫苗開始接種,現場還是有一些小狀況發生!
先來看幾則新聞
1.惜惜!南投校園BNT開打 女高中生暈針腿軟、痛到哭-自由時報
2.嘉義縣、市校園BNT疫苗開打 少數學生暈針-新頭殼newtalk
3.打疫苗暈針 中彰投15學生送醫-聯合報
我之前的有一篇文章,有談到暈針,再拿出來複習吧!
「暈針」有時候是真的嚴重喔 !
之前我上小兒急診班,遇到一位女同學來急診求診,主訴是打完流感預防針之後,發生暈針。(圖1)
女同學在兒科急診時,血壓一度降到64/33 mmHg(圖2),我還用了生理食鹽水灌注才讓她血壓穩定到93/63mmHg(圖3)。
這也讓我再次見識暈針的可怕!
所以建議大家打完針在現場休息30分鐘,沒事再回家。
「暈針」
又叫做打針恐懼症(needle phobia),是很常見的一個心理疾病。
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0.4%的人口會暈針;通常發生在青春期之後(因此小baby是不會暈針的)。
性別差異,台灣研究是男性比女性多(55:45),國外有些則是說女性比男性機率多一些,目前並無定論。
引起暈針的原因,有人是很怕看到針,有些人很怕痛,也有些人因為過去打針有不好的回憶,還有遺傳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一個人會暈針。曾經暈針過的人很容易再次發生暈針。
暈針廣泛發生於於打針、抽血、輸血、捐血、疫苗注射等各方面。
暈針最普遍的症狀之一,當一個人看到針管,扎在身體上,甚至連扎都還沒有扎,身體立刻產生一連串反應:恐懼感先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先心跳上升,血壓升高→然後進入迷走神經過度的矯正(vasovagal reflex),瞬間心跳變慢,再刺激腦部分泌鬆弛血管的激素,然後血壓降低,進而昏倒。
青春期青少年血氣方剛,心氣未定,往往情緒較激動,為血管神經性反應暈厥之常見族群。
大部分的暈針都發生在打針那一剎那的2-3秒鐘之間,然而有報告指出16.7%的人不見得馬上暈倒,可能在餘悸猶存,打完針後5到30分鐘才發生。建議大家打完針在現場休息30分鐘,沒事再回家。
絕大部分「暈針」的人昏倒後幾秒鐘就醒來了,這可以跟嚴重「過敏性休克」的病人區分,後者不會馬上醒來。不過很困難的是,有很少數的暈針病人經過10到30分鐘才醒來,這時候血壓低,又昏迷不醒,的確與過敏性休克很難區分。
至於暈針的患者雖然醒來了,血壓不會馬上回到正常,因此不要馬上起身,還是要躺著休息,兩小時內一定可以恢復正常血壓。
下面是我個人列出了九個可能會引起暈針的因素,
(1)個人身體衰弱(如貧血)
(2)神經過敏、緊張過度。
(3)膽子很小,畏懼情境。
(4)接種手法的細膩度。
(5)接種時刺穿動脈引起溢血現象。
(6)在飢餓或疲倦時打針。
(7)就是很怕針頭。
(8)不明原因,就是怕打針。
(9)就是遺傳。80%的暈針病患者可以找到親戚也有同樣的問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60的網紅程威銓.海苔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這本書裡面寫的,都是你我很熟悉的事。但生命當中最恐怖的事情就是「熟悉」。 . 因為熟悉,所以你會覺得習以為常;因為熟悉,所以你會覺得沒有問題;因為熟悉,所以只要有任何一點的改變,你就會覺得疼痛不已——卻忘了這些「應該」一直以來是如何的捆綁你。 . 小時候當個體貼溫柔檢點的乖女兒。 青春期只能「被...
