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_in_LuV #用愛過日子
常收到讀者的來信告訴我:好氣自己爲什麼不愛自己!總是愛批評自己!總是看自己不順眼!覺得心好累!
你是不是也常覺得 ~
『我當然知道要愛自己啊,可以我就是做不到!而且越嘗試越失敗,越想要了解自己,就越陷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的混亂境地!』
Vita 不是什麼心靈大師,但這幾年在學習『愛自己』的道路上,也摸索出一些小小的心得,願與你們分享。
☘️愛自己的5步驟:
1️⃣ 覺察
你是否面對鏡子裡的自己,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甚至連鏡子都不想照!
你是否總是以別人的感受作為優先,壓抑自己的感受、總是沈默地接受別人的安排!
你是否對於擁有以上這些舉動的自己,從一開始的無感、壓抑,漸漸地你越來越難受、低潮、呼吸困難⋯⋯。
恭喜你,你已經開始察覺到「你並不愛自己、甚至討厭自己」!
就好比一個人用不在乎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健康,漸漸地感到『身體不適』,不再無感、不在乎的活著。
所以,當你開始感到『不愛自己、或討厭自己』時,請不要沮喪,這是值得開心的!
因為你的靈魂已開始覺醒,想要邁開「愛自己」的第一步!
2️⃣ 承認
當你覺察你其實『討厭自己』,此時的你與其『強迫』自己去愛自己,請先『勇於承認』你~~~是一個「不愛自己的人」!
並在每一次侵蝕你骨肉的難受裡,承認自己的『不愛自己』,正在一次一次的消損你的靈魂!
承認,是需要勇氣的!
請給勇於承認『不愛自己』的你,一個最大的擁抱!因為,你已不願繼續活著像隻『蘸了麵包粉的蝦』,靜靜地躺在盤子任憑其他人的處置!
3️⃣ 面對
承認不愛自己的感受後,請開始留意是什麼樣的情境或言語,會讓你擁有感到難受、低潮、生氣…..等等負面情緒!
像我自己如果跟陶先生有爭執,雖然當下我可能會因為他說的話感到受傷、難過、痛哭!但我不再『白白』地浪費這些情緒,在哭完後,我會非常認真去問我的內在小孩:
嘿~ 親愛的,為什麼那句話讓你痛苦?讓你生氣?讓你覺得羞愧……等等!
與其在腦子裡想,何不把它們紀錄下來!把內心的感受寫下來、或發聲,讓負面情緒擁有故事、擁有聲音,不再無聲的消失或被壓抑,將是你療癒靈魂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4️⃣ 學習
當你真實的記錄下、或向宇宙發問:為何,我會有這樣的感受、反應?或許當下你不會有答案!這個答案需要你去找尋,去學習!
就好比你想要做一個戚風蛋糕,你總不會自己在那邊亂試,你會去找食譜、或上烹飪課。
『愛自己』也一樣!
就像是你學習做菜、學習語言、學習化妝….等等,單純靠自己的開悟是不太可能的!
看書、冥想、參加一些心靈成長的團體、或是上靈修(生活)教練的課程,都是學習愛自己不錯的方式。
你也可以藉由與周遭你覺得擁有正面能量的朋友、人物相處、觀察,來嘗試他(她)們愛自己的方式,從中找出適合你自己的!
儘量避免一些會讓你感到自卑、難受的人(包括網紅)!
並不是說這些人不好,而是他(她)們所處的世界,並不適合你目前想學習的課題。就好比你要學日文,卻跑到法文學校去,你覺得會學到什麼嗎?
