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突破3,600萬人次的下載。
我當然要認真啊⋯⋯我其實做很多事情都沒有天份,就是實實在在,一路給它走到黑。
當浪濤退去,我可不希望其中一個在裸泳的人是我。🤣

人生實用商學院第一本書。非常市儈。
沒氣質也沒有文學水平:

誰偷了你的錢?
謝謝大家的支持。幾個小時內就上了排行榜。而且為什麼要分兩個呀🤣🤣明明是同一個商品。
我不是在打書而已,我今天要談的叫做平台轉移。這個比較有名的例子來說就跟諾基亞被智慧手機如Apple轉移一樣。那個平台被覆蓋了。注意力被搶走了。雖然他未必會死亡,只是逐漸凋零⋯
不要恭喜我暢銷。
現在的書再怎麼暢銷,都沒有十年前的5分之一。和20年前的10分之一⋯⋯哈哈哈極盛時期的紀錄是第一刷版印60,000本呀⋯白頭宮女在🙈
如果這個不是平台轉移?那什麼才是?
寫書是因為愛、愛丶愛⋯不然呢?🤣
老兵不死逐漸凋零、戰場不在,但仍然心中有眷戀,耳邊的炮火聲仍然是生命中重要的聲響。
如此而已。雖然不能做到鞠躬盡瘁,但是也會愛到死而後已。我始終記得,我10歲的時候想要當一個作家。
我也始終記得,21歲的時候我出的第一本書,有人笑我作家是會餓死的⋯坦白說,我很僥倖餓不死,不過我的興趣超級多元化,也一直維持著一個有收入的工作。
正因為我並不想讓興趣等於維生工具。所以才能愛得長久。
我這樣講好像有點矛盾:千萬不要問我,如果你把一個人當長期飯票,那麼你可以愛得那麼熱烈,純粹,而沒有擔心失去的痛苦嗎?
哈哈哈,我覺得我是出了一個難題⋯⋯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誰說的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王佐之才的周瑜為什麼變成了人品低下的庸才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苕
周瑜形象的悲劇是由《三國演義》書中的悲慘命運、歷史與演義對比中的撕裂、以及歷史的大環境中的毀滅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前 言
《三國演義》作為章回演義體小說成書已有數百年,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四百多個人物形象,幾乎每一個都讓我們津津樂道。在這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一百多年中,作者用或誇張或醜化的手法刻畫了諸多臉譜化的歷史人物,也為許多人物匹配了非常經典的性格與命運評語。諸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而作為全書主要配角的周瑜,卻只得到了「既生瑜,何生亮」這樣具有明顯貶低色彩的人物命運之語。這與歷史上「性度恢廓」,有「王佐之資」的儒將形象大相逕庭。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周瑜在大家心目中心胸狹小、忌才妒能的負面形象呢?在《三國演義》中,走向悲劇的周瑜又為何在大家心中也走向了悲劇?
壹
《三國演義》之中無法擺脫的悲劇
根據《三國演義》中對於周瑜的性格描寫與立場定位,周公瑾悲劇形象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1、東吳沒有可以實現周瑜二分天下理想的實力與理由。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孫策託孤的片段裡,有這樣的句子「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這裡可以明顯看出,孫策清晰地判斷出孫權不善於軍事鬥爭,只能夠保住東吳現有的地盤而不能夠更進一步。作者借孫策之口說出這個事實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孫權是個守成之主,整本書也不會讓他本人在軍事上有很大的作為。也就是說,書中的設定是孫策死後,東吳再也沒有進攻中原的實力,這與孫權「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的後續做法是一致的。