青春期男性心理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男孩不會表達情緒?男孩容易誤解扭曲性?】
#男孩與性
#男孩情緒教養
即便如我常寫親子議題,跟家裡三個男孩談到性愛問題,也不見得自在,孩子的爹屬老派的X世代,大約也很少想到要和孩子聊聊性愛問題。
在談年輕男孩性愛問題之先,我首先比較想關注的是:身為男性的孤獨與無助。
多數男生的情緒是沒什麼出口的,是很悶的,因為典型的雄性世界幾乎不大聊心事、不喜歡聊私事、不善於體察自我,當然相對的,也不善於體察或關心別人,這或許跟典型男生的天性有關,他們多半傾向關注「事物」勝過關心「人」。
但《男孩與性》、《男孩情緒教養》等書都提到雄性世界有種「兄弟規範(情結)」,男性在心底有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認為「揭露自我內心」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徵,是比較「娘」的男生才會做的事情。
此強勢雄性文化終於讓男生從「不感受」弱化成「不會感受」,從「不表達」惡化成「不會表達」。
當然,在性平時代,我們欣見有愈來愈多「暖男」產出,他們懂得關注別人的情緒、也擁有關心別人的技巧,但這並不意味暖男在低潮傷心時,也敢隨意向「兄弟們」吐露真心,因為這種行為在雄性世界可能不安全,意味著缺乏男子氣概,換來的多半是兄弟們的嘲諷與不自在。
不論男孩在陽剛或陰柔特質的光譜上落在哪一點,多數男孩傾向不輕易吐露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如「我好害怕」、「我沒辦法」、「我心好痛」。
在《男孩與性》一書裡,有個十八歲的男孩羅伯就說,他遇到難關時,他的爸爸就會要他「Man up(拿出男人的樣子)!」,他父親所呈現的就是整個傳統雄性文化的縮影。
羅伯說:「我不跟任何人談我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自己處理不來,那就不算個男人,代表你不夠努力,是個婊子。」羅伯所說的,也代表了多數男生的真心話,包含大男人、小男生,儘管性平教育已推展了這麼久、這麼廣。
「他們把情緒藏起來不讓他人看出來,甚至連自己也感受不到。但這些感覺不會消失,只是埋到心靈更底層。」(男孩情緒教養p.136)
不會消失的情緒,最後很有可能拐彎抹角地變形成「發洩式行為」,比如攻擊或是霸凌別人,或成癮於菸、酒、3C、毒品。
我和家裡的三個男孩談過,他們也都同意這個論點,他們說,男生之間互訴心曲也不是真的沒有,但極為稀有,除非是特別信任的死黨,不過多半心情不好時,死黨最常貢獻的也就是陪你瘋狂打電動、打球、打屁,成年之後可能就是去喝一點小酒,亂掰一通,很少集中火力正中情緒標靶。
「那心情不好時怎麼辦?」
兒子們說,女朋友、紅粉知己此時就變得很重要,她們是訴衷腸的最佳人選,在她們面前可以不需用力地掩飾自己的脆弱,但也不是每個男生都願意在女朋友或紅粉知己面前揭開自己的脆弱。
小子之一曾跟我分享過,他曾有個很願意傾聽他、也善於分析心理狀態的紅粉知己,兩人都心知肚明不可能成為男女朋友,但每當他心情低落時,他很自然地就會找這個女孩出來吐吐苦水,他在她面前不必顧慮會被嘲笑,因此總是能得到極佳的療癒效果。
只是此紅粉知己在交了男朋友之後,為了避嫌,就再也無法擔任小子的心靈伙伴,這讓小子難過了好一陣子。
「那怎麼辦?心情不好時找誰呢?」我問。
「所以有時候就回來跟老媽吐苦水了啊!要不然跟室友看看電影、打打屁稍微轉移注意力啊!」
可見家有男孩,直至他們青春期、成人,親子的關係都相當重要,因為男孩有苦無處訴時,如果和父母關係夠親密,或者夠信任父母,至少還有一處安全基地可以訴訴衷腸。
而另一方面,男孩在陷入情緒低潮時,或許不太能分析自我、感受自我,但是若懂得排遣情緒,也至少能把自己從亂七八糟的情緒風暴中拉出來。
因此,我實在不反對男孩們偶而聚在線上打打電動、胡亂喇勒、講些芭樂話,因為這至少是他們轉移壞情緒的某種低階、但有效的方式。
不少青春期男孩聚在一起還是打打鬧鬧,感覺非常幼稚,但,這就是他們趕走壞情緒最單純又方便的方式。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需要不斷挖掘與練習的,男孩從小就不樂於此道,雄性文化又強化他們避開這一塊,這當然對男孩的情緒發展極度不利。他們沒有機會細膩的分析自我情緒,當然,對於別人情緒的體察就更加薄弱。
我記得有一次去一個國中演講,輔導主任談到她也是住在「男生宿舍」,當時她的父親過世未久,和爸爸感情相當好的她非常難過,常常在家裡想著想著就哭起來,然而,家裡的老男人(先生)、大男生、小男生(兒子們)唯一做的,就是把她放在一邊任她盡情的傷心哭泣。
「你相信嗎?從我老公到兒子,沒有人過來安慰我一聲,抱我一下都好啊!這讓我更絕望更傷心了。」主任說。
