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Moomin之日,也是作者朵貝楊笙的生日!(到底哪天沒有日,昨天台灣是父親節,日本推特都在世界貓日,還有什麼牙齒日或葉子日)
以下整理五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實!!(但我相信我們這邊粉絲朋友童書素養相當高應該都知道)
1. Moomin不是河馬(講N遍)
Moomin,姆明托魯的托魯來自於北歐傳統的妖怪名稱:troll。他的生日是8月7日。
.
2.歌妮 (原名可兒)- Snorkmaiden跟Moomin不是同一個種族!歌妮是司諾克家族的女兒,她雖然和Moomin長得很像,但不是同一個種族。最大的差異是司諾克家族:他們總會隨著心情改變膚色。之前Snufkin跟Moomin說:欸有個種族跟你們長得很像耶,Moomin還生氣的說:會變色的傢伙才不是我的親戚呢。結果後來跟人家談戀愛....嘖嘖。
.
3.Snufkin不是人類而是Mumrik族
他爸爸是姆明爸爸朋友叫Joxter,媽媽是美寶夫人Mymble,和little my是同父異母的姊弟。然後美寶夫人其他至少還有34個小孩...這...。他瑞典語的名字是Snusmumrik ,也就是「抽菸的小哥」,但太難念,所以基本都採用英譯的Snufkin。
.
關於Snufkin的人設及形象在日本卡通中變換好幾次。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是藉由日本的卡通認識他們。一開始日本舊版接近原作,沒有畫頭髮,頭身比高,穿短褲。新版頭髮開始出現,頭身比高,長相像大人。快樂的姆明一家,也就是知名度最高的,頭身比低,臉部稚氣,有頭髮。現在大家覺得Snufkin是漂泊不羈的,有點高冷的感覺,但其實原作中是個歹逗陣的人,除了姆明一家之外。這點跟Little my真的一樣,要不是她(周邊商品)很可愛,每次看到都想扁她。
.
3. 樹精(妞妞)是從種子中誕生
這群聚扭來扭去的不可思議的生物是從種子中出生,在「夏季祭典的前夕」這特定時間把種子灑到土裡,就會像香菇一樣冒出來,然後出生的瞬間開始就帶電。不會說話,也聽不見聲音,而且會到處移動。在原作中的描寫是「將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的怪物們」沒感情也沒思考的生物,但現在的形象很可愛(歸功於日本人)
.
5.Moomin House是煙囪的形狀
應該是看得出來(摸下巴)原型是北歐家庭中都有的火爐,從地下室一直線延伸到屋頂的大型火爐,只要用一點柴火,就可以讓整個家中長時保持溫暖。據說過去Moomin族是躲在人類家庭的火爐後面生活,所以姆明爸爸把他們的房子蓋成煙囪狀。
.
.
作者並沒有先設定好故事的世界觀,而是隨著作品出版慢慢發展,所以其實常常出現矛盾,而且時間軸也沒有按照出版順序,因此我讀得很痛苦,從沒一次讀完過。作品中呈現的「慢活」(HYGGE?)正是他的魅力,作品前半段大多是給兒童看的溫暖內容,後半段開始出現青春期的煩惱與糾葛,然後漸漸描繪探索人類本質的孤獨與自立。
.
.
moomin之日這天,日本的moomin餐廳都會舉辦活動,參加活動者可以獲得該年限定的帆布袋,我也有參加過。當年的規定是女生綁丸子頭就可以拿到一個XD
.
.
昨天還看到有人收集Moomin House模型的心路歷程,看了真是超有共鳴。日本DeAGOSTINI 公司專門推出「週刊模型」,這種超可怕的,創刊號會賣超便宜的價格490日幣之類的,吸引你上鉤,一開始推出的小零件組合難度也很低,讓初學者不容易失敗。接著第二號就變回原價1472,一個說貴不貴,說便宜不便宜的價錢。
等開始收集到一段時間之後,書店就不再零售,轉為給還願意繼續掏錢的顧客訂購。作者說他之前訂別的系列因此得到宅配收貨恐懼症,所以這次改為便利商店取貨,結果一樣很有壓力XDDD 官方還成立訂購者的專區,大家會分享自己的作品,看了別人的完成度打擊很大!!
中間想放棄又考慮沉沒成本,只好悶著頭繼續。結果還好評延長(崩潰)!!!!多了10號,做的是姆明爸爸蓋的湖邊小船屋XD 而且中間還順便賣配角人物公仔,消費者會想都已經到這地步了,不收齊很可惜,而配角人物分六次共1万1340円。最後統計花了三年的時間,17萬円以上,還不包括其他製作用的道具。結果出完之後出版社推出特惠組(全100号 / 税抜12万5000)....不過作者表示手作的樂趣真的無敵,所以下一次他應該還是會陷入痛苦的循環。還好我只上當過幾次,大概是買創刊號+前面幾號就立刻放棄XD
說了這麼多,大家來上傳一下你手邊的moomin吧~~~
#moomin日 #moominの日 #ムーミンの日
參考資料:
https://rocketnews24.com/2021/08/09/1523722
收集的心路歷程:https://rocketnews24.com/2020/08/12/140165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介紹 訪問作者: 陳雪如 內容簡介: 第一線校園心理師,寫給青少年陪伴者的溝通指南 3大關鍵思維×4項家長覺察×6種頭痛情境 全面解讀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針對青少年...