5️⃣ 耐心
「You are exactly where you need to be in your life journey, so, please be patient with yourself」。你正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最需要你的位置,所以,請給自己最大的耐心。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讓我感到很震撼!頓時被敲醒!原來,愛自己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耐心』。
學習愛自己的過程,很多時候會或許會讓你很難受、很挫折、甚至想放棄。我最喜歡將它比喻成『爬山』,過程中會讓你呼吸急促困難;腿酸的要死、肩也快被背包壓垮!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累了就停下來休息,讓自己喘息、喝口水。
準備好了,再繼續一步一步往前走。
只要「不放棄」,登峰時的美好風景,會一直在那裡等著你,全部打包帶走。
語後,愛自己的這件事,沒有誰比誰厲害,你不需要跟任何人比較。失敗了、感到挫折、甚至打回原樣,都是你該珍惜的感受,而不是拿來批判自己的十字架!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誰比誰厲害、誰比誰強大,真的都不關你的事!你,永遠都該是自己唯一的專注點。跌倒了、難受了、看自己不順眼、覺得自己很不ok,都可以成為你擁抱自己的理由!
來~下次難過、沮喪時,給欠抱的自己一個擁抱,抱多久都沒有關係,抱到痛哭流涕也沒有關係。
當你容許自己脆弱、懂得擁抱自己時,你已經『愛上自己』囉。
祝福你。
Vita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教授鼠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數字貨幣行情上漲,比特幣漲到歷史高點,一直都有觀眾問說:現在現貨價格那麼高,除了買賣現貨之外,數字貨幣能不能放空,有沒有槓桿可以玩呢? 今天就讓鼠鼠來跟你們講講,甚麼是合約交易,又要如何選擇靠譜的交易所。 【社群】 教授鼠鼠IG ●https://instagram.com/profess...
「靠譜由來」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教授鼠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聖嫂Dod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Re: [問題] 哪些台灣用語在大陸也傳開了? - 看板Cross_Life 的評價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米果大會堂- 原本以為用「立馬」取代「立刻」,只是網路kuso ... 的評價
- 關於靠譜由來 在 世界五大神話體系全解析!這大概是最靠譜的總結了 - YouTube 的評價
靠譜由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0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月娥是淚眼煞星。
見到淚影,便是動了殺機。
每到關鍵時刻,好打得的林鄭,就會找到機會,流下兩行清淚。
是她發勁前的身影。
居則武曲,動則貪狼。
美帝步步進逼,竟敢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中聯辦是北京駐香港的聯絡辦事處。角色是協助北京和特區政府的聯繫。指揮的是中央,執行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今次美帝shoot the messenger,是否暗示中聯辦違反《基本法》,背後干政,在幕後指揮香港特區政府,這兩年的異行麼?
歐洲那邊,法國康城影展竟然施突襲,在完結的篇章,播出了香港導演周冠威兩小時的紀錄片的《時代革命》。
香港兩年來的苦難,黑衣、鮮血、火光、青春、激情……為今屆的康城影展留下了裊裊餘音。
特朗普之後,美歐又走在一起,就因為香港的苦難?
北京措手不及,不懂反應。這時林鄭提槍上馬,單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布林肯對香港《國安法》的聲明,以偏概全,毫無事實根據,公然干預中國內政,肆意踐踏法治,亦再次突顯美方的雙重標準等等。她強調,特區政府不能對此等錯誤言論坐視不理。
犀利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指責美國國務卿,干預中共內政。威風八面,震驚全球。經此一役,林鄭躍身成為世界級政治領袖,響哂朵。
咪住!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不是列明,外交和軍事,屬於中央權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下,行政長官負責香港特區的行政事務。
布林肯是現任美國政府的國務卿,等同於中共的外交部長王毅。
回應布林肯謬論,干預中國內政的,應該是外交部長王毅。其上還有專責外交事務的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
這才是國際外交的規矩,儒家稱之為禮。
布林肯也批評過新疆和西藏的人權狀況,但未見新疆、西藏的省委書記駁斥美帝謬論。因為中共仍有外交部,和他們的戰狼群。
林鄭的勇猛,打亂了政治倫理。
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國家有國家的倫理,一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會大亂,人民便無法安居樂業了。
對於香港的《國安法》,美帝的布林肯固然以偏概全,雙重標準;其實,林鄭、鄭若驊,和因揼邪骨仍未復職的國安處處長蔡SIR,都言語不詳,市民大都對《國安法》的紅線不甚了了。但經過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詮釋,市民終於掌握到國安法的精神和標準了。
何議員說:
ViuTV最近的同性喜劇《大叔的愛》,是鼓勵無孩家庭,與中央推動的三孩政策,背道而馳,違反了《國安法》,如糖衣大麻,要追究處理。
嗱,這便是專業了!