「我真的很能體會妳的落寞,因為我家也是如此啊,我也適應了好久!不過,我必須說,你家男性們真的都非常非常的~正~常,因為當他們難過時,他們自己也是這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把自己關起來,沉默不說話、自己調整、自我消化。所以他們以為把妳放在一個角落,不去打擾你,讓你自己去消化情緒,就是善待你的最好方式。」
天知道,這麼多年來,我是暗示、明說、示範了再示範,才讓家裡的雄性動物包括兒子們懂得在我難過時大方走過來、擁抱媽媽的。(擁抱爸爸目前還是天方夜譚,爸爸也一定會被驚嚇到。)
男生不善體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甚至被男子氣慨文化塑型成「不能示弱」、只能當「強者」、甚至不惜以「攻擊」、「霸凌」作為真男人的象徵,這顯然已經變成「毒性男子氣慨」。這在男孩發展性意識、性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在「男孩與性」這本書裡呈現了美國年輕男孩對性事不可思議的態度。作者Peggy Orenstein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專研男孩、女孩對性議題的不同態度。
她說「有毒的男子氣概」這個凳子有三隻腳,第一是情緒壓抑,第二是貶低女性,第三則是拿「性征服」出來吹噓。
她舉出最有名的一段「男生更衣室對話」乃出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曾經吹噓自己曾經如何強吻女性,並引以為豪,宣稱「當你成為明星的時候,她們會讓你這麼做,你做什麼都行,甚至抓她們的陰部都沒問題。」儘管川普這番話引來極多反彈,包括男性,不過也真確反映了純男性性心理的有毒思維。
Peggy Orensteiny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來呈現年輕美國男孩(特別是傳統異性戀男孩)扭曲的性觀點。在美國,青少年乃至大學都流行「勾搭文化」,這和我們所說的「一夜情」意思差不多,男孩很容易限於一個迷思,也就是把「性征服」當做「男性氣概」的表徵,征服的數字愈高代表愈具男性氣概。
性事,已無關乎愛與連結。美國東岸就有「曲棍兄弟(lax bro)文化」,內容大抵就是誇耀性事勾搭,貶低女性、厭女、物化女性。
男大生將性愛視為純粹肉體經驗,將女性當成「玩物」,當成征服的「標的」而不是「人」。能贏得多少火辣的女生,就能展現多少雄風、社會地位、自我價值。
書中指出,男運動員被控告性行為不當或是對親密伴侶暴力相向,比例是其他男生的三倍,「運動員文化」強調拚勁、競爭、強壯、勇氣等正向特質,但也成為一股煙幕彈,掩護運動員霸凌、奪權、性征服、以厭女語言為樂、貶低女性傾向的氛圍。
而也有很高比例的非運動員年輕男孩因為欠缺對情緒的體察、對女性心理的理解,再加上A片與媒體的錯誤示範,因而把「性」當成一件男高女低、控制女性身體的行為過程。
「如果只有男孩在,那麼你聽他們的對話,可能會分不清他們剛才發生親密行為、還是剛從建築工地回來。他們會說釘釘子、用力敲、碰碰撞、把東西打碎、砰地一甩、撕碎她、毀了她。」
這些都是以侵略女性身體為樂的描述,他們鮮少講述到彼此的心理連結、相互依戀理解、珍惜疼愛的滿足感,如果讓年輕男孩繼續依賴傳統而陽剛有害的雄性文化,他們可能很難學會看清楚「女生也是人,女生值得尊敬、需要尊嚴」。
此外, 現在的孩子是廣大A片實驗中的白老鼠,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異性戀A片都是透過「男性觀點」來拍攝的,性愛被描述成男人對女人「做」的事,而不是「和」女人做的事,這會有很可怕的影響,也就是更強化男孩把性當成控制女性、貶抑女性的過程。
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比大人看更多的A片,而且內容比大人更低級扭曲,可想而知男孩們性道德、性意識在比父母所知更早之時就已開始扭曲。
研究結果顯示,會在早年看A片的,無論男女,都可能比同儕更早性活躍、性早熟,比同儕更多性伴侶、懷孕的機率有比較高,最嚴重的是,「把性侵略看得更正面、把女人看得更負面,更容易從事A片所描述的那些冒險、非典型的行為。」
很多無知的年輕男孩因而犯下了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性騷擾、性侵害行為。
書中就舉出一個看來無害的男大生在勾搭一個玲瓏可愛的女孩之後,軟硬兼施,不斷引誘女孩到他寢室,儘管女孩在過程中一再表示不想、不舒服,甚至幾度用藉口推託表示想離開,但礙於恐懼以及對方高大的身軀,最後被迫替男孩口交。
在這個男孩既有成形的思維裡,自己並無勉強女孩,更遑論性侵害,他還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引導有步,而一廂情願地以為最後是女孩同意且自願的。
