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箍咒》
上週末,小夥伴傳了即將要on檔的社群layout來,想問問我,A版B版哪個配置更好看。
社群的事,我已逐漸授權給年輕的孩子自己做決定。這麼久的時間下來,也慢慢讓她摸出一點心得和成就感。偶有拿不定主意的文字或設計,她就會來敲敲我的門。
兩孩子在身邊鬼哭神嚎,我快速瞄了一眼排版,想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只要不太離譜偏頗,社群梗原本就該奔放。我這個老人家最好別太中二。
然而,下一秒,我感覺到自己的頭腦,規律地發出高速運轉的聲音,像印刷廠趕印明日早報頭條那樣,「A版選色飽合度這麼低,看起來暮氣沉沉,完全沒有節慶感。」,「B版又太活潑一點了吧,主要訊息都被淹沒,眼花撩亂。」
手指開始打字回覆,沒打幾個字覺得速度太慢,切換成語音模式,這下快多了,說出來的話也急火火的,「親愛的,妳要不要試試簡潔的設計,配色用品牌主tone,訊息濃縮成一句話。或發展成社群金句之類。」
要按下enter鍵前,我想起了一件事。整個人停頓在半空中。
在複訓一階時,John曾形容,頭腦與邏輯中心,是強勢的,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這麼柔弱。聽到這,我在銀幕前,不禁撇了撇嘴,哪有啊?身為這些區域被高度定義的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強勢。也感嘆,白白被啟動了這麼多區域,要做決策的時候,一點忙都幫不上。強勢有屁用。
有了實際發生的例子,我咀嚼John的觀點,這些能量場域之所以強勢,是因為串接頭腦、邏輯的通路屬性,全是個體人與社會人迴路,我們於是依照「自己認為正確」、或「這樣做對於大家都好」的信念,而思考、歸納、與表達。沒在管家族人的感受,我們外顯的觀點,來自於靈光頓悟、事實推敲、歷練驗證,絕少根植於傳遞支持,目的也不在尋求盟友。
所以,有一種好,叫做,我跟你說,這樣做最好,也會讓所有事情步上正軌、一切邁向成熟與進步。
強勢,更可能是一種霸凌。因為,小夥伴的頭腦和邏輯中心,都是開放的。一開始共事時,我驚訝於她的天馬行空,而這些天上奔騰的馬,永遠落不了地,或是落地之後,就變成泥池打滾的驢,久久圈繞不出去。
我曾以為,這個世代的年輕孩子,多半如此。缺乏思考辨證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她們面對我,也戰戰兢兢,反駁不了幾句又去抄筆記、爬google、忙著回答我一籮筐的問題。
現在,我願意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差異。我也發現,共事一段時間的團隊與夥伴,最後形成的論述、做出來的作品,就是我的復刻樣板。對此,我曾十分自豪,直到最近重修了一階、又跟著瑪麗安老師練習了四週的覺察,使我願意正視頭腦與邏輯中心的盲點,並展開一個有趣的邏輯中心練習,「把自己非常在意的點,記錄下來。」
所謂在意的點,借用John的解釋,就是你特別容易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急著辯駁的地方。不記錄還好,一認真觀察,馬上就有以下GY的各點出現,像是:
(1) 天外飛來一筆,沒有事實根據、也缺乏細節執行的想法。
(2) 固鎖或武斷的結論,被告知這件事情只能這麼做,沒有其他彈性空間。
(3) 來龍去脈不夠清楚、正反資訊的陳述失衡。
(4) 跳躍式、非線性推導、太過感性的溝通過程。
這也證明了,我果然是理解迴路相對發達的設計,很愛唱反調,常詰問對方,為什麼?從哪裡推斷得到這個假設?會不會不夠全觀?能不能換一種思考或執行的角度?
哈哈哈,然後對方就會開始焦慮,落入和我一樣,不斷地設立又推翻的迴旋,再多正反佐證都不夠。充分反應了我對於未知、對於徒勞無功、對於被他人挑戰或拒絕的莫須有恐懼。
邏輯中心,是距離能量中心最遠的覺察雷達,如實承接了頭腦中心不斷運轉的壓力,也許能夠發聲(只是未必會被當成救世之音),但終難發起,只能在不受控制的孫悟空頭上,套上美其名是邏輯思辯,實則是高壓控制的緊箍咒。
回到《區分的科學》,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邏輯察覺的價值,並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能夠分享獨特的觀點,清楚傳遞生而為人的體驗與可能,在正確的時候滋養與鼓舞他人。」人生中,絕大部分的事,不放手去試,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問題,經過面面俱到的思量,就會出現兩全其美的解答。
那麼,A版B版,孰優孰劣,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決策,我可以用頭腦與邏輯的無敵鐵金剛,輕易找到一百個攻訐點。而,它對小夥伴而言,卻是一個嘗試和體驗。我反問她,妳喜歡哪個版本呢?