何議員是執業律師,肆業於英國,掌握了香港《國安法》的神髓。經他生活感的在地引伸,市民對會否觸犯這新成立的《國安法》,起碼有個概括的認知。出色的男人,真的好像黑夜的螢火蟲,躲也躲不了。
認識了《國安法》愈多,趕往機場離境的香港人就愈多。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宵。
…………………
…………………
這個畫面我見過,我真的見過,在啟德機場。
我在八零踏足社會,在報界工作。
戴卓爾夫人八二年訪華,跟著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自然地,我的工作便和香港前途掛上勾,直到現在。
在北京,記得有記者問,當時的中共總理趙紫陽,香港人怕九七後的改變,趙反問:怕什麼?
八九年,趙紫陽自己的遭遇,回答了他自己當年的問題。
八三年,我在北京採訪中英會談,外交界傳出會談進展不順利。香港惶恐,美元兌港元,跌到1:9.6, 市民趕到超市搶米搶廁紙,這是黑色星期六。
星期一,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上午九時宣佈,港幣和美元掛勾,一錘定音兌換7.8元。
這個聯繫匯率,便維持到今日。
八三年,是玄空風水下元六運最後一年,健行實幹的乾卦二十年走完了,八四年開始,便是靠嘴巴討人開心為主流的兌卦開始,兌為悅,為口,為羊,為少女,為巫,為妾,為毀折。
就這樣過了紙醉金迷二十年,至二零零三年沙士,完結七運,走入八運艮卦。艮為土,為尊。
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出籠,保證港人治港,一國兩制。
鄧小平亦再三公開承諾,九七後,除了換一支旗,什麼都不會變。
然後,開始草擬《基本法》。
香港人,有條件的,便開始收拾細軟,舉家上路,開始處處無家處處家了。
每日的啟德機場,哭聲震天,一家離港,三五十人送行,這畫面到八九六四後,攀上高峰。
人人都說,香港人功利、實際,醒目主義。但去到最後,也不外乎孝其老,慈其功,大家都只希望能夠供養父母,照顧兒女而已。
四十年過去,我見到的畫面又再出現,由啟德機場,轉到赤鱲角機場。當年是我們這一代離港,現在是我們下一代離港。
鄧小平out了,大陸不再提起他,他當年的承諾,也只是一時權宜;《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這些法律文件也不靠譜了,用到的部分說兩句,唔啱駛的,又唔提了。
講了幾十年的「港人治港」,今年靜靜的改了字,叫「愛國者治港」。香港人,為了家庭,又要上路了。一切一切,都因為政治倫理出了問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是《為政》,說的是為政之道。
是中華文化裡的政治智慧,也是作為政治領袖的責任和道德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儒家的領袖修養學。
《論語》第一篇是《學而篇》,說什麼是學問,如何做好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則是說學問的外用。
為政的精神,政治領袖的本質,不是權力,是教化。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
政治,是眾人之事;為政,就是為政者,如何以身作則教化百姓。
孔子身處春秋亂世,似今日香港,官僚只重視權力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人民無法安居樂業。
孔子認為,歷史沒有偶爾,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為政的成敗,不在權力,在領袖本人的德行。
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業在事功。再低級那些,霸業也沒有,只是權謀竊國,或是陰謀亂政。
《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由始至終,孔子認為,為政,管理眾人的工作,權力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德。
政治領袖,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出來外在的行為,才能無懈可擊。像北斗星,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一套價值信念。在領袖,以身作則,下邊的人,天下人自然會圍繞你而旋轉。
所以,你自己清廉,不用費勁來打貪。你勤力,不用怕員工偷懶。你不假公濟私,社會上就不會鬼鬼怪怪了。
為政第一信念,就是以身作則。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司馬遷總結孔子一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孔子刪詩書,整理詩三百篇的標準在那裡?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只要思想正,不能歪邪。
但為什麼將這個編輯《詩經》的標準,放在《為政篇》,這個領袖學問的範圍內呢?