在《三國演義》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強烈的擁劉反曹傾向,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是漢獻帝的叔父,由他來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名正言順。戲劇需要衝突,那麼劉備的對手也自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企圖指染神器的曹操。曹魏和蜀漢都能夠與漢政權構建合法性上的繼承,而東吳於漢政權而言始終是君臣關係。在這樣的安排下,東吳的孫權就變成了一個沒有明確定位甚至缺少存在感的角色,那麼東吳自然也沒有爭霸天下的理由。
再來看周瑜出場時對孫策說的「某願施犬馬之力,共圖大業」,就變成了悲劇的伏筆。所以周瑜是一個身處注定悲劇的陣營,為了心中理想而徒勞努力的年輕人。
2、東吳政權核心的年輕化與以周瑜為代表的孫策舊部之間有權力矛盾。孫權上位後,逐步籠絡了自己的一班勢力,比如周瑜推薦的魯肅、還有後期取得夷陵大勝的陸遜等人。在書中,這群年輕勢力多處受到舊部的阻礙,掌權之路並不順利。比如張昭說魯肅「肅年少粗疏,未可用」。包括書中對赤壁之戰東吳文臣諸多阻攔的描寫,也說明了作者在東吳方面的故事主線是孫權如何在一眾元老之中扶持自己勢力,從而達到切實掌握政權的目的。那麼作為孫策舊班底中最被重用的周瑜,客觀上就是東吳政權年輕化的阻力。這樣他本人的悲劇色彩又加重了一筆。
3、性格缺陷導致能力不能完全發揮。書中對於周瑜描寫最多的就是他同諸葛孔明之間的智鬥。比如初見時,周瑜想要諸葛亮去烏巢劫曹操的軍糧,借曹操之手除掉孔明。但孔明立馬點破借糧必然被擒的結果,讓周瑜不得不自引軍去斷曹操的糧道。此時周瑜自負妒忌的性格完美地反襯了大度機智的諸葛孔明。之後在為難孔明交十萬隻箭未果後,周瑜帶兵埋伏,欲在孔明借東風之後將其殺掉,卻早已被孔明知曉,孔明讓趙雲守在江邊從而完美脫身。這些行為又使得周瑜容不得人,不顧大局的形象躍然紙上。當然,在「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書中周瑜有著很強的個人能力,但是心胸狹窄、恩將仇報和忌才妒能的性格讓周瑜不能掌控全局。他想殺諸葛孔明既是公怨——「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又是私仇——「此人如此多謀,使吾曉夜不安。」這樣的公私不分使得周瑜始終未能發揮出真正的能力,反而被諸葛亮以三次棋高一著的勝利而氣得口吐鮮血、金瘡迸裂而死,如此無能為力的結局實在是悲劇。
4、戰爭年代個人的渺小與無奈。無論是周瑜還是諸葛亮亦或者是劉備和曹操,都是那個年代的英雄。他們都想要建功立業,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戰爭給予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他們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縱橫廝殺,在一方天地裡指點方遒,然而誰也沒有辦法憑藉一己之力拯救這亂世。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戰爭就是將這些英雄們的壯志豪情展現給我們這些讀者看,讓我們與他們的義無反顧執著追求產生共情。然後看著英雄在戰爭中一個接一個地走向毀滅,將他們之中最有價值的感情毀滅在大時代的無情之中。這就是英雄人物悲劇的內核——求而不得,飛蛾撲火。
貳
隨著時代變化而逐步走向負面的形象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陳壽對於周瑜有著諸多讚美性的語句,他的形象也是非常正面的。「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正是陳壽對於周瑜的評語。陳壽是西晉王朝的官員,而西晉承自曹魏,所以《三國志》中尊曹魏為正統。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晉早已滅亡。就有很多人對於三國中的正統地位提出異議,比如北宋的蘇軾曾在《涂巷小兒聽說三國語》中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時期的民間話本裡就已經有擁劉反曹的傾向了,那麼可能對於《三國志》中的立場就以相反的態度看待了。東吳就成為了遊走在善惡之間的角色,周瑜的形象也遭到了諸多加工。比如宋代話本《三國志平話》和元代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中,周瑜因為襯托主要角色而被加工成了一個只是貪戀美色而無所作為的反面角色。
