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委員 陳椒華與動保團體這幾個月的共同努力,「頑皮世界」終於決定終止此次非洲動物引進計劃了!
南台灣最大野生動物園「頑皮世界(Wanpi World Safari Zoo)」,原計劃今年由非洲引進18隻長頸鹿及其餘野生動物,引發動保團體強烈反彈。
為此,陳椒華委員與動保團體,六月下旬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頑⽪世界飼養環境的五⼤缺失」及「歷年⾧頸⿅死亡事件簿」,呼籲園方順應國際動保趨勢,以提升動物福利為目標,勿再引進野生動物。
同時,陳椒華委員也要求林務局,徹查進口動物合法來源證明,動保團體則透過網路連署,來凝聚共識表達民意。歷經多次與園方溝通後,頑皮世界同意終止非洲動物引進計畫,且承諾 #持續贊助非洲保育工作 及 #改善園區內動物福利,實為台灣動物權益史上極具意義的里程碑。
時代力量肯定頑皮世界的決定,也感謝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 #TaiwanSPCA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以及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AEA 等動保團體,為了建立更注重動物福利與權益的環境,長期在此議題上的努力。
#動物權益納入憲法
目前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多個先進國家將動物權益納入憲法,為符合國際潮流,促進國內動物權益的水平整體提升,維護地球發展之永續性及生物多樣性,國家應重視自然之生態環境,建構及培養人類對其他生物之尊重與包容。
時代力量已在今年四月提出憲法增修條文案,新增第十條之一,將動物權益納入憲法,來提升動物在法律位階不再是「物」,而是「獨立生命體」,給予動物更健全的保護,在國家制度健全前,時代力量將繼續支持動物權益的改革。
「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蔓時尚 Slow Vash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東森新聞- 頑皮世界長頸鹿驚傳猝死!突嘔吐倒地遊客嚇呆#砂鍋 ... 的評價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新聞] 要買18隻長頸鹿被動保團體反對頑皮世界 的評價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養死四隻長頸鹿頑皮世界還想再買18隻 - 時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新聞] 驚!頑皮世界7歲長頸鹿遊客面前倒地猝死-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新聞] 要買18隻長頸鹿被動保團體反對頑皮世界- Tainan 的評價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新聞] 驚!頑皮世界7歲長頸鹿遊客面前倒地猝死| Gossiping 看板 的評價
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蔓時尚 Slow Vash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的台灣🦒是長頸鹿墳場。】 堅決反對 #頑皮世界 引進更多動物 🙅🏻♀️
你知道「皮皮」、「宵強」、「宵順」、「依依」嗎?牠們未活到平均壽命就過世><
今年才滿三歲的皮皮更是突然驟逝😢 園區僅存的妮妮則莫名斷尾......
不斷的死亡,就不斷的引進...是頑皮世界一貫的方式。這一次更計畫從從非洲史瓦帝尼,大手筆引進18隻長頸鹿以及其他野生動物,將動物從寬廣的草原關進狹小的欄舍💔
事實上,園區內許多動物都仍關養在狹小、單調的展示空間,出現明顯的異常行為,甚至受傷也未得到治療(連結:https://fb.watch/6mluCFrJQ5/ )。頑皮世界的飼養空間明顯不足、過去飼養長頸鹿的黑歷史(連結:https://fb.watch/6mlvpXdycx/)則顯現飼育、醫療專業不足😡
我們不該讓過去的死亡悲劇一再重演,籲請大家在疫情期間一起「為動物拍照」,只需要手持「堅決反對頑皮世界引進 18 隻長頸鹿及其他動物」+「你的臉」,為動物實際付出行動💪🏻
【為動物發聲,你可以這麼做】
🔥Step 1: 公開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Step 2: 參加網路串連,拍攝手持「堅決反對頑皮世界引進 18 隻長頸鹿及其他動物」照片,上傳社群媒體。
看板檔案參考: https://reurl.cc/O0vZK9
🔥Step3: 疫情期間,透過社群媒體向頑皮世界表達「我們堅持反對18隻長頸鹿以及更多動物」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Wanpi World Safari Zoo)
https://www.instagram.com/wanpizoo/
🔥Step 4: 響應活動請hashtag #抵制不良動物展演場所
#反對頑皮世界引進長頸鹿等野生動物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 #WanpiWorldSafariZoo
【媒體報導】
頑皮世界將引進18隻長頸鹿 挨轟飼養條件差10年死4隻
https://udn.com/news/story/7470/5546854
頑皮世界屢傳動保爭議如今又將引進野生動物 動保團體呼籲民眾聯署阻止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1708
長頸鹿10年養5死4 台南頑皮世界還想再進18隻 林務局已許可進口 動團籲退回
https://animal-friendly.co/2021/06/21/wanpi-safari-zoo-giraffe/?amp
Animal protection groups seek to block Tainan zoo from importing giraffes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21/06/22/2003759605
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概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實質意義上的研討會,這是當時發的心得,有些現在留言相當活躍的朋友就是在那之後開始關注本專頁的XD有興趣的新朋友們可以看看~
-------------------------------------------------------------------------------
關於頑皮世界長頸鹿的問題我明天會發文討論,麻煩大家再等等,必須想一下要解釋哪些面向,否則文章字數很容易就會破萬😅
【2017AZEC : reflection】
#生命教育
#保育教育
#環境教育
#Asianzooeducators
這兩天參加了2017的亞洲動物園教育者研討會,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研討會(如果不算之前亂入的),而且自己應該也算不上是個「動物園教育者」,但我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所以想在這邊和各位分享,內容主要都是會議期間我的一些反思,可能會有點長、凌亂,還請耐住性子看下去~
“We touch the heart to teach the mind.”