孔子認為,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就是思想問題。
只要思想正,什麼問題都自然解決了。
孔子告訴我們,為政的人,無論政治領袖或官僚,第一要務,就是思想要正,不能走邪路。
社會紛亂,人民舉家奔逃,就是因為官僚思想出了問題,人民生活不了,走了邪路。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單靠政治體制,再加以刑法來管理,齊之以刑,想大家不犯法。結果,人的聰明機巧出現,各式專業人士因有需求而提供意見。民免而無恥,大家會爭相走法律罅,走後門,搵人事,鑽漏洞,逃避了法律責任,還會無恥的自鳴得意,「咁犯唔犯法先」,認為你奈不了他何!
但如果用道德來領導,官僚和領袖,以身作則,整個社會都有一套價值觀,不再發錢寒,人人都尊重自己。再齊之以禮,不是用法律,用規矩,大家接受的規矩來教化。人人自動自覺,不會破壞公物,不會偷雞摸狗攞著數,錯了,識得慚愧,有恥且格,只要人民有羞恥心,就達到為政的目的了。
第四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出身貧困,三歲喪父,孔母帶他移居山東曲阜闕里。他如何用七十三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聖人呢?這一章記述他一生求學的歷程。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立志一生做學問,因此,到了三十歲,就能確立自我,知道自己在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進一步鑽研學問,到四十歲,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對人世間的遭遇,起伏高低,不會感到迷惑。
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就清楚宇宙的運作規律,上天賦與我的使命。乘願而來,這個宿願,究竟是什麼?我這時明白了。
累積經驗到六十歲,就明白世間人事的錯綜複雜,不會有什麼違逆不快了。
這樣,到了七十,不是實數,是指生命的終極追求,即使權力大得可以隨心所欲,但我的行為,都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
孔子提示了,我們終身學習,最終即使任性而為,完全為所欲為,也不會令身邊的人,造成困擾。
問題來了,《論語》的編輯,為什麼將孔子一生求學的歷程,放在《為政》這章,政治領袖的責任和修養的篇幅內呢?
凡亂世人人都追求權力,以為權力就是為所欲為。
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人生的成就,即使可以隨心所欲,但仍不踰矩。
這是整篇《為政篇》的軸心,政治領袖的成敗,並非決定於權力,成敗全因個人的道德。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是領袖學,從政者必讀的中華心法。點出了治亂的原則,為政的修養和責任。無論從政,官僚,企業主管,或家庭生活的處理,都應細讀。
首四章,是為政四大原則,也是香港亂局的根本病灶所在。
靠譜由來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Old People Like Us]
區域法院二樓的法庭裡,漆上棗紅色的牆上,一條垂直用來收藏電線的幼身膠喉管,有人用索帶鞏固了一把銀色的鋁梯。鋁梯沒有被打開,扁平地靠在牆邊,腳踏的鋁板上,兩邊皆呈現NOW TV的字樣,一邊是用黑色電線膠布拼貼而成,另一邊用螢光紅色筆寫上,確保不同方向都有人看到。
警員潘景臨,被律師要求辨認一下這把梯子。剪了清爽髮型,臉有點圓的潘說,「不肯定是不是當日那一把,梯子每一把都是銀色……。」
法官打斷潘:「唔該你可不可以幫幫手,我沒有全世界的時間來審這宗案。」
潘難為地道:「鋁梯有很多款式嘛。」
法官用回話:「我們也知道梯有很多種,只要你直接答問題,人生會簡單一點,不要帶我們遊花園。」審訊是用英語進行,法官說 “in Chinese we say, don’t going around gardens”.