青春期的煩惱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於女孩,青春期是設下重重陷阱,長輩的叮嚀都變成警告,你是女人所以這不能做、那不能做,與異性開始有了結界
姊妹淘
#俗女養成記 #爆氣 #煩惱 #長輩 #叮嚀
青春期的煩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人墜入情網,然後結婚,宣誓著永恆的愛。隨時間經過,彼此的心卻都有了改變。一方會說:「那個人變了。」自己沒變,只有那個人變了。
但這其實不對。是兩人都變了。人總是對對方的改變很敏感,對自己的變化卻很鈍感。
不過,改變並非壞事。雙方都會變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是完全不會變的。
重要的是,能接受彼此的改變,並且保持著對對方的感情。別只是注意對方的變化,也要坦然面對自己也變了,然後彼此享受彼此的變化。
以坦率的眼光注視彼此的變化時,就能從中發現「不變」的模樣。所有人都有與生俱來且不會改變的本質。或許也可以說是沒想著要改變。
我們正是要以溫暖的目光去凝視彼此的本質,那將能加深彼此間的羈絆。別總是被表面的改變給奪去了目光。
就像這樣,人的心不是恆常不變的。所以,由心所生出的煩惱與不安,也非恆常不變。絕對沒有永遠的煩惱與痛苦,有時能靠自己的力量消除,又或是在不知不覺中消去。有時一些非常大的痛苦甚至會因一個轉變而變成喜悅。
舉個例子來說,請試著回想你青春期所懷抱的煩惱。
「能否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能找到工作嗎?」、「能結婚,與人共組家庭嗎?」、「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嗎?」
你青春期時所懷抱的煩惱,至今仍同樣煩惱著嗎?應該沒人是這樣吧。長大成人後,在不斷累積經驗時,幾乎所有煩惱都會消失。
應該會覺得:「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煩惱的還真是小事啊!」就算不努力消除煩惱,隨著日子過去,自然就會消滅,幾乎所有煩惱都是這樣。
當然,就算青春期的煩惱沒了,又會產生新的煩惱與痛苦。那些事應該是比年輕時更嚴肅的。人生的經驗愈積愈多,煩惱的範圍也會增大。
即便如此,時間也能解決一切。痛苦不會永遠糾纏著自己不放。三十多歲的煩惱,到了七十歲時就會忘得一乾二淨。正因如此,人才能活下去。
煩惱與不安不是恆常不變的。請如此相信,並好好地度過今天。
有句禪語叫:「日日是好日。」
這意思不是「每天都是很好的一天」。一年中有晴天也有雨天,不是說晴天是好天,雨天是不好的一天。晴天有晴天的好,雨天有雨天的好。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只要這麼想,每天對自己來說都會成為很好的一天。
正在煩惱的今天、正在痛苦的今天,也可以把它想成是對自己很好的一天。事情總會改變,所以不需要認定哪一天是不好的一天。絕不會持續三六五天都是下雨天的。
以上文字摘錄自《擺脫執著與束縛,讓人生過得更美好》
了解更多: https://bit.ly/3g7oypE
青春期的煩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介紹
訪問作者: 陳雪如
內容簡介:
第一線校園心理師,寫給青少年陪伴者的溝通指南
3大關鍵思維×4項家長覺察×6種頭痛情境
全面解讀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針對青少年的攻勢,擴大守備範圍。
一壘手解決「親子溝通」難題,二壘手掌握「親子教養」原則,
三壘手看守「數位成癮」問題,捕手看管「情感教育」議題,
游擊手應對「人際困擾」的強襲球,外野手則是接穩「情緒管理」的高飛球。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孩子都進化成青少年了,家長當然也要跟著升級!
出生於21世紀的小孩,他們所處的環境、即將面臨的難題,早就不同以往。
至於他們的照顧者,在教養下一代時也比過去更加艱辛。
在這個過度評價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好好長成完整的自己?
本書透過網路世代家長應了解的關鍵思維、應具備的覺察,
溫和而堅定的解決現代小孩在青春期最容易發生的問題,
正確掌握青少年的矛盾心理,為不擅長與孩子相處的家長,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你知道嗎?青少年的暴走,其實跟嬰兒的哭鬧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一個看起來很嚇人,一個看起來無害,但他們背後在傳達同樣無助的訊息:「我很不舒服,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表達,請幫幫我。」
青少年照顧者在青春期孩子大暴走時,要教給孩子的,不是「脾氣好一點」或是「放尊重一點」,而是教導孩子如何控制情緒,並發展談判技巧,學習協商與溝通。
關係是傷也是藥,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長成更好的自己。每一個大人都當過青少年,或許你曾經想過用同理心來應對他們,以為這是最好的教養方式。但在你試圖用經驗來指導孩子之前,請先想想現在的狀況是否與過去相同。
本書所謂的青春期,泛指12-22歲這個階段。不要懷疑,即使是已經成年的孩子,也仍存有青春期的煩惱,延遲長大。離不開手機、人際關係失衡、家長過於忙碌疏於溝通、選擇太多看不到未來……網路世代的孩子在步入青春期時,面臨著比過往世代更加艱鉅的成長挑戰。
作者簡介:陳雪如 Ashley
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畢業,現為Ashley心理科學苑創辦人、企業課程講師、大專院校輔導老師。擅長領域包含協商談判、人際溝通、親密關係、親子教養、情緒調適等。
深耕於青少年輔導十餘年,深信家庭是一個系統,家人彼此間會互相影響,提倡以正向教養的方式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從錯誤中學習,期待他們能發展出足夠的心理素養,以面對未來變動快速的世界。
專業證照:諮商心理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家長講師、NLP專業執行師、國際催眠執行師
作者粉絲頁: 陳雪如Ashley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親子天下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