她說想換換繽紛的版型,一貫沉穩大器的用色主軸,雖然維持了質感,可是TA的反應沒有那麼好…。
換了以前,我聽到這裡就會開始搬出大道理,是嗎?妳有看過哪些數據證明反應沒那麼好?除了版型之外,有考慮其他變因嗎?妳覺得突然改變風格,會不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然後,我會毀了大家的週末。只為了想要控制未知的恐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就算認認真真推演過,我們最後的選擇,也可能是錯的。
那不如,就從這裡開始放手,讓空白中心的靈活,跳脫長久以來我自以為精準的制約,孫悟空有滔天覆海的本領,該放她躍出我的五指山。外面如何山高海深,她從此會有決斷和領悟。我也用不著當包山包海的如來佛了。苦海無邊啊,讓我們各自到內在權威靠岸吧。
我用剛買的貼圖,回覆了一張小學生比出「鶴」的姿勢,意思是,好,交給妳決定。接著把手機調成靜音,我轉頭對兩小女說,YA,媽媽功課做完了,那我們現在來開下午茶趴踢囉!
無論你是空白中心的靈活悟空,還是能量被定義的高深如來,願大家多多覺察,既不需要對所有的問題照單全收地思考,也不需要事事都在思辨過程中九彎十八拐,該放手體驗時,別瞻前顧後,希望大家,各得自在。
*照片取自網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單親媽媽自己一個人去開刀,讓她開始重新思考人生? 米可白情斷5年婚姻 爆料蜜月13天沒嘿咻 👉https://youtu.be/aLpzaxuoZ-k 黃鴻升3秒就走了 失婚女星一席話惹鼻酸 👉https://youtu.be/zCs3JvRAWI0 前夫尋歡太大聲 婆婆要求震撼黃宥嘉 👉http...
頓悟性思考 在 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砸向我腦袋的繪本》#天上掉下來的石頭 #雍卡拉森
曾看過雍卡拉森作品的人,翻完之後是否也都有腦袋被卡車輾過的感覺?這本《天上掉下來的石頭》很過癮,保證你翻完之後,會立刻馬上翻第二次!
據說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了牛頓,啟發他領悟運動定律,那麼關於一顆天上掉下來的大石頭,砸向了誰、這世界又會有什麼啟發呢?
在雍‧卡拉森的繪本系列,你會看到熟悉的動物們各自挑起大樑。這隻戲份很重的小烏龜,在前著《發現一頂帽子》裡用牠的眼神表現十足內心戲,到底在誘惑和友情中間如何安置自己?終於,在《天空掉下來的石頭》中一出場便如願以償地戴上帽子,貫穿作者設計的五幕劇,讓人懷疑這又是一個隱藏梗,到底這顆大石頭最後會不會壓扁好不容易擁有帽子的小烏龜?
別擔心,「飛來橫石」的情節絕無血腥畫面,雍‧卡拉森總能想辦法用故事情節讓小烏龜躲過一劫,這隻原本固執不願意移動腳步、很難改變想法的小烏龜,嘴裡倔強愛面子,卻每次為了想對朋友示好給自己找台階下,因為珍惜朋友的陪伴才讓自己與「天外飛來一筆的災難」擦身而過。
雍‧卡拉森的黑色幽默莫過於此,我們總在故事裡回顧自己的貪嗔癡,大人們尚未修完的各種情緒業障與孩子們相差無幾,隱隱感受自己不肯認輸、不願示弱或是容易受傷的心靈,再重新思考一次孩子們生活中的直觀行為,是否有不同的感受呢?
一如作者過去作品中對友情的思索,《天空掉下來的石頭》當然也讓友情受到各種考驗,只不過考驗似乎來自於小烏龜自己本身。在第三節中,小烏龜接受朋友邀請一起閉眼想像未來,沒想到森林裡出現陌生的怪奇生物摧毀花草,來者不善的威脅讓小烏龜飽受驚嚇。雍‧卡拉森大膽加入對未來的暗喻,不同特質與個性對發展友情會有什麼樣的挑戰嗎?