審訊的事件,是關於一宗年代久遠,發生於六年多前,2014年佔領運動的事件。警方聲稱NOW新聞台一名工程人員用鋁梯襲警,但後來並沒有控告該人士襲警。
相反,該NOW工程人員卻表示,他和攝影師一起進行直播期間,忽然被便衣警衝前搶走他的鋁梯,當他被拉入警察群之後,更被拳打腳踢。他決定向律政司展開民事訴訟,就人身損害索償。
訴訟程序漫長,六年之後,經歷過反修例事件,這宗「記者VS警暴」案件在現今脈絡下,又有了新的意義。
***
一宗關於六年前的事件,在民事索償法庭上,無論法官、代表記者的大律師,都是資歷深厚的。
席上的李樹旭法官年屆52歲,他戴着的眼鏡不時滑到鼻尖,雙手不斷在鍵盤上打字;代表記者的是資深大律師林孟達在馬來西亞出生,身型肥胖,他自70年代尾已取得大律師資格,黃色的資深大律師短假髮下,露出銀白色的頭髮和鬍子,他拿着鱷魚皮公事包,審訊期間,右手拿着蛋黃黃色的墨水筆,不時翻閱他的binder,裡面的活頁紙是舊式文具那種黃色紙間條紙,寫滿墨水筆筆記,用英語發問問題時,目光銳利,眼白滿是紅筋。
林大狀仍在用墨水筆,年輕的律師已經在用手提電腦和平版式電腦了。
李官和林資深大律師對話中,也有自嘲他們是「老一輩」。量度鋁梯高度時,林大狀曾提出,鋁梯大約4 feet. 而李官則說,要拿一個以「米」為單位的紀錄,於是有律師拿軟尺即時量度,1.22米。李官自嘲:「old people like us才仍然會用feet.」
審訊保留了舊式風味。盤問層層遞進,問答具張力。法官適時打斷介入。
潘警員表示,當日NOW工程人員用鋁梯襲擊他,而他在現場時,並不知道這位是新聞團隊工作人員。
林大狀請潘警員看當日照片。圖片中,被指襲警的工程人員,心口掛着記者証。
林大狀:「警員,圖片中原告人頸上掛着繩和卡片套,你當時看不看到?」
潘警員:「當晚我唔覺,睇到張相至見到。」
林大狀:「你當時以為佢係示威者?當時示威者有掛身份証明文件在頸上?」
潘警員:「我見過示威者頸上有繩出現,裡面是甚麼証件短時間無可能識別到。當時原告人用梯襲擊我,所以我注意力係把梯度,無留意佢身上佩戴咗咩証件。」
庭上播放NOW新聞片段,片段中,警員把工程人員扯進警員群中,穿紅色風衣的NOW新聞台記者仇志榮早前上庭確認大叫的是他。仇記者在畫面中大聲向警員喊:「記者!記者!」
本身在馬來西亞出生的林大狀,此時嘗試用廣東話摸仿這把叫聲,問潘警員當時有沒有聽到有人喊:「畸遮!畸遮!」懂廣東話的李法官糾正他的讀音,「記者!記者!」林大狀笑說,自己廣東話發音不標準。繼續問潘警員,當時有沒有聽到有人大喊:「記者!記者!」
潘警員表示當時聽不到,直到事發後,看片段才聽到。
較早前,法庭亦播放了另一片段,法官一度要求警員澄清他聽力有沒有問題。
該youtube片段拍攝在較後時間,NOW工程人員被拖入警群之後,他被幾名警員帶到路邊。工程人員打手機報警,表示被打。片段中,被警員圍着的工程人員,向現場警員表示:「(有片段)影到我係冇郁過手!」
潘警員在片段中,站在工程人員的不遠處。然而他在法庭表示,不知道當時對方有致電999報警,當時亦聽不到工程人員這句關於自己「沒有動過手」的控訴。
由於審訊是以英文進行,每一句來回,都反覆經過法庭翻譯以中文重覆,故此對話拉長。
林大狀:「你聽唔聽到原告人這句話?(我係無郁過手)」
潘警員看片段,要重覆看兩次才表示聽到。