到了南宋,政府偏安一隅,為了彰顯自己宋政權的正統性,朱熹寫了《通鑑綱目》,強調了尊劉反曹的思想。他本人是宋代最出名最有權威的大儒,自此擁劉反曹的思想深入人心,那些帶有擁劉反曹思想的話本一下子就擁有了更多的可信度,周瑜確立了在市民階層眼中的負面形象。《三國演義》成書在元末明初,元朝入主中原的近百年,在異族統治下的漢族文人得不到重用、懷才不遇,民族矛盾空前嚴重,他們將對朝廷的不滿發洩在文字創作中。他們尊蜀漢為正統也正是對於漢族正統地位的呼喚。
周瑜歷史形象與演義形象的反差讓現在的讀者更為其感到悲劇。年少成名,容貌出眾,多才多藝,風流儒雅,甚至屢建奇功,卻在大眾心中是個脾氣暴躁,目光短淺的小人形象,這實在是周瑜個人歷史的悲劇。
結 語
周瑜形象的悲劇是由《三國演義》書中的悲慘命運、歷史與演義對比中的撕裂、以及歷史的大環境中的毀滅三方面共同形成的。雖然《三國演義》醜化了周瑜的性格,但是也豐富了周瑜的人物形象,讓周瑜作為歷史人物的知名度遠遠大於各時代的明君賢相,促使了更多人瞭解和研究周瑜。兩種形象的強烈對比也讓周瑜這個歷史人物充滿了色彩,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戲劇張力。
「一張薄紙也可分正反兩面,箭垛也都能兩邊承受羽箭。一方面事情取決於人的策劃籌謀,一方面上天早把命運鑄就。哪裡能找到一枝生花妙筆,一張紙上寫盡這兩層道理?」不可置否,羅貫中等人在對於周瑜這個人物形象上存在想要兼顧民間話本與歷史形象的兩重考慮,他們想要盡善盡美,但終究不可能做到完美地無縫銜接。魯迅先生說「孔明多智近妖」,書中的人物不止周瑜一個出現了誇張又不合邏輯的矛盾,但瑕不掩瑜,《三國演義》依然是老少咸宜的經典。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
2、羅貫中《三國演義》
3、石觀海《中國文學簡史》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周瑜 #三國演義 #王佐之才 #庸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誰說的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超人旁邊必有廢人
如果你是超人,家裡就會有廢人。我常聽很多人用又委屈又自傲的語氣說自己的家人:「如果沒有我,他連內衣褲在哪裡都不知道呢?」「如果沒有我,她連出個門都會迷路。」我搞不清這是炫耀還是埋怨,也許,都是。但這不是好現象。
我是一個很有效率感的人,當然,這是環境的磨練、經過了多多少少的責任負擔之後。應該說是諸葛亮給我很大的體悟。三國演義中,他好幾次神機妙算,有機會弄死司馬懿都沒有成功。司馬先生再聰明,也還輸他一籌。怎麼贏諸葛亮?有天,司馬懿問蜀國派來的使者,丞相狀況如何?聽到諸葛亮事情很多半夜才睡又吃得很少,司馬懿明白,只要等就好。這個人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語成讖。
以前,我常以做事出手很快,精準迅速,一直以為自豪。中年之後有一個很大的體悟,切勿出手太快。講白話點就是:如果你是超人,你旁邊的人一定有廢人。看看諸葛亮,不管他多厲害,那個阿斗就是在扯後腿。阿斗真的扶不起嗎?恐怕就是被扶太久了,自己站不起來。
三國名將如雲,忠肝義膽,智勇雙全,沒傳三代,都是垃圾。連司馬懿本人,過幾代後,也一樣都是抄家滅族。
等著超人救的,可能是垃圾、膿包、軟腳蝦等,他們等你來救,會成為習慣。
有些事還真不該要別人救。幾年前我遇過一些奇妙的個案:
比如:請我和她老公談談,叫他乾脆一點離婚。這是一位朋友的請求,她說她老公很喜歡我的書。可是我不認識她老公呀。
二,一位家族長輩交了好幾個女朋友,想跟其中一位分手,希望我打電話跟那個女生談判。
你猜我有沒有答應?很年輕時我超會答應去喬事情,喬到自己裡外不是人過。不關我的事,請自己來吧⋯⋯🙏🙏
我自己小小創業以後,更體會了不要當超人的原理。創業維艱,你的確必須要提綱挈領先樹立一些標竿,但是後來的事情最好不要管太多,否則員工永遠把猴子丟在你身上,凡事都來請示,因為他們怕錯了自己要負責,然後你就會變成諸葛亮。拿命在燃燒,換大家薪水。
誰都會有錯,不犯錯長不大。我的座右銘是:「我不想追究你的錯誤,但是我想要知道怎麼樣改進?」在別人的事上管太多會變成「三八gau」(台語,二聲)舉凡三姑六婆行動力都十足,可惜他們管錯地方。
在公司上管太多,鐵定過勞死。強將手下常有弱兵,虎父其實常有犬子,都因為管太多,別人不必用腦也不必用力,都等你救援就好。不是外太空來的,就別當超人吧,不用讚美我能者多勞!
(原刊載於遠見雜誌2021年)
圖說:沒化妝,我當然有用美肌!剛剛終於有空剪頭髮,在美髮師的洗手間拍照,她很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