不僅如此,對於直覺、巧合、命運這些鮮少被正式討論的「某種信仰」,作者大膽的編織於情節之中,對於某些人而言嗤之以鼻、對某些人而言卻有如神諭的感受,到底信不信、又如何解讀與詮釋?作者似乎想在繪本中提出讓我們流連忘返的思考題。
人生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雍‧卡拉森不打算讓讀者有任何結論,藉由劇情將兩者交錯織結,洗鍊對白加上簡約圖畫,留下大片空間讓讀者徘徊踱步,隨著主角與故事轉換觀看角度,原本以為水落石出的答案突然又如日出夕陽變化萬千,逼人燒腦的閱讀經驗,最後讀者可能也希望天上掉下來的石頭能砸一下自己,或許就能頓悟人生了吧!
頓悟性思考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是否曾經想過,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一切,根基於你一次又一次的決定?
我小時候喜歡玩一個遊戲,在紙張的最底端劃下一個起點,隨後每一個岔路有各式各樣的經歷:有的是寶藏、有的是遇到恐龍,有的就是繼續向前走。最後再把這張地圖從上捲起來,只留下起點,留給玩家開始每一次新的體驗。
人生就是如此,在我們每一次的決策當中,向前展開未知的篇幅。
從這邊我想分幾個層次的討論:一、如何面對未知。二、如何做決定。三、再次面對未知。
|如何面對未知|
「大腦是個好東西,我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這是之前在網路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在各種層面來看,我都是完全贊同的。
接受資訊要不要用腦?內化資訊要不要用腦?閱讀要不要用腦?但是人類圖點出了一個多數人一直誤會的關鍵:我們的大腦是用來學習、思考,但並非做決策的。我會在課堂上特別強調出大腦的基本構造與Head, Ajna兩個能量中心的關聯,就是因為我們需要知道,心智(mind)或我們泛稱為頭腦,就是關於我們如何去消化吸收學習外在世界的一切,但那都是制約。
在我們面對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人生路口,我們做決定的判斷點都是「父母的經驗」、「根據專家指出」、「傳統上應該如此」,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問過你:這件事情對你是不是正確的?你有足夠的能量做這件事情嗎?這是一個正確的時機嗎?
我們擁有的,其實是一個「二元性的意識」:我們的心智意識,在為做好的決策打拼之前,要先將主持棒交出給身體意識。
|如何做決定|
人類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做決定的方式(decision-making):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當你誕生在世上的那刻,暴露在特定的微中子流當中,決定了你哪些行星開了哪些閘門,也許是形成了通道也許沒有,也許是固定運作的啟動閘門,也或著是在空白中心的休眠閘門。但無論如何,你的能量中心連結方式決定了你的能量場,而你的能量場運作模式,為了方便溝通人類圖幫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類型,總共有四種不同的類型。根據不同的類型,在做決定時擁有各自適合的策略,至於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則是要看看你的內在權威。 #我的學生會不會有聽膩的感覺
這個是人類圖這個系統的核心,nothing else and nothing more. 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哪一個行星落在什麼閘門第幾爻。
你的設計,會因為你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在你的一舉一動當中,自然展現。包括你的才華、包括你的特質,也包括所有你可能受的苦、你看不見的傷。而你的頭腦可以用一個與過往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欣賞人生這趟旅程。
每一次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的決定,一步一步地,我們走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
|再次面對未知|
人生軌跡是要走去哪?依照內在權威就會成功嗎?邀請在哪裡?回應是什麼?我都告知了為什麼你們還是要來干涉我?要等28天也太久了,不是聽說睡一覺起來再決定就好了嗎?還是你們直覺權威最好了,好像很簡單!