林大狀追問:「that was said in a loud and clear voice.」
翻譯:「那時是大聲而清晰的一句話。」
潘警員堅持,當時聽不到。
此時法官搖頭。
潘警員解釋:「當時唔肯定聽到,可能因為拍攝片段的攝錄機更接近(原告人)。」
法官此時介入:「警員,你有沒有聽力問題?那時候,及現在?」
潘警員表示:「沒有。」
法官用心把警員的作供紀錄在案。後來,對於潘警員的作供,法官更特意提醒警員,他是在宣誓的情況下作供。
這位指控NOW工程人員襲警的警員,整個下午被林大狀盤問,他為何要不止一次更改口供。警員表示被襲後,連自己求醫的醫院都說錯,他在法庭先說自己是廣華醫院,後又稱忘記了。原來是伊利沙伯醫院。而他第一份口供寫道工程人員用「雙手」拿梯襲擊他,亦漏寫了工程人員第一次對他的襲擊。被問及為何改口供,他表示「太累」、「遺忘了」。
林大狀不可思義地說:「你被襲擊,你竟然因為太累而遺忘了?作為一個專業的警員你知道落口供要準繩,詳細,精準?」
其中一個潘警員承認的口供「遺漏」,就是他在第一次口供上寫道自己有向工程人員說「你襲警」之前,沒有記下其實自己也說了一句粗口:「我睇番片段先至道,我講咗這一句(粗口)。」
該被粗口慰問的NOW工程人員,早前上庭作供表示,當時無端端被罵:「X你老母」,然後被搶梯,更被拖入警員群中被打。當晚他到醫院求診,左眼有明顯傷痕。
入稟索償的為41歲名為「李小龍」的NOW工程人員。這天來法庭旁聽的除了他、他的一位朋友和一位來替他祈禱的牧師外,旁聽席空無一人。始終太多更大更重要的案件在審訊中,這宗案件原訂審6天,現在已進入第11日。小龍說:「很多年輕人比我更值得關注。」
然而決心把自己的案件告上法庭,小龍代價不小。這宗為民事索償,一旦敗訴,李小龍本人將會承受巨額律師費,他表示事件在2014年發生時,自己也有掙扎過是否「去馬」,當時對香港司法系統還有信心,沒想過後來發生連串社會事件,但官司已經於2015年啟動了。
在社會運動之中,不少記者也受過暴力對待,但願意拿上法庭討回公道的人不多。小龍說:「乜嘢令到我肯去馬,都係因為記者行家。我們出來採訪,唔係要畀人打的。」
「李小龍」是他真名嗎?他尷尬地說是,當年他在廣東省出生,「小」字是跟隨族譜,當年爺爺知道生了個孫,想替他改個「龍」字,以為孫兒在內地生活,和香港明星同名字不怕。怎知童年他就來港生活,於是從小到大都被問及名字由來。他說笑,雖然他有名「李小龍」,除了這一次,從沒發生過和別人肢體衝突。
喜歡這個名字嗎?「基本上李小龍這位武打明星,不會惹人討厭,而且李小龍咁有正義感,我有時會想,上法庭這件事,我更加不能放棄吧。」
***
2021年6月7日,在審訊了十五日之後, 結案陳詞前,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協議,法官怒斥雙方浪費法庭時間和資源。李官指,律政司應該一早決定是否接受庭外和解。據了解,律政司一方將支付原告的訟費。李小龍向眾新聞表示,「有片有證據,可能係現場解決到的問題,點解要搞七年?」
(圖為他在庭外留影)
靠譜由來 在 教授鼠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近數字貨幣行情上漲,比特幣漲到歷史高點,一直都有觀眾問說:現在現貨價格那麼高,除了買賣現貨之外,數字貨幣能不能放空,有沒有槓桿可以玩呢?