這是我先前在一篇採訪Tom Stalf─哥倫布動物園CEO的文章中看到的一句話,我認為它很適合用來做為我這兩天心得的總結。
之前就曾經提到過,只想單方面的「灌輸」知識給遊客是不行的,研討會上好幾位講者都特別強調到,從遊客的立場出發、激發遊客的興趣,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培養對知識的渴望,讓教育者與遊客成為能夠對等交流的存在,才能夠真正達到 ”Dance with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同時也是本次研討會的主題。
而要想達到上述目標,最首要的就是必須了解遊客的需求,但這並不是成天坐在辦公桌前就可以達成的,必須讓自己化身遊客,跳脫出不對等的供需上下關係。打個比方,我去年進行過非洲野驢及弓角羚的行為觀察,在過程中,觀察遊客對於展示的反應也成為我的樂趣之一!行為觀察持續了將近一個月,遊客的愛好卻只要2~3天就能看出端倪,雖然確實有不少遊客是走馬看花,但同時也有著真正對動物抱有好奇心、期望獲得新知的遊客存在,並且,這樣的遊客其實無關於職業、歲數,從剛上小學的妹妹到青年牙醫再到退休教師甚至特地來訪的外國遊客身上都能發現這些「特質」,只可惜雖然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大多有類似之處,卻往往是展示牌所沒有提及的,那些問題包括了為什麼混養、怎麼養、為什麼野驢的毛這麼光滑、為什麼野驢是家驢的祖先,家驢腳上卻沒有條紋等等。雖然當我注意到時,都會主動回答他們的問題,但是難免有所遺漏,也不可能全年無休的待在展區旁,那麼當教育者不在旁邊時,我們要怎麼滿足這些遊客的「特別」需求?
我覺得,若能將上述那樣的簡單發現轉化為實體,試圖滿足不同群體所需,就是值得慶賀的第一步,單從公家機關最注重的投資報酬率上來看也非常有實行的價值,更重要的是,透過自發性的察覺問題、在展牌上得到回饋一事,能為具備 ”Sense of Wonder”、側重點較一般民眾深入的遊客帶來完全不同的遊園體驗!針對不同類型的受眾,擬定不同的辦法,不強硬的 ”Break the barrier”,而是營造出遊客探詢知識的機會,通過 ”Cross the border”的方式觸動他們的內心,達到傳遞意識、理念的目的。
而說起通過觸動人心以傳遞意識,就不得不談辛辛那提動物園的網紅小河馬Fiona,Fiona是一隻早產河馬,出生時體重遠低於物種平均值,對於河馬這樣並不是特別稀少的動物,可能許多動物園會選擇放棄,或者在私底下進行照護,但辛辛那提選擇將小河馬的存在及她的故事公諸於世,藉以傳達堅強的求生意志、永不放棄的精神,打動了許多人的心,提醒了世人,動物園是個讓我們有機會向生命學習的地方,Fiona從一隻單純「受人歡迎的可愛小河馬」成為了橫跨邊界的橋樑,但所謂的向生命學習,並不只是學習關於生的喜悅。當Fiona日益茁壯,河馬爸爸Henry的狀況卻每況愈下,逐漸變的缺乏食慾、體重也不停下滑,動物園做為飼養動物的機構,每年都必須經歷許多動物的死亡,甚至可說早已司空見慣,因此對於一隻年齡不小的動物,許多動物園也會選擇將牠的故事隱藏在後台,深怕這些信息會影響遊客的心情、甚至遭受彈劾,但凡是有形體的事物終有消逝的一天,重點在於我們怎麼看待它,動物園展示生命,因此除了生之外,也應該對死有所詮釋,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辛辛那提站在風口浪尖,向大眾說明動物園是如何極力挽回Henry、最後又為何選擇安樂死、這在動物福利上意味著什麼……都是落實動物園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但問題來了,動物園內的教育人員及員工,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的?若我們期望向遊客呈現的感動有時甚至無法說服自己,憑什麼認為這樣的教育會是正面的?這次研討會的主題,圍繞在「教育者」如何運用「動物」來對「遊客」產生正面影響、傳達教育理念,活生生的個體、面對面的觀察、提綱挈領的解說,強調的都是「動物與人」,但真正核心的「動物園」這個載體以及「動物園教育者」似乎沒有得到太多的探討,這可能帶來的爭議就是─為什麼得是動物園?(當然,不可能一屆研討會就涵蓋所有議題)