頭腦,想要一個確定的答案,也一直以為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甚至認為我們需要一個確定的答案。那是一種壓力與焦慮,慣性地向外追尋,卻又倉促地對人生做出結論。
所以,藉由從本週太陽流日走到4號閘門,年輕的愚者,讓我們互相提醒:是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想不通,但是「理解」來自於時間的醞釀、體驗的累積,當我們能夠與腦中疑問共存、不帶批評的覺察,迎接我們的是探索這個世界的喜悅。
我在察覺讀書會中提出,我認為 4號閘門就像裡頭有籤詩的幸運餅乾( fortune cookies), 你不知道自己拿到什麼,但在每一次的未知的體驗中,緊接在困惑之後的,是頓悟的金句與錦囊妙計。這就是這個閘門、這個流日,可以帶給大家的心領神會。
****
小時候的紙上探險遊戲成真,人生這趟旅程,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我們一直以為人生有個終點,也許是我們的頭腦這張紙不夠大,格局太小了,限制了我們真正擁有的無限潛力。
一起探險吧!害怕未知只是因為我們自以為已知,但真正讓我們想要學習、繼續成長的其實是「無知」。年輕的愚者們,放下焦慮、探索人生,我們累積下來的經驗,將成為他人的外在權威。
#圖片來源 Collater.al Magazine
----司機手動置底----
我最近跟學生說,我真是一個嘮叨型講師,這些觀念重複重複跟大家說,(絕對不是因為我是重複...)大家會不會聽膩啦? 我好擔心大家聽膩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課堂上一直說的觀念,再寫成文章大家會不會就乾脆退追蹤了QAQ 但是我看我睡了一兩個月,結果粉絲專頁居然破六千追蹤啦!(撒花) 好的我會繼續多睡覺的(X
以上,我的 Living Your Design 課程正在重新調整,但想要對人類圖有基礎認識的新朋友,推薦各位報名我跟本質合作的人類圖兩日遊輕旅行~同時我會先把生產者專題先做成線上^^實體課程我們先來見見新竹的朋友啦(揮手),如果一週內沒看到我動作,請敲敲我看看我還有沒有在呼吸XD
頓悟性思考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單親媽媽自己一個人去開刀,讓她開始重新思考人生?
米可白情斷5年婚姻 爆料蜜月13天沒嘿咻
👉https://youtu.be/aLpzaxuoZ-k
黃鴻升3秒就走了 失婚女星一席話惹鼻酸
👉https://youtu.be/zCs3JvRAWI0
前夫尋歡太大聲 婆婆要求震撼黃宥嘉
👉https://youtu.be/yOJyTuuTn2c
【個性決定命運,求神無用的顧人怨爛咖!】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ks-Rf7Yntmw
精華版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個性 #命運 #顧人怨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0
頓悟性思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化打擊為祝福的30個命運翻轉明燈」介紹
訪問作者:黃大米
內容簡介:
十字路口,往哪裡走才好?……
往哪裡都好,只要開始,就會抵達。
▌原地不動,你只會結凍。▌
遇到挫折,生氣只表示你無能為力,
巨嬰才會盡情哭鬧,成熟的人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你躲起來哭,那叫低潮,
你奮力一撲,就變成「機會」。
人生路上死不了人的,都是擦傷。
◆◆◆
‧許多人問我:「怎樣才能像你這樣機靈?」
──「夠窮」就可以。
我們一家五口擠在一間小雅房裡,撿市場裝水果的紙箱當衣櫃,鄰居只有「窮」、「很窮」、「非常窮」這三個等級。
但「窮」是禮物,讓我學會「懂得看人臉色」以及「能自己解決問題」。
‧高中時,我問班花:「如果你被賣到火坑,怎麼辦?怎麼逃?」
班花說:「我不逃。我要當紅牌!要逃走不容易,沒逃成還會被打,但只要當上紅牌,就能有很多自由和特殊待遇。」
「要當紅牌」是一種志氣,代表你願意積極提升實力,讓自己強大,讓自己活在被命運眷顧的一邊。
‧「這樣很不公平!×××怎能這樣?」你無語問老天。
不要用抱怨耗損你的人生和精神。接受「不公平」是常態,你才能心平氣和地去努力,爭取到更公平的對待。
在人的一生中,我認為唯一公平的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二十四小時。
現實走跳,並非越乖越香,黃大米就曾因死守標準而吃虧。
她透過親身經歷,揭露人性的黑白灰,幫你增強「打怪」功力,戳破你對世界不切實際的期待,讓你的玻璃心變得更耐摔。這些故事令你頓悟:所有的打擊都是祝福,困住人的是「觀念」,而不是事情本身。
所謂「命定」是「你的命運由你決定」。
每個轉身,都是生機。
◆◆◆
◎化打擊為祝福的15個紓困方案:
1.成功只有兩步:第一步,和堅持到最後一步。
2.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但你的能力可以帶著走。