今天就讓鼠鼠來跟你們講講,甚麼是合約交易,又要如何選擇靠譜的交易所。
【社群】
教授鼠鼠IG
●https://instagram.com/professor_susu
教授鼠鼠Line@
●https://lin.ee/gZt77At
教授鼠鼠Youtube
●https://ppt.cc/fK9u6x
教授鼠鼠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essorsusu/
教授鼠鼠微博
●https://weibo.com/professorsusu
【貼心提醒】
訂閱後不要忘記按旁邊鈴鐺
才不會錯過最新上傳的影片
【推薦播放清單】
開箱與體驗:https://ppt.cc/fKXJ7x
世界真相系列:https://ppt.cc/fRmsCx
鼠鼠談創業:https://ppt.cc/fTnIgx
#交易所
#比特幣
#以太幣

靠譜由來 在 聖嫂Dod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嘟嘟回鍋挑戰動手做啦!每月第二週週五、第四週週五會上片唷!食譜都在下面唷~
👄 你訂閱聖嫂 DODO 的頻道了嗎 ▶ https://goo.gl/fQw3OB ◀
👄 想看更多聖嫂 DODO 的影片嗎 ▶ http://goo.gl/4xA1un ◀
#台式馬卡龍 #嘟嘟動手做 #第二週週五第四週週五上片
👄又到了嘟嘟的古早味動手做時間!這次我要做的是馬卡龍喔~可是馬卡龍不算古早味吧?好啦!其實是因為法式的太難了,我想先做台式的看看~所以這次古早味帶來的是「台式馬卡龍!」俗稱「牛粒」,其實這道點心在台灣又稱做小西點,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歷史,後來因為法國的馬卡龍傳入台灣,又跟這道牛粒外型非常相似,所以這道料理才被稱作「台式馬卡龍」,法式馬卡龍是杏仁蛋白霜糖做的,台式的馬卡龍則是蛋黃小蛋糕,「牛粒」這個名稱的由來已不可考,有的說法是這個稱呼源自於法文「烘焙小西點」的取其音譯的台語發音,也有長得像牛眼睛的一說,也有日文的手指餅乾的發音變化而來,眾說紛紜啦~
👄製作台式馬卡龍所需要的材料有
全蛋 1顆
蛋黃 2顆
細砂糖 70g
低筋麵粉 90g
糖粉 適量
👄奶油霜
無鹽奶油 35g(室溫軟化)
糖粉 5g
👄其他
鋼盆 1個
擠花袋 1個
刮刀 1支
平口擠花嘴 1個
湯匙 1支
碗 1個
烤盤紙
電動打蛋器
👄步驟一(前置準備)
1.烤箱預熱兩百度。
2.全蛋、蛋黃、細砂糖放入A盆隔水加熱至微溫(約35度)。
3.離火後,蛋液用打蛋器全蛋打發。
4.擠花嘴放進擠花袋。
5.烤盤鋪上烤紙
👄步驟二(篩入麵粉)
麵粉篩入鋼盆中,使用刮刀拌勻。
👄步驟三(裝袋)
鋼盆的麵糊裝入擠花袋中。
👄步驟四(擠牛粒囉!)
擠花嘴與烤盤呈垂直角度,將擠花嘴靠近烤盤邊擠邊往上提,擠出一個約3*3公分的圓形,並篩適量糖粉在上面。
👄步驟五(烤)
將烤盤送入預熱好200度的烤箱,烤7分鐘。
👄步驟六(製作奶油醬料)
烤盤取出放涼,此時把室溫融化的35g奶油與5g糖粉放入碗中拌勻。
👄步驟五(抹上奶油醬料)
放涼後,將一半數量的馬卡龍抹上剛調好的奶油醬料,另外一半的馬卡龍蓋上去就完成囉!
#牛粒 #台式馬卡龍 #動手做 #嘟嘟動手做 #馬卡龍
---------------------------------------------------------------------------
🎬 Prev 上一部
愛妻魔人現身了!收到老公的浪漫驚喜
➤ https://bit.ly/2VmDaqK
🎬 Next 下一部
【每周五晚上6點】➤ 準時追蹤聖嫂頻道喔♥♥♥
🎬 More Playlist
播放清單中有更多種類型影片
👉 聖嫂動手做 👈 https://goo.gl/J43ncn
👉 聖嫂愛開箱 👈 https://goo.gl/QwhjNm
👉 聖粉同歡慶 👈 https://goo.gl/1EkvEv
👉 靈魂大交換 👈 https://goo.gl/KeShqP
👉 聖結石唱歌啦 👈 https://goo.gl/w11fbQ
👉 菜逼巴美妝系列 👈 https://goo.gl/tiLpjD
👉 聖氏夫婦婚紗照 👈 https://goo.gl/htEh1W
👉 聖嫂DODO微抱怨 👈 https://goo.gl/CNjuN6
---------------------------------------------------------------------------
👄 追蹤我們 / About us
➤ 來這找我 / Follow me on
Facebook 👀 https://goo.gl/BZbsDR
Instagram 👀 https://goo.gl/BTyalQ
➤ 找我老公 / Follow Saint on
Facebook 👀 http://goo.gl/4UQLS0
Instagram 👀 https://goo.gl/DNymkD
---------------------------------------------------------------------------
👄 找我合作 / Co-work info please contact
商業合作相關請寄信至 ▶ saintdodo0804@gmail.com ◀
---------------------------------------------------------------------------
👄 回答你的問題 / Q&A
➤ Q: BGM是? / What's background music for Video?