根據我的了解,其實很多在動物園服務的員工及志工,對於動物園的存在是帶有疑慮的,「動物被關起來很可憐,所以給牠們多吃一點喜歡的」、「動物園源自於人類的貪婪,所以我們要用心學習補償動物的犧牲」、「動物失去自由心情鬱卒,所以產生刻板行為」……時常聽聞諸如此類的評論,它們乍看之下非常合理,可能也都是評論者經過思考後得出的答案,但或許不是最合適的答案,為甚麼這麼說?因為他們常是僅通過動物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等單一面向來看待動物園圈養野生動物一事,但實際上,動物園學是個雜學,大雜學,現場飼養、科學研究、野外復育、族群管理、教育推廣......需要的背景與概念大不相同,我們很難通過單一學門的知識來解釋我們看到的:
→吃喜歡的東西可能會得到心理學方面的補償,但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卻未必有益,甚至可能導致生理出問題
→用心學習昇華教材價值可能合乎教育學的概念,但若從管理學的面向出發,用心維持動物園就僅是為了教育難免不符成本
→刻板行為確實可能因為抑鬱引發,但也與營養需求、動物習性、管理方式有密切關聯,並不能片面的全推給圍欄
(以上僅為舉例,若有不適切之處還請見諒)
我舉這些例子並不是因為覺得動物園神聖不可質疑,只是懷疑,當我們在評斷一個議題、下註解時,是否對它有足夠的了解?我們應該著重在生出明確的回答,還是邀請遊客與我們一同尋找答案?
國際動物園教育者協會(IZE)的前主席Rachel一開始就提到,動物園行業就像是在與時間賽跑,且多數時候並不處於領先的一方,這導致我們時常擔心付出的努力是否足夠。雖然現在的教育確實有端正意識的潛力存在,倘若動物園僅僅專注於增加「動物園裡的教育者」,對於傳遞接力棒而言是否緩不濟急?是否需要培養出真正的「動物園的教育者」,才更能發揮動物園的價值?這些我們都無從得知,再豐滿的理想可能都必須受制於骨感的現實以及無跡可尋的無奈,在亞洲地區甚至全世界,我們離這些目標還很遠很遠,要怎麼走甚至往哪裡走,都還需要更多的討論。
而究竟我們要的動物園是「傳道授業遊樂場」還是「生動有趣博物館」?
動物園應該為了強調教育職能而轉型嗎?
動物園該以何種形式告訴遊客他們付出的努力?
為什麼除了海獸、金槍魚等特殊物種外,水族館受到的非議遠小於動物園?
為什麼在日本,水族館主要客層的年齡高於動物園?
為甚麼我們的海洋館有附設研究所,動物園卻沒有,這跟身處海島有什麼關聯?
遊客走進動物園、水族館、博物館時,抱持的心態有什麼差別?
是否所有事物都必須被賦予正面價值才有存在意義?
想談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礙於篇幅,可能還有超過一半以上需要留著以後再探究。
對於動物園,我們有太多的不確定,但或許當我們走得更近,我們就能看得更清楚一些,這是我希望能在未來努力的方向,也希望更多朋友能參與進來,謝謝。
p.s.噢對了,研討會很有趣,有機會的話下次還想再去,希望能跟參與者們一同探討其他的議題~
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新聞] 要買18隻長頸鹿被動保團體反對頑皮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要買18隻長頸鹿被動保團體反對頑皮世界:已轉型改善動物福利學甲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在2019年7月引進購入1對長頸鹿皮皮(左)和妮妮(右), ... ... <看更多>
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養死四隻長頸鹿頑皮世界還想再買18隻 - 時事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台南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號稱結合研究、保育、娛樂和教育等綜合功能,本刊調查發現,該園將向史瓦帝尼購入18隻「網紋」長頸鹿,但史國並沒有該品種原生 ... ... <看更多>
頑皮世界長頸鹿死亡 在 東森新聞- 頑皮世界長頸鹿驚傳猝死!突嘔吐倒地遊客嚇呆#砂鍋 ... 的推薦與評價
位於台南市學甲區的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驚傳一頭年約7歲的長頸鹿「宵順」突然死亡,今(23)日大約2點50分左右,這隻長頸鹿突然跑出休息區,嘔吐後倒地,經園區獸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