3.面子是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太客氣只會害你錯過好機會。
4.所謂「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就算恐懼到發抖,也想這樣做。
5.你沒有比較差,你只是欠栽培──栽培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情,你不栽培自己,誰來栽培你。
6.你最常對不起的人叫做「自己」,因為你都把別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前面。
7.被資遣不代表你找不到工作,而是讓你更懂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8.別人的工作永遠不會讓你失望;但別人或許也正在失望他的工作,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9.人生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你所受過的苦,有天都會成為你人生的養分,讓你笑著收成。
10.大部分的愛情都是拿來練習失戀的。唯有不期待天長地久,輕鬆以對,才能走得長久。
11.對自己的感覺負責,不因年紀與社會壓力而妥協,因為你妥協得了一時,卻妥協不了一世。
12.當你無知的時候,就會被恐懼吃掉,因為人在搞不清楚情況時,容易自己嚇自己。
13.對別人而言,你只是待辦事項。但對你而言,你是你生命裡唯一且最棒的主角,請善待自己。
14.不管當初的決定對不對,既然都做了,就要讓它變成對的。
15.夢想的路很辛苦,堅持是唯一的路,堅持的心法就是:「繼續走,賴活著,不小心就抵達了。記得,要永遠賴活著。」
作者簡介:黃大米
▌第一本書《若你委屈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小資世代突破盲腸的30個人生亮點》,榮登金石堂年度百大暢銷書排行榜、博客來上半年百大暢銷書排行榜。
▌第二本書《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化打擊為祝福的30個命運翻轉明燈》,以「每個轉身,都是生機」為主軸,為你、我的生命低谷,點亮那道光。
媒體記者出身並做到主管的黃大米,在複雜的電視圈翻滾多年,看盡光怪陸離,轉業至人力銀行,更深入萬般職場怪現象。關於職涯、夢想和感情的追逐,她為讀者提供跳脫了一般框架的思考觀點及實現角度,並提供實際做法和建言。
讀她的文字像在跟好朋友聊天,感覺親切、可愛又自然,拍拍你的肩,給你打氣:「人生常常都是無心插柳柳橙汁,再難的問題,時間都會解決。」
但也不時像麻吉一樣,一針見血地說實話戳戳你:「你最常對不起的人,是自己吧。」
曾任非凡電視台採訪中心副主任、東森及TVBS電視台記者、yes123求職網編輯總監。活躍於商業周刊、風傳媒、今周刊、東森新聞雲等各大網站,擔任專欄作家。
〈你的「生氣」值多少錢?〉一文,創下全台灣超過九十萬次的超高瀏覽率,並收入《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書中。
作者粉絲頁: 黃大米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頓悟性思考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回想一下,生命中影響你最深遠、讓你改變最多的,是不是那些少數的重要時刻?
很多時候,這些決定性時刻的發生被歸諸於機率,但其實我們可以主動出擊,將「平凡時光」轉變為「難忘體驗」,並把握使人產生頓悟的「啊哈時刻」,扭轉人生,改變命運。
在本書中,作者就告訴我們如何掌握這樣的關鍵時刻,以及形塑這些時刻的智慧。在這些脫穎而出的轉捩點中,老師可以啟發學生,照顧者可以撫慰病人,服務業者可以取悅顧客,政治人物可以團結,老闆可以激勵員工。只要些許深入觀察和前瞻思考,我們就能做到這一切。
---------------------------------------------------------------
送書:
在FB貼文 按讚+留言(必做)、分享、tag好友
一樣在一周之後就會抽出一位幸運得主
可以獲得這本書喔!
-----------------------------------------------------------------------------------------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DNxj
訂閱鄭匡宇頻道看更多影片:https://reurl.cc/VekXR
記得開啟小鈴鐺,這樣才不會錯過每次的送書活動喔!
-----------------------------------------------------------------------------------------
#好書分享
#關鍵時刻:創造人生1% 的完美瞬間,取代 99% 的平淡時刻
#非讀不可的好書
頓悟性思考 在 陳克強心理學- 組員提問與回答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關認知學習的部分,課本有寫到認知學習是一種頓悟的歷程, ... 內重要概念之間的關聯,才能獲得智性上或理論上重大突破,嘗試錯誤(擴散性思考或推導 ... ... <看更多>