Song: Konac - Home
Link: https://youtu.be/6TFfIgMeYQ0
Download this track for FREE: https://www.hive.co/l/26yqt
➤ Q: 使用甚麼器材拍攝? / What camera do you use?
A: 👄Canon EOS 80D 👄Sony DSC-RX100M5
👄 iPhone7+ 👄 GoPro Hero6 👄 Sony A7iii
➤ Q: 後製軟體是? / What software do you use to edit video?
A: Final Cut Pro X + Adobe After Effect + Adobe Premiere

靠譜由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靠譜由來 在 米果大會堂- 原本以為用「立馬」取代「立刻」,只是網路kuso ... 的推薦與評價
況且「立馬」一詞由來已久,跟「馬上」差不多意思。 ... 比如,我們講「離譜」,卻不講「靠譜」,那麼「不離譜」的時候我們該怎麼用同一套類似的比喻來陳述呢? ... <看更多>
靠譜由來 在 世界五大神話體系全解析!這大概是最靠譜的總結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頻道部分內容採編自網絡,如果您擁有部分內容的著作權,請在下方留言或者郵件聯繫我們,商討酬勞事宜或者刪除影片,謝謝。 ... <看更多>
靠譜由來 在 Re: [問題] 哪些台灣用語在大陸也傳開了? - 看板Cross_Lif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rkh (eutatosp)》之銘言:
: 除了那個出了名的"爽歪歪"酸奶電視廣告,
: 我還在大陸電視劇裡聽過"打拼", "愛拚才會贏".
: 用"超"取代"很".
: 還有其他嗎?
很多﹐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以前台灣文化比較強勢的時候傳入大陸並流傳開來的。
如﹕
帥哥、色狼、泡妞、八卦、美眉、不爽、抓狂、靠譜、哇靠、豬頭、菜鳥、
大號、智囊、烏龍、造勢、寫真、便當、共識、團隊、訴願、謝罪、壽司、
速配、宅、榻榻米、資深、勁爆、糾葛、搶手、熱門、熱線、熱播、熱賣、
打壓、吊詭、罵戰、民意、個案、另類、關愛、單親、義工、佳麗、菲傭、
職場、人脈、私房錢、緋聞、髮廊、社區、寫字樓、追星族、狗仔隊、
強暴、維權、解嚴、公投、拉票、政戰、黑金、榮民、達人、秀逗、太妹、
悶騷、打炮、台海、健保、原住民、韓戰、星運、星探、靈異、艷遇、
艷照、警花、營銷、促銷、刷卡、創投、電腦...
這其中有不少是中國大陸沒有對應的詞語﹐因此直接用台灣的詞語來用﹐
而非取代。故而對於一般人來說並沒有發覺用詞是台灣用語。
(或者說已經直接變成大陸用語)
如果是大陸本身已有的詞﹐則通常會變成通用。如上述中的
強暴(強姦)、台海(海峽兩岸)、韓戰(朝鮮戰爭)、電腦(計算機)等。
而既影響大﹐又眾所周知屬於台灣用語的﹐主要是﹕
蠻、耶(哦、啦)
如﹐蠻厲害﹐蠻好的﹐好好耶﹐好的啦...
這在大陸被歸為台灣腔﹐並形成一種普遍觀念﹕台灣腔就是語氣比較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85.208.1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_Life/M.1461571495.A.0F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