這也是作者Peggy Orenstein在多方訪談後發現的兩個事實,那就是:男性普遍會高估女孩對性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也太常把自己的愉悅看得比女生的感受還重要。
前述的男大生萬萬想不到,那一夜,他對女孩造成無可泯除的傷害,女孩之後避不見面,也無法療癒自己,直到多年後女孩勇敢地提出控訴。
這正是因為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普遍缺乏對女孩身心及性心理的理解,甚至早已在心裡塑造了牢不可破的扭曲的「男尊女卑、女生須屈從」的性道德框架。
事實上,也有很多男孩從頭至尾都不認同物化女生、貶抑女生的性事思維,但是在整個兄弟文化沆瀣一氣時,他們會退縮,而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值得一提的邊緣思維,而跟著大夥沒頭沒腦的哈哈大笑,以求得認同感。
事實上,專門研究青春期男孩行為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男孩比較喜歡的身體親密對象,是自己認識、信任、相處起來自在的人。男生追求性愛最大的動機並不是肉體,而在情緒層面,是因為想要對女生表達愛意或慾望。
自從交友軟體夯起來之後,「勾搭文化」在全世界默默的沸騰。我聽過太多年輕孩子把性與愛分開思考,把「滿足肉慾」當成一件紓壓的方式,或許連我們做為父母的可能都未必清楚孩子對性的看法。
這些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認同的新興性潮流也意味著,我們做為父母的,真的必須花點心思和時間好好的和孩子們談性說愛。
「#me too」反性侵、反性騷擾運動雖然引發全世界一同把「偏差性行為」、「男性特權」及「有毒陽剛特質」攤在陽光下一同省思、徹底清算。但是,在固化的純男性世界,卻未必真正翻轉了有害舊思維。
要把男孩教養成懂得尊重女性、灌輸他們「經過對方明確同意才能進行性探索」的性道德之前,首先得先把男孩教養成懂情緒、有同情心、尊重男女平等、尊重多元性向、尊重他人界線、允許自己也允許別的男孩示弱失敗、可以表達情緒、也能體察別人情緒的人,這是懂愛的前提。而懂得愛,才可能發展並維繫真正健康愉悅有連結感的性。
想要更了解男孩的情緒教養以及他們對性與愛認知的發展嗎?推薦以下兩本書。
【書訊】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男孩情緒教養:引導他好好說話,遠離恐懼、憤怒、攻擊行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264?sloc=main
青春期男性心理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等這部去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的電影等了很久,《#偶一為之》的原文名稱令人過目不忘,「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直翻是「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出自電影進行墮胎手術前一幕,諮商人員的例行調查,例如性伴侶拒絕避孕、阻撓妳避孕、恐嚇威脅妳、傷害妳的身體,甚至強迫妳發生性行為的程度或頻率,是從不、很少、有時、或總是呢?
⠀⠀⠀⠀⠀
因此,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側寫著女性成長過程的「從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時落淚,總是沉默」,發覺自己懷孕的內向少女,不敢向父母坦承事實,被唯一得知內情且年齡相仿的表姐拉去紐約,毅然決然準備進行墮胎手術,那帶著稚氣與青澀的面龐,卻流露著微微矛盾的世故、迷惘與不安,就這麼穿梭在燈紅酒綠、龍蛇雜處的喧囂都會街頭。
⠀⠀⠀⠀⠀
這是一部如假包換屬於女性的角色電影,沒有過多情節設計,不討好,不批判,不張揚,不刻意,究竟是怎麼走上未婚懷孕這條路?導演沒有打算多作解釋,因為多數如此處境下的女孩只會維持一貫的沉默以對,有口難言。當得知自己懷孕一事時,她的第一個動作是給自己穿一個鼻環,縱使不知所措,仍設法宣告著將奪回屬於自己的身體自主權,曾經被迫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卻只能獨自承擔種種苦痛與無助,處處提防男性、時時保持警戒,必要的時候成為支撐彼此的力量。她們涉世未深,卻早已懂得成人世界的運作模式。
⠀⠀⠀⠀⠀
如此殘酷的成年禮刻劃,教人想起鄭有傑導演的《陽陽》,強烈光影對比,大量手持搖晃畫面,巧妙運用局部特寫、肢體語言傳遞出情緒暗示,畫面反覆失焦、聚焦,透過魔幻詩意手法呈現中法混血女孩迷失自我的徬徨心境。觀眾關心的不再是情節如何發展,我們心知肚明結局至多只會是她人生的頓點,鏡頭亦步亦趨繞在陽陽身邊,仰望著她一次次墜落後不服輸的側臉,目送著她一次次挫敗後不甘心的淚水。
⠀⠀⠀⠀⠀
無論《陽陽》,抑或《偶一為之》,呈現了普遍存在於青春期少女之間的現況,難以明言的無聲處境、疏離冷漠的親子關係、父權社會下理所當然的壓迫。也幸好,她們都不是單打獨鬥,前者有長輩眼裡不正業的鳴人哥,成為真正在乎、關心、理解、引導陽陽同時為藝人與運動員心態的陪伴;後者,則是 Autumn 與 Skylar 這對表姊妹攜手闖蕩紐約的三天兩夜,身上僅有的錢全數拿去支付手術費用,繁華都市危機四伏,褪去批判與控訴後,她們仍得咬緊牙關自力更生,就如《燃燒烈愛》所言,沒有一個國家是為女性著想的。
⠀⠀⠀⠀⠀
在這些平凡人物身上,彷彿看見獨屬於女性的聰明,柔韌而堅毅的生命力,那只是各自人生的頓點,不禁深深相信,未來的她們必定會帶著傷疤綻放出更美麗動人的姿態。
⠀⠀⠀⠀⠀
⠀⠀⠀⠀⠀
▍2020 柏林評審團大獎《偶一為之》可於 CATCHPLAY+ 上觀賞:
https://bit.ly/3A4Z1En
青春期男性心理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其實這本書裡面寫的,都是你我很熟悉的事。但生命當中最恐怖的事情就是「熟悉」。
.
因為熟悉,所以你會覺得習以為常;因為熟悉,所以你會覺得沒有問題;因為熟悉,所以只要有任何一點的改變,你就會覺得疼痛不已——卻忘了這些「應該」一直以來是如何的捆綁你。
.
小時候當個體貼溫柔檢點的乖女兒。
青春期只能「被動」讓男生示愛。
拉警報了就要立刻生出一個伴。
進入婚姻之後,除了要扮演前面的多種角色的組合,當一個好太太、好女兒之外,還多了一個新的角色,好媳婦。
等到媳婦熬成婆的那一天,一切又重新開始,你拿過往的怨與苦去對待下一代,告訴他們:我當年也是這樣苦過來的。
.
相對的,男性的角色也不輕鬆。
在前面的脈絡底下,「文化纏足」塑造出一個又一個相信「苦命就會甘來」的女性、過度控制的母親。兒子想要喘口氣,逃到外面的世界,一方面不想要別人管(這是兒子身分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又想要找一個順從溫柔婉約的妻子(這個是丈夫身分的需求),內外夾攻、自相矛盾,所以就算結婚,逢年過節回老家,也無法處理自己媽媽和自己老婆之間的三角關係,跑到外面抽煙或者是電動手遊;而就算是平時在自己的小家庭,也無法處理自己和妻子之間的衝突——就像當年從家中逃跑的父親一樣。所以這些男人只好逃到外面,找另外的慰藉,可能是工作、遊戲、甚至是另外一個人。但不論他們逃到哪裡,都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棲息地。
.
大家在這個「應該」的世界裡,心裡悶得苦,但心裡不說。可悲的是上面這些熟悉,你就算都知道了,也覺得很不公平,可是還是不曉得該怎麼樣改變。畢竟你只要做一點點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別人就會說你「反骨」、「不孝」、「不知禮數」。幸好,這本書有一整章在講 #你該怎麼辦
.
@sinceremuer 這本書的後半段結合了各種不同的治療策略,包括:
-理性剖析你那些「應該」背後的來源、需求、與盲點
-協助你安撫自己的內在情緒小孩
-以及最重要的,提供無論如何都無法好好照顧自己的人,一系列自我保護的咒語。
.
如果你總是在替別人著想,而無法替自己著想,那麼或許從這些咒語開始,可以讓你變得有點不一樣。
「
-我為了我自己,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我重視自己的感受,我想要成為保護自己、尊重自己的人
-滿足自己的需求並不是自私,而是自愛、自我照顧。強迫別人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做,這才叫自私
」
如果你總是被自己的生氣、嫉妒、羞愧感、罪惡感、自卑感等等佔據(p.91),那麼或許在這些感覺背後,有一個渴望被愛的自己,他一直好努力好努力,希望有人能夠看見並且肯定,卻忘了其實能夠永遠陪伴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
我常常說「用你對待別人的那種好,來對待自己」,但無法每天做到,也不需要做批評,哪怕只是做到一天、1分鐘、甚至1秒鐘也好。
.
我和作者周慕姿心理師,一起來談談這本書!
#他們都說妳應該 #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寶瓶文化
#心得全文 https://link.medium.com/5lR0X3FI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